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术综述

学术综述

学术综述
学术综述

?学术综述?

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Ξ

虞和平

本年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为:在理论探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问题、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继续受到重视,市民社会、区域史、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亦展开了新的讨论。在方法和视角上,对具体问题的实证性研究、从社会史角度考察政治问题继续盛行;在领域拓展上,乡村社会、社会团体的研究颇有新人耳目之感;在讨论热点上,清末新政、国民党组织体系、中共土地革命、中日关系、近代“三农”、民族主义、报刊文化等问题讨论较多而深入。

一、史学理论

关于坚持唯物史观问题。2006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历史研究》编辑部召开了“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理论研讨会”,就如何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及其基本原理,如何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如何应对新时期唯物史观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江蓝生指出,在历史新时期,中国史学要走向新的繁荣,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要善于用发展着的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善于对在长期深入探索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进行概括和升华,将历史唯物主义推向前进。朱佳木指出,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到今天面临一个迫切任务,就是迎接唯心史观的挑战,与之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同时,要使这一斗争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要求,并在斗争中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研究队伍,扩大唯物史观的群众基础,促进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①于沛提出,一些学者基于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将马克思的历史发展理论分为“史前社会理论”、“西方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进而提出唯物史观只适用于西方社会,人道主义则适用于东方社会,以及唯物史观理论早期和晚期的“对立”,这是错误的。在马克思看来,建立在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道路有两种形式:即“依次演进”的和“跨越式”的,如果忽视了社会形态演进跨越式的发展道路,或者将其与“依次演进”的道路对立起来,那只能是对唯物史观的误读或曲解。②王和认为,就整体的科学性与系

141Ξ

②于沛:《关于马克思对东方社会性质及发展道路研究的再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路育松:《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2006年12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动态课题组”集体完成,李洪岩、李细珠、赵利栋、黄道炫、张志

勇、朱浒、闵杰、贾小叶、毕苑等提供初稿,步平、虞和平、王建朗、徐秀丽参加讨论,虞和平执笔统稿。

统性而言,没有其他任何理论的价值可以和唯物史观相提并论。然而,唯物史观已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地位下降,影响力减弱。能够使唯物史观重振雄风的惟一途径,就是用能够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重新赢得史学工作者和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视和信任。除此之外,

任何空洞的指责与痛心疾首都无济于事。

①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问题。黄凯峰认为,目前至少有三种历史虚无主义需要注意。一是党史研究领域的“否定革命”的虚无主义;二是“新历史主义”等后现代思潮对全部历史的虚无主义;三

是影视创作领域对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②邢贲思认为,历史剧有适当夸张和合理虚构并不违反

真实性原则,但必须尊重历史的逻辑和必然性,不能把根本不可能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事件和人物,及其性格和行为等,强加给那个时代。历史学告诉我们:应当坚持唯物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人物应当进行阶级分析,以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论功过。而有的历史剧则大肆渲染唯心史观,把帝王说成是真正的英雄,对各种人物、各种角色进行超越阶级关系的所谓“人性化处

理”。历史学和历史剧应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都必须尊重历史。

③关于市民社会概念的运用问题。朱英认为,使用“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概念不如使用“社会与国家”概念更为稳妥和合适,因为市民社会理论太过庞杂,又源于西方,不管怎样兼顾中国的具体国情,总难免被批评为“舶来品”,甚至被指责为带有明显的某种价值取向和丧失研究主体性、创造性。另外,许多中国学者往往不像西方学者那样严格区分“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而是将两者混为一谈,在概念上又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议。而“社会与国家”概念所涵盖的内容更为宽泛,

“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都可以纳入其中。④王笛对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概念进行了界定,宣称自己所

研究的对象是“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而并非“公共领域”。认为自己的研究与哈贝马斯主要讨论社会和政治空间不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空间”,即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空间,主要考察民众在这种空间中怎样从事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其如何与地方政治相联系,虽然没有直接对公共领

域问题进行讨论,但是仍要解决物质的公共空间是怎样演变为社会和政治空间的。

⑤关于区域史的概念问题。王先明认为区域史并不仅仅是时空结构下的历史,不是研究主体的地方化,而是立足于文化、民族、语言、地理气候、资源等结构性要素,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区域特性的一种方法或视野,其所研究的是在一定时空内具有同质性或共趋性的区域历史进程,而近年来的所

谓区域史研究,大多不过是研究的区域化取向而已。⑥张利民认为,区域史是研究一定空间范围的

历史,因此,研究者既要考虑环境对区域形成与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更要注重自然科学尚不能包容

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

⑦关于历史人类学方法的运用问题。黄国信等认为:这一理论之运用于社会史,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的“现场感”,从而得以重新解读历史文献;并且可以使我们保持对历史对象的“疏离感”,以

免对研究对象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而影响判断。⑧行龙认为,人类学对宗族、仪式、信仰、象征、习

俗的研究,与社会史关注社会生活尤其是下层社会生活的取向有很多契合之处,人类学拓展了社会

2

4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黄国信、温春来、吴滔:《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张利民:《区域史研究中的空间范围界定》,《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王先明:《“区域化”取向与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王笛:《近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叙事方法的思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朱英:《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研究回顾与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邢贲思:《历史?历史学?历史剧》,《求是》2006年第1期。

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王和:《唯物史观是发展的理论》,《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史中有关社会控制的研究。因此,尽管最近20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借用了西方社会科学种种理论,但人类学的方法对社会史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应该“优先与人类学对

话”。

①二、晚清政治史

11太平天国和戊戌变法研究

在太平天国研究方面。王明前以三篇文章具体研究了苏州三县、常熟和江西的农村政治实情。在苏州三县,普遍推行了“轻租赋”的农业政策,特别是在执行“着佃交粮”时有意照顾佃农。具体操作中,为迅速恢复生产秩序,根据土地实际耕种的情况,采取“着佃交粮”和“招业收租”并举的政策。在常熟县,乡官制度得到充分发挥,以乡官局代收地租粮米。其做法虽然也有与苏州三县相同的形式,但基本排斥业户自行收租交粮的权利,排斥了田凭政策的实施。这种做法尽管或许有利于发挥乡官的行政才干,但同时也容易造成行政腐败,无论业佃,境遇都没有向好的方向转化,甚至有所恶化。但其试图贯彻减租减赋政策,改良乡官局弊政的意向值得充分肯定。在江西,1853—1858年间试图改变旧的统治方式,以“照旧交粮纳税”为自然过渡形式。由于太平军将领留恋征贡方式的旧习惯,干扰了他们刷新传统地方行政的努力。其政治实践即使是不完善的,也仍然因其艰难的尝

试和摆脱旧习惯的愿望,而具有自身的历史价值。②贾熟村研究了太平天国时期的粤勇,指出,清

政府因八旗兵、绿营兵屡战屡败而派出众多官员回籍办理团练、召募乡勇,粤勇随之产生。粤勇是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武装。虽然粤勇没有出色的领袖人物,未能像湘勇成为湘军、淮勇成为

淮军那样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重大影响,但在太平天国时期,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③在戊戌变法研究方面。茅海建考察了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问题。指出,从徐致靖保举康有为等开始,各地督抚和京内大臣纷纷奏保人才,到政变发生前,被保举者超过百人,受召见者达26人。光绪帝对各派系、各大臣的保举则有亲疏之别:对于刚毅等军机大臣的保举,基本听从;对于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的保举,大体听从;对于其他官员的保举,只是例行公事;对徐致靖、李端 、陈宝箴等人的保举,尽其权力而从之;对于康有为及其党人的保举,更是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与慈禧太后摊

牌,以成立相应的“议政”机构来安置这些人才。④对于袁世凯的告密问题,赵立人对有的论者以慈

禧的“八月初六日上谕”未提“围园”、谭嗣同为据,推断戊戌政变非袁世凯告密所致的说法,提出商榷。指出,所谓“上谕”纯属子虚,它不过是《东华录》根据崇礼八月十一日奏折中引用的慈禧口谕的部分片段补作的。根据谭嗣同信札,他在政变发生的当天即已被捕,说明慈禧口谕中的搜捕目标除康有为兄弟外,还应包括其他康党要员。不过,袁世凯的告密仅是政变的导火线,而非决定性的原

因。

⑤21新政与制度变革研究

关于官制变革问题。关晓红以三篇论文考察了晚清督抚衙门行政体制的改革过程。认为,督3

41①②③④⑤赵立人:《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关系新证———以谭嗣同被捕时间为中心》,《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贾熟村:《太平天国时期的粤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王明前:《太平天国苏州三县农村政治研究》,《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太平天国常熟县农村政治研究》,《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太平天国江西农村政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行龙:《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抚衙门的行政运作和结构从私人性质的非正式组织到正规行政体制建构的重要转变,至少应分为幕府、文案处和幕职三个阶段。清代督抚衙门原不置属官,司道衙署职官数量甚少,幕府是事实上的体制外机构;咸同以后,随社会变化与政务增多,文案处与科房数量增加,众多局处所的不断衍生与扩充,分别从督抚衙门内外伸展行政权力,影响中央财政,原有体制弊端更为突出。经道咸同光四朝而出现与发展的文案委员与文案处,显示了督抚权力上升,中央控制力下移的趋势。清季新政的外官制改革,通过分科治事体现了近代科层制精神,将体制内外机构整合改造,使幕友成为职官,并设会议厅议政决策,在行省机构从传统官制向近代行政体制过渡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一变化过程表明,清末政制的转型,决非单纯移植西方制度,而是社会变动与实际需求内在潜因促动下,逐渐突破旧有规制束缚,部分借鉴原有体制中的其他形式,以表达新的政治诉求,不断导致职能转

变与内容更新的结果。①肖宗志考察了晚清课吏馆的始末。认为,由于培训、考核留省或分发到省

的试用候补人员,各省有设立课吏馆(仕学馆)之举。其性质是一个集官吏培训、考核和甄别为一体的官方非编制内机构,一般由两司总理,督抚直接督促。它最初只为个别地方官员自行设置,到

1902年,作为新政改革的一部分在全国遍设,不久又多数被法政学堂取代,性质异化。②张求会具

体探讨了戊戌时期湖南的课吏馆。认为,对课吏馆的改造,是湖南戊戌维新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没

有发挥预期的效用,究其原因,除了现实大背景的制约之外,课吏馆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③关于近代警察和法制问题。何文平以广东警察的创建为例,探讨了地方官绅关系。1900年广州绅商最早设立巡警局。针对地方绅权的这一扩展,官方一面积极参与巡警的创建,力图控制新兴的警察力量,同时又设法利用新的警察制度收归原有的地方团练,因而挫伤了士绅的积极性。但是,因为经费等问题,巡警之创建成效不彰;团练却缘盗匪而得以发展。1907年“警保局”在省城出

现,。④吴泽勇考证了清末《刑事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情形。认为该法的修订,本是为了回应守旧大臣的批评,适应当时改革的即时之需,因而被定位为暂行章程,并具有简单、务实的风格。不过,与这种风格不协调的是,立法者又试图将一些时人并不熟悉的西方制度引入中国。这次立法最终以一种“不了了之”的方式终止,但是作为法典编纂的一个失败案例却给后

人以长久的启示。

⑤31政治人物研究

在皇室人物研究方面,马忠文利用时任军机大臣的鹿传霖、军机章京许宝蘅以及内阁侍读学士恽毓鼎等人传世的日记,进一步考证了光绪、慈禧之死的种种迹象,认为光绪应系病死,并非被害致

死。⑥潘向明认为,醇亲王奕 思想敏锐,品行廉洁,曾对中国早期近代化事业做出过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兴建铁路方面的业绩尤为突出。学界以往对奕 帮助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之事,认定为

与甲午战争失败有关,并持消极评价,是不正确的。⑦薛瑞汉认为,肃亲王善耆对革命党持宽容之

政见,其主动接近民党,关心宪政,均思缓和革命,希望以此缓和国内矛盾,挽救清王朝岌岌可危的

4

41①②③④⑤⑥⑦潘向明:《论醇亲王奕 》,《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马忠文:《时人日记中的光绪、慈禧之死》,《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吴泽勇:《清末修订〈刑事民事诉讼法〉论考———兼论法典编纂的时机、策略和技术》,《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何文平:《清末广东巡警的创建与官绅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张求会:《近代湖南课吏馆初论》,《岭南学刊》2006年第2期。

肖宗志:《晚清的课吏馆》,《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关晓红:《晚清督抚衙门房科结构管窥》,《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清季督抚文案与文案处考略》,

《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统治,但在客观上却便利了革命运动的开展。①

在晚清官员研究方面,王中茂认为,被人们认定为投降派和施行投降外交的耆英,其实在海关税则、禁烟、收回舟山诸问题的交涉中,为国家利权殚心竭虑,使粤海关增收达50%左右。其最大贡献,是在中外之间维持了数年和平相安的局面,至于所失之主权乃源于时代之局限。他“诚信守约”的根本目的是限制列强,维护中国权益;“一视同仁”主张的实质是“与外人平等交往”,也是当时乃至之后十余年间最为开明和进步的外交思想。②

三、民国政治史

11国民党研究

在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和党政体制方面。严海建认为,国民党在1924—1949年与中共的竞争过程中,意识形态层面始终处于一种劣势,其主要原因是:三民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缺陷、1927年的清党反共、社会条件和自身实力的限制以及蒋介石的军事统治思想等因素。其主要表现及其特点是:形式化、肤泛化,缺少学理支撑;口号与时代脱节,以及由党内派系造成的分裂和破碎。其结果则是:直接导致国民党组织内聚功能、社会动员能力、实施有效社会控制能力的弱势,从而败于具有优势意识形态的中共。③易青考察了1928—1930年国民党清党后的党员登记问题。认为,国民党此举的意图是:纯化党员成分,强化党员意识,统计党员数量,从而打造保守与反共的国民党,以适应遏制革命、执政治国的新要求。登记结果显示:军队党员数量庞大,党的统治带有强烈的军事暴力色彩;城市党员比例偏高,城乡党员结构严重失衡。这一结构性问题一直延续到国民党逃离大陆。④江沛、迟晓静考察了国民党的党国体制问题。认为,“党国”体制由广州国民政府初步建立,此后继续沿用和发展。其核心在于,以党的意识形态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以“党政双轨制”的权力管理体系作为行政运作模式。由于理念与利益的分化,“党国”体制不仅成为国民党统治体系内党、政、军利益纷争的根源,也由于党、政两条管理系统并存且关系滞碍而导致行政成本倍增,进而演变为国民党政治制度上的一大顽症。⑤

在国民党的派系争斗方面。金以林利用档案资料考察了1931年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和再起的过程。指出,蒋的再起一是因他仍控制着政治资源,而上台的孙科内阁无法应对迫在眉睫的财政和外交困境;二是随着淞沪抗战爆发,国民党对日政策改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这就更需要一个能统帅全国的军事领袖。面对国难和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粤方为了国民党自身统治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进一步打击蒋氏。随着蒋的下野与再起,国民党内各派势力相互达成妥协,逐步形成了以蒋为主导、各派联合统治的局面。⑥罗敏考察了1931年因宁粤对峙而演变成的西南与中央对立及其交涉过程。认为,福建事变前后,受西南内部因素影响和南京内部迎胡倒汪运动的推动,对立双方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交涉:一为“制”的层面,即以胡汉民为首的西南元老派与以蒋汪为核心的中央政府之间展开交涉,其实质为军权与党权之争的继续;二为“人”的层面,其矛盾核心为汪精卫的去

541①

⑥金以林:《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与再起》,《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江沛、迟晓静:《中国国民党“党国”体制述评》,《安徽史学》2006年第1期。

易青:《1928—1930年中国国民党党员总登记》,《民国档案》2006年第3期。

严海建:《浅析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意识形态层面的劣势》,《民国档案》2006年第2期。

王中茂:《重评耆英的外交活动及其思想》,《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薛瑞汉:《善耆与革命党人关系初探》,《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留。交涉之初,西南方面不肯迁就丝毫,结果所获甚微。福建事变后,中央虽趁机推动统一化进程,

结果却割据依旧。①左双文考察了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内的讨伐派,认为戴季陶主战最力,是讨伐派

的代表。何应钦最初主战,后迫于各种压力,至少在表面上主战热情下降,并因军事行动迟缓而受到戴季陶等人的斥责。东北军加入关内反蒋阵线,南京中央政府中一批属于蒋最亲信的人物主张

讨伐,这对于蒋介石南京政府的政治生态和政治走向,很可能是一个微妙转折的开端。②郭岱君、

林孝庭利用新近开放的宋子文西安事变日记,证实蒋介石、宋美龄与中共代表周恩来之间不止一次见面与谈话;并澄清西安事变的解决,蒋介石与中共之间,或与张学良、杨虎城之间虽达成协议,但

未签有书面的文字协定。③21抗日战争研究

关于蒋介石的抗战态度问题。杨天石以三篇论文研究了中日间秘密谈判的情况及蒋介石对这些谈判的态度。指出,孔祥熙作为国民党内主和派的重要代表,掌控了多次中日间的秘密谈判。孔的这些谈判,只是有保留地向蒋作过汇报,在一些关系国家主权的关键问题上却有所隐瞒,并非被普遍认为的代表蒋介石的意志,因而亦遭到蒋的批评和阻遏,甚至受到“以汉奸论”、“杀无赦”等严词警告。而蒋介石亲自掌控的几次谈判,虽不肯承认“满洲国”,不肯立约放弃中国对东北的主权,但在一段时期内,却只将抗战目标定在“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这一“最小限度之成功”上,这些都反映其软弱的一面。不过,这些谈判,都是日方求“和”,蒋只是被动应对并都主动刹车,对待谈判的态度亦日渐强硬而非不断软化。蒋提出以“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作为谈判条件,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且并未准备放弃东北,而是准备将这一“老大难”问题的解决留待适当时机,以免干扰较易问题的解决。综观抗战历史,蒋介石兑现了自己“抗战到底”的诺言,其所确定的“底”,也逐渐从“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发展为包括收复东北、台湾在内的所有失地,以及解放朝鲜等东亚被侵略民

族,再发展为与盟国共同作战,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无条件之胜利”。

④关于抗战时期的第三势力问题。闻黎明对1939年和1943年的两次宪政运动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第一,最早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实施宪政的提案,并非迄今认定的第一次宪政运动的七提案,只是由于七提案合并讨论,方形成共同发起宪政运动的既成事实。第二,第一次宪政运动的成果,虽然包括宪政思想宣传与宪政观念普及,但唯一的有形成果则是体现西方议会模式的“期成宪草”。第三,第二次宪政运动虽与联合政府运动有继续关系,但它不仅独立存在,而且也取得了三项

成果,需要给予承认并加以客观评价。⑤王奇生以西南联大为中心考察了抗战时期政界与学界的

关系,指出,考察抗战前后政治与学术之互动,仅从国共相争立论实难得真相之全貌。学界分合的背后,除了政治理念的明争,亦有派系因素的潜存。学界与当局的关系,在紧张和对峙之外,更有亲近与同情。西南联大的教授约有半数加入了国民党,但也包容其他党派,是一个多元分化的群体,其中既有闻一多那样的“民主斗士”,亦有姚从吾这样的“坚贞党员”,从而建构起这座极具包容性的

“民主堡垒”。

⑥6

41①②③④⑤⑥王奇生:《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闻黎明:《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若干问题的再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杨天石:《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抗战时期中日关系再研究之二》,《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蒋介石亲自掌控对日秘密谈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论“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与蒋介石“抗战到底”之“底”》,《中国文化》第22期。

郭岱君、林孝庭:《从宋子文档案看西安事变》,《民国档案》2006年第4期。

左双文:《西安事变后的南京讨伐派———以戴季陶、何应钦为中心的再探讨》,《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

罗敏:《从对立走向交涉:福建事变前后的西南与中央》,《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31基层政权研究

对于乡村统治结构。李平亮以辛亥革命前后江西民团为中心考察了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演变趋势。指出,民团大量出现,标志着地方社会军事化的形成。民团在由“民间自办”到“官督民办”过程中,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新的权力中心和新、旧社会力量重组的舞台。民团的兴起与发展,集中地反映了地方自治进程与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格局,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内在机制。①王奇生考察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江苏区乡行政。认为,国民党的组织触角基本上止于县城,而行政轨道则逐渐延伸到县以下乡村社会。自治名义下的区乡组织实际成为国家政权的行政末梢;原本偏重政治控制的保甲,最终沦为社会征取的重要工具。区乡保甲体制的相继建立,为土豪劣绅提供了一个纵横驰骋的舞台。国家政权的深化与地方精英的恶化相伴随,乡村社会日益沦为贫穷与动荡交错的深渊。②李琴、张伟考察了1930年代新桂系在广西推行村街民大会的过程。指出,村街民大会作为一种政治参与渠道,普通民众无法由此真正分享基层的政治权利;新桂系也并未真正想建设“民意”机关,只不过是运用集会的方式,使民众普遍地接受政治训练。村街民大会与早先设立的民团、国民基础学校、村街公所等紧密联系起来,构成新桂系控制乡村社会的权力网络。③

四、中共革命史

11土地革命和苏区社会研究

关于土地革命对苏区社会的影响。黄琨研究了苏区革命初期中共的土地政策,认为,就理论和政策文本而言,土地政策虽几经反复,但贫农的利益始终在维护之列,富农和中农的利益也在“六大”后的政策改变中得到保障。就落实政策的具体实践而论,由于原有乡村社会体系并未解体,加以中共自身力量仍很薄弱,使无力主导土地分配和人们“阳奉阴违”的状况大量存在。尽管如此,大部分农民毕竟获得了土地,赋税负担大幅度减轻,他们与中共及其政权仍然形成了紧密关联。④李金铮认为,就1937—1949年华北乡村土地改革而言,农民对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土地改革,往往胆小怯懦,响应迟缓。对此,中共从改造传统的民俗伦理入手,激发农民的被剥削感和阶级对立、革命斗争意识,从而使农民对地主阶级的复仇情绪开始宣泄,由打倒地主的“均贫富”发展为侵犯中农利益的绝对平均主义。与此同时,农民传统的发家致富心态转变为既渴望富裕、又惧怕富裕的矛盾心态,甚至不惜将现有的财产挥霍浪费。可见,在中共土地政策的影响下,农民的传统心态既历经了空前的激荡和改造,也有部分的延续和放大。⑤万振凡考察了革命对乡村社会的影响,认为,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因具有巨大的弹性,尽管受到革命的猛烈冲击,效果十分有限。在革命进行中,它的内核并未消失,而是以各种方式存在于苏区社会内部,一俟条件成熟就会反弹。苏区革命失败后,随着国民党重建乡村社会秩序的进行,原有的传统社会结构全面恢复。事实说明,苏区革命虽然在其区域内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印迹,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传统社会结构。⑥李里峰考察了1947年华北土改运动中的贫农团。指出,贫农团一度成为村庄社区最高权力组织,在中共进入乡

741①

⑥万振凡:《苏区革命与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变迁》,《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李金铮:《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黄琨:《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政策与实践(1927—1929)》,《长白学刊》2006年第4期。

李琴、张伟:《官意与民意之间:1930年代广西的村街民大会》,《史学月刊》2006年第8期。

王奇生:《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李平亮:《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团与社会权势转移———以〈江西民报〉为中心的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

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村之初,在动员民众抛弃传统宗族意识树立阶级立场方面,曾有相当作用。但是,由于贫雇农内部及其与中农间的等级区分和利益争夺,贫农团形成了狭隘、封闭的权力性格,成为村庄秩序和道德的破坏力量,并受到土改领导者的限制和取消。这表明,如能将动员起来的群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良性运行,就能成为强大的建设性力量,否则反而会成为破坏性力量。

①对于湖南的农民运动。李里从区域农村内部结构角度观察其兴盛的原因。提出,湖南农民运动不仅存在阶级冲突,还包含了其他多种乡村冲突,如:农民与土豪冲突、民教冲突、农民与县政府冲突、匪患、宗土冲突、城乡之争等,它们相互作用,致使农民在冲突中呈现出目标易转换、组织状态不稳定、不同地区各有差异等特点。这说明,农民冲突既非直接来自革命组织的革命行为,亦非完

全不受革命影响。②梁尚贤分析了湖南农民运动的失误之处。认为,中共湖南区委从1926年11

月起,采取措施纠正“左”的错误,收到一定效果。但从1927年2月起,在强大压力下,不仅停止纠“左”,而且开始向“左”转,使运动的过火行为越发不可收拾。究其原因,既有农民和农会干部的,也有国民党的,而中共方面的失误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上存在崇拜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和狂热性的倾向;斗争策略上任意扩大打击面;思想方法上犯了绝对化、片面性的错误。这一“左”的错误,给革命

全局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激起了两湖地区的反革命叛乱,从而加速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③21军事斗争研究

何友良研究了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向南昌、长沙进军事件,指出,毛泽东此举,不完全是执行或抵制立三中央命令的问题,而是对历史机遇的主动把握。其关键在于毛泽东认为江西有首先夺取全省政权的条件和可能,然后波浪式地扩展红色区域,逐渐取得全国政权。这与立三中央进攻武汉和建立全国性政权的思路及部署根本不同,也是红一方面军能够免受重创并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进军的正面意义在于,毛泽东论证和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还提供了地方领导者如何去就取舍上级错误决策的行为模式。进军的负面影响是,后期对江西地方党负责人的错误处置;促使国民党

当局形成一个全面动员的“围剿”红军态势。

④对于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在东北的较量,金冲及认为,抗战胜利后,中共及时、准确认识到东北问题的重大意义,投入了远比国民党更多的精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日后双方东北较量的结局。在最初阶段,双方进入这个原本比较陌生的地区后,都面对许多复杂问题,因而多次变更原有的决策和工作部署。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虽先进入东北,但处境仍十分艰难,国民党军队在初期拥有显然优势。经过九个月的反复较量和检验,共产党实行“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把工作重心放在发

动群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上,终于站稳脚跟。

⑤31对待资产阶级和会匪的政策研究

对于中共的资产阶级政策,杨奎松认为这是困扰着共产党人的一道难题,其解答过程是:1940年代初期,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逐渐形成一套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针对资产阶级的理论观点,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区别对待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抗战胜利后,这一政策再度发生变动,从1947年底开始又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阶级路线。到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时,毛泽东等明确提出:全国政权到手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了。考虑到经济领域里的

8

41①②③④⑤金冲及:《较量: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何友良:《毛泽东与红军赣湘进军》,《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梁尚贤:《湖南农民运动中“左”的错误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李里:《1926—1927年湖南农民集体冲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2期。

李里峰:《华北“土改”运动中的贫农团》,《福建论坛》2006年第9期。

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力量对比,共产党人在掌握全国政权后的一段时期内对资产阶级继续实行团结的政策,但压力持续

增大,直到“三反”“五反”运动的发生。①关于中共的会匪政策及其实施问题,黄琨研究了苏区时期

的情况。指出,中共从1927年武装暴动之初就重视对会党、土匪的争取,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在武装革命中发挥了相当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对会匪性质认识的局限,所采取的打入会匪下层、反对上层联络的策略有失偏颇。实际效果显示,下层匪运工作难以奏效,上层联络工作则成功较多。此外,会匪对经济利益追求较多,使之易于倒向中共的反面。总的来看,中共争取会匪的工作

并不十分理想。

②五、中外关系史

关于外交体制和方针。张效民认为,清政府从1861年开始实施条约外交,它以儒家的诚信思想和国际法原则为指导,以履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手段,目的是求得与列强的和解与平等,保全和局,以便开展自强运动,从而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同时,晚清统治者还希望借助条约来限制列

强条约之外无止境的索求,维护中国尚未丢失的权益。③对于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认定问题,侯中军

提出,一个外交文件要成为条约,首先,签订双方必须是具有签约资格的国际法主体;其次,必须创立缔约国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单方面的照会或者普通的会议记录,不能作为条约;再次,应该获得缔约双方相互批准。又认为,判断条约是否平等,依据的标准应该与国际法一致,其基本原则应

是:条约的缔结是否有武力直接或间接的威胁,条约是否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约文是否对等。

④关于中英关系。吴义雄研究了英国在华治外法权的起源,认为,英国政府从1833年开始立法酝酿,为在广州地区建立具有刑事、海事及民事管辖权力的法庭进行准备。1839年7月,义律擅自宣布建立英国在华法庭。鸦片战争后,英人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最终完成了建立在华治外法权的

法律程序。⑤郭卫东考察了19世纪40年代英国与舟山的关系,说明英国在华攫取领土是一个随势而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蓄谋已久”的一面,更有随机调整的一面;既有必然性的一面,

更有偶然性的因素;既有英国政府旨意的使然,更有身在前方的驻华代表的意志和作用。⑥张志勇

对赫德与1868—1869年中英修约的关系重新做了考察,认为赫德作为中方的代表,总理衙门当然会与之相商,并希望他能够向英方解释中方的困难以求英方降低要求。而英国方面,有鉴于赫德对清政府的影响,也直接与之函商,请他开导总理衙门以求中方做出让步。从而赫德在中方代表之

外,又具有一种调停者的身份,但更倾向于英方的利益。

⑦关于中美关系。崔志海考察了1910年清朝海军大臣载洵访美和1911年中美海军合作计划,认为这一事件具体揭示了美国在华势力和影响已突破铁路和财政金融领域而渗透到军事领域;同时也表明清政府在军事上开始改变以往一味依赖欧洲和日本的政策,转而寻求美国的合作与支持,

9

41①②③④⑤⑥⑦张志勇:《赫德与1868—1869年的中英修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郭卫东:《1840年代:英国与舟山》,《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英国在华治外法权之酝酿与尝试》,《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不平等概念与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张效民:《晚清政府的条约外交》,《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

黄琨:《中国共产党争取会匪的策略与实践(1927—1929)》,《兰州学刊》2006年第10期。

杨奎松:《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政策的演变》,《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体现了欲与美国结盟的意图。①周乾对1941年美国总统特使居里访华的起因进行了考察,认为蒋

介石邀请美国特使访华的计划始于1940年10月底,他提议的中英美远东合作方案中包含邀请美国军事、经济和交通专家来华;同年11月初,宋子文已经向蒋介石建议首先邀请美国财政专家访华

来考察经济和币制,以争取美国对华扩大援助

。②于化民考察了中共领导人与延安美军观察组的

交往,认为中共高层领导人与观察组成员频繁接触,就双方如何发展关系尤其是如何开展军事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中共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与观察组成员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与真诚的友谊。这本应成为双方全面合作的开端,可是,由于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变化和对中国形势发展的误判,美国政府对中共领导人表达的合作愿望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与积极回应,特别是赫尔利在调处国共矛盾时从偏袒国民党发展到公开实行“扶蒋反

共”政策,导致双方关系日趋紧张并最终走向对立。

③关于中俄关系。唐启华考察了中俄旧约的废止问题。指出,俄国革命后,两次宣称废除不平等旧约。中苏谈判时,苏方坚持建交后再开会议订定新约取代旧约,中方则坚持立即废止旧约,后双

方妥协,规定:新约未订定前,旧约概不施行。后来中俄会议虽经召开,但仍未获致具体成果。④汪

朝光考察了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对苏外交及东北问题的讨论和争执。认为,其对苏外交天平的偏转,使苏联的疑虑大增,更不利于接收东北;其党内派系之争及个人情绪发泄,亦不利于作出合理的对苏外交及解决东北问题的决策。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其决策失去应有的弹性而更趋

僵硬,只能回复于武力解决的老路。

⑤关于中日关系。戴东阳考察了中日天津谈判期间徐承祖的报告、建议及其对中日《天津条约》

的影响,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一时期清政府对日决策的渊源及曲折过程。⑥对于中日民间结盟问

题,桑兵考察了1898年成立的上海亚细亚协会,认为它是当时中日双方民间结盟趋势的产物,因此,部分中国人士和舆论,更愿意称这类团体为“兴亚会”,视为中日民间人士联合挽救危局并进而

振兴东亚的联盟,而不仅仅是日本某个对华团体的海外分支。⑦对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外务省对

华策略问题,陈群元通过考察黄郛受命北上处理时局过程,指出,日本驻华公使有吉明主张支持黄郛,以达成与国民政府的和解乃至合作;一等书记官中山详一等人主张应在华北成立一个脱离国民政府控制的政权;内田康哉外相的立场倾向于中山等人,并否决了有吉的构想。此一过程显现了日

本外务省内部在对华外交构想上的分歧,以及强硬派常占上风的历史事实。

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方面,研究成果稀少,其中值得介绍的有:中法关系方面,葛夫平论述了上海中法工学院始末,指出该校于1921年由中法两国政府合作创办,前后经历中法通惠工商学校、中法工业专门学校和国立中法工学院三个发展阶段。又考察了1941年法国在北京设立的中法汉学研究所,认为该所为繁荣和推动汉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民俗学研究、中国语言和历史研究

5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陈群元:《日本外务省与1933年中的华北危局———以应对黄郛北上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桑兵:《“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戴东阳:《徐承祖与中日〈天津条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

汪朝光:《关于战后对苏外交及东北问题的激烈争执———中国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再研究之二》,《民国档案》2006年第3期。

唐启华:《1924年〈中俄协定〉与中俄旧约废止问题———以〈密件议定书〉为中心的探讨》,《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于化民:《中美关系史上特殊的一页———中共领导人与延安美军观察组交往始末》,《东岳论丛》2006年第4期。周乾:《论1941年美国总统特使居里访华的起因和由来》,《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1期。

崔志海:《海军大臣载洵访美与中美海军合作计划》,《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

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以及编纂古籍通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法国汉学和世界汉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

献。①中意关系方面,辛益、杨芳研究了1902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常驻意大利使臣的许珏,认为他出使期间,希望依靠意大利教皇解决中国教案问题,并认为意大利复兴的历史可以为中国提供借

鉴,主持翻译了大量关于意大利经济的资料,为清末新政提供参考。

②六、经济史

11“三农”研究

对于“三农”状况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的问题。郑起东认为,晚清政府沿袭清代传统而推行的重农政策,同样使全国的农业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改良大后方农业的成绩,虽是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但也与政府采取正确措施有

关。③李金铮认为,在1937—1949年中共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革命策略的实施虽减轻了农民的债务负担,但也造成了借贷困难,1942年采取新债利率自由议定的温和措施,使借贷政策具有了

革命、妥协与调和的多面性。④二是农民素质问题。刘兴豪认为,1912—1937年的湖南,农业现代

化进程虽受繁重的地租、赋税、高利贷和农民生活异常困苦的严重制约,但也因农民受教育程度的

提高和非农化趋向得到一定的促进。⑤王先明等人认为,20世纪前期山西乡村雇佣关系的社会构

成涉及乡村社会各主要阶层,雇工和雇主双方角色并不完全固化,而“社会分化不充分”既是雇佣关

系普遍化和雇工身份非固定化的导因,也是雇工群体不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阶层的根本原因。⑥对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考察乡村建设运动。虞和平认为,从社会经济史和现代化史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运动的主体目的和内容,主要是对乡村政治进行自治化和民主化的制度改革,对农业经济推行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股份制合作社建设,对

农民素质实施知识化和文化的普及教育,从而显示了一种农村改造的现代性模式。⑦张秉福认为,

乡村建设运动的模式虽不能根本解决中国乡村问题,但是其反对模仿和照搬西方模式的思路仍值

得新世纪农村建设借鉴。⑧吴星云认为,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

动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而乡村建设各派的理论思路和实践经验教训至今仍可视为中国现代化的

可贵财富。⑨二是对农村合作运动的考察。对于国民政府的合作政策,赵泉民认为,1928年后国民政府开展的合作运动,不仅是其实现民生主义的手段,而且是其统治合法性在乡村社会重建的一种

努力,因此是一场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更多体现了政府意志。 λυ李玉敏等人认为,合

作社经济政策的完善程度与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但在实际推行中绩效明显不足;其产生缺陷的原

1

5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λυ赵泉民:《政府意志: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合作运动价值取向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吴星云:《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张秉福:《民国时期三大乡村建设模式:比较与借鉴》,《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王先明、牛文琴:《二十世纪前期的山西乡村雇工》,《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刘兴豪:《1912—1937年湖南“三农”问题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李金铮:《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郑起东:《晚清政府劝农桑、兴水利的重农政策》,《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改良》,《古今农业》2006年第1期。

辛益、杨芳:《清季首任专差驻意大利公使许珏评介》,《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葛夫平:《上海中法工学院始末》,《史林》2006年第4期;《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的沿革及其学术活动》,《汉学研究通讯》第24卷第4期。

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因,主要在于对合作社价值及属性的认识偏差,缺乏有效的组织保证、权威资源和财力支撑,以及政

权的专制性。①对于农村合作金融问题,赵泉民等人指出,乡村合作事业主要靠政府强力与银行资

本的资助而推进,使合作社“异化”为银行资本在乡村的“代理人”;又认为信用社在促使城市过剩资金流向乡村的同时,又为现实政治制度环境所掣肘,形成了乡村借贷关系中进化与异动并存的局

面,即信用社的“大发展”与高利贷的继续盛行。

②21企业制度和财政、货币研究

在企业制度研究方面。朱荫贵以资金运行为中心考察了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指出其

除具有西方企业组织运行的一般特点外,还带有浓厚的中国特点和传统经济要素的痕迹。③高新

伟也认为,公司制移植到中国后,对“内部人”进行控制的正式制度并未发挥应有作用,而主要借助

传统手段来完成。④彭南生等人分析了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工厂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为该法具有移植性、继承和超越性、超前性等特点,并将现代国家的建构向前推进了一步。⑤此

外,高新伟等还考察了公司中少数股东的自我保护机制,认为他们更多采用间接方式、依赖非正式

制度实现对公司的约束。

⑥在财政和货币研究方面。对于政府的财政政策,程霖等人对民国时期关于农业金融制度建设的四种模式构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这些构想不仅具有较高理论价值,而且在实践上领导了一

场创建新型农业金融制度的社会运动。⑦尹红群通过对浙江省地方财政体制和县政事业的财政压

力的剖析,认为省与县之间、事权与财权之间的叠合矛盾成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的重要内在动力。⑧对于税收制度,潘敏考察了沦陷时期江苏日伪政权赋税征收机构的变化,展现

了日伪基层政权汲取社会财富以及各级伪政权为控制赋税而明争暗斗的情形。⑨对于货币问题,

邹晓系统梳理了中外各种银元势力消长变化的态势,认为上海钱业公所和其后的钱业公会取消龙洋和鹰洋行市之举,使国内货币兑换市场逐步走向统一,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促进了近代货

币统一化进程。 λυ叶世昌概括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纸币理论的演变状况,对“货物本位”、“能力本

位”、“汇兑本位”和“物资本位”等说法进行了反驳。

λ?31贸易与城市体系

在贸易问题的研究方面。汪敬虞对彭泽益关于鸦片战争后十年间银贵钱贱影响下的中国对外贸易问题提出了商榷,认为银贵钱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小农经济对机制洋货的抵制,同

2

5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λυ λ?叶世昌:《简论20世纪中国纸币理论的演变》,《复旦学报》2006年第2期。邹晓 :《银元主币流通与上海洋厘行市的更替》,《史学月刊》2006年第8期。

潘敏:《江苏日伪政权赋税征收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尹红群:《略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程霖、韩丽娟:《论国民政府时期关于农业金融制度建设的四种模式》,《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高新伟、高丹:《略论近代公司少数股东的自我保护机制》,《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

彭南生、饶水利:《简论1929年的〈工厂法〉》,《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

高新伟:《试论近代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赵泉民、忻平:《资金构成与合作社的“异化”———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考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赵泉民:《进化与异动:合作社对乡村借贷关系影响分析———以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乡村信用社为中心》,《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李玉敏、栾雪飞:《国民政府的合作社经济政策及其评价》,《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李玉敏:

《国民政府合作社政策缺陷的产生原因》,《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

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时西方国家此时用以平衡其与中国贸易的主要工具仍然是走私鸦片。①许建英主要根据英国方面的档案,论述了金树仁时期英国与中国新疆之间贸易线路及其承载量的变化。②周建明通过对民国中期中德贸易条件的分析,认为个别贸易条件中出口贸易有利于中国的成分居多,进口贸易条件却在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面发展。③郑会欣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复兴商业公司的经营活动为中心,分析了战时国民政府推行的统制经济体制中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国有企业在对外贸易和易货借款中所承担的责任。④虞和平分析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通商口岸和外贸态势的转变,并对进出口值作了校正统计,认为随着西方对中国商品输出和原料需求的升级,以及中国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初步兴起后对外国商品需求的增加,中外贸易规模明显扩大,从而改变了先前的以鸦片进口为主导的不正常状态,而向基本正常状态转变。⑤兰日旭简要分析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物价变动的趋势,认为此时物价在中外势力交互作用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⑥刘兰兮根据《厦门各种批发物价调查表》编制了1929—1935年厦门15种重要商品的批发物价指数。⑦

在近代城市体系的研究方面。姜涛认为,近代城市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传统政区的深入探讨,晚清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通商口岸体系与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政区体系分庭抗礼,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构性写照,通商口岸体系形成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在总体上应是城市体系的“近代化”,而非所谓“城市化”。⑧吴松弟运用地理学空间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开埠以后港口城市与其腹地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近代中国经济和区域现代化的巨大影响。⑨

七、思想文化史

一是关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研究。对于民族主义的特征,胡伟希以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为例,在与西方的比较中,考察近代民族主义话语建构的特殊性。指出,与西方民族主义产生后演变为与自由主义相抗衡的一种意识形态不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从西方传入之初,即与自由主义思想有松散的结合。他们为了救亡图存而引入西方的自由主义,但由于其思想的潜意识源自民族主义,导致其在国家理论上的重大失误,无法真正解决民主建国问题。 λυ李喜所认为,民族主义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现代性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征。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芽、生根的过程与中国社会向现代过渡的进程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的深度决定着民族主义普及的广度,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并不构成悖论。只要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完结,现代性就永远是民族主义的灵魂。 λ?对于民族主义的生成和演变因素,张昭君探讨了儒学与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生成关系,认为儒学的本土性、民族性及其所蕴含的“夷夏之辨”、

“天下一家”等观念,为近代思想家论证和宣传“民族国家”

351①

λυ

λ?李喜所:《关于民族主义现代性的宏观思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胡伟希:《体用本末之间:中国近现代的民族主义》,《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吴松弟:《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概说》,《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姜涛:《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基于人口史的考察》,《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刘兰兮:《厦门15种重要商品批发物价指数的编制与辨析(1929—193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兰日旭:《浅析洋务运动时期物价波动的趋势》,《兰州学刊》2006年第7期。

虞和平:《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通商口岸和外贸态势的转变》,《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郑会欣:《统制经济与国营贸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复兴商业公司的经营活动》,《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周建明:《20世纪20至30年代的中德贸易条件及价格变动趋势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许建英:《金树仁时期英国和中国新疆之间的贸易(1928—1933)》,《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

汪敬虞:《关于鸦片战后10年间银贵钱贱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独立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和有力支持;但是,儒学中所含有的“天下主义”、狭隘种族观念等成分,

又成为阐述民族主义思想的负累。①许小青注意到了20世纪初年的新史学革命与民族国家理论

建构之间的特殊关系,认为20世纪初年所进行的以“新史学”为中心的史学革命,从史学与民族国家、史学与民族共同体、史学与国民三方面,为民族国家理论作出了贡献,也促进了民族国家观念的

兴起。②郑大华考察了“九一八”后再度高涨的民族复兴思潮,认为人们的认识尽管千差万别,但都意识到只要发奋图强,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复兴,而且特别强调了民族自信力对于民族复兴的

重要意义。

③二是关于思想和学术派别的研究。对于全盘西化派,赵立彬指出,它有“外在的派”和“自在的派”之分。部分主张全盘西化的岭南大学师生参加了1934年广州的文化论战,形成了“自在的派”。1935年被指称的“全盘西化派”实际上是以胡适和陈序经为代表的“外在的派”,他们缺乏学理上的

一致性。这种分歧影响着各自主张的表达和文化论战的走向,制约着全盘西化思潮的历史命运。

④对于国家主义派(醒狮派),敖光旭认为,它的文化取向是复杂的,也非始终如一。在“醒狮运动”之初,致力建构中西杂糅的文化保守主义体系作为意识形态。其现代学理是互相冲突的历史文化哲学和实证哲学,导致醒狮派理论之困境及内在紧张,并驱动其由消极强调国家主义之自在性,走向积极营建“新理性主义”哲学体系。其中实证主义的科学、进化精神,促使他们呼唤并回归“五四精

神”,走向文化激进主义。⑤对于学术派别,桑兵考察了学派的由来及以往研究中的路径与方法,指

出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派分与道统论渊源甚深。晚近学人好以学派讲学术,并且奠定了学术史叙述的基本框架。而判定流派的标准,包括宗师、学说、方法、师承与传人的谱系化、流变以及地缘关系等,大抵是他人或后人的指认。因此,按照学派来探寻学术发展变化的渊源脉络,固然有简便易

行的好处,、倒叙历史、以偏概全等弊端。

⑥三是关于文化话语和象征的研究。鲁萍考察了五四后期提出的欢迎“穆勒尔姑娘”的口号。认为,五四运动爆发后,社会关注的重心转向群体与国家,道德伦理革命随之淡化。“穆姑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有补“德”、“赛”二先生不足之隐意,对理解道德革命在五四后期一再淡化现象很有助益,但却并未引起充分的关注。因此,学界所谓“五四后期道德革命深入发展”的说法值得推

敲。⑦沈洁探讨了“反迷信”话语的现代起源。认为,“迷信”一词在19世纪末经日语转译进入中国本土语汇,并成为早期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之一。迷信与知识进步、与专制主义以及国民道德的关系是初期“反迷信”知识氛围的主体内容。但在其诞生之初并不具有统一的内涵,不同的概念和指

向恰恰构成了现代中国人对面临的政治、文化冲突的反省。⑧冯天瑜重新思考了清末民初的“封

建”观,认为黄遵宪、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参考日译新名“封建”,初步形成兼容古义与西义的封建观,用以表述中国、日本、欧洲的相关历史时段,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古今“封建”义的承袭与转换、中西义的对接与涵化。但是这种封建观无力抵御后来兴起的强势的泛化封建观,退隐而去,但其包含的合

4

5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沈洁:《“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起源》,《史林》2006年第2期。

鲁萍:《“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外的关怀———从“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运动时期道德革命的走向》,《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桑兵:《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敖光旭:《1920—1930年代国家主义派之内在文化理路》,《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赵立彬:《“论”与“派”:文化论战中的全盘西化思潮》,《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许小青:《20世纪初新史学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

张昭君:《儒学资源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生成》,《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理精义,值得我们重温。①赵世瑜以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为例,探讨其祖先记忆、家园象征和族群历史,认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大量口碑传说、族谱碑刻和地方志文献,都反映了对祖先历史的集体记忆和移民的生活境遇,由此可见移民家族定居发展的历史,北方族群关系变化的历史,卫所制度等国家制度对基层社会影响的历史,还有晚清时期地方士绅重构大槐树传说背后的时代取向或追求现代性的努力。②

四是关于媒介与文化观念、政治文化的研究。陈友良通过考察留英学生于1917年创办的《太平洋》杂志,讨论他们的文化思想和教育主张。认为,他们提供的新思想观念,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但其文化思想背景有着浓厚的英伦调和主义色彩。③汪朝光考察了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认为,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成立,是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建立之后,在左翼电影勃兴的现实威胁下更趋保守的反映,也是电影检查制度形成并完善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对电影的集中管理与控制。④徐思彦考察了代表官方的《中央日报》和代表民间的《大公报》的社论,检索和比较两报中某些关键词的频率,以及对于政府、领袖、军事、抗战建国等概念的不同提法和态度,分析在抗战大势下该二报之异同,并指出国民党中央党报的“七七”社论并不重复诠释注解其党魁的“七七”文告,导致蒋介石也对《中央日报》颇为不满。⑤

五是关于文化转型的研究。程美宝以国学保存会的《国粹学报》为对象考察了晚清的博物学知识,探讨只具备经史之学训练的文人,如何在具体的方法上实现他们所认识的系学,进而发现他们在界定“何谓国粹”的过程中,也有选择地将西学纳入“国粹”或“国学”这个框架之中。⑥查晓英探讨了地质学的传入及其与现代考古学的关系。认为,1870年代后,随着地质学著作的译介传播,古人类遗存及发掘等知识进入中国学者视野,并逐渐成为史家知识资源的一部分。民初地质调查所初建时,,并被视为地质学者的应行之责。该所的考古工作,也为史学家提供了新知,开始引起史家古史观念的改变。⑦尚小明考察了抗战期间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认为1920年代主要受以鲁宾孙为代表的欧美“新史学派”的影响,把史学教育视为“常识”教育,强调史学基本知识,特别是基本社会科学知识的灌注,虽在学术界影响不小,但培养专业人才收效甚微;1930年代则受以傅斯年为代表的“史料学派”的影响,把史学教育视为学术教育,强调史料整理辨析的训练和史学研究工具的掌握,从而造就了一大批史学家,深远影响了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⑧

八、社会史

11社会团体

最受关注的是商会和同业公会研究。付海晏论述了无锡商会在1929年国民救国会被捣毁风

551①

⑧尚小明:《抗战前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查晓英:《地质学与现代考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程美宝:《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徐思彦:《官与民:对〈中央日报〉〈大公报〉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学术界》2006年第6期。

汪朝光:《影艺的政治:一九三○年代中期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陈友良:《留英学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冯天瑜:《值得重新体味的清民之际的“封建”观》,《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潮中的调处作用,并且通过对调处的分析,展现了在复杂背景下商会功能的实践。①魏文享剖析了

抗战期间商会、同业公会等民间经济组织在统制经济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国民政府的战

时经济统制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了商人团体的民间组织资源。②郑成林考察了抗战后中华民国商会

联合会的成立过程及其主要政治参与和经济活动,进而藉此透视了抗战后商会与南京国民政府之

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③蔡晓荣探析了清末商会在华洋商事纠纷中的参与角色,认为这种角色一

方面有利于解决纠纷并保护华商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当时商界的立法自觉。④朱英考察

了清末民初出现在天津的工商同业研究所的功能和影响,认为这是传统行会向近代同业公会演变

过程的一种新型过渡性同业组织,体现了工商同业组织发展变化的一种新趋向。⑤魏文享以上海

会计师公会为中心,探讨了上海会计师群体的兴起、公会的组建及其运作等方面的内容,认为近代

上海的会计师已具有极强的世界意识、团体意识和明确的职业观念。⑥朱荫贵考察了抗战时期出

现在上海的中国股票推进会,认为国家权力出现真空时,民间社团可以打破或填补这种真空,进而

起到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源重组和改变的作用。

⑦另外一些成果则对近代商人或其群体进行了研究。张晓辉论述了近代中国民族金融资本大财团之一华南财团的兴起背景、特点和历史作用,认为该财团具有较强独立性,构成了近代华侨金融

之枢纽。⑧郑卫荣从绅商的视角考察了南浔丝商群体的崛起过程,认为地缘、业缘、亲缘交织协调

了个体间的利益,促成了南浔绅商群体初步形成。⑨易继苍就以往有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种种

提法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近代中国只存在一个资产阶级。 λυ孙大权对1927—1937年间中国经济学

社与工商界的合作与互动情况进行的探讨,反映了民国时期经济学界与工商界之间的复杂关系。

λ?郑会欣通过考察中国经济学社成立后召开的历届年会,简述了年会内容与形式的演变及其特点,并

客观评价了经济学社的活动。

λω21慈善事业和公共卫生

在慈善事业方面,杨智芳、周秋光考证了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认为,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红十字会之始,但实际上,中国本土的慈善组织是通过嫁接外来的红十字会,最初形成济急善会,之后成长为东三省红十字会,进一步演变为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最后确立为中国红十字

会。 λξ王娟指出,北京地区的慈善组织在清末民初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在数量上呈现较大幅度的

增长,救助功能普遍地由施养向教养转化,操作管理方式逐渐走上联合统一的道路。 λψ朱浒考察了

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认为这次旱灾中的义赈活动是清代历史上第一次由朝廷向地方社会求

6

5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λυ λ? λω λξ λψ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杨智芳、周秋光:《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郑会欣:《简述中国经济学社的年会及其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孙大权:《1927—1937年中国经济学社与工商界的合作与互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易继苍:《试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郑卫荣:《清末南浔绅商群体崛起的历史再现》,《史学月刊》2006年第9期。

张晓辉:《略论近代中国民族金融资本中的华南财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朱荫贵:《抗战时期的上海中国股票推进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魏文享:《近代上海会计师群体的兴起———以上海会计师公会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朱英:《清末民初天津工商同业研究所初探》,《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蔡晓荣:《论清末商会对华洋商事纠纷的司法参预》,《学术探索》2006年第1期。

郑成林:《抗战后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简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魏文享:《商人团体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统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付海晏:《无锡商会与1929年国民救国会被捣毁风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助而开办的,义赈力量虽以江南地方性系谱为基础,却构成了对国家层面上赈灾机制的直接冲击。①在公共卫生方面,曹树基考察了1918年初山西的肺鼠疫流行及其防治。认为,中央政府与山西省政府合作,实行全民动员,迅速扑灭疫情,是为“国家的公共卫生”。1918年秋天及以后,山西临县、兴县鼠疫流行不断,防疫事务几乎全由县级政府承担,是为“地方的公共卫生”。遏止疫情扩散的河流和山脉成为国家与地方的边界。围绕山西鼠疫的防治,展现的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力分立、交织与转化的过程。②

31乡村社会

在乡村社会研究中出现了过去未曾注意的水资源与乡村社会的新课题。胡英泽以调查所得的200余块水井碑刻及访问材料,考察了明清以来山西、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的水井习俗和制度。认为,北方乡村水井在建构社区空间、规定社会秩序、管理社区人口、营造公共空间、影响村际关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由水井组织产生的多种关系,使合作式的相互依存成为必要,地缘关系突出,血缘关系减退,还形成了一套相对严密的井汲规约,并内化为乡村社会的秩序。③韩茂莉探讨了山西、陕西地区水权保障系统及其运作方式。指出,水权保障系统是以获得水资源为目的的民间组织,农户自愿介入,寻求维护自身水权的保障。为了维护地缘、血缘两个层面的水权,农户间形成一套有别于政权体系的管理原则。水资源的分配形成灌渠、利户两个受益层面,由此又使水权保障系统形成以渠系、村落为基点的地缘水权圈以及以家族为中心的血缘水权圈,两者相互交织,融社会习俗、社会惯性为一体,在乡村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④

〔作者虞和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责任编辑:杨宏)

751①

④韩茂莉:《近代山陕地区地理环境与水权保障系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胡英泽:《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

期。曹树基:《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朱浒:《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如何做文献综述(好——有参考价值)

如何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变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

听“注会讲座”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听“注会讲座”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3月28号 7点到9点 地点:中央民族大学文化楼1205会议室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报告人姓名:叶陈刚 职称:教授 部门:好会计教育注册会计辅导《审计》主讲教师 三、学术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注册会计师备考攻略中央民族大学讲座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1、会计师的选择。 会计师需要能静得下来,并且喜欢会计,喜欢做帐计算。 2、会计师职业待遇 会计就业方向-进退自如,空间广阔。 主要有国企外企、会计事务所,公务员,高校教师, 内外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好,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证比较认可, 公司财经助理:审计经理,招聘更加注重拥有注册会计师证的人士。 会计事务所:英语水平较高,有机会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从事审计或者税务所等工作, 金融理财:薪酬丰厚的金领职业。 国家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良好的职业(财税) 认证服务:发展潜力远大的职业。 高级财会人员:财务总监。 3、会计的职业规划 会计的专业学习:在学校学习阶段。 会计经验积累:毕业后1到3年阶段。 会计职业发展:3到5年职位升迁,工作相对稳定。 会计职业稳定:收入较高。变动谨慎。 职业创新生涯:高级管理职能,控制智能,协调职能。 4、注册会计(CPA)的内容 《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并且介绍了相关知识。 5、其他一些报考相关事情 五、报告体会 2012年3月,我们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回头看看,我们已经从去年的一年级新生成长为三年级的毕业生。在这短暂忙碌而美好充实的一年中,我们自觉地汲取更多的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论是从课堂上,图书馆里,还是在受益匪浅的讲座中;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无疑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在大二结束的小学期期间,我们全体自动化的大三的学生分别听了陈杰教授、武清河教授、窦丽华教授、邓志红教授、王军政教授等5位自动控制系的老师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老师们都是在自控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因此通过老师们的介绍,我们对自控专业也终于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了方向。 我们在大学的前两年期间,学习的都是基础课,所以对本专业的知识并不了解,但是,经过这次本专业的老师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之后,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原来自动化是很难的。它不再是我们以前上基础课时学习的简单的问题的求解了,而是研究实际的问题,对系统进行研究,进行控制,进行应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提到的控制中的“闭环”,用它来进行反馈进行控制。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应用中确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需要更加认真的去钻研的一种东西,真是耐人寻味。 我们听了对控制科学工程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介绍。了解了它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以及二十年来代表性成果。也了解了我们学校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的设置与建设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还听到了有关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介绍,老师还向我们讲了部分课题,比如数字化方向盘系统,以及实验平台像目标信息融合处理实验系统。 然后我们又听了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的介绍,了解了学科概况和主要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方向和现状和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最后我们又从报告中了解到了运动驱动和控制方向学科的学科内容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成果以及发展目标。

老师们给我们讲的非常好,因为它不像是上课内容那样的枯燥,老师的讲述使我们对本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这门学科不是很容易,但是我有决心将它学好,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时要踏踏实实。因为现在的知识对以前的基础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对以前的知识有什么遗忘了的要抓紧补回来。 听过了老师们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之后,我们实实在在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它通过书本上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容易让我们理解,这不只是在理性的知识层面上,更是在一个大的方向上对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用途上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这是很重要的。我在今后还要更加努力的去奋斗。

学术讲座研究综述

学术讲座研究综述 ---通货膨胀与CPI的测度统计学院12级统计二班李艳斌201202010245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使用国内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简单说,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

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或平衡汇率(例如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等原因增发货币。 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 (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 ①需求拉动 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②成本推动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收稿日期]2003-12-02 [作者简介]王志义(1956-),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2004年3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r.,2004 第33卷 第2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Vol.33 No.2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王志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中国古代人性论可归结为性善论、 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四种观点。外国人性论可归结为人性平等论与人性利益论、人性神性论与人性禁欲论、人性利益论与人性需要论、人性理性存在论与人性自然属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五种观点。笔者还介绍了王海明先生新人性善恶论。 [关键词] 古代人性论;西方人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新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8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623(2004)02-0038-03 人性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伦理学即道德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人性概念很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理论观点。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可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 1.性善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善的理论。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他认为,人性即/人所以异于禽兽0的本质属性,具体指/恻隐0、/羞恶0、/辞让0、/是非0等四种道德心理,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0。肯定/四德0之善是/四端0之心的扩充和发展。后儒的人性论,虽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为善的心理根据,并赋予/无不善0的价值规定,以为人性之根本。孟子都以为只有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人性。这就将人性与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级部分)等同起来,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 2.性恶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恶的理论。战国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认为,论性必先明/性 伪之分0:/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0(5荀子#性恶6)。/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0等不待事而后生的感性欲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0的自然本性。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强调:如/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0(同上)。认为孟子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0(同上)。否定善的先验论,而赋予人的自然属性以恶的价值评价,或以自然属性为后天行为恶的根源。据此论证了礼义的起源和礼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又为/化性起伪0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以后,由于正统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贬情欲,/性恶论0的影响不及/性善论0大。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二者看似相反,实则错误相同。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可是,孟荀对于人性的界定却都同样是片面的:孟子以为人性仅仅是同情利他;荀子则以为人性仅仅是自爱利己。另一方面,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终极标准本来是增进社会和 # 38#

学术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学术思路、提高创新能力、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每年学校都邀请很多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在研一研二两年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老师的学术报告或讲座,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计算机应用、心理健康等多个专业领域。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介绍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与应用,专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同时重点介绍了本专业所进行的相关课题研究内容,指出目前本专业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学术活动为我呈现了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激发了我的学术热情,同时也为我在学术、生活上的困惑提供了解决思路,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下是我参加学术活动的一些总结和心得体会。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术报告包括:Qi Tian教授关于图像检索和分类的报告、David Suter 教授在图像、视频和三维数据的匹配、分割和配准领域的介绍、顾乃杰教授关于软件脆弱性检测与大数据环境下的算法优化的学术分享等。这些学术报告与我本人的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十分相关,通过听取他们的学术综述、聆听他们的学术心得,我对这些具体的研究方向有了宏观上的了解,包括目前图像检索领域的经典算法、所使用的鲁棒的特征、三维数据配准的基本流程、三维数据分割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这使得我在阅读文献时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总体发展和各分支的联系与区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此外,我也从他们分享的实验过程中的小故事里得到了启发,知道了科研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所有的数据、实验、创新性都并非几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在我后来的科研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到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静下心来投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学者们带给我的正面影响。 李硕彦教授的“数学与工程的对话”系列讲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教授享有“网络编码之父”的美誉,是代数交换理论创立者,也是martingales of patterns的发明人,同时在随机过程领域也卓有建树。我至今仍记得李教授报告的时候对自己学术领域的热爱和充分理解,他对自己领域的知识点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那些平时看起来晦涩又高深的定理和公式也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在我后来阅读文献和专著的时候,每当遇到难懂的公式推导或定理证明,总会想起李教授的系列讲座。他让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尝试着去热爱它解决它,而不是逃避。这样的学习态度将让我建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定会让我受益终生。 此外,辅导员韩海雄老师关于简历制作培训的讲座、心理咨询中心赖丹凤老师关于恋爱心理的分享、钱晓伟医师关于女性健康知识的讲座等,也带给我许多收获。几位老师从学生

学术论文综述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 发布时间:(2012-03-13)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 来源:人人网游苗的日志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 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

如何撰写“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综述”

之前的“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是让评审者和研究者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目的是寻找可借鉴的研究方式,或者寻找创新的途径和切入点。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时应该注意几点: 1、一定要切合选题的内容进行论证; 如:分层教学就不能论证合作的研究现状 2、一定要寻找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措施; 如:学生自信培养,可借鉴的操作模式有成功教育、我能行教育、愉快教育等等。 大家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对本课题已研究情况了解不够,论述不充分; 2、所选择的论述内容不是本课题研究现状的分析; 让我们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中的“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而且我确信,这篇文章对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其他科研项目申报书中相应内容的写作而言,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为道理都是通的。我打算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检索学术文献,了解拟定选题的研究现状 2.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的写作要点 3.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的写作技巧

第一个问题:检索学术文献,了解拟定选题的研究现状。 要想做好这个工作,文献数据库检索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里给出几个常用的。 国家数字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 这是国家数字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检索 页面。这个数据库其实挺好的,虽然无法提供下载,但了解研究现状是很好的参照。它有中文文献、外文文献这么两个类别。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关键词检索,比如说我们还是把想要申报的选题假定为是法治精神,那么好,直接检索一下,出版了哪些专著、发表了多少论文,包括学位论文,都是能查得到的。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知网。中国知网在国内科研界已经到了这么个地步:你可以爱他,更应该恨他,但是你绕不过它。了解研究现状,中国知网是最不坏的一个选择了。这里对于中外文检索也都是支持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张截图,这是中国知网的期刊高级检索页面。在这里能够了解在我们的选题关键词领域都发表了哪些中文论文。尤其注意这里,叫“支持基金”,可

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热电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主办了学术讲座,由曲秀荣老师主讲。曲老师结合当前热电材料制备与性能的实际情况,饱含深情地向同学们分析了当前热电材料制备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并介绍热电材料制备的发展历史以及热电材料制备前景的相关问题。曲老师的报告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通过此报告,使每位同学对当前的会计工作环境有了清醒的认识。 报告主要是围绕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热电材料的应用展开,就热电材料研究现状,曲老师即将开展的研究内容等问题展开了介绍。 一、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 1.热电材料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能源问题推动了热电材料的研究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 二、热电材料的应用 绿色能源: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无需运动部件,无磨损,无噪音,无污染。 1. 什么是热电材料 热电材料(也称温差电材料,thermoelectric materials)是一种利用固体内部载流子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什么是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是电流引起的可逆热效应和温差引起的电效应的总称,包括Seebeck效应、Peltier效应和Thomson效应。 Seebeck效应 1823年,德国人Seebeck首先发现当两种不同导体构成闭合回路时,如果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则两接点间有电动势产生,且在回路中有电流通过,即温差电现象或Seebeck效应。 (2)Peltier效应 1834年,法国钟表匠Pletier发现了Seebeck效应的逆效应,即电流通过两个不同导体形成的接点时,接点处会发生放热或吸热现象,称为Peltier效应。

文献综述对学术研究之意义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2064060.html,)/毕业论文/论文格式 文献综述对学术研究之意义 学术研究是一种规范性的探究活动。任何学术研究的目的都是研究者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无论是理论提出的问题还是实 践提出的问题——而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文献综述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之一。 研究者为了解决问题,必须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是如何看待和解决研究者提出的问题的。首先,研究者要了解已有研究是否已经解决研究者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如果发现已有研究已经解决了研究者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也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其次,研究者如果发现已有研究并没有解决或解决好自己的问题,那么,研究者就要进一步了解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已有研究主要从哪些领域或视角研究这一问题的?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对于研究者的问题,已有研究已经解决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那么,研究者由此可以确定自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即从何种视角、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研究者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也就凸显出来。因此,所谓的文献综述就是在全面搜集、阅读某一领域已有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研究者通过阅读某一学术研究领域的研究文献,总结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总结在该领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把握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这是做文献综述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和目的。文献综述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做文献综述,由此提出研究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能够了解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学术研究的概貌,熟悉该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背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即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使研究者能够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在改进与批判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发掘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途径,以及寻找新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因此,文献综述的目的就是研究者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研究,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从而使研究者发现前人研究之不足,从而提出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还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作文献综述必须要阅读大量文献,在文献阅读过程中,研究者既

人研究综述及小结

篇一:《文献综述方法个人总结》 文献综述的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文

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集萃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集萃 利用小学期时间,学校和学院给我们安排了一系列讲座,在我 看来,旨在丰富小学期生活,积累专业知识,拓宽视野。这些讲座与 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关,但是却不单一,涉及不同课题观摩聆听名师 讲座,名师神采飞扬,听者亦有心得。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而面对着鲜活的教学对象,智慧的教师必然没有相同的课堂。 第一次讲座专由我校信管业的王璇老师主持,内容是信息与科技。谈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从古至今,信息的发展经历了结绳记事、账簿、计算机,最后到因特网。所谓的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 人的信息水平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实行 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战略资源的定义则是,任何 一种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若干种资源为依托的,在这些资源中,最 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就被称为战略资源。仅仅这些定义就能够引起我们 的思考,当今社会什么最重要,精准快速的信息以及先进高等的科技。 第二次讲座的老师——沈凤武,据他自己说是第一次做讲座,所 讲内容是管理缺失下的垃圾危机问题研究,涉及垃圾的危害,主要包 括生活垃圾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垃圾堆土地资源的耗费,同时提出了对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即焚烧发电、填埋处理以及堆肥。基于国土资 源的垃圾危机治理,我们每个公民有义务为此做贡献。 第三次和第四次讲座的主题不离经济贸易,有谈到讲师的研究方向,也有宏观分析当前形势。当今社会,对外贸易在国家或者地区的 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国要获得经济快速的经济发展,必须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对外贸易,实行物产的互 通有无,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贸易行为的分析通常分为总量 分析和结构分析,总量分析是从量的角度分析问题,而结构分析更注 重从质的角度考察贸易行为。而对外贸易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 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商品国际竞争水平、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易中的地位等的综合反映,而商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是对外贸易结构的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沈阳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 心得体会 报告题目:SMC材料的磁性特性及在电机中的应用研究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中国知网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建与利用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 年级:2012级 专业:电气工程 姓名:徐名 导师:崔皆凡

报告题目:SMC材料的磁特性及在电机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 2014年11月18日 地点:电气工程学院高压实验大楼5楼报告厅 报告人:郭有光 郭有光,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1985),浙江大学 (1988) 和悉尼科技大学 (2004),分别获电气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到199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工程系任助教与讲师,1998至2000年在悉尼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做访问学者,2004至2007年在悉尼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力电子中心做博士后研究。自2008年在悉尼科技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电气与机械系工作,任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等职。自2006年为IEEE高级会员。自2009年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磁材料特性的测量与建模,新型电机设计与优化,电磁装置电磁场分析,电机驱动与控制等。已发表专著1本,合作著作3章节,杂志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167篇。106篇杂志期刊论文被SCI收录。 流体流动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及多种工程领域中,所有这些工程都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的支配。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简称CFD)是建立在经典流体力学与数值计算方法基础上的新型独立的学科,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定量描述流场的数值解,从而达到对物理问题研究的目的。它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建立了理论和方法,为现代科学中许多复杂流动和传热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技术。 计算流体动力学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原来在时

学术论文与综述的区别

学术论文与综述的区别 1.材料分析方面 综述:目的,总结一批相关文献所表述的相关内容,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文献,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提炼出共通问题,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全面,完整。 论文:先是有一定的资料阅读基础,选定论题,再根据论题focus论点,收集更多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出作为引证论点的论据。 2.撰写方法 综述:不含个人观点,叙述客观,主要是对过去研究的介绍。 学术论文:必须要立论,论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两中文章格式相同。 3.语言方式: 文献综述:以叙述性、介绍性的书面语言为主。 学术论文:则以理论性较强的语言进行逻辑性的论证与推理。 写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通过论文和综述的撰写,丰富了语言运用的方式。一篇好的论文有思想、观点明确而条理清晰的论文容易写,但是一篇客观的综述却是很难找到。 所以,客观的描述性的语言是要经过长期锤炼的! 你所说的平常的论文就是指学术论文吧,内容主要是你对选题的学术见解,文献综述主要是综述别人对选题的学术见解,还要包括你对别人学术观点的评价。文献综述也算是一篇学术论文,只不过和一般的论文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别。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定要注意写综述的一些重要问题: 第一,文献要尽可能全面、前沿、有代表性,文献综述写的就是文献,而且是大量的文献,综述的文献不行文献综述基本就完蛋了。 第二,要有归纳总结整理,最好能够提炼出观点来,有对选题有个整体的理解及分析,文献综述不仅要综,而且要述要有评价和你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要仅仅是文献的堆砌,综述一定要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 第三,在写文献综述要注意引用来源,最好直接引用原文,避免间接转引他人引用不当的文献,也避免断章取义。 到现在才弄明白review和论文的区别,惭愧啊 现在展示一下刚摘过来的区别,呵呵不明白的时候再翻出来看看~ 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一、文献综述

学术报告综述

《高性能阻燃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分子设计与应用》学术报告综述 报告人:王德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报告时间:2019年10月23日上午10:00-11:00 报告地点:18号楼218室 2019年10月23日,西班牙马德里高等材料研究院王德义教授应邀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From functionalization of nanomaterials to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 nanocomposites”的学术报告。参加本次学术交流的还有浙江理工大学部分教师以及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 首先,王德义教授对西班牙马德里高等材料研究院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报告会中,王德义教授分别从理想分子设计、多功能纳米材料和纳米构造等方面展示了其团队在高性能纳米阻燃聚合物复合材料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加入对阻燃行为产生的协效作用,以及纳米结构与阻燃性能的构效关系,并解释了界面催化的阻燃机理,随后,介绍了该团队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烟雾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抑烟阻燃剂,并介绍了阻燃剂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并对阻燃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报告会后,王德义教授和与会师生就大家感兴趣的纳米阻燃材料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交流中王教授特别提到二十年前他在四川大学化学学院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学习时光,分享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激励同学们珍惜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奋斗的日子,并要学会感恩,始终牢记自己“从哪里来”。最后,此次学术报告会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以下是会议主要内容: “1.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简述 复合材料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结合两种或多种材料,通过结合几种材料的优点来获得新材料的技术。与单相纳米材料不同的是,“纳米复合材料”是由两个或多个吉布斯固相在1-100 nm 的纳米尺度下组成的复合相材料。这些固体可以是无定形的、半结晶的、结晶的或两者混合的。它也可以是无机的、有机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无机相和有机相在纳米尺度上的结合使得复合材料结合了无机、有机材料和纳米颗粒的许多特性。这不同于普通无机填料填充到聚合物中,由于具有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的纳米粒子的大比表面积,复合材料的许多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与添加普通填料不同的特殊变化。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发光、抗菌性能、电磁性能、阻燃性能等,因此在光学、电学、机械、生物等领域有许多新的应用。 2. 以黑磷二维纳米片材料为例,向我们介绍了这个领域。 研究表明,黑磷具有蜂窝状的褶皱片层结构,其热力学稳定,在光电子、催化、储能、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黑磷可剥离成纳米片层。类似于二维石墨烯,黑磷烯得益于其二维形貌特征、固有的高强度和突出的热性能,有潜力作为增强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纳米添加剂。添加较低含量的二维纳米填料能够显著提升聚合物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相比于黑磷的同素异形体传统的阻燃剂红磷,二维黑磷可能由于其特殊的几何特性,表现出更高的阻燃效率。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几个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宏量制备二维黑磷满足制备复合材料的需求并提高其与聚合物材料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及其分散性,同时保证黑磷烯自身的空气稳定性,是获得高性能二维黑磷/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发适用于制备二维黑磷/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系统地研究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学和阻燃等性能显得至关重要。 在考虑黑磷烯自身空气稳定性的前提下,首先从简易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角度出发,通过几种不同的途径制备二维黑磷及其表面功能化材料。通过改良的气相转移法制备高质量的黑磷晶体。随后,通过聚磷睛表面包覆的方式,提高黑磷烯的空气稳定性,同时可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上周四,我在信息学院听了一场3G方面的技术讲座,讲座的内容主要是对3G、WLAN、Bluetooth三种通信技术之间关系的分析,通过讲座我对这三种技术的原理和关系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获益良深。 讲座是由华为通信公司的一位研究人员讲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介绍了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背景以及这三种技术的基本介绍。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三种技 术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介绍了三种技术当前的商用情况和业务模式。 1、3G、WLAN、Bluetooth这三种技术本质上是互补性的,尽管它们可能在边缘上是竞争的。WLAN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是802.11家族,它是IEEE在1997年发表的第一个 无线局域网标准,而现在媒体屡屡提到的802.11b是1999年9月被批准,它也被称为Wi-Fi(听起来有点像音乐发烧友说的Hi-Fi),可支持11Mbps的共享接入速率;与此相似的是802.11a技术,它采用了5GHz的频段,其速率高达54Mbps,分频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但无障碍的接入距离降到30-50米;去年新出现的一个候选标准802.11g其实是一 种混合标准,即能适应802.11b标准,又符合802.11a标准,它比802.11b速率快5倍, 并和802.11b兼容。 蓝牙技术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的通信环境内建立 一个特别连接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工作在2.4GHz频段,目前可支持1Mbps的数据速率, 支持数据与语音业务,目前可实现无障碍的接入距离在10米左右(发射功率为4dBm时)。 蓝牙技术研究小组SIG在20xx年年初已出台蓝牙1.1标准(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20xx年年底又出台了蓝牙标准2.0版(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为2Mbps)。由于蓝牙与802.11b 都工作在2.4GHz频段上,相互之间存在干扰,文献数据表明,使用DSSS直序扩频的 802.11b其发射功率为20dBm时,将使蓝牙数据包的丢失率达到13.46%,因此去年4月IEEE的PAN(Personal Area Network)工作组提出一项议案,可使Bluetooth和802.11b 同时工作,避免相互干扰。 3G最早在1985年国际电讯联盟提出,当时考虑到该系统可能在20xx年左右进入市场,工作频段在20xx年正式更名为IMT-20xx年期。蓝牙网络只适于距离非常短的应用,很 多情况下它们仅仅被用做线缆的替代物(2) 3G支持语音和数据,WLAN无线局域网主要支 持数据 语音和数据信号在许多重要的方面不同:语音信号可以错误但不能容忍时延;数据信 号能够允许时延但不能容忍错误。因此,为数据而优化的网络不适合于传送语音信号。反之,为语音而优化的网络也不适于数据信号。WLAN主要用于支持数据信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3G网络被设计用于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信号。 虽然WLAN正在向集成电话功能发展,但是其目前的结构中缺少支持像语音、多媒体 和内容这类更高水平应用所要求的必需架构:例如,适应服务质量、可伸缩性和计费机制

怎样写学术综述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石锋教授研究综述

石锋教授研究综述 一.石峰教授学术简介 石锋教授的专业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语言学、语言演化、语言接触与语言习得。已出版著作15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有《语调格局—实验语言学的奠基石》(商务印书馆2013)、《语音平面实验录》(2012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实验音系学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商务印书馆2008)、《语音丛稿》(合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语音学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等。 二.《语音学探微》简介 《语音学探微》是石锋早期先后发表的论文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本书收录了作者1983至1990年发表的语音学论文11篇,书后附有作者译校的国外关于声调和语音问题的重要文献3篇。11篇论文从类型题材上看可以分为3类。前三篇是讨论语音学和音系学的一些理论问题,第四篇到第七篇是天津方言的声调和连续变调的实验报告和理论分析,最后四篇是对塞音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对天津方言声调的研究中作者首先对单字声调做了实验分析。作者对以前天津方言调值描写出现的分歧进行了解释,他指出五度制标调法只是一种相对的分析方法,目的在于区别同一声调格局中的不同声调。作者提出3个数字表示声调有其优越性,认为凹凸这一特征在声调辨识中的作用。不同方言调值相似的声调有时候听起来很不一样,这与凸凹的区别有很多大的联系。凸凹的特征在调域的分布是很有规律的。如果吧调域分为上中下三段,那么上段的声调多具有凸的特征,下段的声调多具有凹的特征,中段的声调上升的则多具有凹的特征,下降的则多具有凸的特征。这是很重的一个发现。继单字调之后作者又对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他总结了双字组的调位模式,共得到16个,变调而来的4个正好和其他声调模式重合;列出了区别特征矩阵,给出了变调规则。作者认为可以把它们区分为重重、重轻两种韵律类型。他还详细讨论了各个声调在不同位置上的声调曲线,阐明了这种变化的性质。在进行了这些具体的分析之后,作者又从理论上深入讨论了如何认识和记录天津声调的问题。他认为单字调是静态的声调表现,两字组中开始出现变调,是分析动态声调的起点,也是考察变调规则应用方式的基础。 石锋实验语音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塞音。吴语中完整保留着一套全浊声母,但是对其声学本质却是众说纷纭。石锋研究苏州全浊声母时注意选用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浊塞音作实验对象,并选用相同位置上的塞音做对比,采用多种声学特征来说明清浊的不同表现。 如何把声学实验所得的基频数据转换成符合人耳听感的音高感知量,是用实验手段辅助声调音系研究的关键。石锋(1986)在天津话声调实验中采用T值法,用声调音域变量代替倍频程常2:T=5(lgx-lgb)/(lga-lgb)。其中,a为调域上限,b为调域下限,x为a和b之间的测量点,所得T值就是X点五度值参考标度。T值法后来成为国内比较通行的转换公式。 本书的研究不是单纯就实验结果进行报告,能够从理论高度加以讨论也是该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者能够就一些引人注目的课题,如吴语的浊塞音、天津话的声调问题等,通过细致的实验加以认真地讨论得到有一定深度的结论。第二作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从语音实验的结果出发将语音学和音系学结合起来,探讨语音变化的规律,今儿提出自己的见解。石锋的研究有不少理论收获,他提出语音的三个层次,音位音素和音子,确认音子在语音学中的地位。认为音子是现代语音学的逻辑起点。这种对语音层次的认识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音观和方法论的进步,对于深入认识语音规律是由意义的。他论述赵元任先生创制的五度标调法,认为它能够比较简明准确表示声调的基本特征,但它是一种“半语音学、半音系学”的方法。提出包括两个步骤的五度制记录法,以补其不足。他还提出用常用对数计算五度制调值的公式,把语音实验的声学数据和语言学家熟悉的五度制联系起来。在对天津话连续变调的规律进行讨论时他提出变调有两种不同类型:调位性和非调位型的,为连续变调的分析提出了基本的概念原则。他的分析不是就变调论变调,而是考察影响变调的各种因素,他提出首先要考虑韵律节奏对变调的作用,其次是词汇语义的影响,还有声调序列、音节组合、语法结构等的作用。这些都为探讨连续变调的规律提出了新的思考角度。 连续变调是语流变调的一种,指在声调语言的语流中,连读在一起的声调其调值发生不同于其本来形式的变化。关于连续变调的机制,石锋(1986)提出了“清晰-省力”是语流发音时的两大原则。石锋研究语调把它分为前后两大调群,将语调的调头和调尾与声调的调头和调尾相类比,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