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2016.7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2016.7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2016.7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2016.7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

陈兵,1945年生,著名佛教学者,1981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12 届政协常委。著有《佛陀的智慧》、《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佛教生死学》、《佛教心理学》等多部专著,历年来发表百余篇论文,培养了70余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佛学总结佛教徒修行的经验,具体阐述了修禅入定的心路历程、身心变化、定心的层次和种类以及检验标准,描绘了定心迥异于散心的奇妙功用,论述了修习禅定路途中的种种问题。这些内容,是佛教徒建立信仰的重要依据,修行的必要指针,对研究现代心理学甚少涉足的超常心理,及开发人类潜能,具有重大启迪意义。

一般说来,各种三昧的证得,必须循序渐进,经历由散而定、定心逐渐加深的进程,这一进程依各人的根器、机缘和修习的勤惰,长短千差,然不论迟速,所历路径皆有一致性。

一、由散入定的初步进程

关于初学修定,由散心渐入定境的阶梯,《六门教授习定论》依《阿含经》分为九个住心(心的状态):

1、初住(内住)。定少散多,乱心难制。修习者自觉杂念纷涌,有如奔腾的洪流,难以遏止,心所专注的境界,每每被杂念打断,或则昏沉瞌睡,难以振作。杂念的涌现,或由所专注的对象及周围的境物、声音的干扰而引起联想,或因心理上的不安或事务、工作的负担而自然生起,或因阿赖耶识中的积习而无端生起。这是多数人修禅定时必然遇到的困扰。然能自觉到杂念纷涌和昏沉沉没,不似常人虽然时常杂念纷涌而不自觉察,已经是自觉摄心的一种表现。

2、正念住(续住、等住)。杂念掉举逐渐被制服,系心于一境的正念成为主人,能数分钟乃至二三十分钟专注所缘境而不散不沉。但杂念仍然不时露头,此时定心,喻如涧溪流水,时隐时现。

3、覆审住(安住)。定力增长,专注所缘境片段入定的时间较前延长,虽然仍有散乱、沉没现起,而现起时能较快觉察,运用技巧及时对治,摄心还住所缘境。此时心态定多动少,基本安定,较前放松。

4、后别住(近住)。定力更增,接近于寂定,虽然仍有掉举、沉没生起,但较前能更快地觉察,及时摄心住所缘境。修习者自觉心如潭中之水,多时寂定不动,但有时还是会被散乱、昏沉之风吹动,不能离对治沉、散的干扰。

5、调柔住(调伏住、调顺)。散乱、调举、昏沉、沉没的干扰逐渐减少,可以在较长时间(半小时以上)专注所缘境而安然不动,尝到入定的甜头,因而自然形成修定的习惯,乐于打坐。

6、寂静住。沉、散已不再干扰定心,此时若贪著禅定所生喜乐而起分别,会由之生起散乱掉举,灭除对禅定喜乐的贪著分别,其心寂静不动。

7、降伏住(最极寂静住)。定力继续增长,能自主情绪,降伏所有已生、未生之烦恼妄念的干扰,定心更为寂静。

8、功用住(专注一境)。入座之初用意摄心,便能很快入定,于一座之中专注所缘,不令沉、

散间断定心。

9、第九任运住(平等住、等引)。定力纯熟,入座后不须着意摄心,便能自然进入定境,心如止水无波,明净、寂静、恒久不动。这时已接近真正的正定,梵语曰三摩呬多(samāhita),意译“等引”,谓能引导心到达平等不动的定境。《成实论》名为“欲界定”或“电光定”、“欲心一境”。

天台宗依《成实论》等,将初禅正定之前的进程分为四位:

1、粗住。《摩诃止观》卷九描述说:

身端心摄,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然澄静,怗怗安隐,蹑蹑而入,其心在缘而不驰散。

随着心意的渐趋寂静,有“护身法”(一种自动调摄身体的力量)起,使身体自然端直,不仰不偻,不觉疼痛疲倦。

2、细住。定心泯泯转细,较前更为明净寂静。

3、欲界定。细住功夫增进,自觉心更深细,“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身如云如影,昭然明净,与定法相应,持心不动,怀抱净除,爽爽清冷,虽复空净,而犹见身心之相”,没有正定的诸功德。住此心中,可以连日不出,身体也不觉僵痛疲倦。

4、初禅未到地定。欲界定功夫增长,“泯然一转虚豁,不见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冏冏安隐”,即是接近于初禅的未到地定之相。此定超出了欲界,而尚未进入初禅。

初禅未到地定为证入初禅以上正定的基础,也是修观而发无漏慧所依的最低定心,属正奢摩他。《瑜伽师地论》卷三二说,证入正奢摩他时,“能引强盛易可觉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身轻安者,由风大(内气)来入,遍满充溢身中,除遣身粗重性,使身体轻健爽快。身轻安生起的先兆,是似乎感到头顶上沉重,然非不适。此盖相当于道教内丹所言“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的境界。心轻安,谓自觉轻松、安适、愉悦,自控情绪的力量大大增强,心不被烦恼、不安所扰乱。身心轻安初起时,令心踊跃、悦豫、欢喜,此后渐渐舒缓。

二、四禅八定

堪称为禅那的正定,是超越欲界的四色界禅、四无色界定,合称四禅四定或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八个渐次升进的阶梯,八个阶梯之间又各有未到地定或中间定,八个阶梯的升进各自又可分为南传佛学所说遍作定、近行定、安止定三定。对证入四禅八定的身心变化、境界、标准,佛书中有相当详悉的描述,说法基本相同。

初禅未到地定定力增长,进入初禅的明显标志,是身体上发生的动、痒、凉、暖、涩、滑、轻、重等感觉,称“禅触”。各种禅触都使人感到愉快。初禅有五种功德(特性):

1、寻(觉),对所缘的境相和定中所生的感受有所思察。

2、伺(观),对所缘境及禅定觉受持续的、深度的思察。

3、喜(巴piti),因得禅定的快乐而欢喜。

4、乐(巴sukha),禅定使全身产生快感。

5、一心(巴ekaggata 心一境性、定),专注之境明现,无沉、散间断夹杂。

初禅定心中,鼻、舌二识不起,唯存眼、耳、触、意四识。此禅因有寻、伺的意识活动,有粗显的领受观察,故名“有寻有伺三昧”或“有觉有观三昧”。

超越初禅,进入初、二禅之间的未到地定,此定离寻,无粗显领受观察,但有微细的光明心领受观察,称“无寻有伺三昧”或“无觉有观三昧”。

二禅及其以上正定,眼、耳、触三识亦不生起,仅余意识,于一切法相无作意领受观察,从此以上,称“无寻无伺三昧”或“无觉无观三昧”。

二禅有四支功德:1、内净,止息了寻、伺的扰动,离语言概念的分别,心更为纯粹寂静,名为“默然”。2、喜,深心喜乐,这是二禅最显著的特征,故此禅又名“喜俱禅”。3、乐,绵绵常乐,此乐犹如泉水,从内心自然流出。4、一心,随着心的寂静,呼吸亦极其细微,若有若无,进入道教所说“胎息”,故曰“二禅息住”。

三禅有四支功德:1、舍,舍离二禅中喜心的扰动。2、念,谓能自然地牢记修习的要领,自觉调心,不沉不散,不贪著禅乐。3、乐,谓深心自然不断涌出极大的快乐,此乐为三界中乐之极致,为三禅最显著的特征,三禅因而名“乐俱禅”。4、一心(定),谓虽然受乐而不贪著,乐不能干扰寂然不动的定心。

四禅有四支功德:1、舍,谓舍离三禅中乐的扰动。2、念清净,谓舍尽乐等一切扰动,心纯净、清明至极。3、不苦不乐,谓远离苦乐等诸受的扰动。4、一心(定),谓定心湛然不动,犹如明镜无尘、止水无波。随意念的寂止,呼吸也完全停息。此禅被认为是最为寂静清明的定心,称“世间真实禅定”,是修习五神通及出世间慧观的最佳基础。

在四禅的基础上,继续进修,灭却身体存在的知觉,可进入四无色定。第一空无边处(空处)定,定中唯以意识见无边虚空,心摆脱了从来的物质身体束缚,有如笼破鸟飞,自在翱翔。

第二识无边处(识处)定,舍离前定中对无边虚空的分别,只见心识无量无边,过去、现在、未来的心识念念生灭不住。

第三无所有处(不用处)定,定中不见一切,心空无所依,诸念不起。随心识之极其寂静,身中诸脉及心脏之跳动也都停息。

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定,为世间禅定的顶峰,故称“有(三界存在)顶定”。非(有)想,谓定中没有无所有处定以下的诸想;非无想,谓非如无想定、灭尽定,灭一切想,还有余一点能知之心似存非存,若有若无。

四禅八定的共同特征,是心识恒久专注于一境而不散动,即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也仍然有个“非想”为所缘境,既有所缘,便必有能缘的六、七二识,落入能缘所缘的二元对立,不能打破烦恼的根本我执尤其是第七末那识的俱生我执,不能超出有生灭、有生死的世间,故佛学将四禅八定皆判为“世间禅”。释迦牟尼出家后,先依从外道师修习世间禅,证入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发现“此中无有解脱之道”,于是舍弃世间禅而另辟蹊径。现代西方有人依印度教的禅法,证入各级禅定,其结论与当年的释迦牟尼一致。

三、出世间禅定的修证

佛教独擅的出世间禅,是由如实的正见为导,在世间禅定的基础上修观(毗婆舍那),或者直观心性而臻,也有多种境界、多个层次。

小乘佛学的出世间三昧,有空、无相、无作“三三昧”和受想灭尽定。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由以佛法正见观无常、苦、空、无我而证得。空三昧又名“空心三昧”,谓由观空而与空的本性相应,住于与空相应的定中。《杂阿含》卷二一第567经佛言:

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无相三昧,又名“无相心三昧”,是观一切感知所得相的虚妄不实,舍离对一切相的分别忆念,住于与无相的本性相应的心中。前经佛言:

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

《瑜伽师地论》卷十二说由不思惟一切相及正思惟无相界,亦不执著无相界,而入无相三昧,“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

无作三昧又作“无愿三昧”,由观苦、空、无我,息灭心意的趋求、愿求,住于无所愿求、无所作为的心中。《瑜伽师地论》卷十二谓应先观无我而入空三昧,才能进入无愿三昧,“即所观空,无所希望,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

由修空、无相、无作三三昧,能获得空、无相、无作三种解脱,三三昧因称“三解脱门”。由三三昧的智慧力,可以安住于从初禅至灭尽定的任何一级定中而不执著于定,是为“定慧双运”或“奢摩他毗婆舍那双运转道”。

佛陀禅定像

受想灭尽定(梵nirodha-samāpatti),略称“灭尽定”、“灭定”、“灭受想定”、“灭正受”、“灭尽三昧”,一般说唯有依佛法修行至阿那含果及大乘六地菩萨以上的圣者方能入此定。据《清净道论》及《瑜伽师地论》卷十二,证入灭尽定,须先入世间禅,一级级升进,至无所有处定或非想非非想处定,然后出定,深观空、无相、无我,停息六识及其所属心所的一切活动,停息末那识的俱生我执,故名“灭尽”。

《成唯识论》卷四引佛经云:

住灭尽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

这种定大概只有一与空性相应的第六识现量无分别心及阿赖耶识执持根身不死的作用,别无其它心识活动,与深度睡眠和四禅八定都不同。

从初禅起逐级升进,到证得灭尽定,凡历九级阶梯,称“九次第定”。证得九次第定的圣者反复练习,直到进退自如,能一摄心便很快由初禅一级级升进至灭尽定,从灭尽定一级级下降回初禅,有如狮子进退自如,称“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意谓反复练习而致。功夫更深,能超越九级阶梯直进直退,名“超越三昧”,又称“修禅”。《华严经·十地品》说,菩萨从第六地起能入灭尽定,第七地菩萨能念念入灭尽定,“亦念念起而不作证”,不住于灭尽定中“灰身灭智”,而从定中起心,发挥心性妙用,利乐众生。

由直接修观或参禅而悟实相,见到实相或心性之后,保任所见不乱不失,即是渐修、修定,这种定属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是渐进的进程,也可建立次第。

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说,依观月轮而见心性的次第,为五种三昧:

1、刹那三昧,于刹那之间乃至短时间内观见满月之相,“譬如猕猴,身有所系,远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饥渴,须臾止住”。

2、微尘三昧,“谓于三昧少分相应,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于一时中,得一虚蜜到

舌根,增胜欢喜,倍生踊跃,更求多蜜”。修习者初尝修定的甜头,得见实相之极少分,故名。

3、白缕三昧,谓凡夫的心自无始以来被无明烦恼所污染,黑暗不明,通过修定,“于多劫生死黑暗夜中,而今方得白净三昧,名之为缕”。喻如染黑布,于黑色中见一缕白线。

4、起伏三昧,定力未至纯熟,时进时退,起伏不定。

5、安住三昧,自如、恒久地安住于定中,“善能守护,不染诸尘”,定力与智慧不断增长,喻如有人在沙漠中跋涉,备受炎热焦渴之苦,其心渴乏,殆不能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及天酥陀等妙味食物,顿除热恼,身心泰然。于此定中远离障惑,发生菩提之芽,速登菩萨十地。

《占察善恶业报经》说,由思惟心性、离一切分别而修真如三昧,渐渐能超过四无色定境界,得“相似空三昧”;继续升进,灭受想行识的粗分别,入“心寂三昧”;继续用功,能入一行三昧,见佛无数,发相似无生法忍,住坚信住(当于菩萨初地)。《大日经疏》卷六说,在世间三昧的基础上,观察如梦幻等“十缘生句”,净除一切妄想戏论,与本来之空寂相应时,所入出世间三昧名“空三昧”。进而深观心性,观心不住相亦不住空,照见空与不空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斯时所入名“大空三昧”,住于此三昧,即得佛陀之无碍智,名为成佛。空三昧,当是证得人无我,大空三昧,当是证得法无我。

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名目极多,最为推尊的三昧是《大般若经》所举百八三昧中的首楞严(sura·gama)三昧,意译“健行三昧”、“勇健定”。《首楞严三昧经》称此定为十地菩萨及佛所入,列举其境界有修治心犹如虚空、观察现在众生之诸心、分别众生诸根之利钝、决定了知众生之因果等一百项,谓此三昧能摄一切禅定、神通、智慧,能伏一切魔,能断一切微细烦恼。《华严经·十定品》列举普光大三昧等十种大菩萨所修三昧,这十种大三昧,皆由与真如相应,在禅定中不仅现真如之体,而且现真如的相用,现法界所涵的无量世界、无量诸佛,得无量遍知一切的智慧和上事诸佛、下度众生的不思议功用。法界本具缘起无尽之理,在此大三昧中现为现实的事。这种大定,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境界,很难找到地球人类瑜伽行者能进入的记述。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2016.7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 陈兵,1945年生,著名佛教学者,1981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12 届政协常委。著有《佛陀的智慧》、《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佛教生死学》、《佛教心理学》等多部专著,历年来发表百余篇论文,培养了70余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佛学总结佛教徒修行的经验,具体阐述了修禅入定的心路历程、身心变化、定心的层次和种类以及检验标准,描绘了定心迥异于散心的奇妙功用,论述了修习禅定路途中的种种问题。这些内容,是佛教徒建立信仰的重要依据,修行的必要指针,对研究现代心理学甚少涉足的超常心理,及开发人类潜能,具有重大启迪意义。 一般说来,各种三昧的证得,必须循序渐进,经历由散而定、定心逐渐加深的进程,这一进程依各人的根器、机缘和修习的勤惰,长短千差,然不论迟速,所历路径皆有一致性。 一、由散入定的初步进程 关于初学修定,由散心渐入定境的阶梯,《六门教授习定论》依《阿含经》分为九个住心(心的状态): 1、初住(内住)。定少散多,乱心难制。修习者自觉杂念纷涌,有如奔腾的洪流,难以遏止,心所专注的境界,每每被杂念打断,或则昏沉瞌睡,难以振作。杂念的涌现,或由所专注的对象及周围的境物、声音的干扰而引起联想,或因心理上的不安或事务、工作的负担而自然生起,或因阿赖耶识中的积习而无端生起。这是多数人修禅定时必然遇到的困扰。然能自觉到杂念纷涌和昏沉沉没,不似常人虽然时常杂念纷涌而不自觉察,已经是自觉摄心的一种表现。 2、正念住(续住、等住)。杂念掉举逐渐被制服,系心于一境的正念成为主人,能数分钟乃至二三十分钟专注所缘境而不散不沉。但杂念仍然不时露头,此时定心,喻如涧溪流水,时隐时现。 3、覆审住(安住)。定力增长,专注所缘境片段入定的时间较前延长,虽然仍有散乱、沉没现起,而现起时能较快觉察,运用技巧及时对治,摄心还住所缘境。此时心态定多动少,基本安定,较前放松。 4、后别住(近住)。定力更增,接近于寂定,虽然仍有掉举、沉没生起,但较前能更快地觉察,及时摄心住所缘境。修习者自觉心如潭中之水,多时寂定不动,但有时还是会被散乱、昏沉之风吹动,不能离对治沉、散的干扰。 5、调柔住(调伏住、调顺)。散乱、调举、昏沉、沉没的干扰逐渐减少,可以在较长时间(半小时以上)专注所缘境而安然不动,尝到入定的甜头,因而自然形成修定的习惯,乐于打坐。 6、寂静住。沉、散已不再干扰定心,此时若贪著禅定所生喜乐而起分别,会由之生起散乱掉举,灭除对禅定喜乐的贪著分别,其心寂静不动。 7、降伏住(最极寂静住)。定力继续增长,能自主情绪,降伏所有已生、未生之烦恼妄念的干扰,定心更为寂静。 8、功用住(专注一境)。入座之初用意摄心,便能很快入定,于一座之中专注所缘,不令沉、

禅定的具体修法

禅定的方法是什么? 禅定的结果是什么?很多人想为什么修禅定. 上一堂课说过禅定是佛家最无上的法门, 是成佛见性的法门 .所修的一切法门都不离禅定. 禅定是所有法门的中心和目标 ,我们修的法门是围绕这个目标所修的, 所以禅定在佛教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他是中心, 也可以说它是所有法门的心法. 念佛可得念佛三昧 ,禅定可得禅定三昧, 拜忏可得拜忏三昧 ,一切法门皆可证得三昧 ,证得本性. 我们修行, 只是还原本性的过程. 法门可为我们找到方便, 能否得禅就看我们能否找到这些方便. 有一天可以感受禅定的奇妙明白禅的意思掌握实践就成就了. 禅定很简单, 就看每个人所悟的多少 . 禅定是无法用语言说的. 禅是至高无上的精神理念 .这种理念要实践领悟需要很多智慧. 关于智慧请结合上次讲座. 禅能带给人什么?从文字理解, 禅不过是没有思想没有意识. 依照这种思想我们修禅就会变成木头, 木头不可能有智慧 .我们只是用现有的智慧去衡量, 这是不能衡量的. 禅是至高无上的精神理念, 不能用现有的智慧现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衡量. 如果去衡量, 那就是佛经中的我知我见, 也就是说这是出于自己的见解而非佛的见解. 佛告诉我们这种至高无上的理念只能不断去实行, 在不断的实行不断地向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 所得到的东西才很明显, 才会有显著的效果. 接下来说如何修禅定. 禅定的法门有很多, 包括呼吸法门。所谓呼吸法门, 也就是专注于守气,一呼一吸这一瞬间 ,专注于每一念之间而形成一种定性. 这种定性并非真定. 为什么说它并非真定呢? 因为还有杂念. 何为杂念? 就是一呼一吸间微细的杂念. 但它相比我们平常大脑里的一些现象已经显得很微细了。等这种杂念在不断净化提纯, 提纯到连观想守气得念头都没有的时候心就清净了. 安住在这种清明的状态下, 没有一丝妄我杂念. 达到这种境界就可证得本性. 但是这种境界很难达到. 很多人认为一呼一吸守气很简单, 但是如果性子没有磨练下来,还是那么散漫暴躁, 那么三十分钟都很难静下来. 为什么可以这么肯定的说呢? 就是因为心性还没有磨练出来, 这个时候修禅定也许只能尝试几分钟. 在这几分钟后意识就已经飞到天上去了, 脑袋里就会生出很多杂念.就在想该吃什么该喝什么,想上厕所啊,一坐下来这些杂念就在脑袋里面打转。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 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智慧。这些主要是为证得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果位。 禅定还有有相和无相之分。有相就是小乘,修不净观、慈氏观;还有呼气、吸气观;还有声闻乘的四谛、十六行相;还有缘觉的十二缘起、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都属于是有相的禅定。无相的禅定主要就是无我、空性智慧。 禅定还可以分为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 第一,凡夫行静虑。修禅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觉受——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等等。修行者那个时候执着于乐、明、无分别的觉受,所以是凡夫行,也可以说是一般凡夫的禅定修法。 乐觉受就是内心自然会显现一些喜乐: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情,但心里也很高兴,感觉非常舒服、快乐,无法言喻。这些觉受叫乐觉受,这是一般的觉受。明觉受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能看到、感觉到外面的很多东西,如房屋、山等。无分别觉受是修禅修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是入定的过程中,这些分别念彻底没有了,特意让它生,它也生不起来。但这些觉受也是偶尔的,不是永久的,不能执着。 凡夫行静虑在小乘里主要是不净观等修法,大乘里主要是指慈悲喜舍。这些主要是资粮道的修法。 第二个是义分别静虑,也就是观空性。对无我、空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达到现量,而是比量的智慧,还会执着于空,这个是义分别静虑,这个时候还有分别念。凡夫行静虑是在资粮道中修的禅,义分别静虑是在加行道中修的禅。 第三个是缘真如静虑,这个时候是现量——寂止和胜观。寂止也就是定,如如不动;胜观就是慧,智慧,了了分明。这两个是同为一体,双运的。这种禅修只相似于佛的那种寂止、胜观,相似于佛的禅定。它也是圆满的,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所以它叫缘真如静虑。 这三种静虑,都要有正知正见的摄持——心要专注于正知正见,专注于善念不动摇。 很多人现在都注重修禅,但是都没有正知正见,而是那种什么也不想,什么念头也没有,无记的状态。这不是什么高的境界。有些人在无记的状态中也能入定,也能坐好长时间,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问题。但这不是四禅八定,连小乘的禅定都不是,更不是我们大乘修行者所要修的禅定。 这样修禅会有两种果报,一个是在三恶道,一个是在三善道。三恶道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它们一入眠好长时间都不出来。这也是以前修无记的禅定的一种功夫。为什么在恶趣里面呢?因为他没有断恶行善,没有上供下施,所以不能投生在上三道,只能在三恶道。这个修禅的果报也不会浪费,会在恶趣成熟。如果有一般的断恶行善,也有一定的上供下施,这样修禅的果报是转生在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这个果报穷尽的时候,还会堕落,还会下地狱。他在那种禅定中,一直以为那种状态就是解脱,是佛的境界,然后享受那些境界里的一些觉受。有一天业力穷尽了,他自然就会从禅定中来。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烦恼依旧、习气依旧,还是没有解脱。他不知道自己没有如法修行,于是就对佛法生起邪见:“我学佛了,修行了,但

禅定破五蕴的细节(整理)

一念不觉,明上加明起妄念,令清净本心真妄和合,因而生出阿赖耶识。 生出能见之能后,欲有所见,于是,现出顽空之相;顽空之相则生具空性;能所既立,相因相成,展转变化,痴迷相续不息,因而世界生起。 一念妄动,迷认如来藏性为识性,识蕴生成。有识则有幽隐深微之行相(行蕴),动而取境就有想(蕴),能取的见分就是受(蕴),所取的相分就是色(蕴)。一念妄动,便成五蕴重叠浑浊相。 照见五蕴皆空,先灭从色除:若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则色性自灭,之后由粗而细,受、想、行、识依次而灭。五阴生起,如人穿衣自内向外而穿,五阴消灭,如人脱衣自外向内而脱。 若明白五阴都由妄想而来,当体即空。一念顿悟,便消除五重妄想;就事来讲,世间一切所有,都是妙明真心显现。但无量劫以来,我执太深,法执更坚,色心诸法,都有微细种子,潜藏于八识田中,不能一念顿灭,须次第扫除。故用戒定慧修持力,由浅而深次第扫除,恢复本来清净。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禅定中,照见五蕴皆空之细节,如下。 色蕴:有相为色,无相为空。 色蕴未破之特征:尚有色空。 生因:坚固妄想。被心取著,其力甚强,坚固而不可分解。 色蕴中定:当妄念销尽,离念之真性在一切时、一切处皆得精而不杂、明而不昧,朗朗澄莹,外境一切动静之相不能移转其精明,于忆忘之间明觉如一。依此明觉之性入定,如明目人处于幽暗之室,虽见六精性妙明净,然心未发出本有之光,犹为色阴覆故。 破色蕴时:发本明耀,心光发明,照彻内外十方洞达,悉皆光明,无复幽黯障碍,此为色蕴销尽。超越之后,回观劫浊与色阴生起之因,乃知自己坚执欲有所见之妄念,故顽空中结暗为色,空见相织,为生起之根本。 受蕴:取著为触,厌舍为离。 受蕴未破之特征:尚有触离。 生因:虚明妄想。有受无体,虚有所明。 受蕴中定:色阴不再覆盖,得见本妙觉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十分明晰。然而,虽于觉心之本体有所证得,却未能发自在用。犹如身著魇魅之人,手足不缺,眼亦能见,耳亦能闻,心亦不迷惑,明明白白,因心触制于邪魅,不能动弹,此为本心被受阴区拘狭之相。 破受蕴时:如魇魅休歇,心得离身,且能返观其面,得意生身,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返观受阴起因,全由领受前境后所生之虚明妄想(故虽明明有苦受、乐受、舍受等之觉受,但受阴之体虚妄不可得;其体虽明显而实虚妄,纯是妄想颠倒所成)。

禅定中危险的岔路

禅定中危险的岔路 禅定中危险的岔路 禅修时,乐、明、无念三种体验便会生起。 你在那个瞬间,你一定会经验到乐、明、无念。你在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你在引吭高歌的瞬间,你的意识突然那么宽广无垠的那个瞬间,你是没有思想的,你是离念的。而你有一种内在的清明,一种不是高兴的喜悦,这就是乐、明、无念三个特征。你在这种状态下,这三个特征一定同时会有。 总结来说,它这个乐,也不是外因所起的。你可以不需要群山,不需要音乐,不需要阳光,不需要最初的那口新鲜空气,如果你真的知道怎样切入这个浩瀚,你随时可以切进去,不需要任何外缘,外缘的帮助几乎没有任何必要。当然第一次你是通过外缘达到的这个体验,但是如果你真的认出了,你就不需要任何外缘的推动了。所以这个乐是没有客体的乐。当你在这个浩瀚里,没有任何的客体。它是纯粹的空,但它

却是真正的乐。 如果你被那个乐深深地迷住了——我们以前提到印度有很多这样的人:玛司特,即神醉者,他们被那个乐给迷住了,开始忘掉所有的外在世界,忘掉了身体,甚至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活几个月,因为他们连身体都忘掉了,神醉在那个乐里面。如果你强烈地被那个乐吸引,你将会步入欲界的范围。因为那个乐最终指向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性高潮,一个最终欲望的极乐。 如果你眷恋那个明,你将会进入色界的范围。色界比我们物质世界要高一层,欲界是指我们的物理世界。我们看到的桌子、石头、木头这都是欲界的范围。色界的范围就类似于音乐的世界,它是非物质的,音乐的天堂。你如果眷恋那个,你就会进入色界的范围:有美丽的画面,缤纷的色彩,陶醉的声音,令人无限神醉的香气……颜色、香味这都属于色界的范围。 如果你眷恋无念的状态,一个深深的空,完全的安静,彻底

佛教文化考试试题参考以及答案

1.佛教: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佛教文化:是随着佛教发展而形成的历史积淀,是一种历史积淀的宗教文化现象。 2.四吠陀:①《梨俱吠陀》: 含有1017篇长短不一的祭祀圣歌,其中仅十分之一是关於一般世俗的,十分之九皆是宗教的,尤以“礼敬太阳神歌”为最重要,乃为婆罗门僧侣朝夕祷颂的一首。其内容成立的时代不一,最迟则为西元前一千年顷编集而成,此一《吠陀》乃为考察雅利安人最古状态的唯一资料。 ②《莎摩吠陀》: 计收圣歌1549首,为婆罗门僧侣於酒祭时所唱者。 ③《夜柔吠陀》: 此与《莎摩吠陀》大致相同,是教导如何施行祭礼者,所不同的,大部分为《梨俱吠陀》中,尚未出现的独创祭词。 ④《阿闼婆吠陀》: 内容分二十卷,包括731首圣歌。此系雅利安人与印度原居民族接触之后,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而后集成,故其多属神咒,为控制神鬼之法,仅少数为歌颂上帝之诗,所以多含迷信色彩。 3.五戒十善:五戒: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十善:它是以三种身业、四种语业及三种意业所组成的。又称十善道、十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即: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4.三武一周: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周”。北魏时佛教都十分兴盛,大批田产及劳动都佛寺管理,国家的财富大批流入佛寺之中。北魏太武帝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北周武帝时期僧徒滥杂,寺庙多币,蛊害百姓社会。北魏末年,佛徒人数有二百万,寺院三万余所,占北魏人口十五份一,佛徒侵占农田,不劳而获,又可逃避租税力役。北周武帝尊崇儒家。安史之乱后,藩镇连年混战,均田制破坏,中央财政日匮,百姓之赋役相对加重,由是百姓借寺院以逃税者渐多。唐代寺院拥有大量土地,贵族扩充庄园,多与寺院僧人相结,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唐武宗尚未即位时,已偏好道术。唐武宗为了整顿朝纲、收复失地、稳定边疆,在日益偏信道教的同时,开始了对佛教的整顿。建德三年(574)五月他所召集的佛道辩论会上,经道安、甄蛮、智炫等人的揭发,使周武帝认识到道教的教义虚妄和迷信方术,所以连道教一并罢黜。但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没有杀人;对高僧

禅定

禅定之门 在修学四禅八定正式得到禅定之前,有一些境界,它跟我们平常的心态是不太一样的。凡夫的心态是五趣杂居,杂乱无章的,通过训练才会慢慢得到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学习永嘉大师的禅法,也是从天台止观入门,先让这颗散乱的、烦恼的心,逐步趋向于稳定、安详,不再动摇,少有烦恼。这个过程,先是欲界定,从粗心住、细心住、持身住,乃至未到定,每个境界的提升、提升以后的身心状态如何?今天给大家做个介绍。 禅定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音译为禅那,意思是静虑。就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所以也叫思维修。就是以一个所观的境,让我们的心专注这个境,不散乱,这就是定。观呢,就是作种种的观想,这个观是第六意识,就是平常的妄想。我们的妄想是杂乱无序的、无法把握的。通过坐禅,可以让思想(妄想)有序、稳定、容易管理。所以观,就是让自己能够管理好妄想,并让它专注在某一个境上,习惯了以后,这颗禅定的心就会变得听话、自然、不会焦虑和烦恼。生活中,我们很多境界和想法都不是自己愿意的,比如怨恨别人,自己心里也想逃避这种怨恨,或者对某一种情绪或压力承受不了,也会感到痛苦,这一切都是我们不愿意的。但它既然在生活中出现了,我们就会无可奈何的受制于它,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调适自己的心,让它稳定、协调、安详。 观,首先是把这个心能够提起来。止,就是把念头停止在某一个境界上,境界的优劣对情绪的稳定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止的境界不好,就会引发更深的烦恼。比如一个人很贪心,教他修因缘观,结果他越观越贪心,觉得这个贪心好啊。一个人嗔心很重,教他修不净观,结果他看到身心的不净,更加来火气,越观越嗔恨,法不对机,很难入定。 方法是不是对机,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坐下来修这个法,感觉身心舒服、自然,心开始回归、安住,不再散乱,不再流浪,这就是对机的好方法。一个人修任何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如果无法专注在某一个境界上,就不能得定力,也就没有力量管束自己,如果不能起观,更开不了智慧。佛法的根本就是戒定慧三学,修止不修观的人,只有定力不会有智慧,而且可能会偏向外道。 很多修行人会假设一个境界或目标让自己去努力。比如先让自己不打妄想,强制自己把心停下来,这种强制偏于止的这方面。同时也有些人认为强制比较麻烦,不要去强制,管它想什么,只要读懂这些理论就行了。像哲学家、思想家不停的读书、不停的思考,却无法让心安定下来。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一盏蜡烛灯点在这里,如果它是左右摇晃的,它的灯光照到周围的景物上都不会清楚。如果灯光停在那里不动摇,周围的一切就会被它照得很清楚。这是定和慧。如果这盏灯压根儿它就是一条木棍,那是没有智慧的死定,周围的一切也就无法看清楚。佛法是用来对照身心的,能够生起觉照,就是智慧。让心静下来,感受一下,宁静的心与杂乱的心哪个更好?你自然就会选择宁静的感觉,这个选择就是智慧。 智慧是一种抉择的能力。许多人喜欢求神问卦,就是对生活没有抉择能力,不知道何去何从。有智慧的人,观察到一切事物的前因后果,就没必要去问卦了。一切法都有因果,好境界以好心态去接受。不好的也以妥善的方法去解决,这就

禅定指要

禅定指要六、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 [逸尘居士][点击:4044][放大][正常][缩小][加粗][打印][字体:17px][手机版]您的浏览器禁用了脚本功能,无法支持繁简体切换和编辑字体大小。 背景色 六、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 十六特胜观是以四禅八定为其修行次第品位的一种系统性强的禅定方法。按佛家禅定理论,先止而后观,观中必然有止,虽以观命名,但仍属止观双运禅定方法。相传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时,曾教一些弟子修不净观以断贪欲,但一些弟子修不净观后产生极端厌世思想,有些人自杀了。为防止再出现这种事件,佛便改教弟子们修十六特胜观。这种禅定方法,在修持过程中可以使修持者身心领受喜乐,并可令修持者虽入正定而不染着于诸禅的智慧,且次第分明,步步可证,易于坚定信心,直至菩提。这些特点,较许多法门更为殊胜,故称特胜观。又因修持分十六步,故称十六特胜观。在佛典中,十六特胜观仅有十六步之名目,而无具体解释,经后世修持者的实践研究,始成一系统完备具体明确的禅定方法。隋朝的著名佛学大师智者在其著作《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对十六特胜观有较详的论述。 现在依十六步之顺序,介绍这一禅定方法。 一步:观息入 从息入观起,最易入手,开始时仍应结跏趺坐(或单盘、散盘),结定印,外绝万缘,正身正意,调心调息,第一步只观入息,不观出息。观息从鼻入,至于脐下(功夫深后息入遍至全身),心依于息,念归于息。出息时,不随不依,听之任之。入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要细加体察。待修至能观入息之各种相状时,即可修第二步。 二步:观息出

观息从脐起出于鼻端,一心随息而不乱,观息出时,不观息入,唯细心体察出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 以上二步对呼吸之气的体察,要注意,知道息粗了,就应把它调细。出入息的粗细,人各有别,有的入息粗,出息细,有的人相反,原则上讲,要逢粗则调。轻重相,不是指气的轻重,是指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入息时觉体轻(这是感觉,实际重量并没有减轻),出息觉体重。涩滑相,一般是入息滑,出息涩。冷暖相,是有变化的,功夫深了,入息暖,可以暖遍全身。初始,应细心体察自身的出入息的冷暖相,不用追求与别人相同。 观息数息,都为了达到心依于息的境地,使心不散,就为禅定创造好条件了。从观息开始,人人可行,但又不可轻视,因为这是三世诸佛必经之途,我辈凡夫,更应坚信此理,恒行此法,必然会有收效的。 一二步之所以分观,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使意念不过重,不易疲劳,能持久,身心处于比较适度的松紧状态。因系入门初步,故宜如此。 三步:观息长短(修欲界定) 这一步是出入息俱观,需要掌握明白以下状况。 1.观心静与息长短之关系。若心定时,会感觉到入息长,出息短。心定则住于内,息随心入,所以感觉入息长。心不外驰,所以感觉出息短。 2.观心粗细与息粗细之关系。如果息长,则心细,息短则心粗,心细息就会细,绵绵之息,从鼻到脐,微缓而显长相,出亦如此。心粗则息粗,出入均如此。 3.如心已转静,情况就变了。息短觉心细,息长觉心粗。这时,入息从鼻至咽喉就知息尽,出息从脐至胸即尽,因为心进入较好之定境,所以感觉到息短。所以,心细则息短,相反,心粗则仍明显感觉入息从鼻至脐,清晰绵长,出息亦然。 4.短中觉长则定细,长中知短则是粗。《释禅波罗密》卷七说:“如息从鼻至胸则尽,此行处虽短,而时若大,久久方至脐,此则行处短,而时节长也。若就此而论,短中觉

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

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 鉴定和研究佛教文物,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认不清表现的是谁,是什么内容。 佛教造像内容庞杂,形象众多,使人眼花缭乱,实际上, 各类造像的规律还是很强的,各造像都是遵循着其天国阶次,或者说神格来塑造的。 有的造像,说不上是佛还是菩萨,不伦不类,形象怪诞,独出心裁,往往可能是伪作。 可见鉴定造像时必须弄清楚一些最基础的佛教常识。 佛教造像按其在佛国视觉形象, 不论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如来相 释迦佛、旃檀佛像、燃灯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卢舍那佛等。 菩萨相 观音菩萨(含度母)、弥勒菩萨、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等八大菩萨、思维菩萨像(或弥勒、 或释迦太子)、菩萨形的阿弥陀佛(长寿佛)等。 天部诸神 四天王、梵天、帝释、韦驮天、摩利支天等天部诸神

愤怒神像 佛、菩萨所化现的各种愤怒像和其他各种愤怒形的诸神比丘相 罗汉、祖师、弟子、布袋和尚、地蔵菩萨等 其他神怪 西蔵本地诸神。财神、罗睺星、墓葬主、各种吉祥动物等人间相 长寿老人、各种供养人、施主等

如来相 如来相的特征:如来即释迦佛的另一称呼。 不管什么佛,只要是佛的阶次,就一定头上有肉髻, 有右旋螺发或水波纹佛发,两眉之间的白毫可有可无, 即仅从头部也可分辨出是不是佛陀(图1)。 佛陀一般不戴冠,但9世纪后属于密宗系统的佛陀像, 也有将佛陀头上加上冠(图2),但佛发仍是高肉髻和螺发。

佛陀的大衣在早期,均为通肩式和袒右肩式, 这两种大衣~直到今天仍为西藏系的佛教造像所继承, 是藏传造像的主流大衣样式(图3-4)。 但汉传佛像则不然,北魏晚期造像由于受文人士大夫穿着的影响,

业力的六种分类

业力的六种分类 业力的内容,可以分作六门来说。 (一)业力的发动 从发动上说业力,便有所谓身、口、意三业。 1.身业 就是身的动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行为,如举手投足等,这又分二:(1)身表业______显然动身而有所表示于外者。 (2)身无表业____表示已终报应未至之间一种隐秘之招果符契。 2.口业(或称语业) 就是口的动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言音,如爱语欺诳等,这又分二:(1)语表业————显然发语而有所表示于外者。 (2)语无表业———表示已终报应未至之间一种隐秘之招果符契。 3.意业 就是意的动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思惟,如审虑决定等,这又分二:(1)意表业————显然作意而有所表示于内者。 (2)意无表业———表示已终报应未至之间一种隐秘之招果符契。 进一层说,业的发动虽然可分为三(身、口、意),而实则只是以一个意业为主。因为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必先由我们的意,审虑此事应做否,次乃决定此事应做,然后才动身发语。这便是意业的三种思:一是审虑思,二是决定思,三是动发胜思。所以身、口、二业实应摄于意业之中。像这样由审虑、决定二思以至于动身发语所造的业,便谓之“故思业”,否则谓之“不故思业”。 (二)业力的德性 从德性上说业力,便有所谓善、恶、无记三业。 1.善业 就是一种白善的业。这又分十,并且各有上中下三品。 (1)救护生命———不杀生 (2)布施资财———不偷盗 (3)勤修梵行———不邪淫 以上是三种身善业。

(4)说诚实语———不妄语 (5)作利益语———不绮语 (6)善言安慰———不恶口 (7)和合彼此———不两舌 以上是四种语善业 (8)常怀舍心———不贪 (9)恒生慈念———不瞋 (10)正信因果———不痴 以上是三种意善业。 2.恶业 就是一种黑恶的业。这又分十,并且也各有上中下三品。 (1)杀害生命———杀生 (2)不与而取———偷盗 (3)非法行淫———邪淫 以上是三种身恶业。 (4)作虚诳语———妄言 (5)作杂秽语———绮语 (6)作粗恶语———恶口 (7)作离间语———两舌 以上是四种语恶业。 (8)贪欲无厌———贪 (9)时生瞋恚———瞋 (10)常怀邪见———痴 以上是三种意恶业。 3.无记业 就是一种非善非恶的业,不能记为善或为恶,又不能记受苦果或受乐果。除前两业之外,都属于此。 进一层说,上面所说的善、恶、无记三业,只是就平常的散心境界而言,实则还有一种定心境界,就是那些修世间禅定的人所造的业。所以散善业之外,另有一种禅定业(禅定业有八: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出世间禅定的种类

出世间禅定的种类 (2011-11-08 08:33:49) 转载 分类:戒定实修 标签: 杂谈 据《般若注释》经中所记载,出世间的禅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小乘禅,第二种是大乘禅。小乘禅的定义是:依“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修习“九住心”,证“四禅八定”,以观“苦、集、灭、道”四谛等法修习,从而厌三界苦,欣涅槃乐,破人我执,断烦恼障,出世解脱,得阿罗汉果的定。大乘禅的定义是:若能依万法皆空而禅修,既可缘广大境,修“九住心”止息(“九住心”就是欲界禅修里将心止于一处的九种修行的次第),能具平等智,将整个身心安住在不增不减、不取不舍、不净不垢的境界里,自他普度,破法我执,既能断除欲界的所知障和一切烦恼,更能证得菩提涅槃二果的禅定。大乘定一般叫做犹如虚空般的定,密乘的定叫做金刚定,菩萨的定叫做勇士定。定也有“正得定”和“后得定”之分,禅修出定后于四时的行、住、坐、卧,皆不忘失佛法行仪,内心安稳而清明。 大乘禅定就是六度之中的“禅定度”,“禅定度”是修心最佳、最妙之方法,所谓禅定就是把心稳定下来,不散于他处,禅定是让心静下来的最好的方法,通过禅定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再慢慢悟自己的心性,这就是观察自心的最妙之法。就像吃糖一样,吃糖要将糖先放在嘴里,然后再慢慢地品嚼享受它的甜味是一个道理,“禅定度”也要一步又一步地逐渐进深而稳定,“禅定度”有不同的层次,据《戒律结论》云:“禅定度”又可分为积德禅定、不动禅定、自在禅定三者。

1),积德禅定:一般来说禅定也需要很多条件,在喧闹繁杂的城市里禅修比较困难一些。但是,城市里的人大部分都有自己安静的住所,条件好的还有别墅之类,这样在自己的住处就可以打坐和禅修,但还是比不上无人的静谧之处,或寺院山林等地。我们自己禅坐的地方需要有一个比较清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前面也不能摆很多很重要的东西,比如令人爱不释手的物品,或者亲近爱人的照片等等。不然的话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看着它,又要想入非非了。因此,我们要把这个禅修的环境弄得比较干净一点,不要有太多杂乱的东西,要比较整洁。修习禅定最好有一个舒服的坐垫,因为坐垫不好身体就会不自然,坐着不舒服,老是腿疼,心就静不下来,心就会乱。所以,禅定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很舒服的坐垫,身体放松了,我们的心也会慢慢相对能更静一些,因此禅定时身体的姿势、座垫都很重要。《经部》云:“坐垫舒服,则会身体安乐;身体安乐,则会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则会得到禅定。”故此,铺个好点的垫子,选好一点的环境,不受他人的干扰就行。身体的姿势要用毗卢七法:以毗卢七法的姿势而进入禅定,即两足跏趺、手结定印、脊椎正直、颈部微俯、眼观鼻尖、舌尖抵上鄂。在有些经典里讲的五支坐法,实际上也一样的。 真正禅定的时候,我们的心不让其散于他处,不起心动念,让自己完全平静下来,平静下来当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心就像瀑布流水一般,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所以我们禅定的时候,首先要让自己的思想聚集起来,因为忙碌而散乱的思想会去思考很多问题,难有片刻的宁静。我们要自己去寻找一些所缘境,比如佛像等等,我们可以看着一尊佛像,或者一个水晶,或者一朵花,就看着它,让我们的眼睛完全注视着它,心观着佛像。但不要用我们习惯的思想去观察,比如,这个佛像是什么佛?是铜的、还是金的,它是什么样子的等等;看水晶也一样,不要去想它是什么颜色?是圆的、还是方的;看花也一样,不要去想那是什么花?是红的、还是白的。。。。。这些统统都不要去想。我们就只是看着它们,完全把我们的思想定住在这上面,不让它走开,不让它胡思乱想。经常忽然出现的各种意念,都是干扰。比如城市里的人,静坐的时间本来可以是很多的,早晚都可以静坐,但他们却把时间都耗费在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或者出去喝茶、喝酒、闲聊、胡扯、瞎逛之上了,还有些人总喜欢去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白白地浪费了珍贵的时间。另外,周六、周日本来也是有时间静坐的,可他们却总是想着我们明天要去哪哪玩呢?或许会想起今天某某人怎么这么说我呢……,很多事情就会接撞而来,除了积累恶业以外并没有积累到一点善德。我们平常的习气使我们很难把心收回来。因此,我们首先就要让自己定下来,完全地定下来,不接收外界的影响和干扰,放下对外缘的思虑,心自然就定下来了,如此修行就能够积修行的善功德,所以叫做“积德禅定”。在大圆满里这种禅定也叫做“定住心”。 2),不动禅定:我们的心好不容易定下来了,身心也都放松了,但不一定一点摇动也没有,因为,我们还是有动力的活泼的凡人,比如,瀑布的水从山顶流到谷底时,会非常急速地下落,但流到谷底时,速度就会放缓很多,但还是有流动的,想让瀑布水流到谷底就不再流动是不可能的事,我们禅定也一样,想一入定就如如不动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打坐入定时,心有时侯也会向外散,故叫做掉举;或者内收昏沉,那么,在掉举和昏沉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修一段时间的定,然后再放松。我建议,最好在七天之内都修定,第二个七天时,修定和放松,互相更替。比如先定十分钟、再放松一小会,它们两个一起修。什么叫做昏沉呢?在禅定时,困惑,沉闷,昏迷,睡眠,思维不太清晰就叫做昏沉。怎么办?当精神昏沉、模糊、混乱时,就吃清淡一点,少穿衣服,呆在山顶等清静之地,放松心情。什么叫做掉举呢?在禅定时,自心专注不够,思想很难驾驭总是向外跑走,定不下来。怎么办?心散于他处的时候,多吃点有油的食物之类,多穿衣服,坐在低层的地方,让心静下来。就

悟觉妙天禅师《禅修英语-禅的境界》

悟觉妙天禅师《禅修英语-禅的境界》 坐禅要参禅Sitting Meditation Is To Realize Zen 什么是禅?一般人可能认为静坐或打坐就是禅,其实这只是禅的外表形式而已,最早的禅是从印度引进中国的,它的原名叫做「禅那」,是「静虑」的意思,意指「安静的思虑」;但这样的解释还是很模糊。 What is Zen? Generally people would consider sitting practice Zen. In fact, sitting practice is only the appearance of Zen. Zen was initially introduced to China from India. Its original name is ‘ dhyana ’, which means ‘to meditation quietly’. This interpretation still sounds vague. 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用这智慧来证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这就是「禅」。 What exactly is the meaning of meditation quietly ?Actually, the meaning of Zen is to attain the highest wisdom in deep medit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reality of all things and events with the highest wisdom. 我们常听人说:打坐要参禅。「参」什么?就是要参智慧,参事实的真相与实相,而不是在那里枯坐,如果光坐着不动,那么树木也是直立不动的,难道它也在坐禅?因为它不能参禅,所以不是在坐禅。 We always hear people say:”Sitting meditation is to realize Zen.” To realize what? To realize wisdom and the reality of all things and events. Just sitting quietly and motionlessly doesn’t make any sense. The trees are always motionles s. Are they sitting Zen meditation? As they are unable to realize Zen, they are not sitting meditation. 坐禅离不开参禅,要参无上的智慧,来印证事实的真相与真理。 Sitting medita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realizing Zen,realize the highest wisdom in order to witness the reality and truth of all things and events. 禅是一种智慧,是宇宙的真如实相,以我个人的经验为例,十多年前,我曾有一段时间不吃饭,每天只吃水果,有一天,当我禅坐时,如果那阵子常吃木瓜,就会在定中看到木瓜的影像,如果是吃桂圆,就看到桂圆,吃西瓜也一样。后来,我发现一个真理,当水果的形体越小,它的叶子也越小,反之则越大。 Zen is the highest wisdom and the reality and truth of all things and events. I would like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Zen further with my own personal ezperience. More then ten years ago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 didn’t eat anything expect for fruits.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one day while sitting meditation, I found that the fruits I had eaten such as papaya, longan and watermelon all appeared in my vision. Later on, I found that smaller fruits have smaller leaves and by the same token, bigger fruits have larger leaves.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叶子大,吸收阳光的面积也大,供应的养料也比较多,

佛教中部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简解: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三途:火途、刀途、血途。 四谛:苦、集、灭、道。 四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勿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五根:信根、进根、定根、念根、慧根。 五力:信力、进力、定力、念力、慧力。 五蕴:色、受、想、行、识。 五戒:杀、盗、淫、妄、酒。 五利使:见惑的五大类,即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五顿使:思惑的五大类,即贪、嗔、痴、慢、疑。 五邪命:五种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 六道:天、修罗、人、畜生、鬼、地狱。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七菩提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八圣道分: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识盛。

八难: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无想天难、北俱芦洲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每一谛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共十二行法轮。 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劝修转: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见思烦恼:即执着,共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断见惑超三恶道、断思惑超六道。 尘沙烦恼:即分别, 无明烦恼:即妄想, 佛教的名称: 佛:觉悟的人,即快乐无忧名为佛。 菩提萨埵:

修行的不同层次境界

修行的不同层次境界 修行,可以被分为几种层次的修行。分别是:1.【人天 善法乘】,通过积善累德,中正身心,将自身的频率调在中 正的水平上,不做任何偏歧的身心行为,养成作为一个人该有的中正素养习惯,不会目光短浅的因为种种六尘欲望而造作种种不善的事业,令身心频率绝对中正,不偏不斜。如此,就可以在人世间活的更好,乃至于来生可以继续做人,而不会堕落到三恶道。为什么呢?因为,人之所以能投胎成为人,就是因为这份中正的业力习气,素养习惯。因为,这才是人,不是吗?而如果,失去了这份中正的素养习惯,虽然这一生还是人,但已经等同于非人。这一生投胎做了人,是因为前生的素养习惯还是人,所以让你这一生做了人。而如果你这一生的素养习惯偏离了人,那来生你就不会再成为人。身心的习惯像什么,你就会去做什么。生灵的轮回转世就是这样一个原理,很简单的原理。身心的习惯,就是你身心的生理机能运行的模式惯性。你之所以现在长成了人的样子,拥有人的基因,就是因为你拥有了相应的身心习惯模式,这个习惯模式造就了你的基因序列如何排列。而如果,你的身心机能运行的惯性模式变了,等同于你的基因就会发生改变。到了一定程度,你就会变异。肥胖慵懒的跟猪一样饥不择食。好了,你下辈子指定会投胎做猪。恶毒凶狠的跟狼一样择人

而噬。好了,你下辈子指定会投胎做狼。一切极端偏执的身心习惯,都会让人不能再做人。因为,人之所以能成为人,都是来源于身心运行的机能惯性模式里比较像人。所以,六道轮回,做人,做鬼,做畜生,下地狱,还是成为天人,看的就是你的身心业力习惯的不同比重。哪个多一点,你就会去做什么。而【人天善法】这一层的修行开始,就是为了修的更像人,拥有一个【人】该有的中正素养习惯。那怎么样才能拥有一个【人】该有的中正素养习惯呢?它的标准是什么呢?(1)身心调柔,理性,拥有慈悲心,不害物伤慈,不会很容易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生起害人伤物的嗔恨心。自然也就不会恶口伤人,挑拨是非等。(2)身心中正,不偏邪,不会畏上欺下、浮言糜语、对人谄曲、小人姿态等等。不会虚妄言辞,不会不劳而获做掩耳盗铃之事。懂得控制自身对六尘境界的欲望,不偏不倚。(3)不是因为有这个规矩,畏惧惩罚而中正,而是自心显发,自我要求的中正素养。因为知道,这才是人与畜生的区别之所在。想做人,而不想再回去做畜生。能够修好这些,就是修好了【人天善法】。而不是整日为了贪求功德福德,而放生,做火供,放焰口,拜经忏。妄想习气毛病,自私自利,妄语虚狂等贪嗔痴却是丝毫未改变。福德做了,却不知道怎么【做人】,那来生顶多做一个富人家的猫狗。一样是吃喝不愁,住豪宅,坐豪车。不过,上述的是【人天善法】中的欲界善法。做

大禅定(壹)精进

大禅定(壹)精进 修行,要脚踏实地。无论讲多少理论,不去实修,没有用的,我们人类是最现实的。过去佛陀说,三界六道当中的人类,是刚强众生,是堪以忍受很多苦难的人。这句话说得很有意思,到现在为止,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们为什么是可以忍受很多苦难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整个人的修行过程就是以正知见破除所知障的过程。什么叫所知障呢?就是你的意识分别形成妄念相续 , 观念汇聚成为记忆,记忆结合心意取受,形成了思维过程,攀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 身心相续与色尘世界发生互动 , 因果缘起而成生死轮回 ; 而思维和意识的源头,皆是心灵深处见性所现。 佛陀讲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皆为心所幻化出来的境界虚妄。山河大地,宇宙微尘皆是妙明真心之所现,身心世界皆为自心现量。《楞伽经》中所讲的自心现量,只有证到十地菩萨法王子的地方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但是连法王子都不能够完全解脱心尘之束缚。只有到达完全圆觉的如来实地,才能够离舍觉性彰显自性之明空觉照,身心寂灭 , 理事无碍 , 才能了知自心现量真正的含义,证无余涅槃 ; 不可说不思议 , 无穷尽无有边 , 浩瀚宇宙无量众生皆是一念妄想而显发自性妄动。 修行,就是用正法的标准,用正法对于人世间、宇宙,对于生命,对于世界的态度、角度、观念去代替我们在人世间形成的,

通过自然学科、通过科技所认识到宇宙的所有现象,转变思维角度的同时 , 也就从心灵深处扭转了我们的觉受体验。举个例子,我们认为活在人世间应该有所作为,就应该对世界有所贡献: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奋斗,要拼搏,我们要竞争,要建立好人际关系,要学很多的知识技能,为了生活得更加滋润。这实际上就已经被妄想牵引 , 堕落在相续的因果当中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用来看待世界的这个思维,用来感受体验生命的心灵,是在人类社会中 , 俗文化遗留下来的价值观念与认识标准形成的概念聚合。 如果我们从小就接受佛陀的教育:我们知道,人的生命仅仅是因果相续的兑现,本质缘起性空,身心世界本无永恒存在的自我,我们所谓的我执色身皆是妄念因缘的相续 , 因为这一世的贪爱执着而生,因为这一世的攀缘染着而死。而生命本质是无所生无所灭,圆觉无漏 , 遍满十方,无染色尘,如如不动,我们的原始自性与如来一性,只因妄想攀缘而流浪生死。从小就灌输这些知见观念的时候,那么你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就会不一样。如果说在人世间从小给我们灌输:你遇到每一个人都是前世所遇到的缘分,无论是恶缘、无论是善缘都是我们自己生命的过去,妄念相续而体现出来的色尘因果。可能就会在我们这一生的社会活动中,用心关爱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人 , 宽恕别人罪恶的行为 , 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