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4.2.2+氯离子的检验、卤素(导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1)+Word版含解析

专题4.2.2+氯离子的检验、卤素(导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1)+Word版含解析

专题4.2.2+氯离子的检验、卤素(导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1)+Word版含解析
专题4.2.2+氯离子的检验、卤素(导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1)+Word版含解析

1.氯离子的检验的原理:在被检液中滴入少量______酸化,再滴入______溶液,若产生______,则可断定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不可用盐酸酸化,酸化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的影响。2.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①稀盐酸和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CO3溶液和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训练】

1.常温常压下,下列溶液中含有大量氯离子的是( )

A.NaCl饱和溶液B.新制氯水

C.NaClO饱和溶液D.KClO3溶液

2.证明某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SO42-和Cl-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A.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溶于水后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加入Ba(NO3)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先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还有白色沉淀生成

3.已知某溶液中Cl-、Br-、I-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现欲使溶液中的Cl-、Br-、I-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改为3∶2∶1。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A.1∶3 B.3∶1 C.1∶2 D.2∶1

4.甲、乙、丙3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

制的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为( ) A.Br-、Cl-、I-B.Br-、I-、Cl-

C.I-、Br-、Cl-D.Cl-、I-、Br-

5.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A.Cl-,SO42-B.Cl-,NO3-

C.Cl-,CO32-D.Cl-,OH-

6.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其中丁与乙混合产生的是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用溶质的化式表示):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_。7.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有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或者Z。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②X在A、B、C、D中的化合价分别为0、-1、+1、+5。

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

④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X、Y、Z的元素符号:X______,Y______,Z______。

(2)写出A、B、C、D的化式:A______,B______,C______, D______。

(3)写出③中反应的化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④中反应的化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

1.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气体

约占试管容积的( )

A.2/3 B.1/2 C.1/3 D.1/4

2.常温下,装有氮气和氯气混合物的试管倒立于足量的水中,经足够长时间光照,试管气体体积缩小为原来的3/5(假定气体都存在于试管中),则原氮气和氯气的体积比为( ) A.2∶3 B.3∶2 C.1∶4 D.1∶6

3.有不纯的氯化铜粉末13.5 g(内含一种杂质),当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时,生成29 g AgCl 沉淀,则粉末中的杂质可能是( )

A.FeCl3B.KCl C.ZnCl2D.BaCl2

4.在新制的氯水参加的反应中,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向KBr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AgNO3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B.Cl2C.CO2D.HClO

(3)据报道,2004年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

A.NaOH B.NaCl C.KBr D.Na2CO3

6.今有H2、Cl2混合气100 mL(标准状况),其中一种气体体积为45 mL。光照使两种气体发生反应后恢复标准状况,气体体积为________mL。为了说明反应后气体中H2或Cl2有剩余,使气体通过10 mL水,并使剩余气体干燥后恢复到标准状况,若

(1)剩余气体为10 mL,证明有_________剩余;理由________。(2)溶液有______性质,证明有______剩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对本节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感悟。

【同步训练】

【能力拓展】

1.B 2.C 3.A

4.(1)Cl2 2Br-+Cl2=2Cl-+Br2 (2)Cl- Ag++Cl-=AgCl↓ (3)H+HClO 5.(1)潮湿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2)氢氧化钠(NaOH);2NaOH+Cl2=NaClO +NaCl+H2O;Ca(ClO)2;C (3)D

6.100(1)H2 H2不溶于水

(2)漂白 Cl2 Cl2溶于水生成有漂白性的HClO

新课改下的卤素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改下的“卤素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 出自五年制专科《化学》第一册第一章――卤素离子的检验。 2.编者意图 把本节内容编排在卤族元素一节之后。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两节的旧知识,通过实验探索的方法,学习本节内容并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3.重点难点 掌握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4.突破方法 利用实验引导探究法分组实验,开发学生的潜能。 5.教学目标 据化学新课改的要求、化学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②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抽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③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④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亲自探究的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因本课时分两大知识块,根据各自知识的特点,为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现代教学观、课程观学习观,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和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积极渗透研究性的方式。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①实验引导探究法:以实验为先导,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以实验观察、分析、综合和归纳为最基本方法,自己得出结论,强化知识的开发和吸纳。②问题解决法: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自学讨论。③自学归纳法。 另外,在教改方面,本课的演示实验为试管实验,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所以改演示实验为边讲授边实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教材处理上“以学论教”,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问题、学生的活动和学生的收获出发,强调教材处理的过程性、生成性、体验性,实现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整合。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助建构的统一,并通过学生的自身感受、理解和领悟,实现教材的转化和创新。 2.学法 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要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掌握三种学 习方法(观察归纳法、自学阅读法和学习迁移法)。. 三、教学程序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剖析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11化学班米丹丹学号05 一、基本介绍 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属于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2)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2)通过课程与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三、教材分析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一、氯

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二、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非常熟悉,认识上有一种亲切感,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氯离子的检验,在初中接触过,这里主要通过实验说明为什么还要滴加稀硝酸。同时,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氯离子属于无机离子,学完本节课,为以后学生学习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验中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本节课贴近生活实际,可增长学生知识,开拓视野。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学过盐酸、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对氯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知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为主。 (4)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好奇心重、记忆力

高三一轮复习《氯及化合物》教学案

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 知识梳理 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色有气味,毒,密度比空气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1)与金属的反应(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室温下干躁Cl2与Fe不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2)与H2的反应 氯气能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色火焰。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或点燃,能发生。化学方程式为 (3)与水的反应Cl + H2O ,离子方程式为。 【氯水】新制的氯水是黄绿色的液体,久置的氯水是无色。氯水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①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 。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 .., 其中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能杀菌消毒的是,该粒子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③氯水的保存。 (4)与碱的反应Cl2 + NaOH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Cl2 )。 Cl2 + Ca(OH)2 =(工业制漂白精) 【思考题】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NaClO和Ca(ClO)2,它们能给水消毒的化学方程式为, 暴露在空气中变质也是如此。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 + FeCl2 = Cl2 + H2S (HBr HI) = Cl2 + Na2SO3 = Cl2 + FeBr2= (6)与有机物的反应Cl2 + CH4 → Cl2 + C2H4 → 3.氯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是: 【讨论】说出C、D、E、F四个装置各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4.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 二、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某溶液中含有SO42-和Cl-两种阴离子,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这两种离子。 三、卤族元素 (一)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包括等元素。(二)相似性 1.最外层都是个电子,常见的负化合价为价。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7价。 2. 卤素都是活泼的,具有较强的性。与水、碱溶液反应时,除氟气外均可发生卤素的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卤化氢为气体,溶与水,在潮湿空气中形成,水溶液都是挥发性的酸。 4. 卤素单质都有颜色。卤化银见光分解。 (三)特性 1.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蒸气有毒。保存液溴采用水封法。 2.I2单质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AgI可用与人工降雨,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 3.HClO4是常见含氧酸中最强酸,而HClO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 4.F2、HF均腐蚀玻璃。AgF易溶与水。 5.F2不能把氯、溴、碘从氢化物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发生2F2 + 2H2O = 4HF + O2 常见考点 考点1 物质的化学性质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B.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 + H2C2O4 + H2SO4 = 2ClO2+ K2SO4 + 2 CO2+ 2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ClO2是氧化产物 C.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3.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5 B. 11:3 C. 3:1 D. 4:1 4、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3n- + 6I-+ 6H+=R-+3I2+3H2O (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考点2 离子反应 1.(09年广东化学·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2.(09年江苏化学·9)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 sp比AgI的K sp大

热塑性弹性体卤素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热塑性弹性体卤素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halogen—Oxygen bomb combustion-ion chromatography)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项目编号:20121107-T-606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根据国标委发布的2012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综合[2012]50号),制定国家标准《热塑性弹性体卤素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浙江三博聚合物有限公司、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单位负责起草。 2.标准立项背景 由于卤化物在经过高温后会分解产生卤素原子,卤素原子作为强还原剂可以捕获·OH和·O·等燃烧反应的核心游离基,同时卤化物在燃烧时还会分解出密度较大的卤化气体而产生覆盖作用,从而隔绝或稀释空气,达到阻燃灭火的目的,因此卤素及卤素化合物常被用作阻燃添加剂,大量使用于化学制品中,被制作成有阻燃功能的电子、电器外壳、建筑涂料和涂层材料、纺织品、玩具等等。卤素的过量使用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这些含有阻燃剂的废弃物在销毁过程中(如焚烧处理),含氯阻燃剂释放出氯化物对人体有强烈的毒性,刺激人体的黏膜,直接影响人的呼吸系统;电子、电器产品、纺织品、建材等废弃物在焚烧后其中的溴化阻燃剂会形成二噁英类物质,具有高致毒性、高迁徙性和对环境及人类的持久性污染。目前全世界各国已经颁布了各种限制标准来限制和控制卤素及其化合物的使用。200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强制要求禁止使用和生产包括氯化物在内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2004年11月对中国生效;2002年欧盟发布2002/95/EC指令(即RoHS指令),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6种有害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11化学班米丹丹学号05 一、基本介绍 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属于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内容。 教学目标 二 、 1 知识与技能 、 (1)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2)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2)通过课程与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三、教材分析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一、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二、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非常熟悉,认识上有一种亲切感,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氯离子的检验,在初中接触过,这里主要通过实验说明为什么还要滴加稀硝酸。同时,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氯离子属于无机离子,学完本节课,为以后学生学习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验中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本节课贴近生活实际,可增长学生知识,开拓视野。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学过盐酸、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对氯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知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为主。 (4)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好奇心重、记忆力强,并且大多数的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能力;初步具备了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少数同学基础落薄弱,缺乏对元素知识的方法、学习效率低;同时,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往往不够全面,往往会遗漏信息,分析小结和科学表达能力尚待提高。所以要基本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五、确定教学媒体 1、实验用的仪器:5支试管、滴管、试管架 2、实验用的药品: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氯气的制备、氯离子的检验导学案

氯气的制备、氯离子的检验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漂白粉、漂白液、漂粉精、84消毒液、洁厕剂成分及漂白失效原理。 2.学生通过学习课本中漂白粉制备原理,能正确书写制备及酸性条件下归中反应的方程式。 3.学生通过对实验4-6以及课本内容的学习,能规范的叙述检验Cl-的操作步骤。 4.学生通过阅读课本85页,能总结自来水、游泳池常用的消毒剂的种类。 【重点难点】 重点: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制备、漂白、失效原理;氯气的制备 难点: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制备、漂白、失效原理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1.氯气、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次氯酸的成分是什么?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有哪些?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2.能否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 二、基础感知(阅读课本84-85页,完成以下思考) (一)碱性条件下的歧化反应 (1)氯气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1molCl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____。 (2)写出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酸性条件下的归中反应 (1)Cl-与ClO-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Cl2与K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氧化产物是KCl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 漂白粉制备及其成分(结合课本87页第9题完成以下内容) (1)熟记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并写出有效成分。课本上勾划不直接用氯水做漂白剂的原因? 名称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84消毒液洁厕剂 主要成分CaCl2和Ca(ClO)2Ca(ClO)2NaCl、NaClO NaClO HCl 有效成分 已知酸性H2CO3>HClO,分别写出漂白粉起效、失效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1)漂白粉、洁厕灵不能混用的原因是什么?(2)漂白粉需如何保存? (四)氯气制备(制备流程:发生装置-→ 除杂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 处理装置) 【思考】现有试剂:浓H2SO4、MnO2、浓 HCl、饱和NaCl溶液、NaOH溶液,在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试剂。

离子检验及试题

离子的检验: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a2+:砖红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NH4+:在试液中加强碱(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H2O;NH3+H2O NH3.H2ONH4++OH- (4)Fe3+: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Fe3++SCN-==[Fe(SCN)]2+;②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Fe3++3OH-== Fe(OH)3↓ (5)Fe2+: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3++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②试液中加KSCN少量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 ==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7)Al3+: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 Al3++3OH-==Al(OH)3↓;Al(OH)3+OH-== 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 ==Cu(OH)2↓;Cu(OH)2CuO+H2O (9)Ba2+: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 Ba2++SO42-==BaSO4↓ (10)Ag+: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 Ag++OH-==AgOH↓;2AgOH==Ag2O+H2O;AgOH+2NH3?H2O==[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 (11)OH-:OH-碱性:①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遇酚酞试液变红;③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Cl- =AgCl↓ (13)Br-: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Br- =AgBr↓ (14)I-:①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I- =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后再加淀粉溶液显蓝色:2I-+Cl2=I2+2Cl-;I2遇淀粉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精彩试题

《环境监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 2.空白试验 3.细菌总数 4.指示生物 5.噪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 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____; 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 ___ ;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C、f<200Hz 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a容器。 A、聚乙烯瓶 B、普通玻璃瓶 C、棕色玻璃瓶 D、不锈钢瓶 6.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c) A.不大于45o B.45o C.不大于30o D. 30o 7.底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除去,下列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哪一种(d) A.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 B.离心分离 C.真空冷冻干燥 D.高温烘干 8.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c)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A.二价 B.三价 C.六价 D.零价 9 .释水的BOD5不应超过(c)mg/L. A.1 B.2 C.0.2 D.0.5 10.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时,不必加定量校正因子的方法是( d)。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初四化学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复习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有机物相关知识。 3、培养科学的阅读、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教程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是。 二、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间的转化。 1、复习阅读P73页3 2.练习:1)《石灰吟》中的化学知识。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化学视角看,它描述了“石灰”的生产使用过程。请你指出诗句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变化,并写出反应方程式。思考在系列变化中“石灰”的主要成份及俗称。 2)(2006?威海)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制取碳酸钙,流程图为 (1)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所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___; ②_______ __; ③. (2)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另外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阅读复习P73 2、练习

1)、(2015?兰州)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Cl B.KCl C.CaHPO4 D.KNO3 2)、(2015?孝感)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鉴别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B、物质除杂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磁铁吸引 C、安全知识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D、物质与微粒构成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 B.B C.C D.D 3)、(2015?x疆)古丽同学发观校园中的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A.K2CO3B.NH4Cl C.Ca(H2PO4)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在装有四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 (2)步骤二: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三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_____.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 A.硝酸钡溶液;B.氯化钠溶液;C.酚酞溶液;D.稀盐酸. 四、生活中的有机物。 1、阅读复习P74 2、练习: 1)(2014.威海)8.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在下列食物中,不能给这个“化学工厂”提供能量的是 A. 鸡蛋 B.花生油 C.矿泉水 D.馒头6.(2分)2)(2015?威海)在①糖类②油脂③蛋白质④维生素⑤纤维素⑥无机盐⑦水⑧二氧化碳中,属于人体必须 3)2008.威海8.人类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下列物质是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且作为反应物参加了化学反应的是 ①蛋白质;②淀粉;③油脂;④维生素;⑤食盐;⑥水;⑦空气;⑧黄曲霉素;⑨二氧化铅;⑩纤维素。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⑩ 4)2009.威海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和维生素是人体中重要的供能营养素 B.玻璃钢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之一 C.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化学肥料 D.浓硝酸、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生理功能

实验七:卤素离子地分离及检出讨论报告材料

卤素离子的分离及检出讨论报告 完成日期:2012年11月11日 作者:吴亦歌刘春宏刘树青刘薇徐璐颖戴安婧 生命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王睿博 一、摘要 讨论了利用连续法进行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的分离和检出时控制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了验证实验。总结了本实验所用分离方法,说明其原理和适用范围。 二、前言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成分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进行成分分析时,由于离子或分子间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因此在成分分析前,分离、检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实验,我们小组就利用连续法进行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的分离和检出时控制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并总结了本实验中所用的分离方法,阐述其原理和适用范围。 三、内容 ㈠我们小组将题中所说的“条件”分为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此处的分类只为了讨论方便,无严格界限),分别进行了总结归纳: (1)内部条件: 内部条件是指试验中试剂的浓度、纯度等,有: ●混合液中溴离子、氯离子、碘离子的浓度的相对多少: 当溶液中氯离子过多时,在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时,可能会使少量的碘化银和溴化银溶解(氨水所加量过多导致溶解),导致分离不完全,对氯离子的检验造成一定干扰。 (计算见下) 当溶液中碘离子远多于溴离子时,首先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酸根所需氯水的量较大,可能无法完全转化,且使溴离子检出的现象不明显;溴离子过少,同上,将其转化溴单质后,溶在有机层中颜色不明显,导致漏检溴离子。 实际中,一部分同学在观察到碘单质溶于四氯化碳后,滴加很多滴氯水无法观察溴单质的颜色,在吸出部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后才成功观察到溴单质的橙色,这一事实说明了以上几点。 ●溶解氯化银时所加氨水的浓度:

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课题:《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 【授课科目】化学【所属专业】化学工艺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人数】30人 【授课课时】1课时(40分钟)【授课时间】2015-5-26 【授课类型】实验探究课 【授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通用类)》 1. 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性质与地位 化学是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化学课与专业课联系最为紧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构建了一个知识平台,对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1.2课程内容架构 从学科知识体系看,化学课程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其中一至四章为无机化学知识,《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选自第三章第三节。从教学实施体系看,本课题包含氯离子的检验、卤素离子的检验和硫酸根的离子检验三个项目内容,以任务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对接化工一线工作岗位实际需要。 1.3课程知识序列 《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放在学习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之后学习,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又是其知识的延伸,为以后学习第四章第三节《重要金属离子的检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题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翻转课堂设计,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了解原子、分子、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⒉知道原子的构成,能看懂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⒊知道元素及其分类、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 【课前预习】教材第三单元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比较 分子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和质量都、都在不断;之间都有 联系 分子是由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点2 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⒉关系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三个决定 注意?①不同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②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③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④在原子中:质子和电子数目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带电.知识点3 相对原子质量 ⒈概念:以一种 (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 (约为×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⒉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克或千克”这样的单位。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不是所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 子,化学性质就相似.如He与Mg) 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温馨提示]①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 知识点4 元素 ⒈定义: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温馨提示] ?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如O2与O3的混合物),不可能是 ⒉元素符号 ⑴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元素名称氢锂碳氮氖 元素符号He Be B O F 元素名称钠镁磷钾钙 元素符号Al Si S Cl Ar 元素符号K Ca Na Mg Al Zn Sn Pb H Hg Pt 元素名称钾钙钠镁铝铁铜银金元素名称钡锰碘*钴*镉*铬 元素符号Br W 意义实例(以N为例) 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温馨提示] ?②当元素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为不是“1”的其他数字时,只有,没有,如3H:表示 ⑶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⒊离子 ⑴概念:带电的或叫离子。 ⑵分类: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 ⑶离子符号想一想: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生物体内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种海水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

离子的检验习题图文稿

离子的检验习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离子的检验 1、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 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 3) 2 溶液 B.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 溶液 C.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Ba(NO 3) 2 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 2 溶液 【答案】D.【解析】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 3) 2 溶液,不能排除亚 硫酸根离子的干扰,故A错误; B、加入BaCl 2 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故B错误; C、先加稀硝酸,硝酸可以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再加入 BaCl 2 溶液,产生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先加稀盐酸,可以排除银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再加入BaCl 2 溶液,产生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故D正确.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2-时,为了防止Ag+、CO 3 2-等离子的干扰,下 列实验方案比较严密的是() A.先加稀HCl将溶液酸化,再滴加BaCl 2 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B.先加稀HNO 3将溶液酸化,再滴加BaCl 2 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C.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 2 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D.向溶液中滴加稀HNO 3酸化的BaCl 2 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A. 3、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 (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 (NO 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SO 42- B. 一定有CO 32- C. 不能确定Cl -是否存在 D. 不能确定SO 42-是否存在 【答案】D .【解析】分析进行的实验现象判断存在的离子: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 (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和钡离子生成沉 淀的阴离子;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 (NO 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但②步骤中加入了盐酸含有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A 、一定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 正确; B 、依据反应现象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B 正确; C 、步骤中加入盐酸含有氯离子,所以氯离子不能确定,故C 正确;

氯离子的检验 卤素

氯离子的检验卤素 一、选择题 1.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正确的操作是()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是() A.氯水 B.氯酸钾 C.次氯酸钠D.四氯化碳 3.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Cl2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4.自来水是用Cl2杀菌消毒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鉴别() A.金属钠B.FeCl3溶液 C.AgNO3溶液D.NaOH溶液 5.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如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和Cl2都有毒 B.将AgNO3溶液滴入甲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甲溶液中含有Cl- C.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Cl2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D.含Cl-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浅黄绿色 7.(2011·福州模拟)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各选项所述的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 8.(2009·海南高考题改编)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 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KI、NaCl、CuCl2、C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混合物加水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并将滤液分成两份; ③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 ④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无色; ⑤在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该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但不能判断出其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填空: (1)写出a、b、c、d处的颜色: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一轮复习《氯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掌握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学习目的 1、掌握氯气、氯水和次氯酸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氯气的制法及氯气的除杂。 3、氯离子的检验。 4、了解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学习重点 1、氯气、氯水、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2、氯气的制法。 3、氯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 知识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色有气味,毒,密度比空气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1)与金属的反应(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室温下干躁Cl2与Fe不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2)与H2的反应 氯气能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色火焰。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或点燃,能发生。化学方程式为 + H2O ,离子方程式为。 (3)与水的反应Cl 【氯水】新制的氯水是黄绿色的液体,久置的氯水是无色。氯水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①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 。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 .., 其中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能杀菌消毒的是,该粒子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③氯水的保存。

(4)与碱的反应Cl2 + NaOH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Cl2 )。 Cl2 + Ca(OH)2 =(工业制漂白精) 【思考题】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NaClO和Ca(ClO)2,它们能给水消毒的化学方程式为, 暴露在空气中变质也是如此。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 + FeCl2 = Cl2 + H2S (HBr HI) = Cl2 + Na2SO3 = Cl2 + FeBr2= (6)与有机物的反应Cl2 + CH4 → Cl2 + C2H4 → 3.氯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是: 【讨论】说出C、D、E、F四个装置各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4.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 二、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某溶液中含有SO42-和Cl-两种阴离子,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这两种离子。

离子检验和鉴别专题练习

专题一:离子的检验 离子的检验和鉴别专题练习 1、某溶液中只含有Na2CO3和Na2SO4两种溶质,欲证明CO32-和SO42-确实存 在,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原溶液滴入过量的_______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加入_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两种酸根离子的存在。2、有一瓶溶液,可能含Na+、Ba2+、H+、Cl-、CO32-、SO42-、OH-中的几种,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试样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②在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③在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有五种失去标签的溶液:稀盐酸、无色酚酞、CuSO 4、MgCl2、Fe2(SO4)3,只 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区别开,该试剂是() A、BaCl2 B、KOH C、AgNO3 D、Mg(NO3)2 4、不用其它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FeCl3③BaCl2 ④H2SO4⑤KCl ,则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③①②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④①②③⑤ 5、设计实验方案:区分Na2SO4、Na2CO3、BaCl2、稀盐酸四种无色溶液。 作业: 1、如何鉴别室温下的饱和Ca(OH)2溶液和蒸馏水,请列举四种可行的方法: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离子的检验 成盐元素——卤素

第2课时氯离子的检验成盐元素——卤素 学习目标: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了解卤族元素在原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相似性。 自学指导: 一. 氯离子的检验 1.填写下列表格: 2.原理:被检液中滴入少量__酸化,再滴入__溶液,若产生__,则可断定溶液中含有氯离 子。不可用盐酸酸化。 Cl-+ AgNO3(aq) → + 稀硝酸→白色↓ 解释:Ag+ + Cl—= AgCl↓ 2Ag+ + CO32— = Ag2CO3↓ Ag2CO3 + 2H+ = 2Ag+ + H2O + CO2↑ 疑难精讲: 知识点一:卤素 在周期表中,与氯元素相似,都处于同一纵行——第ⅦA族,称为卤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极易得一个电子的元素还有氟(F)、溴(Br)、碘(I)、砹(At),它们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卤素都是强氧化剂,在自然界均只以化合态存在。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减弱,得电子能力渐减弱,其氧化性逐渐减弱,F2>Cl2>Br2>I2类别相似性差异性 氧化性卤素单质都具有氧化性F2>Cl2>Br2>I2氧化性逐渐减弱(F2是最强的非金 属氧化剂,F元素无正价,无含氧酸,无水溶液) 与氢反应H2 +X2 = 2HX 反应条件逐渐增高:F2(黑暗中爆炸,F2是非金属 性最强的元素)、Cl2(点燃或光照,见光爆炸)、 Br2(加热且缓慢化合)、I2(蒸气和H2持续加热且 仍为可逆反应) 与水反应(歧化反应)H2O + X2 = HX + HXO 2H2O + 2F2 = 4HF + O2↑,置换反应。故F2不能从 其它卤素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将其卤素单质置换出来 (F2与H2O反应是一个水最还原剂的反应) I2微量歧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