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作者:王凯

摘要:建国50年来,城市规划经历了曲折历程。作者从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历程回顾

入手,总结了前30年和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规划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做好今后城市规划

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事业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开创建立起来的。50年

来经历了50年代创建发展时期、60至70年代徘徊倒退时期、80年代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

90年代继承和创新时期的曲折奋进的历程。回顾和总结50年来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变迁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今

天城市规划的形势和今后城市规划的工作思路。

1前三十年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不断变化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

计划工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

计划工

作的继续和具体化"这一认识的。

建国之初,为了适合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高潮,1952年9月政务院召

开的第

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城市建设要根据国家的长期计划,加强规划设计工作,

加强统

一领导,克服盲目性,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初步确定了城市规划在国民

经济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五"期间,工业化建设规模庞大,重点项目156项,限额以上项目694项,城市规划

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由于新中国采用的是以苏联为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且

旧中国留下的城市规划人员很少,加之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凡欧美建筑、规划理

论都受

到批判,所以苏联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并影响至今。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城市规划是"国民经

济计划

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一五"时期的经济体制和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形势使这一思想得到

很好贯彻。

需要指出的是,"一五"时期乃至整体50年代的经济形势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加

强城市的规划工作和建设工作,求得同工业建设相配合",是当时历史的必然选择

195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指出,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工业

,城市建设的速度必须由工业建设的速度来决定。城市建设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国家工业

,城市建设的速度必须由工业建设的速度来决定。城市建设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国家工业

建设的中心项目所在重点工业城市的建设,以保证这些工业建设的顺利完成。客观地说,

立足于工业建设地城市

规划和建设地指导思想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

贡献,也正由于城市建设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与重工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上,所以整个国家

的城市化政策和进程也步入尽可能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并使城市化水平处于低于工业

化水平的不得已状态之

中。

"一五"时期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明确和清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从总结历史的角

度分析,也有值得我们今天反思的地方。

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出现混乱是在1958年以后。1958年7月,建工部在青岛市召开了第

一次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本次会议总结了近十年来城市规划的工作经验,在会议的总结

报告(刘秀峰作)中提出了十个问题,其中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以发

展中小城市为主,要有

计划地建设卫星城市,并作为大城市继续发展地方向,加强区域规划以及城市逐步实现现

代化地观点,今天看来仍然是客观和符合实际的。

随之而来的大跃进,使青岛会议的正确认识未能得以推行。"大跃进"时期,急

于求成

使建设思想的突出特征。在全市大办工业的号召下,市市办工业,县县办工业,在

全国

2195个城镇中,几乎普遍安排了工业建设项目。1958年建工部提出"用城市建设的

大跃进

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

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

。城市规划工作是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开展工作的,并突出表现为若干不切实际的超

大规模

的城市规划上。如银川、襄樊都在原有10万人口的基础上分别提出100万和120万的大规划

1960年4月,建工部在桂林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这次座

谈会是

对青岛会议的否定。座谈会提出:"要在十年到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把我国的城

市基本

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城市。"对于旧城市,也要求"在十年到十五年内基本

改造成

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新

城市。"座谈会还要求要根据城市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和发展前途来编制城市规划

,要体

现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的原则。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逐渐步入脱离实际的

轨道。

从青岛会议到桂林会议关于城市规划工作指导思想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规划

工作是

和社会经济的大背景密切相关的。城市发展存在着基本规律,城市规划工作也是有

其基本

原则的,脱离了客观规律,主观臆断城市的发展方针必然导致错误,大跃进时期,

过于强

调城市建设服务于工业

建设的主流思想,使"骨头"与"肉"的比例关系更加失调;据统计,大跃进期间城市

建设的

投资比例相对于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更低了。另外,提出城市现代化的目标

是有远

见的,但具体落到了不切实际的指标(如道路宽度)也反映了对城市现代化认识的

简单化

和片面性,这也是导致

调整时期对城市规划工作错误批判的原因之一。

但是,1960年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三年不搞规划"的提出,则是对城市规划工作的一次

错误认识。"三年不搞规划"的结果是导致规划机构精简、规划教育停办和规划工作

的停顿

。早在1951年万里同志针对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就指出"城市建设工作很复杂,牵涉

面广,出现缺点错误是

难免的。还应该说,出了问题,城市规划只能负规划上的责任。"这种科学的态度

才是保

证城市规划工作不断进步的基础。"三年不搞规划"现象的产生,有学者认为"城市

规划在

此期间所受的命运,实际上是50

年代将城市规划视作'民经济计划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必然结果,既然国民经济遇

到困难

,需要调整,那么三年不搞城市规划也理所应当的了"(宁越敏等,1994)。

针对调整时期的城市建设的混乱,虽然1963年10月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重新恢复城市规划工作,"但由于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作用等问题未从根本

上解决

,城市规划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也是不可能的"(宁越敏等,1994)。

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献"将城市规划当成扩大城市差别、工农差别,是搞修正主义,

则是历史的大倒退。文革后期,1973年国家建委在合肥召开了部分省市城市规划座谈会后

的又一次城市规划座谈会,这次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意见》、《

关于编

制与审批城市规划工作

的暂行规划》,对全国城市规划工作是一次有力的推动,随后西安、广州、天津、

旅大、

邢台等城市陆续开展规划工作,但在指导思想上还基本停留在原有规划的认识水平上,完

全的拨乱反正还有待时日。

2前三十年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城市规划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值得汲取的教训,归纳起

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城市规划要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前三十年我们实行的是计划

经济体制,城市规划作为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在建国之初和"一五"时期,由于与计划紧

密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60、70年代脱离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城市规划只能成为无

本之木。

第二,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综合指导作用应该明确。综观三十年,当城市

规划作为综合指导部门时,城市建设就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否则,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

就是一句空话。"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的成功经验就是明证。

第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城市规划就是门科学,城市发展存在着基本规

律。在任何形势下,坚持科学的态度,处理好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和各种关系是是城市规划

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保障。区域问题、近远期问题、建设标准问题、现代化问题等都要以

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和

确定。"一五"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大跃进"、"文革十年"的惨痛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这

一问题。

第四,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要因地制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苏联的城市规划理

第四,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要因地制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苏联的城市规划理

论为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城市发展有着浓厚的地域经济、

人文背景、所以,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必须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简单照搬不能解决问题

。兰州、洛阳、包头的

规划之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是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五,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三年恢复时期人民政府通过改善居住、

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树立了新生的人民政府的威望,文革十年涉及群众生活的诸多问题得

不到解决,则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大跃进"时期、"文革"十年一些城市建设中形式主义

做法脱离了群众,同样

得不到人民的支持。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是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3改革开放二十年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城市规划事业的大发展是和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分不开

的。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随着这一变化不断调整着的。

从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变革的背景来看,20年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城市规划工作产

生重要影响的首要方面。首先,邓小平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

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认识,客观上为城市规划的大发展奠定

了基础;第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沿海开放及特区建设的理论,对原有体制下的

了基础;第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沿海开放及特区建设的理论,对原有体制下的

城市发展方式产生冲击,为城市规划理论方法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第三,农

村改革带来了大量剩余

劳动力,对城市产生了强烈冲击,对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改变原有城市结构,以及大

力发展中小城市产生重要影响;第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决议,不仅对城市文化设施及其它社会公益性设施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对强化城

市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

能等非物质功能的认识又前进了一的大步;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城市

规划不再以落实计划为目的,而是通过市场来配置各类资源的方式方法对当前及未来城市

规划的理论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应该说是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创新这么一

条主线的。改革开放这20年,我们的经济体制在逐步转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较之于前

三十年有了巨大的变化。总的说来,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定位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全

面协调发展的认识上的

。如果把二十年的历史阶段划分为两个时期的话,那么八十年代的城市规划处在拨乱反正

、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并初步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的时期。九十

年代的城市规划则面对新的经济体制转轨,处在逐步完善原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正在摸

索新体制下城市规划新

思想、新方法时期,这一时期正在进行着。回顾二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有如下

变迁过程。

1980年10月国家建委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发生重大转

1980年10月国家建委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发生重大转

折的标志性会议。会议提出的"市长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好"的方针,

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综合职能作用的第一次体现。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基本方针,是第

一次完整提出,对八十年代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但这一方针则基本延续了

50年代的提法,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大发展未能及时作出判断。1990年颁布实施的《城市

规划法》,针对新形势

作出了适当调整,即"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的方针

,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认识对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作了有益的适

当调整

城市现代化是中国规划界一直想提的话题。但由于建国以来城市建设贯彻勤俭建国的

方针,所以现代化对中国规划界来说是一个奢侈品。1958年青岛会议上首次提出城市现代

化的问题,但随之被"大跃进"和1960年的桂林会议所否定。到了80年代,随着深圳这样一

个边陲小镇成为经济特

区,现代化城市规划才真正步入中国规划界。深圳1984年编制的第4次总体规划对当时中

国的规划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多中心组团、弹性规划结构、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机

结合、城市中心区的建设突破原有商业配套服务的手法、城市设计纳入总体规划、

额指标超过其它城市等

等都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新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也是改革开放

之初中国规划界对城市现代化的一次大胆尝试。这一规划从指导思想上说,基本突破"一

五"时期乃至过去30年对城市规划是计划继续的理解,对80、90年代的中国规划产生了重

1980年10月国家建委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发生重大转

折的标志性会议。会议提出的"市长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好"的方针,

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综合职能作用的第一次体现。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基本方针,是第

一次完整提出,对八十年代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但这一方针则基本延续了

50年代的提法,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大发展未能及时作出判断。1990年颁布实施的《城市

规划法》,针对新形势

作出了适当调整,即"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的方针

,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认识对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作了有益的适

当调整

城市现代化是中国规划界一直想提的话题。但由于建国以来城市建设贯彻勤俭建国的

方针,所以现代化对中国规划界来说是一个奢侈品。1958年青岛会议上首次提出城市现代

化的问题,但随之被"大跃进"和1960年的桂林会议所否定。到了80年代,随着深圳这样一

个边陲小镇成为经济特

区,现代化城市规划才真正步入中国规划界。深圳1984年编制的第4次总体规划对当时中

国的规划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多中心组团、弹性规划结构、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机

结合、城市中心区的建设突破原有商业配套服务的手法、城市设计纳入总体规划、规划定

额指标超过其它城市等

等都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新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也是改革开放

之初中国规划界对城市现代化的一次大胆尝试。这一规划从指导思想上说,基本突

五"时期乃至过去30年对城市规划是计划继续的理解,对80、90年代的中国规划产生了重

90年代城市规划出现了一些新思想,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是最主

要的话题。1992年无锡会议上提出的"城市规划将不完全是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城市作

为经济和各项活动的载体,将日益按照市场来运作"的提法基本反映了对新体制下

城市规

划工作的理解。由于中国

改革开放二十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已在实

践中不断变化。所以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虽然在一段时期使规划界争论不休,但城

市规划工作的渐进式调整使这一争论趋于平静。一些市场体制国家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职能

的介绍,使规划界更加

冷静地考虑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此外,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90年代对规

划产生一定影响,这与过去四十年城市规划的工作基本定位在促进"增长"的思路不同,考

虑了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更多地正视了中国国情。"适度增长"和"适度规模"是我国规划

界对城市发展的深刻反

思。

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九十年代城市规划的新热潮。实际上城市设计的思想纳

入城市规划,在50年代就有先例,80年代深圳的规划也已涉及,但如此大规模地重整城市

形象,尤其是兴建市民广场、种植大片草坪、整修沿街立面、改善滨水景观是90年代城市

的一大"景观"。这反映

了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以及城市非物质功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步

得到体现。城市市民对城市形象的关注则反映了城市规划真正走入群众之中,并为城市民

众真正关心城市奠定基础。

4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4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城市规划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

点认识:

第一,城市规划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二十年经济的

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功不可没,据统计1997年城市经济创造了全国77%的非农产值和

工业利税。城市规划作为协调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

、上海浦东、大连、厦门、中山、张家港等一批沿海发达地区以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的健康

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成功的经验。

第二,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二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城市发

展涉及方方面面,城市发展中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弘扬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利

益只有通过城市规划才能进行综合平衡。尤其在土地管理、空间资源的分配以及基础设施

的的建设上只有通过城

市政府才能真正体现最大的公平,实现最大的公共利益。1992----1993年的"开发

区热"和

"房地产热"则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市场经济的体制打破了

城市规划过去只是计划继续和具体化的工作思路。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众利益与集团利益

、个人利益的冲突

也更加尖锐,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其作用在这一条件下能够起到综合平衡

也更加尖锐,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其作用在这一条件下能够起到综合平衡

的作用,所以其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区域角度出发,目前不同城市间的经济利益

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冲突,从另一方面说明除了需要考虑城市内部的规划工作之外,更

高层次(国家、省一级

)的城市规划工作更有加强的必要性。

第四,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变革。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

规划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之所以二十年来城市及城市规划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一个重

要的原因就在于城市规划理论能够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不断探索。分区规划、控制性详

细规划的提出是这样,

土地有偿使用、中心区建设、城市现代化的提出更是这样。值得注意的是,越是经济发达

地区其思想越活跃,方法越多样,反过来其发展的速度也愈快,城市的综合环境也愈好。

第五,城市规划的管理权不能轻易下放。近年来一些建设比较成功的城市如温州、深

圳、中山等由于规划管理比较严格、科学、有序,城市的面貌和环境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

了重大的变化。同样,一些发达地区由于管理权限下放,造成"城不象城,村不象村",以

及开发区失控、土地闲

置等问题,也从反面说明城市规划的编制还要重要,正如一位前辈所说的"三分规划,七

分管理"。

城市规划的变迁--尹稚

城市规划的变迁 接到这个邀请是想让我讲一下具体的案例,但是后来我一想跟一线设计师讲案例就算了吧。我今天想讲点观点,讲点故事,讲点我对城市规划的理解,以及我们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面对的困境。 为什么叫“变”与“不变”,这是当时我的导师吴良镛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中国的城市规划处在变与不变之间。一方面从媒体等方方面面对城市规划有很多的批评,有说城市规划是跟权贵跟金钱勾结狼狈为奸的,也有骂城市规划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的。同时中国每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恰恰跟城市规划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国政府对城市规划的重视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地步,很多地方的市长动不动就讲,规划是龙头等等。但是他讲的规划和我们干的规划是不是一码事?或者干的技术活放在国家大的背景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差事?这个恐怕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昨天我看微薄,北京淹了水,很多网友谴责规划师。到底是不是规划师干的?我觉得这是规划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首先,城市规划在政府决策系列里面并不是最高层面的决策,或者说城市规划处理的事物,它的话语权并不足够高,足够大。因此任何一个规划师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开展工作的。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其实脑袋比你大的有的是,要想走一个技术精英路线,书记市长决策都是拍脑袋都是错的,应该拍城市总规划师的脑袋,碰到这种情况我感觉这辈子是做不到的。因为你会看到,我们需要参照的背景,无论是经济决策,政治决策,军事决策任何一个方面都比你要处理的事要大。 为什么中国这些年出现对城市规划的质疑?其实跟中国的大环境有关系,我们在社会,经济,政治方方面面,中国面对的是巨变和动荡的年代。这不仅仅是从中国国内的环境来看,即使你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进入一个间歇性的动荡期。所谓间歇性的动荡期,大白话来讲就是进入了一个地震高发期。一方面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看到了传统的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的失败,看到了表面上市场经济大获全胜。对这种态势的判断的非理性和过度的意识形态化,会看到不仅仅从计划到市场过渡的国家面对很多问题。同时也会看到当年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也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巨变跟动荡是潜伏在市场经济大获全胜这样一种表象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背景后面的深层次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原来走的路,不管往哪个极端走都是错误的。 北美,欧洲在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与中国实体经济出现的危机等等,都会导致双方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这种经济上的不稳定在社会上也会产生影响,而我们前30年的改革开放,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经济成果获得的同时,财富再分配出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的积累,我们社会上的反映比其他国家更暴力一些。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在公共政策的角度下讨论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物质形态设计逐步深入转变对社会内在问题的分析、理解,直到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技术等方面得问题。 标签:公共政策概念演变城市规划 一、序言 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聚居模式的变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掀起了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浪潮。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却是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空间位代价。随着城市的不断向四周蔓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空气混浊、传染病肆虐、农田绿地不断被蚕食、河流等水资源日见匮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城市问题,针对城市运营中产生的“城市病”,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摒弃以往城市发展缺陷,由政府权威智能部门依据现在有的资源技术手段,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方向,对当前城市土地和各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控制,协调城市发展布局,以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践活动。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良好的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使城市物质环境协调发展,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城市伴随着城市规划观念的变迁和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前进。 二、规划理论演变过程 城市规划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从蓝图转变为一个过程,即由技术性规划向政策性规划转变。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城市规划是被视为放大的建筑设计。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仍旧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直到1969年,麦柯劳林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探索》出版,标志着城市规划已经由“物质形态设计”的“艺术”转变为“系统理性”的“科学”。无论是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的城市规划,还是“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都认为城市规划需要依靠具备相关知识技能或是具备科学系统分析和理性决策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随着城市的社会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体现多元民主、公众参与、平等协商等城市规划内在价值要求的“公共政策”性规划渐渐取代了纯粹意思上的“技术”性规划。 在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虽然有许多技术工程问题需要研究,但这些只是实现城市规划的局部手段,不是全部,分析和解决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才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干预是为了社会公众

城市规划实务

规划师——规划实务 一、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要点 1、是否符合国家、区域对本地区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 2、是否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城镇发展战略的依据是否充分,目标是否可行 3、城市化水平及各城镇的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 4、城镇布局是否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地区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城镇的等级、职能的确定依据是否 充分 5、区域性交通网络布局是否合理,与区域外的交通现状及规划有无衔接 6、区域性能源供应、水资源分配、防灾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7、是否与更大范围及相邻区域的规划衔接,是否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进行衔接 8、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 ?方案评析一般着重于:规划构思、分析论证、功能划分、空间组织、环境景观、生态系统、地方特色、综合交通、重要基础设施、保障设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实例评析要点 1、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与自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的关系,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 是否发挥 2、产业结构(职能结构):产业布局是否恰当,产业发展是否与市(县)情、自然条件相背 3、等级结构: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4、区域交通:是否合理(路网过密还是过疏;环路有无必要;高速公路选线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 发展是否有机联系;有些公路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 5、市镇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和自然条件是否相背 6、生态环境:主要是工业、港口和风景区、水体等生态保护区的关系,污水厂和水源的关系等 7、文字与图面是否一致,图纸是综合性还是单项内容规划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基本上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从中我们可以追踪城市规划整体的发展脉络,建立起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 1、《雅典宪章》(1933年) 背景: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建筑学的领域内达到发展的,甚至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雅典宪章》也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运用了近代理性主义的观念。 理论思想: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的分区和布局,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思想方法: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在印度新城市昌迪加尔的规划中,得到了具体实践)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和"最合适的关系"。城市看成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例题』《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物质空间决定论 C.综合多功能 D.大众参与 答案:B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背景: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于1977年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国际性学术会议,在马丘比丘山上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其中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4)提出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5)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6)《马丘比丘宪章》不仅承认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更进一步的推

研究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研究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摘要:针对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规划建议。现阶段,城市发展具有多元化和“降速”的特点,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化发展, 必须要做好规划的把控,注重传承和变革,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实现传统和现 代的有机融合,建设智慧城市,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现结合具体研究, 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与变革 1 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的不足分析 2019 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陈华元提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管理,在文化传 承和创新以及城市之魂铸造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千城同貌、城市文化缺失。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来说,城市发展过于追求“大” 和“新”,城市建设无序,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等的建筑一点 点消失,千城同貌问题凸显;②传承不够、创新不足。从城市更新以及保护实际来说,对文化历史名称以及历史建筑等的保护以及开发模式较为单一,缺少对城 市资源环境特点以及人文历史要素等的全面认识,未能实现城市的精准定位;③管控不力、执行不严。当前城市历史人文风貌被破坏的情况严重,为城市开发让步,使得很多历史文化逐渐消失。 2 城市规划的传承 2.1 合理降速 从城市的发展现状落实,过于追求发展速度,逐渐出现后劲不足或者其他问题。若发展潜力被挖尽,那么必然会影响城市发展速度,造成城市发展停滞不前 或倒退问题。新常态下若出现此情况,那么会产生大规模经济下滑等各类问题。 这需要合理降速,制定完善的政策以及措施,不可以过于追求城市建设以及城市 发展速度,忽略了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入。若城市规划建设始终保持高速运行,那么未来必然会超出承受能力。基于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综合利弊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城市发展,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状态。在城市规划方面,要贯彻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念,积极传承优秀文化以 及理念,不断提升规划品质。 2.2 多元化 从城市建设实际来说,早期对城市规划的重视水平较高,后期为了追求经济 利益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逐渐偏离城市规划的轨道,违背科学规划以及发展理念。新常态下城市转型发展,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必须要转变以工业建设推动社 会经济的思维理念,倡导多元化发展模式,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引导城市 发展回归轨道。开展城市规划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区域的文化特色,打造个性化城市。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贯穿传承的理念[1]。 2.3 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新常态下城市转型发展,要注重历史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我国传统 建筑八大流派各有特色,具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各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若能够有效融合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实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还能够推动现 代城市的持续化发展。在城市规划的传承方面,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①提升民众需求,留住乡愁记忆。在具体规划中要注重完善城市文化设施,为各类文化 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做好传统文化 的保护和创新,留住乡愁,留住城市记忆;②提升地域特色。若想改变当前城市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23-0007-03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收稿日期:2011-05-02 作者简介:孟江平(1982-),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00 孟江平 摘 要:结合国内城市规划处于转型期的现状,针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城市规划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及其地位和作用,并阐述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绩效,指出应及时建立约束机制,引入政策评估体系。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地位,作用,绩效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城市规划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 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的认识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接受。特别是《城乡规划法》在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规划管理、加强公众参与与监督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愈发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然而结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及 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我们发现,中国的城市规划改革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至少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规划代表的 “公共利益”纵观历史,早期的传统规划师是将规划和政治分开来区别对 待的。认为规划就是价值中立的理性工具, 美国规划管理学者曾经说 :“规划……可以超越卑鄙的政治。”然而,现实中的规划要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规划要面对的城市系统极其庞大, 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又错综复杂,每个利益主体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与权力。而规划的对象又是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资源的分配只有在利益主体间不停的讨价还价中才能达到最终的平衡。但是利益主体之间又并非是势均力敌的协商关系,总有一方占据着主动,支配着整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成为判断与决策 者, 而另一方就成为被决策者。而这个价值判断与决策的过程就是政治。城市规划的政治性体现了一般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公 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 为解决公共问题、保护公共利益,对社会价值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是一个保障社会公平 与公正的行动方案、计划和规划等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光塔”庄重古朴,“蟠龙塔”轻巧秀丽,两塔遥相呼应,互为衬景,双 塔竞秀成了蟠龙山公园的一大景观,使龙城景观格外生辉。采用现代建筑材料重建的蟠龙双塔已成为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和重 要的文化窗口。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分佛教、 道教、儒家、上古、地方等文化区,浓厚的宗教色彩,引来八方朝者,终日烟香雾绕。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重建的新文庙以仿古形式修 建,占地约20亩,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回族墓地、“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 文物古迹一道, 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c.生态———以植物为背景,以水景为造景特色,注重景观生态设计与滨水景观的营造,体 现生态休闲的自然山水空间。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围绕大型人工瀑布群,在蟠龙山、灯台山之间的空地上进行植物造景,强调公园绿化与外围背景山体的渗透和协调,配置色彩丰富,造型美丽的本土植物, 如种植以小叶榕、竹类、棕榈科植物为主干景,配置其他乔木和时令花卉,铺设草坪,营造绿色景观,既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能表现地域特色。 4启示 21世纪的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对地域文化延续的载体,过分痴 迷于全球性的科技文明,并不符合将各族文明多元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应该探索各自的发展规律,拟定各自 不同的发展模式。一个能够为我们提供认同性的景观环境应该是环境上、文化上、象征意义上的表达,是独特文化形成的。文化形成的景观不仅仅只是视觉风格上的事情,而是文化、人的行为、环境等因素完整融合的产物,独特的文化特性或风格不是可以刻意模仿和贴在设计表面的,它是深深地融入独特文化模式的结果。只有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遵循本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使文化在景观设计中释放出鲜活的、独特性的魅力,让地域文化的营养赋予创作的作品以生命。参考文献: [1]Simonds ,J.O.Landscape Architecture :A Manual of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M ].New Fork :McGram-Hill ,1997. [2]李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组合观念[J ].山西建筑,2010, 36(22):36-37.[3]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 ]. 建筑学报,2000(15):77-78.[4]吴良镛.“山水城市”与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 J ].建筑学报,1993(6):29-30.[5]设计尊重自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http ://www. ddyuanlin.com /html /article /2007-08/07/18310.html. O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 LI Hong-jian Abstract :Taking Panlongshan culture park in Liuzhou as the example , the paper from the natural ,the social and humanistic attributes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landscapes design ,illustra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s design for the regional culture ,so as to inherit ,ex-tend and develop the regional culture. Key words :landscapes design ,regional culture ,park ,humanistic attribute · 7·第37卷第23期2011年8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7No.23Aug.2011

湖南省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试题

湖南省2017 年《城市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 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居住区规划的作用____ A :在一定的居住生活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生活方面需求的考虑和确定 B: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 C:在一定的居住生活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 D: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生活方面需求的考虑和确定 2、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在组团用地构成中,下列各项用 地指标哪一项是错误的___ A :住宅用地75%?85% B:公建用地6%?12% C:道路用地7%?15% D:公共绿地3%?6% 3、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___ ,全面准确为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 A: a. 《全球21 世纪环境报告》 B: b.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对策》 C: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d. 《人类环境宣言》 4、运用土地级差的原理,合理确定____ 是城市规划经济性的体现。 A: 土地使用性质 B:选择建设用地地址 C:建筑容积率 D:建筑密度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于国有土地,__ 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 A :未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 B: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 C :朱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 D:未将规划条件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 6、2000 年,春兰集团决定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江苏省泰州,这 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发生了_____ 变化。 A :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B:性质 C:区域地位 D:产业经济结构 7、.中等城市干道网密度规范规划一般选用___ A: 3%?5%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作者:王凯 摘要:建国50年来,城市规划经历了曲折历程。作者从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历程回顾 入手,总结了前30年和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规划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做好今后城市规划 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事业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开创建立起来的。50年 来经历了50年代创建发展时期、60至70年代徘徊倒退时期、80年代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 90年代继承和创新时期的曲折奋进的历程。回顾和总结50年来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变迁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今 天城市规划的形势和今后城市规划的工作思路。 1前三十年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不断变化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 计划工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 计划工 作的继续和具体化"这一认识的。 建国之初,为了适合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高潮,1952年9月政务院召 开的第 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城市建设要根据国家的长期计划,加强规划设计工作, 加强统 一领导,克服盲目性,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初步确定了城市规划在国民 经济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五"期间,工业化建设规模庞大,重点项目156项,限额以上项目694项,城市规划 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由于新中国采用的是以苏联为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且 旧中国留下的城市规划人员很少,加之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凡欧美建筑、规划理 论都受 到批判,所以苏联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并影响至今。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城市规划是"国民经 济计划 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一五"时期的经济体制和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形势使这一思想得到 很好贯彻。 需要指出的是,"一五"时期乃至整体50年代的经济形势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加 强城市的规划工作和建设工作,求得同工业建设相配合",是当时历史的必然选择 。 195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指出,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工业 ,城市建设的速度必须由工业建设的速度来决定。城市建设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国家工业 ,城市建设的速度必须由工业建设的速度来决定。城市建设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国家工业 建设的中心项目所在重点工业城市的建设,以保证这些工业建设的顺利完成。客观地说, 立足于工业建设地城市 规划和建设地指导思想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 贡献,也正由于城市建设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与重工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上,所以整个国家 的城市化政策和进程也步入尽可能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并使城市化水平处于低于工业 化水平的不得已状态之 中。 "一五"时期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明确和清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从总结历史的角 度分析,也有值得我们今天反思的地方。 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出现混乱是在1958年以后。1958年7月,建工部在青岛市召开了第 一次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本次会议总结了近十年来城市规划的工作经验,在会议的总结 报告(刘秀峰作)中提出了十个问题,其中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以发 展中小城市为主,要有 计划地建设卫星城市,并作为大城市继续发展地方向,加强区域规划以及城市逐步实现现

2018年注册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知识要点归纳

2018年注册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知识要点归纳 一、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要点 1、是否符合国家、区域对本地区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 2、是否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城镇发展战略的依据是否充分,目标是否可行 3、城市化水平及各城镇的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 4、城镇布局是否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地区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城镇的等级、职能的确定依据是否充 分 5、区域性交通网络布局是否合理,与区域外的交通现状及规划有无衔接 6、区域性能源供应、水资源分配、防灾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7、是否与更大范围及相邻区域的规划衔接,是否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进行衔接 8、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 ?方案评析一般着重于:规划构思、分析论证、功能划分、空间组织、环境景观、生态系统、地方特色、综合交通、重要基础设施、保障设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实例评析要点 1、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与自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的关系,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是 否发挥 2、产业结构(职能结构):产业布局是否恰当,产业发展是否与市(县)情、自然条件相背 3、等级结构: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4、区域交通:是否合理(路网过密还是过疏;环路有无必要;高速公路选线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 展是否有机联系;有些公路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 5、市镇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和自然条件是否相背 6、生态环境:主要是工业、港口和风景区、水体等生态保护区的关系,污水厂和水源的关系等 7、文字与图面是否一致,图纸是综合性还是单项内容规划 8、配套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教育、文体、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市场体系等) 9、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 10、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水资源、地震带、防洪等) 11、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 二、城市用地条件分析 1、避免各种灾害区 2、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军事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3、城市新建用地要考虑地形,地形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不应作为建设用地 4、城市新开发的地区应与旧城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5、新开发的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特别不能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6、充分考虑经济因素 三、总体规划——方案评析要点 1、是否与相关规划有较好的衔接,把握了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性质的描述是否准确地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职能,论据是否充分 3、城市发展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城市的主要职能相匹配,是否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各种思想的变化和改革。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一家。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的方面发展,促进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关系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这一阶段奴隶社会发展历程中。城市作为王权与神权相统一的代表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同时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辩证观。规划中的原始生态主义开始萌芽。城市规划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朴素的“天圆地方”人地观,引导规划中的方格网城市形态的形成,而“王城居中”、“中轴对称”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权力至上的以帝王为中心的思想。此时最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是《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提倡的礼制思想强烈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其思想理论,随着历代礼制的不断强化,皇帝尊崇地位升高,祭祀仪式繁复,统治管理机构增加,起在城市规划上必须按主次就位布局;礼制的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复杂化,这样在客观上必须要有相应的诸如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才能适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提倡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的儒家思想,明确的指出了以天子为中心的统治思想,正符合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意图。显见《周礼》推崇根据宗法血缘和政治要求,行宗法分区,不仅在等级分区、规模大小的划分方面有着严谨的礼制制度,还用明确的尺度操作方法来加以实施,用宗法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王权的尊严。实际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轴就是遵循礼制的思想。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王权主义时代,儒家稳固的文化统治维持着城市规划“天人合一”理念的恒定。城市的各项建设主要为统治者及其权力集团服务,城市格局表现为中轴对称、王城居中都城具有极高的首位度。在此同时传统的城市商贸业随着手工业日渐繁荣城市中的集市开始兴起。从唐长安的“东市”、“西市”至北宋汴梁繁荣的街市的形成与发展都说明了城市规划在潜意识中开始关注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需求,潜在地体现了规划的“人本主义”思想。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此,封建礼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长达3000年左右的统治。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完整的体现。与此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也是长期并存的。许多古代城市格局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位于通航交会处、水早路交通交会点的城市的布局开始冲破礼制约束,如汴梁、临安等。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 1、唐长安城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发表时间:2017-06-14T14:01:49.237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2期作者:冯琪[导读]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更加趋于科学合理,需要更加理性地去制定各项政策。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更加趋于科学合理,需要更加理性地去制定各项政策。在新常态环境下城市规划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重视以人为本、回归理性、回归本源,讲究因地制宜、软硬兼顾。对城市规划进行传承和变革是提升城市规划作用和影响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形成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个性和特点,同时探索城市规划模式创新,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2-0009-02 引言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长期发展的计划,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创新,同时也要保持城市独特性,城市规划是战略性规划,在保持总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对相关要素在传承中进行变革,通过适当的变革保障城市规划的时代性和多元化,促进城市逐步发展。 1.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 城市规划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发展进行深度思考,对原有规划有价值的部分不断挖掘发扬,对不适宜的部分不断调整优化。城市规划要针对城市面临的发展形势与所处的发展环境,从规划传统出发,需适应新常态下城市的发展要求,通过科学的设计目标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对城市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盲目的工程规划建设,尤其是要避免出现“形象工程”等不良情况。在新常态形势下,要从上一发展阶段常规的城市建设模式中转变过来,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给,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效益。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创新 2.1 把握城市规划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 在新常态环境下,要求城市规划遵循市场化方向,以新常态作为契机进行创新,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平衡规划涉及到的各方利益,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以更加长远、科学的眼光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对原有城市规划模式进行合理创新,根据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整工作,对一些不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定和办法进行更改,改变传统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将“去库存”和“去过剩”目标进行融合,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城市规划创新,科学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此外,在新常态环境下,要重视弘扬文化传统的精华,增加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营造更加宜居的环境,展现更加美好的城市个性和特征,在文化大复兴的时代,通过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城市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尊重。 2.2 推进城市规划在新常态下的体系转变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中后期,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对下一阶段发展至关重要。若要使城市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需要,服务于城市发展要求,应将城市规划置于城市建设全过程的首要位置。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功能规范,构建城市规划发展价值体系,依据新的规划来实现新常态环境下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城市经济的合理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在新常态环境下发展城市规划,要遵循国家法制化进程,在法制体系框架下,对城市规划过程进行规范,通过法制化促进城市规划制度的落实,促使责任主体履行职责,建立起现代市场环境下城市规划的保障制度。通过法制化环境,明确规范和系统的创新制度对城市规划的内外部因素条件进行规范化。此外,要重视城市规划管理,根据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发展特点,利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保证城市规划流程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要更加重视公众参与和民主化管理进程,重视人民的呼声,为规划提供更加广阔的工作平台,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化、系统化的管理。 2.3 转变城市规划在新常态下的技术核心 城市规划的功能和价值转变是城市规划变革的重要依据,城市是人民生活的家园,新常态下应更加重视人本主义思想,城市服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功能更加显著。城市规划建设应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人与城市关系和谐的基础上,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以“人”为中心,应用相应的技术,对城市宜居性和城市环境改善作为技术的着力点,建设城市、文化、公众、环境和谐的环境。通过技术的有效应用,建设经济增长、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的城市。 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要体现出城市规划的技术优势,发挥技术的巨大作用,将“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城市”等新理念、“大数据”和“BIM”等新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使规划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并借助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发展模式创新。通过新技术应用对城市规划结论进行协调校核,调节城市基础系统和内部环境的关系,实现对城市的技术化改造,更加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通过在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不同环境与过程进行新兴技术嵌入,更好地体现城市多维度、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并有助于推动城市规划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3.结语 新常态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规划要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将城市规划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和生产的大环境之中,让城市规划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为市民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资源配置,为城市发展寻找更加持续的动力,满足新常态环境下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城市规划的传承和创新,促进城市规划模式的进步,探索新常态环境下城市发展新途径。城市规划的传承和创新是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改变不合理城市发展模式的有利契机,对未来做好城市规划工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蒋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美学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魏晓芳.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重庆大学,2013. [3]尤海涛.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