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及搜索制度

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及搜索制度

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及搜索制度
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及搜索制度

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及搜索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河西区政府下发的关于《河西

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规定》,提高特殊人群中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

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特定制度如下:一.加强与公安派出所、居委会、妇联、街流动办和社区站的联系,定期了

解流动人口的数量、特点,分布情况,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及儿童的有关资料,确定免疫服务策略。

二.加强对妇科医生、儿保医生及街道居委会的宣传,通过他们传播有关计划免疫信息,通知免疫服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如何办理接种手续。

三.积极向流动人口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免疫接种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对我辖区内的流动儿童居住在三个月以上的实行流动儿童建卡、建册制,并做好登记记录,纳入本片的计免常规管理中。

四.加强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搜索、查寻工作。定期到农贸摊群市场、出租屋、工地等流动人口聚集地搜索流动儿童,发现一个,管理一个,并查验预防接种卡、证。对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按疫苗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对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即差什么补什么。(差几补几)

五.实行流动儿童转卡、转证制。流动儿童持原居住地接种单位签发的预防接种卡、证到我预防科办理接种手续,经工作人员查验无误予以登记,并按免疫规划程序完成各类疫苗的免疫接种。对无预防接种卡、证或无接种证明的流动儿童

要求回到原户口所在地的接种单位查询有效接种日期,以便“查漏补种”。每三个月对流动人口的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对接种卡、证及时进行补卡、剔卡、消卡的工作,并将接种卡妥善保管。

六.流动人口的适龄儿童管理要纳入正常的计免工作中,关注流动人口中难管理的儿童和特殊困难的残疾儿童,用爱心和诚心向他们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加强信息的传播方式,定期不定期地走访他们,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搜索、登记,开展便民服务,预约他们前来接种。

2018年免疫规划人员考试题

某某区2018年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单位从业人员上岗考试试 卷 单位分数 一、填空题(10道题,20个空,每空1.5分共30分) 1、儿童出生()小时内,应注射的疫苗有()(),新生儿出生后,其监护人应持()至儿童()所在的预防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 2、根据《》和《》的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均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如有损坏或者遗失时,应及时到()补办。 3、()最不宜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4、计划免疫宣传日是每年的() 5、麻疹的传染源() 6、预防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对针对传染病的(),从而预防相应的()。 7、预防接种门诊至少()进行一次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到流动人口集居地、出租房等地、掌握流动儿童情况。 8、冷链是指为保障疫苗质量,疫苗从()到()均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全过程。 9、接种MR后()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注射免疫球蛋白 者应间隔≥()月接种。 10、每月查漏补种的对象是()岁以下儿童。

二、选择题(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 1|、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母婴传播 B.血液传播 C.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D.性传播 2、关于接种疫苗后出现的红肿硬结处置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A.红肿直径和硬结<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B.红肿直径和硬结在15~30mm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冷敷,出现硬结者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 C.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应及时热敷。 D.红肿和硬结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AEFI后______内填写AEFI 个 案报告卡,向受种者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 A.2小时 B.48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4、预防接种前家长应主动向医生介绍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既往免疫情况,其中不包括() A.孩子是否有发热,过敏性史,孩子在某次接种后是否有过过敏

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及搜索制度

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及搜索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河西区政府下发的关于《河西 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规定》,提高特殊人群中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 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特定制度如下:一.加强与公安派出所、居委会、妇联、街流动办和社区站的联系,定期了 解流动人口的数量、特点,分布情况,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及儿童的有关资料,确定免疫服务策略。 二.加强对妇科医生、儿保医生及街道居委会的宣传,通过他们传播有关计划免疫信息,通知免疫服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如何办理接种手续。 三.积极向流动人口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免疫接种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对我辖区内的流动儿童居住在三个月以上的实行流动儿童建卡、建册制,并做好登记记录,纳入本片的计免常规管理中。 四.加强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搜索、查寻工作。定期到农贸摊群市场、出租屋、工地等流动人口聚集地搜索流动儿童,发现一个,管理一个,并查验预防接种卡、证。对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按疫苗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对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即差什么补什么。(差几补几) 五.实行流动儿童转卡、转证制。流动儿童持原居住地接种单位签发的预防接种卡、证到我预防科办理接种手续,经工作人员查验无误予以登记,并按免疫规划程序完成各类疫苗的免疫接种。对无预防接种卡、证或无接种证明的流动儿童

要求回到原户口所在地的接种单位查询有效接种日期,以便“查漏补种”。每三个月对流动人口的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对接种卡、证及时进行补卡、剔卡、消卡的工作,并将接种卡妥善保管。 六.流动人口的适龄儿童管理要纳入正常的计免工作中,关注流动人口中难管理的儿童和特殊困难的残疾儿童,用爱心和诚心向他们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加强信息的传播方式,定期不定期地走访他们,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搜索、登记,开展便民服务,预约他们前来接种。

2018年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方案

2018年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方案 2016年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工作的落实,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办法》和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对象 本方案中的流动儿童指户籍在外县﹙乡﹚、在居住地连续居住满3个月的0-6周儿童; 二.目标 建立起我乡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机制,使流动儿童享有同本地儿童同样的权利,提高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暴发。三.工作指标 (一)流动儿童建卡(证)率达到≥98%以上。 (二)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即: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新生儿乙肝疫苗单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四.措施 (一)加强领导、增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是我乡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关系到我乡实施免疫规划,控制针对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条例》所规定的各项政策,明确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增加经费投入,以保证包括疫苗、常规免疫运转、冷链设备建设、人员培训、社会宣传动员等工作经费和接种人员补助经费的落实,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部与公安、教育、计生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定期交换流动人口的信息,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共同抓好流动人口中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及时协调解决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三)开展主动搜索,及时掌握目标人群,每月定期到各部门及村、居委会收集流动人口资料;每年至少2次到流动人口集居地、出租房等进行入户调查,及时

【VIP专享】每月开展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方案

石泉县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为了继续巩固我县流动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成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确保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安康市流动儿童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中心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疫苗补种原则 根据流动儿童摸底调查的结果,对免疫史不全的儿童按照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程序进行补种。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首先补种1针单价麻疹疫苗和口服1粒脊灰糖丸疫苗,后根据该儿童所缺疫苗的品种,纳入常规免疫完成其他疫苗的补种,使流动儿童均能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相应疫苗的接种。 二、调查摸底登记及补种 流动儿童摸底登记的对象为0-7岁流动儿童,只登记需要补种的流动儿童。按照预防接种责任区划的范围在本级政府、重点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每月采取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工作。摸底登记工作应由下至上,摸底造册时应认真核查儿童既往免疫史,接种史以证为准,如儿童家长未将接种证带来,先将儿童基本情况记录入册,要求家长尽快提供准确的接种资料后再登记入册。 流动人口补种记录应登记在接种门诊日志的流动人口登记本。

三、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 要求县区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单苗接种率>95%。按预防接种规范操作,执行国家免疫规划的免疫程序,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开展流动儿童单苗接种的评价、评估工作。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确保辖区所有适龄儿童能够及时享受到我国政府免费为儿童提供的疫苗接种,保护儿童健康,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派出专业骨干深入现场督导,逐级收集汇总调查摸底结果和补种数据按时上报。 5.资料上报 乡镇每月底将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摸底表、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接种表、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汇总表、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小结上报至县疾控中心计免科。 附表:表1 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摸底表 表2 流动儿童查漏补种表 表3 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汇总表

上半年儿童预防接种摸底排查工作总结

上半年儿童预防接种摸底排查工作总结篇一:XX年度预防接种工作上半年小结 XX年度预防接种工作上半年小结 XX年上半年我中心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方案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年工作目标,为广大适龄儿童提供一类苗的序时免费接种工作,共计完成0岁建卡21人,一类苗接种565个针次,并在3月份开展了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共计检查332人次,完成补种47人次,现将半年的主要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免疫规划教育:年初制定了年度免疫规划工作计划,确立今年的免疫规划的重点是安全接种和提高接种率,同时保证疫苗针对传染病无新发病人。半年来扩大免疫规划的宣传,充分利用村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定期张贴儿童扩大免疫宣传画,特别是宣传国家对一类疫苗实行免费接种的内容和种类,使群众提高对儿童免疫接种的重视。 二、加强接种安全:今年继续加强安全接种,安全是做好今年预防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1月2日对所有接种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接种的培训,充分掌握接种知识,确保接种技术无差错。在接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其次是严格执行免疫规划程序,一二类疫苗分开预约分开接种,按实际月龄安排接种,接种时严格三查七对等。最后是做好接种前告知与接种后留观制度,一二类疫苗接种前先行

告知100%,告知后请家长同意签字后方可接种,接种后在留观室逗留30分钟,保证无过敏等突发事故发生。半年共计接种565针次,无一起差错事故发生,发生3起一般性接种副反应,全部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三、提高一类疫苗的接种合格率与及时率,每月实施一次到期未种儿童集中搜索调查,及时通知漏种儿童补种,对外出儿童进行针对性迁出处理。上半年累计建卡数21人。共计完成一类疫苗接种565针次,其中卡介苗21针次,乙肝70针次糖丸100针次、无细胞百白破99针次、麻风28针次、白破二联28针次、甲肝31针次、乙脑50针次、流脑A群与AC群分别为48与43针次、麻风腮47针次。所有接种均符合规定,儿童均持证接种,表、卡、证基本相符,未发现提前和超龄接种现象。同时每季度进行一次疫苗接种合格率调查,找出不合格原因,及时进行改正。 四、强化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进行分工负责,由乡村医生负责日常的主动搜索,中心防保医生每月进行一次下村搜索活动,每季度对流动儿童集中组织一次大范围的主动搜索,共计管理在册流动儿童16人,全部进行了预防接种。 五、完成查漏补种工作:3月份组织开展了全辖区0—7岁儿童的一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划分4个责任小组,深入到各村进行全覆盖拉式检查,共检查332人次的预防接种证,对到期未种与漏种的47针次全部安排了补种,止3月底完

洮北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实施方案

洮北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实施方案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预防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科学、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增强人群抵抗力、构筑免疫屏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区的预防接种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维持了无脊髓灰质炎工作目标,继续保持高水平疫苗接种覆盖率,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中儿童(以下简称流动儿童)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免疫接种,已经成为我区预防接种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消除麻疹的战略目标,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好全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吉林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吉卫发《2011》220号)文件等有关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 掌握全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保障流动儿童及时获得预防接种服务,提高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对象与目标 (一)对象

本实施方案中的流动儿童指户籍不在居住地或无户口的外省和本省外县(市、区),在现居住地居住满3个月的0~6周岁儿童。 (二)工作指标 1、连续居住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建卡(证)率≧98%。 2、按免疫程序规定,免疫规划规定的疫苗,即①卡介苗、②乙肝疫苗、③脊髓灰质炎疫苗、④百白破疫苗、⑤麻风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麻疹疫苗)、⑥流行性乙脑疫苗、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⑧甲肝疫苗、白破疫苗单苗接种率≧95%。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接种单位由一把领导主抓,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领导与支持,明确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责任,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纳入绩效考核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增加经费投入,以保证包括常规免疫运转、冷链设备建设、人员培训、社会宣传动员等工作经费和接种人员补助经费的落实,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作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因为户籍问题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本文将介绍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1) 背景: 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动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动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动儿童的生存、教育和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与迫切需求,保障我市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动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通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问卷、与流动儿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动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究和探讨流动儿童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全市户口不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动儿童4708人,流动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动,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流动儿童中,男女各占%和%。大多数流动儿童认为来到**后,生活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家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方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管理也比较规范。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品行、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普遍生活质量

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德认识模糊,品行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是问题儿童,流动生活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许多流动儿童表现出果断、坚韧、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所以,我们既不能过分渲染,把流动儿童看成是问题儿童、可怜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不能轻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问题,对他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问题 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工人或小商贩,因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重养轻教,平时只能给予孩子生存所需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关注的很少。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

2019年学龄前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

2019年XX市学龄前流动儿童 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 流动儿童的频繁流动,容易造成麻疹等疫苗的不及时接种,形成免疫空白点。为切实加强春节后返津流动儿童的管理,及时消除免疫空白,维持我市麻疹防控工作成绩,特制定2019年XX 市学龄前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月活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以乡镇为单位,学龄前流动儿童纳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率、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到我市要求。 (二)以乡镇为单位,学龄前流动儿童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95%。 二、查漏补种对象 全市0至6岁流动儿童(2014年3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 三、工作职责 (一)区县卫生健康局负责制定辖区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组织部署、部门沟通协调和监督评价等工作。 (二)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查漏补种活动的培训、指导和督导评估工作,并在查漏补种工作完成后负责接种统计报表等的统计上报。 (三)接种单位负责具体实施查漏补种活动月的宣传、摸底、登记、接种等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 各区县卫生计生部门要明确划分接种单位责任区域,要精心部署、不漏死角。疾控部门要对参与查漏补种摸底调查、接种及现场组织等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各个环节工作规范落实,同时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各接种单位要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切实做到宣传到位、摸底透彻、补种完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主动搜索 各接种单位要在充分利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开展在册管理目标儿童查漏补种的基础上,按照责任区域,开展拉网式挨家逐户摸底登记工作。要重点关注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和人口频繁流入流出的地区,对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摸底信息均应登记在《XX市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附表1)上。此次活动只记录流动儿童漏种补种情况,对于常住儿童漏种、漏管情况,只纳入日常管理和进行疫苗补种,登记表上不作记录。 (三)补种原则 漏种疫苗的补种一律实行免费接种,各接种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推荐使用第二类疫苗代替第一类疫苗进行补种。对于流动儿童补种工作,应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相应疫苗的补种,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应首先补种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 (四)AEFI监测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融入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融入调研 ---以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 一、概述 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务工人员多为少数民族穆斯林群体,随其进城生活的孩子由于民族习俗、语言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一般流动儿童相比,被歧视感、孤立感和自卑心理更高。因此为了使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主动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主动融入城市空间,加快社区发展。因此绿韭菜教育计划服务团队前往七里河区骆驼巷,以民族文化教育为主,结合城市主要活动场所和设施,建立了以暑期文化教育夏令营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教育与城市融入的互动参与形式,加强社区领导和社会组织对穆斯林流动儿童群体的关注。 二、调查方法 我们选择了以暑期夏令营的形式招募了40名儿童,对他们进行家庭走访、课业辅导、课程教授和户外活动的形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式调查结合的调查方式,来得知他们对城市融入的程度。 家庭走访:对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融入地的融入程度、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进行调查。 课业辅导、课程教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户外活动:得知他们对城市的熟悉度。 问卷式调查:对少数民族流动子女教育、文化、心理融入设置了相关调查内容。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 访谈式调查:为避免问卷调查的主观性,对社区教学点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个别升入访谈。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兰州市七里河区概况 兰州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兰州市常住人口中,汉族占96.0%,回族占3.1%,约占少数民族总人数的82.41%。在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居住,工作,生活条件,收入和权益保障,子女受教育这些方面,在少数民族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和融入城市占有重大比重。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其乡土文化体系下构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面临着城市文化语境的挑战,其城市适应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的适应与融入。 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务工人员多为来自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及少数维吾尔族的少数民族穆斯林群体,随其进城生活的孩子由于民族习俗、语言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一般流动儿童相比,被歧视感、孤立感和自卑心理更高。 骆驼巷社区是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边缘的典型少数民族聚居社区,是附近林家庄、工林路、五星坪等所有少数民族社区超过30000多名来自东乡、广河、康乐、张家川等偏远贫困山区的穆斯林务工人员的集中工作点,居住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

浅谈对流动儿童加强免疫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浅谈对流动儿童加强免疫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对流动儿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管理,从而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团疾控中心2011年、2012年各80例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80例为对照组,流动儿童管理采用常规管理方法;2012年80例为试验组,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对比观察两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结果:实验组免疫接种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流动儿童加强免疫规划管理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 标签:免疫规划管理;流动儿童 团场经过数十年的宣传及疾控部门有效扎实的布署及工作,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化管理和常态化宣传教育,团场常住居民的免疫预防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疾控部门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团场流动儿童的增多,使得团场的预防免疫受到影响,流动儿童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免疫接种,漏种率较高。为更好地提高儿童免疫接种成功率,笔者加强了免疫规划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2012年各80例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80例为对照组,2012年8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0.5~6岁,平均(3.25±1.01)岁;省内流动37例,省外流动43例。试验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0.5~7岁,平均(3.74±1.48)岁;省内流动38例,省外流动42例。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流动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方法。试验组采用加强免疫规划工作:认真学习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防治法实施办法,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纳入到团场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中,及时保持与基层卫生室的联系,卫生员必须将自己辖区的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上儿童及时登记,建立档案,经常对流动儿童家庭进行访视,核查儿童的接种情况,对有接种遗漏的儿童要做好登记工作。同时严格控制儿童疫苗接种的费用,制定并公布疫苗接种收费标准。将儿童疫苗接种时间、接种收费、类型与接种地点制定成册,并发放给流动儿童的家长。加强对免疫接种的宣传力度,利用疾控中心计划免疫部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免疫接种的宣传,及粘贴各种海报、宣传板,使儿童、儿童家属更容易接受。对比观察两组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均由两人进行统计录入,避免误差的发生。

流动儿童工作小结

安丰营卫生室2013年度流动儿童主动搜索 工作总结 为切实落实安宁市疾控中心的流动儿童管理有关精神,消除辖区内儿童免疫空白,按照《免疫规划服务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将辖区流动儿童纳入了常规管理。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适龄的流动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1、结合每月两次的定期定点常规基础免疫和麻疹查漏补种工作,对辖区内适龄流动儿童进行了拉网式的调查摸底。认真核查了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全年度我辖区流动儿童88名,完成了88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证建卡率均为100﹪,单苗接种率为100﹪。 2、全年迁出流动儿童58人。 二、取得的成绩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及积极宣传,辖区内绝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很是认可,能够做到按时带孩子前来接种疫苗。对预防接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主动询问接种疫苗的有关信息。 2、流动儿童聚集地形成的预防接种氛围能很好的影响着适龄儿童的家长,促使每位适龄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 (二)存在的问题 1、流动儿童家长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儿童预防接种意识极其淡薄; 2、有的流动儿童居住地变动周期短,这给儿童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 2、增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其知晓按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无论居住在何地,都要带孩子接种疫苗,变动地点要及时与当地预防接种服务单位联系,以便于通知接种疫苗。 3、对预防接种完成好的家长给予积极的表扬,鼓励其动员周围对预防接种服务淡漠的同伴按时带孩子前来接种疫苗。 4、加强学习与培训。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流动儿童管理的质量与开展,计划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工作人员每月的业务学习中去。 安丰营卫生室卫生室 2013年12月31日

新生儿和0-7岁儿童主动搜索制度

新生儿和0-7岁儿童主动搜素制度 一.加强与派出所、居委会、妇联、街流动办和社区站的联系,定期了解新生儿和儿童数量、特点,分布情况,掌握辖区内新生儿及儿童的有关资料,确定免疫服务策略。 二.加强对妇科医生、儿保医生及街道居委会的宣传,通过他们传播有关计划免疫信息,通知免疫服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如何办理接种手续。 三.积极向广大人民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免疫接种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对我辖区内的流动儿童居住在二个月以上,本地新生儿一个月之内实行建卡、建册制,并做好登记记录,纳入本片的计免常规管理中。 四.加强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搜索、查寻工作。定期到农贸摊群市场、出租屋、工地等流动人口聚集地搜索流动儿童,发现一个,管理一个,并查验预防接种卡、证。对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按疫苗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对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即差什么补什么。(差几补几) 五.实行流动儿童转卡、转证制。流动儿童持原居住地接种单位签发的预防接种卡、证到我预防科办理接种手续,经工作人员查验无误予以登记,并按免疫规划程序完成各类疫苗的免疫接种。对无预防接种卡、证或无接种证明的流动儿童要求回到原户口所在地的接种单

位查询有效接种日期,以便“查漏补种”。每三个月对流动人口的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对接种卡、证及时进行补卡、剔卡、消卡的工作,并将接种卡妥善保管。 六.流动人口的适龄儿童管理要纳入正常的计免工作中,关注流动人口中难管理的儿童和特殊困难的残疾儿童,用爱心和诚心向他们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加强信息的传播方式,定期不定期地走访他们,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搜索、登记,开展便民服务,预约他们前来接种。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知识讲解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 理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篇一: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流动儿童管理制度1. 流动儿童定义:在本辖区连续居住一个月以上的非本县户籍 7 岁以下儿童。 2. 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免疫预防工作的管理目标,逐步提高流动儿童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3. 在政府领导下,争取与派出所、妇联、计生、村居委员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随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变化。按规定做到对外地进我乡儿童 3 个月内建卡建证,同时预约需接种的制品及接种日期。 4. 定期开展外来儿童常规查漏补种调查工作,发现漏卡、漏证儿童及时补建卡证,发现漏种儿童及时进行补种。 5. 每月按时上报流动儿童接种率报表,每半年上报一次常规查漏补种调查工作汇总表。 流动儿童聚集地每季度上报一次查漏补种汇总表。 6. 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保质保量做好每年的强化查漏补种工作,使各疫苗的补种率达到规定的指标要求。 7. 做好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相关疾病及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 8. 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的管理,对在我乡迁移次数较多的外来儿童做好迁出迁入记录和卡片横转工作,确保流动儿童接种记录的完整。 9. 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大力开展对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知识的宣传,使外来儿童家长了解国家规划疫苗的免疫接种程序,主动配合做好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篇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降低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保护儿童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流动儿童啊指户籍在外县(区)、在暂居地住满3个月,且 6周岁的儿童。 2、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免疫接种服务。 3、各预防接种单位要建立和健全出生儿童登记报告制度,加强与公安、劳动、城建、妇联、街道等部门的沟通,在有关单位确立联系人,定期了解流动人口数量,特点,分布等情况,掌握本地区流动

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总结

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流动儿童工作小结 安丰营卫生室XX年度流动儿童主动搜索 工作总结 为切实落实安宁市疾控中心的流动儿童管理有关精神,消除辖区内儿童免疫空白,按照《免疫规划服务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将辖区流动儿童纳入了常规管理。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适龄的流动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1、结合每月两次的定期定点常规基础免疫和麻疹查漏补种工作,对辖区内适龄流动儿童进行了拉式的调查摸底。认真核查了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全年度我辖区流动儿童88名,完成了88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证建卡率均为100﹪,单苗接种率为100﹪。 2、全年迁出流动儿童58人。 二、取得的成绩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及积极宣传,辖区内绝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很是认可,能够做到按时带孩子前来接种疫苗。对预防接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主动询问接种疫苗的有关信息。

2、流动儿童聚集地形成的预防接种氛围能很好的影响着适龄儿童的家长,促使每位适龄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 (二)存在的问题 1、流动儿童家长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儿童预防接种意识极其淡薄; 2、有的流动儿童居住地变动周期短,这给儿童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 2、增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其知晓按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无论居住在何地,都要带孩子接种疫苗,变动地点要及时与当地预防接种服务单位联系,以便于通知接种疫苗。 3、对预防接种完成好的家长给予积极的表扬,鼓励其动员周围对预防接种服务淡漠的同伴按时带孩子前来接种疫苗。 4、加强学习与培训。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流动儿童管理的质量与开展,计划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工作人员每月的业务学习中去。 安丰营卫生室卫生室 XX年12月31日 篇二:沅陵县XX年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总结

2020年流动儿童工作计划

流动儿童工作计划 xx年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乡广大卫生防疫人员的共同探索、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强化我县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1当前工作情况:xx年我们强化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我乡创建了专用登记簿、个案卡月调查、与计生部门月查月对、适时的查漏补种、月报制度、接种史转索等多种形式组成的管理结构模式。流动儿童有效管理率达80%以上。 2存在问题镇xx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弄清流动方向; 3是充分利用防保网络的网底作用,在村医生每月送接种通知 单之时询问发现流动线索,并及时报告。 4是利用每月的接种率调查机会,在全乡镇范围内进行挨门逐 户地调查走访,发现流动儿童及时记录流动情况及免疫状况; 5是利用每旬的未种原因调查,调查未种儿童是否因为流动而 引起,从而及时找到流动儿童下落;

6是利用每年九月份新生凭证入托入学的机会,认真查验接种证,发现流动线索,把好流动儿童查漏补种的最后一关。 7是对重点地区落实辖地管理单位每月主动走访、搜索 8突出重点环节,抓好查漏补种。平时在每旬接种期间,通过“流动儿童追踪、接种管理通知单”,与常住儿童的接种通知单一并发给乡村医生,进行随时追踪、通知,发现流动走后立即通知起补种。同时结合春节、农忙、“五一”、中秋等重大节日,适时开展大规模的查漏补种工作,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行动。此外,在糖丸强化免疫中,对发现的流动儿童,除查看糖丸是否漏种外,还查看计划免疫其它疫苗的接种情况,发现漏种的则给予登记造册和补种。把住新生凭证入托入学关。在每年入托入学时,认真查验接种证,发现漏种儿童再次进行补种。另外,还要实行流动儿童“接种有先、收费优惠、随时接种”的原则。 9继续使用流动儿童管理接种专用登记簿和个案卡。对发现的流动儿童,分流进与流出建立专门的管理接种登记簿,详细记录0~7岁流动儿童的流动情况及计划免疫状况,同时建立个案卡,实施追踪管理。

每开展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方案

每开展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方案

————————————————————————————————作者:————————————————————————————————日期:

石泉县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为了继续巩固我县流动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成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确保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安康市流动儿童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中心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疫苗补种原则 根据流动儿童摸底调查的结果,对免疫史不全的儿童按照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程序进行补种。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首先补种1针单价麻疹疫苗和口服1粒脊灰糖丸疫苗,后根据该儿童所缺疫苗的品种,纳入常规免疫完成其他疫苗的补种,使流动儿童均能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相应疫苗的接种。 二、调查摸底登记及补种 流动儿童摸底登记的对象为0-7岁流动儿童,只登记需要补种的流动儿童。按照预防接种责任区划的范围在本级政府、重点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每月采取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工作。摸底登记工作应由下至上,摸底造册时应认真核查儿童既往免疫史,接种史以证为准,如儿童家长未将接种证带来,先将儿童基本情况记录入册,要求家长尽快提供准确的接种资料后再登记入册。 流动人口补种记录应登记在接种门诊日志的流动人口登记本。 三、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

要求县区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单苗接种率>95%。按预防接种规范操作,执行国家免疫规划的免疫程序,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开展流动儿童单苗接种的评价、评估工作。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确保辖区所有适龄儿童能够及时享受到我国政府免费为儿童提供的疫苗接种,保护儿童健康,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派出专业骨干深入现场督导,逐级收集汇总调查摸底结果和补种数据按时上报。 五.资料上报 乡镇每月底将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摸底表、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接种表、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汇总表、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小结上报至县疾控中心计免科。 附表:表1 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摸底表 表2 流动儿童查漏补种表 表3 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汇总表

儿童预防接种摸底排查工作归纳报告.doc

儿童预防接种摸底排查工作总结报告篇一:预防接种工作上半年小结 20xx年上半年我中心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年工作目标,为广大适龄儿童提供一类苗的序时免费接种工作,共计完成0岁建卡21人,一类苗接种565个针次,并在3月份开展了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共计检查332人次,完成补种47人次,现将半年的主要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免疫规划教育:年初制定了年度免 疫规划工作计划,确立今年的免疫规划的重点是安全接种和提高接种率,同时保证疫苗针对传染病无新发病人。半年来扩大免疫规划的宣传,充分利用村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定期张贴儿童扩大免疫宣传画,特别是宣传国家对一类疫苗实行免费接种的内容和种类,使群众提高对儿童免疫接种的重 视。 二、加强接种安全:今年继续加强安全接种,安全是做 好今年预防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1月2日对所有接种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接种的培训,充分掌握接种知识,确保接种技术无差错。在接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其次是严格执行免疫规划程序,一二类疫苗分开预约分开接

种,按实际月龄安排接种,接种时严格三查七对等。最后是做好接种前告知与接种后留观制度,一二类疫苗接种前先行告知100%,告知后请家长同意签字后方可接种,接种后在留观室逗留30分钟,保证无过敏等突发事故发生。半年共计接种565针次,无一起差错事故发生,发生3起一般性接种副反应,全部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三、思想汇报专题提高一类疫苗的接种合格率与及时率,每月实施一次到期未种儿童集中搜索调查,及时通知漏种儿童补种,对外出儿童进行针对性迁出处理。上半年累计建卡数21人。共计完成一类疫苗接种565针次,其中卡介苗21针次,乙肝70针次糖丸100针次、无细胞百白破99针次、麻风28针次、白破二联28针次、甲肝31针次、乙脑50针次、流脑A群与AC群分别为48与43针次、麻风腮47针次。所有接种均符合规定,儿童均持证接种,表、卡、证基本相符,未发现提前和超龄接种现象。同时每季度进行一次疫苗接种合格率调查,找出不合格原因,及时进行改正。 四、强化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进行分工负责,由乡村医生负责日常的主动搜索,中心防保医生每月进行一次下村搜索活动,每季度对流动儿童集中组织一次大范围的主动搜索,共计管理在册流动儿童16人,全部进行了预防接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