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

前言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国家安全局先后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安监管技危字[2003]37号)、《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和《专项安全评价导则》,并将安全评价通则、安全予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修订后以行业标准的形式于2007年重新发布,标准号分别为:AQ8001、AQ8002、AQ8003,进一步规范了各类安全评价报告的深度内容要求。目前正在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评价工作,纵观评价机构已完成的各类安全评价报告,普遍存在评价范围界定不清;单位简介不能充分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建设项目内容、工艺流程、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叙述不清、漏项,依托条件不成立,评价结论不明确等问题。由于评价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和认识上的不同,从合同签订后任务的策划,评价人员构成和能力组合,到评价步骤、重点评价内容的确定和关键点的掌握,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甚至出现虚假报告,应引起评价人员的高度重视。安全评价报告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问题。安全评价过程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针对性、整体性、复盖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贯穿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全过程,包括安全评价程序的六个阶段。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有各自的特点,又互相关联。其中针对性和准确性是安全评价的最大问题,该问题体现在安全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评价报告的质量。

一、前期准备阶段的问题分析目前,各评价机构基本做到在签订项目评价合同后,进行安全评价过程的策划,组建项目组,任命安全评价组长,制定安全评价计划,参加人员职责明确,必要时,聘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参加评价工作,承担项目的风险。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重复使用类同项目的评价依据,造成不够准确评价依据不够准确,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评价人员不去认真分析项目的针对性及特殊性,一味图省事,任意粘贴自己已评价项目的评价依据,造成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误用、错用,甚至将验收评价阶段使用的标准、规范照搬到予评价阶段,出现超阶段使用,安全检查表中检查内容引用的标准规范评价依据中却未提及,如此种种,不一列举。一份好的评价报告,所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在于多,而在于突出项目的针对性和特殊性,报告中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一是作为评价者评价过程中的参考依据;二是提供给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需要查证落实并遵循的法定依据;三是作为危化品企业日常安全管理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过程的依据。评价依据的准确性越高,报告的规范性越到位,报告的真实性就越强,虚假报告出现的机率就越低。

2、改扩建工程评价范围界定不清评价范围的确定影响到评价准确性,特别是改扩建工程项目,存在着工程项目之间,新老装置之间、改扩建工程与企业原有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原料及产品储存设施(罐区或仓库)之间的相互影响,工程施工与老装置生产安全管理之间的相互影响,其中有关的共用设备、物料进出管线、交叉作业场所等。此类项目,改扩建内容多、施工现场多、涉及范围广,往往评价界限

又难以确定,容易交待不清。对于改扩建工程项目评价人员务必在研读可研报告或安设的基础上,深入现场,并在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明确评与不评的界线,有效分析与相关分析的界线,不同种类的评价报告,其编制目的和内容之间的区分很明显,只有编制目的搞清楚。评价范围及评价内容就会迎刃而解。

3、谨慎承接研究、开发、中试、放大类的危化品生产项目评价由于研究、开发、中试放大期间安全设施设置可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又难以抑制事故的发生,只有在反复实验,论证确认安全设施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后,通过正规设计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装置,才能取得安全行政许可。对于依靠订单专门从事研发中试放大实验生产产品项目,不仅产品品种多,又难以预测,而且研发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各异,设备及安全设施均处于实验考核阶段,是否应设置必要的应急停车配套设施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要取得安全行政许可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建议评价机构在承接此类评价时要慎重考虑,防止评价范围界定不清,对工艺流程中安全设施设置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的风险分析考虑不周,把本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工艺误认为安全设施设置合理,埋下事故隐患,一旦在实验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评价机构要承担连带赔偿及法律责任,后果十分严重。

4、建设项目概况描述深度不够建设项目概况介绍是评价报告十分重要的一章,它是评价对象真实情况的写照,若不能真实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可能造成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失实,评价单元划分遗漏,危险程度评价结果误导,评价结论错误评价报告成为虚假报告,后果不可小视。建设项目概况大致由五部分组成,一是项目组成内容介绍,其目的是首先建立起对该项目建设内容的总体概念,防止

遗漏;二是项目的立足之本即厂址选择,周边关系及总平面布置,其目的是为评价厂址选择的合理性,总图布置与标准规范的符合性打下基础;三是生产装置组成、工艺流程和设备设施,其目的是为辩识物质及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生产工艺技术安全可靠性,是否采用落后淘汰工艺技术风险程度评价提供依据;四是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其目的是考查项目系统工程的配套性;五是安全管理,其目的是为定性评价中安全管理检查评价内容即人员培训,“三项制度”,现场管理,应急救援,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以便补充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强化企业管理提供依据。避免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评价报告中,工程地质条件介绍内容较少,特别是特殊地区,唐山、邢台、邯郸、张家口、承德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中地质采控区对项目厂址选择的影响内容提及较少,或未考虑;生产工艺只是片面依靠企业提供资料,评价人员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正确性分析不够,工艺流程框图和流程叙述不一致,化学反应式书写不规范,操作条件和特种设备判别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如此种种,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评价报告的质量,如果说2004——2006年第一轮危化企业发证评价报告是由于评价人员刚进入评价行业,水平不高,可以理解。那么,事隔5年后危化生产企业为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对企业进行换证延期评价的今天,评价报告仍然出现低级错误,部分内容照抄照搬,责任心不强,评价结果不真实,造成新的误导,确实令人费解。<举例>5、评价人员现场考察与检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有待提高按照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的要求,评价公司在接受项目的安全评价任务后,组建项目组,制定项目评价工作计划,召开项目分析会,收集相关资料,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深入

现场进行勘察和检查,这是评价人员在接受评价任务后编制评价报告前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任务分工,评价人员从周边关系、总平面布置到生产工艺、设备、储存设施,从建构筑物的到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的配套性和安全管理,由局部到系统,解剖分析评价对象,按照不同评价类型及特点,查找、分析评价项目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周边环境状况,依据相关标准,有针对性提出安全不合格项整改建议书,并经复查合格,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基本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评价人员必须对当时条件下,作出检查结果和复查结论负责。但是,经多次现场检查及企业反映发现:评价人员一人出现场,且走马观花,特别是在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安全现状评价现场检查时,在企业生产工艺、设备已经局部变动情况下,仍然粘贴两年一次复评报告中生产工艺内容,造成延期换证评价报告中生产工艺、设备与现场不符;个别企业现场安装家庭用可燃气体检测器,误认为工业用检测器,判断失误,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的防护结构(防尘结构DP、尘密结构DT)类型,辨识不清;安全不合格项整改建议书中整改内容表达不准确、未定位,整改项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具体、明确,防爆墙写成防火墙,造成企业返工,怨声载道;项目甲的整改复查记录表,放在项目乙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中,张冠李戴;安全设施设计中消除或减弱事故影响的设施、消防设施企业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和安装,评价人员验收评价时检查未发现,未列出整改项进行整改,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个别评价人员对现场检查时,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在安全评价工作开展5年后的今天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消防系统、应急器材配备情况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生事故,消防系统和应急器材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造成事故扩大蔓延、人员伤亡。现场评价人员未进行认真核对检查,又未提出整改建议进行整改,评价人员和评价机构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后果不堪设想。评价机构应当切实加强评价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知识更新和责任心教育,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参谋。6、再谈卫生防护距离问题卫生防护距离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散发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生产装置、“三废”处理设施的边界至居住区的最小距离。该距离不是发生事故的影响范围。二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在近期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评价工作中,《河北省安监局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工作的通知》(冀安监管危化[2008]27号文)中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条件第4条指出:“对取证明确承诺搬迁的企业,已按搬迁计划进度实施”。因此企业周边卫生防护距离已成为危化生产企业延期换证工作和评价机构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则问题。如果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规范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意见中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且未出具切实可行、有实质性并经当地政府认可的搬迁方案,评价机构不应出具合格的安全评价报告。企业将面临停产关闭的危险。由“卫生防护距离一览表”可以看出,由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生产产品及原辅材料的不同,卫生防护距离大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国家已制定不同类型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时,年代较早,受当时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安全设施设置、个人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器材配备,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等条件的限制,部分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可能偏大,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城乡居民区的扩大,部分企业周边卫生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应采取的措施是按已制定的标准要求,企业实施搬迁或周边环境敏感点搬迁,未搬迁前必须出具详实的搬迁方案,

并经当地政府认可,同时应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并经监管部门和专家论证后同意。上述搬迁方案及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必须作为评价报告附件,否则不能出具合格的评价报告,另外,老企业也可以根据目前的良好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本企业在目前状况下,应依据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吃老标准规定的“大锅饭”,避免按照老标准要求距离较大,搬迁任务较重,而造成的不应有的投入。例如:廊坊市广阳区有一家涂料厂,这个企业选用低毒的溶剂代替了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溶剂苯、甲苯,淘汰了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本次危险化学品延期换证工作中,企业与周边卫生防护距离不符合标准规定的600m要求,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评价报告的编制,在各级安监部门的建议下,企业进行了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了新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卫生防护距离100m,使企业与周边居民区的距离符合要求,完成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无组织释放源释放的危害物质的种类、生产工艺、设备、管道附件的选择、气象条件等总体反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选择低毒危害原辅材料,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优化工艺操作条件后,是可以改变的。廊坊市广阳区涂料厂就是一个明显例子。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汇总一览表①

企业类型生产规模t/a当地近五年平均风速m/s标准编号<22~4>4氯碱厂(电解法制碱)新、改、扩建工程<

10000800m600m400mGB18071-2000≥100001000m800m600m聚氯乙烯树脂厂新、改、扩建工程<100001000m800m600m ≥100001200m1000m800m 小型氮肥厂及改、扩建工程250001200m800m600mGB11666-8960000>

t≥250001600m1000m800m中型氮肥厂②300000>t≥60000~

500m 东光、平山等中型氮肥厂环评报告确定值大型氮肥厂

②≥300000(合成氨、尿素)700m600m500mSH3093-1999焦化厂新、改、扩建工程③1400m1000m800mGB11661-89油漆厂

④700m600m500mGB18070-2000硫酸厂新、改、扩建工

程600m500m400mGB11663-89注:①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及微丘地区的新、改、扩建工程,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企业应根据环评报告结论确定。②年生产规模大于等于6万吨、小于30万吨的中型氮肥厂国家暂无标准,应根据环评报告确定,本表内容供参考。年生产规模大于等于30万吨的大型氮肥厂其原料为渣油及天然气,以煤为原料的企业可参照执行,建议由环评报告结论确定。③焦化厂焦油加工项目、粗苯加氢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环评报告结论确定。④油漆厂卫生防护距离由于不使用苯、甲苯等危害程度较高的溶剂,而使用200#溶剂油(中度危害)后卫生防护距离可大大减小,建议由环评报告结论确定,表中数据仅供参考。石油化工装置(设施)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m)一览表

类型装置规模(104t/a)装置(设施)分类①装置(设施)名称当地近五年平均风速(m/s)<22~4>4炼油≤800一酸性水气提、硫磺回收、碱渣处理、废渣处理900700600二延迟焦化、氧化沥青、酚精制、糠醛精制、污水处理厂②700500400>800一酸性水气提、硫磺回收、碱渣处理、废渣处理1200800700二延迟焦化、氧化沥青、酚精制、糠醛精制、污水处理厂②900700600化工30≤乙烯≤60一丙酮氰醇、甲胺、DMF1200900700二乙烯裂解(SM技术)、污水处理厂、三废处理设施900600500三乙烯裂解技术(LUMMS)、氯乙烯、聚乙烯聚

氯乙烯、乙二醇、橡胶(溶剂丁苯-低顺)500300200合成纤维20<涤纶≤60一氧化装置900900700涤纶≤20一氧化装置700700600腈纶<10一合成装置600600500一聚合及纺丝装置700(800*)700(800*)600(800*)锦纶6≤3一聚合及纺丝装置500500400锦纶66≤5一成盐装置500500400注:①装置分类:一类为排毒系数较大;二类为排毒系数中等,三类为排毒系数较小。

②全封闭式污水处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可减少60%,部分封闭的可减少30%。

③*为二甲醛甲酰胺纺丝工艺的卫生防护距离。

④本表未列出的装置(设施)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0m,小于150m时应由环评报告结论确定。

⑤零散居民点指少数(几户到十几户)零散居民居住地。

⑥本表摘自“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所需防护距离较小石油化工装置的卫生防护距离(m)一览表

序号装置名称当地近五年平均风速(m/s)备注<22~4>41裂解汽油加氢505050 2芳烃抽提①3丁二烯抽提505050 4烧碱

505050 5聚丙烯(炼厂气为原料)505050 6聚丙烯(裂解气为原料)505050 7苯酐505050 8EVA树脂丙烯酸甲酯505050 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9苯乙烯②50505010聚苯乙烯505050 11丁基橡胶505050 注:①芳烃抽提装置原料为重整装置生产的混合芳烃,不含有烯烃及硫、氮、氧等化合物,本装置仅为焦化粗苯加氢萃取蒸馏装置的后部BTx萃取蒸馏部分,生产工艺较简单。

②本表所述苯乙烯装置其原料为苯和乙烯,与炼气厂精馏生产乙烯(辅料为丙烯)原料相比生产工艺较简单。

③本表摘自“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二、危险有害因素便是阶段常见问题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预测企业的安全状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是在评价范围内,对评价对象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科学分类、识别、分析的过程,目前评价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缺乏系统性物质未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分成原料、辅料、产品分别叙述,而按照《危险化学品名录》的规定,分别判定是否是危险化学品,识别过程缺乏系统性,物质的综合危险特性汇总表中部分报告遗漏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内容,不能建立该物质危险特性的总体概念。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扩大化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状态、状况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有些评价人员忽略立足于本质安全进行分析的概念,对生产过程和设备、设施盲目进行假设事件的管理因素和人为失误分析,甚至做出大量设备缺陷的假设,造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扩大化。

3、验收评价报告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盲目抄袭预评价(或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中辨识内容验收评价报告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盲目抄袭预评价(或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中辨识内容,造成辨识结果和生产场所实际存在于中间储存设备中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因储存量变化使应辨识的结果偏差较大,严重时,可造成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错误。

三、定性、定量评价常见问题的分析安全评价根据量化的程度可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是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危化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指标后,运用定量评价方法对这些危险因素指标进行量化,是对危险性大且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确定其影响范围

的过程。实际上,评价单元的划分,简化了安全评价工作,避免评价漏项,提出不同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应用的准确性和不同单元之间危险度的比较概念,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也就是评价分析的过程,只有评价单元界限和层次清楚,达到分析的针对性要求,其评价才能立论有据,评价结论才会有可信度,定性定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定性分析评价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进行评价时,部分报告未按照项目使用的物料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状况、状态、单元操作条件及反应机理的不同,具体分析事故发生的触发事件,而是照抄照搬,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没有针对性,此类问题具有普遍性。

2、安全检查表评价小结过分简单,在汇总完不符合项后,未对本单元的评价结果给出比较明确的综合性意见。验收评价安全检查表中检查结果一栏,均填写为“符合”,对如何符合未介绍符合内容,令人不可信。

3、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汇总一节在汇总各单元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后,对评价项目的总体分析较简单,未按照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得合理性,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安全设施设置的可行性、先进性进行综合汇总分析,使评价结论缺乏具体分析内容的支撑。四、评价结论及报告编制问题的分析1、安全评价结论问题分析安全预评价或(设立评价)结论中对“明确评价对象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程度”一节编写内容空洞、套话连篇,未明确本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场所、设备名称,采取的安全设施和措施的安全可靠程度及同类项目或装置事故发生的概率、财产损失情况等内容,笼统叙述其受控程度是否可以接受

的,缺少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支持。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结论在对各项要求分工叙述后,应作出对该项目总体评价结论:

(1)项目立项批准备案情况,(2)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是否办理了相关备案手续情况,施工、安装、监理、评价、设计单位的资质情况。

(3)消防设施及其消防验收情况。

(4)特种设备及强制检验情况。

(5)各类监测、监视、报警装置布置情况。

(6)安全设施投资及其使用情况。

(7)总平面布置、建(构)筑物、耐火等级及防爆电气选择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防雷设计是否合理、安装规范并取得防雷检测合格证,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8)公司的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三项制度”建立情况。是否配备了劳动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器材,公司对职工是否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否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了演练。综上所述:××项目符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具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