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环境对龙游石窟粉砂岩风化的影响

微环境对龙游石窟粉砂岩风化的影响

微环境对龙游石窟粉砂岩风化的影响
微环境对龙游石窟粉砂岩风化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中风化泥质砂岩层地基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中风化泥质砂岩层地基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有一部分的土壤属于中风化泥质砂岩层,因此我们决定采用井点群井降水法与明沟排水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以此来达到降水的施工目的,防止地基中的降水井进入到地基底部结构的钻井当中,通过实验证明,这种施工技术能够节省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的工期。本文就超高层建筑中风化泥质砂岩层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地基施工;中风化泥质砂岩层 某工程是某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属于一项重点工程。该工程的建筑总面积达到9万平米以上,高度为188m,主要分为地上45层、裙房部分3层以及地下结构2层,属于超高层建筑。该建筑的地基部分采用的是箱形基础进行施工,该基础中,底板采用的是厚为1.8m的钢筋混凝土筏板,结构形式采用的是型钢混凝土筒中筒结构;建筑的裙房部分是采用的独立柱基进行施工,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该工程中,主楼部分以及裙房部分的基础埋深分别是17.500m、11.550m。 1.工程特点 在本工程中,由于总高度为188m,于是施工人员在其地基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箱形基础与天然地基相结合的方式,这在工程中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能够降低工程的成本。但是正因为建筑过高,因此在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箱形基础的施工质量,并对地基部分的持力层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就此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2.工艺原理 首先,为了达到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应该在地基部分设置一个排水设施,根据分析,由于工程的地下水成阶梯型分布,并且含水量较多的土层是持力层以上的土壤,因此决定采用管井群井降水法进行施工;其次,就算设置的排水设施,但仍然会有少部分水流入中风化泥质砂层中,并且没有固定的流向,因此即使施工人员在其周围设置其他降水点,仍然不能够阻止水流入基底中,于是施工人员决定挖掘明沟,这样可以达到二次排水的效果;由于地基的持力层中土质相对比较坚硬,因此在开挖明沟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决定采用切割一以及人工清槽的方式来清理基坑,以保证水流顺利的排出。 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工艺流程 以施工方案为前导,确定基坑降水及支护体系后进行基坑开挖拖工。

表面风化砂岩文物的加固处理

表面风化砂岩文物加固处理实探 黄辉 表面风化是引起砂岩文物产生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从砂岩表面风化的机理入手,结合具体案例的开展,对涉及砂岩文物表面风化加固的常见病害常见病害的处理程序、常用材料和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勾勒出砂岩文物表面风化加固处理的合理思路。 自然风化的作用往往促使裸露在环境之中的石质文物出现表面模糊、疏松、破碎等劣变状况的发生发展。而这样的情况也会直接导致作为石质文物核心信息的表面形象的逐渐消失。在诸多的石质文物中,砂岩文物由于石材理化性质方面的原因,受到表面风化作用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在涉及砂岩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中,风化表面的加固处理也便成为了需要加以考虑的重要环节。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文物保护修复的表面加固工作需要建立起一种全面、系统、科学、有序的思维指导而绝不能孤立地看待。而这就涉及到了在进行具体的加固砂岩文物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的表面病害状况进行联系的合理的操作化思考与执行。 对于砂岩类石质文物的表面加固处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的保护修复可以说是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另外,在本次千手观音彩绘贴金石质文物专项保护培训中,也接触到了多例具体的砂岩圆雕造像的加固处理。借由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及操作说明,本文开展探讨的主要目的也正是在于对砂岩类石质文物表面风化加固处理的合理思路进行全面梳理。 一、砂岩文物的风化作用 (一)石质文物风化作用的一般机理 气温的反复变化以及各种气体、水溶液和生物的活动使石刻岩体在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上逐渐发生变化,使石材由整块变成碎块,由坚硬变得疏松,甚至组成岩石的矿物也发生分解,产生在当时环境下稳定的新矿物。这种由于湿度、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作用,使石刻岩体发生物理状态和化学组分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 一般而言,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也称为机械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因温度变化及岩石空隙中水和盐类物质的物态变化,使石刻岩体发生机械破坏而又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物理风化是一种机械的破坏作用,其结果是使岩石由表及里地变得疏松、碎裂、崩解,形成大小不等、棱角分明的碎屑物。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具体而言,化学风化的方式主要包括了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以及氧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由于生物的活动而对石刻岩体所产生的破坏作用。它可分为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两种。一方面,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集中体现为生物的生长生存活动,如植物根系对岩石的切割。另一方面,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主要表现为生物代谢分泌物及死亡后有机体分解物对岩石成分的腐蚀分解。 岩石风化作用与水分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风化作用越强;但在干燥的环境中,主要以物理风化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但在湿润的环

岩体风化槽在地质中的含义

岩体风化槽在地质中的含义 一、岩体风化的工程地质研究 (一)岩体风化分带概述 岩体风化分带问题,国内外不同部门和学者,都有不同的分带方法,一般划分4~6个带。从我国现行规范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划分5个带: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弱风化)、微风化、新鲜岩体;《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划分5个带: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未风化;《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按岩石风化程度分类划分6类,即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残积土。上述分带或分类标准基本是相同的。岩体风化分带(或分类)划分方法,长期是以现场观察、鉴定和经验判断的定性分析方法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测试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普遍采用了弹性波测试技术和点荷仪、回弹仪等现场简易测试技术,同时亦开展了室内与现场风化与新鲜岩体(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因而提出了在定性基础上进行单指标定量分析方法。80年代以来,又采用了定性与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岩体风化分带亦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应用较多的数学分析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有序量的最优分割法等。 (二)岩体风化分带的定性分析方法——野外分带标准 1.风化类型的地质特征风化类型(或风化形式),表征了不同风化带的风化程度的性状特征及产出条件,据此划出分出一般(常见)风化类型及特殊风化类型等两大类。 (1)一般风化类型:系指垂向上自地表至深部,按岩体风化类型及性状特征,分为碎屑状风化、碎块状风化、球状风化、裂隙状风化等4种。前3种类型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存在于全强风化带中。第4种类型存在于中等风化及微风化带中。现简述如下:①碎屑状风化:为均一的松散砂、砾状或砂状碎屑物,夹少量碎块状风化,呈散体结构,分布于全风化带中。 ②碎块状风化:产于浅表及深部,主要沿岩脉、劈理及隙裂密集带、断裂交汇带加深风化,风化产物为半坚硬状的碎块夹风化碎屑物,块径10~20cm,分布于强风化带中。③疏松状或峰窝状风化:在浅表部位因矿物蚀变及溶滤作用,分别形成结构疏松或孔洞状的风化岩,仍保持岩石外貌,矿物具弱联结性,手捏或锤击即散。主要分布于变质岩区强风化带中。④球状风化:产于浅表部位,是一种极不均一的风化形式,风化产物为疏松、半疏松状碎屑物夹不规划的球(块)体,球块体多为中硬岩及坚硬岩,块径0.5~2m。该风化类型的形成,是由于岩体被多组节理裂隙切割成块状后,风化营力沿裂隙侵入,对周边加剧风化而成球状硬块。主要分布于三峡结晶岩区强风化带中。⑤裂隙状风化:系沿岩体中的节理裂隙产生不同程度的风化现象。表皮状风化分布于弱风化带下部及微风化带岩体中,沿裂面分布有极薄的(厚度小于1mm)风化晕或风化皮为铁质氧化薄膜。在弱风化带上部,沿裂隙风化呈疏松至半疏松状碎屑状,厚度几毫米至3cm不等。

泥岩砂岩物理参数

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顾问部文件 中铁二院三峡顾问咨发〔2007〕31号 关于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万州区徐家坝危岩带(治理总表序号:217)初步设计阶段 勘查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根据重庆市三峡地防办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顾问部组织专家于2007年6月15日,在鸿都大酒店十七楼三会议室,对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的《万州区徐家坝危岩带(治理总表序号217)初步设计阶段勘查报告》(简称《勘查报告》)进行了审查,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万州区地质灾害整治中心、重庆时乐浦地质灾害防治咨询设计事务所、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审查期间,听取了《勘查报告》编制单位的情况汇报,同与会人员交换意见。经认真研究,现将《勘查报告》的咨询评估意见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危岩基本情况 徐家坝危岩位于重庆市万州鱼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南及西南侧,地处长江左岸一级支流龙宝河左岸台阶状(或方山)丘陵陡崖一带,行政区划属于万州主城龙宝区。地理坐标介于X=3412990~36536255m 、Y=3412533~36537288m 范围。 中 铁 二 院 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危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巨厚层状砂岩陡崖,呈东西向分布,长900m,高5.5~25m,由14个危岩体组成,总体积21660m3,为大型危岩带。危岩带临空面近于直立,所处势能较高,其高度以大于15m为主,多数属中位危岩。危岩带斜坡脚高程在187~195.52m,危岩底高程在207~220m,危岩顶面高程在223.31~239.50m。 (二)可研阶段批复意见 2005年8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可研勘查与设计报告进行评估,同年10月出具了评估报告,评估意见认为: 1、意见 (1)、危岩带各危岩体均已形成卸荷裂隙,顶部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及地面普遍出现了变形裂缝,W1危岩体2003年已发生崩塌灾害,危岩失稳危及移民迁建企业和居民安全,进行防治是必要的。 (2)、危岩带总体防治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方案基本合适,分项工程设计基本合理可行。 2、建议 (1)、危岩带中可能发生崩塌的危岩体均独立存在或连成一小段,初设阶段应划分为单体或小段,在《勘查报告》提出的危岩影响范内分别统计危及人数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据此分别确定其防治等级,优化工程设计。 (2)、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时,应针对W1~W12每个危岩体提出具体工程措施。 (三)本阶段完成主要工作量 详见表一。

风化岩地层描述

花岗岩 2(3)): 全风化花岗岩(γ T 灰白、灰黄色,矿物结构已破坏,花岗结构较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长石、云母等易风化矿物已完全风化成土,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该岩石遇水易软化崩解。 2(3)):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γ t 灰黄、褐黄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花岗结构清晰,原岩矿物已强烈风化,部分长石、云母已粘土化,残留少量长石硬核,矿物颗粒间联结力已基本丧失,网状裂隙极发育,岩芯呈砂砾状,手捏可散碎。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岩层浸水扰动易软化 2(3)):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γ T 灰白、褐黄色,花岗结构清晰,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原岩矿物强烈风化,矿物颗粒间具有一定的结构联结力,网状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碎块夹砂砾状,手折或轻击可碎。该岩石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花岗岩: 灰白、灰黄色,中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裂隙较不发育,沿裂隙面长石已风化变色,见铁锰质浸染。岩芯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块状,锤击声较脆。该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较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Ⅲ~Ⅳ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50~78,平均为65,其等级属“较差的”。 微风化花岗岩: 灰白、灰黄色,中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裂隙不发育。岩芯呈长柱状,少量短柱状,锤击

声脆。该岩石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Ⅱ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78~90,平均为85,其等级属“较好的”。 风化岩夹层、特性综合描述(选择一种方式即可) 1、场地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属于硅酸盐类火成岩,不存在岩溶现象,勘察时孤石或硬夹层揭露情况见下表2-1,此外在全~强风化花岗岩岩体内钻探未发空洞、临空面,以及相对软(硬)夹层。 2、场地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属于硅酸盐类火成岩,不存在岩溶现象,勘察时部分孔段揭露孤石或硬夹层,不排除在钻孔间的残积土~砂砾状强风化岩层中,存在中微风化花岗岩孤石的可能性。此外在全~强风化花岗岩岩体内钻探未发空洞、临空面,以及相对软(硬)夹层。钻探中仅在个别钻孔(yk5)有揭露辉绿岩岩脉,未揭穿,揭露风化带厚度 2.3m。其力学性质接近花岗岩,且不存在岩溶现象。 凝灰熔岩 全风化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该风化岩呈灰白、褐黄、青灰色,晶屑凝灰结构较清晰,已完全风化,主要成分为晶屑、熔岩物质,晶屑含量约30~35%,主要成分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及黑云母,长石等矿物已粘土化,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岩具浸水软化,力学强度降低的工程特性。 土状强风化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该岩石呈浅灰、灰黄色,晶屑凝灰结构清晰,但岩石矿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主要成分为晶屑、熔岩物质,晶屑含量约30~35%,主要成分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及黑云母,长石晶屑等易风化矿物已大部分粘土化,仅残留少量长石小硬核及石英晶屑。岩芯呈坚硬土状,偶见小碎块,碎块手折可断,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岩具浸水软化、强度降低的工程特性。 碎块状强风化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一、砂岩地貌的分类、分期与分区 因砂岩的矿物成分、硬度和胶结程度的不同,发育的地貌也不相同。石英砂岩是由硅质胶结的砂岩,抗风化和侵蚀作用强,常形成相对高起的山岭;胶结不坚实的粗砂岩、长石砂岩则常成丘陵或盆地。 砂岩地貌可按区域类型和发育分期划分为 丹霞型——壮年-老年期发育型 张家界型——壮年期发育型 嶂石岩型——青年期发育型 二、不同砂岩地貌的特征及分布 1、丹霞地貌 可简单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属富含红色氧化铁的陆相红色岩系,在我国地质史上最后一次造山运动中整体抬升,并经风化、流水等侵蚀、切割形成的以方山、石墙、石柱为主要造型的赤壁丹崖丘陵景观。最早在粤北丹霞山被发现和研究,故名。 丹霞地貌是一种含钙质胶结的红色砂砾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方山、奇峰、岩洞等特殊地貌。所以丹霞地貌是一种类喀斯特地貌现象,只是它的溶蚀作用没有石灰岩地区那么发育。 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切割破碎,难见台地,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在中国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一般分布于降水量大于1500mm/a的地区。

除广东丹霞山外,较为著名的还有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贵州梵净山、四川青城山等。 2010年8月5日,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六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319平方公里,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2、张家界地貌 张家界地貌则是以侵蚀构造为主导作用,由石英砂岩形成的砂岩峰林地貌。3亿多年前湘西北大面积海相沉积砂岩,经造山运动形成总厚度达500余米的石英砂岩,经过漫长的流水切割、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等外营力作用,便形成了现在所看

219947常见的砂岩岩石类型及成因

常见的砂岩岩石类型及成因 1、石英砂岩和石英杂砂岩 1)颜色:黄白色或浅灰白色、浅红褐色; 2)成分:石英和各种硅质岩屑的含量占砂级碎屑总量的95%以上,以单晶石英为主,仅含少量的长石、岩屑和重矿物。 3)结构:磨圆度和分选性都比较好,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最好; 4)填隙物成分和结构:多为胶结物,成分为钙质或硅质、铁质及海绿石,杂基很少。石英次生加大边。 5)构造:交错层理、平行层理。 石英砂岩的形成环境与成因 高成熟度的石英砂岩是长期风化、分选和磨蚀的产物;主要产于海洋环境,含海相化石和海绿石,与海相地层共生。 关于石英杂砂岩的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石英形成与高能的浅海环境,堆积于障壁后的低能环境中形成的。 石英砂岩的出现标志着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基准面的夷平和长期的风化。 2、长石砂岩和长石杂砂岩: 1)颜色:淡黄色、灰绿色、肉红色等 2)碎屑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石英含量下于75%,长石大于18.6%, 还有少量的岩屑。 3)碎屑颗粒结构:粒度为中粒和中粗粒,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一般分选中等,次圆到次棱角状。 4)填隙物成分和结构:杂基:主要为各种粘土矿物,重结晶形成长石的次生加大边;胶结物:主要为钙质和铁质。 长石砂岩的形成条件 母岩石含长石丰富的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类,在形成过程中以物理风化为主,须有强烈的侵蚀与快速堆积的条件,埋藏后的蚀变作用要弱。 长石砂岩的成因: A构造长石砂岩:在构造强烈活动的地区,母岩风化的碎屑快速搬运和沉积而成,形成的长石砂岩分选和磨圆都差、杂基含量高,甚至形成长石杂砂岩。 B气候长石砂岩:在干燥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搬运的碎屑颗粒分选和磨圆都较好,长石表面新鲜、干净,重矿物含量高。 C基底长石砂岩:位于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的侵蚀面上,由长期的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 3、岩屑砂岩和岩屑杂砂岩: 1)颜色:灰色、灰绿色、灰黑色; 2)颗粒成分:以岩屑和石英为主,少量的长石和黑云母;石英含量小于75%,岩屑含量一般大于18.75%,岩屑与长石之比大于3,自然界中岩屑杂砂岩更为常见。 3)颗粒结构:碎屑颗粒分选磨园都不好; 4)填隙物成分和结构:杂基为主,成分为粘土;胶结物少,成分为钙质、硅质。 5)构造:各种层理(粒序层理)、槽模、沟模等 成因:

中等风化基岩判断

机场快速路南延(鄞州大道-岳林东路)工程施工V标、W标、叫标、忸标、区标嵌岩桩施工勘察单位建议 1、所有的试桩进入岩面都要通知勘察单位。 2、关于中风化基岩判别的方法建议 根据设计方案,本标段对应的施工标段主要为V标、切标、%标、毗标、区标五个标段,根据设计方案主线桥梁桩基采用的持力层主要为中等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岩的岩性主要为(12)1C层粉砂岩、(12)2C层砂砾岩、(13)0C层沉凝灰岩,局部有(11)4C层安山玢岩及(13) 1c层熔结凝灰岩(具体以地质报告及设计图纸为准),判别桩端入岩情况主要与施工机械、钻进情况、基岩埋深及岩性特征等有关,根据工程经验,现总结以下判断方法: ①等高线:根据《勘察报告》中相邻勘探孔中等风化基岩层面情况推测中等风化基岩面标高,当钻至推测中等风化基岩面时,加密取岩渣。 ②钻进状态:采用回转式钻机成桩,在中等风化基岩中钻进时钻机平稳,无跳钻、别钻、卡钻等现象。 ③速率:采用回转式钻机成桩,中等风化基岩中钻进速率一般小于20cm/h(沉凝灰岩段除外)。 ④岩渣: A、砂砾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的强风化层岩样一般棱角不明显,多为次棱角及次圆形,断面矿物色泽明显变化(发暗),中风化层岩样多为棱角形及多角形,硬度较高,矿物较新鲜,岩渣新鲜(杂质含量不大于30%);每小时进尺15cm以内,采用旋挖钻成孔时渣样多呈片块状,中风化岩渣样较强风化岩渣样大,岩渣新鲜,但片块状中片的部分变薄,且断口较尖锐, 。 B粉砂岩、沉凝灰岩因强度较低采用回转或旋挖钻进时,其原状结构基本都被破坏,呈红色泥样渣样,粉砂岩局部较硬的可能会有碎块状,所以从渣样中较难区分风化程度,旋挖钻可采取桶样与地勘钻探岩性样的比对进行确定。(地勘每个钻孔的基岩样可见电子版)。 总体判定原则:以《勘察报告》中相邻勘探孔中等风化基岩层面为基准,在基准标高附近进行中等风化岩面的判定,判定时砂砾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主要以钻进渣样结合钻进时钻机的钻进状态及速率进行判定,如若采用旋挖钻可直接采取桶样与钻探岩芯样进行比对判别;粉砂岩、沉凝灰岩主要参照地勘报告的中等风化基岩层面结合钻进状态和

中等风化基岩判断

机场快速路南延(鄞州大道-岳林东路)工程施工Ⅴ标、Ⅵ标、Ⅶ标、Ⅷ标、Ⅸ标嵌岩桩施工勘察单位建议 1、所有的试桩进入岩面都要通知勘察单位。 2、关于中风化基岩判别的方法建议 根据设计方案,本标段对应的施工标段主要为Ⅴ标、Ⅵ标、Ⅶ标、Ⅷ标、Ⅸ标五个标段,根据设计方案主线桥梁桩基采用的持力层主要为中等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岩的岩性主要为⑿1c层粉砂岩、⑿2c层砂砾岩、⒀0c层沉凝灰岩,局部有⑾4c层安山玢岩及⒀1c层熔结凝灰岩(具体以地质报告及设计图纸为准),判别桩端入岩情况主要与施工机械、钻进情况、基岩埋深及岩性特征等有关,根据工程经验,现总结以下判断方法: ①等高线:根据《勘察报告》中相邻勘探孔中等风化基岩层面情况推测中等风化基岩面标高,当钻至推测中等风化基岩面时,加密取岩渣。 ②钻进状态:采用回转式钻机成桩,在中等风化基岩中钻进时钻机平稳,无跳钻、别钻、卡钻等现象。 ③速率:采用回转式钻机成桩,中等风化基岩中钻进速率一般小于20cm/h(沉凝灰岩段除外)。 ④岩渣: A、砂砾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的强风化层岩样一般棱角不明显,多为次棱角及次圆形,断面矿物色泽明显变化(发暗),中风化层岩样多为棱角形及多角形,硬度较高,矿物较新鲜,岩渣新鲜(杂质含量不大于30%);每小时进尺15cm以内,采用旋挖钻成孔时渣样多呈片块状,中风化岩渣样较强风化岩渣样大,岩渣新鲜,但片块状中片的部分变薄,且断口较尖锐,。 B、粉砂岩、沉凝灰岩因强度较低采用回转或旋挖钻进时,其原状结构基本都被破坏,呈红色泥样渣样,粉砂岩局部较硬的可能会有碎块状,所以从渣样中较难区分风化程度,旋挖钻可采取桶样与地勘钻探岩性样的比对进行确定。(地勘每个钻孔的基岩样可见电子版)。 总体判定原则:以《勘察报告》中相邻勘探孔中等风化基岩层面为基准,在基准标高附近进行中等风化岩面的判定,判定时砂砾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主要以钻进渣样结

风化岩分类

风化岩分类 1、碎屑岩(砂岩)、泥质岩及碳酸盐岩是沉积岩的三大岩类。他们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同(与沉积相有关),经过的成岩后生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岩石性质,在表生成岩阶段,经历的风化(成岩)环境和风化(成岩)作用不同,其风化产物也不同,也就是风化带的表现与划分也不同,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界定。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表A.0.3给出了一个风化程度的大致划分标准,虽然看来比较简单,但要完全理解和运用,却需要一定水平。各位要仔细研读并弄懂。总的来说是岩石经过物理(机械)风化及化学风化以后岩石所产生的变化和变化程度去划分。但要知道,风化带之间是一个渐变的过渡关系,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表A.0.3给出的岩石风化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机械破碎程度;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充填物(次生矿物和渲染,如方解石、铁质、泥质);岩石颜色的变化程度;矿物成分的变化等。对于碳酸盐岩来说还应加一个溶蚀发育程度及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具体来说就是溶蚀孔、洞、缝的多少及规模。 3、泥质岩是由粒度小于0.0039毫米的十几种粘土矿物组成,由于其化学成分相对比较稳定和粒度小等原因,其风风作用以机械破碎为主,所以在其形成的粘土中常常混有泥质岩土化程度不同的的残块和碎屑,影响了土体的均匀性.我认为其风化程度的划分,可以以其破碎程度和土化程度为标准,但在这里我无法给你具体的意见,因为泥质岩有很多种,他们的风化特征各异。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它包括岩石所感受的风化作用及其所产生的结果两个方面。与其它动力地质作用相比较,引起岩石风化的营力很多,但主要的是太阳热能、水溶液(地表、地下及空气中的水)、空气(02及C02等)及生物有机体等。按照风化营力及其引起的岩石变异的方式不同,风化作用一般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生物风化既有物理的也有化学的作用。因此,风化作用主要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 (1)物理风化是由于温度的变化(特别是昼夜的温变)、水的冻融、干湿交替、盐类结晶、矿物水化和植物根劈等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引起岩石的机械破碎,而不伴随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显著变化,其结果既破坏了岩石的结构构造,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又为化学风化打开了方便之门。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干寒地区,如我国北方、西北的干旱寒冷及高山寒冷地区,岩石的风化深度较小,一般小于10m。 (2)化学风化:岩石在氧、水溶液及有机体等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

岩石风化作用

§2. 主要造岩矿物及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的变化 一、风化作用: 组成地壳的岩石在地表的常温、常压下,由于气温变化、空气、水容液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分解或崩解的作用。 二、风化作用类型 1、物理风化的主要方式 ?差异性风化 ?冰劈作用 ?盐类的潮解与结晶 2、化学风化的主要方式 溶解作用 水化作用 水解作用 碳酸化作用 氧化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 三、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一)气候、地形、地下水的影响 1、气候:气候决定着温度、降水、生物生长等情况,干冷地区:物 理风化为主,产物以岩石碎屑为主,风化层 薄。 湿热地区:化学风化为主,生物风化亦强,矿物分解

彻底。产物以大量残留粘土为主,风化层厚 地势高度: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具明显气候分带性。2、地形地势起伏程度:地势陡峻处风化产物下坠,新岩石裸露 易风化。 山坡方向:向阳坡雨水多,日照强,风化作用强烈。3、地下水:地下水的渗流,化学成分影响风化速度、程度、分布。 (二)岩石的性质 1、出露地表的三大岩类抵抗风化的能力不同。 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强)> 岩浆岩和变质岩(抗风化能力弱)沉积岩:(碎屑岩> 化学岩和生物岩) 岩浆岩:(酸性岩> 基性岩) 变质岩:(浅变质> 深变质) 2、岩石矿物成分 (1)含Ca、Mg、K、Na等元素愈多矿物愈不易风化 含Fe、Al、Si等元素愈多矿物愈易风化 据研究得矿物在风化中的稳定系列<=> 鲍文反应系列 结晶早晚 风化快慢 风化顺序: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滑石> 蛇纹石>绿帘石>基性斜长石>酸 性石>正长石>白云母>石英

2、岩石的结构、构造。 ①结构影响 抗风化能力由强—弱 ?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非晶质结构>结晶质结构 ?细粒结构>粗粒质结构 ?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 ?胶结物成分:Si>Ca>泥质 ②层理、片理等定向排列构造的岩石较均一粒状、致密性的易风化 岩浆岩:流纹构造 如沉积岩:层理构造 变质岩:片理、片麻构造 (三)地质构造 节理、断层面、断层破碎带、背斜核部易风化。 二、主要岩石在风化中的表现 (一)岩浆岩 深成岩:全晶质为主,性脆,节理裂隙发 育,抗风化能力弱。 侵入岩 多为半晶质,易出现差异性风化。 喷出岩:抗风化能力较侵入岩强,深色矿物含量多的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 1.岩石风化 1.1岩石风化概念 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岩石风化是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 1.2岩石风化的常用分带标志及其原则 常用分带标志主要有:颜色、岩体破碎程度、矿物成分的变化、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钻探掘进及开挖中的技术特性。 具体原则包括: (1)要充分反映各风化带岩石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各带岩石因风化程度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性; (2)分带标志视具体条件选择,应既有代表性,又明确,便于掌握,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3)将定性与定量研究、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综合各种标志进行分带; (4)分带数目要考虑工程建筑的实际需要,既不要过于繁琐,分级过多;也不要过于简略,致使同一带内的岩石特性差异过大。 2.岩石风化程度和各种性质变化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

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由于岩石类型的 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2.1颜色的改变 风化前岩石断面颜色鲜艳,有光泽。而经过风化后的岩石。微风化,仅沿裂隙面颜色略有变色;弱风化,岩体表面及裂隙面大部分变色,但断口颜色仍保持新鲜岩石特点;强风化,大部分变色,惟有岩块的中心部分尚保持原有颜色;全 风化,原岩颜色已完全改变,光泽消失。 2.2岩石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 物理力学性质:微风化,物理性质几乎不变,力学强度略有减弱;弱风化,力学性质较原岩低,单轴抗压强度为原岩的1/3—1/2;强风化,变形量小,承载强度低,物理力学性质显著降低,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小于原岩的1/3;全风化,浸水能崩解,压缩性能增大,手可捏碎。 水理性质:从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未风化的原岩,空隙性由 大到小,吸水性由强到弱。 2.3次生矿物的发生 微风化,仅沿裂隙面有矿物轻微变异;弱风化,沿裂隙面矿物变异明显,有次生矿物出现;强风化,除石英外,大部分矿物均已变异,仅岩块中心变异较轻,次生矿物广泛出现;全风化,除石英外,其于矿物多已变异,形成次生矿物。2.4节理裂隙发育情况 微风化,组织结构未变,除构造节理外,一般风化裂隙不易察觉;弱风化,组织结构大部分完好,但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风化剧烈;强风化,外观具有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块石状,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全风化, 组织结构已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2.5机械破碎程度 微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风化裂隙少见;弱风化,岩体一般完好,原岩结构构造清晰,风化裂隙尚发育,时夹少量岩屑;强风化,岩体强烈破碎,呈岩块,岩屑,时夹粘性土;全风化,呈土状,或粘性土夹碎屑,结构已彻底改变,有时外观保持原岩状态。

中风化和强风化

一、一般情况下,岩体的风化程度呈现出由表及里逐渐减弱的规律。但由于岩体中岩性并不均一,且有断裂存在,所以岩体风化的情况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一般规律。岩体风化厚度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沿断裂破碎带和易风化岩层,可形成风化较剧的岩层。断层交会处还可形成风化囊。在这两种情况下深度可超过百米。 按照岩石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1、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2、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3、中风化: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4、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5、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6、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成土状,锹镐易开挖,干钻易钻进,具可塑。 二、如何分辨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 1、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 2、用标贯可确定。n>30残积土,30

即可判定是全风化。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4、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及其划分条件不一样,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5、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为 ①颜色光泽; ②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 ③矿物成分的变化情况; ④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 ⑤锤击声。 (1)全风化 ①颜色已全改变光泽消失; ②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 捏碎; ③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次生矿物; ④浸水崩解,与松软土体的特性近似; ⑤哑声。 (2)强风化 ①颜色改变,唯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 ②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状,岩块上裂纹

关于如何确定人工挖孔桩入中风化岩层的意见

关于如何确定人工挖孔桩入中风化岩层的意见 针对人工挖孔桩入中风化岩层如何确定问题,在施工现场对四标段A区人工挖孔桩6-38#桩和6-71#桩入岩面进行了查看,并在现场办公室召开了专题会议。 根据现场查看情况及专题会议商议确定的结果,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我现场项目部对如何确定人工挖孔桩入中风化岩层问题给出意见。 首先,确定中风化岩层标准样本。由设计院、勘察单位按设计指标结合现场开挖的岩样,定出标准样本,供指导现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确定岩面使用。 然后,现场初步确定人工挖孔桩入中风化岩层及相关数据。现场确定程序如下: 一、施工单位自检。施工单位认为达到入岩要求的挖孔桩,应准备好现场开挖的岩石样本备查,并收集好相关数据(应包含桩号、桩径、桩型及实际挖孔长度)制成表格,以工程联系单的形式逐个提交给监理。 二、监理单位初验。监理单位接到施工单位提交的联系单后,现场初步检验确定结果。初验确定之后,由监理单位统计数据,批量上报。 三、批量处理,联合检验。监理牵头,联合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现场逐个共同确定人工挖孔桩是否达到入岩要求,确定时以勘测单位意见为主。逐根检验并确定开挖面岩层情况,统计数据制成表格备查。勘测单位要求吊笼下井检查的,施工单位应与配合。 接着,对相关桩位进行超前钻。根据检验结果,监理单位联系超前钻单位进场进行超前钻(人工挖孔桩开挖至强风化岩层即可申请超前钻),取得超前钻结果数据。按设计要求,桩底应有不少于6米连续稳定的中风化岩层做持力层。 最后,施工单位按设计标准施工。根据共同检验的结果结合超前钻资料,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开挖至稳定的中风化岩层,并满足各个桩型的入岩深度(一般桩为一倍桩径D,抗拔桩为2.5倍桩径)。 以上内容为现场管理部关于如何确定人工挖孔桩入中风化岩层的意见,请领导批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