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

《杜甫诗三首》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

岳:此指东岳泰山。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天涯涕泪:杜甫有四个弟弟,即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人事:人世间的事。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大冶实验中学胡加俊

一、【选点说明】

本课为古代诗歌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诵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那时正是“开元盛世”,杜甫青春勃发,志向远大;《春望》则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已到中年,他感怀时事,忧国思亲,诗作风格发生明显的变化。而《野望》是诗人老年定居成都时所作,人

虽年迈,但心忧国家。教学时,在“望”字作文章,以“望”为线索,探索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并采用对比阅读法,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把握作品风格的变化。

因此,本课将以朗诵为线,结合诗人经历和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教学重点。并把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作为教学难点。

二、【策略说明】

诗歌具有音乐美。本课将以朗读法贯穿全课,在反复朗读、吟诵中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诗意,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而且通过三首诗的比较阅读,以“望”为切入点及线索,让学生对杜甫的诗歌和生平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三、【过程设想】

(—)课堂导入,走近杜甫:

对联导入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3.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二)根据注解,自学三首诗。

请同学们对照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内容。

分小组讨论,4人一组,组合形式:ABBC(优中中差),回答问题分别计分1223。(三)研读《望岳》,解读青年杜甫

1、怎么“望”

问:此诗中诗人“望”的对象是什么?诗人是怎样“望”的?

望泰山:解读诗题《望岳》中的岳,并简介泰山

仰望:突现泰山之高耸,从“会”字中引导领会盼望之情

2、“望”到了什么

问: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重点词

“青未了”写出了泰山山脉连绵起伏长约二百公里,有雄壮之势;

“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美;

“割”字形容泰山就像一把巨斧,将阳光切断,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望”出了什么

问:你从这些景物当中,“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青春勃发的杜甫、俯视一切的杜甫、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

(扣住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分析杜甫人物形象)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教师过渡:《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写下的名篇,它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自然、积极进取、志向远大的热血男儿;那么,杜甫后来的生活如何呢?

(四)研读《春望》,解读中年杜甫

1、怎么“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