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开发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开发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开发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学校代码:10055 UDC:密级:公开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开发Grid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副教授

申请学位工程硕士培养单位软件学院

学科专业软件工程研究方向

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二○一五年十一月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南开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均须向南开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电子版。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的管理规定。南开大学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的学位论文使用权,即:(1)学位获得者必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包括纸质印刷本及电子版),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学位论文,并编入《南开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等场所提供校内师生阅读,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文摘以及论文全文浏览、下载等免费信息服务;(3)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南开大学向教育部指定单位提交公开的学位论文;(4)学位论文作者授权学校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及其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电子出版社提交规定范围的学位论文及其电子版并收入相应学位论文数据库,通过其相关网站对外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

非公开学位论文,保密期限内不向外提交和提供服务,解密后提交和服务同公开论文。

论文电子版提交至校图书馆网站:http://202.113.20.161:8001/index.htm。

本人承诺: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本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造成不良后果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遵守上述规定。本授权书签署一式两份,由研究生院和图书馆留存。

作者暨授权人签字:

2015 年月日

南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论文题目

姓名学号答辩日期2015年月日

论文类别博士□ 学历硕士□ 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 同等学力硕士□

院/系/所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联系电话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备注:是否批准为非公开论文否注:本授权书适用我校授予的所有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由作者填写(一式两份)签字后交校图书馆,非公开学位论文须附《南开大学研究生申请非公开学位论文审批表》。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015年月日

非公开学位论文标注说明

(本页表中填写内容须打印)

根据南开大学有关规定,非公开学位论文须经指导教师同意、作者本人申请和相关部门批准方能标注。未经批准的均为公开学位论文,公开学位论文本说明为空白。

论文题目

申请密级□限制(≤2年) □秘密(≤10年) □机密(≤20年)

保密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审批表编号批准日期年月日

南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盖章(有效) 注:限制★2年(可少于2年);秘密★10年(可少于10年);机密★20年(可少于20年)

摘要

摘要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技术、信息技术来构建能够有效涵盖城市管理各方面内容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后经济危机时代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及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良好的数字城市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城市管理工作中空间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具体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并且促使城市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化,从而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精确高效的城市管理。因而,如何根据城市管理内容并结合系统设计经验构建成为当前我国学术界热门研究议题之一。

本文针对该论题进行撰写时首先分析了数字城市管理在当前的研究现状,并且结合其理论内容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具体设计原则,如:基于“数字城市”高度原则、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重视可扩展性和适应性的前瞻原则、空间数据信息共享原则、空间信息服务支撑原则以及满足不同功能性需求原则。在明确了上述构建原则的前提下,本文展开了对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计工作,重点分析了该平台在理论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整体框架、网络结构、关键技术等。当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理论设计通过论证后,随即开展相应的平台建设工作,并对数字城管数据的组织、生产和数据更新机制做出了系统研究。文章最后,对上海市黄浦区数字城市管理GIS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实现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设计和分析。以此来丰富当前理论研究体系内容,为上海市黄浦区现代化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I

Abstract

Abstract

Curren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the use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build effective include all aspects of urban management content of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the economic crisis after age promote urban manage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hrough good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platform, can realize urban management work further refinement of the space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control object of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to promote urban daily management work flow, so as to realize an all-round, all-weather, the whole tim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urban management. Therefore, how to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urban management and combined with system design experience building become the one of hot research topics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To write the thesi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in the current study situ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theor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grid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specific design principles, such a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height of the "digital city", based on now, for the futur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orward-looking principles of scal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spatial data information sharing principle, principle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support, and meet the demand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principles. In clear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above principles, this paper carried out the grid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design work, analyzed the plat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oretical design of operation mode, business process, the overall framework, network structure, key technology and so on. When the theory of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design after the argument, then the correspond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work, and organization, the production of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data and data update mechanism to make the study of system. Finally, for the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GIS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II

Abstract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design and analysis. To enriching the content of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system, and provide help for the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modern city management.

Keywords:Grid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Digital ci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II

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1.2.1 国外研究动态 (2)

1.2.2 国内研究动态 (3)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4)

1.3.1 研究方法 (4)

1.3.2 研究内容 (4)

2 数字城市管理概述 (6)

2.1 数字城市管理概念 (6)

2.2 数字城市管理特征 (6)

2.3 国内外数字城市管理建设比对情况 (7)

2.3.1 地理数据资源共享 (8)

2.3.2 电子政务网建设情况 (8)

3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原则 (10)

3.1 基于“数字城市”高度原则 (10)

3.2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重视可扩展性和适应性的前瞻原则 (10)

3.3 空间数据信息共享原则 (11)

3.4 空间信息服务支撑原则 (12)

3.5 满足不同功能性需求原则 (12)

IV

目录

4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总体设计 (14)

4.1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运行模式 (14)

4.2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业务流程 (15)

4.3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总体框架 (17)

4.4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网络结构 (19)

4.5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划分 (20)

4.6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关键技术 (22)

4.6.1 WeB GIS技术 (22)

4.6.2 工作流技术 (23)

4.6.3 J2EE技术 (23)

4.6.4 WeB Service技术 (25)

4.6.5 MVC技术 (26)

5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构建 (27)

5.1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数据组织 (27)

5.1.1 数字城市管理数据生产标准 (27)

5.1.2 数字城市管理参考体系 (28)

5.1.3 数字城市管理地理空间数据框架 (29)

5.1.4 数字城市管理数据储存形式 (30)

5.2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数据生产 (31)

5.2.1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数据的具体生产流程 (31)

5.2.2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基础地形数据 (33)

5.2.3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城市部件 (33)

5.2.4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网格划分 (34)

5.2.5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影像数据 (35)

5.2.6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地理编码数据 (35)

5.2.7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元数据 (36)

V

目录

5.3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数据更新机制 (36)

6 上海市黄浦区数字城管GIS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实现 (38)

6.1 ARCIMS体系 (38)

6.1.1 上海市黄浦区数字城管GIS信息平台体系结构 (38)

6.1.2 上海市黄浦区数字城管GIS信息平台关键技术 (39)

6.2 相关业务系统开发与实现 (40)

6.2.1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40)

6.2.2 协同工作系统 (41)

6.2.3 综合评价系统 (42)

6.2.4 监督指挥系统 (42)

7 结论与展望 (44)

7.1 结论 (44)

7.2 展望 (44)

参考文献 (46)

致谢 (48)

个人简历、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9)

VI

1 绪论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自从1998年1月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开学典礼上提出与GIS、网络、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数字地球”概念之后,大量与之相关的研究纷纷展开。“数字城市”随之出现,特别是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推广使用,数字城市管理逐渐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与关注。随之国外学术界专家学者纷纷就该课题展开研究,在不断总结当前经验并结合数字城市管理实际工作内容需求基础上研发出了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国外,我国在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晚,在系统设计以及平台开发方面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平稳阶段,如何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促使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内容能够实现程序化管理,以此来降低各项管理费用支出。为此,本文针对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开发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系统的分析与论证以此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功能齐全,能够有效覆盖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数字城市管理需求的信息平台,并进一步丰富我国研究体系内容,为“数字上海”的建设提供帮助。

1.1.2 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方面:

(1)理论意义

由于数字城市管理理念流入我国时间尚短,因而在学术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概念性研究尽管已经展开,但是缺乏较为完善的体系对其进行分析,使得部分领域或内容尚存在空白之处。而本文针对该论题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当前研究体系内容,同时还可以为后续有关城市网络化数字管理相关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研究基础。

1

1 绪论

(2)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如下:首先,本次论文的研究是数字城市管理建设在地区县级城市方面的拓展,同时,也是“数字城管”的设计和规划在区县级城市管理中应用的具体说明,对于城市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本次课题的研究能够帮助城市管理人员全面且及时地对城市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进而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对城市问题的发现和处理效率;第三,通过本次对网络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和开发,能够为国内其他区县城市的“数字城管”平台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第四,本次课题的研究能够为“数字上海”的建设系统提供参考,从而对实现上海全市空间信息的相互连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Luana Valentini[1]等(2014)在其研究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管理内容将会变得更加多样,每天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数以亿计,单纯依靠工作人员去进行处理,不仅无法及时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筛选出来对于城市建设及管理有用的信息,同时还会导致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针对此种情况,在步入到21世纪之后,世界各国纷纷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展开研究,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信息传输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构建出一个能够有效满足数据信息处理需求的管理系统。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发达国家均已经构建并广泛推广使用了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管理效果。Fábio Duarte[2]等(2014)则是基于东西方文化以及城市管理理念的差异,针对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职能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在其研究中指出,由于西方在城市管理以及人口素质上走在了发展中国家前列,其日常城市管理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经济文化旅游协调和服务、城市财政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市政工程管理(供水、废水、垃圾、绿化、环卫)和城市应急管理(警察、火警、急救)等方面。所有的城市管理职能工作

2

1 绪论

内容已经基本实现了流程化操作,大幅降低了工作内容,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从容应对工作职责。Denis Alcides Rezende[3]等(2013)则是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城市管理职能内容所展开深入分析,就其网上城市管理内容主要做出了如下总结:政府投资服务、旅游服务、社区服务、文化服务、环保宣传、法律宣传和规划项目征询意见等。无论是城市管理中那个阶层的市民均可以利用因特网作为与政府职能机构、工作人员沟通的桥梁,及时反馈自身对于城市管理的建议或意见,使得城市管理工作与市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并且进一步推进了数字城市管理的前进步伐。

1.2.2 国内研究动态

尽管数字城市管理流入我国时间较短,但是还是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并且针对该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从而丰富了当前数字城市管理研究体系内容,对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付建芳[4]等(2015)针对基于GIS的基层应急资源网格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工作中不仅构建了一个功能强大、现代化的基层应急资源网格化管理系统,同时还就网格化管理发展趋势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格化管理内容及范围将会不断扩大,并且其在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将会逐步显现,因而在今后对与之相关的命题展开研究时,应以更加客观、前瞻的发展眼光去看待相应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陶华强[5]等(2014)针对目前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及其应用做出了深刻检视与反思,并选取宜章县网格化管理为实例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其文指出,步入到现代社会后,基于城市现代化管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语境下,我国各个地区所选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实践运用之中存在着明显的异化现象,部分内容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加之操作者自身受到阅历以及学识所限,应用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通过对宜章县网格化管理进行深刻反思之后,该学者认为数字城市管理需要遵循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扎实推进城市化建设,亦步亦趋的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之处,以此来维护社会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同时,具体到县一级的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的推广与使用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并将社会自治作为前提与基础,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作为支撑,以法治作为制度保障的逻辑思路开展相应工作,确保城市管理能够步入到科学化、规范化、可持

3

1 绪论

续发展的轨道之中。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利用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信息系统搜集并分析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既有专家学者针对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系统设计所展开的研究成果内容,从中总结数字城市管理中地理数据资源以及电子政务情况方面的有益经验,借鉴其合理研究成果,以为本文撰写提供创作素材。

(2)系统分析法

在对网络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时,主要应用了系统分析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数字城管”的建设意义展开了阐述和说明。

(3)比较分析法

以我国现有设计思想为主干,比较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关于该系统构建的思维模式,分析国外学者针对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由此给我国专家学者所带来的经验与启示,并结合我国数字城市管理实际内容以及工作需要,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及满足城市日常管理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4)结构分析法

在对上海市黄浦区“数字城管”系统进行总体设计时,运用结构分析法将“数字城管”的设计工作分解为运行模式、业务流程、总体框架以及结构设计和系统划分等部分,并分别对其设计过程展开了全面的论述和分析。

1.3.2 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上海市内部的试点项目,即“上海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讨论以WEBGIS为主要技术和与电子政务网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与技术体系。本文从“数字城管”的概念出发,通过对比国内外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而对对上海市黄浦区

4

1 绪论

5

“数字城管”的总体设计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包括了“数字城管”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以及整体框架和网络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上海市黄浦区数字城管空间的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并对数字城管数据的组织、生产和数据更新机制做出了系统研究,文章最后,对上海市黄浦区数字城管GIS 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实现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设计和分析。

全文内容框架图详见图1.1所示。

图1.1 全文结构图

研究课题: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开发 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内容 数字城市管理概述、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构建原则

平台构建

总体设计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构建 上海市黄浦区数字城管GIS 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实现 ARCIMS 体系 相关业务系统开发与实现 展望

结论 结论与展望

2 数字城市管理概述

2 数字城市管理概述

数字城市管理是今后是指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城市管理的主流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本章节主要针对数字城市管理做出定性描述,并探寻其具体特征,以为后续章节撰写提供概念依据。

2.1 数字城市管理概念

数字城市管理主要是利用当前已经成熟的数据信息传输技术、地理编码技术以及网格地理信息技术,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城市部件、时间管理方法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从而构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先进管理机制,并将城市管理内容以及需求贯穿于其中,以实现定位准确、管理便捷、反应灵敏、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方式[6]。其概念的核心思想集中于现代技术的运用以及城市管理工作内容的结合,其中现代技术的运用则是数字城市管理的前提与基础。由于城市日常管理工作中所设计的数据信息数以亿计,同时根据工作需求还要能够准确定位管理目标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针对相应问题予以妥善解决。而上述一切工作职能内容均离不开空间定位、数据信息处理等技术的帮助及支持。因而,本文将其作为了数字城市管理的基础内容,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管理则是现代化技术服务的核心对象,其所有工作均是围绕着提高城市管理效率、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支出所展开。因而,数字城市管理不是简单的概念融合,而是多种技术、管理手段、先进的科技设备综合运用的一种工作方式。

2.2 数字城市管理特征

数字城市管理是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技术进步而诞生的一种高效的城市管理手段,其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1)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能够将城市管理工作内容按照其工作性质、工作范围以及工作

6

2 数字城市管理概述

内容进行划分,从而明确了城市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得权责划分越发清晰,有效的杜绝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推诿扯皮现象发生[7]。

(2)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数字化城市管理有效的运用了空间定位技术,能够通过无限网络传输技术将城市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环节准确定位并及时提示给管理者,当管理者受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发聩回来的信息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将问题予以妥善解决,从而有效缩短了城市管理问题处理时间,并且大大强化了办事效率。同时,由于城市管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经手人员较少,省去了大部分中间环节,人力以及其他各项成本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3)城市管理工作内容的流程化处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依托各种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及先进的终端设备,其所构建出的信息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树立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内容,并将其分门别类的划分到不同业务单元,从而使得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实现了流程化处理,避免了过多行政干预力量以及中间环节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对于各项管理问题的处置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以及公平化[8]。

(4)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热情及积极性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在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各界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提供了途径与参与方式。无论是在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种原因(why)、何种内容(what)都可以利用互联网以无线数据传输的形式发挥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之中,从而随时提醒城市管理工作人员去解决出现的问题。而在此过程中,参与者所遇到的问题不仅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同时也可以促使其形成一种城市管理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良好认知,继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日常城市管理工作之中,激发全社会的正能量来推动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

2.3 国内外数字城市管理建设比对情况

数字化城市管理概念源于西方,因而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我国与之相比较,则处于明显的落后位置。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7

2 数字城市管理概述

2.3.1 地理数据资源共享

当前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为了能够保证数字城市管理能够及时获取到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针对地理数据资源的管理采取国家以及地方州(省)两级管理机制,在人们生活的每个城市之中都可以通过有效/无线数据连接与传输的方式从城市管理系统之中下载或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地理数据信息。并且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专业性的地图网站正在成为上述国家或地区居民共享地理数据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如:目前运作较为成熟的Google公司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用户随时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详细的卫星照片,同时,该款服务还能够为所有市民或用户提供含有政区和交通以及商业信息的矢量地图、不同分辨率的卫星照片和可以用来显示地形和等高线地形视图。并且此种服务通常是以无偿或低价、多介质、多形式(4D)、多尺度(从大到小)、网络化方式向地方政府和公众开放[9]。因而地理数据资源共享率相对较高。反观我国,针对地理数据资源采取了国家、省级单位、市级单位三级管理体制,级别越低的政府职能部门所获得的地理数据资源分辨率、准确性越低。加之当前我国施行的严格地保密制度限制,上述三级管理体制之间的地理数据资源共享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而社会上从事此项服务的网站或者经济组织在我国特殊的管理环境之下,其所提供的地理资源服务有限,进一步限制了数据资源的共享效果与能力。

2.3.2 电子政务网建设情况

电子政务网站是政府职能部门面对不同办公方式需求的公民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网上办公,能够为公民节约大量排队等候时间,从而提高了政府职能部门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推进数字城市管理现代化进程,是未来城市管理的重要应用手段之一。作为数字城市管理概念发源地,美国在目前已经陆续建设了两万多个电子政务网站,政府网页数量多达3500万页,囊括了美国全境的50个州以及地方县市政府城市管理职能机构。并且在其电子政务网站之中主要提供三种服务:对公民在线服务(online scrvices for citizcns)、对企业在线服务(on line services for busincss)以及对政府机构在线服务(online scrvices for governmcnts),独立用户数量总和超过6.5亿人,加之其城市管理内

8

2 数字城市管理概述

容相对简单,使得大部分城市管理工作内容均可以通过该电子政务网站操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城市管理效果[10]。相比之下,我国无论是在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数量、质量还是应用效果方面则处于全面的落后的境况。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截至目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所构建的电子政务网站数量为2759个,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相较于美国电子政务网站数量不及其30%,并且在网上办公方面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城市管理的各方面法规、工作内容、业务办理尚没有通过其有效落实。因而,数字城市管理业务的网站普及范围以及深度仍然与国外相差甚远,需要引起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9

3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原则

3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原则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城市管理的平台与载体,在其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从而保证系统的设计工作能够符合我国全境范围内各个地区的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推动数字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3.1 基于“数字城市”高度原则

数字城市是未来高新技术发展条件下的必然发展趋势,而针对数字城市的管理,即需要用到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来辅助城市管理者日常办公以及解决市民存在的各种问题。因而,组织研发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正常工作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而正是由于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在数字城市管理中所处的核心位置和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发该信息平台时,不仅需要着眼当前数字城市建设进程,同时还需要站在数字城市高度,客观审视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中空间信息数据的交互与共享、重要信息的检索以及深入分析、各种法律法规内容以及服务动态信息的发布,继而实现从单一系统的应用向多系统、多功能模块以及业务单元的整合运用,并将该信息平台与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以及核心业务流程相结合[11]。而上述工作的基础即在于贯彻基于“数字城市”高度原则,为未来发展需求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得软硬件以及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功能的不断更新。换而言之,在建设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时,既不能“一步到位”,将当前数字城市管理工作所用不到的软件或功能安装并闲置。又不能过于“短视”,导致管理平台缺乏可扩展性,无法继续安装或更新其他部件或软硬件设备与系统。

3.2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重视可扩展性和适应性的前瞻原则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建成仅仅是数字城市管理工作的开端,面

10

3 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原则

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业务内容将会变得更加繁杂多样,而持续不断的业务内容更新必然需要该信息平台重新对其业务单元进行设置。此时,即需要充分利用其可扩展性特征来开展持续改进工作,以推动数字城市管理工作发展。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10)内容要求,依据数字城市管理工作需求所构建的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可扩展性以及适应性的前瞻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系统环境的扩展与适应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进一步缩短,往往会出现无法满足数字城市管理工作需求的情形。此时,即需要开展系统环境的扩展工作,并综合考虑整个系统扩展之后的适应能力,从而确保信息平台能够处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之中。根据目前世界范围内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汇总之后,当前系统环境的扩展包含了以下内容:存储设备、服务器主机(数据、应用)、网络连接设备等[12]

(2)系统功能的扩展与适应

当前已经研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所具有的功能仍然应留在最原始的图形效果展示层面,对于空间数据、地理信息资源、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等资源的深层次挖掘与分析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加之未来系统应用的发展方向将向决策支持所转变,因而系统功能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随时根据数字城市管理工作发展而对其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拓展,从而促使其能够适应未来数字城市管理工作需要。

3.3 空间数据信息共享原则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生活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交往提供了有效、便捷的途径。同样,对于数字城市管理工作而言,其核心业务内容的不断外延与拓展,使得其内外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空间数据信息共享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首先,从对外角度而言,由于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在从事相关研究时,可以通过该平台链接到不同的业务单元内容,从而搜集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作为研究支撑,而此时,空间数据信息的共享显得尤为重要[13]。其次,对内角度而言,当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构

11

网格化信息平台

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要求,推行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即在县级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将建立乡镇(街道)、社区(村)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全县村(社区)全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以全面提升我县基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建立县、乡、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前提,以实施网格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关键,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建设 1、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 以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为龙头,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整体联动。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整合政法各部门、组织、纪检、宣传、信访、民政、文化、教育、卫生、人社、住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安监、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力量,融合共享政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书记县长公开电话、110指挥中心等资源,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 2、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以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纽带,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承上启下的枢纽。由乡镇(街道)综治为牵头,整合基层政法各部门、信访、民政、教育、卫生、人社、国土、农业、畜牧、安监、人口计生等部门资源,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3、建立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以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便民利民的平台。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兜底”功能,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形成方便群众和各方参与的服务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在农村,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整合服务管理资源,按照“政事分开、民事村办”的原则,协调处理农村服务管理事项。 二、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在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网格资源,形成职责明确、信息畅通、管理有效、服务精细的网格运行体系。 1、科学设置网格。 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网格。2、明确网格工作人员及职责。 每个网格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员,进行日常信息录入、事件处置、各类民生服务事项的办理。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综治办工作人员,综治委成员单位领导和办公室人员,政府主要领导及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均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者。 3、规范网格工作流程。 对网格内发现的问题,规范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个环节的工作,形成“六步闭环”运作机制。 4、加强制度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区 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方案 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5月

目录 1 综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用户特点 (1) 1.3 项目创新 (2) 2 系统设计 (5) 2.1 总体设计目标 (5) 2.2 总体设计原则 (5) 2.3 总体框架 (7) 2.4 技术路线 (9) 2.4.1 技术架构图 (9) 2.4.2 WebService (9) 2.4.3 工作流技术 (12) 2.4.4 MVC (14) 2.4.5 J2EE (15) 2.4.6 集成技术 (17) 2.5 执行的标准规范 (19) 2.5.1 质量管理标准 (19) 2.5.2 数字化城市管理行业标准 (19) 2.5.3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 (19) 2.5.4 通信行业标准 (20) 2.5.5 公安部网络安全标准 (21) 2.6 性能规定 (22) 2.6.1 精度 (22) 2.6.2 时间特性要求 (22) 2.7 安全与保密 (22) 2.8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23)

2.9 故障处理要求 (23) 3 项目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24) 3.1 系统总体功能体系 (24) 3.2 业务流程分析 (24) 3.2.1 总体业务流程 (25) 3.2.2 案件报送流程 (26) 3.2.3 案件受理流程 (26) 3.2.4 指挥调度流程 (27) 3.3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城管通) (27) 3.3.1 需求分析 (27) 3.3.2 体系结构 (27) 3.3.3 主要功能 (28) 3.3.4 功能特色 (29) 3.3.5 工作原理 (30) 3.3.6 性能技术指标 (30) 3.4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31) 3.5 呼叫中心 (32) 3.5.1 方案选择 (32) 3.6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 (32) 3.6.1 需求分析 (32) 3.6.2 体系结构 (33) 3.6.3 主要功能 (34) 3.7 调度指挥中心子系统 (35) 3.7.1 需求分析 (35) 3.7.2 体系结构 (36) 3.7.3 主要功能 (36) 3.8 职能部门子系统 (37) 3.8.1 需求分析 (37) 3.8.2 体系结构 (37) 3.8.3 主要功能 (37)

(完整版)网格化细化城市管理

网格化细化城市管理 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下,石景山区政府能否实现由“公婆式”的审批管理型向“公仆式” 的服务型转变? 2006 年最后一天,北京城区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真是好兆头,瑞雪兆丰年呀。”家住石景山区的张大爷一早起来晨练,就发现小区门口马路上积雪很厚,马路中央还有个小雪堆,不用说,大雪给出行的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像张大爷这样腿脚不利落的老年人。对市民来说,生活在这个发达和繁忙的城市中,居民有了问题谁来管?比如,公共设施被破坏,冬天暖气温度不够等。市民想打个电话报告给有关部门,却苦于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该打哪个电话。 石景山区结合多年的“数字石景山”和电子政务经验,在东城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推广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思路,称为GBCP 模式,它在信息采集、管理调度、日常监管、成本控制、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丰富和大胆创新。市民可以随时拨打政府24 小时便民 电话68812345 或通过网上留言、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反映问题,设立在监察局的监管中心将全程跟踪问题的解决过程,对问题进行催办,并对各职能单位进行考评。在GBCP 模式 的管理下,石景山区真正实现与百姓零距离,体现由“公婆式”的审批管理型政府向“公仆式” 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对石景山区的管理将带来什么影响?又会带给生活在石景山区的市民什么样的改变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石景山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富大鹏主任。 城市管理+公共服务 《中国信息化》:富主任您好!北京市推广电子政务全新的管理理念,请您具体阐述一下什么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富大鹏:所谓网格化城市管理,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城市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单元进行全时段监控,形成区政府、重点地区、街道、社区和万米单元网格五个层次的分级分层管理体系。好比一个巨柜,东西都放进去了,但要找起来相当麻烦,整理起来更是啰嗦,如果把柜子内部做成一个个小格子,东西放置起来有条不紊,对主妇来说,找起来或者整理起来都可以按图索骥了。当然城市管理作为一个巨系统,要比整理一个柜复杂几万倍。而这个网格化正是化繁为简,化粗为细,化低效率为高效率的先进模式。 石景山区积极响应北京市全市正全面推广东城“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经验,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为最终目的。根据石景山区自身的特点,引入强网公司此前在市科委承担的GBCP 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课题理念,进行了大胆应用试点。G 代表政府(Government) ,B 代表企业(Business),C 代表公众或社区(Citizen and community) ,P 代表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Public facilities and public environment) 。GBCP 模式涵盖城市公共管理服务各方面的完整动态循环系统,构成以P 为内点核心、G、B、C 为外点的三角。也就是说,让市民自主参与,与政府一起做管理的主导方和监督方。另外,充分发挥街道分中心(9 个) 和专业分中心(环卫、环保、城管、公共服务企业等)的作用,形成区级平台与分中心协同互动,根据行标、地标,对地标5 大类69 小类城市管理事件的责任单位进行划分,公共服务企业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达到属地自治。 我区依托已经建成的“规划、土地、房屋和市政管网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整合建委、环卫、园林、环保、旅游、综治等信息资源,提高政府部门管理能力、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拓展政府服务职能,通过整合政府呼叫中心资源、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城市管理监督中心,通过创新的精细化管理,建设具有石景山区特点的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强市民和政府互动。

网格化管理制度

网格化管理制度 导读:本文是关于网格化管理制度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网格化管理信息制度】 网格化管理信息制度 一、在网格化管理中建立信息台帐系统,实现网格数字化管理。 二、信息台帐系统坚持以“一个网格一本台帐、一项工作一组数据”为原则,使网格内各类数据信息科学、直观。 三、信息台帐系统实行电子版本与纸质版本相结合,电子版本作为数据更新库;纸质版本便于深入网格排查时随手携带。 四、信息台帐系统实行分类管理,以工作性质区分为基层党组织、经济、综治维稳、社会事务、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工作。 五、信息台帐系统实行条块结合式的双向管理。在乡级网格,网格化管理中心负责乡台帐的管理,在村级网格,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村台帐的管理。 六、信息台帐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各级网格责任人应当做好信息台帐系统的管理,坚持做到有变化时即时充实更改,无变化时定期调整维护,使信息台帐系统随着工作的进展而变化。 网格化管理问题处置反馈制度 一、各级网格排查收集的信息与问题,必须本着“务实、快速、高效”的原则给予处置。

二、在处置责任上,涉及到本村组村民之间、本村组与其他村组民之间的事务,原则上由该村(组)网格责任人牵头处理;涉及到市、乡职能部门的事务,原则上由乡网格管理责任人协调职能部门牵头处理。 三、在处置时效上,属村级网格职责范围内的,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属乡级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如特殊情况短期内难以解决,应当及时注明原因。 四、在处置协调上,如问题超出乡级网格职责范围,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报送市相关职能部门,并及时将处置进展情况给予反馈。 五、在处置反馈上,所有问题处置办理结果应当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网格化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一、乡网格化管理中心负责考核工作,实行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二、在网格化管理中发现工作不到位及出现重大失误者,将根据责任划分,追究个人责任,且取消年度参评各级各项先进荣誉的资格。 三、在信息排查上,不能切实履行职责掌握网格内动态情况者,给予通报批评;因未能及时掌握信息而给乡造成影响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 四、在平台管理上,对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准确,特别是数据虚假者,给予通报批评;给乡造成影响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概述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专业名称叫“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这缘于2004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这种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再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名牌、井盖、垃圾站、城市雕塑等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后,定位在每个大致1万平方米的单元网格中。手持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监督员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单元内巡查,发现问题或接到居民举报即可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监督中心利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处置和对城市监督员的科学管理。 “数字城管”业务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终端(终端应用软件)和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管理和预警的整体业务解决方案。 1.1.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1. 2.1指导思想 1、整个系统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遵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规范,以及数字城管总体规划,并结合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全国其他城市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 2、信息化作为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部门监督协调、规范运作、各司其职、市民广泛参与、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高标准设计,分步骤实施。 高标准设计:一是指按照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二是指按照数字城市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目前应用在城管,将来随时可应用在交通、治安联防等各方面;三是指按照市区两

人口网格化管理系统

人口网格化管理系统 人口网格化系统培训资料 一、进入系统 1. 打开火狐,输入地址: 2. 输入街道或社区用户名和密码如下图所示: 3.点击忽略安装,如下图:(第一次进入再点击添加例外)

/ - 1 - 人口网格化管理系统 4. 点击(主或备一至备四)如下图: 点击进入系统 5. 二、系统操作 (1)进行本街道或本社区的网格画分 第一步:点击“辖区信息”—“辖区维护”,进入“行政区维护”的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11 / - 2 - 人口网格化管理系统 第二步:点击街道、社区或网格旁边的“修改”选项进入“辖区维护”表单 第三步:点击“热区”选项后面的“选择”按钮,弹出长沙市的地图界面 第四步:点击“描边”即可在地图上对本街道范围进行框选,最后双击确定区域范围。 第五步:点击“中心点”,确定显示该范围相关文字信息的位置。 第六步:点击“提交”,完成区域框选。 第七步:点击“修改”,完成街道范围信息修改。 第八步:点击“更新区域文件”。完成最终的信息提交。 (2)进行本街道内的社区范围划分 点击社区旁边的“修改”选项进入“行政区维护”表单 其余操作同上。

(3)新增社区内的网格 第一步:点击社区后的“添加”按钮,进入新增网格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11 / - 3 - 人口网格化管理系统 “热、“网格人电话”、“描述”、第二步:填写和选择网格信息的“名称”、“地址”、“网格人”“热区显示方、、“热区边框颜色”“编号”、“类型”、“热区背景色”“成员”区”、、“电话”、,点击“新增”按钮,信息提示“添加”成功。、“全称”式” )在网格内建立楼栋(4 进入新增楼栋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新增”,—第一步点击“楼栋维护”“楼栋维护” “名、、“所属小区”、第二步:填写和选择楼栋信息的“楼栋图片”、“自定义编号”“区域”“楼栋、“热区”、“楼栋长”“建设年代”“地址”“楼栋性质”、、“楼栋类型”、、“面积”、、称”“新、“网格负责人电话”点击、、、、长图片”“楼栋长电话”“网格负责人”“网格负责人图片”增”按钮,信息提示“添加”成功。11 / - 4 - 人口网格化管理系统

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一、网格化定义 网格化,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 网格化管理,直接表现为管理单元的细化,实质是针对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开展的一次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是按照转变领导方式,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推进人、财、物、权、责全面下沉,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的制度再造。 网格化管理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这一创新模式是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的一套精细、准确、规范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政府通过这一系统整合政务资源,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 二、网格化的意义 一是解决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的迫切需要,二是转变领导方式,深化“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三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三、网格化核心与框架 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服务和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网格化基本架构: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原则,细化三级网格,搭建四级平台,形成五级联动。 明确一个目标: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 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二是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 三级网格:一级网格是乡(镇)办,二级网格是村(社区),三级网格是村组(楼院、街区)

三维数字城市管理平台系统实践-城市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三维数字城市管理平台系统实践-城市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基础空间数据作为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关键性战略资源,为政府管理辅助决策等方面提供了资源保障,在政府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但是,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推进,随着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等对基础空间信息的保障能力提出新要求,目前共享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2],建设三维数字城市,不仅大幅提升城市基础数据的开发利用水平,而且对政府部门间、不同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3]。 1建设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而且有利于城市经济运作与国际市场协调,是推动改革的重要举措[4]。能实现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能彻底改善“信息孤岛”现象。能较好实现各类地理空间数据的整合,维护更新现势数据。将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农业、林业、防汛防灾、城市规划乃至日常生活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系统建设目标 系统的建设目标:“数字城市”是一个由多种高新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城市,更主要的是能促使城市不同部门、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功能重叠,进而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整体战略[5]。“数字城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城市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与法规的制定;信息人才的培养与信息知识的普及。 3系统体系架构 系统的整体体系结构遵循三层架构体系,包括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3个应用层次。采用B/S结构的组织模式,为政府提供对多种数据等的管理,系统采用ArcServer为GIS平台,Oracle为数据库服务器,利用多种软件技术,实现对国土规划数据、安全生产数据等的显示、查询、统计等功能,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支撑。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数据库层: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服务。逻辑层:包括GIS服务层和系统功能层2个层:GIS服务层提供底层GIS管理服务;系统功能层在开发接口之上封装一套统一开发接口,实现对底层数据的访问。应用层:此层是系统主要应用模

网格化管理系统简介

一、什么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 二、建设社区网格化系统的意义 1.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组团式模式转变。 2.网格化的定位。 3.由原来的单一模式的服务向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 4.信息化管理代替手工操作,增加了效率,减少了错误。 5.由原来单方面的覆盖向全方位的覆盖转变。 三、社区网格化管理能解决的问题 1.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 2.小事化解不出网格,大事调解不出街道 3.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 4.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 四、系统功能模块简介 (一)地图管理模块 1、反映辖区内真实的地形地貌 2、能直观的反映出各网格的管理范围 3、三维地图上能实际的标出各网格管理的每一栋建筑物,对建筑物形态能更加直观的 管理 4、选择相应建筑物能对建筑物内人口信息、单位信息等可以进行详细的查询。 5、通过地图的管理,能非常直观的对事、地、人、物、组织等进行更加方便的管理 (二)基础信息管理 1、小区信息资料管理 2、楼栋信息资料管理 3、房屋信息资料管理 4、单位信息资料管理 5、人口信息资料管理 6、党建信息查询 7、民政信息查询 8、计划生育信息查询 9、重点人群信息查询 10、人口移入、移出、人口注销:能实时的管理辖区内每一建筑物内每一个房间的 内的人口信息情况。例:自住房、空置房、出租房的管理,固定人口、流动人口的 管理、对房屋内的家庭、单位能进行很好的管理。 (三)事件管理 1、对辖区内各网格每天发生的事件进行管理。 2、事件上报的管理 3、事件分流的管理

街道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街道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辖区社会管理水平,根据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得相关要求,结合我街道得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区为基础,以网格化为依托,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得作用,以解决城市管理中得“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建立起科学合理得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逐步推进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内容得城市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得方式,建立规范得城市网格管理体系,在辖区内逐步形成城管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得城市环境。 三、组织机构 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冯飘同志为组长,其她分管领导及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各办公室得负责同志以及各社区得书记为成员得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吴康松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落实本街道得网格化管理工作。 四、职责分工 (1)街道领导得职责:街道书记、主任为辖区内所有网

格得总负责人,负责街道网格得总体协调指挥;街道其她班子成员为直接责任人,负责所管辖网格得日常管理工作。 (2)街道干部得职责:对网格内各项工作负责,督促检查网格内其她人员对各项工作得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或部门跟踪处理。 (3)社区干部职责:负责计生、流动人口管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全生产等工作,并负责辖区违章违法建筑得巡查、上报,协助有关人员做好网格内得卫生与处理乱摆卖等工作。 (4)城管执法队员职责:负责查处取缔辖区内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影响城市市容得违法违规行为。 (5)环卫工人职责:负责网格责任区内路面得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淤泥、卫生死角得清理等工作。 (6)片区民警得职责:负责维护网格内治安秩序,支持城管执法队员依法管理,打击暴力抗法行为,保障执法人员与网格工作人员得人身安全。 (7)社会管理协管队员:协助网格工作人员依法查处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得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协助维护网格内治安秩序,处理网格内居民其它问题。 (8)监督员职责:负责收集网格内存在得各项管理问题,掌握群众诉求,并将情况及时上报街道网格管理指挥中心。 五、工作步骤与方法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总体方案 1.1总体架构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三个层次,基础平台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等;应用系统包括业务监管系统、综合决策系统和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从层次上分为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在数据层,建设一个全市统一的、数据高度集中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库。基于数据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平台;基于平台扩展城市综合管理、社会安全与应急监管和社会服务管理三类应用;在平台整合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建立综合决策系统,为城市管理提供量化的分析指标,为各级领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大量参考数据;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系统提供与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城市信息大集中。整个架构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利用数据交换共享技术充分整合现有信息化成果,建立集中统一的城市监管数据库,通过平台技术扩展城市管理三大应用。 1.2项目关键技术总结 1、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有线网、无线网的互联,构建了城市管理新模式运行的基础设施平台; 2、应用数据存储技术与备份技术搭建了SAN结构信息管理平台; 3、利用网络地图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区域的精细划分,创建了城市管理新的地理空间体系; 4、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有序、精确定位; 5、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图文一体化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 6、利用CTI(计算机电话集成)、IVR(交互式语音应答)、ACD(自动话务排队)技术,实现了社会公 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 7、利用移动网络定位技术,实现了“移动巡查子系统”的准确定位; 8、利用RS技术,获得城市遥感图像信息,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可视化; 9、利用数据库技术,建设东城区城市管理数据库群,实现多行业、多领域数据整合; 10、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城市管理对象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重点任意分类、组合,实现城市管理对象 的专项普查和城市管理评价体系数字化; 11、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构建了信息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为应用系统的运行保驾护航; 扩展能力 1、工具化的构建平台实现业务和数据扩展 2、COM+组件开发接口 3、工具插件接口实现功能的可插拔

网格化管理方案

网格化管理 一、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1.为确保工程现场的安全和质量,完善工程的质量安全责任保障体系,落实安全质量责任,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工程网格化管理,是指依托统一的工程管理平台,将管理区域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格中工程、场地、人员的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协调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的工程动态管理的一种方式。 3. 将管理区域按施工阶段、施工内容等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制定强势管理措施,对各个区域实施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置施工过程中发的各类事件。通过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提前识别以及制定控制管理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轻伤事故,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二、网格化管理的目标 1.安全目标 确保施工生产重大事故为“零”;通过DBJ08-903-200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认证;事故负伤率控制在0.15%以下;杜绝重大伤亡、火灾、交通、管线、设备、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 2.文明施工要求 施工现场争创武汉市文明工地,争取达到武汉市建设工程综合创

优管理观摩工程工地(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双摩工地),且不得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1.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图 2.网格化管理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为项目负责人 副组长为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 组员为安全负责人。

1)组长、副组长职责: 网格化管理中重大问题的议事、决策与综合协调; 2)组员职责 定期(每周)听取工程网格化管理情况汇报,为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领导支持;定期(每月)向公司以书面形式汇报工作情况(形成台帐)。 3.网格化管理工作机构(工作小组) (1)、工作小组组成人员说明: 组长为项目经理; 副组长为项目总工; 组员为技术员 人员组成组长:张宏均、乔志云 副组长:丁强、夏利松 组员:张志林、徐建国、李俊、叶龙、王奎强 1 )组长、副组长职责 a.组长、副组长负责进行网格化管理的总体协调和运作。 b.定期组织召开网格化管理工作会议,加强信息沟通,会议内容书面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c.负责网格化管理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落实各管理区域人员安排,明确岗位职责。 d.负责制定网格化管理和运行规则,每月进行现场网格化管理成

网格化管理系统类型

网格化管理系统类型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 网格化系统平台 基础数据平台 (1)地图信息模块;(2)小区信息模块;(3)楼栋信息模块;(4)房屋信息模块;(5)人口信息模块(人口信息查询、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低保人员);(6) 单位门店信息模块;(7) 校园信息模块;(8) 党建信息模块(党员信息、社会职务、少数民族、宗教信息);(9) 计划生育信息模块;(10) 特殊人群信息模块;(11) 治安信息模块(值班室信息、巡防队信息、红袖标信息、案发情况);(12) 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安全生产);(13)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平台 (1)智能化统计当前系统内所有数据;(2)柱状图一目了然;(3)饼状图全盘分析;(4)案情分析,疏而不漏; 社情民意平台 指对街道、社区、网格以内发生的事件、民众的矛盾纠纷、问题隐患以及社会治安等事件的调处整治、督办督察等; 督办督查服务办事平台 (1)排查登记模块;(2) 待处理事件管理模块;(3)事件列表管理;(4)事件统计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提供社会服务办事的流程和事项的管理。各个网格的信息事件,如果处理不了可以随时逐级上报到社区工作站、街道服务指挥中心、区级服务中心,各级再进行分流处理,完成后通知上报人核查,核查满意结案。不满意服务中心人员再进行分流处理,直到核查满意再结案 考核评比平台 (1) 日志管理模块;(2) 绩效评估管理模块; 指挥中心平台 (1) 公告管理模块;(2) 个人通知管理模块;(3) 通知管理模块;(4) 短信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平台 (1) 用户管理模块;(2) 角色管理模块;(3) 部门管理模块;(4) 字典管理模块; (5) 预警线管理模块;(6) 系统日志模块;(7) 图片管理模块; 百姓互动平台 为百姓提供一个和各级管理人员互动平台。社区的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把他们的各类问题和建议发表到网站上。主要是为百姓提供一个反馈诉求的渠道,让百姓参与并监督社会管理。通过互动服务平台,百姓可以随时发表看法及意见,反映各类社情民意问题。同时,乡镇街道以及社区的各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处理答复,并纳入全地区整体的考评体系。 网格化系统的特点 基础信息管理全面:涉及到所有社会管理基础数据的信息管理,尤其是流动人口信息、特殊人群信息的管理、残疾人、低保人群等。 覆盖面宽:涉及到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党建群团、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维稳管理、治安防控等各方面。 流程简捷、流畅、高效、快捷:从社区到街道,从街道到县区,从县区到城市。各级职责明确,快速高效,闭环处理。 多手段共用: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移动手持终端。 多渠道百姓互动:社区服务网站、电话呼叫中心、直接上门服务。 系统安全稳定:采取多种加密和安全管理措施。 乡镇调度平台布局 1、电视墙(各村监控布局) 2、LED屏2块(侧墙数据显示一块、电视墙顶段一块) 3、操作台包含(电脑4台、电话1部、远程多媒体广播设备1套、公网对讲机 2部、打印机2台、音箱4套、稳压器及UPS不间断电源1套) 4、门禁系统(对调度中心人员进出管理)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 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规模膨胀、人

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

某区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服务平 台 项目建议书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建设目标 (2) 三、遵循标准 (4) 四、体系结构 (5) 4.1逻辑架构 (5) 4.2功能架构 (8) 五、建设内容 (12) 5.1基础数据建设 (12) 5.2平台建设 (13) 六、预期效果 (14)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网格化管理是采用网格化管理理念,根据地域特点和人口分布合理划分网格,并指定网格管理服务人员。实现对各级网格内“人、地、事、情、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如图1), 图1 社会管理要素图 通过建立数字化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某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规划面积159.3平方公里,到2020年,规划建设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67万,区内生产总值2500亿元以上。确立了“两带、七板块”的城市空间布局,实现该区现有资源的

有效整合。但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快速步伐,如何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对该区城市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国土资源管理、房屋动态监控、安保、城市综合管理、民生服务有效管理成为该区城市迅猛发展的制约部分,因此基于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打造该区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服务平台,有效的为该区发展提供信息化手段。 二、建设目标 1)建设一个网格化数字城市平台数据中心。通过建设该区最全面、最准确、最实时的城市管理基础信息库。 2)搭建“区级——二级(职能部门、街镇)”管理平台。 实现“一个大数据库、二级管理平台、四级应用对象、多元业务管理”的应用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讲解学习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多项数字城管技术,应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方法,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把整个工作流程分为七个环节。 1、信息采集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以下简称监督中心)获取有关城市管理出现问题的信息的过程。在信息系统中,市监督中心从城市信息平台上获取信息,途径有信息监督员上报、实时视频摄像监控、公众举报和上级交办四种。 2、案卷建立 案卷的核实及立案过程。市监督中心对从信息平台获取的问题信息,首先进行核实,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信息进行注销,对需要立案的问题进行任务立案,立案分部件立案和事件立案。 3、任务派遣 市监督中心将立案案卷向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下达任务派遣单,同时该案卷开始计时并自动进入督办阶段。市监督中心对区指挥中心的任务派遣过程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督。 4、任务处理 区指挥中心接收到任务派遣后,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分析并确定任务处理责任部门,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下达给相关责任单位。相关责任单位接收到案卷及处置指令后,派遣有关人员到现场处理。 5、处理反馈 相关责任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处理完毕后,相关处理人填写办理过程,将已完成的案卷转回区指挥中心。区指挥中心接到反馈案卷后,认真办理完成核查登记,并将案卷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反馈到市监督中心。市监督中心对处理反馈过程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督。 6、核查结案 市监督中心根据从信息平台上获取的问题处理结果信息,通知问题所在位置的信息监督员进行核查,信息监督员通过现场验证,将确认的信息反馈至市监督中心,如果信息一致,进行结案,否则,重新进入任务派遣环节。 7、综合评价 按照建设部颁布的《绩效评价标准》,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评价体系由外评价和内评价两方面组成。 市区两级一体化业务流程按照青岛市市区两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具体管理流程见下图:

实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提高精细化程度

实行网格化管理提高精细化程度 随着荆州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城市管理方式与管理效果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工作指标量化、细化不足,人员职责不明确,队员积极性难以调动,日常工作管理不到位,习惯于以集中整治代替长效管理,这些弊端直接影响了执法效能。如何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激励全体执法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城市管理方式,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的管理目标,便成为摆在城市管理改革之初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今年春节以后,区委、政府加大了科局包路的工作力度,主要是突击解决重要活动和大型检查中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先由城管局对城市秩序进行兵团式作战的集中整治,科局集中时间协助社区打扫卫生,短期效果非常明显,检查活动结束后迅速反弹。科局、镇办和社区调集各种资源,想尽各种办法搞短期行为,社会反响很大,公开指责我们搞形式,次数多了,市民极不配合,城管局感到处境尴尬。8月份全市开展“城管行动”以来,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荆州区积极响应“学株洲,见行动”的号召,借机造势,立足本职,开拓创新,根据荆州区的实际情况,为构建长效机制,提高精细化程度,在全市的“城管行动”中对城市网格化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减少群众对立面,我们对宣传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宣传的机会,尤其是在大型执法活动现场,我们在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往往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教育,上门做工作起码都在三遍次以上,往往在多次教育无效后,我们才使用行政强制措施。部分市民在我们春风化雨做工作时不关注,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就看热闹起哄,甚至围攻谩骂城管队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冷静应对,认真“说事”,把不利变为有利,把群众围观当作城管法规宣传的最佳课堂。我们告诉市民,如果没有城管队伍的管理,城区将会垃圾成堆,城管队伍如果一天不上路,城区的主次干道将会被游商小贩堵塞,针对市民认为我们在各种节庆、迎检等大型活动时突击整治是搞形式,我们的队员就不厌其烦地告诉这些市民,以前一年搞两、三次形式,是迫于条件限制,现在社会各方面不断重视和支持城市管理,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而发展到天天“搞形式”,我们的城市管理标准不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得到了提高吗?老百姓不是每天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环境了吗?听了这种通俗易懂的解释以后,通过“形式”前后切实的体会和对比,他们认识到所谓的城市管理“面子工程”其实就是城市管理常态化的具体体现,是百姓民生的迫切需要,这样的形式越多,老百姓的利益也就越有保障。通过上述另辟蹊径的宣讲方式,老百姓大多数能够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了城市管理与自身生活息息相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精品文档 . 对于现代化城市的管理建设工作,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当前成熟的信息、网络、视频等技术。 为了配合《规定》的制定,我市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成立市中心指挥平台和各个区县分指挥平台,实现网络互联。建设管理平台的目的是将及时发现的问题快速传递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内容发放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信息同步至数字管理平台。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建设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创新机制,建立了石家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分散的城市资源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极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让违法行为有据可查,比如采集违规违法行为的现场情况,可能是信息采集员现场采集,也可能由城市监控系统采集,采集结果反映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留下真凭实据。 一、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基本架构 该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十个子系统: 三个平台分别是指数据交换平台、呼叫平台和城市管理gis基础数据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涵盖城市管理范围内各行业(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如城市供水、道路、桥梁、排水、夜景照明、环卫等企业基础数据,是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职能管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基础。呼叫平台是城市数字化管理的主要纽带,它将政府、企业和公众有效联系起来,是实现城市管理监管、指挥、考评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转变政府服务职能、解决市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一)带动了城市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原来的管理模式是领导指示多,运动频繁,但长期效果不明显,属于开环管理,粗放而又没有效率。新模式通过对管理对象空间上、时间上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再造工作流程,使各区、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城市管理也由粗放转向了精准。 (二)促进了城市管理手段的创新 过去我们的管理是静止、被动的,往往是出了问题之后再去被动地解决,见事迟、动作慢、效率低。而新的模式是主动发现问题在现场、处理在现场、监督在现场、反馈在现场、最后检验还在现场,真正做到了动态管理和及时处理。比如:过去市政设施的维护主要凭借主观判断,或者等到破损严重时才去维修。现在通过道路桥梁分析系统可以精确地掌握每条道路、每座桥梁的各项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它的现状,制定科学地维修计划。 (三)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一直困扰城市管理效率不高问题,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首先,实现了实时管理和动态管理,极大地缩短了工作流程,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服务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