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心理学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

#环境心理学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

#环境心理学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
#环境心理学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

课程论文

环境心理学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使用分析

——以神女湖公园为例

姓名:沈才梅

学号:2

学科专业:园林景观设计

年级: 2010级(1)班

任课教师:葛现玲

重庆 永川

2013年1 月

摘要

环境心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实质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相互关系。介绍了环境心理学的起源及概念,论述了其和公园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并从功能分区、园路、植物配置、设施等方面说明了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使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公园设计;使用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s the emerging overlapping domai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which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senti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behavior. The origin and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the necessity of combining with park design wer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park design were elaborated,including function division,park road,plant allocation,facility,etc.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sychology;;park design;application

1 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

反过来他们的行领域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包括那些利用和促进此过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公园空间设计中有广泛的使用,尤其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场所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方面。使用最多的五条理论依次为:环境感知理论、私密性需求、领域性特征、个人空间尺度理论、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1.1 环境感知理论

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器官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感知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和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感知。人通过环境感知来感受和评价公园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的感知又有所不同。

1.2 私密性需求

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所谓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平静和有效。

1.3 领域性特征

领域有三种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其中的次级领域和我们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领域性行为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感。故在景观设计中应包括增进领域感和设计可可防卫空间等多种设计手法。

1.4 个人空间尺度理论

个人空间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和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0.5 m)、个人距离(0.5—1.2 m)、社交距离(1.2~3.6 m)和公共距离(3.6 m 以上)。在景观设计中主要给人提供不同空间功能下的舒适距离。1.5 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根据生物学的交叉圆理论,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相互交往的场所,即活动领域应是两两相交,但又不相互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立的天地。所以,功能泾渭分明的环境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更不用说清一色的均质环境。

2 神女湖公园现状分析

2.1 公园概况

神女湖位于渝昆高速公路永川匝道口北端,风景秀丽的茶山竹海景区南麓。

集山、水、林、石、亭、廊等园林元素于一园,融清新雅致的自然景观和古典浪

漫的人文大观于一体,

是一座复合型体验式生

态文化公园。环绕神女

湖水体,和谐组合16万

平方米的湖滨公园、3万

平方米的茶山公园、5万

平方米的竹山公园和14

万平方米的神女公园。

构成“三点、两山、两

带”的景观空间构架,

“两带、两心”的绿地

系统。

该湖的建设以南瓜

山脚下1 平方公里神女湖(原勤俭水库)区为核心,带动渝昆高速公路以北9平方公里片区建设。神女湖将依托勤俭水库和南瓜山,将保持山体的基本原貌,适当增加步道、景观等。该区域是以休闲度假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聚集区,依托茶山神女和昌州古城展示永川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突出古典浪漫主题。将重点建设兴龙大道北端工程、茶山神女雕像及广场、神女湖环湖步道及景观工程、旅游服务接待中心、神女湖度假区尧文昌路等。

2.2 公园游览者及活动特征

2.2.1 公园游览者

神女湖公园位于茶山竹海景区茶山竹海景区南麓,并且为永川城市建设“三湖时代”的核心景区之一,因此慕名而来的游览者众多,周边坐落有重庆市机械化农业学校,通过对兴龙湖公园游览者的调查问卷(共200份)的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神女湖公园旅游者中, 中青年人数占据50%以上,这一方面说神女湖公园浓郁的自然风光和现代都市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对于青年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表明青年人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利用暑假和家人和朋友结伴郊游,这也是神女湖者中以年青人居多的原因之一。从旅游者的出游方式来看,大部分游客是和家人或亲朋好友一起出游的,其余为独自出游或单位组织旅游也占一定比例,而由旅行社组织的则很少。这说明,神女湖公园作为推向市场的新型的都市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其规模和知名度还有待提高。

2.2.2 行为特征

该公园为永川首个融合型公园:既是自然、清新、舒适的城市生态公园,又是美丽、古典、浪漫的文化体验公园。因此提供给游人的行为活动空间较之城市综合公园

等城市大型户外公共空间更具有大尺度、亲和力强、舒适性好的特点。通过问卷调研的统计分析,80%以上的神女湖公园共同的旅游动机是“体验野外生活、接近大自然”和“观赏动植物和湿地景观”,这说明神女湖公园旅游者的基本动机和目的非常明确,即进行自然或生态观光旅游。除此之外,神女湖公园的基本动机还包括“变换生活环境、调节身心”、“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和“游览民居名胜和历史文化”。此外,只有少数的旅游者来神女湖公园进行旅游是为了“考察、学习或进行艺术创作”,这说明神女湖公园在生态观光旅游过程中对环境和文化的了解、学习的愿望并不强烈,大部分人仅仅是为了休闲和观光,神女湖公园作为生态教育基地,其学习和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还有很大潜力。

3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该公园空间设计中的使用和评析

3.1 公园景点布局

在观察中发现不同人群对同一景点的环境感知有很大不同。这正证实了文中叙述的环境心理学中的环境感知理论、领域性特征等五条相关理论。下面以印象茶竹广场、彩霞金玉亭廊、月吟桂香、红叶舞袖四处景点为例详细评析。

3.1.1 印月茶竹广场

从文昌路延伸到勤俭水库主坝形成神女

湖公园的主入口广场,从下至上,拾级而

上,依次通过银杏树阵、桂花树阵、香樟树

阵,展现郁郁葱葱的大气沉着。由于老人和

儿童对空问感知的不同,因此所产生的行为

也不同。观察发现老年人大都喜欢坐在圆形

人口广场边缘的座椅上,观看广场上的活动

或相互问聆听交谈。而广场中心树池上的假

山置石、及斜坡的草坪成了儿童攀爬娱乐的

领域。虽然老年人和儿童对环境的喜好各不相同,但两者的活动之间又有明显的联系和交叉。很多老年人为看护儿童,经常放弃广场边缘的座椅,站在树池假山、斜坡草坪旁观看孩子们玩耍,而儿童常常努力爬上那些假山以展示自己的本领。

3.1.2 彩霞金玉亭廊

彩霞金玉亭廊是中年人和老年人聚集交流的场所。只

要天气晴朗,亭廊里的人流量就十分大。亭廊中座椅摆放

的距离基本符合个人空间尺度理论中的社交距离,人们可

以一边弹唱戏曲,一边聊天闲谈。这种社交距离很好地促

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但是,整个亭廊仿佛成了成年人

的专属领域,由于缺乏适宜儿童活动的空间,儿童从不会

自发性地在此停留(除非被坐在那里的亲人们叫住),往往

作为通过的路径快速跑开。

3.1.3 月吟桂香

以假山修饰自然山界,栽植四季桂,呈现四季青秀。每当月夜,浓郁桂香,芳香四溢。前景顺着湖岸有15个圆球依次排开,每个圆球由灰色和金色两种颜色构成,颜

色根据比例不同表现了玄月到满月的变化

过程。图3- 儿童的亲水性特征在这里得

到了充分的体现。由于儿童对于周围环境

的感知格外敏感,流动的溪水、游动的蝌

蚪鱼虾、浮动的水草,甚至随风泛起的涟

漪都会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在儿童玩耍

的同时,有很多老年人(儿童的看护者)站

在一旁观看。这时,儿童玩耍的快乐给老

年人也带来了愉快的感受。可是遗憾的

是,神女湖公园的设计并没有考虑不同年

龄段人群对交叉活动场地的需要,老年人

在这里找不到任何适合他们的休息设施,不得不长时间站立着或蹲着。

3.1.4 茶竹翩翩

茶竹翩翩背靠神女林荫密林,形成绿色生态大看台,静坐其上可远观自然,临湖亲水平台成为身临其境是不由自主翩翩起舞的表演空间,在建筑创造的灰空间下,既使人们的私密性需求得到满足,又便于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多样的行为活动。游人们或独处、或亲密、或拉琴唱小曲、或聚集围观。不同的游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选择不同的休息方式。紧邻乐廊有一块较为开阔的活动场地。白天场地上空无一人,人们选择在廊下停留和休息;但到了晚上,这块场地成了老年人们跳舞的露天舞池。可见,同一块场地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不同的功能和领域性特征。

3.2 公园园路设计

3.2.1 园路的可达性

神女湖公园中有一条宽3.5 m的主园路连接出入口和园内主要景点,看似既满足公园防火规范,又满足园内各景点的可达性需求。但是仔细观察却发现神女湖公园的园路完全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园内道路常常因为地形出现高差变化,但是因为缺乏无障碍设计系统,给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游园时

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3.2.2 园路的舒适性

紧邻水泥面主园路设有植草砖铺路。通过观察发

现,由于年龄层次的不同,不同使用人群对两种路面的

的舒适度感知也是不同的。儿童无一例外的选择在植草砖路面上蹦蹦跳跳的走;老年人因腿脚不便都选择水泥路面。另外园内还有很多富有趣味的小径,如镶嵌于草坪上的条形花岗岩踏步、浅溪中的石汀步等,这些都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更丰富的交流活动空间。

3.3 植物配置

3.3.1 大型乔木

园内高大乔木丰富,多以栾树、大叶樟、小叶樟等为主,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搭配栽植。夏季浓密的枝叶为游憩者提供广阔的树荫,冬季树叶掉落便于阳光洒人广场,给游憩者提供一处晒太阳的场所。这种季相变化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及对于私密性、领域感的需求,在视觉、触觉上为游人提供了丰富的感知。

3.3.2 小乔木和灌木

在园中各景点和园路旁点植樱花、海棠、桂花等观花观叶的小乔木和灌木,增加了视觉以外的嗅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过程。

3.3.3 草本和地被

园中设计有多片开阔的草坪。儿童常常在草坪上追逐、翻滚,对草地和泥土的柔软和芬芳的感知丰富了儿童对于公园的体验,青少年及中年人也因这样的感知会坐在草地上读书看报或打牌聊天。

3.4 园内公共设施

3.4.1 垃圾桶

观察发现公园内垃圾桶数量严重不足,加之垃圾桶的设计和摆放又比较隐蔽,可达性差,很多游人手持垃圾寻找一段时间不见垃圾桶,只有无奈地将垃圾丢到路边。3.4.2 标识

园中人口处具有较为明显的标识,利于游人对公园形成清晰的认知,便于游人在公园中进行各项活动。每个标识最好在浅色的背景上使用深色的字体;对于盲人最好在他们能触摸的地方设置盲文.但是标识的设置高度较高,不利于儿童和坐轮椅者观看。

4 针对神女湖公园的整改意见

通过上述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神女湖公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还需要做一定具有针对性的改造。

(1)针对上述分析,神女湖公园中应该在适当景点,增加儿童及老年人共同活动的场所。如在滨水石滩处加置一些可供老年人休憩的座椅等,既可作为儿童游戏的场所,又可为老年人在看护儿童时提供休憩的方便,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交往场所的交叉性。

(2)增加童活动设施和器械,以满足儿童的需求。

(3)增加一些半私密性的领域空间,满足人们在休憩时心理上的安全感。如在部分

休息设施旁边设置矮栅栏等。

(4)园路设计应全面考虑无障碍设计的需要,真正增强园中各景点的可达性和园路的舒适性。

(5)还应该在公园中以适当距离增设一些识别性强的垃圾桶、洗手钵、灯具等公园“家具”,并尽量使这些“家具”的造型具有趣味性和可识别性。

5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使用于公园的设计要点

(1)综合考虑游人在游览时的多感官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各种感知的交替作用和交互作用。

(2)公园中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半私密空间等多层次空间领域的考虑和设计。

(3)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专属性活动空间,又必须考虑相互交叉活动场所的设计和营建。

(4)园中休息座椅、垃圾桶、洗手池等公共设施的设置需要符合个人空间尺度理论中相应的距离要求,以促进人们特定活动的发展。

6 结束语

通过对神女湖公园的调研和使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分析,初步分析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公园中的普遍使用价值,现代社会提倡建设园林城市。目前不少城市都意在改建或建造公园,使城市居民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将环境心理学理论引入到公园的设计中去,旨在使公园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上的建议希望能为公园的设计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丹麦)扬·盖尔.交往和空间(第四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4]车生泉,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使用(一)[J].园林,2004,(4):22—23.

[5]车生泉。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使用(二)[J].园林,2004,(5):22~23.

[6]魏志芬,王玉沽.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4):35—36.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1、绿地基本情况 ●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 现状分析 1) 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 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 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 废的感觉。 4) 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2、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3、景观规划说明 ●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 园林小品 ● 园路铺装 ●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 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 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 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 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3. 在铺装广场原有的花台内配置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迎春、月季,形成带 状花景,又确保四季有景可赏。 4. 在公寓楼处的铺装广场的南面及其他边角进行草皮铺设,与广场边缘的棕 榈丛和黄杨球进行过渡性配置。草皮宜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 5. 南天竹一处利用植物和景石布置自然式花境,以南天竹为背景配置石竹、 圆锥绣球、连翘、鸢尾,形成四季景观。草坪与花径之间配置铺地柏作为过渡, 6. 绿地东部休憩区沿棕榈丛处设置一花架长廊,配置中华常春藤和叶子花作 攀缘植物,颜色鲜明的叶子花和常春藤形成色彩美。 7. 花架长廊以西以园路为分割,布置日本晚樱、木本绣球、鸡爪槭、金钟花 和鸢尾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境,花境周围以密植车轴草和结缕草为地被。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精品文档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精品文档

校园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新理念

校园园林绿化是现代化社会对每一所中学大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一个好的校园绿化能够折射出学校的质量、档次和精神面貌。园林绿化具有调节和改善小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美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休憩、运动、教育的场所等多种生态和服务功能通过园林的绿化建设和管理,创造适宜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不但有利于师生在长时间脑力劳动后恢复疲劳、增进健康,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和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校园园林绿化既是学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管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做好现代校园绿化所应具备的新的设计理念。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点。在校园园林绿化方面,学校既要遵循园林绿化的普遍原则,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要求。学校不是体闲公园,不是市政广场,因而,学校不能只考虑绿化、美化.还应考虑如何通过绿化、美化来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的园林绿化必须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该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和环境,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它应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达到有益于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生态型美好环境。 (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 规划不仅是学校的建筑规划,也不单是校园的绿化规划,它是校园内建筑设施、道路、各种管道、线路设施、活动场地、花草 树木、山石水体等的总体规划。学校的园林绿化要在“实用、经济、美观”原则的指导下,营造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声的校园“小气候”,创造一个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优美环境,突出教育的特色与本校的主题。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校园规划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认为规划就是建筑物的规划,根本没有把校园绿化考虑在内;有的不找专业部门规划或不经过主管部门审批;有的随心所欲变更规划,前后几任校长衔接不好,校长换,规划变。凡此种种,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极为不利,应该引以为戒。 (三)适地适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学校应该从当地、当时的实际出发,探讨搞好校园绿化的路子。针对目前校园绿化中的不足,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解决好“规划模式雷同”的问题。就是许多学校不能体现各自学校的特色,规划模式相似,不同类别的学校其规划模式应有所区别,如职业中学、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等,其学生组成、活动场地、教学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尽相同,在规划布局上要适应各自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即使同类学校,也应根据其占地面积、办学规模、地理位置的差别而有所区别。 (四)注重立意,突出绿化及景观环境感染力。 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意境美,现代社会也公认园林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具有特定的场所,而绿化及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想结合的环境是生态型园林绿化及景观设计的目标。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广大师生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教者教书育人,学者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由于此项目位于本校东校区食堂和六号寝室楼之间,为了满足学校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交通,娱乐,休闲的需要,故将整块地分为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基地现状。 场地分为三块,东侧的长方形地块用作停车场,西侧的五边形地块设计为小游园,六号楼南边的宅旁绿地做了种植设计。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有接近一米的高差。基地内无保留建筑。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建筑周围的绿化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乔木远离建筑物,不遮挡建筑物采光,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利用高差设计了挡土墙景 观,上边为自然式的草坡景观,下面是 规则式的园林景观,别有一番风味。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 “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 代特色。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其设计特点有: 1.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四季有景 3. 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四、小游园功能 分区: 校园小游 园是供人们休 息、交流、游憩、 夏日纳凉及进 行一些小型文 化娱乐活动的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1.总述 学校新址位于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 1.总述 石化学校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兰州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总体效果见图纸2。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

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 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有关校园滨水绿地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姓名:陈睿 班级:景观建筑设计01班 学号:20102493 成绩:

目录 前言................................................................................................................................. - 3 - 一、校园滨水景观现状描述..................................................................................................... - 4 - 二、场地分析............................................................................................................................... - 4 - (一)区域位置分析........................................................................................................... - 4 -(二)区域交通分析........................................................................................................... - 5 -(三)区域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5 -(四)区域周边规划解读................................................................................................... - 6 -(五)区域周边景观资源分析........................................................................................... - 7 - 2.5.1自然资源.............................................................................................................. - 7 - 2.5.2 人文资源............................................................................................................. - 7 - 2.5.3 人工景观资源。................................................................................................. - 7 - (六)区域内部现状分析................................................................................................... - 8 - 2.6.1 内部交通系统..................................................................................................... - 8 - 2.6.2 内部用地性质分析............................................................................................. - 8 - 2.6.3 区域内部景观资源分析..................................................................................... - 8 - 2.6.4 区域使用人群分析及定位................................................................................. - 9 - 2.6.5 区域场地高程分析............................................................................................. - 9 - 2.6.6 区域内已有建筑及构筑物分析......................................................................... - 9 - 2.6.7 区域内视线及天际线的分析............................................................................. - 9 - 三、场地评分(S.W.O.T分析法) ............................................................................................. - 9 - 3. 1、优势(strength)....................................................................................................... - 9 - 3.1.1 资源优势............................................................................................................. - 9 - 3.1.2 区位优势............................................................................................................. - 9 - 3.2劣势(weekness) ........................................................................................................ - 9 - 3.2.1 南湖沿岸缺少亲水平台的设立......................................................................... - 9 - 3.2.2滨水沿岸景观及人工设施的设置过于死板...................................................... - 9 - 3.2.3南湖水环境的“先天不足”............................................................................- 10 - 3.3机遇(opportunities) .............................................................................................- 10 - 3.3.1 学校处于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的阶段...........................................................- 10 - 3.3.2校园文化氛围的深入和发展............................................................................- 10 - 3.4挑战(threats) .........................................................................................................- 10 - 3.4.1是否能够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10 - 3.4.2 大学学生的普遍“宅”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影响...........................................- 10 - 四、主题确定.............................................................................................................................- 11 - 4.1区域内情况 ..................................................................................................................- 11 - 4.2场地内情况 ..................................................................................................................- 11 - 4.3 使用者情况 .................................................................................................................- 11 - 五、功能确定.............................................................................................................................- 11 - 六、总平面图的确定.................................................................................................................- 11 - 七、分区详细设计.....................................................................................................................- 12 - (一)区域一.....................................................................................................................- 12 -(二)区域二.....................................................................................................................- 12 -

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

校园广场分析案例

校园景观分析 1■烟台大学前广场 区位分析: 烟台大学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烟台大学前广场 位置分析: 校前广场位于烟台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 优点: 1. 地势平坦。 2. 绿化面积大。 3. 交通顺畅。 缺点: 1. 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 2. 广场太空太大。 3. 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 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 5. 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俯瞰烟台大学前广场2?烟大小树林 缺点: 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 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 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范性 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 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优点:1?环境优雅,安静 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 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 位置分析:

烟台大学小树林,位于烟台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 我们应做的: 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 概念: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 的属性。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这是以人为主体并从人的生活去考虑的。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来作为 这个广场的依据,从这些方面得出不同的概念定义。但总体而言,认识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一、绿地基本情况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现状分析 1)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 以杂乱荒废的感觉。 4)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二、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三、景观规划说明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园林小品 ●园路铺装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 中密植葱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