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植树问题》

胜利街小学詹裂

教学目标:

1、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会灵活解决植树问题。

2、掌握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感悟“化归”的解题方法。

3、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一一对应,建立植树问题模型难点:建模,及“化归思想”的渗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自备画图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模

1、图片:感知“间隔” 出示学校或广场树木、路灯、建筑等图片。

熟悉吗?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师说出“间隔”,并板书。

2、站队:认识“一一对应” 树和树之间柱子和柱子之间路灯和路灯之间有间隔,咱们同学站队的时候有没有间隔?谁愿意到前面来站一站?

指3 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个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人,几个人几个间隔?

你发现了什么?

人比间隔多1 个。为什么呢?师引导:我们可以这样看:先不管这个同学,从前面看,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怎么样?有规律吗?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人,人数比间隔数怎么样?

如果继续往后排,排到墙,没法站人了,几个人几个间隔?人与间隔怎么样?一一对应,相等了,是吗?

这节课我们就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一些新问题。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图)

指名读题。先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谁来说说?

指名说。师板书结果及算式。

2、找规律

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哪一个结果正确呢?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咱们能不能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找一找这其中的规律,好吗?

小组活动,师提示:“请大家用一一对应的眼光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了解学生理解及表达情况,个别指导,提示“一一对应”。

3、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生1:……

师板书相关数据(棵数间隔数)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上来跟大家说一说。

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它方法的吗?

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

1 ,师板书。

4、优化方法

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

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你学会了吗?

5、验证规律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一起来验证一下.示图:用一条线段表示20 米长的路,每隔5 米栽一棵,一共分了四段,栽了几棵树呢?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多这一棵?演示一一对应。

6、应用规律

这个规律能不能用到100 米的小路上?哪个结果正确呢?谁来解释一下算式的含

义?强调100十5的意义,即求出的是间隔数.

7、拓展与深化

如果是1 000米的小路,能栽多少棵树?如果是10000米呢?都多一棵。这一棵是哪一棵?

如果这一棵不栽,会是什么情况?想象一下。示图。这时候棵数和间隔数怎么样?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如果另一头也不栽呢?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看来这里边还有很多的学问呢.到生活中看一看.

三、拓展应用

1 、出示路灯题.

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指名读.会解答吗?试试看,也可以跟同学商量商量.

怎么想的?

2、垃圾箱问题.

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 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 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指名读.试试看.

3、总结课题我看刚才大家说的都像植树问题,可这是放垃圾箱不是植树.学生反

驳老师,

师总结课题:人们把具有这一类特点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类似于植树问题?

学生举例,师评价.

4、公园里还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再帮着解决解决。出示课本118页例2。

读一读。解决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试着做一做。

四、回顾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间隔100- 5+仁21 棵数比间隔数多1

—对应100-5=20 6 5

100-5+2=22 4 3

21 20

棵数与间隔数相等

棵数比间隔数少1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它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封闭图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本节课要解决的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感悟“化归”的解题方法,构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设计教学时,我运用“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即以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自主学习,以认知冲突为诱因,展开合作探究,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1、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结

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很多孩子喜闻乐见的教学环节。例如:在问题导入时,让学生根据画面大胆进行猜测,激发学习兴趣。再如:自主学习、互动合作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题、验证“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

2、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既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又逐步形成求实态

度和科学精神。

3、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是来自于生活,通过观察生活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从

而应用于生活。所以,我设计的每一环节都紧扣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有目的

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同时,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4、本课的练习本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以下两个层次:

(1 )直接应用,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达标测评”前面两题,我安排学生完成已

知总长和间距求棵数、已知棵数和间距求总长的练习,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双向可逆思维的能力。

(2)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

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如上楼梯、排队、敲钟、锯木头等,所以在后面的提高练习中,我把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编进题目中,让学生拓宽视野,解决生活中不同现象的“植树问题” C 这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课堂容量较大。从练习中也反馈出个别学生吃不透的现象。

所以今后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度,适当进行取舍,照顾好中差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