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杨晓春 周晓露 万 超
【摘要】公共开放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
开放空间也由最初的平面衍化出地上、地下等多种形式。然而,公共开放空间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其可达性, 可达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是否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如此类问题在国内还鲜少引起关注。目前,我 国仅偏重于物质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已无法真实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可达水平,因此本文试图 建立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在基于 2SFCA(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空间可达 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空间可达性因素作为调校以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深圳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将 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对照验证。期望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做 出的综合客观评价,能引导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推进,并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2SFCA,非空间因素,综合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及文脉,市民的生活和大众的文化需求。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也日趋重视。 在近年来提 出的可持续性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以及绿色城市理念中, 公共开放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衡量 指标之一。如深圳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就明确规定:为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建议到 2015 年城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大于等于 7.4 ㎡/人,到 2020 年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 大于等于 10 ㎡/人。 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越发突显, 而其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却不尽完善, 已有的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诸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等,在宏 观尺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或城市地区的整体公共开放空间的配置和均衡状态,但在中、 微观尺度仍难以反映城市内部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拥有及使用水平, 而建立于不同空 间尺度和多种维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则可弥补相关不足。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核心指标,广泛应用于如学校、医院、消防站、避难 场所和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目前在可达性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物 理距离和时间”可达(即空间可达)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单个对象进行 研究(俞孔坚,1999;周廷刚等,2004;胡志斌,2005;马林兵,2006;李博,2008;尹海

伟,2006/2008) 。很少涉及到整个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且对非空间因素对可达性的影响关注 较少,事实上,非空间可达所涵盖的因子(如管理限制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开放空间 的实际可达水平。 与此同时, 当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开放空间在理想状态下的平 面上的可达性,对于伴随时代和技术发展而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出现的立体化、商业化、私 有化等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影响也鲜少留意。 结合当代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趋势,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研究框架以探讨基于空间可达性 评价并综合非空间因素的可达性量化评估方法, 从而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做出综合的 客观评价,以便引导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推进,并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 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供支撑。
1.公共开放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1.1 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公共开放空间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在城市规划与环境 设计等相关理论中,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相近的“空间”概念有城市空间、外部空间、开放 空间、开敞空间、公共空间等。
表 1:相近的空间概念 空间名称 城市空间 释义 城市空间是开敞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空间,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 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和供内部使用的空间(Rob?Krier) 外部空间 开敞空间 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芦原义信) 一般在论及城市边缘或城郊时常用开敞空间,意指自然化程度较高人工化程度较低的空 间 开放空间 公共空间 一般在论及城市内部时多用开放空间,意指人工化程度较高而自然化程度较低的空间 一些学者认为其基本等同于开放空间或室外空间,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公共空间与以自然 环境为主的城市开敞空间的区别在于其作为人工创造物的属性。 资料来源:李光超.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可达性设计研究——以武汉城市公共空间为例,2007.
通过表 1 可以发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空间相关概念的界定都较为模糊或存在相互 交叉的现象, 因此建立有一定共识性的、 适应我国城市化发展背景的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是 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相关研究指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应具有以下三个特性:1、公共性——面向不特定人 群;2、开放性——是建筑实体之间的室外场地空间(包括绿化、广场、运动空间等) ;3、 社会性——具有一定的人工设施、 是城市居民进行日常运动休憩、 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载体。 笔者曾经在前期的研究中界定公共开放空间为“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全天免费开 放的,经过人工开发并提供一定活动设施的场所” 。但是,深入调查显示,有的空间可能因 为条件所限会限制使用时间、使用对象、设置门禁或者收取一定费用等,但只要在大部分人 可接受的范围内人们还是会经常使用这些空间, 而这些空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休 憩及交往需求,起到公共开放空间的作用。如果将公共开放空间限制为“对所有市民全天免 费开放” ,则会将这部分空间排除在外。因此,如何限定这个“大部分人可接受的范围”可 能是公共开放空间概念界定的关键所在,并将关涉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探讨。
1.2 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研究
现有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有定量分析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步行可达范围覆盖 率等,也有定性研究如安全性、满意度、喜爱度等,整体来说相关评价不成系统且各有一定 局限。 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和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两个评价指标虽在宏观层面可反映不 同城市(或区域)之间公共开放空间的拥有水平,但是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无法准确反映 公共开放空间的分布特征, 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则忽略了人口密度, 即两个指标均不能在地 区(或街区)尺度真正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居民服务的有效性,因而也无法在详细规划 层面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开发与建设进行有效的指导与控制。 而诸如满意度、 喜爱度等定 性评价也只是在微观层面考量了公共开放空间的品质等问题, 缺少宏观层面对其分布均衡性 的把握。 同时公共开放空间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其核心内涵是公共性,陈竹(陈竹,2009) 认为城市空间的 “可达性” 在广义上涵盖了公共空间在社会和政治理论范畴——即公共性的 意义。同时卡尔莫纳(Carmona,2003)等也指出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关键在于其可达性。 鉴于可达性之于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它评价指标存在的片面性问题, 笔者试 图建立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以空间可达性判断为基础, 同时综合主要的非空间可达因素作为影响因子。

1.3 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有关学者研究显示,世界大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在九十年代末期呈现出主体私有化、管 制严格化和设计戏剧化的趋势(Roman Cybriwsky,1999) ;而我国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模式 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也相应呈现出私有化、商品化等特征。与 此同时在亚洲大都市地区以及我国的许多重要城市,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城市发 展不断向高空和地下要空间,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也出现了立体化发展的趋势。
1.3.1 私有化及商业化
一方面随着当代全球化资本运行对消费环节依赖程度的加深, 消费对公共开放空间的侵 占逐渐加剧, 同时公共开放空间自身不断上涨的建设和维护费用也要求政府不得不借助私人 力量,依赖商业消费来维持。另一方面大量“呆板” 、 “破败” 、 “滋生犯罪”的消极公共开放 空间, 使得部分公众对公共开放空间丧失了信心和参与的热情, 转而寻求 “私有领地的庇护” 。 而这些都为公共开放空间的私有化、商业化提供了条件。 在当代西方城市,研究者们注意到因为咖啡和啤酒文化的盛行而产生了一种所谓“咖啡 店蔓延”的现象,即城市街道和广场大量地被两旁的咖啡店、小餐馆“圈占” (使用可移动 的桌椅、围绳、横幅、标志等) ,从而变成室外的消费场所。被“圈占”的街道事实上是仅 向“消费者”开放的私人领地,它们要么直截了当地拒绝公众使用其中的设施,要么潜在地 传递一种强烈的信息:非消费者请勿入内。
图 1 咖啡店蔓延现象 资料来源:杨震. 消费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 及其理论批判,2011.
图 2 座椅被围起来不准公众使用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
这些暗示性的设计或管理方式,或多或少的会使人产生一种排斥心理,特别是一些社会 边缘群体大多会选择“自动退避” ,从而使得原本应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开放空间降低了可

达性,同时也丧失其公平性。
1.3.2 立体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也越发紧缺,而在此基础上又得保证一定量公共开放空间的 开发以提高生活品质,因而就出现了公共开放空间立体化发展的趋势。其中以新加坡“达士 岭”组屋的公共开放空间最为典型。 “达士岭”组屋位于新加坡中心区的西南边缘,是由新加坡住房发展局投资兴建的容积 率超过 9、层数超过 50 的目前新加坡最高的公共住宅。设计师在住宅塔楼的 26 层和 50 层 设置了两个折线形的空中花园,将 7 幢高层公寓连接在一起。空中花园内有户外座椅、儿童 游戏道具、跑步散步道路、运动健身器械等设施,提供了多种公共活动的选择。值得注意的 是,达士岭 26 层的空中花园只对住户开放,且可以 24 小时使用,50 层的空中花园从早九 点到晚十点对公众开放, 但公众需支付 5 美元入门费, 而住户则可从早六点到晚十点免费使 用。 “达士岭” 50 层的空中花园是一个典型异化的公共开放空间。 首先它呈现出立体 (高层) 化的特征。其次,它限制了使用时间并对非住户收取了一定的费用。而这些转变也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一方面,与平面化的公共开放空间相比,立体化的公共开 放空间增加了垂直距离, 消耗了公众更多的抵达时间, 同时也从心理上给人较远难于接近的 暗示, 另一方面规定使用时间及收取一定费用限制了人们最大自由的使用该空间, 使人产生 一定排斥心理。 也就是说, 立体化或管制严格化的公共开放空间或者从空间距离或者从心理 上都降低了公众对它的可达程度。
图 3 新加坡达士岭组屋
图4
空中花园景观视野点分布图
图5
空中花园局部空间
资料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15864328.html,.sg/skybridge.php

2.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相关研究
2.1 可达性的定义
1959 年 Hansen 首次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 会的大小。此后,可达性研究在城市规划、交通地理以及区域和空间等研究领域得到了长期 关注。 可达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可达性主要是指交通到达的方便程度,指居民 出行最短平均时间或最短平均距离(杨涛、过秀成,1995)等。广义的定义是指人们为了维持 和满足基本生活条件需要的自由和能力(Lau,Chiu,2003);指空间交互影响的潜力(TSAR, 1997);指个人参与活动的自由度 (Weibull,1976)等。概括说来狭义的可达性多从客观角 度出发(交通运输可达性) ,即各点之间交通的便捷程度,也就是区位评价。广义的可达性 还包含了主观因素,即按人的意愿产生的对某一空间点或区域的主观选择优先级(陈浩, 2007) 。 本研究所指的可达性是广义可达,包含了影响公众使用公共开放空间的各种要素。为了 研究的方便,本文将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分为两类,即空间可达和非空间可达。其中空间 可达是指基于物理距离和时间的可达; 非空间可达则涵盖了除空间可达外其它一切影响可达 性的要素,包括使用者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素质、心理状态等) 、 评价对象环境因素(空间规模及尺度、空间环境、地域特色等) 、管理限制因素(收费、门 禁、限时)等等。
2.2 可达性的评价方法 2.2.1 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目前空间可达性评价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分析。国 内外最主要的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有:比例法(Guagliardo M. F.,2004) 、最小邻近距离法 (Guagliardo M. F.,2004;吴建军,2008)、基于机会累积的方法(Luo W., Wang F.,2003; 吴建军,2008)和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方法(Luo W., Wang F.,2003) 。集中基于机会累积 思想的方法又包括等值线法、移动搜寻法、两步移动搜寻法等。 四种方法各有利弊,具体如表 2:

表 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主要度量方法 方法分类 比例法 定义 研究单元内公用服务资源总 量与服务人口总量的比值 应用领域 较大研究单元; 各类设施 优、缺点 操作简便、易于理解;但不能反映研 究单元内部可达性变化, 同时没有考 虑供需双方的空间阻隔因素 最近距离 法 服务人群到达最邻近设施的 距离(包括直线距离、基于路 网的道路或时间距离) 基于机会 累积的方 法 在设定的出行极限时间或距 离内,从某点出发能够获取公 共服务资源的数量 较小研究单元; 非紧急型设施 综合考虑了设施、需求者、供需双方 的空间阻隔等因素; 但忽略了距离衰 减作用, 同时出行极限时间或距离不 易确定 基于空间 相互作用 的方法 从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评价 获取特定服务资源的难易程 度 较小研究单元; 非紧急型设施 综合考虑了设施、需求者、供需双方 之间的空间阻隔、 距离衰减作用等因 素;但出行摩擦系数不易确定, 同时 模型较难理解 资料来源:宋正娜.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2010 较小研究单元; 紧急型设施 操作简便、直观易懂;但忽略了服务 的数量和质量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描述现代城市空间模式的计算机语言, 其关注空间的通达性 和关联性,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但该理论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从模型建 立的角度来看, 空间句法假定人的空间行为和空间形态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而现实社会的 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其次空间句法在实际应用中反映出其与现实的差异。 比如对于道路网络 结构的表征,空间句法只能近似模拟,却不能反映出立交桥等实际情况。用二维的平面特征 来表征三维世界,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由于公共开放空间为非紧急型资源, 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内部小范围之间公共开放 空间的可达性,以便在中、微观层面指导公共开放空间的开发与建设,所以对于公共开放空 间的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更适宜采用基于机会累积的方法或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2.2.2 非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非空间可达性涵盖了多个影响要素,其中包括使用者个人因素、评价对象环境因素、管 理限制因素等一级要素, 各一级要素又由多个二级要素组成, 如环境因素包括了空间规模及 尺度、 空间环境、 地域特色等。 因此对公共开放空间非空间可达性的评价属于多级综合评价。

目前国内外对多级综合评价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顾湘、任宏、曹跃进,2000) 。具体 步骤如下: (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与评价集 评价对象为影响公共开放空间非空间可达性的要素,包括使用者个人因素、评价对象环 境因素、管理限制因素等指标。评价集 v = {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 对于公共开放空间非空间可达性的影响要素笔者会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充校正。 (2) 确定评判矩阵 根据问卷调查得到居民对每一指标在评价集下的百分比, 汇总所有指标得到评判矩阵 R。 (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主要采用社会调查、公众参与的办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在所有指标中所占的权重 W。 (4) 运用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模型为 A = W* R,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就得到公共开放空间非空间可达性 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可达性越好,反之越差。
3.基于 2SFCA 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综合评价研究
本研究将在关注公共开放空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首先对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及内涵进 行界定, 分析可达性影响要素随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产生的变化, 然后分析筛选适用的可达 性评价方法,最终建立一套综合空间可达和非空间可达的可达性量化评估方法。 对于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本研究将采用基于机会累积方法中的两步移动搜索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简称 2SFCA) ,并根据研究的需要,用高斯函数对该方法 进行优化。 对于非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本研究则继续沿用上文提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以非空 间可达性的影响要素设定权重因子进行分析。 所谓的 2SFCA 即二次估量来确定可达性:首先以任一公共开放空间为中心,以出行极限 时间为半径建立搜寻域, 计算出公共开放空间和搜寻域内总人口数的比值。 然后以任一研究 单元的人口重心为中心, 以出行极限时间为半径建立搜寻域, 找出搜寻域内所有的公共开放 空间, 将所有公共开放空间各自规模和各自搜寻域内总人口数的比值相加求和, 得到的结果 即表示该研究单元公共开放空间的空间可达性。 但是 2SFCA 获得的是出行极限区域内平均的 可达性, 未考虑可达性在出行距离 (时间) 上的折减。 国外已有学者(Dajun D.,2011; Luo W., Qi Y.,2009)结合高斯函数与 2SFCA 按距离划分区域内不同的可达性,即计算出行摩擦系数

来折算可达性在距离(时间)上的衰减,并通过试验证明了两种方法结合可得到较为准确的 可达性指标。 因此, 本研究将采用结合高斯函数的 2SFCA 来评价公共开放空间的空间可达性,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以研究单元内任意公共开放空间位置点 j 为中心,周围出行极限时间( 例如 30min)范围内各个居民点为 k( , , ,……, ,
) 。用高斯函数折算出行极
限时间范围内各个时间段的居民点 k 的人数, 折算后的人数总和就是到公共开放空间 j 的潜 在服务对象。公共开放空间面积与服务人口的比例公式如下: (1)
其中,
是居民点 k 的人口数量;
是人们从居民点 k 到公共开放空间 j 的出行时间 ) ; 是公共开放空间 j 的容量(即面积) ;
(出行时间应在出行极限时间范围内,即 G 是根据距离(时间)的摩擦系数,如下所示:
(2) (2) 第二步,以研究单元内任意居民点 i 为中心,周围出行极限时间( )范围内各个公
共开放空间为 l( , , ,……, ) ,将公式(1)得到的数值用高斯函数折算,折算 后的数值的总和即为研究单元总体的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指标,公式如下: (3)
其中
表示根据公式 (1) 得到的各个公共开放空间 l 的可达性, 其余的符号与公式 (1) )表达的是研究单元内每 1000 居民享有的公共开放空间面
的一致。得出的可达性数值( 积。
在此方法中,设定合理的出行极限时间(
)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公共开放空间
的可达范围。经过调查和计算显示 10 分钟范围内的居民可达性变化较小,呈现出无障碍可 达的情况;同时,大于 30 分钟距离的区域的可达性趋于一致(约为 0) 。因此,国外一些学

者通常设置 30 分钟作为极限时间,并按每 5 分钟一个等级,共设置 5 个等级进行调查。 在完成对公共开放空间的空间可达性评价的基础上,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公共开放 空间的非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 并尝试将两者结合量化为综合可达性评价结果, 以反映公共 开放空间的真实可达性。 同时本研究将以深圳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采用以上方法对研究范围内现有公共 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做出评价,并尝试将评价结果与 2006 年《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 统规划》 的可达性评价结果进行比对, 在综合分析最近 7 年深圳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基础上, 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出深入剖析, 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改善与 优化提供技术依据。
图6
研究框架
4.结语
公共开放空间是当今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重要的空间类型, 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与布局合理 与否,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关系到生态、宜居、可持续城市建设的

成败。然而由于我国公共开放空间研究起步晚,系统性尚待加强,特别是对公共开放空间的 评价体系研究较少。 本研究强调公共开放空间布局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合理性, 其研究结果可 为公共开放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的、 有价值的参考与依据, 也能为政府部门制定 公共开放空间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参考。 本文是基于 2SFCA 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研究的一个基本框架, 笔者将在 后续的研究中对相关内容继续扩充校正, 最终完成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综合评价研 究并指导实践。
注释: [1]杨晓春在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几个切入点——以深圳为例》 一文中指出 “关于研究对象, 尽管从理论上,笔者比较认同周进教授提出的概念,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仍然有必要就深圳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界定公共开放空间的内涵和规划研究的内容。本规划研究的公共开放空间指‘城市中室外的,面向 所有市民的,全天免费开放的,经过人工开发并提供活动设施的场所’。规划定义排除了室内公共空间和 半室内的灰空间、仅供特定人群使用的半私密空间、非免费的营业性空间以及人工因素不占主导地位的生 态开敞空间等,确切的研究对象是公共开放空间。在空间形式上可分为绿色空间、广场空间和运动空间三 种。”

参考文献: [1]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 62—63 页. [2]陈竹、 叶珉,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 国际城市 规划, 2009. 24(3): 第 44-49,53 页. [3]杨晓春,司马晓与洪涛,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方法初探——以深圳为例,规划师, 24(6), 第 24-27 页,2008 [4]王鲁民与马路阳,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研究. 华中建筑, 2002(3): 第 49-51 页. [5]李云与杨晓春, 对公共开放空间量化评价体系的实证探索——基于深圳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 建立. 现代城市研究,2007. 22(2): 第 15-22 页. [6]李晴与钟立群,超高密度与宜居 新加坡“达士岭”组屋.时代建筑, 2011(4): 第 70-75 页. [7]杨震与徐苗, 消费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及其理论批判.城市规划学刊, 2011(3): 第 87-95 页. [8]李光超,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可达性设计研究——以武汉城市公共空间为例, 2007, 华中科技大学. [9]陈洁,陆锋,程昌秀.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5): 100-110. [10]宋正娜,陈雯,张桂香,张蕾.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地理科学进展,第 29 卷第 10 期:1217-1224. [11]尹海伟, 孔繁花, 宗跃光. 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生态学报, 第 28 卷第 7 期, 3375-3383. [12]刘丽丽, 城市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及分析.城市问题, 2012(07): 第 65-68+72 页. [13]MugeAkkar.The changing‘publicness’of contemporary public spaces:a case study of the Grey’s Monument Area.Newcastle upon Tyne.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p95—113.2005. [14]Mcgrail M R, Humphreys J S. Measur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primary care in rural area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Applied Geography,2009, 29(4): 533-541. [15]Antonio Páez, Darren M. Scott, Catherine Morency.Measuring accessibility: positive and normative implementations of variousaccessibility indicator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5 (2012),141–153. [16]Ozbay, K., Ozmen-Ertekin, D., Berechman, J., 2003.Empirical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Asce 129, 97–119.
作者简介:杨晓春(1987— ) ,女,硕士,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周晓露(1988— ) ,女,硕士在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万 超(1988— ) ,男,硕士在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摘要:开放空间一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如何开展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正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开放空间城市设计以人为本 1 城市设计中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况 1.1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是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比如市民广场,开放式绿地和公园等等。 1.2 开放空间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城市结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城市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要素。 路易斯·康认为空间场所感非常重要,他认为“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原”。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 1.3 开放空间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1906 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二的用地有建筑物,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1] 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遗娱乐设施。这种解释偏重于开放空间的游憩功能。 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此处强调的就是

(完整版)《公共空间设计》教案专题

教案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公共空间设计》 班级:14环艺班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次 1 时数理论( 4 ) 课型 理论+ 实践 类别 核心专 业课实践(0 ) 标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公共空间设计概论 本次课程所属的项目: 大项目:公共空间设计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完成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主要开展设计任务的必要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掌握满足工装设计师 岗位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1、使学生了解 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与特征。 2、初步掌 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3、公共空间设计 的流程。 1、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流 程。 2、掌握公共空间项目设计基本构成 要素,学习公共空间组织方式与原则。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要求学生自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武汉市新科技馆等公共建筑。思考两个问题:家装和工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不同种类的工装设计依据大致有哪些? 课 前 准 备 相关案例图片(由学生搜集,包括不同功能定位的公共空间实景分析) 参 考 资 料 《公共空间设计》-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公共空间设计》-侯林主编

特色餐厅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本项目旨在训练学生设计要素把握的能力。重点学习公共空间中的餐饮空间设计,训练对空间的感知和空间设计的能力,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布置、光与色的设计,创造符合实际需求的餐饮环境。同时了解餐厅家具与人体尺度的关系。 二、设计要求 进行空间界面和建筑装饰细部的设计,空间的划分应满足餐厅空间要求;和工作人员的行动需求,同时按所构思的餐厅主题、环境气氛和风格进行陈设与装饰设计,营造有个性的餐饮环境。 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1.本案周围是密集的住宅区,且店面不临街。要在比较局促的地段,解决好方案的总体布局(如店面设计、人流的组织等)。 2.设计重点为室内的餐饮空间,提倡以工作流程和用餐习惯来推敲和构思方案,并初步确定要营造的室内环境气氛与建筑风格。 3.满足功能使用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如: ①餐桌椅摆放是否满足人体工程学,用餐区分隔是否充分利用空间优势。 ②空间路线是否能够按照工作流程顺畅的安置。 三、功能划分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 (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实用标准文档 例一: 案例名豪申创意中心案例投资 5500 万元称总额 作者崔海涛设计是否竣工项目案例 选用 设计类室内设计案例类型展览空间型 案例所江苏南通市案例面积 8800 平方在地米详细地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工业区石江公路1907 号 址 参与设朱非波、崔自豪竣工时间 2015-5-1 计师 业主名豪申布艺有限公司 称 业主联 undefined 系人 所用材凌云幕墙、环球UMGG、兔宝宝等品牌 料品牌 设计说 A、作品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独特挖掘角度: 明展现了南通家纺行业的新面貌,体现了南通家纺业的良好发展 B、作品在环境风格上的设计创新点: 它在外形和颜色上与周围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看上去眼前一亮,从而产 生一枝独秀的效果,避免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C、作品在空间布局 上的设计创新点 : 将豪申公司的五大事业部合理安排到各个区域,完美呈现 D、作品在设计选材上的设计创新点: 使用环保材料 E、作品在投入运营后的出众效果与评价: 销售量稳步上涨,扩大营业面积,给客户带来良好的空间印象 总体构思:本着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体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 境,运用材料、空间、形式、场地等元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并

实用标准文档 在此基础上将室内空间布局与材料相结合,使达到室内空间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实用标准文档 HA事业部顶面图 HA 事业部作为展示用途面 积占用大于1/2, 展示空间运用大 量采光,来表达突出展品的美感与 价值。 HB事业部总平图 HB事业部采用与 HA不同 的表现方法,展品不再集中占 用大面积的场地,而是将展品 分割陈列于互无关系的独立 空间中,将不同风格的布艺展 品充分表达,做到一花一世界 的既视感。 HB展厅顶面布置图 作为展厅更加注重展 品与光和环境元素的结合, 突出体现在光的运用更加 频繁。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杨晓春 周晓露 万 超
【摘要】公共开放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
开放空间也由最初的平面衍化出地上、地下等多种形式。然而,公共开放空间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其可达性, 可达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是否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如此类问题在国内还鲜少引起关注。目前,我 国仅偏重于物质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已无法真实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可达水平,因此本文试图 建立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在基于 2SFCA(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空间可达 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空间可达性因素作为调校以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深圳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将 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对照验证。期望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做 出的综合客观评价,能引导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推进,并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2SFCA,非空间因素,综合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及文脉,市民的生活和大众的文化需求。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也日趋重视。 在近年来提 出的可持续性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以及绿色城市理念中, 公共开放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衡量 指标之一。如深圳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就明确规定:为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建议到 2015 年城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大于等于 7.4 ㎡/人,到 2020 年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 大于等于 10 ㎡/人。 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越发突显, 而其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却不尽完善, 已有的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诸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等,在宏 观尺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或城市地区的整体公共开放空间的配置和均衡状态,但在中、 微观尺度仍难以反映城市内部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拥有及使用水平, 而建立于不同空 间尺度和多种维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则可弥补相关不足。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核心指标,广泛应用于如学校、医院、消防站、避难 场所和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目前在可达性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物 理距离和时间”可达(即空间可达)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单个对象进行 研究(俞孔坚,1999;周廷刚等,2004;胡志斌,2005;马林兵,2006;李博,2008;尹海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探讨

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探讨 摘要:在理论实践和设计探索中,对城市提供给人们交往活动的各种开放空间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增加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的设计理念来解决人们交往活动需求的增加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日益匮乏的矛盾,该设计理念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效果很好。 关键词:架空,开放空间,过渡,交往活动 Abstrac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design exploration, to the city provide people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open space is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ottom increase overhead of open space design concept to solve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people to increased demand and urban public space shortage of contradiction, the design concept is applied to practice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Keywords: overhead, open space, the transition,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建筑用地的日趋紧张,人们交往活动需求的增加,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也日益显得匮乏,如今这一问题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般而言,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城市广场、公共集中绿地、商业步行街等宏观层面上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以及用地红线内的建筑外部空间,如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内的活动空间。但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公共活动空间不为人们所重视,如建筑底 层架空空间。其实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这类空间因易于到达、便于使用以及特 殊的空间性质,其使用频率也很高。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架空底层公有化”的思想,如美国通过放宽容积率等鼓励政策号召高层建筑底层架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我国南方地区特别在居住建筑中也常出现底层架空式公共空间。建筑底层架空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关注,其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底层架空设计概念阐释及发展历史 底层架空设计,一般是把建筑物(单体或多幢)的底层(或可能通高数层)的部分或全部空间,去掉其正常的围合限定(如墙、窗等),使之成为通透、延续的空间,常表现为支柱层的空间形式,有的可为大面积的无柱空间,是有“顶” 而无围护的空间。一般不用于具体的功能,而是引入绿化、休息设施等 作为人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例一: 总体构思:本着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体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运用材料、空间、形式、场地等元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并

在此基础上将室内空间布局与材料相结合,使达到室内空间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HA事业部顶面图 HA事业部作为展示用途面积占用大于1/2,展示空间运用大量采光,来表达突出展品的美感与价值。 HB事业部总平图 HB事业部采用与HA不同的表现方法,展品不再集中占用大面积的场地,而是将展品分割陈列于互无关系的独立空间中,将不同风格的布艺展品充分表达,做到一花一世界的既视感。 HB展厅顶面布置图 作为展厅更加注重展品与光和环境元素的结合,突出体现在光的运用更加频繁。

HE事业部顶面图 HE事业部的建筑构造形式更加丰富,运用曲线与拐角打造不同于其他的空间形式。 HE事业部平面图 建筑构造形式的改变在带动空间流动方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室内陈设布置的形式。使展品脱离死板的摆放展示,赋予其流动的美感。 HI事业部顶面图 HI事业部的空间表达更为简单,以纵横的空间流通方式将视点集中于中部展台,突出展品。

HI事业部平面图 HS事业部顶面图 HS事业部以整体的开敞形式来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将部分隔断放入整体的空间形态中来划分区域的界限,将不同风格展品从中总体中分割出来,达到展品与区域的统一,区域与整体空间的统一。 办公区入口1 办公区入口1运用实体性分割进行空间划分,将字母形式的镂空空间隔断运用到空间划分中增加空间的开放性与趣味性。 采用简单的美式装饰风格,运用木质材料的暖色调与铁艺吊灯的暖色灯光来调和白色的冰冷感,增加空间美感,使办公空间更加温馨和谐。 木质的镂空吊顶与前台的公司LOGO的艺术表现形式则更加强调了空间的形式美感。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城市大型建筑周边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探索

城市大型建筑周边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探索 ——CCTV媒体公园设计思索 摘要城市大型建筑周边的公共开放空间既是各城市建筑体之间的分隔空间,也是互为联结的纽带和缓冲地带。以CCTV媒体公园为案例,探索如何实现此类公共空间的社会性、文化性、功能性的统一。 关键词中央电视台媒体公园公共空间 Study on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 around Large Scale Architecture ——Design Thinking on the Landscape of CCTV Media Park Abstract: Urban Public Space around Large Scale Architecture is not only the separating space among urban structures, but also the ligament and buffer zone of urban spaces. Taking CCTV Media Park as an example, the text explored how to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sociality, literariness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se public spaces. Keywords: CCTV, Media Park, Public Space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国外很早就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我国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重视在近几年才得以体现,但各方面的研究都尚在探索阶段。2006年2月,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媒体公园设计公开向国际招标,通过层层筛选,从几十家参选的中外设计机构中选取了6家入围单位。作为代表“中国之窗”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以及首都北京中央商务区的一处大型城市开放空间,它的设计必将在我国城市大型开放空间设计的发展里程中留下重要的一笔。此次招标竞赛中涌现的一大批优秀作品丰富了我们对城市大型开放空间的设计实践,本文选取了本次规划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入围方案,通过全面细致的比较分析,提出城市大型建筑周边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探索。 1. 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中央电视台是我国创建最早的电视台,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8年)正式开播;中央电视台又是我国最大的电视台,15套电视节目以平均每天230小时的大容量滚动播出,其国内收视人口覆盖率高达90%,观众数量超过10亿;中央电视台更是我国的国家电视台,

城市案例东京的草原公园: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

日本东京有一个存在了24年的特殊公园——草原公园(日语名くさっぱら公園)。这里像一片森林,没有一般城市公园的地面铺装、市政座椅和儿童游乐设施,乍看上去,是简单的空间,却也是一个令人自在的公共场所。 草原公园位于东京大田区。九月一个末早上,通过友人冰介绍,我如约来到千鸟町电车站,比预定时间早了一点,但一出站就看到已在等候的丹羽朋子女士。朋子在日本一家综合研究机构工作,她曾在陕北对中国的剪纸做过大量研究。 草原公园是朋子的朋友下中菜穗女士发起的。下中女士研究日本的传统剪纸,在日本出版过不少有关剪纸的书籍。其中有一本书是关于纹切游戏,日本的“家纹”始于平安时代,通过贵族和武士代代相传;到了江户时代,平民也可以使用家纹。所有人都能使用,这些美丽的纹切得以流传下去。某种程度上,草原公园和纹切一样,是所有人一起创造才得以延续的场所。

东京大田区的一个普通公园。 朋子先带我去了一个普通的城市公园。她指着公园的地面说,一般的公园里,地面是硬质铺装,无法生长植物,一些居民认为土地、灰尘、虫子这些东西不好,喜欢普通的公园。 之后,我们来到了草原公园。远远看到一片森林,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森林一般的草原公园。 为什么要建草原公园? 24年前,下中女士的儿子5岁,她带孩子去公园玩,发现公园里有很多不可以做的事,孩子只能玩游乐设施。所以,她要带孩子去郊外,才能自由玩耍。当时一些邻居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有公园,但孩子无法在公园里尽情地玩。

1991年,建设前的草原公园。 正巧,下中女士发现,自家边有些民居被拆掉,留下一片空地和树,政府打算在空地建一个公园,还贴出“公园计划”的告示。她试着给政府打了,说希望参加公园的建造计划。政府让她和邻居一起写个计划书。他们起初想法很简单:这个公园要像草原一样,没有人工游乐设施,孩子们可以挖土爬树,大人小孩都可以在这里玩。 当时的政府管理人员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有的居民对此并不同意。于是,下中女士和邻居们决定,如果草原公园可以建造,他们愿意承担使用的责任,自己对公园进行全部管理和维护,而不是依靠政府。 1991年,草原公园申请计划中的公园图纸。图片来自草原公园http://kusappara.que.jp/ 下中女士带来了几大本草原公园的资料集,里面有各种相关材料。包括1991年申请草原公园的计划书。她指着公园入口处的一块告示牌说,一般的公园门口都有一个告示牌,写着各种规定,比如不能大声喧哗、不能玩球——有很多不能做的事。而草原公园门口是一块空白的牌子,意味着没有“不能做什么”的规定。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以景观艺术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 关键词:公共景观开放空间空间活力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参与度高的公共空间日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如何增加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艺术性,通过景观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市民的活动舞台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 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 二十世纪后半叶,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技术方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一定的不足。 (1)功能单一,尺度失调 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单一功能的需要而建设的。这种宏大叙事风格的城市形象,导致许多巨大尺度, 夏日暴晒,冬日无遮挡, 空旷无物,耗资巨大而生硬的大而无当的荒废的广场、城市大道等空间的出现。单一功能的设计,导致空间难以得到有充分的利用,人们很难在公共空间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造成了资源与空间的巨大浪费。(2)空间各组成部分间缺乏有机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块场地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块区域,缺少对于各个空间的功能、流线、周边限制条件、人的行为规律以及建设成本和维护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因素,考虑到空间设计之中。 (3)配套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许多公共空间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尺度等方面缺乏合理地把握,使得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居民的行为需求。从表面上看,城市也许变美了,但城市的机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不能有效地享用公共空间。 当人们忙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同时,却失去了生存之根本,丧失了场所,城市空间系统变得机械,大地景观失去了温情和生活的气息,从而也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失去了社区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骑楼空间形态:共享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骑楼空间形态:共享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水平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需求 不断增加,但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城市盈利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的矛 盾日益突显,并已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骑楼是集商住和公 共开放空间为一体的岭南特色建筑,是将盈利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共享共存的城 市空间形式,可通过规划控制的方式,加强规划指标控制、空间管理、政策保障等,加大骑楼空间形态的推广利用,以期缓解城市盈利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之间 矛盾。 关键词:骑楼共享公共开放空间 2017年5月2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黄奇帆在复旦大学专题讲座指出,2015年我国土地供应量从每年的800万亩下降到770万亩,2016年供应量为700万亩,2017年计划供应量为600万亩[1]。我国建设用地供应量减少,城市营利 空间呈紧张状态,城市空间寸土寸金,但是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市民 对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则越发强烈。提出了促进土地节约利用的举措,逐 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利用“共享”方式为城市提供 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当代城市建设用地恒定的情况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城 市营利空间形成了此消彼涨的空间关系。以“共享”方式开放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无 疑是解决这种矛盾的创新方式。 1骑楼空间形态建设困境 骑楼空间形态在上世纪初在曾很好地平衡了城市市政道路和城市发展用地紧 张的需求,是南方地区公共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力量。但随着人们出行方 式的改变,以汽车出行替代步行出行,骑楼空间形态变成了城市空间的“鸡肋”——低矮地楼房、狭窄的道路,街道空间不能满足过往车流的需求,商业静态人流 形成了道路堵点,于是骑楼空间形态不再能满足城市空间发展的需求,从而失去 了城市生存空间。 2骑楼空间形态的发展历史及其特征 由于骑楼空间形态既可以解决通行问题又可以遮阳挡雨,同时又可以兼具商 业特质等,在骑楼空间形态形成之后,各大城市开始纷纷推广建设骑楼公共开放 空间,1878年香港制定的骑楼规则,1918年广州的都市改造计划到1923年上海 的公馆马路柱廊章程[8],都是对骑楼公共空间进行探索利用。 骑楼空间形态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拥有城市公共开放 空间的特性外,同时还兼具了骑楼建筑形态的特性,道路空间与骑楼商业空间相 互“交融”,相互共享空间,通过“共享”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空间经济价值。 3骑楼与公共开放空间的国内研究 在城市建设用地紧缺而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却又日益增长 的形势下,深圳市、杭州市、温州市等多个城市近几年已经开始对城市公共开放 空间进行系统研究,还制定了相关的公共空间系统规划,根据城市本身的实际情 况提出了适用的增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做法:深圳市提出了免费开放非独立占 地的公共空间,杭州市提出了空间复合利用、增加等级较少的小公共开放空间等 做法。 梧州“骑楼城”[3]、北海老城项目的骑楼街区保护利用实践中可以得出,要骑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大纲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开放空间设计适用层次、专业:本科 09环境艺术设计 学时:72学时课程类型:考查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先修课程:手绘效果图表现、园林植物 学、环境小品设计与饰品模块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理论与规划设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人性化的空间需要与人的心理和建筑相适应的环境,环境又决定建筑的性质,城市的形态等要素。一个城市或者小区的人居理念总是处于环境之中,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外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建筑—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设计技能,具有一般的城市广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和风景区规划的能力,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达到任务。 知识要求是:掌握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室外开放空间的基础要素。 能力要求是:掌握环境调查与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考虑环境氛围,能够理性的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素质培养要求是:提高学生审美。 前期能力要求: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够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手绘的表现,能运用一定的园林要素和宏观把握设计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因此对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课程的学习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版块,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小区外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实践,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居住区域规划设计》、《装饰雕塑》、《园林植物学》这几门课程有紧密联系,相互穿插应用。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设计评价表 一城市广场 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 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公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 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 时还是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用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 4、假定服务半径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成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 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 6、广场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 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拟建步行体系造成干扰? 8、地方气候室和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只用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 共空间。 尺度 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是否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 度是从25m_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m-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视觉的复杂性 10、设计中是否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比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程变化? 11、如果从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设计是否突出了这点? 使用和活动 12、广场设计得是适应休闲闲逛者还是穿行着?如果两种功能都有,他们是否位于不同的分区以避免冲突? 13、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超近道,是否已经消除了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 14、如果要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是否布置了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如果要举行音乐会、集会等,是否提供了没有障碍的开放空间?

城市案例东京的草原公园: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

草原公园位于东京大田区。九月一个周末早上,通过友人韩冰介绍,我如约来到千鸟町电车站,比预定时间早了一点,但一出站就看到已在等候的丹羽朋子女士。朋子在日本一家综合研究机构工作,她曾在陕北对中国的剪纸做过大量研究。 草原公园是朋子的朋友下中菜穗女士发起的。下中女士研究日本的传统剪纸,在日本出版过不少有关剪纸的书籍。其中有一本书是关于纹切游戏,日本的“家纹”始于平安时代,通过贵族和武士代代相传;到了江户时代,平民也可以使用家纹。所有人都能使用,这些美丽的纹切得以流传下去。某种程度上,草原公园和纹切一样,是所有人一起创造才得以延续的场所。 东京大田区的一个普通公园。 朋子先带我去了一个普通的城市公园。她指着公园的地面说,一般的公园里,地面是硬质铺装,无法生长植物,一些居民认为土地、灰尘、虫子这些东西不好,喜欢普通的公园。 之后,我们来到了草原公园。远远看到一片森林,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森林一般的草原公园。 为什么要建草原公园? 24年前,下中女士的儿子5岁,她带孩子去公园玩,发现公园里有很多不可以做的事,孩子只能玩游乐设施。所以,她要带孩子去郊外,才能自由玩耍。当时一些邻居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有公园,但孩子无法在公园里尽情地玩。 1991年,建设前的草原公园。 正巧,下中女士发现,自家周边有些民居被拆掉,留下一片空地和树,政府打算在空地建一个公园,还贴出“公园计划”的告示。她试着给政府打了电话,说希望参加公园的建造计划。政府让她和邻居一起写个计划书。他们起初想法很简单:这个公园要像草原一样,没有人工游乐设施,孩子们可以挖土爬树,大人小孩都可以在这里玩。 当时的政府管理人员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有的居民对此并不同意。于是,下中女士和邻居们决定,如果草原公园可以建造,他们愿意承担使用的责任,自己对公园进行全部管理和维护,而不是依靠政府。 1991年,草原公园申请计划中的公园图纸。图片来自草原公园网站下中女士带来了几大本草原公园的资料集,里面有各种相关材料。包括1991年申请草原公园的计划书。她指着公园入口处的一块告示牌说,一般的公园门口都有一个告示牌,写着各种规定,比如不能大声喧哗、不能玩球——有很多不能做的事。而草原公园门口是一块空白的牌子,意味着没有“不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摘要]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名称事例项目的产生的背景,归纳了工作内容、特点、作用和方法,评价了存在的误区和改进方向。通过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的研究,认为前者尽管有时冠以“规划”,但仍然只是一种研究类型;指出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不能也不应被“代替” [关健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自2000年6月广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开展以来,类似的规划研究在全国大城市成“风起云涌”之势(仇保兴,2001),有的称“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有的称“城市战略规划”,也有的较准确地定名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空间战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先后参与了广州、南京、宁波、杭州、深圳、呼和浩特、合肥、厦门、济南、哈尔滨等省会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空间战略研究工作,笔者有幸参加了上述大多数项目中的研究工作。 1 背景: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问题 1.1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对于城市发展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在城市与地区层面上,从规划师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当前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为8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关系变动——城市地位变迁与区域竞争;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空间结构调整; .人口、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压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规模; .社会结构多元化(原住民、城市居民、新移民、打工者),社会阶层分化及利益冲突——降低城市“门槛”,城市扶贫,社会空间结构整合; .人文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压力——从空间结构上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城市特色继承和创造; .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压力——资源合理配置,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 .转型期政府角色的两面性——资金短缺的压力,资源开发; .行政体制障碍与局部利益冲突——“属地经济”分散资源,整合空间利益。 上述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其中一些问题并不属于传统意义的城市规划范畴,城市规划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但这些问题都是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条件,决定着城市规划制度的走向和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城市规划技术内容的扩展和方法的改进,也影响着规划师的思维方向和价值取向。空间战略研究可能比其他层面的规划研究更多地涉及到这些问题。 1.2 上版总体规划问题与政府动机 开展空间战略研究的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在1999年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