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心理教育活动课(或称心理素质培养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其总体目标是:协助学生建立起理性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自我观念,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调节情绪

的能力,改善其意志品质.1.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1)使学生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2)增加学生对价值的察觉:让学生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3)帮助学生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学习正确归因;进行积极思维方式训练.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1)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2)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4)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

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3.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4)学习与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4.帮助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5.增强耐挫能力增强耐挫意识.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b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我们把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具体化,即,以具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作为心理教育

课程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编排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大多处在6,7岁至11,12岁之间.跟幼儿期和青春期的快速变化相比,此时儿童生理方面的发展显得年缓而稳固,身高体重稳步增长,各种组织和器官也进一步成熟,尤其是大脑重量逐步接近成人,兴奋和抑制机能进一步增强.伴随生理上的更加成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的心理有了许多重大的变化:注意的有意性进一步增长,注意品质明显提高;感知觉的各个方面继续完善,观察力水平不断提高;记忆的有意性,意义性和记忆策略都有明显发展;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但思维的自觉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仍不够高.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深刻性和稳定性;需要,兴趣,志向,价值观体系等初步形成;自我意识进一步复杂化和深刻化,各成分均有明显发展;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也进一步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大多数学生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

一般水平,具体每个学生能否达到这种一般水平,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发展性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

理发展中通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每一位学生心理的最佳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例如,有的学生身高,神经系统的发育均达到同年龄正常水平,但其智能却处在常态之下.(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要么是认识过程的发展跟不上,使得行动的盲目和情感发展方向上

偏离;要么是情感的发展跟不上,使得知与行的发展失去生机和活力;要么是意志过程跟不上,造成情感的脆弱和言与行的脱节.(3)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如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得到发展,但却没有形成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志向.(4)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有些儿童在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其智力水平和某些特殊能力会明显高于一般学生,对常规教学条件和教育发展要求就会感到不适应,不满足.相反,另一些人则由于自我发展和自我要求偏低,会感到外部要求过高.针对以上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选择如下具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作为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1.智能和创造性:(1)观察力.(2)记忆力.(3)思维能力.(4)注意力.(5)想象力.(6)创造力.2.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1)自信心一一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坚信自己.(2)目的选择性一-能够选定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3)独立性一一依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轻易接受他人帮助和支配.(4)勇敢一一敢于挑战,不胆小怕事,不怕苦和累.(5)成就动机强一一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和自己所做之事负责.(6)坚持性一一做事彻底,有耐心.3.爱的品格和社会适应性(1)爱人-一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2)爱环境一-爱护环境卫生,热爱大自然,具有环保意识.(3)爱集体和社会一-班级,学校,家乡,祖国.(4)社会交往技能一-倾听,礼貌等等.4.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特征(l)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一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2)幽默感.(3)美感一一乐于和善于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c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与实施(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心理活动课有三

种基本的活动途径:1.认知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及情绪情感体验,取决于他对情绪的认知反应.如果认知反应积极,正确,那么他的情绪情感体验是积极的,采取的相应行为是积极的;反之,情况则相反.认知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实现活动目标.

(1)故事联想式引入故事:教师在活动开始或活动中,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的心理,提供学生阅读或倾听的故事.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2)讨论一澄清式专题讨论:针对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就争论性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配对讨论:就一个题目,先两个人讨论,提出一个意见,然后再与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再与另4个人一起协调,获得8个人的结论.这种讨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参与感会比较高,讨论的效果会比较好.四四讨论:分组进行,每组4人,在小组中每个人发言一分钟,在发言之前要给出个人思考时间.2.情境式通过提供,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情境分为氛围式情境和情节式情境两种类型.(1)氛围式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或感受之优美,或感受人物之心态起伏.利用音乐渲染,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营造出与主题相映衬的生动气氛.人际氛围是指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活动,增进相互沟通,情感交流,形成的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期待,帮助学

生树立自信,在活动中教师能切实体验学生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师生共同体验活动之乐趣,活动之收益.(2)角色一体验式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学习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认识到其不恰当的思维方式

及行为,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哑剧表演:辅导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场景,要求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比如,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表演赞美别人,喜欢别人或讨厌别人的情景,以揭示内心活动,促进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空椅子表演.一个人表演.将两张椅子相对摆放,学生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虽空着,但假设坐着一个人(或是异性同学,或是另一位同学,或是老师,或是父母),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发生过

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去,扮演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

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增进学生对对方的了解,改善与对方的交往.角色互换:与前者相似,但参与的人是两个以上.比如,辅导教师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或角色.双重扮演.两个同学,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现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表现什么,这样表现,重复事实,帮助问题学生清楚认识自己.(3)游戏式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具有趣味性,自主性,虚构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的特点.①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得以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观点,充分放松自我,表现自我,流露真情.②游戏的自主性表现在

允许"自由选择"和"自由加入与退出",让参与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必一定按别人的好恶行事,当参与者在游戏中兴致很高时,他是忘我地技人,其自主性表现的最淋漓尽致.③游戏的虚构性表现在它可以在一个

虚构的情境下活动,在这个情境中,不同于现实中的生活,参与者抛弃了原来的生活角色,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大家无论平时课堂上学习好坏,高低卑贱,品德优劣,只要参与进来善于出谋献策的,都得到同伴的尊重.因为具有虚构性,在游戏中的喜哭怒骂都不会太在意,参与者可以摘掉面具放松自己.

④游戏的创造性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参与者的身心是处于放松状态的,由于是自主参与,积极性高涨,其思维也最活跃,他们可以自由地创造游戏内容,形式,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同时,由于游戏的团体性,团体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的火花成为创造的又一源泉.⑤游戏的社会性游戏的组成是团体形态,因此,也要求成员之间协同,合作,配合.在游戏过程中,成员之间会形成大家认可的各种规则,契约.这种不成文的规则,契约,约束和规范着成员的活动.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规则,契约及互动中产生的感情成为凝聚团体的力量,在团体中能够达到彼此互相信任,经验分享.一般游戏辅导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建立伙伴关系阶段.创设开放接纳的气氛,学会表露自己和倾听别人.共同承担义务阶段.学会与伙伴共同商议,执行任务,承担责任.相互信任互助阶段.在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中增进自我认识和建立尊重别人的态度.交流分享领悟阶段.交流领悟合

作的价值,分享成功的体验和在游戏中产生的友谊感,成功感等各种真实感受.正确认识自我阶段.找到现实的我与自我概念的距离,萌发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3.行为训练式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

论认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良的行为.(1)示范这是一种借助模拟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的方法.辅导教师自己或选择某方面行为优秀的学生起示范作用,示范对象在学生中具有权威的形象,学生模仿他们的良好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比如用"大声思维"法让起示范作用的学生大声陈述其思维过程,把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示范给其他人.注意力,想象力的训练,学习处理矛盾冲突时的寻找解决方法等都可运用此法.(2)奖赏利用实物如糖果,文具,分数,奖章等强化物或语言肯定其某种行为并增强该行为,同时增强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这其中教师和同学之间的鼓励尤为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学生的"自我奖赏",当自己某方面经过努力做得不错时,自我鼓掌,喝彩或给自己一个放松机会,奖励自己一个糖果或其他物品也很重要.(3)惩罚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这是要慎用的一项活动.但巧妙地运用惩罚有时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游戏犯规时可罚掉一次参与机会.(4)契约在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商定一份明确,公正而可信的契约.在契约中,明确规定何种良好的行为可以得几个积分;何种不良的行为表现,每次要扣掉几个积分.多少积分就可换取何种强化物,或享受某种特权.这份契约使教师明确教育训练各阶段的重点,使学生明确知道训练要达到具体的目标.在活动中,上述几种活动模式是交叉运用的,并且由此还可组合派生

出更多的活动形式.无论哪种活动模式都在有机地服务于主旨,有助于实现活动目标.(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要遵

循以下六个原则:1.全体性原则这是基本要求.活动的设计和活动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避免仅一部分活跃学生唱主角,冷落了另一部分同学.2.主体性原则这是前提.在活动目标的确立,设计及实施中均可由学生参与,教师把学生摆在活动的主体地位,当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时,学生在活动中才能积极主动.3.活动性原则

这是主导.它不同于纯知识传授课型,而是将知识融于活动中体现的,更适于学生特点和教育训练内容及目标的实现.4.情感性原则这是核心.避免了概念化,以学生情感的激发,起伏,变化,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的共鸣,以及共感技术的运用.5.开放性原则这是方向.这是由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开放性,教材在活动中只起个引子或例子的作用.要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散发开去,在一个主旨目标下,附带着其他目标.重悟性的启迪,思维方法的引导和情感的健康导向.整体活动设计结构上不拘泥于线条结构,而应体现色块结构的特点,产生交融弥散的美感.活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性,也是开放性原则的体现.6.过程性原则这是重心.心理教育活动课重在学生活动

的过程及过程体验,把握,优化好活动过程是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和学生

的心理品质优化的关键.d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法明确心理教育课

程的目标,能够用心理教育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活动方法设计教育活动课,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好该课程,使之取得应有的效果,达到心理教

育课程规定的目标.课程的组织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两个方面.(一)课前准备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不仅仅包括单元设计中所规定的事项,如课堂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等等,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掌握学生心理和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技

能例如熟悉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团体动力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会使用某些心理咨询的技术,如处理抗拒的技术,沉默技术和情感转移技术等等.2.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的背景材料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智力状况,人格特点,家庭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的记录等等.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活动过程的掌握.这就是教师经常所说,课前准备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3.先行接触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参加心理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个别的面对面的接触,尝试建立初步的良好的关系,以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4.设置助手设置助理教师或在学生中找到助手,以帮助主持教师活跃团体气氛,协助活动的开展,以及处理某些冲突事件.(二)课堂组织要上好一堂教育课,教师必须采用一些教学组织的方法处理好一堂课的开始,中间和结束等教学环节.1.课堂开始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组织方法:(1)预热方法可通过唱唱跳跳等游戏活动开始一堂课,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座位的安排上,可考虑圆形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面,平等交往,将会大大有利于课程开展.(2)澄清方法教师以生动有趣,简洁有力的话

作一个开场白,说明课程的目的和教学活动的大致安排,解除学生的困惑,增强活动的意识性和目的性.(3)介绍方法为了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有必要用多样化的自我介绍方法,对于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尤为重要.传统的自我介绍方法比较死板,往往使学生不自然而有所保留.因此,可采用以下几种介绍方式:①先分组两两

配对,互相说出自己的基本情况,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最得意的,最讨厌的事物或人.然后,再回到团体介绍刚才配对的朋友.②每人自问自答10次,每次都是"我是谁""我是……",说出别人不知道的特点,这种方法可训

练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③由大家轮流向一个同学提出不重复的问题,被问者不能拒绝回答,这种方法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坦诚,训练其机智.

2.教学过程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1)引导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问题上能寻求较好的答案,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后,给予一些启发性的话,如"你是说…""你觉得…"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促进团体内开放

性的沟通.引导方法可分为间接引导和直接引导.(2)反馈方法这种方法

要求教师把握学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

教师是理解他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澄清自己的思想感情.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真实地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出来.这面"镜子"给学生提供自觉,自动修改自己的机会.(3)明朗化这种方法是教师除

复述学生所说的话或表明的感情外,再增添教师认为学生想要说而没说

出的东西,即教师把学生模糊,隐含,未能明白表达的感觉说出来.这种方

法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4)面质学生有时会逃避自我应负的责任,或给予自己不当的行为一些合理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面质学生,促使其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在面质时,应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明确指出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3.课程结束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1)回顾与检讨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进行过什么活动,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意见.(2)计划与展望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今后应该作些什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有什么打算,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3)祝福与道别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用小卡片或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以维持和发展相互间的友谊.4.注意事项在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辅导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组织好教学,除了具备一般的上课技能和态度还应注意:(1)客观地处理事件,对学生不能有偏心,或持不公平的态度.(2)以温暖,尊重,同情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和班级是温暖的和安全的,能够了解他们,因而愿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内心话和感情表露出来.(3)不要采取权威的态度压制学生,而要尽量使用鼓励的方式使学

生能充分发表意见.(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表现出幽默,使班级的活动能轻松活泼地进行,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和投入.(5)具有教学的机智,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例如,在上课时有学生捣蛋,抱怨,不专心,吵着要上厕所,擅自离开课堂等等,教师要能够迅速了解其原因,作出即时的和适当的反应.(6)在团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当.因为教师指导少,学生无从下手;指导太多,又可能养成学生的依赖性.(二)学生个别心理辅导个

别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问题,适应问题,人格成长和身心发展问题,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个别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和矫正.班主任要学习心理辅导方法和操作,在上好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同时要做好本班个

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三)游戏辅导游戏辅导是班级心理辅导的一种

主要形式,它的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参与面广,操作性强.我校要通过游戏中心的活动对学生开展游戏辅导,通过游戏辅导促进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培养学生的合群性和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同时通过游戏让学生认识

规则,遵守规则.

1,选择游戏.游戏辅导老师必须收集和积累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各种

游戏,然后根据辅导主题,辅导对象和场地等具体情况选出合适的游戏.2,学习规则.游戏之前,老师必须详细,具体地说明本游戏的规则,活动时的各项注意事项.学生必须学习规则,掌握规则,直至在游戏中遵守规则.3,观察行为.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行为和情绪是比较真实地,也反映出其心理是否健康.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4,调节情绪.游戏是孩子表达感情,描述经验,表达期望的"语言",教师要懂得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情绪表达还有一个目标适宜,反应适度的问题.教师要辅导学生在游戏中调控自己的情绪,促使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共8篇)

篇一:心理健康说课稿 健康心理的表现 一、说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本次说课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二课第一节,在学习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时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就要明白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掌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与衡量标准 ( 2)出现心理问题,学会主动调适,自觉维护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 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关关键性的内容。 4、教学难点由理论到实践,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三、说教法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3、讨论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 教学是一种双向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安排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两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请关注你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健康一半是身体健康,一半是心理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习或工作负担重,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际关系复杂,越来越多的人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受到极大地威胁或损坏。有的人程度轻微,有的人程度严重。在我们的周围,有的人脾气暴躁,常常无端发火,因琐碎小事甚至与人争吵;有的人感到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整天无所事事,迷恋网吧,厌学情绪严重;有的人自卑,心理脆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的人目空一切,惟我独尊,对人苛刻,认为别人都不如他,对于别人善意的批评和劝告拒不接受。 所有这些都与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密切相关。心理是否健康,小而言之,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

胜负;大而言之,影响着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一、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负。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存在差学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要正确面对挫折或失败,再漫长的路总有尽头,再绝望的事总有希望,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饱经风霜、历经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能有所作为。 其次,要正确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于对别人的爱心,来自于对别人的尊重。把你的爱心与老师、同学分享,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把你的意见与别人沟通,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忠告;与人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与人分担痛苦,痛苦会减半。多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送人鲜花,留已芬香,多尊重别人,多体谅别人,多听取老师、父母、同学的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经常真诚地对人微笑,真诚地微笑充满着你的自信,表示着你的礼貌和对别人尊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高三冲刺阶段, 忌讳重复地去做大量的题型, 尤其是文综。这个时候一定要回归课本, 即抓基础。 学生基础怎么样, 好不好, 通过每次的做题, 尤其是做客观题能够看出八九不离十。一次失误、两次失误可以理解, 但次数多了每次客观题分数都不高, 这肯定与基础知识不扎实有很大关系。为此我针对那些平时学习比较用功, 细心, 老师提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回答得不错, 但一做主观题就错不少的学生做了一些调查。他们普遍都存在的苦恼就是:平时一遍遍看书、一遍遍地记, 可以说是不放过每一个书中的细节, 但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犯迷糊, 往往在两个相近选项中徘徊拿不定主 意。有时候甚至还是想不起来相关知识点。这样的问题很明显就是不会知识迁移。针对这样的问题, 我建议学生做到: 一、看课本要带着问题看, 不是某个具体问题, 而是 某个历史阶段与其他历史阶 段的相关联系, 某个阶段特征 与其他阶段特征的联系等等。 这些问题, 在看课本前就应该 通过看目录的形式把他们领 会了, 如果学生对照目录不能 够把相关阶段特征很好地贯 穿起来, 那么下一步就是他要 看书的重点, 把阶段特征中所 涉及的每条线索上的相关知

xtnfuowen 识点有针对性地找出来,记下 来。 二、看基础题,以题带课 本。把以往做过的错题搜集整 理归类,可以有两种基本的归 类方法:一是按照历史知识板 块归类,如:古代史错题、中国 史错题以及世界史错题集;或 者按照错题的类型归类,如: 属于知识类错误的、能力类错误的等等。这样,复习的时候,把这些曾经做错过的题,再重新做一遍,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看课本时,主干知识不要反复地一味地看,因为那些东西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而且通过做题不断地在巩固练习的东西。如果我们一直在看这些东西往往容易产生疲惫,被动接受,反而不容易达到目的。这个时候着重看一些比较生僻的,以往考试容易忽略的,但又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有一些解释性的小字部分、一些插图、历史地图。这些东西可以通过看书补充,同时可以采取自己设计题型或者和同学之间互相提问等等形式,帮助自己很好地把这些生僻知识掌握了 。如何做好冲刺阶段的历史复习筲 河北/

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其总体目标是:协助学生建立起理性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自我观念,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改善其意志品质. 1.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使学生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增加学生对价值的察觉:让学生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

帮助学生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学习正确归因;进行积极思维方式训练.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 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 3.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

心理健康说课稿范文(共8篇)

篇一:心理健康课说课范例 《给情绪找个家》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给情绪找个家》,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心得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1、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2、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动、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二、说教学内容 本来在现行教材中,这节课的课题是《最近比较烦》,结合教学具体的实践、学生状况和我教完本课内容的教学反思,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确定本课课题为《给情绪找个家》,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的自我调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心身健康。 在此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教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给情绪找个家,做情绪的主人。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本课设计为五个板块,分别为:(一)情绪故事吧; (二)情绪图片吧;(三)情绪聊吧;(四)锦囊妙计;(五)教师小结 2、过程:(一)情绪故事吧。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图片吧。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味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思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清醒地懂得: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载体。无数事实说明,不能只关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为学生成年后适应社会做好铺垫。有许多犯错乃至犯罪的青少年,都有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每个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不断优化学生整体心理环境。 小学生心理不良的表现、及其成因: 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是积极乐观、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渴求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充满自我成功信心的人。相反,却有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第一、厌学。由于小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未及时解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少言寡语,无组织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集体漠不关心,易生气、动怒、多疑,对别人的劝导具有叛逆行为。 第二、抑郁失落。不愿和人交往,对许多事情抱有幻想,并且付出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表现为悲伤、颓废,情绪不稳定,拥有孤独感。

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3篇

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3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健康生活·从心开始》。 上帝是公平的,所以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 要的呢?我认为是健康。如果没有健康,生命相对的有限时空怎能延续与拉长呢? 那么,健康是什么呢?健康包含了两个方面:身体与心理。只有身体没有疾病,心理 没有缺陷,那才能算得上是健康。只有健康,我们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 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了,看看我们的学校,每天的课间操与课外活动,都能 让我们增强体质,茁壮成长。再看看我们的身边,一个个运动设施建立了起来,不仅很充实,而且丰富了我们的健康生活。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健康非常重要,没有健康,何谈一切? 我认为健康可以分成三大方面:一、饮食方面,二、心理方面,三、运动方面。 在饮食方面中,我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饮食。不挑食,不吃街边卖的 油炸食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决不抽烟,酗酒,吸毒。 在心理方面中,我们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也是一个保持健康的方法。唯有 健康,才能让我们快乐成长。 在运动方面中,有了良好的心态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锻炼身 体时,要有目的去实现,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魄。 生命是革命的本线,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自己,为了祖国, 让健康生活从心开始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 学习、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不良的情绪则会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然而,生活 就是欢乐与悲伤、成功与失败、给予与获得的聚合体,人的情绪难免会出现波动。学会用 理智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让自己及时摆脱心理困境,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才能保 证我们的奋斗之舟沿着理想的目标顺利远航。 当我们感到痛苦愁闷的时候,可以选择集中精力去干另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回避心理 困境。因为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在大脑中就形成了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会赞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会赞美》,将从主题选定、活动目标、方案设计和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选定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识,十分关心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更希望得到同学的赞赏。依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我确定设计了《学会赞美》一课。 二、活动目标 基于该阶段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2、学会恰当地赞美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 3、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都是幸福、快乐的。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活动过程: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在设计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2、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3、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4、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下面,我具体说说是怎样准备这一课的。 首先是课前活动 上课前,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赞美,例如:“孩子们真精神!”“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你的声音真好听!”……提高学生的课堂情绪,自然的引出“学会赞美”这一话题。 一、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激发兴趣,感受赞美。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动画,听《称赞》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而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听完故事后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这两个小动物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生情,畅所欲言。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初步感受到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的双方彼此喜欢。 二、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赞美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如何去赞美别人呢?第二个环节小品引路,学会赞美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录像短片《谁最会夸》,看后让孩子讨论交流:你认为谁最会夸?为什么?以小品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赞美别人最重要的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接下来播放两个生活情景,引导孩子发现其中人物的闪光点进行赞美,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学会了赞美。 三、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赞美是儿童精神世界的阳光!”。所以我设计的第三个环节是参与体验,分享赞美。通过一个活动“我来点亮那颗星”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的幸福和快乐。活动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放着一些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一位同学的名字,我先从中抽出一张纸条,然后请全班同学帮忙找一找被抽到同学的优点,(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光学习,还有劳动、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最后请被赞美的同学谈谈受到赞美后的心理感受。此时,老师点亮一颗星。接下来请一个孩子抽出一张纸条,大家一起来找找被抽到同学的优点,点亮第二颗星。最后是小组间同学互相赞美。教师相机点亮所有星星。 这样,参与的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的愉悦,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四、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为了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赞美的魅力。在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延伸,升华赞美中,我配乐朗诵《赞美》:同学们,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

学生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发言稿

学生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发言稿 主讲人:张英彦 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座,大家能得到一点启迪,收获一点经验,长一些见识,心灵上得到一次震憾。心理学家曾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报告,发现学生心理大多是较健康的,但也有9. 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例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一则案例讲,山东某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服毒自尽。由此联想到近年来见诸报端的类似事例,例如,某小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款而自杀,某中学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而卧轨身亡,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批评而离家出走等,可见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是势在必行的问题。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那么小学生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发言稿

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发言稿 青云小学李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和良好行为训练。只有尊重科学,强化教育,立足实际,服务学生,探讨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才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体现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可持续发展负责的基本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因此,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按照相关的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主任为副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心理教育研究。为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努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个体品质与群体气质。几年来,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学校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入手,给与一定的投入,于2001年建立心理咨询室,订阅相关的办刊书报,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图板。咨询室的建立,从学校机制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证,心理教师利用心理咨询室的(这个)舞台,开展了一系列如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组织各种专题培训、针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为家长提出许多指导和帮助的活动。

其次,我校坚持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队会,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解决了学生心理困惑问题。主题班会向家长开放,广大家长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观摩主题班会,受到家长的称赞。使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心理品质得到了提高。 第三,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开辟“心雨专刊”,班级开设“心灵俱乐部”、“知心园地”、“真情沟通”、“心语架新桥”等班刊专栏,时刻为学生传授心里健康知识。 第四,每个班级创办了由3—5名学生和小干部组成的“心灵互动小组”。协助教师、帮助同学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 在此基础上,学校认真研究小学生心理作用与行为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确定了适合本校校情和学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心理、交往心理、考试心理、创新心理。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达到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在低年级,教师重点帮助学生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中、高年级,教师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厌学、考试焦虑、胆怯、抑郁、孤僻、自卑、忌妒、情绪脆弱、过度依赖、意志薄弱、怕苦怕累、抗挫折能力差、不善自我调节等心理,体验交往、乐学、开朗、成功的乐趣。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三方渗透、四个结合”:即学校管理渗透,学科教学渗透,特色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外化教育与内化教育相结

《创造的方法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创造的方法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创造的方法有许多》,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题来自叶一舵教授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初二年级第七单元《学会创造》,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重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意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创造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想象力与发散思维训练,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课程的设计意图明确指向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发大脑潜能,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对于使学生学会常用的创造方法,进行创造力训练,提高思维的活跃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会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是知识目标,其次是能力目标,最后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有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人都有创造力。 ?能力目标:学会常用的创造方法,进行创造力训练,提高思维的活跃程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进行创造力训练,学会常用的创造方法。(之所以把它作为教学重难点,主要依据是) 理由: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正是开发大脑潜能,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激发中学生对创造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创造活动,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造出好成绩。因此,对于学会常用的创造方法是学生迫切需要也是本节课的重难,为此,我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常用的创造方法,并通过实践演练加强学生应用创造方法的能力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相关音乐2、调查了解“身边的小发明和小创造” 3、学生每人带3~5种生活废品,如报纸、杂志、旧日历、空罐子、可乐瓶等。(以上是我的教材分析,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准备,接下来我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说我的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说课教案汇总

心理健康教育课说课设计 感恩的心:拥抱亲情》 学院: 班级: 姓名:《 心理健康教育课说课设计 《感恩的心:拥抱亲情》 一.说学生 (一)授课学生:初中二年级 (二)学生特点:处于青春期、第二叛逆期 1.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2.青春期情绪变化特点: (1)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2)青春期躁动(亲子关系沟通不良)。 二.说教材 教学教材取自《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辅导》中人际关系系列之亲子关系。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开篇的重要作用,只有处理好亲子关系,才能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1.教学目标: (1)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 (2)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 (3)学生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4)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的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 2.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感恩之心,付诸于生活实践。 3.教学难点: (1)把握课堂情感氛围,保证感恩课程的顺利进行。 (2)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感恩之心,让学生真正的学会感恩。 三.说教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外注式、结语式教学,而是活动式、体验式、生成性教学,是真正实现了学生自我成长的教育。

动激发学生感恩情感。 心理游戏课程主题 四.说学法 学生通过自主地、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感悟。通过交流、 分享,学生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并形成理性认知的提升。 即在体验中成长,在感悟中进步。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活动:我的“诺亚方舟”(10分钟) 1.活动内容: (上课前先向全班同学发放用白纸折好的小船,小船上画有9个格子。) 活动中让学生在纸上写下九个对自己最重要的事物,要求必须有“自己”、“父母”。而后根据老师的引导,逐步划去这些名词,划去了就代表它在你的世界里将永远消失,留下最后最重要的一个。 2.活动目的: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父母”其实在自己心目中是最重要、胜过一切的。在取舍中,让学生回忆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3.活动引导词: 请同学们把刚刚发给大家的小纸船拿在手里,来进行我们的——“我的诺亚方舟”活动,这只小船就是你人生的财富之船,船上有九格货仓,你只可以放九样东西。 (让同学们思考并发言:对于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可以是现在拥有的,可以是未来想要得到的,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七种写在船上,“父母”和“自己”必须填入。) 记住,这是一次人生的选择,你只能选择九样你想拥有的东西,除了这九样你一无所有。而后你将登上人生的航船进行人生之旅。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图文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 文篇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体会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学校、教师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环境之一的学校及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应该首当其冲去为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值得我们去探讨。 首先,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发言稿

篇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同学们: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见到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我们,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你们却在忙碌着准备的各种作业。你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缕缕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你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偶尔有人能上网查查资料、打打游戏,更像是做错事一样。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规定:“所谓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适应上完好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健康,不能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今天老师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和大家谈谈: 怎样才能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除了要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外,请同学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吃东西以前和大小便后洗手。 2、养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食物,食物不能长期保存,食用前应彻底加热,消毒、杀死细菌,防止各种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 3、养成勤剪指甲,衣服干净整洁(指甲里面会藏有能使你生病的细菌和病毒)。 4、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 5、适当休息有利于学习和身体健康。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每天睡眠以10个小时为好。 6、眼睛的卫生保健 不歪头看书学习,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看电视时眼睛要与电视有一定的距离,一般在2米以上,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一小时以内。看电视时房间应开一盏灯,看完电视用温水洗洗脸。 7、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丰富的营养能促进自己的生长发育,为健康身体提供物质基础。 二、健康的心理活动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宁阳实验高中朱红梅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本次说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情绪的调控》。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说学情 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试自己的情绪。而且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冲动、极端化,难以很好的调试自己的情绪。 三.说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是来自教材中的《最近比较烦》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试,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清楚的知道情绪产 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 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五.说重点 重点:理解合理调适情绪的重要性 六.说难点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七. 八.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九.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一)故事导入(二)情绪的故事(三)情绪的图片(四)情绪的假设(五)锦囊妙计(六)教师小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言稿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言稿 东坝完小王秀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年级的人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所以就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知识。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在相关学科和工作的渗透情况 1、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包括心理训练、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知识,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团体或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将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帮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障碍和烦恼。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给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有的放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帮助家庭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4、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风,结合新课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问题,并设置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开展检查和督促,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的进行。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将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理论研讨、案例分析、外出学习等培训活动,及总结、互相交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3、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科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科教育和日常管理中,成为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常态教育活动,要求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系院:黄淮学院姓名:张政学号:093411014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竞争也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时,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快,迫使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才不至于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人类进入了心理负重年代”。其中大学生首当其冲,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正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主观上看,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矛盾:首先是充满远大抱负与现实经验不足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抱负远大,忧国忧民,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未真正走上社会,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因此大学生经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彷徨,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问题。其次,要求他人尊重与自己尊重他人的矛盾。很多大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不喜欢别人干涉、指责,但对他人却缺乏尊重,还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致造成自命不凡、虚荣清高的个性缺陷。第三,思维独立、批判性强与识别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矛盾。第四,对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对所学专业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学习与恋爱的矛盾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以及对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选择问题等等。大学生思维独立性、批判性进一步增强,但辩证思维还不深刻,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敏锐,自我控制能力有待发展,因而大学生在社会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和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心理问题。 从客观上看,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思想多元化,竟争加剧、生活节奏加速,使人们产生紧迫感、压力感以及心理上的距离感。很多学生在中学成绩优秀,受到学校“重点培养和保护”,进入大学后失去了这种优势和地位,产生心理失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子女只顾学习,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导致有的学生生活懒散,缺乏纪律性,自理能力极差,抗压能力不强。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避免由于以上各种问题而造成的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确保大学生以良好、阳光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学校和社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