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对口支援”政策与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研究

我国“对口支援”政策与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1977142.html,

我国“对口支援”政策与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周林青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23期

摘要“对口支援”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它与德国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之间既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现行的“对口支援”和德国成熟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决策、激励、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区别,总结我国“对口支援”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本文认为可以将我国的“对口支援”进行法制化,将其发展转变成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补充。

关键词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法制化

作者简介:周林青,西北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139-02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财力充裕地区向财力不足地区进行的资金转移,以实现地区间均衡财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均等化的目标,它的特征是实现社会补助、财政资金来源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直接透明高效、有助于扶持贫困落后地区等。

我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政策具有横向转移支付的性质,它起源于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口号,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各省市仍然在进行政府间横向支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这几个经济发达省市是主要的支援方主体,支援客体主要包括边疆民族地区、重大工程实施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地区。它有效地推动了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灾后重建等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德国的州际间转移支付是典型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我国的“对口支援”政策与其既有一些共同点,又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对这两项政策制度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如何构建“对口支援”的长期有效机制,将其法制化,对于在实现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理想、促进东西部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及边疆地区发展、弥补横向财政失衡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对口支援”与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决策机制对比分析

德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一项财政制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对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原则作出规定,联邦政府有责任保证在全国范围内使本国居民享受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