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榆林市二中张艳

我说课的题目是“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沪教版物理必修2的第4章第2节,下面我对这节课分七部分进行说明: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思想、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课标分析

1、知道机械能的各种形式,能够分析动能与势能(包括弹性势能之接的相互转化

问题。

2、能过根据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广西,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

律。

3、会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

关问题。

4、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领会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的优越性。

二、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原有认知能力有限,对抽象思维难以把握。学生的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教师通过具体形象的Flash课件、图片、视频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是会理解掌握的。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学生已接触重力势能、动能和机械能,但只是肤浅的知道而已。而高中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定量理解,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3.非认知因素分析

有的同学认为物理知识枯燥乏味,通过本节教学,同时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消除其心理障碍。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规律、取得丰硕成果。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学生

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在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

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机械能过程,认识对物理现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分析提出假设,再进行理论推导的物理研究方法。

(2)经历概括归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归纳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科学的无穷魅力。

(2)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教学难点

(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3.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采用情景→问题→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容易多了,整个难点的克服过程通过这样四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典型的物理情景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随后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中,学生对守恒条件的认识和理解很准确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设计思想

授课时采用视频引入的方式,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后以自由落体等运动为例,通过学生的观察,分两步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步是要学生理解动能与势能间可以相互转化;第二步是说明在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守恒。接着采用列举实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得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使学生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在应用过程中能巩固、加深对定律的理解。从感性上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即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只受重力到还受其它力,引导学生归纳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符合人类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从而引导学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于本节难点的突破,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研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将难点分解为一个个小台阶,很轻松的走到很高的高度,破解本节的难点内容。

五、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法设计主要也是依据教学理论及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的,具体方法如下:

1.观察演示实验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体验在转化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能守恒。

3.采用师生共同演绎推导的方法,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来龙去脉。

4.采用列举实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得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六、学法指导

根据我设计的教法及科学的构建主义学法观点:“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转变;学习不是个体构建的过程,也是社会构建的过程。”学生应当采取这样学习方法:在具体的物理情景及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体现由物讲理的基本方法。学生应当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演绎推理、归纳与总结。在物理情景中去思考我们的问题,分析它的特点,用我们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式的演绎推理,最后去归纳总结新的物理规律。总之,学生要学会学习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为适应高一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新课内容要求,创设“自由落体、平抛、沿斜面下滑”三个物理情境作为铺垫,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在归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加以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展示过山车运动的视频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的内容研究奠定基础。)

(二)进行新课

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演示实验)依次演示自由落体、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的运动、弹簧栓着物体在光滑的杆上来回往复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观察、体验到高度大时速度小,速度小时高度大,进而得到重力势能大时动能小,重力势能小时动能大。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得出重力势能增大(减小)的过程就是动能减少(增大)的过程。

(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有什么变化呢?

2.探究规律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2.(1)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

现以小球在光滑曲面上下滑为例(展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果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在下滑过程中取任意的两个位置A 、B ,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经过位置A 时的速度为V1,高度为h1;经过位置B 时的速度为V2,高度为h2。 问题:物体在A 点和B 点的机械能是否相等? 物体从A 运动到B ,由动能定律知, 2

12

22

121mv mv W G -

=

(1)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即:21mgh mgh W G -=(2) 由(1)、(2)式得:

2

22

1

12112

2

m v m v m gh m gh -

=-

12

12

2

22

12

1mgh mv mgh

mv +=

+ 即2211k P k P E E E E +=+

即:21E E =

上述结论是在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的时候得到的,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作为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分析物体做平抛和竖直上抛运动时的情况。

如果物体是沿光滑斜面下滑,上述结论成立吗?

2.(2)只有弹力做功分析

提出问题: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只有弹力做功时,机械能也守恒吗?

(多媒体展示)弹簧栓着物体在光滑的杆上来回往复运动,观察运动过程。

由学生分析运动过程的能量转化和实验结论,结合前面已经探究过的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类比重力做功,进行定性分析。

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进而分析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案例分析:

讨论:判断下列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 (1).斜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2).小球摆,弹簧和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3).小球在光滑斜面上和粗糙斜面上向下运动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守恒条件,归纳结论(注意要加深对条件的理解)

1.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运动。

2.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3.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零。

等效于只有重力做功

结论(课件展示):如果没有摩擦和空气等介质阻力,则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时,势能(动能)减少的量等于动能(势能)增加的量,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如果有摩擦或介质阻力,则势能(动能)减少的量大于动能(势能)增加的量,也就是机械能的总量有损失、不守恒。

课堂训练:

1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下落时,在他张伞后,所受的空气阻力等于运动员和伞的总重力时,运动员具有的机械能:()

A.动能、势能和总机械能都不变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总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总机械能减少

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为零,总机械能不变。

答案:C。此题将能量问题与运动和力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考察学生机械能概念,有些同学认为物体受平衡力,应静止在高空,分析运动过程出现错误,有些同学认为机械能总量总是不变的,而没有认真分析此题具体过程。

3.2 课堂练习

①(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判断以下情形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A.下落的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B.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

C.一物体匀速上升

D.物体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

②(课件展示)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振动flash动画。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与弹簧连接的物体往复运动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若不守恒,此时谁的机械能守恒?

③(课件展示)质量为m的物体,由高度为h,倾角为?光滑斜面顶端滑下。求: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

(教给学生提供规范的解答过程,为今后学生的规范解答做出示范。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课堂总结

本课学习,我们通过演示实验归纳总结了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了解了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通过简单的实例分析、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效果评估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