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

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

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
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①从研究领域来说:涉及学前教育的(所有)整个领域;重点:学前教育制度和基本的学前教育问题②从研究时间来说,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③从研究范围来看,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世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④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本质。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①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②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③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研究意义: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①从比较的时间看: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②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看: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③从比较的内容来看: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④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⑤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来看: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⑥从比较的范围来看: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①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问卷法: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②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已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③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④分析法:最具理性色彩,通过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达到对研究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探讨教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对本国学前教育的认识。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作为改革学前教育的工具,学前比较教育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优化的理想的教育选择。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的或者失败的学前教育经验,是减少本国学前教育盲目性,增强本国学前教育科学性,推动本国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的同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放在本国的实际境遇中,反思自身,从而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地制宜的加以改善,从而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当代社会制定学前教育的优质政策离不开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比较学前教育已然成为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信息资源对更好学前教育的追求,是合理地制定学前教育政策的基础;二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通过跨文化研究,能够发现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探寻到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向。目前,为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在立足本国实际的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比较学前教育通过介绍、宣传和传播各国学前教育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促进各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增进国际学前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深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了解,加强与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1. 简述开端计划的作用。研究表明:“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①“开端计划”以贫困儿童、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扩大了学前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在平等的教育中得到发展。②“开端计划”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开端计划”的重点服务项目之一是为少数民族的贫困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③“开端计划”还促进了儿童和家长素质的提高,“开端计划”为贫困儿童的家长提供大量参与儿童生长、健康、认知能力发展的机会,也为家长提供再学习的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以便家长能尽量为儿童提供较好的家庭环境。“开端计划”对儿童的影响是长久的,研究表明:与没有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儿童相比较,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贫困儿童在入学后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2.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①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②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级之前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以半日制为主,具有小学预备教育的性质。③日托中心。是一种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教机构,招收0-6岁的婴幼儿,目的是使每个儿童在体力、情绪、社会性及智力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3.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①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又称“发展—互动”教育方案,继承了杜威首创的进步主义教育传统。其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约翰森和米切尔、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②高瞻课程: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今天美国最著名的早期教育课程模式。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该课程模式从皮亚杰理论发展而来。③直接教学模式: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1966年由贝瑞特和恩格尔曼所设计的教育方案。其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④光谱方案: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其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4.简述美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课程类型。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和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三种。①学位课程:有学士学位课程、大专学历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②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是一个国家级的教育项目,主要是为评估和提高在中心幼儿园、中心托儿所、家庭日间保育、家庭访问者环境下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技能,也向有双语教学需求的儿童提供特殊服务。③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需要学习者从事相关研究,研究有实地调查、课程学习和最后鉴定三个阶段组成。

5.简述“发展适宜性”的内涵。①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自身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进行因势利导②个体适宜性:即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速度、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个性特征③文化适宜性:即强调有效的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1. 分析美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问题:①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2001年美国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幼儿教育标准化运动,反映了政府对学业准备特别是对早期读写教育的关注。在全国教育标准、k-12学习标准及“开端计划”结果框架的指导下,各州纷纷颁布了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的颁布给早已经进行的综合教育课程和生成课程带来了挑战。为了达到这些标准,幼儿教师不得不在教育活动中选择那些能够达到标准的课程内容,教师的关注点由原来的儿童发展适宜性转向课程的学业性。②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著。美国幼儿教师资格差异较大,既有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幼儿教师,也有许多只取得儿童发展助理教师证书或只取得二年制专科毕业副学士学位的幼儿教师,甚至还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的幼儿教师。教师资历差异显著。另外,美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也不高。③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面和教育实践层面。在理论层面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选择的冲突;二是有关早期学习理解方面的冲突;三是学业准备与全面发展的导向冲突。从实践层面来看冲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游戏和自主探索与针对早期学习标准中有关指标的练习性方法的冲突;二是个性化教育与“一刀切”的教育模式的冲突;三是真实性评价与标准相关的测试性评价的冲突;四是教师的适应困难:信念、情感与教育行为的失衡。发展趋势:①政府加大投入,满足不同教育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幼儿学习的欲望与能力,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需求,为入学做好准备,大幅度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如2005年国会提出了《儿童保育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在2006年财政年度拨款23亿美元,以后每年增加2亿美元,2010年该项拨款额达到31亿美元,用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美国政府还颁布了数量众多的学前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进行规范,保证了资金和合理使用。②立足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课程的综合性。1987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发表了关于《0-8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影响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性上:课程模式的综合性表现在美国教育工作者采用将传统的成熟论模式、直接教学模式以及认识相互作用论模式综合起来的课程模式;课程目标的综合性不再走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极端,而是把两种价值整合起来,学前教育应是培养“完整自我”的教育,即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课程实施手段的综合性体现在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儿童施以教育。③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有效融合。近年来,学前教育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以促进早期学习标准和“发展适宜性”教育的融合。一是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学者们认为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之间应是和谐的关系;其次,学者们呼吁早期学习标准应充分考虑到标准达成的灵活性;第三,教师要树立游戏、方案教学是实现早期学习标准的有效途径的观念;第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真实性评价的方式对早期学习标准进行评价。二是教育实践及相关部门作出积极的响应。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作为“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提出者,能够积极应对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这说明“发展适应性”教育与早期学习标准之间确实是课程相互融合的。④提升教师资质,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和充裕的经费投入来促进学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奥巴马政府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并且得到与他们工作付出相匹配的报酬。”还在《改革蓝图》中指出:“教育质量的关键、最主要的因素是站在教师前面的老师”。“为此,要着力改善学前教师的教学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奥巴马政府还将幼儿教师同中小学教育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必须从专业角度看待教师”。

2. 根据《发展适宜性》中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分析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作用。1)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2009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出版了《0-8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新版本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应性”外,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提出教师的作用在于:创建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明确定位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目的;精心策划一套能够实现教育目的的课程;积极建构可以评价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标准;持续搭建与家庭建立互惠关系的家园合作桥梁等方面。2)结合我国幼儿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谈谈启示作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①成为倾听、观察,理解型的教师;②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③成为创造型教师;④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

3. 论述美国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1)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①“开端计划”的内容:“开端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服务项目和实施办法。“开端计划”的总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机体能力;通过鼓励儿童的自信心、好奇心、自发性和自律行为来促进他们在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等6条。“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开端计划”由美国政府专项拨款以保障其实施。②“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2)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开端计划在追求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①首先,政府应重视弱势补偿,积极推进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均等。②其次,我们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开端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各类服务项目的相互协调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教育条件,使儿童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我国,处境不利儿童所涉及的对象是很广泛的,而且由于地域、环境、历史传统等差异,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不可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③再次,我们可以利用社区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开端计划是调动各种社区机构资源来维护幼儿利益的先驱,我国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也可以借鉴开端计划的做法,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通过家庭教育辅导站、儿童节假日活动室、幼儿教育辅导站等形式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补偿教育。

第三章日本

1.简述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①幼儿园。由文部省管辖,依据《学校教育法》设立,招收3岁至入学前的幼儿。主要任务教育。②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依据《儿童福利法》设立,是为缺乏保育的0-6岁儿童设立的保育兼福利机构。主要任务保育。③认定儿童园。认定儿童园是集幼儿园和保育所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对0-6岁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同时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援。创建认定儿童园是日本幼保一元化改革的措施之一。

2.简述日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异同。1)管理部门、设立依据、招收的年龄不同幼儿园。由文部省管辖,依据《学校教育法》设立,招收3岁至入学前的幼儿。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依据《儿童福利法》设立,是为缺乏保育的0-6岁儿童设立的保育兼福利机构。②教育目的不同: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保育幼儿,为其准备适当的环境,帮助其身心发展。保育所的教育目的在于每天接受家长的委托,对其缺乏保育的婴儿或幼儿进行保育。③幼儿园在园时间不同:幼儿园的教育时间一般为每天4小时,各个幼儿园可以自己决定教育时间;保育所的教育时间以每天8小时为标准,保育所可以根据婴幼儿家长的工作时间及家庭状况延长保育时间。④教育内容相同:幼儿园和保育所教育内容由5个领域构成: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

3.简述日本“天使计划”的基本方向及其施策重点。①提供支援以缓解家长育子与工作之间的矛盾②支援家庭育子③改善育子家庭的住宅以及生活环境④实施宽松式的教育,促使人才的健全育成⑤减轻育子的费用⑥施策重点包括:推进入园奖励事业的发展;适当减轻乳儿保育费和多子女家庭的保育费;在学校中发展育英奖学事业等。

4.简述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日本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包括5大领域: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①健康领域:培养幼儿开朗舒心地活动,体味充实感;充分活动自己的身体,具有继续运动的意愿;养成健康且安全的生活所必须的习惯和态度。②人际关系领域:培养幼儿享受保育所的生活,体味用自己力量行动的充实感;以爱心和信赖感亲近身边的人,并加深联系;养成适应社会生活的习惯和态度。③环境领域:培养儿童爱护周围环境,接触自然,由此关心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对此感兴趣;自己主动接触周围的环境,享受发现的乐趣,善于思考,并努力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在观察、思考、接触周围事物的过程中,丰富关于事物的性质、数量和文字的感觉。④语言领域:培养幼儿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心情的乐趣;认真听他人说话,表达自己经历的和思考的事情,体验语言交流的喜悦;理解日常生活必要的语言,同时喜欢读画册和听故事,与保育士等人及朋友心意相通。⑤表现领域:培养幼儿对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持有丰富的感性;享受表现自己感受的和思考的事情的乐趣;在生活中丰富感受,享受丰富多彩的表现。

5.简述日本学前教师的任用资格。

1) 日本的学前教育师资也可以分为教师和保育士两种,幼儿园教师称教师,保育所教师称为保育士。2) 日本国立、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教师,均需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日本现行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以1998年修订并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教育职员许可法》为依据。将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普通资格证书、临时资格证书和特别资格证书三大类。①第一类普通资格证书中,幼儿园教师证书又分为专修资格证书、一种资格证书、二种资格证书,这三种资格证书由各督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授予并在日本全国内通用。其中,专修资格证书是最高级的资格证,授予修完学前教育专业硕士课程的研究生,或在幼儿园工作一定年限并通过在职进修达到硕士水平的学前教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的教员;一种资格证书是标准资格,授予获得学士学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二种资格证书授予子啊短期大学学习两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至少修完62学分的大专毕业生。②临时资格证书授予参加当地督道府县举行的幼儿教师任用考试,经“教员检定考试”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这种资格证书尽在当地的督道府县使用,持临时资格证书的人只能做助理教师或助理养护教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并通过在职进修获得规定学分,经“教员检定考试”合格后,可获得正式资格证。③2007年,日本参议院表决通过《教育许可法》,《教员许可法》修改条文的重要内容是,规定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10年。

6.简述日本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形式。日本对职后幼儿教师的进修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对教师进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提出在职进修是每个教员的义务,主管单位必须为之提供各种条件,并规定进修方式有脱产和不脱产两种,对新任教师和10年经验教师的研修做出规范。①新任教师研修。是指新任幼儿园教师必须在工作的第一年边工作边进行试用研修,接受新任教师专业培训。②10年经验者研修。是为了对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所提供些研修。③除了必须的进修和培训外,日本还有一系列不定期的幼儿园教师在职研修活动。如政府举办专题的学习与讨论讲座与研习班;另外还有一些社会团体,如日本国立公立幼儿园园长会、全日本私立幼儿园联合会扥组织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

7.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①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②制定“天使计划”③修改《教育基本法》④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8.简述日本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①少子化给学前教育发展带来不利影响②学前教育机构二元化体制的弊端凸显

9.简述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①积极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②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3) 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1.论述日本学前教育沿革的阶段及其主要内容。日本学前教育沿革经历了初创和起步阶段(明治初期—20世纪40年代初)、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80年代)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①初创和起步阶段(明治初期—20世纪40年代初)主要改革内容:创立学前教育机构和颁布《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开始实行有纲领、有计划、有措施的教育改革。1876年,创立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1890年,民间人士赤泽钟美夫妇在新泻市开办日本第一所托儿所。1899年文部省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这是日本第一部有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的法令,详细规定了幼儿园的保育目的、编制、组织、保育内容、设施设备。它奠定了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推进了日本学前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②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80年代)主要改革内容: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基本法》;制定与修订《保育大纲》;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颁布《儿童福利法》,制定《保育所指南》。这些举措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③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改革内容: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制定“天使计划”;修改《教育基本法》和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对育儿和保育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相继出台了育儿支援政策、法规。学前教育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学前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2.论述日本历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日本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64年,日本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计划),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要求使入园率达到60%。1972年,日本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入园,要求4-5岁儿童全部入园。为了巩固和发展前两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成果,90年代日本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91年文部省开始实施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十年计划),要求到2001年,让所有希望入园的3-5岁的幼儿都能入园。2001年,日本提出了题为“面向幼儿教育的充实——幼儿教育振兴计划”的改革计划,实施期间为2001—2005年,该计划的把注意力放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社区和家庭养育儿童的支援,提高幼小衔接质量,其核心内容是整顿幼儿园教育的条件。2006年,日本有制定并实行了新的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6—2010),此计划提出了《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的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的咨询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合作,认定儿童园制度的灵活利用等振兴幼儿教育的“七大政策支柱”。2)意义:①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以提高幼儿入园率为落脚点,彻底改变了日本以往家庭和社会不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作为普及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指南和行动纲领,对日本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府支持。③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提高的入园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园、家庭及社区的教育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3.论述日本二元化学前教育体系。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形成了二元化的学前教育体系。幼儿园主要招收3-6岁儿童,保育所主要负责0-6岁儿童的教养。由于幼儿园和保育所在创办宗旨、服务对象、招生年龄、作息时间等方面的不同,给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①首先,幼儿园和保育所存在明显差异,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是由家长的社会经济情况决定的,这有悖于教育机会均等。②其次,幼儿园和保育所难以协调保教之间的关系。幼儿园偏重教育功能,而保育所偏重保育功能。③另外,幼儿园和保育所相互独立,不能满足幼儿家长多方面的教育需求。

4.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第三次教育改革不断走向具体化。新世纪以来,日本少子化、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学前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努力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社会育儿环境,日本政府对育儿和保育政策做了重大调整,相继出台了育儿支援政策、法规。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制定“天使计划”;修改《教育基本法》;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2)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①幼儿教育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不断改革与发展。②制定相应的法规, 以法治教。③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④各种幼教机构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教机构既要为家庭、社区服务,又要⑤善于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为幼教机构服务。

第四章俄罗斯

1.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机构类型。①托儿所(招收2个月-3岁儿童),以养护为主;②幼儿园(招收3-7岁),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③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招收2个月—7岁的幼儿),是苏联第一次教育改革的产物。④家长管理中心。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学前教育活动,配合幼儿教师对儿童进行教学与

管理的学前教育机构。⑤社会服务型学前班。是对3—7岁儿童提供教育、兼具全日制和寄宿制为一体的学前教育机构。

2.简述1962年《幼儿园教育大纲》的特点。①《幼儿园教育大纲》将原来婴幼儿(0-3岁)和学前儿童(3-7岁)互相分离的教育内容系统化、一元化。②《幼儿园教育大纲》中,将出生后2个月到7周岁的儿童,按年龄阶段安排教学内容,分7个班③《幼儿园教育大纲》更注重游戏的作用,对于游戏的指导及其组织形式都做了具体指示和规定。4) 与以前的《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不同,《幼儿园教育大纲》将教育方法从教育内容中分离出来,专门规定了教育方法。

3.简述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①强调教育本质的阶级属性②反对“遗传决定论”及“自由教育”③批评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4.简述乌索娃对俄罗斯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①将教学原理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并加以具体化②确定了苏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内容③提出学前教学的新方法——指示法④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

5.简述福辽莉娜的学前教育思想。①主张从早期开始通过绘画、泥工等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强调发展创造性必须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适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②根据幼儿认识世界的特点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特征,她为学前各年龄段儿童制定了造型活动教学的示范大纲。③规定了主题画、实物画、装饰画和意愿画的不同要求,并提出了一系列绘画教学的方法。

6.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目标。《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在开展学前教育工作中力求达到以下目标:①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护幼儿免受一切生理、心理的伤害,保证幼儿身体的发展,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②介绍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创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保证幼儿创造性才能和兴趣的发展。③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传,尤其是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同时提供学习民族艺术作品,民间工艺品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美感和艺术素养。④帮助幼儿养成愉快,乐观的心境,满足幼儿情绪交往的需求,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⑤对缺陷幼儿进行矫治,给予帮助,保障儿童与个人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权利,为保证儿童的充分发展与家庭相互作用。

7.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遵循的原则。①关注幼儿个性差异,使所有幼儿均能适应的原则②注重对儿童思维的促进及创造力培养的原则③依靠自身发展的原则④追求人格平衡发展的原则。

8.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途径。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一日活动。①游戏活动②教学活动③特殊活动④交往活动⑤自由活动。

9.简述俄罗斯学前师资的职前培养方式。根据《关于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的决议》和《关于建立多级结构师范教育体制》两个文件,俄罗斯师范教育构建成多层级不

间断的开放式体系。①中等师范学校。又称幼儿师范学校,是俄罗斯学前教育培养的主要机构。一部分是招收八年制学校的毕业生,修业四年。另一部分是招收十年制学校的毕业生,修业两年,学习专业知识。②师范专业学校。师范专科学校是以培养幼儿园、小学教师为主的教学机构,学制三年。课程分为普通教育科目、专门科目、教育科目和实习科目四大类。③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是俄罗斯师范教育体系中更高一层的教育教学机构,学制4-6年不等。4年学制主要培养教育学学士,5年学制培养教育专家,6年学制培养教育学硕士。

10.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教育经费危机②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求(供不应求)③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的实现存在困难

11.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①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民族化)③注重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④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

论述题

1.对俄罗斯当代的学前教育改革进行评析。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分裂为15个国家,俄罗斯联邦成立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开展了以“多元化、民主化、人道主义化地发展教育”为目标的新一轮教育改革。这场改革是在1988年苏联教育改革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改革的延续。俄罗斯立足新的社会背景,颁布多个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①1992年,颁布《俄罗斯联邦教育法》,1996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其成为俄罗斯的教育基本法。《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关于俄罗斯教育领域的国家政策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宣布“教育领域是优先领域”;二是强调国家教育政策的“组织基础”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三是硬性规定“不允许在国立和市立教育结构中、在教育管理机关中建立政党的、社会政治和宗教运动与组织(团体)的组织机构并开展其活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颁布把学前教育机构推入了市场。②1994年,俄罗斯起草了《关于教育领域非国有化、非垄断化法(草案)》,为了加速教育私有化的发展,实行教育机构的非国有化和非垄断化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在致力于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人才市场需要的同时,使教育系统能够补充、吸收非国有资金。③《学前教育国家标准草案》。为了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整管理制定了《学前教育国家标准》,进行了学前教育机构评估鉴定和资格认证的程序和制度的实验。④1997年发布的《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标准条例》,对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作出定位。明确了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是实施学前普通教育大纲和初等普通教育大纲的教育机构。规定了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及接纳对象的范围和儿童教育机构的房舍及班额标准;提出了从三个方面来保障学前教育与初等普通教育的衔接性。⑤1999年,俄罗斯教育系统1999—2001素质教育计划》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幼儿阶段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奠定公民素质的前提,也是培养儿童责任心和开发能力的时期,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不仅要给儿童一定的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性格、品质、生活能力、良好习惯、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⑥2000年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教育兴国思想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教育兴国思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政府一贯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及坚持学前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以上相关法律条文的颁布,反映了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责任感。

2.论述当代俄罗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1)存在的问题:①教育经费危机。教育经费危机一直是俄罗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导致了俄罗斯教育系统功能的下降和教育基础资金的匮乏。②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求(供不应求)。近几年,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不断提高,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不断增长。幼儿园数量不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学前教育资源处于紧张状态。③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的实现存在困难。在课程改革中,尽管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因教师缺少以儿童同伴身份与儿童交往的技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多年形成的“教师中心”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实现还有困难。2)发展趋势:①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俄罗斯2006年版《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主张更加人性化地对待儿童。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俄罗斯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突出文化适应性原则,重点强调民族教育的价值和传统。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是一个使儿童掌握人类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要求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教育活动中都要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③注重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俄罗斯学前教育专家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并非一个孤立存在的阶段,做好学前教育的衔接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俄罗斯学前教育专家指出,幼小衔接是一个双边过程。需要两个教育机构之间的共同努力。2003年,俄罗斯联邦政府普通教育委员会批准了《连续教育内容构想》,在这个构想中制定了学前与小学儿童不间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儿童教育内容的筛选原则,学前教育的内容等,体现了不间断教育理念。④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俄罗斯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加大对学前机构的监管力度。《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要求对学前教育机构定期进行评估鉴定、资格认证、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除了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外,俄罗斯政府还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规范。3)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结合知识点适当展开)①对学前教育的重视②重视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③逐步实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④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⑤注重学前教育教育与小学之间的衔接

第五章英国学前教育

1.简述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①保育学校和保育班。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的儿童,由一位首席教师负责管理。保育学校的工作人员受过教师和保姆的双重训练。保育班一般招收3-4岁的儿童,进行1-2年的学前教育。②日间托儿所。由卫生部门领导,一般由地方当局、企业单位及私人团体开办,属社会服务性质,主要招收由社会救济部门送来的2-5岁以下的“高危儿童”和“中危儿童”,由保姆负责保育工作,以照顾为主要目的。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师生比例是1:3,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是1:4或1:5。

③游戏小组。是英国学前教育中的特有现象。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职能部门,制定众多计划,启动了全面整合学前儿童服务体系的改革进程,开启了全面整合学前儿童服务体系的时期。具体措施如下:制定并实施“幼儿凭证计划”,解决家长、中央、地方政府之间公平合理的费用负担问题。

①实施“开端计划”改善不利地区儿童的生活环境,消除贫困、预防社会排斥等②制定《基础教育(3-5)岁课程指南》统一幼儿教育质量标准③发布“2006教育计划”提高高新技术的掌握。④发表《每个儿童都重要》重构儿童服务方式,创造教育、健康、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框架。⑤出台《儿童保育十年战略》提高儿童保育质量。⑥推行《早期奠基阶段规划》为0-5为儿童学习、发展及保育确定了标准。⑦发布《儿童计划: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帮助学校更有效的与家庭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合作。

3. 简述英国学前教育课程实施途径:英国学前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实施,具体为以下几方面进行:①一日活动:他是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②区域活动: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③游览活动:他是利用家庭及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发展。④大型专题活动:是对儿童某一方面的发展而采取的专门活动。

4.简述英国早期专业教师认证标准的具体内容:针对早期专业教师提出了6个方面的标准:①专业知识和理解:早期专业教师必须对早期基础阶段的基本理论、儿童早期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及法律规定的该阶段的任务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②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实践:早期专业准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可以有效的进行教育活动。③与儿童的关系:早期专业准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与儿童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促进儿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④同儿童家人和照顾者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早期专业准教师应了解如何进行家庭与学前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为儿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童年环境,这也是必备的素养之一。⑤团队精神和协作:早期专业准教师需要与同事一起协作,共同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为儿童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⑥专业发展:早期专业准教师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学前事业做出自己的奉献。

5.简述英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模式.英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训课程主要分为三类:①早期或初期课程:他是目前英国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培训时间为1年,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课程。其中理论课程包括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教学法)、基础课程(艺术、音乐、戏剧、体育、历史等)、专业研究课程(儿童发展及儿童学习方式的研究)。②儿童、青少年及教育研究文学学士学位课程:为期4年,第一年学习儿童、教育与学校、研究方法等;第二年学习一系列与教育学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第三年为教学实践时间。③幼儿园教师教育学士学位课程:为时4年,课程分为4打模块,主要包括核心课程、职业发展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

6.简述英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面临的问题:①托幼机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公立学校入托难。②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中央与地方部门职能全县不明确,组织管理比较混乱。③“照看”和“教育”分裂,由于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源流多样性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使得保育与教育两个体系相分裂。

7.简述英国学前教育发展趋势:①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创造入学机会②学前教育机构行政管理整合③规范和提高托幼机构服务质量④促进学前教育机构与社会、家庭的积极合作⑤注重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1.论述英国学前教育教师认证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英国学前教育教师认证标准主要体现与英国颁布的《早期专业教师认证标准指南》当中的六个主要内容即:专业知识和理解、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实践、与幼儿的关系、同幼儿家人和照顾者进行交流与合作、团队精神和协助、专业发展这六大方面。2)对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有如下启示:①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做好理论储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对早期基础阶段的基本理论、儿童早期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及法律规定的该阶段的任务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吸收,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实践。②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运用。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发展,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进行教育活动。③建立平等的师幼互动的关系。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与儿童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仅要走进儿童色身边,更要走进儿童的心理,全方面了解儿童从而促进儿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④幼儿教师做好家园共育。幼儿教师应了解如何进行家庭与学前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在交流或者的过程中尊重他人,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分享儿童发展的喜悦,共同为儿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童年环境,这也是必备的素养之一。⑤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学会和同事等处理好关系,化集体力量为个人力量,与同事一起协作,共同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为儿童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⑥注重终身学习。由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使自己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为学前事业做出自己的奉献。

2.结合英国学前教育发展趋势谈一谈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发展趋势:①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创造入学机会②学前教育机构行政管理整合③规范和提高托幼机构服务质量④促进学前教育机构与社会、家庭的积极合作⑤注重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启示:①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增加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②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儿童为本③关注弱势儿童的发展④重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⑤重视提高的幼儿教师素质,注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一体化。

第六章其他国家学前教育

1.简述韩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类型。韩国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幼儿园、儿童保育中心、私立教育补习所。①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传统幼儿园为半日制,目前30%为全日制,所有幼儿园都使用国家课程。②儿童保育中心:大部分招收0-6岁幼儿,一天开放12小时。③私立教育补习所:招收3-12岁的儿童,半日制或者放学后进行辅导。4) 除此之外还有:家庭日托中心、课后托管中心。

2.简述韩国Nuri课程的内容。1) 该课程重在养成3-5岁幼儿遵守秩序、乐于合作、关心他人等基本行为习惯和品质,使其具备成为未来民主社会公民的基础。课程提倡自由和创意,要求幼儿学会尊重大自然、尊重本民族文化。2) 课程划分为运动健康、社会交往、自然探索、交流沟通和艺术鉴赏5大领域。①运动健康领域: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协调、灵活地做基本运动动作;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身体健康。②社会交往领域:认识、接纳自己,学会尊重自己;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并进行自我调整;珍惜、关系家人;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关注社会。③自然探索领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有兴趣;体验数学的趣味性;能自主探究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蕴含的科学现象。④交流领域领域:能基本理解他们的观点并顺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掌握倾听、

会话、阅读与书写的简单技能。⑤艺术鉴赏领域:感受并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能富有艺术感地、大胆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美;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3.简述法国母育学校的特点。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母育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根据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编班,形成男女儿童混合编制的班级。母育学校的内容包括:初步的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唱歌、书法、绘画、阅读、语言练习、手工训练、按年龄阶段进行的身体锻炼。

①在法国学前教育机构中,母育学校占有主要地位。②母育学校的课程目标:母育学校的教育总目标:为发展幼儿的各种可能性,形成幼儿自己的人格,并且为幼儿提供在学校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机会。母育学校每个年龄班教学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小班(2-4)的教育目标是使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发展幼儿的感觉和运动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中班(4-5岁)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观念等,教学形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大班(5-6岁)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各种基础科学知识的正确学习态度,对幼儿进行最基本的读、写、算的基础训练,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③母育课程的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使幼儿接受学校教育、促进幼儿社会化和使幼儿进行学习和练习三个方面。④母育学校的教育活动:分为体育活动、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活动、艺术与审美生活、科学技术活动四个领域。

4.论述法国重视幼小衔接的措施,并谈谈对我国幼小衔接的启示。简述法国重视幼小衔接的做法。简述法国加强幼小衔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①在法律制度上:颁布《哈比教育法》、《教育方针法》、建立“学习阶段”以及出台《幼儿学校大纲》②在教育管理上:合并母育学校和小学的视导监督工作,这有利于两者的进一步衔接。③在教师培养上:法国将学前和小学教师统称为“初级教师”,由省立师范学校培养。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既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又反映了良好的过渡性。④在教学组织上:法国政府决定在1991—1992学年首先在33个示范省实施“学习阶段“的尝试。即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在包括母育学校和小学整个初等教育中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合为一体。把儿童按年龄划分为三个“学习阶段”,能有效防止重复学习。⑤在教师选择上:增加男性教师。学前机构中工作只由女性担任,不利于儿童心理发展。

5.法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有哪些特点:①1889年,法国公立学校,包括从事学前教育的母育学校的教师获得公务员身份。1989年法国颁布了《教育发展方向指导法》,规定建立专门化的教师教育机构——教师教育大学院,把中学、小学和幼儿教师的选拔与培养纳入统一轨道。②法国学前教师的职前教育主要有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承担,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毕业后由国家择优录用,任教后,每年要接受政府部门的定级评估,只有达到合格,才能继续任教,执教期间还要接受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③在法国,教师招考的竞争十分激烈。师范学校按规定名额择优录取,录取人数之比通常是10:1。④师范学校入学考试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一般要经过初试、复试和自选考试三道关口。被录取者被任命为“学生——教师”,一入学就成为国家公务人员,领取工资。⑤师范学校的教育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和实践;学科基础知识;初等教育教师的行政和社会作用,包括理论培训和校外实习;选修课。⑥法国母育学校配备有特殊儿童教育师范,目的是为了满足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

6.简述德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式①轮训: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的咨询和幼儿教育理念②脱产进修:通过函授、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在专家的知道下进行学习。③在幼儿教师之间、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开展交流会、讲座、专家报告、相互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7.简述德国幼儿师资培训机构的类型。

①大学:招收10年级毕业生或两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历者。具有幼儿教育大学学历的学生毕业后通常会进入较大的学前教育机构担任行政领导和执教。②技术学校:该机构在德国教师培养中占重要的位置,大多数由私人或者教会举办。技术学校主要培养的准幼儿教师。③培训学校:主要是培养学前教师助手。

8.简述南非学前教育管理的现状:南非学前教育主要由基础教育部与社会发展部负责管理,管理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9个省各自拥有自己的教育管理部门,在学前教育管理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9.简述南非《2005年课程》的主要内容。2005年课程将学前教育到9年级分为3个阶段来实施:基础阶段(学前-3年级):基础阶段的课程有3门语言、数学和生活相关的课程;中级阶段(4-6年级);高级阶段(7-9年级)。

10.新西兰学前教育管理有哪些特点①新西兰教育由教育部主管,下设教育检查办公室和审计办公室。②教育检查办公室负责检查所有注册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他是一个独立的检查评估单位,每三年一个周期,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参与任何计划的实施实践。③审计办公室负责审计所有注册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各级各类学校申报拨款的资料和文件的正确性与真实性,3-4年一个周期,对拨款采取多退少补的形式,违法采取法律措施。

11.简述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新西兰课程遵循4原则: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家庭与社区原则、相互关系原则;具体内容包括5大领域:健康、归属感、奉献、交往、探索。①健康:保障幼儿健康,培养积极的情感,并远离伤害;②归属感:儿童与家庭和外部世界有联系,明白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习惯社会习俗和规范;

③贡献:机会均等,每个儿童都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受到肯定,鼓励儿童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④交往:儿童发展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接触其他文明的故事和符号,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和表达⑤探索:儿童的游戏行为得到认可,能够获得自信和对身体的控制力,学会主动探索和思考,获得对自然、社会的理解和解释。

12.新西兰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趋势。①加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幼儿入园率②严格幼教机构开办标准,提高办园水准③出台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④加强家园共育,提升教育合力。

13.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①儿童有强烈的身份认同②与外部世界想联系并有所奉献③儿童拥有强烈的辛福安康感。④儿童成为一名自信的参与式学习者⑤儿童成为有效的沟通者。

14.澳大利亚学前师资培养的特点是:①澳大利亚通过系统的职前教育和可选择的在职教育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②职前教育由联邦政府管辖,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课,必修课主要为课堂教学和教育见习和实习③在职教育主要由各辖区政府管辖,培训机构由职业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以及注册的培训机构,培训方式有职业培训、考核、远程教育等,培训的内容必须是国家认可的课程内容。

1.试述韩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韩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1) 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2) 构建育儿支持系统。3)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启示1) 要保证学前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求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资金支持与投入;2)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参与,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幼儿教育支持系统;3) 保证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在课程优化,教育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改革课程标准以及目标计划等,同时加强教师的培养才能保证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

2.论述法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1) 低龄儿童入学需求未得到满足。由于儿童出生率增高、妇女就业率增加以及父母对家庭对照看方式的偏好和需求,法国低龄儿童入学需求迅速增加。2) 教育经费投入有待提高。法国采取中央、省和乡镇三级政府共同分摊经费的办法。虽然这样办法明确地划分了三级政府对学前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保证了发展学前教育经费的来源。但是,随着低龄儿童入学率的增加,需要国家和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发展趋势:1) 通过立法保证学前教育机会均等。法国政府的教育传统是重视通过立法来保障儿童的早期教育与发展,迄今为止颁布实施的学前教育相关法规发达40余部2) 追求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法国政府当前通过提高学前教师教育质量与改革学前课程,以保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持续发展。3) 不断完善幼小衔接措施。法国一贯重视学前教育的小学教育的紧密联系,1990年颁布的《幼儿园与小学运作组织法》把2—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三个连续学习阶段,促使国民教育向下延伸。除此之外,法国政府采取把学前教育与小学的视导监督工作合并;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完全相同,这对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有很大的帮助。

3.试述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1)发展趋势:①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为了给儿童创造更好的教育服务,德国政府比以往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德国政府通过发放儿童津贴补助,减轻贫困教养子女的负担。2005年德国开始实施《日间托幼扩展法》,扩大了幼儿的入托入园率,讨论了学前教育机构免费的问题。②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德国非常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为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幼儿教师有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历水平,德国专门为幼儿教师提供继续进修的课程。③提高移民儿童的德语水平。为了使移民者在未来的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德国重视移民儿童对德语的学习,以消除语言沟通的障碍。针对移民儿童学前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德国要求移民儿童必须参加幼儿园的整合的语言促进课程。2)启示:①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教育投入,提高幼儿的入园率和学前教育的普及率。②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有赖于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③提高少数民族儿童的普通话水平。结合要点适当展开。

4.论述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1)存在的问题:①保育机构的质量有待提高。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教育分权于各州,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②学前教育普及情况还不理想。在澳大利亚,2007—2008年,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是69.9%,约30%的儿童接受不到学前一年教育。原住者、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处境不利的儿童更难得到接受学前的机会。2)发展趋势:①普及学前一年教育。2008年11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每个州的领地政府均成为了双边协定,决定共同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学前一年教育。②促进保教一体化格局的形成。2008年,澳大利亚新成立了早期教育与儿童保育办公室,是教育就业与劳动关系部的下设二级组织,在联邦层面统一负责澳大利亚幼儿保教事务。2012年正式生效的《国家质量框架》基本奠定了澳大利亚早期保教的一体化格局。③加强对学前保教质量的监管。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多个文件,如《国家质量框架》《国家教育和保育法》《国家教育和保育条例》等,为早期保教质量提供了立法保障。④加强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和改革。专业的、足够的、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学前教育和保育师资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学习结果。研究表明,接受过培训的、合格的学前教师能为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早期学习经验。

第七章学前教育机构及其管理比较

1.简述各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功能发展趋势:①学前教育机构凸显公益性;②各国多样化机构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要。

2.简述各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功能。1) 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功能;2) 服务家庭和社区的功能;3) 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

3.简述世界学前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当前各国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机构管理权限的分配上主要存在三种模式:1) 中央主导型管理模式:教育行政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教育领导权力很小,一般只是在中央授权范围内奉命行事。代表国家:法国、印度。补充:中央主导型管理模式的优缺点:①第一,能够集中全国力量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便于全国教育事业的统一规划,能够克服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态;②第二,能够规定统一的教育标准,有助于教育力量的普通提高。弊端:①第一,地方没有办教育的自主权,难以充分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②第二,容易出现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只求形式划一,容易脱离地方实际,不利于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2) 地方自主管理模式:中央教育部门对各地区权利范围内的教育事务无权干涉,各地区的教育部门独立处理教育事务,自主管理。代表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德国。3) 中央与地方均权管理模式:即强调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与规划,又充分考虑到地方差异,既能发挥中央政府振兴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作用,又充分尊重和调动地方政府的决策权和积极性。代表国家:英国、日本。当前各国学前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权划分与协作主要有三种模式:1) 单一部门主管、多个部门合作模式:代表国家:英国、法国、印度2) 两个部门主管模式:代表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3) 单轨衔接模式:代表国家:美国。

4.简述世界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当前世界各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呈现共同发展态势:1) 中央系统整合态势:包括以教育部门作为整合主体的教育型整合;以社会福利部门作为整合主体的福利型整合。2) 地方政府管理趋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管理、共同承担责任的趋势。3) 国家干预调控趋势:各国都有意识的通过国家干预调控手段,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管理。

论述题

1..结合我国实际,比较论述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趋势:1)纵观各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趋势,各学前教育机构越发凸显公益性和多样化机构满足多样化的需求。①凸显公益性。②多样化机构满足多样化的需求。2)①目前,中国学前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期。2010年国家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应该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社会发展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尤其注重学前教育

机构的公益性。②当前中国加速城镇化进程,会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向大中型城市和城镇转移,人口新政策的实施也会造成学龄前儿童数量的大幅增加。据有关部门预测,“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每年将新增大约100万名幼儿。由于儿童数量的增加与社会发展对各种机构需求的满足,必须需要大量的、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不仅要有公立的、也应该有私立的;不仅要半日制的,更要有全日制的,只有不同形式的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发展。

2.结合实例,比较论述世界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P209-210 当前世界各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呈现共同发展态势:1) 中央系统整合态势:包括以教育部门作为整合主体的教育型整合;以社会福利部门作为整合主体的福利型整合。2) 地方政府管理趋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管理、共同承担责任的趋势。3) 国家干预调控趋势:各国都有意识的通过国家干预调控手段,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管理。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多次出台的振兴计划。2001年又提出《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教育课程比较

1.简述各国学前教育课程管理的发展趋势。①教育部门的管理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如:英国、意大利、瑞典②积极颁布国家学前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各国纷纷致力于在国家学前教育课程、地方学前教育课程及幼教机构的学前教育课程之间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立足点。如:美国:《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早期学习标准:营造成功的条件》;英国:3-5岁幼儿的《基础阶段课程指南》;瑞典:1998年瑞典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的幼儿园课程标准——《幼儿园课程》,目的是确保全国学前教育课程与教育的连贯性③学前教育课程管理类型逐渐趋同发展。

2.简述各国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①注重“完整儿童”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学前教育目标开始注重培养“完整儿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开始由“智力准备”向“完整儿童”转变。如: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瑞士。②注重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如:瑞典、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③注重儿童主动性的培养。

3.简述各国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①注重课程内容的全面性②注重课程内容的本土性③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性

4.简述各国学前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发展趋势。①注重课程实施方法与途径的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途径方面,各国都将一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都强调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②注重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者、教师是教育关系的建构者、儿童学习的支持者、课程计划的设计者、自我发展的学习者........ 3) 注重发挥游戏作为课程实施基本途径的功能。

5.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观:①儿童具有内在的潜能②儿童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③儿童具有吸收力的心理④儿童既有敏感期⑤儿童具有阶段性。教育观:

①教育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创造新人类,通过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儿童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创造新社会。②教育内容: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团体教育活动),区域教育活动(分组及个别教育活动)。③教育方法:“有准备的环境”是核心。其根本是适合儿童的环境。作为“导师”的教师。尊重热爱、观察了解儿童;提供环境,进行引导。作为教具的“工作材料”。包括所有的教育内容。

6.简述蒙台梭利的课程的主要内容。蒙台梭利的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团体教育活动)、区域教育活动(分组和个别教育活动)。1) 主题教育活动(团体教育活动):是幼儿共同参加的活动。以综合主题活动出现。2) 区域教育活动(分组和个别教育活动):①日常生活训练: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室内环境、社会行为。②感官教育: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工作。③数学教育:个位数家庭、十进位系统、线性数数、分数等。④语言教育:听说口头语言、读写书面语言。⑤科学文化教育: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

7.简述高瞻课程学习环境创设需要考虑的要素。第一,空间的组织。第二,学习中心区和活动区。第三,材料的提供。

8.简述高瞻课程中儿童主动学习的体现。高瞻课程教育方案是一种“开放式结构”。主动学习是高瞻课程教育方案的一个主要特色。①儿童的学习是从自发的兴趣产生的。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活动之一就是个体操作活动时间,通过“计划——工作——回忆”探索学习。②对学习,活动的内容进行自由选择。从皮亚杰儿童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的理论出发,让儿童自己自由选择活动、学习的内容。③对物体的自由操作。孩子能自由操作活动区内的各种物体,如积木区的积木来搭建房屋④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儿童时刻与教师及同伴进行着主动地交往,互相协助,共同获得,分享经验

9.高瞻课程的特点。(一)丰富而又有序的学习环境—活动区⑴各活动区名称及作用:积木区、娃娃区、美工区、安静区、木工区、玩沙玩水区、动植物区、户外活动区⑵活动区的创设:教室空间安排的原则,选择材料的原则,投放材料的原则(二) 环环相扣的一日生活安排:⑴一日生活的七个环节:1.计划时间2.操作活动时间3.整理和打扫时间4.回忆时间5.小组活动时间6.户外活动时间,7.集体活动时间⑵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协调与平衡1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自然转换2一日生活中儿童的主动活动与教师组织的活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⑶一日活动安排设计的目标 1 在一日活动中包括”制定计划—做—回忆”。2 在活动中提供多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小组活动与集体活动,教师与幼儿间的活动,幼儿与幼儿间的活动,教师与教师间的活动.3 给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户内活动,参观施行等。(三)主动学习的儿童(儿童观)儿童的学习有从自的兴趣产生的,儿童对学习,活动的内容进行自由选择儿童对物体的自由操作,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四)支持、协助与引导儿童学习并进行课程开发的老师(教师观)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协助者与引导者2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制定教育计划的过程,制定教育计划的依据,根据个别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计划,把季节主题、节日活动与课程安排联系起来。

10.简述方案教学的主要教育目标。其一,丰富、挑战儿童的心灵生活。其二,平衡课程活动。其三,使儿童从学科的界限中解放出来。

11.简述瑞吉欧课程教育内容的主要来源。①儿童和教师共同构建②儿童的探索与合作学习③“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12.简述瑞吉欧方案活动的特点。①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②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③记录既是学习过程,又是学习结果。

1.论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是以“有准备的环境”为核心,由有准备的环境、导师、教具三个要素组成。①“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生活环境有规律、有秩序;第二,气氛自由;第三,各种教具应该具有丰富的吸引力,是真实的、自然的;第四,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第五,兼具美感和安全性。②作为“导师”的教师。蒙台梭利认为教育是教师协助儿童自下而上地自我发展。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积极的引导,促进儿童的自我发展。③作为教具的“工作材料”。蒙台梭利称教具为“工作材料”,这些“工作材料”是一种辅助儿童生长发展的媒介,是儿童自发工作的操作材料,具有充分的教育意义。这些教具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孤立性原则、自动控制错误原则、操作的顺序性原则、内在驱动原则。

2.阐述高瞻课程的一日活动的四个时段及其活动内容。①“计划—工作—回顾”时间。“计划—工作—回顾”时间是高瞻课程活动组织形成的基础,在一日常规时间中占的比重最大。在计划阶段,儿童思考每天想做的事情,并与教师讨论,教师给予反馈,其目的是鼓励儿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按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同时也培养儿童组织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能力。在工作阶段,儿童根据计划开始独立工作或与他人合作,直到他完成既定目标或放弃计划为止,其目的是给儿童机会去执行自己的计划和想法,并学习在挑战和困难中坚持。在回顾阶段,儿童聚集在一起回忆他们当天的工作,其目的是使儿童学会反思自己的经验,能用语言解释自己的行为,并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与结果或后果的关系。②小组活动时间。是一日活动中另一个主要的时间段,小组活动是由成人计划和开展的活动。在这个时段,成人和带领5-10名儿童一起完成教师预先计划好的活动。成人观察儿童的行为,了解儿童的兴趣点及儿童发展水平,为儿童提供活动材料,丰富儿童活动的内容,以帮助儿童获得对其发展有益的关键经验。③集体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段是成人和全班儿童一起活动的时间段。一般是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玩游戏、讲述生活经验等,其目的是让成人与儿童拥有共同活动、分享和体验的机会,为儿童提供参与群体生活的关键经验,培养他们的集体归属感。④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安排1-2次户外活动,每次30—40分钟,其目的是让儿童有机会做好肌肉活动,有机会与同伴玩耍。此外,还有两过渡时段:即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时间和点心、午餐与休息时间。

3.阐述方案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主要步骤。①方案活动的起始阶段:方案主题的选择;方案主题网络的编制。②方案活动的展开阶段:根据先前选择的主题和网络计划,不断验证假设,探讨问题和事实真相。方案活动开始时应引发儿童开放式的讨论,激发儿童的兴趣。此外,提供给儿童大量与主题有关的非结构化的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③方案活动的总结阶段:在方案活动要结束的时候,回顾儿童在方案活动进行过程中运用过的技巧、策略以及儿童的探索过程,这对教师和儿童而言都是有益的。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对活动进行评估,以强化和维持儿童理解的活动,并使儿童更自信地将自己的能力运用于新的方案活动中去。

4.论述瑞吉欧教育方案的教育方法。瑞吉欧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方案活动、教师角色三个方面。①空间设计:瑞吉欧的幼教工作者主张“空间是教育取向的重要成分”,非常重视幼教机构空间的设计,

将社会和建构理论巧妙地融入空间设计中,他们认为空间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瑞吉欧幼教机构一般都设有“广场”和“艺术工作室”。②方案活动:瑞吉欧课程主要是以方案活动的形式展开,方案活动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记录既是学习过程,又是学习结果。③教师角色:在瑞吉欧课程中,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儿童的合作者、儿童的指导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5.结合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现状,剖析蒙台梭利课程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借鉴价值。正确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内容:1)全面认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内容。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才是她教育法的核心。蒙台梭利教育法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法,而是一个由儿童观、教育观(包括教育方法)组成的整体。2)认识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局限。①把儿童心理发展归于天赋能力的表现;②寄希望通过蒙氏教育达到和平社会;③对环境以及环境作用的认识不够科学严谨;④感官训练带有一定的孤立性和机械性。合理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1)以我为主,他为我用。蒙台梭利“多层次”、“全方位”、“重个性”、“重和谐”、“重实践”的教育方法,对于保证幼儿“全员、全面、个性、和谐发展”及“创造意识和能力发展”有积极实际的参考价值。2)以他为主,他我结合——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本土化”。①关于教育内容:设计出符合中华民族生活习惯,能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日常生活练习及材料。设计出体先汉语语言文字特点的语言教育体系及活动材料。设计出既反映中华民族精髓又反映世界科技新潮的文化科学教育体系及材料。设计出认识祖国为核心,了解世界的历史地理教育体系及材料。培养符合时代,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充分的表现和创造的环境氛围。设计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②班级组织问题:混龄编班的挑战:对教师要求较高;家长认同我国传统的同龄编班,年长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发展上“吃亏”,年幼的家长担心孩子“受气”。可在在完全混龄编班、部分混龄编班和同龄编班中选择,也可考虑由部分时间混龄编班过渡到完全混龄编班。对我国的借鉴价值:①蒙台梭利强调成人和儿童不是命令的下达者与执行者的关系,成人应该以尊重和爱作为与儿童精心沟通的前提,使儿童自发的去活动和学习。②重视“有准备的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儿童提供相应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创设“有准备的环境”。③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幼儿成长的指导者,幼儿权益实现的保障者,活动的观察者,规律的研究者,环境的创设者等。④混龄教育,有益于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协调发展,独具价值。针对我国独生子女多的情况,对如何培养儿童适应集体生活,尊重和理解他人给了很多启示。

6.结合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际,论述高瞻课程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世界著名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之一,为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的设置,组织与实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①高瞻课程以结构化了“关键经验”作为建构课程的框架,使得教师真正把注意力指向儿童,指向儿童的活动课程;②通过环境进行教育,重视环境的创设布置和材料的提供;③强调儿童主动学习的同时,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既保证了儿童的主动学习,有平衡了他们的学习经验,有利于促进儿童全面、均衡的发展;④重视语言在儿童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了语言对思维和行动的调节、控制、反思作用,促进了幼儿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元认知的发展;⑤有较强操作性,课程的每个部分既有指导性,又有具体应对的策略,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⑥高瞻课程以主动学习作为指导理念,看到了儿童主动学习的巨大的潜力,充分重视儿童权利,教师与儿童平等,这种理念不

仅仅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儿童的发展评价上,还会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高瞻课程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结合方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论述方案教学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启示。方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方案活动的起始阶段:方案主题的选择;方案主题网络的编制。②方案活动的展开阶段:根据先前选择的主题和网络计划,不断验证假设,探讨问题和事实真相。方案活动开始时应引发儿童开放式的讨论,激发儿童的兴趣。此外,提供给儿童大量与主题有关的非结构化的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③方案活动的总结阶段:在方案活动要结束的时候,回顾儿童在方案活动进行过程中运用过的技巧、策略以及儿童的探索过程,这对教师和儿童而言都是有益的。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对活动进行评估,以强化和维持儿童理解的活动,并使儿童更自信地将自己的能力运用于新的方案活动中去。方案教学对我国的启示:对儿童兴趣的关注,对活动过程的重视,对教师多元角色的要求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①对儿童兴趣的关注方案活动主题的选择需与儿童生活相贴近,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②对活动过程的重视,教师作为参与者和观察者要时刻关注儿童的活动过程,对其进行引导,解决其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对活动过程中儿童的行为、表现作出评估③教师角色的多元化,教师研究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评价者。

8.利用所学知识,结合瑞吉欧教育方案的教育方法,阐述瑞吉欧教育方案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借鉴意义。1)瑞吉欧教育方案的教育方法:①空间设计:瑞吉欧的幼教工作者主张“空间是教育取向的重要成分”,非常重视幼教机构空间的设计,将社会和建构理论巧妙地融入空间设计中,他们认为空间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瑞吉欧幼教机构一般都设有“广场”和“艺术工作室”。②方案活动:瑞吉欧课程主要是以方案活动的形式展开,方案活动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记录既是学习过程,又是学习结果。③教师角色:在瑞吉欧课程中,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儿童的合作者、儿童的指导者,起着重要的作用。2)借鉴意义:①幼儿教育需要社会支持和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教育,需广泛参与,扩大幼儿教育环境,丰富幼儿教育资源。②学校管理是民主与合作式的。要求设置弹性式的课程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如儿童通过“一百种语言”来进行学习,将开放的环境作为学校的第三位老师。③教师是儿童的合作研究者。参与儿童活动,引导儿童,支持儿童。在合作与反思中教学相长。④重视在儿童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生成课程,以儿童兴趣为引导,儿童、家长、教师合力促进儿童主动发展。

41. 试述瑞吉欧方案教学为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了哪些启示? ①重视在儿童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生成课程。②让教师成为幼儿的合作研究者③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作

第九章学前教师教育比较

1.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培养机构层次多样②培养层次不断提升③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能力

2.学前教师任用制度的发展趋势。①教师任用制度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②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并重③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有法律效力④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日益打破终身制

3.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发展趋势。①逐步完善职后培训的法律政策②逐渐加大职后培训的财政支出③逐步构建职后培训的专业化体系

1.世界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发展趋势,论述我国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主要问题、原因及改革方向。学前教师职前培养是学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起点,对于提升学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都致力于优先发展学前教师职前教育,把改善与提高学前教师职前培养机构、层次及课程设置等作为改革与发展学前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世界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发展趋势:1)机构培养层次多样。以不同类型的学前教师培养机构来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培养不同类型的学前教师。以顺应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多样的文化传统,社会需求等因素。2)培养层次不断提升。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学前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学前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步提升,高等学前教育学历逐步成为学前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倾向。3)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能力。我国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主要问题、原因及改革方向:1)主要问题: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生源质量不佳;组织管理困难;师资配备欠妥和培养平台缺乏等问题。2)原因:生源质量不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和社会观念文化的影响。3)改革方向:不同办学层次的培养机构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深入化);师资配备专业化;组织管理细致化;培养平台完善化

2.世界学前教师任用制度的发展趋势,论述我国学前教师任用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世界学前教师任用制度的发展趋势:①教师任用制度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达成的普遍共识。我国在学历、教师教育、教育实践和入职考试内容等方面内容的制定上应进一步体现对学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要求。②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并重。在教师职业准入时不仅要考核教师的专业知识、普通知识,专业道德还要注重教育实践和经验。专业知识: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普通知识:广泛的知识领域。专业道德:对幼儿职业具有认同感和亲切感。教育实践和经验:必须完成一定的教育学科课程和教学实习③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在把好入门关的同时,也应不断对教师重新评估,逐渐使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情况、知识老化、经验果实的人退出教师队伍。因此,我国可以借助法律保护学前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维护学前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权威。④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日益打破终身制。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学前教师资格的盯起认证逐渐取代一次性永久认证。实践证明,教师资格终身制弊大于利,不符合过级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也不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考虑逐步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终身制,以提升学前教师的竞争力,提高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学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国学前教师任用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1)现状: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实行教师资资格制度,只有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方可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仍有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私立和民办幼儿园表现突出。近年来,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贯穿《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从《专业标准》可见我国学前教师任用制度的现状:①重视学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②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并重;③强调幼儿教师必须持证上岗,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有法律效力。2)改革方向:①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我国于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②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制度,严格规定学前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和推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考查认证制度。③学前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强调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并重,突出保教实践能力。④将取消终身制学前教师资格制度;将实行学前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

3.世界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发展趋势,论述我国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及改革方向。世界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发展趋势:1)逐步完善职后培训的法律政策。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不仅是学前教育合理发展的需要,更是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我国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辅助手段,促进学前教师自觉参与到职后培训之中。2)逐渐加大职后培训的财政支出。资金和奖励制度作为强大的物质后盾,可使学前教师培训更具成效,也可提升教师参与进修的积极性。逐渐加大材料的支持也是我国学前教师在职培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逐步构建职后培训的专业化体系。目前,各国学前教师的在职培训,目标呈多样化,内容更有针对性,培训形式也不断创新,培训体系日趋专业化。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也应结合教师实际需要,分层次和要求建构课程和目标,以易为接受的形式开展。以提高学前教师在职培训效率和质量。我国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及改革方向:1)现状:a) 培训时间短期、固定,缺乏灵活性、持久性;b) 与职前培训的内容多有重叠,培训形式单一;c) 培训单位资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引领;d) 不同程度地忽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师德培养。2)改革方向:a) 建立长期有效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机制;b) 丰富职后培训内容与形式,形成特征鲜明的培训课程体系;c) 组建具有专业引领作用的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d) 重视幼儿教师教育观的更新和师德培养。

第十章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及趋势

1.世界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①政府承担更多责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是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③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2.世界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①学前机构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②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③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不足。

1.结合世界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分析论述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世界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前机构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入园儿童日益增多,学前教育机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待提升。2)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虽然国家在学前教育加大了投入,但还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在儿童保育和教育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3)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不足。学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但学前教师队伍人员短缺趋势日益加重,师资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机构幼师比例较低,班级规模较大,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需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质量,为学前提供更多合格的、优质的师资。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1)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也存在学前教育机构供不应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合格学前的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2)改革建议:a) 走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办不同规格的学前教育机构以满足

学前教育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提倡办园主体和办园形式的多样化。b) 政府应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学前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儿童、民族、社会的利益。c)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2.举例论述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①政府承担更多责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可从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和颁布教育立法两个方面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例如:美国(见书本上知识补充完整)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是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学前教育可从更改是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能够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丰富的课程经验和课程资源,不断的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是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我国应积极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满足社会发展和儿童发展的需求③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可加强学前师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来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

3.举例论述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①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普及是衡量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已经成为国际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核心目标。为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我国可考虑推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行动计划。②积极发挥学前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世界各国大力推进面向处境不利幼儿、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国家早期教育行动,积极发挥学前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为弱势群体提供补偿性教育。③促进学前教育一体化。建构一体化学前儿童服务体系成为各国政府的关注焦点。学前教育一体化主要表现是既“联纵”又“连横”,“联纵”是指托幼一体化,“连横”是指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④注重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价。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学前教育从理论到时间、从观念到行动转化的一座桥梁,关注学前教育机构评价,已成为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领导。②政府应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发挥学前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同时指出2020年学前教育一年的普及率要达到95%以上。③切实提高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加大教育投入。”“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④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障,应将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⑤依法治教,重视学前教育立法。通过立法,

明确问题,以使幼教事业发展和办学行为有法可依,明确学前教育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办园条件、经费投入、教师责任与权利、待遇等重要法律关系问题,依法保障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自学考试比较教育历年真题(2005-2013)大全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7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比较教育分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个研究领域的学者是() A.朱利安 B.诺亚 C.霍尔姆斯 D.霍尔斯 2.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的会刊是() A.《比较教育评论》 B.《比较教育》 C.《比较》 D.《比较教育研究》 3.以下学位中,不属于美国学位的是() A.副学士学位 B.硕士学位 C.副博士学位 D.博士学位 4.以下关于美国中等教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美国中学的主体是综合中学 B.美国中学以公立中学为主 C.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 D.美国中等教育实行双轨制 5.英国最早成立的大学是() A.剑桥大学 B.牛津大学 C.伦敦大学 D.基尔大学 6.以下关于德国教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德国仍保留三类不同的中学 B.德国绝大多数学校是公立的 C.德国全日制学校极少 D.德国各地区高等学校结构差异较大 7.法国制定小学教育大纲的部门是() A.内阁 B.国民教育部 C.学区 D.省 8.把小学最低年级称为11年级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9.标志日本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诞生的法律是() A.《学制》 B.《教育令》 C.《教育敕语》 D.《教育基本法》 10.日本文部省(现称“文部科学省”)的主要职能是() A.批准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 B.指定教科书 C.依法指挥地方行政长官 D.处理私立学校事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借鉴时代”主要代表性的比较教育学家有() -第1 页共40 页-

2018年10月自考00401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从研究时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中心是(D) A.近代 B.古代 C.近现代 D.当代 2.下列论著中,不属于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的是(C) A.《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B.《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 C.《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 D.《各国教育的动力》 3.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研究方法是(A)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分析法 4.日本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的法令是(A) A.《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B.《幼儿园令》 C.《保育大纲》 D.《保育所保育指南》 5.21世纪以来,日本注重学前教师职前培养,要求学前教师必须具备(B) A.高职以上学历 B.大专以上学历 C.本科以上学历 D.研究生以上学历 6.1919年,为了抚育战后的孤儿和私生子,英国儿童救济基金会在伦敦开办了(B) A.日间托儿所 B.游戏小组 C.保育学校 D.机会团体 7.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哲学是(A) A.游戏 B.自由 C.民主 D.独立 8.20世纪40年代,英国学前教育进入改革阶段,该时期颁布的文件为(C) A.《初等教育法》 B.《哈多报告》 C.《教育白皮书》 D.《费舍尔法案》 9.2000年,英国布莱尔政府首次在基础阶段设立统一的国家课程,针对的儿童为(A) A.3~5岁 B.3~6岁 C.4~6岁 D.5~7岁 10. 2007年,日本政府强调要从根本上改革整个幼儿教育系统,颁布了(A) A.《学校教育法》 B.《幼儿园令》 C.《学制令》 D.《儿童福利法》 11.为推行幼保一元化,日本综合了一些现有幼儿园和保育所,设立了(B) A.认定幼儿园 B.认定儿童园 C.混合型幼教中心 D.林间幼儿园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地方自主管理模式优点的是(A) A.能够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 B.能够克服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态 C.能够集中全国力量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能够普遍提升各地学前教育质量 13.英国政府于1989年拟定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原则,主要体现于(B) A.《基础阶段学习计划》 B.《早年课程分类》 C.《教育指导》 D.《全国课程框架》 14.下列国家中,其学前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职权属于单轨衔接模式的是(A)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韩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论述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大题:简答题 1:(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分) 2:(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4分) 3:(1)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3分) (2)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3分) 4:(1)马克思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2分) (2)这一划分具有的重大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4分)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分)第二、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各种国私合资合营企业;(2分)第三、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国家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引导私人企业向既定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2分) 6:(1)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2分) (2)实践是客观的活动,具有客观性。(2分) (3)实践是能动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1分) (4)实践是社会历史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1分) 7: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分)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2分)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方法。(1分)

马克思重点(简答,论述题)汇总

识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简单运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时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1.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随着人与世界的关系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理解: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理解:意识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语改变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简单运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简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的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综合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重要意义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就得矛盾解决了,新的事物又产生了是,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个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获得新胜利。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更加深刻,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理论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最新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试题历年试卷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7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13世纪中叶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_的游记,广泛介绍了东方国家的文化、社会风情和教育状况。 2.__________在其__________一书中独创“问题法”。 3.美国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主要是__________。 4.美国高等学校招生有__________招生和__________招生等方式。 5.长期以来,英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所谓“__________”关系。 6.德国__________是培养学生上高等学校的中学,其毕业文凭就是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证明。 7.德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授课、练习、实验、调查、实习以及很受重视的__________。 8.1968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案》,强调根据“学科相通、__________、自治自主”三原则彻底改革大学组织。 9.日本在第二次教育改革中,将战前的“六五三三制”改为“__________”,将教科书的国定制改为__________制。 10.日本高等教育从学术水平上看,可分为三级结构:第一级是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第二级是四年制大学,第三级是__________。 11.帝俄时代俄罗斯的教育制度呈现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制特征。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1分,共10分) 1.诺亚和艾克斯坦是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 ) 2.著名比较教育家贝雷迪的代表作是1964年出版的《教育中的比较法》。( ) 3.美国中学教学的一个特色是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另一个特色是在综合中学的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 ) 4.日本小学多数采用三学期体制,教育内容是由文部省统一规定的。( ) 5.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学院的兴起,向无产阶级打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 ) 6.俄联邦实行9年义务教育。( ) 7.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国家都倾向于把教育管理和运营的具体权限转让给地方和学校及家长。( ) 8.施奈德是借鉴时代的重要比较教育家。( ) 9.科学副博士是俄罗斯的一种学位。( ) 10.最早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术语的是柏拉图。(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志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开端的文章是( B ) A、《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 B、《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C、《各国教育的动力》 D、《教育问题,一种比较的方法》 2、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A ) A、《比较教育》 B、《比较教育评论》 C、《第七年报告》 D、《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 3、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的会刊是( A ) A、《比较教育评论》 B、《比较教育》 C、《比较》 D、《比较教育研究》 4、1917年制定并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是( B ) A、《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B、《史密斯—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 D、《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5、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 C ) A、具有积极作用 B、具有消极作用 C、既具有积极作用,又具有消极作用 D、既没有积极作用,也没有消极作用

6、英国最早成立的大学是( B ) A、剑桥大学 B、牛津大学 C、伦敦大学 D、基尔大学 7、德国普通教育学校中最年轻的一种是( C ) A、主要学校 B、实验中学 C、综合中学 D、完全中学 8、法国1882年颁布的规定了教育的非宗教性和义务制的法律是( B ) A、《法卢法》 B、《费力法》 C、《基佐法》 D、《技术、工业和商业教育组织法》 9、日本仔1956年颁布的加强中央权限,削弱地方教育行政的作用和独立性的法律是( A ) A、《地方教育行政的组织和管理法》 B、《教育委员会法》 C、《中央教育行政的组织和管理法》 D、《教育基本法》 10、俄罗斯联邦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D ) A、12年 B、11年 C、10年 D、9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比较教育在“借鉴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DE ) A、朱利安 B、库森 C、阿诺德 D、霍拉斯·曼 E、巴纳德 12、汉斯明确列举的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有( ABD ) A、自然因素 B、宗教因素 C、社会因素 D、世俗因素 E、文化因素 13、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 ABCE )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真题。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将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界定为“欧洲各国现在主要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比较”的教育家是 A.朱利安 B.萨德勒 C.库森 D.施奈德 2.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在1933年发表了 A.《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B.《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C.《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D.《比较教育》 3.“对日本幼儿园教学大纲的研究”属于 A.整体比较 B.局部研究 C.专题比较 D.总体比较 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 ! A.幼儿学校 B.托儿所 C.保育学校 D.游戏小组 5.在英国属于卫生保健部门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日托中心 B.幼儿学校 C.儿童保育中心 D.亲子小组 6.在英国,保育班的成人与儿童的比率是 ∶3 ∶5 ∶10 ∶13 年,法国奥柏林为了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创立了 A.编织学校 B.母育学校 C.日间看护中心 D.幼儿班 ; 8.法国母育学校的具体目标有三个方面,其中第二目标是 A.提供在学校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最佳机会 B.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C.使儿童社会化 D.使儿童进行学习和练习

自考马克思2015十月简答论述题

一、简述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1、“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二、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1、实践关系。这时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的关系。 2、认识关系。这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相互作用关系。无论是实践关系还是认识关系,都不是主体或客体各自独立进行的,惹事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第一,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四、简述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主要标志和内容 1、资产阶级民主制作为资本注意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实在17世纪和18世纪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逐步建立的。此后,资产阶级民主制成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手段,并通过宪法和法律形式,把资产阶级民主制原则加以确定。 2、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3、资产阶级民主制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力为主要内容。 五、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1、劳动是人的本质。所谓劳动是人的本质,是指劳动是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讲的不是一切人所有的共同本质,而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本质,即人的具体本质。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里所讲的是人的需要是人的具体本质。个人的具体本质的形成,与个人的需要密切相关。

20184月自学考试比较教育00472试题和答案解析解释(完整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7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在“借鉴时代”与“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着承上痞下作用的人物是 A.汉斯 B.康德尔 C.萨德勒 D.霍尔姆斯 2.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的代表作是 A.《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 B.《比较教育评论》 C.《第七年报告》 D.《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 3.霍尔姆斯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文献法 C.分析法 D.问题法 4.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是 A.实证主义 B.历史主义

c.科学主义 D.国际主义 5.1958年,为了回击苏联人造卫星的挑战,美国国会通过了 A.《初等和中等教育法》 B.《国防教育法》 C.《国际教育法》 D.《高等教育法》 6.英国教育由教会控制走向国家干预始于 A.1 833年议会通过教育拨款 B.1902年议会通过巴尔福法案 C.1944年设立教育部 D.1902年建立地方教育当局 7.1955年各州州长签订的规定了德国各州各类学校的统一名称,并促进了德国教育制度统一的文件是 A.《基础学校法》 B.《高等学校总纲法》 C.《汉堡协定》 D.《杜塞尔多夫协定》 8.法匿在1985年开始在辍学现象严重的地区发动社会与学校合作,以帮助家庭条件差和功课差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措施是建立 A.教育行动区 B.教育优先区 C.教育实验区 D.教育振兴区 9.1890年日本天皇降诏《教育敕语》,确立了军国主义的国家主义伦理,强调教育宗旨要 A.以国家为中心 B.以国民为中心 C.以议会为中心 D.以天皇为中心 10.俄罗斯基础普通教育的学制为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比较教育在“因素分析时代”的代表人物有 A.朱利安 B.萨德勒 C.康德尔 D.汉斯 E.施奈德 12.世界体系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卡诺伊 B.贝雷迪 C.梅厄 D.阿尔特巴赫 E.阿诺夫 13.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我们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联系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本体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E.民主性原则 14.美国综合中学的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一般分为 A.选修科 B.学术科 C.综合科 D.职业科 E.普通科

最新全国自学考试00401《学前比较教育》历年真题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 0040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的作者是 A.萨德勒 B.康德尔 C.汉斯 D.朱利安 2. 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是 A.文献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分析法 3。属于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的著名教育家是 A.库森 B. 康德尔 C.贝雷迪 D. 朱利安 4.奠定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推进了日本学前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是 A.《法制令》 B.《幼儿园令》 C.《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D.《教育基本法》 5.日本旨在提高4-5岁幼儿的入园率,要求到1982年实现40岁幼儿全部入幼儿园或保育所的目标的是 A.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B. 第二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C.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D.第四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6.下列不属于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中规定的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的是 A.健康 B.环境 C.语言 D.艺术 7.学前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英国 8.花了20年的时间致力于在英国普及幼儿学校的工作,对促进幼儿学校在英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自考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和答案

自考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书是( B ) A.《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B.《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C.《普鲁士教育报告》 D.《比较教育》 2.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 B )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3.18 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的是( C ) A.怀尔德斯平 B.麦克米伦姐妹 C.欧文 D.萨德勒 4.在英国保育学校的成人和儿童的比率是( C ) A.1∶3 B.1∶4 C.1∶10 D.1∶13 5.在英国,下列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C ) A.社区中心婴儿室 B.日托中心 C.幼儿学校 D.儿童保育中心 6.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了( A ) A.编织学校 B.母育学校 C.日间看护中心 D.托儿所 7.法国母育学校的第一目标是( C ) A.使儿童形成自己的人格 B.使儿童社会化 C.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D.使儿童进行学习和练习 8.20世纪在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下,德国的弗利托娜开办了( A ) A.幼儿学校 B.保育所 C.托儿所 D.幼儿园 9.在德国,为了幼小儿童处于困难境地的家庭设立的免费援助项目是( A ) A.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 B.家庭互助项目 C.临时保姆项目 D.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 10.美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创办者是 ( D ) A.皮博迪 B.舒尔兹 C.霍尔 D.欧文 11.希尔领导了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的( C ) A.保育学校运动 B.蒙台梭利协会 C.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D.儿童看护的发展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401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

D019·00401(通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 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面不属于比较学前教育目的的是 A.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 B.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 C.推动本国学前教育变革 D.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 究目的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文献法 C.比较法 D.分析法 3.下列特点不属于定量比较研究的是 A.注重运用量化理论 B.注重利用统计测量手段 C.注重利用数据分析方法 D.注重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发生

4.下列不属于问题比较研究的是 A.朝鲜族和高山族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B.对不同国家学前教育投入和支出的对比 C.对不同地区学前特殊儿童福利政策的研究 D.国际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情况的比较 5.下列研究属于综合比较研究的是 A.20世纪90年代中韩学前教育制度比较研究 B.美国联邦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历史演进研究 C.英美两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前教育师资比较研究 D.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和保育的改革研究 6.下列不属于日本幼儿园类型的是 A.国立幼儿园 B.公立幼儿园 C.私立幼儿园 D.普惠幼儿园 7.下列举措中不属于日本战后恢复阶段的是 A.颁布《教育基本法》 B.制定与修订《保育大纲》 C.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D.颁布《幼儿园令》 8.下列不属于日本“天使计划”制定机构的是 A.文部省 B.厚生省 C.劳动省 D.体育省 9.日本为了达到振兴幼儿教育目标的改革是 A.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B.第二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C.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D.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6-2010)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真题整理-蒙台梭利

2012 13.1907年,在罗马圣洛凡扎区开办第一所公寓幼儿学校的是 A.裴斯泰罗齐 B.费舍 C.蒙台梭利 D.瑞吉欧 C 26.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把“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称为 A.“工作” B.“游戏” C.“生活” D.“探索” B 28.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皮亚杰 A 2011 15.最早将敏感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发展并运用于儿童教育中的是【】 A.皮亚杰 B.蒙台梭利 C.卢梭 D.福禄倍尔 B 2010 11.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和( ) A.线上主题活动 B.社会活动教育活动 C.区域教育活动 D.圆圈运动 C 12.下列著作中,把蒙台梭利教育法说成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学前教育”的是( ) A.《当代学前教育——一项学前教育计划》 B.《学习的革命》 C.《精神教育》 D.《发生认识论原理》 B 13.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根本和核心是( ) A.“有准备的环境” B.“工作” C.“导师” D.“儿童之家” A 2009

25.蒙台梭利认为感觉教育应注意三个问题: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的训练,应该注意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和( ) A.应该使感觉教育的刺激孤立化 B.应该使感觉教育针对特定的颜色 C.应该使感觉教育针对特定的声音 D.应该使感觉教育针对特定的事物 A 2008 14.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最有特色的部分是( ) A.艺术教育 B.情感教育 C.感觉教育 D.语言教育 C 2007 24.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三要素的核心是【】 A.有准备的环境 B.作为导师的教师 C.作为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 D.三者都是 A 2006 21.1907年,蒙台梭利开办了第一所“公寓幼儿学校”,又称() A.儿童之家B.幼儿园 C.儿童的花园D.快乐之家 A 22.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有准备的环境B.导师 C.工作材料D.活动 A 名称解释 31.蒙台梭利所指的“工作”(2009) 简答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

冲刺1 三、简答题 41.(2P 10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答:(1)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2)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和认识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 42. (2P106)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 43. (5P239)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答:(1)二者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2),二者的数量不同: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3)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44.( 6P 28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大量输出资本? 答: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2)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45.( 8P 349)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答:(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3)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四、论述题 46. (1P 6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称共性和个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意义: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7.(4P 219)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 答:(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理论和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 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整体上丧失了其历史进步性。

7月自考《比较教育》试题

2013年7月自考《比较教育》试题 全国2013年7月《比较教育》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民族性”这一重要概念的是 A.萨德勒B.康德尔 C.汉斯D.朱利安 2.把世界划分为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和主要由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边缘’’两大部分,并试图运用这种“中心一边缘”的总体关系模型来解释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理论是 A.后殖民主义理论B.世界体系分析理论 C.结构功能主义理论D.依赖理论 3.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的会刊是 A.《比较》B.《比较教育研究》 C.《比较教育》D.《比较教育评论》 4.为了回击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挑战,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了

A.《莫雷尔法》B.《史密斯一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D.《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5.英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是实行 A.地方分权制度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制度C.地方管理的国家制度D.中央集权制 6.在法国,主要任务是为高等教育的文理专业输送人才的中学类型是 A.普通高中B.技术高中 C.职业高中D.专科高中 7.德国基础学校的成绩评定采取 A.5分制B.6分制 C.20分制D.百分制 8.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 A.中央集权制B.地方分权制 C.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型D.自由体制 9.俄罗斯的教育行政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模式,由前苏联的中央集中统一管理改为 A.多级管理B.分级管理 C.集权管理D.分权管理 10.在康德尔的《比较教育》中,一条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是 A.民族性B.民族主义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2018年4月自考比较教育考试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全国2018年4月自考比较教育考试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72 清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是教育史研究的继续,它把教育史研究延伸到现在,以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关系”的比较教育学者是 A.朱利安 B.康德尔 C.汉斯 D.冲原丰 2、被看作是比较教育史上“因素分析时代”开端的文献是 A.《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 B.《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 C.《对国外教育和教学的不同模式考察结果的利用》 D.《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宂竞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3、提出在进行两个国家的比较时,应该有一种比较对象之外的参照物,作为衡量二者孰优孰劣标准的比较教育学者是 A.萨德勒 B.霍姆斯 C.库森 D.贝雷迪 4、最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法令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5、美国近年来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几乎对美国义务教育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的是 A.《每个学生都成功》 B.《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法案》 C.《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D.《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6、美国主要专注于本科生教育,提供文理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拥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声誉的高等教育机构是 A.全美大学C.地区性大学 B.地区性学院 D.全美文理学院 7、堪称终身教育理论发展里程碑的著作是 A.《教育一一财當蕴藏其中》 B.《终身教育引论》 C.《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回归教育:终身学习的策略》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简答论述题库

【绪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额。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4月全国自考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7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比较教育分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个研究领域的学者是() A.朱利安 B.诺亚 C.霍尔姆斯 D.霍尔斯 2.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的会刊是() A.《比较教育评论》 B.《比较教育》 C.《比较》 D.《比较教育研究》 3.以下学位中,不属于美国学位的是() A.副学士学位 B.硕士学位 C.副博士学位 D.博士学位 4.以下关于美国中等教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美国中学的主体是综合中学 B.美国中学以公立中学为主 C.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 D.美国中等教育实行双轨制 5.英国最早成立的大学是() A.剑桥大学 B.牛津大学 C.伦敦大学 D.基尔大学 6.以下关于德国教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德国仍保留三类不同的中学 B.德国绝大多数学校是公立的 C.德国全日制学校极少 D.德国各地区高等学校结构差异较大 7.法国制定小学教育大纲的部门是() A.内阁 B.国民教育部 C.学区 D.省 8.把小学最低年级称为11年级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9.标志日本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诞生的法律是() A.《学制》 B.《教育令》 C.《教育敕语》 D.《教育基本法》 10.日本文部省(现称“文部科学省”)的主要职能是() A.批准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 B.指定教科书 C.依法指挥地方行政长官 D.处理私立学校事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是( ) A.美国的康德尔 B.法国的朱利安 C.法国的贝雷迪 D.英国的埃德蒙·金 2.英国的幼儿教育通常指( ) A.3岁前的儿童教育 B.5岁前的儿童教育 C.7岁前的儿童教育 D.9岁前的儿童教育 3.依据加德纳和费尔德曼的多元智力理论设计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 ) A.显性课程 B.直接指导模式 C.零点计划课程 D.银行街模式 4.以下不属于微型化和家庭化学前教育机构的是( ) A.瑞士的“日间妈妈” B.瑞典的“父母教育” C.英国的“学前学校” D.美国的“日托之家” 5.英国最古老的儿童看护形式是( ) A.临时保姆 B.寇普 C.日间托儿所 D.保育学校 6.把学前教育师资和小学师资培养统一起来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韩国 D.日本 7.印度在贫民区里推行把家园共育作为重要内容的( ) A.先行计划 B.菩提计划 C.零点计划 D.普及计划 8.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类型不包括( ) 第 1 页

A.特殊幼儿园 B.托儿所幼儿园 C.托儿所 D.家庭学校 9.日本从1964年开始实施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的( ) A.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B.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C.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D.第四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10.德国主要的学前机构形式包括传统幼儿园、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和( ) A.学前班 B.日托中心 C.保育中心 D.根据不同的教育家命名的幼儿园 11.南非新教育研究基金会于1938年召开了一次大型的国际教育会议,会议的直接影响是成立了( ) A.南非学前教育联合会 B.南非学前教育研究会 C.南非学前教育中心 D.南非学前教育促进会 12.1926年,文部省正式制定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独立的法令,即 ( ) A.《学制》 B.《教育法》 C.《幼儿园保育法》 D.《幼儿园令》 13.1938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幼儿教育领域,并成立了( ) A.莉莲儿童中心 B.澳大利亚幼儿协会 C.高丽夫人儿童中心 D.昆士兰托儿所和幼儿园协会 14.蒙台梭利提倡在设计儿童“工作材料”时,一种材料只发展儿童某一个方面的具体能力而不是多个方面多种多类的能力,这体现了( ) A.内在奖惩的原则 B.顺序操作的原则 C.自动控制错误的原则 D.困难度孤立的原则 15.根据海伊斯科普课程理论,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探索属于( ) A.主动学习方面的关键经验 B.语言运用方面的关键经验 C.经验和表征方面的关键经验 D.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 16.当代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机构不包括( ) A.幼儿园 B.儿童保育中心 C.语言所 D.家庭日托中心 第 2 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