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一、母猪配种

母猪配种,应有专人负责,对于母猪饲养管理,亦应加强,配种后应做好配种记录,以利预产,便于接产、护理。关于母猪配种,分以下三方面来说:

1、母猪初配年龄:掌握母猪初配年龄,是养好母猪的一个重要方面,配早了,影响母猪本身的发育,还能使后代体质衰弱,以致猪种退化,有时造成难产。配晚了,则增加饲养成本,减少了经济收入。决定母猪初配年龄的条件,有以下两点:A、品种:本地品种,性成熟较早,三个月后开始发情;引进品种,性成熟较晚,五个月后开始发情。B、饲养水平:营养充足,个体发育较快的猪,可以提早配种,否则就要推迟。本地品种母猪,初配年龄应8个月大,体重达到60公斤;外地品种母猪应10个月大,体得达到80-90公斤,较为合适。

2、母猪发情规律:母猪性成熟后,是常年发情动物。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每隔14~28天发情一次,这叫发情周期。一般21天左右发情一次。母猪的发情,也与品种,年龄、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年幼的母猪发情持续期长,老年的短,如长白猪的持续期达5~6天,一般在3~4天。要使母猪产仔多,应做到适期配种,即在发情开始后18~30小时(第二天到第三天)配种,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为“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经验。

3、母猪配种方法:母猪配种方法有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两种。人工授精法是用于有条件的大型猪场,自然交配法适用于小型猪场,或集体养猪场。现谈谈实用的是自然交配法。其方法有单配、复配、双重配、多重配四种,一般采用复配与双重配两种,单配与多重配,一般不应用;因产仔少,经济效益不佳;血统混杂,不宜留种。复配法:复配也叫重复配种,方法是在第一次交配后12~18小时,再用

同一头公猪配一次,以提高母猪受胎率,此法良种猪场适用。双重配法: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两头同品种或不同品种的公猪交配,此种方法,产仔多,仔猪健壮,生活力强;但生产的猪不宜留作种用,一般作内用猪饲养。此法适用于商品猪场。

二、母猪繁殖

母猪配种后,应加强饲养管理,一般配种后,不再发情,这叫受胎,经过113天左右的精心饲养,母猪就产仔,这叫母猪繁殖。

母猪繁殖方式:有纯种繁殖与杂交繁殖两种:

1、纯种繁殖:是指同品种的公母猪进行交配繁殖方式,其目是保持巩固原品种的遗传能力,通过选种选配,提高其生产性能。此法适用于种猪场。建立系谱档案,防止品种退化。提供纯种,为经济杂产提供好的父本和母本。

2、杂交繁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品种公母猪进行交配,这种方法不能保留原品种,适用于商品猪场,搞经济杂交;因有杂交优势,生长快,抗病力强,为多、快、好省地发展肉用猪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为改革开放,加工冻肉出口。换取外汇,为国家四化建设多作贡献。

母猪是常年发情动物,因此母猪繁殖,不受季节性限制,可在任何季节安排配种产仔,一般为季节产仔与常年产仔两种。(1)季节产仔:母猪季节产仔,适用于集体养猪场或良种猪场,即把母猪集中在一定的季节里配种,使其在集中的相同的季节里产仔。根据东营及青绿饮料生长的情况,配种季节多集中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和来年4月中、下旬至5月,而产仔则集中在2~3月和8~9月。春秋两季气候温和,加上青绿多汁饮料丰富,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加速生长,极其有

利。(2)常年产仔:是指母猪在一年的任何季节里配种产仔,此法优点是不受季节限制,缩短母猪分娩间歇期,提高母猪产仔胎数,节约猪圈,设备和合理利用公猪,保证常年有有他猪供应。

母猪繁殖性能现状

母猪繁殖性能现状 一、母猪问题根源 近几年,由于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平衡、滥用性激素和繁殖障碍性疾病如蓝耳病、伪狂犬、日本乙脑炎、黄曲霉素中毒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母猪整体机能下降,影响繁殖机能障碍,引起母猪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不排卵、配不上种、子宫内膜炎等。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障碍最主要原因。 1、母猪妊娠是一种生殖激素,会出现一系列的繁殖生理问题 母猪从怀孕开始因体内激素发生改变,可以引起乳房水肿、便秘等,特别是母猪分娩时生理变化最为明显,非常容易出现由于分娩过度疲劳,机体功能恢复过慢或不能恢复后造成产后疼痛应激等导致产后高热、产后厌食和产后“三联症”(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等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 母猪从怀孕开始,体内激素发生急剧变化,迅速使全身血容量扩张、血液中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骤降,或者母猪泌乳时大量白蛋白随乳汁排出等,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和乳房水肿等。 怀孕开始时由于血液中孕酮的增加使平滑肌收缩减慢,怀孕后期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下降、大量水分进入组织引起水肿,肠内粪便水分被大量吸收而使粪便变硬,或者由于怀孕后期胎儿的快速生长压迫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减弱而使粪便变硬,或者产后过度疲劳和过度疼痛应激等引起胃肠蠕动减弱而出现便秘,或者由于大量使用劣质麦麸和统糠等粗纤维(非膳食纤维)引起大便秘结,或者妊娠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而造成药源性便秘,或者天气炎热造成热应激引起胃肠蠕动减弱而便秘,诸如以上众多因素均可引起母猪便秘、高热和厌食。 食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食欲下降、营养失调;便秘的坚实粪球直接压迫子宫和阴道,引起流产、弱胎、死胎和子宫炎;便秘造成大量毒素被吸收造成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腺炎,造成胚胎发育受阻或死亡,损伤肝肾、心肺、破坏免疫功能,导致母猪食欲差、营养失衡、难产死产、弱胎死胎、母乳不足、仔猪黄白痢、生长缓慢,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等。 母猪怀孕开始时由于全身血容量的增加,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引起贫血;怀孕后期由于胎儿的快速生长,对血红蛋白的需求大增,以及后期易出现高热便秘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加重了贫血过程。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分娩无力,由于怀孕时营养失调,缺乏额外的补充钙剂、铁剂和硒等,而热应激有会引起钙、碘的需求增加而导致血钙、血碘下降,继而导致母猪分娩无力和产程过长。 2、后备母猪不发情及第一胎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后备母猪在70kg以后的营养需要就已经不同于一般商品猪,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并不是后备母猪所需要的。后备母猪的未来是为了繁殖小猪,但通常发现不少猪场存在后备母猪由于不发情、发情不正常不能怀孕被淘汰,淘汰率可达30%左右,严重的达50%

论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一)

论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一) 作者:杨学昌刘文瑜罗庭沙黄元鸿 摘要介绍了提高后备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选择和精细化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母猪繁殖周期,以为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技术措施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繁殖母猪头均每年提供出栏肉猪数,或头均每年提供育成仔猪数。母猪繁殖力是繁殖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这是一项综合性指标,需通过提高良种覆盖率、母猪群体质量、配种受胎率、产仔数、育成率、仔猪断奶重、育肥日增重等一系列指标来实现1-3]。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是决定养猪场(户)经济效益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选择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繁殖母猪、饲养哺乳仔猪、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技术关键。 1后备母猪培育 断奶时选留下来的后备母猪,可按生长育肥猪进行饲养管理,不需要专用后备母猪饲料,不限制饲养,让其自由采食至180日龄,体重80kg左右。180日龄以上,体重80kg以上的后备母猪可适当限制饲养和补充一部分青绿饲料,以锻炼猪的胃肠消化功能,防止母猪过肥而引起不发情、不孕症。饲养方式采用群体饲养,每群4~6头,平均每头猪有2m2的活动面积,可以进行诱情刺激。210~240日龄,体重在100kg以上的后备母猪,经鉴定符合种用者可在第2次发情时配种。 2繁殖母猪选择 已配种受孕的后备母猪在1岁龄左右产第1胎,根据第1胎的产仔性能初步选出种用的繁殖母猪,到产第2胎后,再依据母猪年繁殖力选出生产力高的繁殖母猪作种用,淘汰生产力低的繁殖母猪4]。 3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 繁殖母猪的饲养水平和哺乳期对仔猪的初生重、断奶窝重、成活率、肥育日增重以及母猪连续生产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分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至发情配种间隔期四部分,其中妊娠期时间最长,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75%左右,哺乳期次之,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15%左右。因此,做好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对提高繁殖母猪年生产效率尤为重要。 3.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妊娠期标准日粮供给量只占哺乳期的1/2,要遵循“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原则。 3.1.1妊娠前期。配种后1~30d,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胎。要供给妊娠前期母猪专用饲料,日粮饲喂量控制在1.8~2.0kg之间,每天适当喂给优质青绿饲料,以增加母猪的饱腹感,补充部分维生素。 3.1.2妊娠中期。配种后31~90d要调整好母猪的体况,饲料继续供给妊娠前期母猪饲料,日粮喂给量控制在2.0kg左右,但可以多饲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除增加母猪饱腹感外,还可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防止便秘、无乳症。有条件的可每日安排母猪自由运动1h,达到增强体质、减少难产的目的,对母猪不要大声吆喊、鞭打、追赶等。 3.1.3妊娠后期。配种后91d到产前3d,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减少母猪产后体失重。饲料由妊娠前期调换成妊娠后期饲料,日粮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0.5~1.0kg饲喂量或每日补喂200~250g动物脂肪,可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乳脂率和仔猪的成活率。母猪应单圈饲养,防止因机械挤压引起流产,但可以适当驱赶运动,减少难产5]。粪便干燥的母猪可在饮水中或日粮中加适量的轻泻剂。 3.2临产母猪饲养管理

繁殖的季节性

繁殖的季节性 Seasonality of Reproduction M.Todd See1, K.J.Rozeboom, W. Flowers1 北卡罗纳州立大学 (译者:刘小红,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 介绍 在夏季和秋季初,多数母猪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繁殖问题,如乏情、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低、胚胎死亡率高及低分娩率。这类现象通常定义为“季节性繁殖障碍”,且在公猪站也会出现,引起精液量少、精子活力低。多数研究者将这类季节性繁殖障碍归于热应激和猪先天季节性饲养引起。在猪被驯化前,公母猪均为季节性饲养。在北美,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初进入乏情期,以避免后代在冬天出生,冬天的成活率不是最理想的。每个企业的最初目标是改善环境,以减少热应激。此外,非热性干涉也可能是基于现实的主要管理策略。 目标 z为开发当前和潜在的、目前尚未应用的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z制订降低繁殖季节性效应管理方案。 历史和背景 热应激和繁殖的“季节”效应 就象人一样,猪也是基于环境的温度、湿度产生热感的。公猪和母猪持久地暴露在不断上升温湿度环境下,繁殖障碍可能相对比较短,有时动物也会出现无法恢复的永久性不育。公母猪的热应激在超出动物的热中性区时出现,通常是7.2℃~21.1℃之间。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温度超出26.7℃时才会出现繁殖热应激。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母猪乏情增加,受胎率和胚胎存活率均下降。 有证据表明,公猪暴露在环境超出29.4℃时,精子产量与精子活力均下降,精子畸形率上升。通常情况下,如果暴露时间较短,公猪可在6~7周内恢复。在公猪的睾丸和附睾内,新的精子细胞需要6~7周的时间成熟,不成熟、发育中的精子细胞比成熟精子细胞更敏感。如果公猪的热应激持续2个月以上,精子的繁殖力在热应激期及结束后的6~7周内均会下降。 在猪只休息、不动状态下监测呼吸率可以确定猪只是否出现热应激感。即通过数60秒内胸腔起伏的次数来监测。猪只正常的呼吸率为每分钟15~25次,在呼吸率超出40次时存在热应激的风险。如果呼吸率超过60次,猪只很可能处理热应激状态。 正常情况下,动物处于物理平衡状态——换言之,所有身体系统为功能性正常。由于动物的身体首先要生存,然后才是繁殖,因此热应激将对种猪产生物理性挑战。很难评估动物的物理状态及确定热应激后何时会回到繁殖准备状态。在高温时,不同动物的响应水平也不一样。然而,从秋季的经验表明,在环境条件回复“正常”时,一致和规则的发情回复。下面列的一些管理措施或许会更有效,当然,由于处于热应激的母猪繁殖能力的差异,每项措施的有效性也将不同。简言之,有些母猪可能需要更高水平或持续的干涉才能回复到正常繁殖水平。

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 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 1综合保健措施 1.1搞好环境消毒 消毒是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产前的消毒、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生产后的消毒。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min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空栏5~7d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并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应选择在傍晚,光线较暗时,喷雾时喷头向上,雾粒在80~120μm之间,过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过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喷雾量按15mL/立方米,在发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后3d暂停消毒。

1.2做好免疫注射 在仔猪生后20日龄前进行猪瘟疫苗首免,28日龄注射口蹄疫疫苗,30日龄副伤寒免疫,60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母猪在产前60天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30d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产前20d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产后20d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产后30d注射口蹄疫苗。并根据当地疫情动态适时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1.3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不仅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抗病力下降。因此,确定猪群科学合理的驱虫程序,定期驱虫对猪群的健康生产十分重要。一般认为:母猪在产前2~3周内,公猪每年春秋各驱1次,断奶仔猪在转入保育舍后驱1次,间隔1周再重复1次。驱虫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2各类母猪饲养管理 2.1后备母猪 2.1.1为保证后备母猪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要供给全价日粮, 5~6月龄时,每天2~2.5kg,饲喂2~3次,要有新鲜的饮水,无漏粪地板的猪舍要每天清洗粪尿。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何从传统的养殖误区中迅速转变过来,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初生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并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品系繁育,最大可能挖掘母猪的生产潜能,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难题。一品种为先,选优淘劣选择高产品种与个体如太湖猪,平均窝产15.83头,最高窝产42头;外来品种中的大白猪产仔数在11~12头。这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有效途径。在个体选择中,研究表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与产子率成正比。选好种母猪要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体形匀称、性情温顺,奶头排列整流齐、背腰平直、腹大而不拖地的母猪作为种猪。再次是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比其双亲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生长强度,这就是杂交优势。我们可以选用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母性好、繁殖力强,窝产子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率65%以上,是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公猪可以选择台湾杜洛克,来生产纯正的洋三元(杜长大),这样的三元猪增重快,不低于800克/天,饲料报酬高,达2.8~3.0∶1,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肥期,5个月出栏上市90千克的目标得以实现,降低了养猪成本,效益明显提高。二.营养合理,控制膘情,短期优饲,增加排卵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母猪的空怀期、怀孕中期和哺乳后期多喂粗料,适当喂给青料;怀孕期要足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但不能喂给过多的能量,否则将影响哺乳期的采食量,而使哺乳能力下降。同时要给母猪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减少转群、驱赶、打架等外界刺激。母猪过肥:产子数少,成活少,体重小,不均匀,而且拉稀严重,奶水差。母猪过瘦:胎儿发育不好,母猪产后很快消瘦,严重者发生产后瘫痪。如何来控制这个膘情?可以采用分阶段饲养的方式,从而为母猪的高产创造条件。母猪妊娠(114)期包括:妊娠前期(配种~第一个月),中期(怀孕2个月~3个月),后期(怀孕的最后一个月)。在母猪配种前10 –15天给予母猪全价优质饲料,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短期优饲可以增加排卵)。妊娠前期即妊娠后的第一个月给予低营养水平的饲料,每日1.8千克~2.2千克。但蛋白不低于13%/日/头~14%/日/ 头。但如膘差,仍应给予高营养。在妊娠中期(妊娠第二个月到产前80天)的这一时期母猪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提高,可以给营养水平中等的饲料,14%~15%的蛋白,2.5千克/日/头。进入妊娠后期(妊娠后80天~107天)后,这时的胎儿体重、体长增长极为迅速,约占初生重的2/3。这时要给母猪营养水平略高的饲料3千克/日/头。粗蛋白16%~18%。采用这一方法对控制母猪膘情,增加产仔数,促进保胎及提高初生子猪体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母猪发情开始时,经其肌肉或皮下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1000国际单位,可增加其排卵数,提高受胎率,增加产子数。三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1.母猪初配年龄:过早配恶果多:产仔数少、死胎多、仔猪初生重小、体质弱、生长慢;母猪本身也生长发育不良,未老先衰,种用期缩短。过晚配又减少产仔胎数。本地母猪:6~8月龄,体重70kg以上配;我国培育猪种及其杂种在7月龄左右。杂种体重不低于80~100kg;国外中型猪:如中约克夏,8~10月龄,体重100kg以上配;国外大型猪如大约克夏:体重120kg

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综合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繁殖周期 2、畸形精子 3、返情 4、流产 5、木乃伊胎 6、难产 7、假死 8、产后瘫痪 9、人工授精 二、填空题 1、母猪的繁殖周期包括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母猪发情周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猪的发情鉴定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4、在实际生产中,猪的常用配种方式主要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采精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6、精液品质检查时,直观指标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母猪早期妊娠诊断采用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几种。 8、在生产中,能够导致胎儿发育出现障碍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方面。 9、仔猪初生重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10、仔猪断奶时所受到的应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方面。 11、母猪配种后应及早进行____________,以及时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同时避免受孕母猪再重复配种,引起____________。 12、采精室送来的精液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精液品质检查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判断母猪是否发情及发情程度,以确定适宜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____________。 15、发生难产时,要立即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状态,并分析难产的原因,然后立即采取____________措施。 16、母猪断奶3天后饲养的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保证____________。 17、繁殖期母猪的驱虫,不能在母猪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要安排在母猪____________。 18、一般猪场要在仔猪____________时进行早期断奶。断奶的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9、缩短母猪哺乳期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仔猪____________实现仔猪的____________。 20、产后7天,是母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重要阶段,也是预防和控制____________等疾病的重要阶段,需要制定合理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配种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母猪发情配种时的膘情对母猪受胎率、产仔数、活产仔数等繁殖性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探寻其规律性,我们对370头母猪在配种时进行了膘情评定,记录受胎数、产仔数,采用有关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1.1时间1996年8月18日一1997年3月31日。 1.2地点新疆博乐艾比湖肉联厂种猪场。 1.3饲养管理博乐艾比湖肉联厂种猪场是按工厂化猪场设计要求建造的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以新疆白猪为母本,加系长白猪为第一杂交父中,杜洛克为终端杂交父本,形成三元经济杂交生产模式。同时进行新疆白猪和加系长白猪两个纯繁群的育种。待配母猪每栏4—5头,种公猪单栏饲养,妊娠母猪采用单体限位栏饲养,产仔、哺乳、育幼均采用高床网栏词养。现存栏基本母猪600余头,种公猪22头,各类生猪4000余头。饲料均按各品种猪的词养标准加工配制,该场具备良好的饲养育种、生产条件。 2研究方法 母猪产仔后30天断奶,转入配种栏内饲养观察,发情后赶入公猪栏内配种。采用两次重复配种,配种完成后记录配种日期、公母猪耳号。此时对母猪进行膘情评定分组(分为A、B、C、D、E5组)oA组过肥猪,膘情明显过肥,双脊背,躯干半圆,肛门下部有明显脂肪,皱褶,腹部肥大。B组偏肥组,膘情介于A组与C组中间,躯干半圆,双脊背与皱褶不明显,背部平宽,腹部丰满。C组适中组,膘情适中.无B组与D组特征,躯干紧凑,但无脊椎骨和肋骨形迹,腹部紧凑,适中。D组偏瘦组,膘情介干C组与E组之间。躯干扁薄,有脊惟骨形迹,但不明显。肋骨形状明显,腹部单。 E组过瘦组,膘情明显过瘦,躯干扁薄,全身骨形明显突出,腹部单薄。配种后注意返情及妊娠变化,仔细进行妊娠鉴定.记录产仔日期、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用统计方法计算各组平均数,按每组实际产仔头数计算受胎率。 3结果与分析(见表l) 表l母猪膘情与繁殖性能 组别配种头数产仔头数产仔总数活产仔数受胎率(%)活产仔率(%)窝均产仔数窝均 活仔数 A251613913264.095.08.698.25 B746360255785.192.59.568.84 C1641451523142788.493.710.509.84 D786158954078.291.79.668.85 E292220818775.289.99.458.50 合计3703073016284383.092.99.979.26 由表l可见.随着母猪配种膘情的不同,受胳率、产仔数、活产仔率等指标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受胎率指标,C组最高,与A、B、D、E组比较,分别高出24.4%、3.30%、0.2%、12.6%。窝均产仔数,C组最高,与A、B、D、E组比较,分别高出1.81%(p<0.01)、0.94%(p <0.05)、0.84(p<O.05)、1.05%(p<0.Ol)。窝均活仔数,C组最高,与A、B、D、E 组比较,分别高出1.59%(P<0.01)、1.0%(p<0.05)、O.99%(p<0.O5)、1.34%(P <O.01),活产仔率,除C组比A组低1.39%外,与B、D、E组比较,分别高出1.0%、O.99%、1.34%。以上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母猪配种时膘情由适中向肥和瘦两个方向变化时,母猪的受胎率、产仔 数、活产仔数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规律性。以上5组中,C组即膘情适中组,无论在受胎率及窝均活仔数上都明显高于其它几组。因此,规模化猪场在母猪管理中应重点放在母猪膘情控

母猪七个阶段营养来提高繁殖效率

母猪七个阶段营养来提高繁殖效率? 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效率,而母猪的繁殖效率受遗传、环境、猪群健康、营养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由于遗传育种工作使得现代母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成年体重的变化、体组成的变化、泌乳能力的提高等,对有关营养、环境等的要求更高,同时母猪不同繁殖周期(胎次)之间以及同一繁殖周期内的不同阶段之间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因此应采用精细的阶段饲养方案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 1、后备母猪(3月龄―初次配种)的饲养 要使母猪群具有一个良好而稳定的繁殖性能,后备母猪的饲养极其关键,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应使后备母猪在220~240日龄体重达到130~140kg,P2点膘厚达18~20mm,有过2次正常的发情,从而在第3个发情期配种。 要实现此目标,建议采用如下的饲养方案: 45~75kg体重阶段饲喂生长育成猪饲粮,自由采食。

75~100kg体重阶段饲喂小母猪育成期饲粮,适当限制饲喂。小母猪育成期专用饲粮的营养水平不同于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饲粮,其含有的适宜水平的钙、磷、氨基酸、生物素、叶酸等,对小母猪骨骼及生殖系统的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胎的繁殖成绩,同时可延长母猪的繁殖利用年限。 100 kg―配种前2周继续饲喂小母猪专用饲粮,限制饲养,控制日喂量在2.5~3.0kg,防止后备母猪过肥,过度肥胖的母猪激素分泌出现失衡,卵巢会有较多的脂肪蓄积,影响后备母猪的发情和排卵数。 配种准备期(配种前2周)催情补饲可提高后备母猪的排卵数。即在配种前10~14 d提高饲粮的能量浓度或提高日饲喂量,有助于雌激素、促卵泡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排卵数。建议此阶段的日饲喂量为3.0~3.5kg 或自由采食。 妊娠期母猪饲养的目标是产出一窝数量多、初生重大且均匀、活力强的仔猪,同时母猪健康且具有充分发育的乳腺和良好的机体养分储备。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胚胎着床、胎儿发育直至分娩,这一时期对母猪称之为妊娠期,对新形成的生命个体来说称之为胚胎期。为实现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目标,应根据胚胎分生长发育规律、母猪乳腺发育和养分储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限制饲养,建议将妊娠期分为妊娠初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地控制母猪的体增重并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这样既可节约生产成本,又不影响母猪**繁殖效率的实现。

《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试题

互助县新型农牧民培训考试题 (畜牧养殖《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母猪繁殖周期包括3个时期,即、和。 2、母猪配种后再发情又称,就是母猪在配种后天又出现发情表现,但母猪并没有的现象。 3、母猪发情鉴定的方法有、、三种。 4、造成胎儿畸形的原因有、、、、。 5、“三七”消毒制度,即每间隔天则连续消毒天,消毒时应每天次。 6、仔猪初生重的大小与、、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及等因素有关。 7、母猪预产期前天或母猪转群前天,必须要为母猪准备好专用产房。 8、母猪的死胎可以发生在3个时期,即、和。 9、仔猪假死是仔猪出生后有而无的现象。 10、母猪断奶3天后饲养的主要任务是、、及保证配种受胎率。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提高胚胎成活率的关键时期是母猪配种后()天。 A、21 B、30 C、7 D、15

2、母猪配种后15~25天是胚胎死亡的第一个高峰期,死亡率为()。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3、母猪发情周期平均()天。 A、21 B、30 C、7 D、15 4、采用自由采食或不限量饲喂的猪是() A、种公猪 B、后备猪 C、妊娠母猪 D、哺乳母猪 5、作商品育肥的仔猪断尾时应() A、断去2/3留1/3 B、断去1/3留2/3 C、断一半留一半 D、全断掉 6、一般猪场要在仔猪()周龄时进行早期断奶。 A、3~4B、3~5C、4~5D、4~6 7、母猪各乳头的泌乳量()。 A、前面高于后面 B、后面高于前面 C、前后一致 D、中间的最多 8、仔猪1~3日龄保温箱内的温度为() A、32~34 ℃ B、30~32 ℃ C、28~30 ℃ D、23~24 ℃ 9、接产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断脐-擦粘液-吃初乳 B、擦粘液-断脐-吃初乳 C、吃初乳-断脐-擦粘液 D、擦粘液-吃初乳-断脐 10、仔猪断奶时正确的做法时() A、将仔猪赶走,母猪在原圈饲养1~2周。

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 综合保健措施 1搞好环境消毒 消毒是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产前的消毒、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生产后的消毒。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min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空栏5~7d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并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应选择在傍晚,光线较暗时,喷雾时喷头向上,雾粒在80~120μm之间,过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过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喷雾量按15mL/立方米,在发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后3d 暂停消毒。 2做好免疫注射 在仔猪生后20日龄前进行猪瘟疫苗首免,28日龄注射口蹄疫疫苗,30日龄副伤寒免疫,60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母猪在产前60天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30d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产前20d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产后20d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产后30d注射口蹄疫苗。并根据当地疫情动态适时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3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不仅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抗病力下降。因此,确定猪群科学合理的驱虫程序,定期驱虫对猪群的健康生产十分重要。一般认为:母猪在产前2~3周内,公猪每年春秋各驱1次,断奶仔猪在转入保育舍后驱1次,间隔1周再重复1次。驱虫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母猪的繁殖指标

母猪的繁殖指标 (1)衡量母猪的繁殖力的主要指标是一头母猪一年生产了多少头断奶仔猪数,目标是25头。涉及到分娩率。分娩率以一年计,≤82%不能接受,目标值为85%,那末还有15%哪里去了?流产1-2%属正常;假妊娠<1%;规则返情10%:是造成分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般不是疾病的原因;不规则返情2-3%,疾病是考虑的主要原因:PRRS-AD-PPV-HC等。在分娩率低时,首先应区分是规则返情,还是非规则返情;其次是尽快找出返情的母猪。妊娠检查最好的工具是:公猪+仪器。 非生产天数:影响每头母猪年供断奶仔猪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非生产天数,其次是活产仔数和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非生产天数是存栏母猪,既未怀孕,又未泌乳的天数。公式为非生产天数=365-(泌乳天数十妊娠天数)x年产胎次。平均非生产天数是60天,变化范围是36-85天。影响非生产天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分娩率。分娩率%=分娩母猪数/配种母猪数:在最好的10%猪群中为89%;低分娩率是因受胎失败或妊娠失败造成的。 (3)断奶至发情配种的间隔:母猪断奶后体况良好,断奶后第一轮发情就可以配种。膘情适宜的猪群,目标值是7天内的发情配种率为90%以上。17-28天断奶的母猪,需要5-10天才能发情;头胎母猪和体况差的经产母猪需更长的时间才发情;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的母猪,提高断奶到发情期间的采食量是有好处的,会增加体况差的母猪的排卵数。配种后(24-72小时)进食能量过多,会增加体产热,使受精卵的死亡率升高。 (4)活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又一个指标,死胎、木乃伊胎表明繁殖力可能有问题。 (5)每窝断奶仔猪数是衡量分娩管理的指标。断奶前死亡率反映了母猪母性能力或分娩管理水平或环境控制能力。挤压致死和饥饿致死是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 11、管理对淘汰的影响 (1)增加母猪群的大小,会使群内的个体失去其个性。管理人员只能化较少的时间对猪逐头观察,因而无法及早发现病猪、受伤的猪、或体重减轻的猪。导致母猪淘汰并不因为繁殖障碍(不发情、反复返情、窝产仔猪少、母性差、泌乳障碍),而是母猪存栏过量,导致栏位紧张,无法向受伤的母猪(肢蹄疾患),或患病的母猪或瘦弱的(极端体况)母猪提供充足的良好的环境。母猪体况过差,反映了猪场管理问题和营养问题。 (2)缺乏劳力,尤其是缺乏熟练的、有知识、有经验的工人,会导致猪群饲养管理不良,并导致母猪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增高。(3)选择后备母猪时不仔细和缺乏经验;后备母猪初配的提早;药物应用的减少,也是造成淘汰率增高的因素之一。 五、疾病预防 1、不同的猪场可能实施不同的疾病预防策略。补铁-注射抗菌素-口服百球清,是初生仔猪最普遍的保健措施;产前驱虫-进入产房前全身清洗-阶段饲料用药,是分娩母猪的常规预防措施;对断奶仔猪,转入前保育舍预先加热和饮水加药,也是常规措施。 2、生产母猪预防的重点是PRRS、寄生虫(线虫和疥癣)、胃溃疡、PR、JE、PPV。 3、对于PRRS-PR阳性的猪场:PRRS阳性场,引入的后备母猪应是PRRS阴性,而且一次性引入足量的后备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适应为PRRS阳性,在以后的6个月内不再引种,通过封闭生产而成为PRRS稳定场或转为PRRS阴性场,当然还依赖于其他高健康技术;PR阳性场:引入后备母猪也是PR阴性,通过淘汰老龄母猪、疫苗免疫、和淘汰通过检测的阳性猪而达到全场PR阴性。 4、高健康技术在集约化猪场的应用:生物安全措施、多点式生产、按批次生产、按日龄断奶、全进全出、保育舍部分清群和阶段全场保健用药等。 六、关于员工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技术措施[1]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一、品种为先 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比其双亲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生长强度,这就是杂交优势。我们可以选用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母性好、繁殖力强,窝产子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率65%以上,是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公猪可以选择台湾杜洛克,来生产纯正的洋三元(杜长大),这样的三元猪增重快,不低于800克/天,饲料报酬高,达2.8~3.0∶1,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肥期,5个月出栏上市90千克的目标得以实现,降低了养猪成本,效益明显提高。 二、控制膘情 母猪过肥:产子数少,成活少,体重小,不均匀,而且拉稀严重,奶水差。母猪过瘦:胎儿发育不好,母猪产后很快消瘦,严重者发生产后瘫痪。如何来控制这个膘情?可以采用分阶段饲养的方式,从而为母猪的高产创造条件。 母猪妊娠(114)期包括:妊娠前期(配种~第一个月),中期(怀孕2个月~3个月),后期(怀孕的最后一个月)。 配种前从母猪断奶后2天~3天到配种间给予母猪全价优质饲料,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短期优饲可以增加排卵)。 妊娠前期妊娠后的第一个月给予低营养水平的饲料,每日1.8千克~2.2千克。蛋白不低于13%/日/头~14%/日/头。 妊娠中期(妊娠第二个月到产前80天)这一时期母猪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提高,可以给营养水平中等的饲料,14%~15%的蛋白,2.5千克/日/头。 妊娠后期(妊娠后80天~107天)这时的胎儿体重、体长增长极为迅速,约占初生重的2/3。这时要给母猪营养水平高的饲料3千克/日/头。粗蛋白16%~18%。

母猪繁殖技术

母猪繁殖技术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母猪的主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孕、流产、胚胎早期死亡、木乃伊、畸形、弱仔及少仔等。 病因分为先天性、机能性、营养性、机械性和疾病性,其中以传染性疾病危害最大,常呈大面积地方性和流行性感染,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和新生仔猪死亡,给规模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先天性繁殖障碍 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畸形,妨碍精子和卵子的正常运行,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常见的生殖器官畸形有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阻塞、缺乏子宫角、子宫颈闭锁、双子宫体、双子宫和双阴道,这些都是难以治疗的,只能在选育过程中进行淘汰。 机能性繁殖障碍 卵巢发育不全猪的正常卵巢重量为5克左右,发育不全的在3克以下,原因是脑垂体机能障碍,卵巢对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 卵巢囊肿表现发情不规律,青年母猪占一半。 治疗:肌肉注射促黄体素200微克/次~500微克/次,注射1次~4次。治疗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为22天,发情率一般为77.4%,受胎率可达70.2%。 持久黄体母猪长期不发情,可用前列腺素使黄体消退,与性腺激素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治疗:先用前列腺素3毫克~5毫克肌肉注射,经3天~5天后阴部肿胀时再注射性腺激素1000单位,大多数在3天~4天内发情,配种即可受胎。 卵泡发育障碍包括卵泡机能减退、萎缩及硬化,不发情母猪中有69%为卵泡发育障碍所引起。 治疗:可用性腺激素200单位~1000单位肌肉注射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单位~1000单位,隔1天~2天注射一次。 营养性繁殖障碍 能量和蛋白质高能量饲料使母猪过肥,尤其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导致肥胖性不育。如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母猪瘦弱,则发情期向后推迟或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形成卵泡囊肿,配种前一周每天给母猪增加饲料,消化能为12兆焦/kg可获较高胚胎存活率。 维生素V A、VB、VD、VE是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严重缺乏会影响受胎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V A:缺乏会使母猪难以受胎,中途流产,产弱仔、盲胎、死胎和畸形胎。 VB1:缺乏时母猪屡配不孕,性机能紊乱,发情不正常,产弱仔。 VB2:缺乏时母猪泌乳减少,所产的仔猪易形成僵猪。 VB6:缺乏时母猪发情推迟。 VB12:缺乏时母猪泌乳量下降,产仔少,易患恶性贫血症。 VB3:缺乏时运动失调、鹅步、肠炎、生殖及泌乳机能受损。 VD:缺乏时母猪泌乳量下降,受胎率降低,易患产后瘫痪,表现流产、死胎、子宫脱垂,仔猪易患佝偻病。 VE:缺乏时会使生殖道上皮角质化,母猪不易受胎,易流产。对公猪扰乱精子形成过程,严重时精液中无精子。据资料报道:在母猪日粮中添加V A、VD、VE可明显缩短从断奶到发情的时间,提高受胎率。 机械性繁殖障碍 主要是母猪受外伤引起胎儿死亡。 疾病性繁殖障碍 下列疾病会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 细小病毒病主要特征取决于在哪个阶段感染该病毒。感染后母猪可能再发情,或既不发情,也不

母猪繁殖率下降的因素

近年来,母猪繁殖率下降在我国各地规模养猪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成为影响规模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母猪繁殖率下降主要表现为准胎率低、流产、产死胎、弱仔、产仔数少和不孕,时有哺乳母猪突然断奶现象发生。笔者近期对我国87家规模养猪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存栏3000头以上的较大、大型规模养猪场母猪繁殖率下降比例为16.7%,平均窝产活仔数9.7头,较2008年减少5.11%;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年可提供商品猪16.8头左右。存栏2000头以下中小规模养猪场母猪繁殖率下降比例为29.4%,平均窝产活仔数9.1头,较2008年减少8.02%;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年可提供商品猪14-15头左右。由于母猪繁殖率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30%,严重的高达40-50%。经分析认为,在造成母猪繁殖率下降的诸多因素中,其主要原因是蓝耳病、猪瘟和衣原体等疫病因素;其次是子宫内膜炎及营养不平衡、霉变饲料、品种(品系)遗传、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及妊娠母猪环境控制不合理等。 影响母猪繁殖率的主要疫病有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乙脑、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V)、圆环病毒、钩端螺旋体和衣原体等。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集了部分猪场的病料进行病理化验,提取出了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和衣原体等病原。引以注意的,

一是由于有些影响繁殖率的疫病许多症状相近,在临床中往往造成误诊,在生产中应加以重视。如衣原体病近来在我省时有发生,且发病数量呈增加趋势,有的猪场误诊为蓝耳病,贻误治疗时机。对于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仔数减少的情况,要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查,以作出准确判断。二是在生产管理中,要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妊娠期、哺乳期尽量减少疫苗注射,除大肠杆菌、红痢外的疫苗都应在配种前注射,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三是发现母猪患附红细胞体病、子宫炎、钩端螺旋体、产后瘫痪、乳房炎、产褥热、阴道炎、布氏杆菌病等病,应及时加以治疗或淘汰。 投入品应用与控制是影响生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营养不平衡、饲料霉变、 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等均有可能导致母猪繁殖率下降。在生产中,一是母猪日粮 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B2、E、叶酸和钙、磷、锰、锌,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 要保证母猪各种营养摄入均衡、适量。同时要适当控制配种前的母猪膘情,配种 时体重过肥,产仔数可能减少,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可造成 排卵数减少,从而影响产仔数。为增加排卵数,后备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 要短期优饲,以提高排卵数。二要保证饲料品质安全。原料中玉米黄曲霉超标、 豆粕尿素酶偏高、矿物质消化力不强、氟含量超标,均影响母猪产仔数及产活仔 率。要投入品管理上,要加强饲料仓储管理,控制好原料水分,必要时适当添加 防霉剂、吸附剂防止饲料霉变。三要禁止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在调查中发现, 许多猪场经常性进行预防性投药,长期或超量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添加剂预防疾

《母猪养殖技术》(怎样养殖母猪)

母猪的养殖技术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 1综合保健措施 1.1搞好环境消毒 消毒是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产前的消毒、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生产后的消毒。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min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空栏5~7d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并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应选择在傍晚,光线较暗时,喷雾时喷头向上,雾粒在80~120μm之间,过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过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喷雾量按15mL/立方米,在发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后3d暂停消毒。 1.2做好免疫注射 在仔猪生后20日龄前进行猪瘟疫苗首免,28日龄注射口蹄疫疫苗,30日龄副伤寒免疫,60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母猪在产前60天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30d 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产前20d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产后20d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产后30d注射口蹄疫苗。并根据当地疫情动态适时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1.3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不仅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抗病力下降。因此,确定猪群科学合理的驱虫程序,定期驱虫对猪群的健康生产十分重要。一般认为:母猪在产前2~3周内,公猪每年春秋各驱1次,断奶仔猪在转入保育舍后驱1次,间隔1周再重复1次。驱虫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母猪膘情控制的建议总结

母猪膘情控制的建议总结 客户: 联系人: 一、存在的问题:(略) 二、改进或建议总结: 三、1、根据不同膘情制定不同的饲喂方案:好的喂料计划应考虑全群母猪膘情的均衡,区别对待。 2、给料原则:“喂料必须根据母猪膘情”饲料应根据母猪不同阶段:体况、年龄、考虑个体需要。 3、饲喂时准确掌握饲喂量。一定要使用标准料瓢,每天统计各栋舍不同阶段猪只的饲料使用量,掌握猪只采食量。 4、猪群要定期进行膘情评定。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喂养量,达到合适膘情。具体做法如下: (1)可以组织技术主管、车间主任定期对猪群进行评分,并挂不同颜色卡 (2)片注明饲料量,及时调整饲喂数量,改进膘情。 (3)实际饲喂量在标准量的基础上根据膘情适当增减(附表)怀孕天数体况经产母猪后备母猪膘情 1-21天 胖 1.8 1.8 大于3.0 标准 1.8 2.0 2.5-3.0 瘦 1.8 2.5 小于2.5 22-84天胖 1.8 1.8 3.5

(4)母猪体况观察: ①很瘦:肋骨和脊柱过于突出;尾巴周围有深凹;骨盆明显能看见。 ②瘦:无需掌压即可容易触摸到肋骨和脊柱;尾巴周围有浅凹;骨盆 可看见。 ③好:需掌压才能可触摸到肋骨和脊柱;尾巴没有凹;骨盆看不见, 需用力摸。 ④偏肥:无法触摸到肋骨和脊柱;尾巴周围没有凹;有脂肪层,骨盆 要用大力按。 ⑤很肥:肋骨和脊柱被过厚脂肪覆盖;尾巴周围的凹区看不见;骨盆 很难摸到。 5、适当调整饲料配方:如哺乳料增加1-2%植物油或脂肪粉或1-5%膨化大豆。 天津正大技术服务部:刘保银 2013年3月10日 标准 2.0 2.2 3.0 瘦 2.5 2.5 2.5 85-分娩 胖 2.5 2.5 4.0 标准 3.0 2.5 3.5-4 瘦 3.5-4 3.0 3.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