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再认识

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再认识

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再认识

摘要:“民族”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民族”一词所表述的内涵也不断地丰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民族”作为名词形式应用于宗族之属和华夷之别的一些例证,证明了“民族”一词是古汉语固有的名词。“民族”一词在中文近代文献中出现的例证也推溯到了1837年。解读和定义“民族”一词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长期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现今我国的“民族”定义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并结合我国民族的实际在实践中提炼和使用起来的,是民族识别、民族大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

关键词:民族;涵义;出现;发展

引言

关于“民族”,自人类产生以来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内涵愈来愈丰富,随即诞生出了民族历史、民族宗教、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民族传统、民族习俗、民族文字、民族工业、民族精神等。因此,对“民族”的实质性涵义的理解和研究也在不断地延伸。本文试图在先辈们研究的基础上,就自己对“民族”涵义的理解及其产生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国“民族”一词的产生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念看,“民族”属于历史的范畴,它具有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国内外学术界对“民族”一词至今没有一致的理解和看法。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生活、共同信仰、共同习俗、共同文化的共同体。也就是说,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由于地域、共同生活习俗、信仰崇拜、语言表述不同的原因,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个聚居的“人群”。这一个个人群具有共同的生活习惯、信仰崇拜、语言,再经过长期的共同劳动、共同生产、共同生活,便创造了他们共同的文化。以今天来审视,这个人群便形成了同一个民族。

我国历史上便有“民”和“族”一词使用。从普通意义上讲,“民”凡指人或人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族”指宗族或种族,即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民”字在金文里就已出现,“族”字则在甲骨文里最早出现。后来最“民”和“族”的表述十分广泛,虽有“民族”部分涵义,但

始终分别使用,都没有完整表述出“民族”的涵义。古文献始终没有将“民”与“族”结合在一起使用,也没有形成现代的”民族“一词。19世纪末,我国才出现了“民族”一语。我国清代的思想家、政论家王韬先生于1883年在《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讲到:“夫乃我中国乃天下之大国也。幅员辽阔,民族殷繁,物产饶富。苟能一旦奋发自雄,其坐致富强,天下当莫与颉颃”。1这里“民族”一词,仍然是把“民”和“族”并且起来使用,表示我国国内各种“民”和“族”的复数含义。

从文献可以看到:在我国,关于完整地使用“民族”一词,金天明和王庆仁先生于1981年发表的《‘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一文中认为:“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梁启超的《东籍月旦》,是由日语引进的。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先生东渡日本求学,他从日文中逐步理解了“民族”这个词的现代涵义。之后梁启超先生在他的《东籍月旦》中使用了“东方民族”一词,当时的含义是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具体指中国、日本等亚洲民族。继1902年在《东籍月旦》一文提出“民族”后,1903年,他又写了一篇题为《政治学大家伯伦智理之学说》的介绍文章,第一次在我国对民族的产生及其特征作了说明:“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要之特质有八:1、其始也同居一地;

2、其始也同一血统;

3、同其肢体形状;

4、同其语音;

5、同其文字;

6、同其宗教;

7、同其风俗;

8、同其生计。有此八者,则不识不知之间,自与他族日相隔阂,造成一特别之团体之固有之特质,是之谓民族。”2他还专门撰写了关于论述“民族”的文章,主要有《论民族竞争大势》(1902年)、《论国民与民族之差别及其关系》(1903年)、《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06年)等。这里应当肯定,在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宣传家梁启超仍然是对“民族”概念大加阐发的第一个人。也有学者认为中文里的“民族”一词早在1837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到了1872年时已有华人在现代意义上加以使用。过去,很多学者认为汉语里“民族”一词是从日文里借鉴过来的。现在,新的研究成果显示,“民族”一词并非舶来品,是为中国本土词汇。其最早出处于唐代李荃所著兵书《太白阴经》的序言中,或更早于200年的《南齐书》中。3

1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3《洋务在用其所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2《饮冰室文集》卷五·学说二。

3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民族”一词作为一个完整的词组,不仅在我国汉文中出现的较晚,而且在少数民族文字中也出现得比较晚。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文字中并无“民族”一词。在最早的《突厥语词典》中就见不到“民族”一词。到了近代才开始在部分少数民族文献(藏文、蒙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文献)中出现了“民族”一词。之后随着对“民”和“族”研究的不断深入,有部分学者也开始使用复合词“民族”。从此,“民族”一词逐渐从“民”与“族”并列使用的词组含义演变为表述“人们共同体”含义的集合名词。但当初使用并不广泛。

我们从一些史料中还看到,在我国历史上将“民族”一词最初广泛使用者是孙中山先生,早在1894年,其就在《兴中会宣言》中使用过“异族”一词。1903年他在《敬告同乡书》中,又以“种族”一词相代,1904年在《中国问题之其解决》一文讲到:“中国人的本性,就是一个勤劳的、和平的、守法的民族。”4这里“民族”的含义就明确地指全体中国人,作为一个集合名词使用,比如“中华民族”。后来,孙中山先生又在《三民主义》中对“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作了自己的新解:他讲到的“国族”即是“民族国家”之意。民族主义就是追求建立“民族国家”。孙中山先生讲到:“自古以来,民族之所以兴旺,是由于人口增减的原因很多,此为天然淘汰。”他积极倡导恢复“民族的精神”。这一“民族主义”,从此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使“民族”一词成了中国人皆知晓的词。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可以说是清末民初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发展的集大成,也是系统阐述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代表。他在1924年的演讲中指出,“英文中民族的名词是那逊(即nation);在中国,“我说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我说民族就是国族”。不过,这里所说的“民族”和“国族”都是指汉族。5

二、“民族”的涵义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看“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人类历史一开始就有民族,也不是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永远存在下去。“民族”有它自己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从政治学意义来看,民族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行为主体,大致经历了时间和空间上有所交错的三种历史形态。第一种历史形态可称为“部落民族”。部落民族最早指一个由共同祖先

4《孙中山文集》第1卷,第253页。

5孙中山,《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页

传下来的具有血亲关系的所组成的团体。部落民族是一种原始的、古老的民族形态。根据摩尔根的研究,部落民族的典型的原生态是氏族。第二种历史形态可称为“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是随着血缘纽带的松弛和瓦解、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的文化认同与整合,便成为民族共同体的典型特征。它包括共同的语言文字、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礼仪礼节等。第三种历史形态可称为共同的“政治民族”。这是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崛起并组成近代意义的国家的民族。之所以成为政治民族,其根本原因就是把一个民族的生存、独立、发展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对国家的忠诚置于对家庭、村落、社区等群体的忠诚之上,从而达到与国家主权的一体化。

我们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出,我国出现“民族”一词以后,当时并没有把“民族”和“种族”两个词的本质含义区别开来。往往把“民族”和“种族”同等使用。就“民族”一词而言,自从作为词语使用以来,当初对“民族”含义的界定众说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新中国文化的代表者们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对“民族”的解说介绍到中国,从此我国的民族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民族”一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准确,“民族”与“种族”的概念已有严格区别。从此,我国的民族工作得到稳步发展。革命导师马克思和列宁对“民族”这个历史现象十分重视,在不同的著作中分别提到了语言、地域、经济和文化等民族特征。他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这种论述了经济联系、共同语言以及文化文化等民族特征和它们对民族的形成的作用。斯大林同志对民族实质曾经作了精辟的论述:1913年他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6斯大林同志关于对民族的论述,比较全面地、完整地、系统地概括和反映了民族的本质特征。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虽然是归纳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特征,但它所概括的民族的四个特征,是各个时期民族所共同的基本方面,只不过发展的程度不同,基本精神适用各个时期。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四个特征是发展的、变化的,我们应历史地去看。斯大林的民族概念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这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民族定义。

6《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24页、80页;《斯大林全集》上卷59、117页

实践证明了民族这一人们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一结论。一个民族的成立,必须具备五大共同性要素:即人种、生活方式、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对族群(ethnic group)概念及其与“民族”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当代中国“民族”概念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于族群的定义中,此较有代表性的是科威特人类学家默罕默德·哈达德的界定。他提出:“族群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独特的因素,因文化和血统而形成不同意识的群体。”7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学术界开始引进ethnic group这一术语,并翻译为“民族群体”、“民族”、“民族集团”、“种族”、“族裔群体”等。后来节俭香港、台湾学术界的译法,大陆研究者将ethnic group翻译为“族群”。8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学术界对族群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化,部分研究者开始尝试对族群概念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释。总体看来,国内研究者基本上从文化特征和心里认同两个方面来解释族群。多数研究正倾向于认为族群一般是指在较大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由于在客观上具有共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而在主观上具有自我认同并给他人所承认的人口群体。“族群”概念在被引入到中国以后,就陷入了与“民族”概念复杂而纠结的争鸣之中。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将学术界关于“族群”与“民族”关系的争鸣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族群”概念相对于“民族”概念更适合中国民族研究的实际,可以替代“民族”概念。第二种观点反对用“族群”概念来替换“民族”概念。第三种观点认为,“族群”与“民族”这两个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可以互相补充,并行使用。9在这里我们还要对“民族”与“种族”的区别有所了解。“种族”又称为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也就是说,种族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而产生的具有共同体质特点的人群。所以,种族是以肤色、发色、发型、面型、脸型、血型等特质特征为标致来划分的。比如黑种人的黑皮肤是因为为了避免被紫外线灼伤而进化成的;相反起源处于地球北段的白种人则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所以白种人的肤色较白。同一个种族可以分为诸多不同

7(科)默罕默德·哈达德著,晓兵摘译:《科威特市的民族群体和民族等级结构》,《民族译丛》,1992年第5期。

8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04

9高永久,秦伟江:《“民族”概念的演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的民族,而同一民族也可能被分为不同的种族,民族和种族概念既相关联又不相同。可以说,种族属于体质人类学范畴,民族属于历史学范畴。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民族”的定义是在实践中提炼和使用起来的,是民族识别、民族大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概念,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并没有机械地套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没有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四特征理论。也没有生搬硬套其他国家的模式。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等,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民族概念有其产生、使用的特殊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有它丰富的历史内涵,它即可以指历史上古代、近代和当代的任何时期的民族,又是建国后我国社会发展不同历史类型的所有民族的称谓,既包括曾经建立起国家的民族(蒙古、满等),又包括在历史上没有建立过国家的民族(土家、瑶等)。有时又特指我国的少数民族,如民族教育、民族经济、民族工作等语言环境中。因此,也有民族学学者认为Nation,ethnic,ethnic group等都不能全面、完整地表述它。国内有关专家和学者也很关注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郝瑞的观点,即在对外翻译中直接用“Minzu”来表述民族概念。10

因此,民族是人类生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民族和种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种族的繁衍现象,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种属性等多元化属性,具有语音、地域、经济、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总之,在我国“民族”一词具有广义与侠义两种涵义。广义是指整个中华民族,即通常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等,这是一种表现在国家范围的民族概念,这里的“民族”含义包含了我国的56个民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狭义上是指我国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即指藏族、蒙古族、回族、裕固族等等的各个少数民族。有的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通过大量考察民族概念形成和使用过程,提出中国的“民族”一词多指狭义的“民族”概念,是在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作为10乌小花:《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4月第2期第16卷。

同一个民族的人群,必须具备共同生活区域、共同生活习俗、共同宗教信仰、共同语言文化等特点。在我国民族识别中,灵活地运用了此定义,体现了很大的科学性。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强不息,用于致胜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Z],中华书局,1981年,第253页。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Z],中华书局,1981年,第197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C],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4页、第80页。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论全集》[C]上卷,1946年,第59页、第117页。

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民族经济综合司.《中国民族年鉴》[Z],民族出版社,2010年。

7.(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3《洋务在用其所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

8.(南朝)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934页。

9.(唐)李荃,《太白阴经》序,清咸丰四年(1854)长恩书室从书本。

10.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J],《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11.周传斌,《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12.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问题》[J],《历史研究》,1963年02期

13.彭英明,《关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步考察—兼谈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辩证理解》[J],《民族研究》,1985年02期

14.乌小花.《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4月第2期第16卷

15.池成勇,《试析民族与中华民族概念》[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6期

16.牙含章,《论民族》[J],《民族研究》,1982年05期

17.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18.高永久,秦伟江,等.《“民族”概念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9.李绍明.《我国民族识别的回顾与前瞻》[J],《思想战线》,1998年第1期

20.黄仲盈.《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历史演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21.金天明,王庆仁,等.《“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