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诊疗规范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诊疗规范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诊疗规范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诊疗规范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疫苗接种史: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方式,接种后反应与此次发病的间歇时间。

2.病毒感染病史: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感、肠炎等,与此次发病间歇时限、诊疗经过、确诊情况。

3.症状:精神症状、抽搐发作、头痛呕吐症状、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脑膜受累症状、脑干受累症状、脊髓和小脑受累症状、周围神经受累症状以及上述症状是否伴有意识障碍。

4.对于上述各症状描述应包括:出现时间与先后次序、部位、性质和程度以及其发展过程,是否诊疗及效果。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

2.专科检查:力求全面、系统、完善的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血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脑脊液:了解白细胞变化和蛋白定量,测定γ-球蛋白和IgG,测定寡克隆带、髓鞘碱性蛋白、抗髓鞘抗体。

2.器械检查:

(1)脑电图;

(2)视觉、听觉、脑干、体感诱发电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

(3)脑CT 扫描;

(4)脑、脊髓MRI 检查。

【诊断要点】

1.大多数病人有疫苗接种感染史(尤其是病毒感染)。2.多数接种后或感染后1~2 周(间歇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可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ADEM 脑脊液压力可轻度增高,白细胞数轻度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很少超过250×106/L。AHLE 以多核细胞为主,细胞数可高达3000×106/L 伴红细胞增多。蛋白轻-中度增加,多为IgG,可出现寡克隆带,急性期可测出髓鞘碱性蛋白、抗髓鞘抗体。

4.器械检查: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多为高波幅4~6HZQ 波。视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可发现和证实神经系统损害佐证,当周围神经受损时,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体感诱发电位可了解受累证据。脑CT 扫描常显示白质内弥散性、多灶性斑状或大片低密度区,在急性期可有明显增强,脑、脊髓MRI 显示病变为短T1 长T2 信号改变。

【鉴别诊断】

1.病毒性脑脊髓炎。

2.感染中毒性脑病。

3.首次发病的多发性硬化。

凡诊断不明确者,可做相应检查。

【治疗原则】

1.急性期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以抑制过度的自身免疫应答,减轻脑和脊髓充血水肿,抑制炎性脱髓鞘过程。注意使用时对其毒副作用监测和处理。

2.对症支持疗法:针对颅高压应予脱水降颅压,注意水电解质、酸硷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癫痫发作者予以抗癫痫治疗,及早予以抗生素防治并发感染等对症治疗。针对并发症予以及时治疗关系到病人的预后。

3.恢复期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治疗为主。

【疗效标准】

1.治愈: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体征消失,辅助检查恢复正常。并发症消失。

2.好转:绝大多数症状与体征好转、恢复,后遗下智能障碍、瘫痪、癫痫发作,或并发症有好转。

3.病情无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属未愈。

【出院标准】

凡达到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对于留下后遗症者,宜门诊长期追踪治疗。

2020年江苏省《经内科学》模拟卷(第243套)

2020年江苏省《经内科学》模拟卷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由于不同的科目的题型不同,文档中可能会只有大分标题而没有题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情况。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A1(共30题) 1.如岀现病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偏瘫,最可能是哪条血管闭塞( )。 A.大脑前动脉 B.椎一基底动脉 C.脑后动脉 D.小脑后下动脉 E.大脑中动脉 2.引起两颞侧偏盲的病变,其部位是( )。 A.枕叶 B.颞叶 C.顶叶 D.视神经交叉部 E.外侧膝状体 3.临床上脊髓空洞症最常合并的畸形为( )。

A.扁平颅和脑积水 B.Arnold- Chiari畸形 C.脊柱裂、颈肋和弓形足 D.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 E.脊髓血液循环异常 4.对各型癫痫都有一定疗效的药物是( )。 A.乙琥胺 B.苯妥英钠 C.卡马西平 D.丙戊酸钠 E.苯巴比妥 5.脑出血患者CT扫描图像为( )。 A.发病24小时后可见异常高密度影 B.发病48小时后可见异常高密度影 E.发病48小时后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6.下列哪项检查结果错误( )。 A.一侧三又神经损害,双侧角膜反射消失 B.一侧舌咽神经损害,腭垂偏向健侧 C.一侧面神经损害,口角歪向健侧 D.一侧三叉神经损害,下颌偏向健侧 E.一侧舌下神经损害,伸舌偏向患侧 7.运动神经元病不累及( )。 A.小脑蒲肯野细胞 B.脑神经运动核 C.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 基本概述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 脑炎。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 生,故又称 散发性脑炎。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 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 粘液病毒 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 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 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 病情可轻重不 形式亦多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 发热、头痛、呕 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 形式亦多样。有的病儿表现为精神改变,如整天想睡,精神差,或乱吵乱叫,或不省 人事;有的则出现手、 脚瘫痪。也由于感染的病毒的种类不同, 临床表现亦有轻有重, 预后也各异。轻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只要及时治疗预后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 又不及来医院抢救,后果将是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 力低下、继发癫痫等 病理病因 病因 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脑炎,其中最为常见的病毒,即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 他有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EB 病毒等。巨细胞病毒多数为胎内 如发热、头痛、 瘫痪、智

感染,后天性仅见于免疫功能缺陷儿。肠道病毒在局部淋巴组织复制,疱疹病毒、麻 疹和风疹病毒等在黏膜复应后侵入血流播散至多个器官。在器官组织大量复制,再次进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则可沿神经元直接神经系统。病毒入侵 脑组织大量复制增殖可直接破坏神经细陉损伤的主要机制,由此也可激发宿主反应损 伤神经系统,如血管周围炎、血管坏死和内皮增生等。 病理 该疾病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的病毒性脑炎种类不同。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以为多。而美国则流行圣路易脑炎、东部马脑炎、西部马脑炎和加利福尼亚脑炎。不同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其临床表现、病情及预后也不同。流行性乙型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易致后遗症。而肠道病毒如ECHO病毒、库克萨基病毒引起的脑炎、脑炎等病情轻,病死率低,一般不遗留后遗症。 其种类很多,可分急性病毒性脑炎、慢病毒脑炎和传染后脑炎3类。①急性病毒 性脑炎:是各种病毒侵入脑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常见的有、疱疹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和其他病毒所致的脑炎(流行性腮腺炎脑炎、艾滋病脑炎、腺病毒脑炎等) ②慢病毒脑炎:是由慢病毒引起,病变呈慢性、进行性。最后,病人因丧失脑功能而致残或死亡,如库鲁病(寒颤样震颤病)和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二氏病。③传染 后脑炎:是感染病毒或接种疫苗后,当时不出现脑炎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出现脑炎的临床表现。可能因病毒先潜伏在脑组织,以后才引起病变。亦可能与感染病毒或接种疫苗后发生变态反应引起神经的脱髓鞘病变有关。常见的有麻疹、水痘和风疹后脑炎及接种狂犬病等疫苗引起的脑炎。[1]临床表现 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决定于①神经系统受累的 部位;②病毒致病的强度;③患儿的免疫反应等。因此即使是同一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亦可不一。 (一)前驱期症状 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二)神经精神症状 1.意识障碍轻者对外界反应淡漠、迟钝或烦躁、嗜睡;重者出现谵妄、昏迷。 2.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甚至出现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3.抽搐可以为局限性、全身性或为持续状态。 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 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如舞蹈样动作,肌强直;亦可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 5.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 现猜疑,常因此而误为精神病或额叶肿瘤。 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决定于①神经系统受累的 部位;②病毒致病的强度;③患儿的免疫反应等。因此即使是同一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亦可不

诊疗及技术操作常规目录题库

目录 急诊科 【急诊科疾病】(Q/wssyy/3.3-071201 A/0) 第一节心肺脑复苏 第二节急性心肌梗塞 第三节急性左心衰 第四节高血压急症 第五节休克 一、感染性休克 二、失血性休克 三、过敏性休克 第六节呼吸衰竭 第七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八节支气管哮喘 第九节氧疗 第十节机械通气 第十一节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十二节急性中毒及其他理化因素所致急症 一、急性中毒 1、安眠药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 3、急性酒精中毒 4、急性毒蕈中毒 5、一氧化碳中毒 6、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7、强碱中毒 8、强酸中毒 二、中暑 三、电击伤 四、溺水 内科系统 【呼吸系统疾病】(Q/wssyy/3.3-070302 A/0)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节肺炎 第三节肺结核 第四节胸腔积液 第五节支气管扩张 第六节自发性气胸 【循环系统疾病】(Q/wssyy/3.3-070303 A/0) 第一节高血压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继发性高血压

1、嗜铬细胞瘤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肾实质性高血压 4、肾血管性高血压 5、柯兴氏综合征 第二节冠心病 一、心绞痛 二、急性心肌梗死 第三节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主动脉瓣狭窄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四节原发性心肌病 一、扩张型心肌病 二、肥厚型心肌病 三、限制型心肌病 第五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六节心包炎 第七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八节心律失常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室性心动过速 三、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四、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 五、病窦综合征 【消化系统疾病】(Q/wssyy/3.3-070304 A/0) 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 第二节胃炎 一、急性单纯性胃炎 二、急性糜烂性胃炎 三、慢性胃炎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 第四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五节溃疡性结肠炎 第六节克隆病 第七节肠道易激综合征 第八节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 二、下消化道出血 【泌尿系统疾病】(Q/wssyy/3.3-070205 A/0) 第一节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急进性肾炎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诊疗规范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疫苗接种史: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方式,接种后反应与此次发病的间歇时间。 2.病毒感染病史: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感、肠炎等,与此次发病间歇时限、诊疗经过、确诊情况。 3.症状:精神症状、抽搐发作、头痛呕吐症状、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脑膜受累症状、脑干受累症状、脊髓和小脑受累症状、周围神经受累症状以及上述症状是否伴有意识障碍。 4.对于上述各症状描述应包括:出现时间与先后次序、部位、性质和程度以及其发展过程,是否诊疗及效果。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 2.专科检查:力求全面、系统、完善的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血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脑脊液:了解白细胞变化和蛋白定量,测定γ-球蛋白和IgG,测定寡克隆带、髓鞘碱性蛋白、抗髓鞘抗体。 2.器械检查: (1)脑电图;

(2)视觉、听觉、脑干、体感诱发电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 (3)脑CT 扫描; (4)脑、脊髓MRI 检查。 【诊断要点】 1.大多数病人有疫苗接种感染史(尤其是病毒感染)。2.多数接种后或感染后1~2 周(间歇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可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ADEM 脑脊液压力可轻度增高,白细胞数轻度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很少超过250×106/L。AHLE 以多核细胞为主,细胞数可高达3000×106/L 伴红细胞增多。蛋白轻-中度增加,多为IgG,可出现寡克隆带,急性期可测出髓鞘碱性蛋白、抗髓鞘抗体。 4.器械检查: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多为高波幅4~6HZQ 波。视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可发现和证实神经系统损害佐证,当周围神经受损时,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体感诱发电位可了解受累证据。脑CT 扫描常显示白质内弥散性、多灶性斑状或大片低密度区,在急性期可有明显增强,脑、脊髓MRI 显示病变为短T1 长T2 信号改变。 【鉴别诊断】 1.病毒性脑脊髓炎。

病毒性脑炎案例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暴发调查处理 学习目的:1、掌握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掌握暴发调查中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3、熟悉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在暴发调查中的应用 4、实验室检测在暴发中的作用 5、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培训时间:3.5小时 培训方法:讲解、讨论、实际操作。 第一部分病例发现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和讨论,时间1小时。教员从基本的信息开始,引导学员逐步深入讨论。 2009年7月20日,某省卫生厅接到所属某市卫生局报告,内容如下: 省卫生厅: 自2009年6月18日以来。我市某县青原镇前进村、庆东村、兴东村、本北村四个屯陆续出现病毒性脑炎病例,发病年龄以13-14岁为主,并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截至7月18日,四个村共累计报告发病27人。其中确诊病例24人(脑脊液检查确诊17人,临床确诊8人),疑似病例3人。7月15日县卫生局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此次突发事件,向县领导汇报有关情况的同时紧急启动“宝清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迅速成立由我县临床学、流行病学等专家组成的“事件调查小组”,对该事件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此次事件为:“青原镇局部地区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爆发原因不明。恳请省市专家查明我县青原镇病毒性脑炎暴发原因,提出控制措施,以有效控制我市某县青原镇病毒性脑炎疫情发展。 附1:《某县清原镇“病毒性脑炎”暴发的初步调查报告》 某市卫生局

二00九年七月二十日 关于某县青原镇病毒性脑炎暴发的初步调查报告 (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7月18日) 2009年7月15日上午,县疾控中心接到青原镇卫生院电话报告:“该镇前进村、庆东村、兴东村、本北村近一段时间,有27人先后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病人,经2级以上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病例”,接到报告后疾控中心立即赶往现场核实相关情况,现将对此次事件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村概况 青原镇共22个自然村,总人口数为28000人,0-15周岁人口数为4210人,此次暴发集中在青原镇前进村、庆东村、兴东村和本北村4个村屯,其中前进村人口998人、兴东村人口3320人,庆东村人口1180人,本北村人口2600人,4个村0-15岁人群人口数为1100人,病例集中的3-14岁人群人口数为1041人,均为农业人口。4个村屯均位于我县东北部平原地区,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兴东村、前进村、庆东村三个村屯距离较近(每个村屯相距大约为1500米左右)。除庆东村水源为自来水外,其余饮用水水源均为自家压把浅井。发病的4个村屯家庭厕所均为室外坑式厕所。发病村西侧有河流过(本北村离河较远),东侧为宝清镇-青原镇通乡公路,6月18日-7月17日该镇天气以阴雨天为主。 二、发病经过 自2009年6月18日该镇前进村出现首例确诊病例以来,前进村、庆东村、兴东村、本北村四个村屯陆续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病毒性脑炎症状病例,发病年龄以3-14岁为主,并呈逐渐增加趋势,截止7月18日,四个村共累计报告发病27人。其中确诊病例24人(脑脊液检查确诊17人,临床确诊8人),疑似病例3人,已治愈出院7人,出院病例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其余病例均在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 三、临床表现 27 例病例的主要症状、体征以发热(100%)、头痛(100%)、和恶心为主,部分病例有呕吐现象、少数病例咽痛或咽红,无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症状。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农垦红兴隆中心医院共对 17例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病人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和“生

病毒性脑炎考核试卷

病毒性脑炎考核试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14*2) 1.引起病毒性脑炎、脑膜炎主要的病毒为、等肠道病毒。 2.病毒性脑炎的传播途径有、、。 3.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引起的炎症。 4.脑膜刺激征包括、、。 5.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以、、、、 为主。 二.选择题(4*3) 1.临床最常见的脑炎是: A.巨细胞病毒性脑炎B.肠道病毒性脑炎 C.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E.腺病毒性脑炎 2.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可出现: A.外观浑浊 B.压力降低 C.细胞数减少 D.蛋白质正常 E.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 3.患儿男,5岁,一周前流涕.继之高热、头痛、嗜睡、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口 唇有疱疹。白细胞正常。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基本正常。首先应考虑: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脑脓肿 E.脑栓塞 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那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可用更昔洛韦治疗B.可用阿昔洛韦治疗 C.待病毒学确诊后应用抗病毒药物D.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脱水降 E.重症病人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颅压等 三.简答题(2*30) 1.简述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检查变化。 2.简述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

病毒性脑炎考核试卷答案: 一.填空 1.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2.呼吸道、消化道、蚊虫叮咬 3.脑实质 4.颈强直、Kernig征(克氏征)、Brudzinski征(布氏征) 5.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惊厥、脑膜刺激征 二.选择题 BECC 三.简答题 (1).多数压力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总数为10~300 ×106/L ,病初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 (2).答出大概即可 1.一般处理: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被咬伤, 根据病情给氧。 2.控制惊厥:选用安定、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等。 3.减轻颅内高压: (1)20%甘露醇0.5~1g/kg /次,速尿0.5mg -1mg/kg /次 (2)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1—0.5mg/kg/天 4.退热: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若高热不退、惊厥持续状态可予亚冬眠疗法。 5.抗病毒治疗: 1)疑似疱疹病毒脑炎时,应尽早应用阿昔洛韦每次5—10 mg/kg,每8小时静脉注射1次(在1小时内给完),疗程1—2周。 2)其他病毒感染可酌情选用干扰素、更昔洛韦、病毒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6.抗生素治疗: 在未完全除外细菌感染前,应常规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7. 支持疗法: 保证足够热量和水分供给,发病早期液体应限制在每日40~50ml/kg,生理盐水占1/4,以后渐增至每日60~70ml/kg。 病重者输血浆或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 【概述】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有多种病毒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乙脑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病毒感染主要累及脑实质,若同时累及脑膜,且脑膜炎的表现较为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感染中毒症状一般不严重,病程相对自限,以不同程度的发热、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惊厥、瘫痪、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体征为主要表现。重症可留下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询问当地有无水痘、腮腺炎、麻疹、乙脑、手足口病等流行,有无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史。 2. 前驱感染如单纯疱疹感染时,有无口周疱疹的前驱感染征象。 3.临床表现询问起病缓急,体温高低及热型,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特点、程度及变化。头痛、呕吐、惊厥的发生时间,发作情况,与热程的关系。病程中有无肢体瘫痪或精神行为异常。

【体检要点】 1、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检查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及颅内高压征(婴幼儿前囟饱满及紧张度)存在与否,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反射等减弱、消失或亢进变化,四肢肌力、肌张力变化,眼球活动与瞳孔变化。呼吸节律变化。球结膜是否水肿。 2、一般体检中注意体温、呼吸、心率,有无皮疹、腮腺肿大、耳、鼻、咽、肺和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灶。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病毒感染时外周血象WBC常正常或下降,以淋巴细胞为主,但乙脑病毒感染时血象白细胞总数可达(10~20)×109/L或更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数十成百增高,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HSV脑炎早期及乙脑早期常以多核细胞为主,HSV感染时脑脊液可有出血性改变。 3、脑电图背景常为弥漫性中高幅慢波活动,或局灶性慢波活动增多;部分患儿可见痫性放电波。 4、头颅影像学脑CT和MRI显示颅内病灶可呈多灶性分布,伴弥漫性脑水肿征象。脑干脑炎或小脑炎者见脑干、小脑部位病灶。HSV脑炎可见颞叶底部或额叶病变,可呈出血坏死型脑炎,或继发脑梗塞。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冬梅 病毒进入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可以引起炎症性的和非炎症性的改变,我们称之为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根据病原学中病毒核酸的特点,病毒可以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能够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DNA 病毒中的单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RNA 病毒中的常见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等。 病毒性脑炎其发病机制有三种。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急性病毒脑炎病毒直接经过血流神经轴索或细胞到细胞的传递方式侵犯脑基质,造成脑的炎症。感染后脑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的变化造成静脉周围的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样改变。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急性脑炎或脑膜炎综合征,也可形成潜伏状态或者持续性的感染状态,早复发性和慢性转移。 病毒性脑炎临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它的病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前驱症状都有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有的可以发热、全身不适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实质受累的症状比较突出,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或者肢体的活动功能障碍等等。 在体征上我们可以查到脑炎的病人意识的障碍、肌力及肌张力的改变,椎骨受损害等等,脑适质受损的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正常或者可以轻度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改变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轻到中度增多。脑脊液蛋白可以轻度增高,脑脊液的糖的含量一般正常。这和其他细菌性感染是有区别的。病毒性脑炎的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清以及脑脊液的病毒抗体检测,可以有阳性的改变。病毒性脑炎还有一个确诊的依据,就是经过脑活检可以发现非特异性的炎性的改变,而且细胞核内可以出现嗜酸性的包含体,电镜下可以发现细胞内的病毒颗粒,这也是我们确诊的依据。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 一、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ICD-10:A86/G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3周有/无病毒感染史。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精神改变、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脑电图(EEG)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实质)病变。 5.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轻中度增高,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1.抗病毒治疗。 2.糖皮质激素治疗。 3.抗生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轻症3-4周,重症或并发症严重者6-8周。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86/G05.1病毒性脑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就诊时或治疗过程中出现昏迷者进入重症病毒性脑炎路径,余进入轻症病毒性脑炎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 (3)心电图和X线胸片;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 基本概述 病毒性脑炎是指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单纯胞疹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有的病儿表现为精神改变,如整天想睡,精神差,或乱吵乱叫,或不省人事;有的则出现手、脚瘫痪。也由于感染的病毒的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亦有轻有重,预后也各异。轻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只要及时治疗预后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又不及来医院抢救,后果将是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继发等 病理病因 病因 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脑炎,其中最为常见的病毒,即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他有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毒、病毒、病毒、病毒、EB病毒等。巨细胞病毒多数为胎内感染,后天性仅见于免疫功能缺陷儿。肠道病毒在局部淋巴组织复制,疱疹病毒、麻疹和风疹病毒等在黏膜复应后侵入血流播散至多个器官。在器官组织大量复制,再次进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水痘-病毒则可沿神经元直接神经系统。病毒入侵脑组织大量复制增殖可直接破坏神经细陉损伤的主要机制,由此也可激发宿主反应损伤神经系统,如血管周围炎、血管坏死和内皮增生等。 病理 该疾病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的病毒性脑炎种类不同。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以为多。而美国则流行圣路易脑炎、东部马脑炎、西部马脑炎和加利福尼亚脑炎。不同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其临床表现、病情及预后也不同。流行性乙型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等病情

如何正确诊断病毒性脑炎

如何正确诊断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急骤,全年均可发生,危重者呈急进过程,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病毒性脑炎致病病毒类型很多,是病毒侵犯双侧大脑半球,致脑内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发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表现为脑实质坏死、软化或出血,约40%出现昏迷,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病损严重程度的表现。属中医“暑温”“急惊风”“头痛”、“温病”等风热时毒致病范畴,中医辩证施治以清热熄风,凉血滋阴、化痰清热、清肝和胃、清利头目为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诊断】 (一)临床表现如前述,若病变累及脑膜(脑膜脑炎),出现脑膜刺激症,如颈项强直,克尼格征及布鲁金斯基征阳性。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周围血象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分类正常或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称高于正常。血沉正常或加快。 2.脑脊液:①病毒性脑炎样改变:白细胞数增加,早期为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1~数天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还可见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②脱髓鞘性脑病样改变: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加,分类可见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还可见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样细胞,浆细胞及激活型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少见。蛋白质多为正常。以上两种病变其脑脊液改变是相对的,不能为病毒性脑炎或脱髓鞘性脑病提供确诊依据。 3.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或脑组织(包括开颅探查或钻孔穿刺的脑组织活检和尸检)病毒培养和分离、血清学检查等对病毒性脑炎有确诊意义,但病毒分离需时较长,对临床诊治帮助往往不大。 4.脑电图检查:多数患者均有脑电图异常,但其改变无特异性。常见的改变为弥散性异常及弥散性异常背景上的局灶性活动。病程中动态性脑电图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一般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电图改变也加重;病情改善时,脑电图也随之好转,对于晚语诊为精神病的散发性脑炎,脑电图的改变,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5.放射学检查:常规头颅放射学检查对散发性脑炎的诊断无重要价值。头颅CT有时可见大脑半球多个散在的软化灶,对排除占位性病变有一定意义。 【鉴别诊断】 该病需与化脓性脑膜炎(包括未彻底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诊疗指南

自身免疫性脑炎诊疗指南 概述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但一般特指抗神经抗体相关的脑炎,例如抗NMDA受体脑炎等。AE 合并相关肿瘤者,称为副肿瘤性AE。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Bickerstaff脑干脑 炎等也属于广义的AE范畴。 病因和流行病学 主要通过体液或者细胞免疫反应介导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中抗细胞表面蛋白抗体通常具有明确的致病性。抗NMDAR抗体可导致神经元表面的NMDAR 可逆性的减少,并不引起神经元坏死。肿瘤和前驱感染事件常为AE的诱因。 AE患病比例占脑炎病例的10%~20%,估算年发病率为1/10万左右。抗NMDAR脑炎约占AE病例的80%,其他AE相关抗体包括:抗GAD、CASPR2、IgLON5、AMPAR、DPPX等。AE相关的抗神经抗体包括两类:①抗细胞内抗 原抗体;②抗细胞表面抗体(表9-1)。 表9-1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的抗神经细胞抗体 分类抗原抗原位置脑炎综合征肿瘤的比 例 主要肿瘤类型 抗细胞内抗原抗体Hu 神经元细胞核边缘性脑炎>95%小细胞肺癌 Ma2 神经元细胞核仁边缘性脑炎>95%精原细胞瘤 GAD 神经元胞浆边缘性脑炎25%胸腺瘤,小细胞肺癌两性蛋白神经元胞浆边缘性脑炎46%~79%小细胞肺癌,乳腺癌CV2 少突胶质细胞胞 浆 边缘性脑炎86.5%小细胞肺癌,胸腺瘤 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NMDA受体神经元细胞膜抗NMDA受 体脑炎 因性别、年 龄而异 卵巢畸胎瘤AMPAR 神经元细胞膜边缘性脑炎65%胸腺瘤,小细胞肺癌

GABA B R 神经元细胞膜边缘性脑炎50%小细胞肺癌LGI1 神经元细胞膜边缘性脑炎5%~10%胸腺瘤 CASPR2 神经元细胞膜Morvan综合 20%~50%胸腺瘤 征,边缘性脑 炎 DPPX 神经元细胞膜脑炎,多伴有 <10%淋巴瘤 腹泻 IgLON5 神经元细胞膜脑病合并睡眠 0%-- 障碍 GlyR 神经元细胞膜PERM <10%胸腺瘤 GABA A R 神经元细胞膜脑炎<5%胸腺瘤 mGluR5 神经元细胞膜脑炎70%霍奇金淋巴瘤D2R 神经元细胞膜基底节脑炎0%-- neurexin-3α神经元细胞膜脑炎-- -- MOG 少突胶质细胞膜ADEM 等0%0% 注:部分抗体依与其他神经综合征相关,如僵人综合征、亚急性小脑变性与感觉神经元神经 病等。neurexin-3alpha.突触蛋白-3α。GAD.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谷氨酸脱羧酶。CASPR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 2,接触蛋白相关蛋白样蛋白2。DPPX.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6,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Amphiphysin.两性蛋白。NMDAR.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MPAR.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 receptor,α氨基-3-羟基-5-甲 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GABA B R.γ-amino 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γ-氨基丁酸B型受体。LGI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 1,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VGKC.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DPPX.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二肽基肽酶样蛋白。D2R.Dopamine2R,多巴胺2型受体。GlyR.Glycine receptor, 甘氨酸受体。PERM.progressiv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rigidity and myoclonus,伴有肌强直及 阵挛的进行性脑脊髓炎。MOG.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ADEM.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 【概述】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和病毒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均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疾病。若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临床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累及大脑实质时,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大多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病毒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多称作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这可能是由于患者有典型的脑膜刺激征而脑脊液检查采用涂片及培养方法找不到细菌和真菌,病理形态学改变又和病毒感染相似的缘故。 病毒经肠道(如肠道病毒)或呼吸道(如腺病毒和出疹性疾病)进入淋巴系统繁殖,然后经血流(虫媒病毒直接进入血流)感染颅外某些脏器,此时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在病毒血症的后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经脉络丛进入脑脊液,出现中枢神经症状。若宿主对病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将进一步导致脱髓鞘、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损害。 该病毒在人体内还可导致心肌炎、咽炎、肋间肌痛及皮肤等器官损害。 病理改变大多弥漫分布,但也可在某些脑叶突出,呈相对局限倾向。 脑部大体观察一般均无特殊异常,可见脑表面血管充盈及脑水肿的表现。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变主要在软脑膜,可查见蛛网膜有单核细胞浸润,大脑浅层可有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形成的血管套,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但深层脑及脊髓组织无炎性改变和神经细胞坏死的证据。 【诊断要点】 由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相似。婴幼儿,儿童及成人均可患病。起病急性或亚急性,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痛、全身无力,较快出现颈部强直及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Kernig征阳性。重者可出现昏睡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唇周疱疹应考虑是否为疱疹性病毒所致,腮腺肿大者当应考虑有腮腺炎病毒感染的可能。 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取决于病变主要是在脑膜或脑实质。一般说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 1.病毒性脑膜炎急性起病,或先有上感或前驱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年长儿会诉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易激惹。一般很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可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但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病程大多在1~2周。 2.病毒性脑炎起病急,但其临床表现因主要病理改变在脑实质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而有不同。病毒性脑炎病程大多2~3周。 (1)大多数患儿在弥漫性大脑病变基础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复惊厥发作、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颅压增高症状。惊厥大多呈全面性,但也可有局灶性发作,严重者呈惊厥持续状态。患儿可有嗜睡、昏睡、昏迷、深度昏迷,甚至去皮质状态等不同程度意识改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指南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指南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可留下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 1/300~1/500的人发病,且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高。感染后具有持久免疫力。本病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以蚊虫繁殖、活动猖獗之7、8、9三月发病最集中。近年来在我国广泛的接种乙脑疫苗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询问当地有无乙脑流行,有无接触蚊虫机会,有无乙脑预防接种史。 2.临床表现询问起病缓急,体温高低及热型(大多急性起病,体温呈逐渐升高趋势)。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特点、程度及变化。头痛、呕吐、惊厥的发生时间,发作情况,与热程的关系。 【体检要点】 判断意识障碍程度,检查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征,及颅内高压征(婴幼儿前囟饱满及紧张度)存在与否,腹壁、提睾、膝等反射减弱、消失或亢进变化,肌张力高低,眼球活

动与瞳孔变化。呼吸节律变化。球结膜是否水肿。 【辅助检查】 9/L,20)×10分类以中性白细胞总数达(10~1.血常规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常规呈病毒性脑膜炎改变。白细胞计数多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以淋巴细胞500)×10在(50~为主。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3.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脑电图一侧或双侧颞叶有弥漫性慢波和尖棘波。脑CT和MRI显示弥漫性脑水肿征象。脑干脑炎者见脑干部位病灶。 4.病原学检查 1)特异性IgM抗体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抗体于感染后4日即可出现,持续3~4周,单份血清即可做出早期快速诊断。阳性率在39%~93.5%之间。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优先于血清中出现,且持续时间较血清中抗体为久,可用于早期诊断。 2)病毒分离可取血和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极少阳性。尸检脑组织分离病毒阳性率较高。 3) 病毒抗原和基因检查采用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可 在脑脊液或尸检脑组织检测到特异性病毒抗原和核酸片段。【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患儿急性起病,有高热、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轻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只要及时治疗预后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又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继发癫痫等。 【病因】 引起脑炎的病毒有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以下途径: (一)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可经嗅神经侵入脑部。 (二)血行播散,不少病毒如柯萨奇、埃可、腺病毒先在呼吸道或消化道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内繁殖,然后经淋巴管进入血液,最后经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有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属变态反应,如麻疹及腮腺炎后。 【临床表现】 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决定于:①神经系统受累的部位;②病毒致病的强度;③患儿的免疫反应等。因此即使是同一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亦可不一。 1、前驱期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2、神经精神症状 ①意识障碍,轻者对外界反应淡漠、迟钝或烦躁、嗜睡;重者出现谵妄、昏迷。 ②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甚至出现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③抽搐,可以为局限性、全身性或为持续状态。 ④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如舞蹈样动作,肌强直;亦可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 ⑤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常因此而误为精神病或额叶肿瘤。

(完整word版)中华医学会疟疾诊疗规范

疟疾 【概述】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 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 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 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 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 现居流行区 或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居住、工 作、旅行等。 2.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2周左右,但各种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各有 不同,恶性疟最短(8-15天)),间日疟和卵形疟次之(12-20天),三日疟最长(18-40天) (二)普通型疟疾 其临床发作包括发冷、寒战,继之发热,可达39-40℃,持续2-6小时后出汗而体温迅速下降。间日疟与卵形疟患者间隔1天发热1次,三日疟则间隔2天发 热1次,恶性疟疾发热不规则,每日均有发热。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患者肝脾逐渐肿大,而以脾肿大尤为明显,同时贫血也逐渐加重。 (三)重型或凶险型疟疾 疟疾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临床表现时,可诊断为重型疟疾: 1.脑型疟主要症状有昏迷、头痛、全身性抽搐、烦躁、谵妄等,病死率可达 10%-30%。 2.休克成人的收缩压低于70mmHg,儿童低于50mmHg,并伴有冷而黏湿的皮肤, 皮肤与中心体温相差>10℃。 3.急性肾衰竭多见于感染严重的患者,红细胞疟原虫感染率常在10%以上。患 者出现尿少,24小时尿量成人<400ml或儿童<12ml/Kg,继而无尿,且在补充液体后仍无改善,血清肌酐>265umol/L,尿素氮也明显升高。 4.血红蛋白尿(黑热尿)大多因患者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用 奎宁、伯氨喹或氨基比林等药物后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 5.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出现呼吸加速、气短、呼吸困难、青紫, 咳血性泡沫痰等,双肺散在水泡音。对部分患者来说液体输入过量、高原虫血症、肾衰竭及妊娠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6.黄疸及肝功能障碍轻度黄疸在重型疟疾患者中常见,抗疟药治疗后即可恢 复。但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并有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肝脏明显肿大且有压痛,表面肝脏明显受损,多见于重度感染者。 少数患者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7.重度贫血疟疾患者血中疟原虫数超过1000/ul时,出现正细胞贫血,血细 胞比容<15%或血红蛋白<50g/L

脑白质脱髓鞘诊断详述

脑白质脱髓鞘诊断详述 *导读:脑白质脱髓鞘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olekmj将脱髓鞘疾病按照以下分类:自身免疫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多发性硬化感染性进行性多 灶性白质脑病中毒性/代谢性一氧化碳中毒维生素B12缺乏 汞中毒(minamata病) 酒精/烟草中毒性弱视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marchiafava-bignami综合征缺氧放射性血管性binswanger病髓鞘代谢的遗传性疾病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 krabbe病 alexander病 canavan-van bogaert-bertrand病 pelizaeus-merzbacher病苯丙酮尿症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多发性硬化。这里主要说说多发性硬化病的主要症状、体征等。多发性硬化是因为自身免疫障碍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性疾病。多在20-40岁之间发病,而在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发病者很少,起病可急可缓,表现为:(1)精神症状:如易激动,强哭,强笑,记忆力减退等;(2)构音障碍或语音轻重不一;(3)视力障碍;(4)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5)肢体活 动不利或瘫痪;(6)小便障碍,阳萎等。本病具波动性,即一次发作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经过一段时间可再复发。然而,每次复发可遗留一定程度的功能缺损,总趋势是病情逐渐恶化。本病预后一般不很坏,起病后平均存活期为25-30年。

脑白质萎缩:MRI显示脑白质萎缩是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诊断的症状。 脑白质偏少:脑白质偏少是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一个表现。 脑白质稀疏:脑白质稀疏好发于50岁以上者,常见于痴呆及脑 血管患者。CT特征表现为双侧脑白质对称性低密度灶,或并发 脑梗塞、脑出血及脑萎缩。 家庭治疗及护理措施:1治疗与服药;本病的治疗宜尽早进行, 从而控制病情恶化,减少复发。常用的药物有强的松,促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由医生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和经济状况而选用药物。2避免诱因;外伤,劳累,激动,上呼吸 道感染及其他感染等均可诱发病情加重及复发,应力求避免。妊娠可加快病情恶化,故女性在一次发作后至少两年内应避免妊娠。3急性发作期或复发期:(1)卧床休息,以利病情缓解;(2)给予 瘫痪肢体适当的被动运动,以防关节僵硬及疼痛;(3)晚期卧床病人应给予勤翻身及皮肤护理。4复查;病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了解病情有无发展,以便给予信应的处理。可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服脑益智胶囊,有利于病情的治疗、改善及康复。您说的病况 不全面,也不知道年龄,这里提供的都只能作为参考,建议您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看诊治疗。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脑白质脱髓鞘的诊断,脑白质脱髓鞘 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脑白质脱髓鞘方面的知识,

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治疗

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治疗 摘要】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由节肢动物传 播的流行性脑炎以及变应性脑炎,接种后脑炎不在本文范围内)。本病一年四季 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皰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 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有的病儿表现为精神改变,如整天想睡,精 神差,或乱吵乱叫,或不省人事;有的则出现手、脚瘫痪。也由于感染的病毒的 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亦有轻有重,预后也各异。轻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只要 及时治疗预后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又不及来医院抢救,后果将是严重的,可 导致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继发癫痫等。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儿童期传播途径 一、概述 急性病毒性脑炎(acute viral encephalitis)简称急性病脑,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 性脑实质炎性疾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留有后遗症甚 至导致死亡。病原学上绝大多数为肠道病毒,夏秋季多见,大多见于2~6岁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脑炎一年四季散发,可见于所有年龄儿童。 二、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1.现病史询问病儿发病前有无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症状,如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或呕吐、腹泻、胸痛、肌痛等。询问患儿有无头痛、呕吐、嗜睡、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步态不稳、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肢体瘫 痪等。 2.过去史询问有无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接触史,有无结 核病接触史,出生时有无窒息史,有无抽搐史、颅内肿瘤、颅脑外伤史。 3.个人史询问出生时有无窒息史、喂养史中应注意是否母乳喂养,添加辅食 情况,有无服用维生素D制剂。预防接种史中注意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 苗的接种。 4.家族史家族中有无癫痫、遗传性疾病史。 (二)查体要点 1.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精神反应情况、意识 状态、行为的变化。有无发热、皮疹、口唇疱疹、角膜疱疹、腮腺肿大等。 2.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有无颈抵抗、脑膜刺激征阳性、前囟饱满或隆起、脑神 经病变,检查是否伴失明、失聪、失语、肢体瘫痪、肌力下降。检查各种深浅反射、瞳孔大小与对光反射。轻症脑炎一般意识清楚,部分嗜睡;重症脑炎病儿意 识模糊、谵妄,甚至昏迷。精神异常表现为烦躁、兴奋、胡言乱语、苦笑无常、 自虐、幻听或幻视。 (三)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 (2)脑脊液检查:蛋白质、糖正常,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多,一般不超过 200×106/L。脑脊液涂片、培养均无细菌发现。可进行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