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浅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浅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浅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浅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论文摘要:《寒夜》是巴金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悲剧杰作,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曾树生是作品中刻画的最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也是历来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本文主要从曾树生与丈夫汪文宣关系以及与婆母汪母之间的矛盾入手来分析曾树生的形象,剖析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揭示其性格的多维性,从而说明其是一位勇于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新女性。

关键词:曾树生、幸福与自由、新女性

正文:巴金先生1946年底完成的长篇小说《寒夜》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悲剧杰作。它是巴金先生继《家》之后创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小说艺术家的成熟。作者以真挚的感情、细腻的笔触、精妙的心理刻划、回肠荡气的故事情节、自然流畅而又极富色彩的文学语言,成功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艺术形象,曾树生是小说中刻画的最有深度的人物之一。

曾树生充满生命的活力,有一种不可压抑的气息,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意识,但是“她的性格有复杂的多维性”①,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与幸福但内心却充满矛盾,在困境中挣扎的新派女性形象。

下面我就从曾树生与汪文宣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汪母之间的矛盾这两个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一下其形象。

一、曾树生与汪文宣的关系

汪文宣是“老好人”的艺术典型,胆小、懦弱,如此相反的是曾树生却是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新派女性的艺术典型。通过读小说,我把曾树生的形象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有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意识,并勇于追求自由与幸福

曾树生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原来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她和汪文宣曾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同学,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立下了共同的志向,想创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实施教育救国的抱负,为祖国培养有用人材。”他们冲破世俗的偏见,自由恋爱并按照新的方式——未举行正式婚礼而与汪文宣同居生子,这样的

举动在那个年代该有多大的勇气。但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勇敢的迈出了惊世骇俗的一步。她的自主意识可见一斑。

曾树生随着女性解放的大潮,主动走进了社会生活的洪流。作为一个新女性她知道要解放自己获得自由,首先是要经济的独立,因此她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努力开辟着自己的生活道路,并且获得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他们一家人,不得已从上海来到战时的陪都重庆,国统区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使她和她的一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她和丈夫都不能再从事自己的理想工作。她被迫改行在一家在商业银行——大川银行供职,说是银行职员,实际是为资本家赚钱的“花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公关小姐。对这一的工作,她不称心,不满意,有满腹的委屈。但是为了曾经的理想,为了这个家,她还是努力做了下去。

曾树生追求自由,要过自由幸福的生活。她对文宣有忠诚的妻爱,但对丈夫没有依附性。有一次树生和文宣在国际咖啡馆谈话,得知文宣有病吴科长仍旧让他加班时,树生赌气的说:“辞职,就辞职!你不做事我也可以养活你!”经济上的独立让她脱离了对丈夫的依附关系。她也不容因夫妻关系而限制自己的独立自主性,而是要和一般男人一样,可以自由的参加社交活动,既可以和别的男人一起散步、跳舞、共餐,也可以和别的男人书信往还。她因此还和丈夫产生了许多误解,也因此遭受到婆婆的辱骂。树生在最后给文宣的长信中更是直接喊出了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我只想活,想活的痛快。我要自由。”“我并不是一个坏女人。我的错处只有一个:我追求自由与幸福。”

(二)善良正直、富于同情心,对丈夫保有深沉的妻爱。

曾树生对汪文宣的感情到底如何?有无爱情?是爱?还是同情、怜悯?还是其它?要想弄清曾树生的形象,这一点是要首先辨析清楚的。

作者在刻画曾树生时,没有把她的内心情感的波谷浪峰抹平,把她变成性格单一化的扁平人物。曾树生对丈夫的感情不是简单的、单一的。她对文宣的软弱的确有不满,但她在两性关系上并没有胡来,对丈夫的爱心依然保有。如果看不到人物感情的复杂性,否定她所有的那种妻爱感情,认为她所有的只是一种怜悯是不正确的。她对丈夫是深爱的,这个事实是否定不了的。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对丈夫尽心照料。

尽管她对文宣说过:“我只能怜悯你,我不能在爱你”的话,然而实际上她并没有发生爱的转移,对他还是依恋的,尽心照料的。小说里就有她多次对文宣的柔情蜜意、脉脉深情的描写。比如她赌气离开家之后,忽然在街上看到酒醉的丈夫,就赶上前亲昵的搀她回家,回家后尽管婆婆的态度不好,这个家也并不让她感到幸福,但在文宣的恳求下,她留了下来。文宣生疟疾,她就断绝了交际,在家悉心照料他,伺候他,温柔的和他谈话,亲切的安扶他。在丈夫病重的时候,没嫌弃他,并且停止与婆婆的争吵,共同扶持患肺病的文宣。这些不正是出于对丈夫的牵挂和情义吗!

2、和丈夫拥抱吻别。

拥抱亲吻是感情的强烈表现,作品有好几处多情的吻抱。一天深夜她从胜利大厦参加完舞会回家,看到文宣还没睡,还在等她,她就“温柔的对他一笑,……轻轻的吻了吻他的嘴唇,又把柔嫩的脸颊在他的左边脸上紧紧地靠了一下”,当然最能显示她不变妻情的是小说中间的吻别。她去兰州的那天早晨,她痴立于尚在睡眠中的文宣的床前,柔声告别:“宣,我们再见了,希望你不要梦着我离开你啊。”她心里不好过,用力咬着嘴唇掉转身子离开了床,可马上又回身去看他。你看,这是如何的难舍难分啊!稍后,文宣赶到楼梯口来送行,树生一见到他,“一阵心酸”,就扑到他身上去,文宣连忙后退,说自己有肺病会传染,而她“并不离开他,却伸开两只手将他抱住,又把她的红唇紧紧地压在他的干枯的嘴上,热烈的吻了一下”,并泪流满面的说:“我真愿意传染到你那个病,那么我就不会离开你了。”这是多么辛酸而深情的拥吻,这是多么催人泪下的分别场面。这里表现的难道不是恋妻对丈夫诚挚情感的流泻吗?这是发自内心的深情!

3、走后给丈夫的信钱。

树生到兰州后多次给文宣写信邮钱,“在病中他一共接到妻的三封信,”并且“妻照常来信,寄款,款子一月一汇,信一星期一封”。虽然信的内容不多,但是信中有无限深情,更不必说那些救命的款子了,而且这钱的数额远远超过文宣的工资收入。有了这些钱,既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又可以给小宣缴“贵族学校”的学食费。如果她变了心,却还接二连三的邮来信和钱,这是讲不通的。

4、归来探望丈夫。

她在兰州两个月没有收到文宣的信就急着赶来看探望他,说明了她“身在曹营,心在汉”。这里有一系列的细节,表现了她对文宣的关爱。如热情的敲门,听到文宣的死讯,“好像让人迎头浇了一桶冷水似的,她全身发冷,脸色惨白”。“他葬在哪儿?我要去看他!”“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心痛,她后悔,她真想立刻就到他的墓地去。”她了解到他最后病重惨死的情状,痛苦万分,悔恨的感情绞着她的心,她不无怨恨的说:“我要你保重!为什么病上那样还不让我知道呢?”“只要对你有好处,我可以回来,我并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这一切不都说明她对文宣没有变心吗?这岂能用怜悯可以解释的了的吗?这一切都表现了她对他深厚的情义!

5、与陈主任周旋

有人以她和陈主任(奉光)的关系为依据,否认她对丈夫的情爱。但她在两性关系上并没有胡来。不错,她曾跟陈主任逛大街,一起吃喝玩乐,也有过传递书信的情况。陈主任追她,纠缠她,甚至发生过搂她,亲吻她的轻薄行为,这虽是在她毫无准备时发生的,她却没有断然拒绝他、制止他。最后还随他去了兰州。这些对她来说,并非无可指责的。然而我们决不能据此就说她爱情转移了。从小说的情节中,我们还看不出她对陈主任有什么爱的表示。不是吗?她跟他一道走,他故意靠近她,她则有意无意的躲闪,就是在他搂她、吻她,向她表白爱情时,她也并没有感到爱与被爱的幸福。一直到最后面对亡夫,她不是心里还真诚地说着她并没有做过对不起文宣的事情吗?固然陈主任是早有企图,有意要把她从文宣身边夺走。在她来说,只是感到跟陈主任还算合得来,能够一起说说笑笑。她与他周旋,无非是借以放散自己的热情,解脱自己的郁闷。同时更重要的是还想靠他在经济上得到一些好处,而且“他们在经济上已经有密切的联系了,她靠他帮忙,搭伙做了点囤积、投机的生意,赚了一点钱。”②她如果不应付他周旋他或者使他难堪,她很可能会失掉饭碗。这样以来会给她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她是非常清楚的,正因为有这一层,所以她始终没有同意陈主任的求婚,无论陈多么有权势,也不管他怎样纠缠她,如何表白他对她的爱意。她是一方面应付,一方面又注意和他保持距离的。可以相信这个时候的她正如她在长信中所说“还没有背着你(文宣)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情”。

所以我们还不能说她投入了陈经理的怀抱。汪文宣曾经满怀的疑云在事实面前消除

了,他在她对自己的亲昵、温柔的情爱里,悔恨自己的猜疑,满含感激的自语:“她仍然对我好。不管我多么不中用,她仍然对我好。这个好心的女人!”这岂不是他对她爱的回声和共鸣吗?当然陈主任的出现,对汪文宣的感情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起着不小的破坏离异作用,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除以上五点外,还有一点应弄明白:既然曾树生对汪文宣的情爱没有变,那么她调任兰州,特别是最后的长信,怎么解释呢?这些举动不是都给汪文宣以巨大的打击吗?树生升调兰州,对他来说是“带走了爱,也带走了他的一切”,的确如此,但她去兰州是客观情况逼就的,而非她自己主动追求的。她本不想去,一直心情不乐、矛盾重重不愿意走,主要是放不下那个善良的病男人。可是,贫困的家景需要她去,丈夫已被解职,家庭用度得靠她,丈夫治病养病得靠她。她不去就得辞职,而去了还可以升一级职位,能拿更多的薪水。况且她于陈主任拉扯不开的经济关系也逼迫她去。文宣为她着想也劝她去。尽管如此,如果没有汪母尖刻的辱骂逼迫相推动,她也不是非去不可的。她曾明确的告诉文宣:“我也并不想去。要不是你妈,要不是大家的生活……我心里也是很苦啊!……”可见,她去兰州,除了经济上的考虑,汪母的不容她则是一个决定因素。那么,对她那封给汪文宣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的离婚长信应该如何看待呢?她是否已移情别恋?背叛了丈夫?甚或投入了陈经理的怀抱呢?其实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她兰州写来得长信中得到答案。虽然这封信使他绝望的感到“他完了,他的整个世界都崩溃了”。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封信既不是出自她的本意,也并非是她绝情绝义的表示,这都是她被逼迫不得已而为的。至于在那封提出分离更是因汪母而有的。要不是文宣要她写信向她母亲道歉,太伤她的心,她决不会写这样的信。就信的内容来看,虽然她向他提出了中断夫妻关系的要求,其主旨却是针对汪母的。她以此表示对汪母破坏她夫妻感情生活干涉她对幸福追求的抗议。她唯恐文宣不明白个中之意,在信中特别强调说:“我的本意其实就只是:我不愿意再看见你的母亲,而且我要自由。”这很清楚促成曾树生这些行为的决定因素都在汪母。自然,不可置疑的,这里也有对文宣的不满,长信中就有对其懦弱性格的批评和谴责。但决不能就据此说她对文宣没有情爱了,有的只是怜悯。要知道,她是一个具有独立性格的新女性,为了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决不会逆来顺受。因不堪忍受婆母的凌侮决意不和他相处,一次次出走,和他分离。但她却又一次次回到

他身边来,难道这仅仅是靠怜悯所能解释的吗?单是怜悯心绝不会有这样大的威力。正确的解释只能是她对文宣的情爱。

从树生最后的行动也可以证明,她在那封对文宣打击甚重的长信里提出分离也并非出自她的本意。那是她对汪母的怨恨和对丈夫的不满压倒了她的妻爱之情时写下的,里边充满了愤激之词。就信本身而言,我们只要仔细品味,也会感到里边隐伏着她那极度压抑着的眷恋的深情。她提出离婚,却又同时声明,“我的本意其实就只是:我不愿意再看见你母亲”。难道这里边不含有我并非一定要跟你离婚的意思吗?如果是两情已断,为什么还要写出这样的句子:“宣、亲爱的宣,我知道你很爱我”;“我知道你至今仍然很爱我。我对你也毫无恶感,我的确愿意尽力使你快乐”?并说“请你允许我做你的知己朋友,继续同你通信”“倘使可能,盼早日给我回音,就是几个字也好。”?难道这是一个对丈夫完全丧失了情爱的人会有的言辞吗?这封长信不能成为曾树生背叛丈夫的证据。其实我们反而可以这样认为——这封长信是树生追求个性解放的宣言。

(三)追求物质享受,有虚荣心。

人无完人,曾树生也是凡夫俗子,也有缺点。她年轻聪慧美丽,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和生机,但她不满足现状,对物质生活有极大地占有欲。她说:“我爱动,爱热闹,我需要过热情的生活。”她不甘寂寞,不甘于守着一个怯弱多病精力衰竭的男人。她愿意和陈主任跳舞,上咖啡店,散步,愿意和上流人物进行交往,陈主任以战争的恐怖和幸福的生活引诱她离开那个贫困的家和死气沉沉的丈夫时,“她不讲话了,只顾埋头跟着他的脚步走.她的眼前还浮着胜利大厦门前淑女贵妇们的面影。‘她们都比我幸福,’她不平地想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曾树生的自私自利怕艰苦的思想。她难以忍受精神上的孤寂和物质生活的贫乏带来的痛苦, 面对风流年轻的陈主任的追求惶惑而无法抵抗,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社会地位的尊贵,这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妻子母亲就应懂得担负起责任,而不应在于自己得到什么。二、曾树生与汪母的矛盾

“曾树生与婆婆的冲突是《寒夜》这部小说的一对主要矛盾,她俩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③汪母是受封建教育的知识妇女,曾树生是受民主思想影响的新派女性。二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有着巨大不同。她们婆媳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那

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对矛盾?这个问题弄清楚,十分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和全面认识曾树生。

汪母年轻时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生活。她也曾是昆明的才女,她也曾有姿容丰茂的时代。她具有较高的文化教养。然而战争扭曲了一切,汪母和汪文宣一样,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她处在家长专制统治失去威风的时代,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是一个充满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旧式老女人,既有可肯定的、善的一面,又有可否定的、不善的一面。她很爱她的儿子,对儿子有一种占有欲,她要文宣做一个听话孝顺的儿子,但她却不懂得尊重儿子的情感,不尊重儿媳妇的人格,总是有意无意的破坏他们的夫妻生活。而树生确实注重打扮,在外寻求欢乐,为此受到婆婆的责难和非议是可以理解的。但曾树生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这种女性的特点是藐视传统的礼教道德,重自我,崇尚个性自由和解放。矛盾也就因此而生。可以这么说:汪母是在婆媳矛盾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树生要跟文宣过有情爱的夫妻生活,汪母却“不高兴别人分去她儿子的爱”,用树生的话说就是“她根本就不愿意你对妻子好”。根本不愿意儿子对媳妇好,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旧式婆母的习惯。汪母只许儿子按照母亲的意旨去役使自己的妻子,不许他和妻子讲什么情爱。而且她极力破坏他们夫妻的感情生活。树生出走,她暗中高兴,希望她不再回来,并要儿子登报和她离婚,说什么:“那个女人走了也好。将来抗战胜利,有一天你发了财,还怕接不到女人!”“你不要难过,女人多的狠,等你病好了,可以另外找一个更好的”。看到文宣依然恋着树生,叫树生的名字还十分亲热,她就十分生气,骂儿子没出息,“真不中用”。听儿子说他去找过树生,“她的怒火立刻冒上来了”,她说出种种侮辱树生的坏话,企图打消儿子对树生的爱的念头,儿子实在听不下去,说树生“决不是一个坏女人”,她就根本不顾儿子的身体,继续的恼怒和儿子争吵,只待儿子听从了她,答应不让树生回家才算了事。她不理解儿子的心理,不尊重儿子的感情,

其次,曾树生追求自由,要过自由幸福的生活。作为新派女性,她要求和一般男人一样,可以自由的参加社交活动,既可以和别的男人一起散步、跳舞、共餐,也可以和别的男人书信往还。这是妇女冲决了封建罗网之后的一种个性解放的表现。但这在汪母

看来,却是大逆不道。对汪母而言,她思想中的封建伦理观念使她看不惯曾树生这个新式的儿媳,她看不惯这样的新派女性,她不容许自己的儿媳妇这样做。对于树生热衷交际,过自由的热情生活,她就指责树生“不守妇道”,连“做太太的规矩也不懂”;就骂她“是一只野鸟”,在外交不正经的男人,有外遇,要私奔。她瞧不起儿媳妇的职业,可又不得不间接的用儿媳妇赚来得钱;她想恢复昔日婆母的权威而事实上她又不得不做着“二等老妈”的事情。现实处境使她感到自己处于下风的痛苦,于是她就说“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树生则反击说:“现在是民国三十三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了,我没有缠过脚,我可以自己找丈夫,用不着媒人”。作者也曾这说过“这不过是盛怒时候的一个作战武器,一句伤害对方的咒骂而已。因为在一九四四年,已经没有人计较什么结婚仪式了。儿子连家都养不活,做母亲的哪里还会念念不忘那种奢侈的仪式?”④无可奈何的老女人只得运用了“精神胜利法”,想从精神上战胜对方,作为自己自卑心理的补偿。

再次,汪母除了要儿子拿出做丈夫的尊严、好好管教媳妇外,她也常常摆出婆婆的架势,当面教训树生。一次树生提前下班回来,她知道文宣带病上班了,就说“他的病还没有完全好,怎么今天就去上班?”引动了汪母的肝火,她立刻板起面孔,指着树生的鼻子说:“那你为什么不早回来拉住他?现在倒要说漂亮话!我问你,今天你走的那样早,究竟为了什么事情?”树生说你管不着,汪母自恃是婆婆,很强硬的说:“我管的着。你是我的媳妇,我管的着!我偏要管!”再如树生刚有被调到兰州的动议,她回家商议,才和树生谈起此事,婆婆就步步逼向树生,生硬的说“你想抛下我们,一个人走,你的心我还不知道!”其实树生希望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愿意和婆母平等相待,她从来没有看不起婆婆,也从来没有向她摆架子。但是她毕竟是一个摆脱三从四德旧礼教束缚的新女性,一般地说,新女性任性为我,不太可爱,让她在婆母面前俯首帖耳,那办不到,有的只能是抗争。

最后,树生相信现代医学科学,汪母则不信。在文宣的病上,树生相信西医,主张请大川银行的医药顾问诊治,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器械检查,婆婆却坚持请中医诊治,让庸医——汪母的远亲张伯情医治。树生到兰州后,让陈经理写了介绍文宣去西医医院——宽仁医院看病的信,但可悲的是因为成见,汪母竟然把信撕了。可以说文宣的病在

很大程度上是被汪母的愚昧贻误了。

从以上的对照说明,汪母虽然“在家里不是专横统治一切的暴君”,但她的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旧礼教旧观念统治着。她性格中有自私,顽固,守旧,专横的一面。而树生则是一个冲出了封建礼教樊篱、在人性解放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的新女性,她相信科学与民主,追求自由和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此婆媳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尖锐的矛盾。她们之间的矛盾是传统的封建思想与“五四”新思想斗争的延续。

总之,“曾树生虽算不上是个好女人,但也不是个坏女人。”⑤用小说中文宣的话来说“她决不是一个坏女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巴金老先生在回忆创作《寒夜》时,曾这样谈过曾树生“我最初在曾树生的身上看见一位朋友的太太的影子,后来我写下去就看到了更多的人,其中也有萧珊。所以我并不认为她不是好人”。⑥曾树生以自己的真诚、善良、有情有义,充满生命的活力,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意识,成为巴金所塑造的众多知识女性中最具深刻寓意的一个。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位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新派女性的典型形象。

注释:①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69页

②《巴金选集》第十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227页

③卜照林《中国现代文学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40页

④《巴金选集》第十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229页

⑤卜照林《中国现代文学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41页

⑥《巴金选集》第十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367页

参考书目(文献):

1.《巴金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 .《中国现代文学史》卜照林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指导》李平著中央电大出版社

歌词里有祝福你粤语歌

1、狮子山下 曲 : 顾嘉辉词 : 黄沾编 : 顾嘉辉编辑 apan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们大家 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 求共对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世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们大家 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2、张学友 - 月半弯 月半弯倚于深宵晚风轻飘一张俏脸泛著半点的醉意夜已醉了夜已醉倒了 让它安静到天晓我记得与你一起我心高飞 会急促跳动说真需要你让我看你让我细赏你陪你身边 今晚 让我靠著你的臂胳流露我热爱心底说话孕育美丽温馨爱意做梦都是你 夜已深我心思思你的丰姿只想你便是我的天使未见半秒便控制不了难以心安于今晚 让我靠著你的臂胳流露我热爱心底说话孕育美丽温馨爱意做梦都是你啦~ 3、边走边爱 词:林夕;曲:谢霆锋、孙伟明 唱:谢霆锋 从指尖跨过乱发到梦魂内从枕边走出世外 从沙丘穿过闹市继续期待从车站步向月台 怀着浪荡的心情观赏这牵手的旅程 崎岖得足以令你与我人事不省 每次我其实都想告诉你好不好栖息在快乐园地只可惜风太大你太快 还是我在路上遗留下自己这一生这么长赶上了你偏不知终点时你在何地感激这几里路我与你缠在一起到别离 蒲公英跟你共舞飞得再高还可走几多里路 从相识走到共处接近同步下一站就变陌路 怀着浪荡的心情 观赏这牵手的旅程 崎岖得足以令你与我人事不省 每次我其实都想告诉你好不好栖息在快乐园地只可惜风太大你太快 还是我在路上遗留下自己这一生这么长赶上了你偏不知终点时你在何地感激这几里路我与你缠在一起 我怕我无论怎加倍爱你都不可安居在快乐园地一早知车太慢你太快 宁愿我在路上遗留下自己这一生多侥幸赶上过你不想知终点时你在何地不管几多里路也试过缠在一起 未算别离 4、死性不改 作词:黄敬佩作曲:张佳添 演唱:twins、boyz 再见了我的宠爱谁愿接受这种意外你赞我天生可爱不愿看着我离开同伴也话我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 【摘要】:本论文希望以悲剧的视角来观照古代戏曲,梳理出古代戏曲对悲剧性意蕴的表达方式及其演化轨迹,论述其在审美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从文学观念、文化传统、社会思潮等方面探讨形式背后的意义及产生的原因。尽管抒情诗的传统和曲本位的观念使悲情苦境成为古代戏曲表达悲剧性意蕴最重要的方式,但随着文人化进程的加深,悲情悲绪的客体化走向也愈益明显,突出表现在悲剧性境遇的营造上。这不仅标志着文人观照抒写苦痛方式的变化,也标示着悲剧意识在戏曲文学中的成熟,并推动了伟大悲剧杰作的诞生。而这种成熟又是文化思潮、社会现实与文学观念等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于文人剧作家的结果。从悲剧意识角度来看,大团圆模式是古代戏曲用以拯救苦难,弥合痛苦最重要的方式,体现了人类渴望从灾难与痛苦中被解救出来的共通的文化心理。具体到戏曲叙事层面,剧作家总会设计一个甚至几个人物形象充当苦难的见证者和挽救者,借以表达其拯救愿望,宣扬其救世理想,而大团圆结局则是拯救实现的重要标志。然而,传统的写意创作原则使大团圆的内涵与形之式间发生了分裂,从而出现了团圆主义背后的悲剧性问题。从团圆模式内涵的变化及拯救者形象的演变轨迹中,不难发现古代戏曲有一个从大团圆到悲剧化的发展历程,并以悲观幻灭为其总结性的审美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可以说是文人救世理想长期影响渗透的结果。作为戏剧文类之一种,古代戏曲在话语类型、结构方式以及文本交流系统等方面有着不同于

西方戏剧的特点,因而在悲剧性意蕴的表达中形成了阴柔、婉约、感伤、凄美、悲凉等风格特色,并带来了文本存在形态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性。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虽没有悲剧这一概念,也未能形成系统的悲剧理论,但对悲剧之美的欣赏却有着深远传统,并在戏曲评点及其理论思想中得到了承续与深化,这些均为古典悲剧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典悲剧观的最终形成大致可从三个层面来看:“怨谱”说与“苦境”论继承了悲怨传统及诗歌意境理论,对悲剧风格及情感效应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卓人月、金圣叹等人的悲观主义审美趣味自觉以痛苦作为审美观照对象,从而使戏曲批评跳出了传统的感性鉴赏层面而上升至对人生本质的哲理思考层面。王国维的悲剧观既有对前二者以及其后清代曲坛延续的悲观主义审美趣味的承续,又借助西方理论对传统文化悲剧意识作了初步的总结,并始终立足于悲剧作为叙事文学这一特点详尽探讨了悲剧叙事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推动了古典悲剧观的真正形成。【关键词】:古典戏曲悲剧性叙述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7.37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27一、二十世纪中国古典

《寒夜》中曾树生人物形象探析

《寒夜》中曾树生人物形象探析 摘要:中长篇小说《寒夜》是巴金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的女主人公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女性。她曾经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理想,但在生活的重压下,她却逐渐走向了“沉沦”,将以前的理想完全抛弃了。对曾树生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探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小说“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这一最基本的主题。 关键词:《寒夜》;曾树生;探析 一、从充实的生命到萎顿的生命 考察一个作家的悲剧观念是否完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不是完整的悲剧人物。如果把巴金大量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按生命系列排列组合的话,那么这些形象可分为三类:“充实的生命”、“萎顿的生命”、“腐朽的生命”[1]。巴金的《寒夜》表现的既不是充实的生命——如杨木华;也不是腐朽的生命——如杨老三;也不是一般的萎顿生命——如田蕙世、万昭华,而是曾经有过丰富、充实生活的萎顿生命——曾树生。将这样的生命放在突出地位尽情表现,在巴金的中长篇小说里,《寒夜》是唯一的一部[2]。 曾树生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有着为中学教育事业、为创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而献身的理想;为了爱情她敢于蔑视封建礼教,没有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就同汪文宣同居了[3]。但在“寒夜”的社会里,为了挣钱补贴家用,供儿子读书,她却只得成为一家银行里的“花瓶”,整日忍气吞声地供经理玩赏。她被迫走上“花瓶”的道路后,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苦闷。但这时,她已把人生的主要目的放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快乐”上。她口口声声嚷着要“活得痛快”,声称“我爱动,爱热闹,我需要过热情的生活。”她的所谓“热情的生活”,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她追求的也只是个人的享乐”。个人享乐就是她所追求的理想和幸福。正因为如此,她不愿失去自己的“花瓶”地位;在丈夫重病之时,她可以弃夫而去[4]。她给文宣的信说:“不要跟我谈过去那些理想,我们已经没有资格谈教育、谈理想了。”她之终于跟陈主任去兰州,并向文宣提出离异的要求,说明她把追求一已的幸福看得高于一切,早年美好的树生已经死灭得差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王桂秀《寒夜里的那束灯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寒夜里的那束灯光 王桂秀 ①于小菲走进教室,发现今天的课堂出奇的安静。她放下课本,转身去黑板写 这节课的课题,却见黑板上密密麻麻画满了图案: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鱼儿。 ②“小飞鱼!”不知谁低低地喊了一句,整个教室就像听到口令似的,响起潮水 般的哄笑声。面对这阵阵潮声,于小菲这条小鱼却像被搁浅在沙滩上,呼呼地喘着粗气。 ③于小菲是开学初新来的实习老师,高挑,白净,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于 小菲打扮入时,性格却温柔得有些绵软,那些调皮的男生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几堂课下来,就把年轻的于老师揣摩得透透的。他们就喜欢在课堂上制造出一些小意外,看到年轻的于老师小脸通红,窘迫得长长的睫毛扑闪闪无处安放的样子,就莫名地高兴。 ④“小飞鱼”这个绰号无伤大雅,于小菲也早就听同事说了,但她没想到他们 竟公然在课堂上大剌剌“展示”。年轻的于小菲很生气,拿着粉笔的手有些抖,她才刚刚走上讲台没几天,还没有从学生身份真正过渡到教师这一角色。此刻,面对一片哄笑声,她不想在学生们面前暴露自己的软弱,可她又拿不出老教师的力度给予他们痛击。于小菲咬住嘴唇,扭头看向窗外,竭力让委屈的眼泪转回眼眶。 ⑤孩子们的笑声戛然而止,班长小心翼翼地走上讲台,轻轻地擦起了黑板。于 小菲轻声说了句“谢谢”,她没有追究黑板上是谁的“杰作”。这堂课上得很安静,除了于小菲的讲课声,就是孩子们刷刷记笔记的声音。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投进窗口,于小菲感觉自己此时还真像一尾小鱼,一尾急于游出去的小鱼。 ⑥早春的天很短,日子似乎还没真正从寒冬里挣脱,放学后不久,天色就迅速 暗了下来。风依然很凉,暮色四合的村庄静静的,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于小菲独自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年久失修的路坑坑洼洼,她只好放慢单车的速度,在夜色中摸索前行。突然后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几束灯光胡乱闪过,笑闹声中传来“小飞鱼”的轻呼。 ⑦“又是这群孩子。”于小菲心中一紧,不由加快了车速。这时,几束灯光整齐 第1页(共3页)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 (一)、喜剧的分类 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种形式于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皮笑肉不笑的嘲讽,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易卜生在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 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具体来说,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体现了人的非本质,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2、喜剧属于戏剧的一种类型,他有自己特定的美学涵义:(1)他是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一切喜剧性的审美现象。同悲剧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与艺术美学中的喜剧也是不一样的,艺术中的喜剧具有强烈的审美形态,既表现了现实中的喜剧性冲突,又表现了主体的审美态度(2)剧情发生排除偶然性,并且集中表现喜剧性本质(3)艺术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否定性与批判性,它是美对丑,善对恶的彻底胜利。从创作者创作心理角度来看,他是人对生命的乐感及自娱入世情怀的折射。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说明其实喜剧它是没有悲剧那种悲怆性的体验的,而是一种自我胜利的优越感。当旧事物被历史实践所抛弃时,人们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审视那些已经失去存在依据的旧事物。还加之以其智慧的微笑,在审美上嘲笑它们,并通过这种喜剧意味的笑来否定、揭露丑恶的脆弱,从而达到对美的肯定。所以喜剧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是人对自己力量和尊严的充分自信。 (三)、悲剧的分类 1、命运悲剧:这一类的悲剧表现了英雄人物与至高无上的神的旨意或者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悲壮而有徒劳的抗争。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

试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 试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样文

内容摘要 曾树生是巴金的杰作《寒夜》中的女主角,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作为一名女性,曾树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儿媳角色、妻子角色、母性角色、女性角色),在不同的角色里,她付出了不同的情感拾获了不同寻常的感受。 关键词寒夜曾树生儿媳角色妻子角色母性角色女性角色

试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曾树生是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个人价值,年轻漂亮、开朗健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时代?新女性?,曾树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生活的熏染,在追求个性解放方面,不顾生活条件限制,一味追求自以为的?热情生活?。由于她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从而使自己的家庭一步步走向悲剧,自己从此也坠入痛苦的深渊。作为读者,我与文中主人公发生了强烈的共鸣,并就曾树生所承担的角色(儿媳、妻子、母亲、自我)四个方面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一、曾树生叛逆的儿媳角色 婆婆汪母首先是一个父权思想严重的封建家长。她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里规规矩矩孝敬婆母、伺候丈夫,她希望自己享有旧时婆婆的威严,在儿媳面前可以颐指气使,为所欲为。她无法忍受儿子对儿媳的平等态度。?她这个没出息的儿子,他居然跑去找那个女人,向那个不要脸的女人低头。这太过分了……?极力挑唆儿子拿出大丈夫的权威来压制儿媳,?我如果是你,我就登报跟她离婚,横竖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的……?甚至不顾儿子的感情,逼他撵走儿媳:?我什么苦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她的气!我宁肯死,宁肯大家死,我也不要再看见她!?她尤其不能接受儿媳比儿子强的事实,对外出工作的儿媳说三道四,言辞刻薄,极力影响他们夫妻的感情。?她不会永远跟着你吃苦的。她不是那种女人,我早就看出来了。……只有你母亲才不会离开你,不管你苦也好,阔也好。??她跟我们母子不是一路人,她迟早会走自己的路。?不顾事实地极力否认儿媳对家庭所做的奉献。?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只顾自己打扮得漂亮,连儿子也不管。……在银行里做体面事情,可是就没有看见她拿过几个钱回家用。?汪母的表现用当代女作家毕淑敏所说的一段话更能表达出来,毕淑敏说:?作为施与的一方,母爱有时也是本能以至盲目愚蠢的代名词。母爱单纯也复杂,清澈也浑浊,博大也狭窄,无偿也有偿。在汪母的母爱中包含着浓郁的封建专制色彩和明显的自私心理。这种专制自私的母爱不仅伤害了儿子儿媳,而且也伤害了她自己。 其次是汪母所接受的教育告诉她,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孝敬婆婆,而不是在外头抛头露面,作为长辈自己管束儿媳是天经地义的。汪母不喜欢曾树生,因为她不守妇道、不理家务、也不关心家人,整天热衷于交际打扮应酬。尤其是她不服从管教,常常对自己表现出不恭。?她希望恢复的是过去婆母的威权和舒适的生活。?以自己做儿媳时接受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曾树生。而接受了西方现代进步思想影响的儿媳曾树生认为,现代女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The Tragedy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 Abstract: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e famous British novelist and poet Thomas hardy’s masterpiece. It is known as the treasure of English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The novel describes a pure gir l’s tragic fate. This thesis tries to probe the inevitable factors and significance of her tragedy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environment, religion, moral, family, nature and so on. Key Words:tragedy; factor; Tess; Alec; Angel. Thomas Hardy (1840-1928)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at the time of the 19th century. In his whole life he published fourteen accomplished novel, forty-seven short stories, more than nine hundred poems. In his youth, Hardy had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some liberal thinkers such as Darwin and John Stuart Mill. In his novels, Hardy incorporated many of these themes in order to portray a real world. Darwin’s challenge led Hardy to lose faith in Christianity, and this lack of faith gave his novels their tragic, bleak element.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written by Thomas Hardy in 1891, is a tragic story of a beautiful country girl, Tess Durbeyfield, who is the daughter of a poor villager. She is a pure and loyal young woman.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poor family, she has to follow her parents’ advice and visit the so-called distant relative—D’Urbervilles. Later, she is seduced by Alec D’Urbervilles, the son of a rich merchant. From then on her destiny changes greatly. At last, Tess manages to elude Alec and gives birth to her baby, but she loses the baby finally. After the death of her baby, she leaves home and goes to work as a dairymaid at a distant farm, where she meets Clare, a pastor’s son. They fall in love and get married. On their wedding night Angel confesses to her the sins of his past, Tess forgives him and tells him her story with Alec, b ut Angel can’t accept the truth, he deserts her and leaves her to Brazil. After Angel’s leaving, Tess lives a very hard life. She meets Alec again and is pursued by him once more. Without hope for Angel’s back, Tess has no choice but go to Alec again. Unfortunately, Angel comes to find Tess and tell her he still loves her. Now, Tess hates Alec deeply. With deep sad she kills Alec and runs away with Angel. They live a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唐僧:有着最慈悲的胸怀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识,仁厚善良博爱,但能力有限 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 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钱色、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傅、本领高强、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 沙悟净: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目的单纯——一心只想保护师傅求取真经、缺乏变通、没有前两位师兄那么好的本领、善良踏实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有着典型的人物性格,比如憨厚的二师兄八戒,老实巴交的三师弟悟净等等,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网范文频道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中四个主角的性格特点。更多四大名著的详细资料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 1、孙悟空——力量型代表具有力量型性格的人在工作生活上他们总是显得很有活力,富于冒险精神,充满信心,他们意志坚决、果断,一旦认准了目标就绝不会轻易放弃之,他们总是天生的工作狂,设定目标后,就行动迅速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力量型性格的人善于管理,能纵观全局,知人善任,能合理地委派工作,寻求最实际、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固执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不会主动道歉,霸道,控制欲强,骄傲而自负,自以为是,人际关系处理不佳,易发火。 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在团队中执行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能够推进团队的建设和发展。2、猪八戒——活泼型代表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奔放、豪迈、幽默、健谈、能言善辩,他们富于浪漫主义情怀,善于与人交际,惹人喜爱的个性使大家自然而然愿意跟随他们。但是他们通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记忆力不好,经常丢三落四,变化无常,很难真正成功。 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猪八戒是活泼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开心果,让团队有活力,给大家带来快乐,起着一种催化剂、调节者的作用。在团队中,活泼型性格的人可以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寻觅到自己的快乐,给团队带来活跃的氛围。 3、唐三藏——完美型代表完美型性格的人与活泼型性格的人形成两个极端,他们不会像活泼型的人一样情感外露,相反,他们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注重生活细节,追求完美,坚持不懈。但是他们通常让人觉得阴沉,没有活力,消极,很容易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感也缺乏幽默感,总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敏感并且多疑。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唐三藏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领导者,是团队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核心,也是团队目标的始终贯彻者。在职场中,这一性格的人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能够切实地做好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物。 4、沙僧——和平型代表 和平型性格的人善良、忠厚、随和、镇静,善于分析,富有韧性,坦然自若,对任何事情都有耐心,他们很细心,做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不会让别人感到被冷落,他们不喜欢张扬,不爱唠叨,其他性格的人都愿意找和平型性的人作朋友。 但是他们容易墨守成规,不喜欢改变,没有主见,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懒惰,不会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一、康德的崇高 康德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康德认为有两种意义的形式,一种是我们凭借感官可以把握的有限度的形式,另外一种是我们无法把握的同时也无法与之较量的无限的形式,前者包括了优美,后者则属于崇高。他认为巨大并不等于崇高,崇高属于伟大的东西。崇高在形式上则是无限的没有秩序的。崇高的事物主要存在于自然界。巨大表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他认为自然中只是包含崇高的事物,并不包含着崇高的根据或崇高的原因。康德说:“真正的崇高不能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里,而只涉及理性的观念:这些观念,虽然不可能有和它们正恰适合的表现形式,而正由于这种能被感性表出的不适合性,哪些理性里的观念能被引动起来而召唤到情感的面前。” 崇高首先是引起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从而克服生命力的阻碍。对于崇高的愉快不只是含着积极的快乐,更多的是惊叹或崇敬,这就可称做消极的快乐。 二、审美形态的特征: 1.生成性(就是强调在某种关系中运动的过程) (1)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 从历史的纵向来看丑和荒诞都是随着现代艺术的兴起逐渐成形的;从横向看来,与白色象征圣洁,这种西方的审美习惯被我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一样,有些审美形态其实我们还在熟悉、体验的过程中,比如荒诞,我们东方国家对它的接受和理解受西方影响。 (2)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比如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体验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性,而对蓬勃成长的儿童来讲,也很少有可能体会荒诞。 小结:审美形态的生成性也就是美的生成性 2.贯通性 指民族文化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就是了解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我们为什么对荒诞的把握不太好到位,因为在“荒诞”背后的是西方现代文化对理性思维方式的一个反省,就是它是转了一圈重新思索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人不可能是世界的主宰,不要立自己为神。 我们的文化一开始没有把理性征服摆到那么高的位置,所以没有从那个高处掉下来,对“荒诞”的体会可能始终无法真正感同深受。反之,我们的“神游”、“平和”对西方来说同样如此。 3.兼容性 是以一定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为底蕴,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4.二重性 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即基本的存在体验是共通的,可以理解的,比如荒诞我们可能从总体上现在把握没有西方深,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种体认还是能够互相交流。 三、悲剧

《寒夜》中曾树生人物形象探析

中长篇小说《寒夜》是巴金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的女主人公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女性。她曾经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理想,但在生活的重压下,她却逐渐走向了“沉沦”,将以前的理想完全抛弃了。对曾树生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探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小说“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这一最基本的主题。 一、从充实的生命到萎顿的生命 考察一个作家的悲剧观念是否完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不是完整的悲剧人物。如果把巴金大量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按生命系列排列组合的话,那么这些形象可分为三类:“充实的生命”、“萎顿的生命”、“腐朽的生命”。【1】巴金的《寒夜》表现的既不是充实的生命——如杨木华;也不是腐朽的生命——如杨老三;也不是一般的萎顿生命——如田蕙世、万昭华,而是曾经有过丰富、充实生活的萎顿生命——曾树生。将这样的生命放在突出地位尽情表现,在巴金的中长篇小说里,《寒夜》是唯一的一部。【2】曾树生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有着为中学教育事业、为创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而献身的理想;为了爱情她敢于蔑视封建礼教,没有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就同汪文宣同居了。【3】但在“寒夜”的社会里,为了挣钱补贴家用,供儿子读书,她却只得成为一家银行里的“花瓶”,整日忍气吞声地供经理玩赏。她被迫走上“花瓶”的道路后,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苦闷。但这时,她已把人生的主要目的放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快乐”上。她口口声声嚷着要“活得痛快”,声称“我爱动,爱热闹,我需要过热情的生活。”她的所谓“热情的生活”,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她追求的也只是个人的享乐”。个人享乐就是她所追求的理想和幸福。正因为如此,她不愿失去自己的“花瓶”地位;在丈夫重病之时,她可以弃夫而去。【4】她给文宣的信说:“不要跟我谈过去那些理想,我们已经没有资格谈教育、谈理想了。”她之终于跟陈主任去兰州,并向文宣提出离异的要求,说明她把追求一已的幸福看得高于一切,早年美好的树生已经死灭得差不多了。作品用细致的笔墨描绘了留在树生的身后一些光彩被黑暗社会生活的巨大投影覆盖的过程。所以树生是一个被扭曲的性格。【5】在《寒夜》这部小说中,曾树生这样从充实的生命演化为萎顿的生命,这也是作者小说创作风格转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不再象过去那样热心于创造充实的生命,不再过分关注充实生命的直接思想教育作用,而更多地从普通、平凡的社会生活出发,通过描写各种小人物,特别是那些萎顿的生命,通过表现他们的痛苦和意外的灭亡,灵魂的被扭曲,达到控诉侵略战争和腐朽、黑暗的国民党统治的目的。《寒夜》里的曾树生虽然是萎顿的生命,但曾经有过“为理想工作的勇气”,敢于蔑视传统礼义,曾树生的独特性正在于她曾经是充实的生命,但由于严酷的社会现实的“斧正”而被扭曲成了萎顿的生命。【6】 二、自私、动摇的小资产阶级女性 曾树生曾是一个有理想、想为教育事业献身的青年。在生活的折磨下,她靠着自己的姿色,在大川银行里找到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实际上是供人玩弄的“花瓶”,把过去的理想早已完全抛弃了。她之所以打扮得那样摩登,与比她年轻两岁的陈主任出入于咖啡店、跳舞厅、豪华的酒馆,甚至搭伙做囤积投机生意,想法子挣钱。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活得痛快一点,过得舒服一点;一方面也是为了分担文宣养家的费用,使十三岁的儿子能得以在贵族学校读书。她虽然当了“花瓶”,但并不甘心,她也几度想和丈夫一道改变环境,离开银行去从事教育工作,但她终归舍不得她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她天性爱活动,又颇具虚荣心。她不愿儿子过低人一等的生活,她不能忍受家庭的寂寞,尤其不能忍受婆母无休止的恶骂和嫉恨。【7】虽然有丈夫的爱怜,她也无法从懦弱的丈夫那里得到最起码的照顾和感情上的满足。她在社会上、家庭里都陷入了深深的苦难之中而不能自拔。为了摆脱这种生活,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年轻上司陈主任的爱,丢下丈夫去兰州追求个人享乐去了。从她身受的社会和家庭的欺凌来看,从她肩负的沉重的生活担子来看,她的挣扎,她的去兰州,也有社会逼迫的一面。但是从她舍弃丈夫汪文宣而投入陈经理的怀抱,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来看,又深刻地揭

多视角分析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他的巨著《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贫穷纯洁的农村姑娘被“诱奸,抛弃,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的凄惨故事。本文以《苔丝》的故事梗概为源头,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具体分析了小说中造成苔丝悲剧的两个主要人物安琪·克莱尔和亚雷·德伯的形象特征,这两个人物形象包含了哈代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马斯·哈代苔丝悲剧宿命论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他的名作《德伯家的苔丝》以批判社会和悲观主义为主要特征,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期英国下层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在小说中,苔丝经常被比喻成“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在当时社会里,她就是“一只不幸的孤鸟”,鸟的意象突显了她的孤独与无助。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酿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各种原因。 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到富人家攀亲,不幸被亚雷·德伯诱奸而蒙羞回家。 由于不堪忍受乡里邻居的风言风语,苔丝到远离家乡的奶牛场打工,在那里她与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相遇、相恋,并决定结婚。在新婚之夜,苔丝坦白了自己过去的不幸遭遇,然而克莱尔无法忍受这个现实,抛弃她远走巴西。 为了贫困的家庭,苔丝被迫再次沦为亚雷的情妇。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克莱尔从巴西回来请求苔丝的谅解。在愤怒和绝望中苔丝杀死了亚雷,和克莱尔一起度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在小说的结尾,哈代带着嘲讽的口吻写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苔丝的悲剧结束了,是什么逼迫她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哈代认为人世间充满了忧患和痛苦,“没有一条通向幸福的路,甚至也没有一条避免不幸的路”,“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本身就是极大的悲哀”。人类悲剧的原因不是人类本身的行为造成的,而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人们在情势以及支配情势的命运面前是软弱无力的”。 正是这种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思想为小说女主人公的命运奠定了悲剧基调,苔丝的悲剧人生在作者的笔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命中注定的,无论她如何与命运抗争都无法彻底摆脱这种悲惨的结局。 造成苔丝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当时英国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和不公正的法律。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侵入落后的农村地区,造成小农经济的迅速瓦解,给广大农民阶级带来了空前灾难,苔丝正是这一剧烈冲击下的可怜的牺牲品。在当时社会,只要她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就无法彻底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哈代指出:“纯洁的姑娘苔丝悲剧正是古老的威塞克斯广大农民的悲剧,二者都被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所侵袭,抛弃。” 从女姓主义视角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苔丝是“男权社会不平等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同时也是命运的牺牲品。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性作为“第一性”,是社会的主体,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女性则被视为“第二性”,是男性的附属品,“被排除在男性视野之外”,夫妻之间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苔丝的悲剧也正因为她是父权制社会的一名女性,而且温柔善良,楚楚可人,这正是资产阶级流氓恶少竭力捕捉的“猎物”。按照传统婚姻制度妻子的贞操就是丈夫的特权,如果女人在婚前失去贞操就是“不纯洁”,就会遭到社会的唾弃。苔丝婚前失身是被迫的,却受到世谷社会百般指责;亚雷·德伯是一个行为放荡的公子哥,见到漂亮姑娘就要想方设法勾引到手,当时社会却没有谴责他的“不洁”行为;安琪·克莱尔婚前也曾“跟一个成年妇女有过四十八小时的放荡历史”,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不忠”感到内疚,甚至在新婚之夜要求苔丝原谅自己过去的荒唐行为,而且,他刚刚遗弃了新婚妻子,就打算带伊兹·休爱特到巴西去,当时的社会也没有谴责他的这种行为,这就是“男尊女卑”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作为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矛盾所造成极其悲惨的结局,构成戏剧主要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代表着一些人的愿望及理想,而这种愿望却具有着极其困难的实现方式。悲剧往往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是发展最为完善的艺术类别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我们现在所发展和研究的美学上的悲剧都是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悲剧的起源 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尼采写过一本《悲剧的诞生》,这是他的第一步著作,被学者们看作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尼采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悲剧的本质。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 对于同一个概念,亚里斯多德是这样认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

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而黑格尔则认为: 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悲剧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一种戏剧形式最早起源与古希腊。一直以来,古希腊在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里都具有着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如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斯芬克斯为民解难的俄底浦斯等等,他们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吞没;或虽然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取得胜利,却命运多舛,最终遭受强大的自然的残害而死亡。这些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古希腊人与自然的抗争、博斗和相互的矛盾冲突,但这些神话

寒夜里的温暖作文欣赏

寒夜里的温暖作文欣赏 寒夜里的温暖作文(一) 无法忘记的是我儿时的一个寒冬的镑晚,一天幼儿园都放学了,别的小朋友都被父母接走了,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趴在窗口,眼巴巴的瞅着盼着爸妈快来接我,院子里早没了白日里的喧闹,只有寒风呼呼的在吼叫,枯落的树叶在寒风里打着转,天越黑了,象让谁把磨打翻了,我的眼泪叭叭的往下掉时:“爸爸妈妈肯定是不要我了“这时盛老师打扫完教室卫生走过来一把把我搂进她的怀里,像妈妈一样用手轻轻抚摸我的头一边用手帕给我檫干眼泪:“孩子别怕,有老师在呢,是不是想妈妈了?妈妈肯定一会就来接你,老师给你讲个勇敢的小羊的故事吧!“至今仍记得故事里的小羊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勇敢的和大灰狼战斗,最后胜利了!我听得入了迷,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勇敢的小羊,不在害怕和孤单! 直到院子里响起车铃声和爸爸焦急的呼喊我的乳名时我才又想起该回家了,听到爸爸在和老师解释原因_原来下班时爸爸接到报警要去处理,妈妈还在手术台上抢救病人还没下来。 直到现在,我仍会记起那寒冷的夜晚,老师用她那颗慈爱的心和温暖的怀抱,让我不再害怕不再孤单,温暖着我在以后长大的日子里……寒夜里的温暖作文(二) 原本是素昧平生,只是他却不知,只此一面,他成了我那寒夜里最大的感激与温暖。那一点星光,让我明白,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被黑暗所吞噬,并不是充斥着自私,至少还有那么一盏灯,是为我而亮。

已是初冬,冷气流早已深入了内地。早就远离那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人们已经学会将各种棉衣棉袄将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就差像熊一样冬眠了。眨眼已是十点了,小城早早进入梦乡,街道旁只有昏黄的路灯,拉着长长的影子,见证着各式各样的故事。凛冽的北风吹着,吹在脸上有种刀片似的痛感,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孤身徘徊在学校的大门前,看着灯光黑暗的保安室。仅犹豫了那么一瞬间,我对着里面说道,“叔叔,麻烦开下门!” 可能你已经猜到了,丢三落四的我竟将作业丢失了。当我吞吞吐吐地告诉了父母这一切,意料之中遭遇了一阵狂风暴雨的袭击。然后,我拿起手机就跑到学校。一路上,我边跑边想,我也没把握作业是否就丢在教室,也在担忧平日那严格的保安,也许他不开门,反将我劈头盖脸训斥一顿,我也无话可说啊!哎!还是去试一试吧。 “啪”的一声响,保安室透出了微弱的灯光,叔叔已经休息了,听到我的话,又很快地从床上爬起,从墙上随手取下一件大衣,“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透过玻璃窗,我这时才勉强看清他,是那个平时不苟言笑的胖叔叔。这次,他说话的时候声音并不充满着怨气,倒像是一种平和的叙述,“我·····我作业忘在这里了。叔叔可不可以帮我开下校门?”我的心里很快也没了当初的那份畏惧与扭捏,说话也变得流畅起来。他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按了下桌上的按钮。大门开了,我得以进入学校,和叔叔面对面说话。他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堆各式各样的作业,让我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我几乎是扫了一眼便知道,这全部都是生物和地理作业,哪里有我的?他叹了口气,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