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用控制图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应用控制图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应用控制图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应用控制图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质量控制流程图

3.1.1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项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频率及方法 材料、机械、劳动力、现 场管理人员准备 分项开工报告 批准 分项开工批复单 每道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放线 报告 检验试验报告设计施工复核 不批准 分析原因,及时修复改正或返工 材料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测量检测试验检测质检工程师检查 自检结果 工序交接报告 不合格 抽样检查资料检查试验抽测测量检测工序检验记录检查 交工报告 不合格 合格 交工证书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3.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指挥长 生产副指挥长 质量安全 总工程师 材 料 厂 科 程 工 安全质量 试 验 室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质量安全 委员会办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工 程 队 队 程 工 程 队 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3.1.3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原材料取样 不 合 标准试验格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试验报告 实施控制检验 成品抽样检验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合格不合格 作业结论分析原因 结束提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3.1.4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方法: 承包单位另选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 格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承包单位使用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3.1.5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审批 工程物料确认 进场验收 技术复核 分部工程验收 技术交底工程定位交接 甲方、监理确认工程师确认 隐蔽验收质量验收 资料审核 甲方、乙方、设计联合验收 交付使用送交资料和竣工图 回访维修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控制图控制图

控制图 1、概念 控制图又叫做管制图,是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工序管理图。 控制图是一种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科学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 )、上控制线(UCL )、下控制线(LCL ),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计量值的描点序列。 控制图主要用于:过程分析及过程控制。 图1表示了控制图的基本形状: 2 、原理 控制图的作图原理被称为“3σ原理”,或“千分之三法则”。 根据统计学可以知晓,如果过程受控,数据的分布将呈钟形正态分布,位于“μ±3σ”区域间的数据占据了总数据的99.73%,位于此区域之外的数据占据总数据的0.27%(约千分之三,上、下界限外各占0.135%),因此,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三,所以我们一般将它忽略不计(认为不可能发生),如果一旦发生,就意味着出现了异常波动。 μ:中心线,记为CL ,用实线表示; μ+3σ:上界线,记为UCL ,用虚线表示; μ-3σ:下界线,记为LCL ,用虚线表示。 3、控制图的种类 ①、计量值控制图:控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测量而得。 A R Chart ); B S Chart ); C Chart ); D 、单值控制图(X Chart ); ②、计数值控制图:控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以计数值(如:不良品率、不良数、缺点数、件数等)。 A 、不良率控制图(P Chart ); 质 量 特 性 数 据

B、不良数控制图(Pn Chart); C、缺点数控制图(C Chart); D、单位缺点数控制图(U Chart)。 4、控制图的用途 根据控制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将其分为分析用控制图、控制用控制图: ①、分析用控制图(先有数据,后有控制界限):用于制程品质分析用,如:决定方针、制程解析、制程能力研究、制程管制之准备。 分析用控制图的主要目的是:(1)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态。若过程不处于稳态,则须调整过程,使之达到稳态(称为统计稳态);(2)分析生产过程的工序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若不满足,则须调整工序能力,使之满足(称为技术稳态)。根据过程的统计稳态和技术稳态是否达到可以分为如下所示的四种情况: 表1 统计稳态与技术稳态矩阵 当过程达到我们所确定的状态后,才能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线延长用作控制用控制图。由于控制用控制图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方法,故在将分析用控制图转为控制用控制图时应有正式的交接手续。在此之前,会应用到判稳准则,出现异常时还会应用到判异准则。 ②、控制用控制图(先有控制界限,后有数据):用于控制制程的品质,如有点子跑出界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控制用控制图的目的是使生产过程保持在确定的稳定状态。在应用控制用控制图过程中,如发生异常,则应执行“20字方针”,使过程恢复原来的状态(参见第6条)。 5、控制图原理的2种解释 ①、控制图原理的第1种解释:点出界出判异(小概率事件原理) 小概率事件原理: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若发生即判断异常。 在生产过程处理统计控制状态(稳态)时,点子出界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三,根据小概率事件原理,要发生点子出界的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发现点子出界,就判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异波,发生了异常。 例:螺丝加工过程中,为了解螺丝的质量状况,从中抽取100个螺丝进行检查,量取螺丝的直径值(见表2),并将其用控制图作出(见图2)。

如何利用控制图进行分析

如何利用控制图进行分析 一、机械行业成功案例 某机械制造集团由于成立较早,内部流程复杂,存在响应速度慢、非增值活动多、库存及产品交付周期长等问题。为了更快地供应合格的产品,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在合规的前提下使用更低的成本,更快地响应速度以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急需改善质量管理。 实施QSmart SPC Monitor质量管理系统改善优化后,机械制造集团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库存,减少了浪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经济效益60余万元,同时增强了跨部门的协作,最终增强了公司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巩固了该集团亚太地区机械零件生产供应基地的地位。 二、休哈特SPC控制图与过程能力 质量改进团队面对庞大的生产集团,最常提出的问题之一便是“过程能力”。有些成员人为“这一过程本身就不能满足规格的要求”。不同意的人主张“该过程能力没有问题,只是运行的不好”。在最近几十年,人们设计了许多工具以检验这类说法,尤其是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一个普遍的测试过工程能力的方法便是“休哈特控制图”。数据通常以相同时间间隔从过程中抽取出来。由控制图分析确定过程处于稳定状态后,将数据与规格条件进行比较。这一比较得出了一个量度,衡量了过程持续产出规定界限内结果的能力。 许多这类过程是这样的一种序列,其中的工作以一种顺序的方式从一个部门流到另一个部门。一个循环会花费好几天(或几周,甚至几个月),但完成工作的时间却只用几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是在个步骤上的等待、返工等构成的。 对于这样的过程,理论上的过程能力是累加工作时间。如果某个人经过训练能够完成所有的步骤,能够利用所有的数据库,这个人可能会达到这个理论能力。这些公司将缩短运转周期时间的目标设定为理论过程能力的两倍。 三、过程能力分解 分析一个能力充分的过程为什么不能正常运转,有一种常用的方法称为“过程分解”。这种方法试图到过程中的源头去对缺陷进行探索,过程的分解有多种形式。中间测试阶段 当过程尾端出现缺陷时,并不知道是哪个步骤所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一种有用的方法是在中间阶段的步骤对产品进行检验或测试以找出最初出现缺陷的步骤。这一寻找如果成功的话,会大大减少验证推测所需的努力。 流-流分析

质量管理流程图

主题:第三部分项目控制管理[返回该专题首页] [对该部分发表您的意见] 第三部分项目控制管理 7 项目进度控制 7.1 一般规定 7.1.1 项目进度控制应以实现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7.1.2项目进度控制目标应按合同规定的承包内容将各项工作逐月进行分解和安排。 7.1.3项目进度控制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控制体系,项目控制负责人是项目进度控制的责任人,项目控制工程师是执行者。 7.1.4 项目控制部门应按下列程序进行项目进度控制: 1 根据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并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工、竣工日期。 2编制设计、采购、施工和开车分项工作进度计划。分项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各要素活动间的工作逻辑关系确定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并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物资供应、现金流量和雇主的批准等其他保证性因素后综合确定。 3 根据合同规定,向雇主或雇主工程师提出现场施工开工申请报告,并按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4实施项目进度计划。当出现不必要的提前或延误等进度偏差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调整,并应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5 全部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7.2 进度计划的编制 7.2.1 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采取分级方式进行编制,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指导性总进度计划,分包商或供货商编制实施分步进度计划。项目总进度计划应由承包商职能部门审核后报雇主批准,项目分步进度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审批和控制检查,报承包商职能部门和雇主备案。 7.2.2 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项目合同。 2"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3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总进度计划表/图,分期分批进行的项目工作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进度计划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等。 7.2.3 总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求 1 编制总进度计划的步骤应包括:

SPC控制图应用指导书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版号:A/0 (SPC)控制图应用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10年11月15日发布2010年11月15日实施

(SPC)控制图的应用指导书 1目的 用于使(工序)过程保持稳定状态,预防不合格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对特殊特性与关键工序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科 负责识别并确定特殊特性与关键工序,并确认需要控制的质量特性值。3.2检验科 1)负责采集和记录控制图所需要的产品实物测量数据,并确定采用的控制图的种类。 2)负责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控制图作业的培训和指导。 3.3生产车间 负责控制或管理控制图的打点、判别、不合格的纠正。 4控制图的基本形式、种类及适用场合 4.1控制图的基本形式如图1 抽样时间或样本序号 图1控制图的基本形式 4.2控制图的分类 4.2.1按照用途分类 1)分析用控制图 主要用于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态,过程能力是否适宜。如果发生异常就应找出其原因,采取措施,使过程达到稳定。过程处于稳定后,才 可以将分析用的控制线,延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 2)控制(管理)用控制图

用于使过程保持稳态,预防不合格的发生。控制用控制图的控制线来自分析用控制图,不必随时计算。当影响过程质量波动的因素发生变化或质量水平已有明显提高提高时,应使用分析用控制图计算新的控制线。 4.2.2按数据的性质分类,表1列出常用控制图的种类及适宜场合 4.3控制图的应用范围 1)诊断:评估过程的稳定性。 2)控制:决定某过程何时需要调整,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 3)确认: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

4.4绘制控制图 1)选定质量特性:选定控制的质量特性应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特性。这些特性应能够计算(或计数)并且在技术上可以控制。 2)选定控制图的种类。 3)收集数据:应收集近期的,与目前工序状态一致的数据。收集的数据个数参见表2 表2控制图的样本数与样本大小 4)计算有关参数 各控制图有关参数的计算步骤及公式(见表3)

八种控制图应用实例(minitab)

八种控制图应用实例(minitab)

1、试作均值极差控制图

S a m p l e S a m p l e M e a n 19 17 15 13 119 7 5 3 1 40 30 20 10 __ X=29.76 UCL=45.11 LCL=14.41 S a m p l e S a m p l e R a n g e 19 17 15 13 119 7 5 3 1 604530150 _ R=26.61 UCL=56.26 LCL=0 Xbar-R Chart of C1 2、试作均值极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和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S a m p l e S a m p l e M e a n 25 23 21 19 17 15 1311 9 7 5 3 1 40 30 20 10 __ X=29.86 UCL=45.27 LCL=14.46 S a m p l e S a m p l e R a n g e 25 23 21 19 17 15 1311 9 7 5 3 1 604530150 _ R=26.70 UCL=56.47 LCL=0 Xbar-R Chart of C1 S a m p l e S a m p l e M e a n 25 23 21 19 17 15 1311 9 7 5 3 1 40 30 20 10 __ X=29.86 UCL=45.27 LCL=14.46 S a m p l e S a m p l e S t D e v 25 23 21 19 17 15 1311 9 7 5 3 1 20 151050 _ S=10.79 UCL=22.54 LCL=0Xbar-S Chart of C1 3、试作移动极差控制图

分析用控制图和管理用控制图的区别

第27题: 分析用控制图和管理用控制图的区别 分析用控制图只要用于调查工序或工作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是否发生了异常,从而得到总体平均值和标准差的估计值。 管理用控制图主要用于控制工序或工作状态,使之处于控制之中。 区别: (1)分析用控制图界限一般用虚线表示,管理用控制图界限一般用点划线表示。 (2)分析用控制图一般是采用绘制R图和x图来进行分析:①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态。若过程不处于稳态,则须调整过程,使之达到稳态。②分析生产过程的工序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若不满足,则需调整工序能力,使之满足。 管理用控制图一般是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作为管理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然后定期从工序中抽样,计算出与控制图相应的统计量,在控制图上打点并观察分析是否越出界限或是排列缺陷。一旦有点越出界限或排列异常,则应找出异常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然后将措施纳入“标准”,使该异常因素不再重现,这样,就是工序经常保持控制状态。 例子: 常规控制图的判异准则: 准则1:一点落在A 区以外 准则2:连续9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准则3:连续6 点递增或递减 准则4:连续14 点相邻点上下交替

准则5:连续3 点中有2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 区以外 准则6:连续5 点中有4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 区以外 准则7:连续15 点在C 区中心线上下 准则8:连续8 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 区中 以上是对分析用控制图及控制用控制图以及常规控制图判异标准的介绍,控制图是SPC品质分析中的一个核心工具,利用控制图可对品质过程控制进行原因分析。

第28题: 1、用控制图实施项目质量控制的步骤 例如:电梯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1)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2)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2.1电梯生产厂家的资质核查 2.2电梯安装单位的资质核查 2.3电梯安装单位质保体系的核查 2.4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2.4.1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意见后,由总监审核签认,审查工作一般三天完成。若审查时需要承包单位就有关内容重新补充或修改,在审查意见中提出,限定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报(先申报的内容不退)。 2.4.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3)监理工程师对资料的检查 3.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查 (4)电梯安装工程验收

第三节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题库1-1-8

第三节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题库 1-1-8

问题: [单选]在解释Cp和Cpk的关系时,正确的表述是()。 A.规格中心与分布中心重合时,Cp=Cpk B.Cpk总是大于或等于Cp C.Cp和Cpk之间没有关系 D.Cpk总是小于Cp

问题: [单选]在控制图的应用中,由于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导致的判异使()。 A.α才变,β减小 B.α增大,β减小 C.α减小,β减小 D.α减小,β增大 依据小概率原理,点出界是过程发生异常的特征现象,按照±3σ确定的控制限将α限制在O.27%以下,以减小错判的风险。反之,在过程发生异常时往往还会有一定比例的界内点,如果点在界内就判正常,则漏判的风险口就会相当大。因此在“点出界就判异”的基础上,针对“界内点排列不随机”的各种典型异常现象补充了七项判异准则,以减小β风险。各项准则中关于连续点数的规定是基于 α≤0.27%的计算结果,保证了错判概率α不变。因此选择A。

问题: [多选]某质量攻关小组连续采集了上个月的数据,绘制直方图如下图所示。规格限恰好等于。若对数据同步绘制单值控制图可能会出现() A.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B.不相邻的两个点落在A区以外 C.1点落在A区以外 D.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一侧 E.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区 (辽宁11选5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99662510.html,)

问题: [多选]对于应用控制图的方法还不够熟悉的工作人员来说,遇到控制图点子出界的场合,应首先从()方面进行检查。 A.样本的抽取是否随机 B.测量是否准确 C.数字的读取是否正确 D.计算有无错误 E.描点有无差错

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项目 电梯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质量控制部分) 编制: 批准: 武汉市青山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监理部 二OO 年月日 第一节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第二节 2。1电梯生产厂家的资质核查 检查电梯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范围和所拟装电梯规格型号是否相符。 2.2电梯安装单位的资质核查 检查电梯安装单位是否持有电梯生产企业的安装委托书,并核查与所拟装电梯规格型号是否相符. 2。3电梯安装单位质保体系的核查 检查电梯安装单位自检、专检制度是否完善,其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手段是否具备。 2.4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2.4。1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意见后,由总监审核签认,审查工作一般三天完成.若审查时需要承包单位就有关内容重新补充或修改,在审查意见中提出,限定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报(先申报的内容不退)。 2.4.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2.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3。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安装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 4.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安装单位是否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切实可行; 5.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是否成熟,施工顺序安排是否合理; 6。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且切实可行; 7。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符合有关规定;

8.在满足合同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应尊重承包单位的自主技术决定和管理决策。 第三节监理工程师对资料的检查 质量控制资料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验收的各施工工序的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需的管理制度等.对其完整性的检查,实际是对过程控制的确认.所要检查的资料主要包括: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设备清单、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3.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4.按专业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检验报告; 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施工过程记录和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7.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记录; 8.质量管理材料和施工单位操作依据等。 3.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查

质量控制图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质量控制图地正确理解和应用 众所周知,目前定量检测室内质控地主要工具为质量控制图.工作中经常遇到对质量控制图地理解和应用问题,下面谈一些基本认识,供同道们参考. 一、“事后检查”与“予防为主” 日常工作中,当每批检验结果出来后,都会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检查有无漏项、填错结果等等,并对一些异常结果地可信度进行评估,显然这对保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否认,这种复核制度有许多局限性,例如患者间地结果各不相同,检测结果出来前,无法知道每一患者测定值应该是多少,有怀疑时经常进行重复检查,但重复检查也只是检查重复性,如存在系统误差,复查也发现不了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家知道,质控图法是从工业中引进临床实验室地.年发明了质量控制图,直到年-才将质控图引入临床实验室,将临床实验室地质量控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质控图也成为临床实验室内质控地主要方法.但临床检验与企业生产有许多不同,工业生产中,每一批产品地不管数量多大,其规格是事先规定了地,而且都是一致地,但由于临床标本某一成分地含量事先并不知道,检测结果是否正确地评估就带有一定主观性、评估地结果也带有一定不确定性.分析阶段地质量控制是通过检测过程地控制来保证检验质量地.其基本思路是检测条件得到控制,其检验结果地准确性(与真值或理想值地偏倚)及精密度是满足临床要求地话,则检测过程如果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地,那么检验结果就应该是可靠地,反之如果检测过程失控,检验结果将是不可靠地.所以质控图法是通过对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地判断,来推论检验结果是否可靠,这是总体上地判断.这是一个重要地思想,但总体上地判断不能完全代替“个体地判断.”因为一批检验结果中,难免有个别非常“异常”、难以解释地结果,这就需要“个别对待、个别处理”;同时质控图法用来判断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并作出该批结果可否发出时,还有一个前提:即送检标本地质量必须是合格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判断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又不能象工业生产那样用生产线上地产品质量来进行,而是应用质控品来进行地.质控品地应用是临床检验应用质控图法得以成功地关键所在,所以正确选用和使用质控品十分重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通过质控品测定值在质控图上“点子”分布情况地分析,判断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发明质控制主要指导原则为“予防为主”,即当检测过程某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即可发现,寻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当成批产品出现问题后才去寻找原因,避免更大损失.“予防为主”地原则也应是临床检验质控地指导原则,但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工业生产上由于有一个共同地质量要求,生产线上地产品可以根据抽样检查地原则抽样检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临床检验与此有所区别,往往测定次后再绘制质控图,那么次中任何一次测定如有失控,也必须次测定后方有可能发现,有作者称这是“事后质控”,但这与发明质控制地指导原则是不一致地,作者提出“即刻性”质控方法就是试图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质控图地基本原理 在检测过程中,反映测定结果地数据分布有两个规律:.波动即重复某一检测,测定结果总是上下波动地,即是说测定地数据是在平均值上、下波动地,这是由于测定过程中一些条件地变化引起地,而这些变化又难以予先知道地.波动地大小取决于检测条件完善程度和对影响因素影响量地认识程度;.分布即测定地数据都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地,例如定量测定中,常呈正态分布,数据常在均值上、下分布,其离散地程度常用标准差来表示,因此均值及标准差就成为这一分布地两个特征值,也成为绘制质控图时两个基本依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造成这种波动地原因有两大类:.偶然因素所引起.这一因素在正常情况下也存在,故又称正常因素,其影响比较轻微且难以去除,其分布在定量测定中常呈正态分布;.系统因素

常规控制图的作法和应用

广濑拓普康()电子 常规控制图的作法及其应用 一、各类常规控制图的使用场合 1.X-R控制图 用于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强度、纯度、时间、收率和生产量等计量值的场合。X控制图主要用于观察正态分布的均值的变化,R控制图主要用于观察正态分布分散或变异情况的变化,而X-R控制图则将二者联合运用,用于观察正态分布的变化。 2.X-s控制图 与X-R图相似,只是用标准差(s)图代替极差(R)图而已。 3.Me-R控制图 与X-R图也很相似,只是用中位数(Me)图代替均值(X)。 4.X-Rs控制图 多用于对每一个产品都进行检验,采用自动化检查和测量的场合。 5.p控制图 用于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品率等计数质量指标的场合,使用p图时应选择重要的检查项目作为判断不合格品的依据;它用于控制不合格品率、交货延迟率、缺勤率、差错率等。 6.np控制图 用于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数的场合。设n为样本,p为不合格品率,则np为不合格品数。 7.c控制图 用于控制一部机器,一个部件,一定长度,一定面积或任何一定的单位中所出现的不合格数目。 焊接不良数/误记数/错误数/疵点/故障次数 8.u控制图 当上述一定的单位,也即n保持不变时可以应用c控制图,而当n有变化时则应换算为平均每项单位的不合格数后再使用u控制图。 二、应用控制图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1.控制图用于何处?对于所确定的控制对象——统计量应能够定量,这样才能够应用计量控制图;如果只有定性的描述而不能够定量,那就只能应用计数控制图。所控制的过程必须具有重复性,即具有统计规律。 2.如何选择控制对象?一个过程往往具有各种各样的特性,在使用控制图时应选择能够真正代表过程的主要指标作为控制对象。 3.怎样选择控制图?选择控制图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根据所控制质量特性的数据性质来进行选择,如数据为连续值的应选择X-R图,X-s图,X-Rs图等;数据为计件值的应选择p或np图;数据为计点值的应选择c图或u图。最后,还需要考虑其他要求;如样本抽取及测量的难易和费用高低。 4.如何分析控制图?如果在控制图中点子未出界,同时点子的排列也是随机的,则认为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或统计控制状态。如果控制图点子出界或界点排列非随机,就认为生产过程失控。 注:对于应用控制图的方法还不够熟悉的工作人员来说,即使在控制图点子出界的场合,也首先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检查:样本的抽取是否随机?测量有无差错?数字的读取是否正确?计算有无错误?描点有无差错?然后再来调查过程方面的原因,经验证明这点十分重要。 5.对于点子出界或违反其他准则的处理。若点子出界或界点排列非随机,应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尽量防止它再次出现。 6.控制图的重新制定。控制图是根据稳态下的条件(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环境、测量,即5M1E)来制定的。如果上述条件变化,控制图也必须重新加以制定;由于控制图是科学管理生产过程的重要依据,所以经过相当时间的使用后应重新抽取数据,进行计算,加以检验。 7.计量控制图和计数控制图可分为未给定标准值和给定标准值两种情形,两种情形不能混淆。 8.控制图的保管问题。控制图属于技术资料,应加以妥善保管,这些资料对于今后在产品设计和制定规方面都是十分有用的。 三、X-R控制图 (一)、X-R控制图的特点: (1)适用围广

SPC控制图的基本做法及步骤

一、SPC控制图对异常现象的揭示能力,将根据数据分组时各组数据的多少、样本的收集方法、层别的划分不同而不同。不应仅仅满足于对一份控制图的使用,而应变换各种各样的数据收取方法和使用方法,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图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SPC控制图为管理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生产过程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工序的质量情况,合理地选择管理点。管理点一般是指关键部位、关健尺寸、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对下工存有影响的关键点,如可以选质量不稳定、出现不良品较多的部位为管理点; ②根据管理点上的质量问题,合理选择控制图的种类: ③使用控制图做工序管理时,应首先确定合理的控制界限: ④控制图上的点有异常状态,应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生产,这是控制图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⑤控制线不等于公差线,公差线是用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而控制线是用来判断工序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 ⑥控制图发生异常,要明确责任,及时解决或上报。 三、怎样利用控制图判断异常现象 用控制图识别生产过程的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失控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 ②样本点在控制界限内,但排列异常。当数据点超越管理界限时,一般认为生产过程存在异常现象,此时就应该追究原因,并采取对策。排列异常主要指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③连续七个以上的点全部偏离中心线上方或下方,这时应查看生产条件是否出现了变化。 ④连续三个点中的两个点进入管理界限的附近区域(指从中心线开始到管理界限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这时应注意生产的波动度是否过大。 ⑤点相继出现向上或向下的趋势,表明工序特性在向上或向下发生着变化。 ⑥点的排列状态呈周期性变化,这时可对作业时间进行层次处理,重新制作控制图,以便找出问题的原因。 四、制作控制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按规定的抽样间隔和样本大小抽取样本; ②测量样本的质量特性值,计算其统计量数值; ③在控制图上描点; ④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并行。 五、制作控制图时并不是每一次都计算控制界限,那么最初控制线是怎样确定的呢?如果现在的生产条件和过去的差不多,可以遵循以往的经验数据,即延用以往稳定生产的控制界限。下面介绍一种确定控制界限的方法,即现场抽样法,其步骤如下: ①随机抽取样品50件以上,测出样品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做控制图;

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项目 电梯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质量控制部分) 编制: 批准: 武汉市青山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监理部 二OO 年月日

第一节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续上图)

第二节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2.1电梯生产厂家的资质核查 检查电梯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范围和所拟装电梯规格型号是否相符。 2.2电梯安装单位的资质核查 检查电梯安装单位是否持有电梯生产企业的安装委托书,并核查与所拟装电梯规格型号是否相符。 2.3电梯安装单位质保体系的核查 检查电梯安装单位自检、专检制度是否完善,其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手段是否具备。 2.4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2.4.1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意见后,由总监审核签认,审查工作一般三天完成。若审查时需要承包单位就有关内容重新补充或修改,在审查意见中提出,限定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报(先申报的内容不退)。 2.4.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2.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3.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安装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 4.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安装单位是否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切实可行;

5.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是否成熟,施工顺序安排是否合理; 6.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且切实可行; 7.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符合有关规定; 8.在满足合同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应尊重承包单位的自主技术决定和管理决策。 第三节监理工程师对资料的检查 质量控制资料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验收的各施工工序的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需的管理制度等。对其完整性的检查,实际是对过程控制的确认。所要检查的资料主要包括: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设备清单、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3.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4.按专业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检验报告; 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施工过程记录和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7.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记录; 8.质量管理材料和施工单位操作依据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