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四 第3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四 第3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四 第3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四 第3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第3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程朱理学

1.理学的创立

(1)背景?????①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②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③唐代中后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④北宋时期,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士大夫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2)概念:

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3)代表

?????①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理论提供依据。②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③张载:开创理学中的“气学”一派,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④“二程”: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

2.理学的成熟

(1)标志: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概况

类别

内容 理气论 ①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②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

③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修养论 ①教育要“慎思明辨,格物致知”;②“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

源泉;③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

社会政治理论

①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②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

心”

理学的成熟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核心论点:理学将封建伦理道德(天理)与人的个人欲望需求(人欲)对立起来,从封建伦

理道德角度扼杀人性,儒学发展走向成熟。

(3)朱熹地位及影响

①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②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理学的发展——陆九渊开创心学

(1)主张?????①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②主张“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③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 (2)影响及地位: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1.科技:宋代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北宋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2.文学

(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可合乐歌唱,有词牌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北宋有婉约派词人柳永和豪放派词人苏轼,南宋有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和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2)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代表作是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宋词的特点

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核心论点:宋词娱乐性强,更加平民化、世俗化,促进了词的繁荣。

3.艺术

(1)宋代书法艺术的代表是“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主要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图解历史】 “理学”的含义

核心观点: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体现,是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的体现。

【教材补遗】理学

理学又名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解历史】

1.宋明理学

核心观点:宋明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更加强调伦理道德的核心地位。

2.古代中国科技

核心观点:四大发明在中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说明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教育等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教材补遗】市民文学

封建社会后期,为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又称为城市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的社会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

品。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

【微点拓展】宋词繁荣的原因

(1)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3)两宋社会矛盾的尖锐,文学家更能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易错点拨】元曲≠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教材补遗】中国画的类型及特征

(1)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山水画: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画的精粹。

(3)风俗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与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

重点一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特点

史料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①、诚意、正心、修身②,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③。张载在《西铭》中讲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摘编自《中国古代思想政治史》【史料解读】

史料中①②③同在一句话中,却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格物、致知”,二是“正心、修身”,三是“齐家、治国”。所以在获取信息时不应单纯的依据句号或省略号分层,更应把握每一层的细节。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

试答:

【提示】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史论归纳】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文化的特点。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理学的社会影响

下表是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史料解读】

史料为表格性史料,主要反映了宋明理学对社会生活,特别是女性社会生活地位的影响。

【问题思考】

据史料,指出节妇烈女人数增加的原因。

试答:

【提示】宋代以来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的流传导致节妇烈女人数增加。

【史论归纳】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③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用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上,宋明理学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积极作用,它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民族气节,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永恒的、广博的、深厚的精神价值,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来源;经过创新它可以融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德性品质和德性修养,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基础。

重点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宋元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

史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

统计表

类别数学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 25 25 9 25 7 7 8 8史料二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

薄弱。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史料三宋元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在文化上呈现出高度繁荣的局面。宋朝在治国方针上,贯穿着宽仁尚礼的精神,对于民间文化事业、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未予过多干预。因此,宋朝有着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外在条件。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的表格数据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分布领域,从图上看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2)解读史料二要紧扣“与西方相比”的信息从而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重现象总结而轻规律的特点。

(3)解读史料三可以从宋代政治、经济、思想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理解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科技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史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因素。

试答:

【提示】(1)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

(2)①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②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思想观念及统治者的科技教育文化政策;④对前代科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

【史论归纳】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

①特点

a.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b.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c.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d.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②地位:中国古代科技13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中国科技的辉煌时代,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③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宋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民族大融合: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而元朝则统一了全国。统一的国家,稳定的社会环境,才会在民族的极大融合中迸发出文化的辉煌火花。

②国家政策决定:宋朝文化繁荣的原因在于它独特的偃武修文的政策,而且这段时期也是中国经济由北向南发展的重要时期,带动了宋朝文化的繁荣;元朝的文化繁荣却是科举制度被极度破坏下的产物,由于元朝的民族高压政策,大多数汉族文人在官场失意下转而从事曲艺、诗词的创作,所以元朝在曲艺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③科技的先进:宋元时期,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国的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囊括天文、地理、医学、数学……形成中国科技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

④对外交流:宋元时期对外交流十分频繁,对外政策开明,文化上海纳百川,促进繁荣。

⑤阶级的变化: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更为丰富,拉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商业色彩浓重的词曲因而得到普及发展。

[研真题·引领航向]

一、拓展知识宽度

1.(2014·高考全国卷Ⅰ·T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命题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天道(天理),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D项正确。A项不是新认识;B、C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二、挖掘知识深度

2.(2019·高考全国卷Ⅱ·T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解析:选B。此诗的大意是,闲暇的时候事事都从容自在,睡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升起了。静观万物,都能体会到悠然自得,人们对四季中的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我所遵从的“道”,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而我所思考的事,像风云变化那样一刻不息。富贵贫贱都能保持本心,男儿能修养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英雄了。因此,人与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样的,故答案为B项。

三、转换思维角度

3.(2016·高考海南卷)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解析:选C。关羽因为忠勇被人称颂,符合理学宣扬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加封,故C项正确;民众崇拜的形成与民众自身的利益以及政府的提倡有关系,不完全由英雄个人的品德决定,故A项错误;由“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可知,被世人称颂是其前提条件,不仅仅只有皇帝个人的好恶,故B项错误;官府造神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仅仅是因为民众的信仰,故D项错误。

四、社会热点角度

4. (2018·高考全国卷Ⅲ·T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药学的发展得到国家的支持,故B项正确。药学发展源于社会生活,非政治体制,可排除A 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对药学发展的影响,可排除C项。隋唐以前,理学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探求理学的方式)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解析:选B。程朱理学是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维护统治,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D项错误。

2.(命题点:程朱理学的影响)南宋孝宗年间,左相陈俊卿向孝宗皇帝上奏,直言其“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依违以规免罪戾,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唯陛下察之”。此举()

A.体现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B.履行了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意在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

D.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

解析:选A。从材料中南宋大臣不敢迎合圣意、不敢违背规则免除惩罚、不敢侥幸渎职可知,当时大臣严格律己,担当为国、为民的责任,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3.(命题点:理学的世俗化)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促进儒学的世俗化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解析:选C。题干中未提及《家礼》和《增损吕氏乡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扼杀,故A 项错误;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时期,且应该是整体、系统的理学体系,不只是朱熹的具体做法而已,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推知,朱熹使理学世俗化,故C项正确;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应该是乡村的具体操作实施,朱熹的做法只是为乡村自治铺垫而已,故D项错误。

4. (命题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

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

解析:选A。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都是面对佛道思想对儒学思想的冲击而展开的复兴儒学的运动,其目的就是重建儒家文化新秩序,使儒学更加哲学化、思辨化、理论化,以更好的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A项正确。

5. (命题点:科技发展的原因)宋朝统治者规定“不以文字罪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

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

A.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B.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

C.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D.理学抛弃儒学禁锢思想

解析:选A。根据材料“宋朝统治者规定……这不仅有助于……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可知,宋代统治者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故选A项。

6. (命题点:北宋文化发展原因)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解析:选B。北宋时期,随着商业活跃,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能够提供日常实用图书的书坊,受到市民的欢迎,故B项正确;A、D两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统治者对文化的统治是否减弱的问题;书坊主要满足一般市民的需要,文人的东西不一定符合市民的需要,故C项错误。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中原名校质评)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

解析:选C。《太极图说》汲取了佛道的思想,对世界的本原进行解释,故C项正确;周敦颐的学说认为意识在物质之前,不符合唯物主义哲学,故A项错误;《太极图说》是对宇宙的解释,其内容与封建迷信色彩无关,故B项错误;陆王心学完成儒学重建的任务,故D项错误。

2.(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周考)“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的程颢指出:“佛学只是以

生死恐动人”“佛之学为怕生死,故只管说不休”,并以世界为虚幻是强生事。程颢如此评价佛教的主要原因是()

A.三教合流推动佛教渐趋中国化

B.佛教的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学地位

C.与儒家重世间伦理的理念不符

D.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解析:选C。“佛教渐趋中国化”在魏晋时期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不能体现对儒学的冲击,故B项错误;由“‘佛之学为怕生死,故只管说不休’,并以世界为虚幻是强生事”可知程颢认为佛学重业生,而儒学重现世,故C项正确;“以世界为虚幻是强生事”体现了对佛学的批评,不能体现统治者的利益,故D项错误。

3.(2020·四川高考冲刺演练)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 A.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

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

C.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

D.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的任务

解析:选A。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而朱熹则认为“理有善恶”,说明朱熹认为可以通过提高修养的方式,使人变善,故A项正确,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封建伦理纲常,故C项错误;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而非初步完成,故D项错误。

4.(2020·佛山顺德区二模)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

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

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

解析:选D。据材料“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皆所当理会’”可知,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承认人类属于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故D项正确;“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形成了精密的体系”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

性”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

5.(2020·百校联盟联考)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由此可知,朱熹的思想()

A.扼杀了人性的正当需求B.极力为封建统治辩护

C.宣扬了封建的伦理纲常D.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

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朱熹认为人欲是指超出正当需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结合朱熹的主张得出“存天理,灭人欲”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故D项正确。

6.(2020·青岛调研)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解析:选C。“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思想家的出生地,图二大部分属于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家,故A项错误;“图二”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家,他们抨击儒学的道统,故B项错误;由图一到图二,体现了从宋明理学到明清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故C 项正确;图一、图二均与近代民主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

7.(2020·平顶山模拟)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解析:选C。根据材料“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之际,儒学发展到“理”的高度,“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C项正确。

8.(2020·桂林期末)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

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

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

解析:选C。宋代儒学的传承中蕴含儒家传统道德,不等同于封建迷信,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的“三纲五常”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风气走向僵化,故B项错误;儒学影响家庭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家对理学的态度,故D项错误。

9.(2020·唐山一模)右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勒,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此画()

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

C.受到理学思潮影响D.体现世俗化的趋势

解析:选C。宋朝画作细致入微体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花鸟画是写实画作,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该画作属文人画,不能体现世俗化的趋势,排除D项。

10.(2020·湖北八校高三联考)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A.人文精神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D.格物致知

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李约瑟所肯定的庄子的“通天下一气耳”和周敦颐的“阐发宇宙本原”可知,他认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是整体思维,故选C项;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中华文化的多元包容是指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融性,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指通过接触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11.(2020·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曾对一参加科举的学子断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该学子从此自称“奉旨填词”。该学子作词()

A.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B.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

C.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D.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解析:选A。据材料“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词人是柳永,故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的是苏轼而不是柳永,故B项错误;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故C项错误;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诗经》,故D项错误。

12.(2020·百校联盟质量监测)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B.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D.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解析:选A。“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打破了尊卑贤愚不可逾越的界限,“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强调的是自我价值,故A项正确;西学东渐是指受西学影响,材料没有涉及西学,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没有民主政治诉求,故C 项错误;明中叶以后,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理学思想的创新,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理学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产物。一是北宋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外,还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说教和控制。理学正是建立和强化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二是魏晋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既长期纷争,又相互影响、渗透而趋于合流的结果。隋代王通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仿佛、道的传法系统,建立儒家道统,为理学的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清初大儒们召唤士人摆脱宋明学派加在他们身上的束缚,直接从古代经典中探求真谛……这些大儒激烈地反对明代的空疏和形而上学思潮,建立起一种新的学术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他们把着重点放到了对古代经典做研究、旁征博引地做考证以及将知识运用到社会上。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儒”的杰出代表及他们共同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社会思潮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解析:(1)原因,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封建统治、韩愈等儒学家的倡导等多方面回答。(2)第一、二小问,结合所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相关知识回答;第三小问影响,从对当时与对后来的影响方面分析;第四小问关系,结合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进行分析。

答案:(1)原因:封建统治者稳定封建秩序、巩固统治的需要;魏晋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结果;隋唐儒学大家的倡导与努力;宋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任答三点即可)

(2)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批判封建专制。影响:考据学兴起;思想呈现活跃局面;冲击了官方儒学的基础;深刻影响了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任答三点即可)关系:社会发展决定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14.(2020·卓越名校联盟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首先我们审题后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进行阐述,一般来说,我们选取一个人物可以阐述得更加透彻,之后从各个时代来说明变化。例一:选取许仙,首先我们对许仙的形象进行概括,之后从唐代、明代、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围绕形象进行阐述。例二、三:选取白娘子、法海,阐述思路类同许仙,只是我们阐述时要特别注意紧扣形象来谈,并结合四个时代来阐述。

答案:示例一:从许仙形象看时代演变。

论述:许仙在唐朝传奇和宋代话本中是出身将门或仕宦家庭,而到了明清则是经营药材的生意人,商人成为明清小说的主人公,而且许仙趋利避害、自私薄幸,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反映出白蛇故事的世俗化发展。这表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个性解放;社会上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松弛的趋势,商人地位相应提高,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地位的认识。社会价值观出现了逐利、崇尚经商致富的风气;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一定程度上启导了明末个性解放的潮流;但从许仙“忏悔”和法海始终是“正义除妖人”的形象特点来看,明清文学中的白蛇故事体现的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主题,对

民众的教化意味更浓。近代时期,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束缚、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自由平等,反帝反封建逐渐成为一些文学创作的主题,到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宣传,这一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革命史观指导下,白蛇故事更多地被赋予革命者反抗封建势力的内涵,与古代流传的白蛇故事“因果善报”主题已有明显不同,许仙的“战斗者”形象是无数旧社会革命者的化身,以衬托出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各种新思潮的涌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多的是为满足个人情感的需要,因此,不同的作家对白蛇故事进行了个性化的改造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精神需要,许仙形象也呈现出多面的特色。

总之,人物的艺术形象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

示例二:从白娘子形象看时代演变。

示例三:从法海形象看时代演变(强调古代程朱理学社会思潮的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