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v1对战模式规则

1v1对战模式规则

1v1对战模式规则
1v1对战模式规则

1v1对战模式规则

1v1对战模式是以三国杀基本规则为基础,融合3v3竞技模式的全新首创。通过2400小时平衡测试,改善了传统一对一部分武将独霸赛场的境况,给予每一位武将上场的机会。精彩刺激的对战技巧、跌宕起伏的对战过程,就让我们煮酒论英雄,来场真正的一对一较量吧!

一、身份抽选

将主公及内奸的身份牌随机给予玩家抽选,依此决定对战的身份。

二、选将阶段

1、随机选出10名武将,按6名武将正面向上,4名武将背面向上的方式将他们展示给玩家。

2、主公身份的玩家先手,按照122221的顺序选将,正面向上及背面向上的武将均可选择。

3、选将完毕后,双方各自从手里的5名武将中选择3名作为出场武将,并决定他们的出场顺序(一经决定,游戏过程中不可再次更改武将的出场顺序)。

4、玩家选择的出场武将及武将的出场顺序在对战时均对对战方保密。

三、对战阶段

1、选将完毕后,各分发4张起始手牌,双方亮出第1名出场的武将

2、内奸身份的玩家先手出牌,在第一回合的摸牌阶段摸牌数-1,之后开始正常对战出牌。

3、当某一方武将阵亡时,该方立刻弃掉所有手牌、装备牌和判定区的牌,展示并换上下一个出场武将,补满体力并且立刻摸4张牌。

4、当一方的武将在对方玩家回合阵亡时,换上新武将后对方玩家回合继续;当一方的武将在自己回合阵亡时(被闪电、刚烈等),换上新武将后直接进入对方的回合。

5、任何一方的3名武将都阵亡后,另一方获胜。

8人局模式规则

你即将开始学习一款集角色扮演、战斗、伪装等要素于一体的多人卡牌游戏。它能让你通过扮演耳熟能详的三国角色,在颠覆性的历史舞台中,演义一段扑朔迷离并充满刺激的较量。你将会充分体验到与玩家博弈的乐趣,它将是你聚会休闲的最佳伙伴,它就是――三国杀。

游戏配件

我们将会用到三国杀标准版的四个种类共153张牌:

3v3模式规则

3v3竞技模式为依附于三国杀核心规则的团队对战规则变体,适合6人游戏或战队交流。对战双方分为两个阵营,每个阵营各有3名玩家,分别做好1名主帅和2名前锋的身份配置。该竞技模式的目标为:消灭对方阵营主帅,即可获得胜利。

3v3模式规则

1.双方围绕桌子的座位顺序如下图所示:

冷色前锋A—冷色主帅—冷色前锋B—暖色前锋B—暖色主帅—暖色前锋A

冷色和暖色分别用以区别两个阵营,冷色阵营的主帅持内奸身份牌,冷色阵营前锋持反贼身份牌,暖色阵营则分别对应主公和忠臣。

2.座位确定后,分别随机发给两名主帅每人8张武将卡,主帅从中选出3张,交给己方前锋每人一张,自己保留一张,面朝下放置等待对方选择。待双方均选择完毕后,同时亮出武将,每人分发4张手牌。

3.武将选择完成后,比点决定选择权,点数大的一方选择哪一方先手。当且仅当游戏开始时,先手方拥有行动权时,必须选择让主帅先行动。

4.身份牌均为正面朝上放置,当一名玩家的行动开始,横置自己面前的身份牌;当一名玩家回合结束时,所有人面前的身份牌均为横置状态,则重置所有人的身份牌。

5.行动顺位,双方交替有一个行动机会,但若轮到其中一方行动时,该阵营的所有身份牌均为横置状态,且对方阵营仍有身份牌未横置,则应将行动权交给对方阵营,直到出现4.中所述情况为止

6.拥有行动权的一方,可以由主帅选择,主帅行动或是前锋行动,若选择主帅行动,则主帅执行完一个完整的回合后即移交行动权;但若选择前锋行动,则须分别执行完所有的前锋回合后才移交行动权,换言之,若两名前锋均未阵亡,则会连续的分别连续的进行两个前锋的回合,两名前锋的身份牌均会横置。

7.同时机多技能冲突时,按逆时针顺序依次结算。

普牌的变体规则

【南蛮入侵】指定目标为所有角色,但出牌(杀)顺序由出南蛮入侵的玩家指定(顺时针或逆时针)。

【万箭齐发】指定目标为所有角色,但出牌(闪)顺序由出万箭齐发的玩家指定(顺时针或逆时针)。

【桃园结义】指定目标为所有角色(同核心规则)。

【五谷丰登】指定目标为所有角色,但挑选牌的顺序由出五谷丰登的玩家指定(顺时针或逆时针)。

【闪电】在此规则下不使用闪电。

奖惩规则

杀死任意一名角色,可以立即摸3张牌,即使杀死的是自己的同伙。

其他规则

◆主公技

此规则变体中不使用主公技。

◆关于交流

此规则作为竞技比赛而执行时,禁止同队队员之间的一切语言和手势交流。

其它玩法推荐:

三人局:追杀模式(每人选择一名武将牌,在自己的下家武将被杀死前,杀死自己上家武将,即游戏结束。

四人局:2V2模式(一字型座次,双方末尾为主攻,由主公选择两名武将并分配给自己的另一名队友。行动循序:由一方先行动,行动完毕后,另一方选择行动顺序,依次交替进行游戏。一方主公阵亡,即游戏结束)。

五人局:身份模式(身份可分为1主公1忠臣2反贼1内奸,主公目的是杀死所有反贼和内奸可获得游戏胜利。忠臣目的是帮助主公杀死所反贼和内奸可获得游戏胜利。反贼目的是杀死主公则取得游戏胜利。内奸目的是先死场上的忠臣和反贼最后和主公单挑杀死主公取得游戏胜利)。

七人局:身份模式(身份可分为1主公2忠臣3反贼1内奸,主公目的是杀死所有反贼和内奸可获得游戏胜利。忠臣目的是帮助主公杀死所反贼和内奸可获得游戏胜利。反贼目的是杀死主公则取得游戏胜利。内奸目的是先死场上的忠臣和反贼最后和主公单挑杀死主公取得游戏胜利)。

九人局:双将国战模式(每人从5个武将中选择2名同一国家的武将背面冲上放置,如不发动技能则暂时不亮出自己国家与武将身份,

双将体力取最少的,每回合轮流选一个先手玩家亮一个将出来,先手玩家多一点体力,双武将技能均可发动,和同一国家的玩家杀死不同于你国家的所有玩家,则取得游戏胜利)。

十人局:双将国战模式(每人从5个武将中选择2名同一国家的武将背面冲上放置,如不发动技能则暂时不亮出自己国家与武将身份,双将体力取最少的,每回合轮流选一个先手玩家亮一个将出来,先手玩家多一点体力,双武将技能均可发动,和同一国家的玩家杀死不同于你国家的所有玩家,则取得游戏胜利)。

注:以上玩法均为提供给大家游戏娱乐的参考。

三人斗地主模式:地主选双将,并在每回合开始时进行4选2(+1血多摸一张牌多出张杀 +1手牌上限)农民单将,两人合力打死地主获得胜利

运动路径解析

5.3运动路径 一.填空题(共6小题) 1.(2010?南京)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M是AD的中点,点E从点A出发,沿AB运动到点B停止,连接EM并延长交射线CD于点F,过M作EF的垂线交射线BC于点G,连接EG、FG. (1)设AE=x时,△EG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P是MG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的运动路线的长. 2.(2012?福州)如图1,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接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PD=.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 的速度; (3)如图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3.(2010?桂林)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

4.(2013?桂林)如图,已知线段AB=10,AC=BD=2,点P是CD上一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向上、向下作正方形APEF和PHKB,设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分别为O1、O2,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线段O1O2中点G的运动路径的长是. 5.(2014?义乌市)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 (1)若AE=CF; ①求证:AF=BE,并求∠APB的度数; ②若AE=2,试求AP?AF的值; (2)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 6.(2014?连云港)某数学兴趣小组对线段上的动点问题进行探究,已知AB=8. 问题思考: 如图1,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P、BP为边在同侧作正方形APDC、BPEF.(1)当点P运动时,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定值吗?若是,请求出;若不是,请求出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2)分别连接AD、DF、AF,AF交DP于点K,当点P运动时,在△APK、△ADK、△DFK 中,是否存在两个面积始终相等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问题拓展:

数据库三大范式讲解

数据库三大范式说明 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所需要满足的规范,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实质上,设计范式用很形象、很简洁的话语就能说清楚,道明白。本节课将对范式进行通俗地说明,以一个简单论坛的数据库为例来讲解怎样将这些范式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范式说明: 第一范式(1NF): 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 很显然,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第二范式(2NF): 数据库表中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部分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指的是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某些字段决定非关键字段的情况),也即所有非关键字段都完全依赖

于任意一组候选关键字。 假定选课关系表为SelectCourse(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名称, 成绩, 学分),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学号, 课程名称),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学号, 课程名称) →(姓名, 年龄, 成绩, 学分) 这个数据库表不满足第二范式,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课程名称) →(学分) (学号) →(姓名, 年龄) 即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字段决定非关键字的情况。 由于不符合2NF,这个选课关系表会存在如下问题: (1) 数据冗余: 同一门课程由n个学生选修,"学分"就重复n-1次;同一个学生选修了m门课程,姓名和年龄就重复了m-1次。 (2) 更新异常: 若调整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据表中所有行的"学分"值都要更新,否则会出现同一门课程学分不同的情况。 (3) 插入异常: 假设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暂时还没有人选修。这样,由于还没有"学号"关键字,课程名称和学分也无法记录入数据库。 (4) 删除异常: 假设一批学生已经完成课程的选修,这些选修记录就应该从数据库表中删除。但是,与此同时,课程名称和学分信息也被删除了。很显然,这也会导致插入异常。 把选课关系表SelectCourse改为如下三个表: 学生:Student(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Course(课程名称, 学分); 选课关系:SelectCourse(学号, 课程名称, 成绩)。 这样的数据库表是符合第二范式的,消除了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另外,所有单关键字的数据库表都符合第二范式,因为不可能存在组合关键字。

点的运动轨迹

点的运动轨迹 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 “动点路径”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但在高中解析几何中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动点问题时,可以在运动中寻找不变的量,即不变的数量关系或位置关系.如果动点的轨迹是一条线段,那么其中不变的量便是该动点到某条直线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如果动点的轨迹是一段圆弧,那么其中不变的量便是该动点到某个定点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因此,解决此类动点轨迹问题便可转化为寻找变量与不变的关系。 常用的基本轨迹: 1、如图,已知AB=10,P是线段AB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CP和△PDB,连接CD,设CD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______. 变式1、(2010桂林)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 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______. 变式2、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PEF和正方形PBGH,点O1和O2是这两个正方形的中心,连接O1O2,设O1O2的中点为Q;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Q移动路径的长是______. 2、如图,已知线段AB=10,AC=BD=2,点P是CD上一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向上、向 下作正方形APEF和PHKB,设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分别为O1、O2,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线段O1O2中点G的运动路径的长是_____.

运动路径参考答案

运动路径 一.填空题(共6小题) 1.(2010?南京)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M是AD的中点,点E从点A出发,沿AB运动到点B停止,连接EM并延长交射线CD于点F,过M作EF的垂线交射线BC于点G,连接EG、FG. (1)设AE=x时,△EG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P是MG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的运动路线的长. y=×

EF=2ME=2 =,即= MG=2ME=2 EF MG= =2 =2 GG

2.(2012?福州)如图1,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接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8﹣2t,PD=t.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 的速度; (3)如图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则可求得

tanA=, PD=t t ,即 AD= ﹣ 2t=t=. t=时,PD==﹣× PD=t t 时,即t=10t t= t=时,即﹣v=的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时,经过

, , 的坐标(, x=×+6=t 2 3.(2010?桂林)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3.

中考复习专题:路径问题

中考复习专题: 路径问题 1. 如图,AB 为⊙O 的直径,AB =8,点C 为圆上任意一点,OD ⊥AC 于D ,当点C 在⊙O 上运动一周,点D 运动的路径长为( ) A. π B. 2π C. 3π D. 4π 第1题图 第1题解图 2. 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以O 为圆心,EF 为直径的半圆经过点A ,连接AE ,CF 相交于点P ,将正方形OABC 从OA 与OF 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着点O 逆时针旋转90°,则点P 运动的路径长是( ) A. 2π B. π C. 2π D .3π 第2题图 第2题解图 3. 如图,△ABC 内接于⊙O ,∠A =45°,BC =4,当点D 在优弧BAC 上由B 点运动到C 点时,弦AD 的中点E 运动的路径长为( ) 第3题图 第3题解图 A. 322π B. 32π C. 2π D. 22π 4. 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BC =AB =4,点D 在以斜边AC 为直径的圆上,点E 在线 段DB 的延长线上,EB =12 BD ,当点D 在劣弧AB ︵上从点A 运动至点B 时,点E 运动的路径长是( )

第4题图 第4题解图 A. 22π B. 2π C. π D. 2π 5. 如图,已知直线l 经过圆O 的圆心O ,P 是半径OM 上一动点,当半径OM 绕点O 旋转时,总有点P 到点O 的距离等于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若OM =10,则当OM 绕点O 旋转一周时,点P 运动的路程是( ) 第5题图 第5题解图 A. 10π B. 15π C. 20π D. 25π 6.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0,1),点P 在线段OA 上,以AP 为半径的⊙P 周长为1,点M 从A 开始沿⊙P 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射线AM 交于x 轴于点N (n ,0),设点M 转过的路程为m (0<m <1). (1)当m =14 时,n =________. (2)随着点M 的转动,当m 从13变化到23 时,点N 相应移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 第6题图

数据库范式理解例题

范式分解 主属性:包含在任一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主属性。 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主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函数依赖: 是指关系中一个或一组属性的值可以决定其它属性的值。函数依赖正象一个函数y = f(x) 一样,x的值给定后,y的值也就唯一地确定了。 如果属性集合Y中每个属性的值构成的集合唯一地决定了属性集合X中每个属性的值构成的集合,则属性集合X函数依赖于属性集合Y,计为:Y→X。属性集合Y中的属性有时也称作函数依赖Y→X的决定因素(determinant)。例:身份证号→姓名。 部分函数依赖: 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 完全函数依赖: 在R(U)中,如果Y函数依赖于X,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

X',都有Y不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否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例】;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假设一个学生有几个属性 SNO 学号SNAME 姓名SDEPT系 SAGE 年龄CNO 班级号G 成绩 对于(SNO,SNAME,SDEPT,SAGE,CNO,G)来说,G完全依赖于(SNO, CNO), 因为(SNO,CNO)可以决定G,而SNO和CNO都不能单独决定G。 而SAGE部分函数依赖于(SNO,CNO),因为(SNO,CNO)可以决定SAGE,而单独的SNO也可以决定SAGE。 传递函数依赖: 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x、y、z是U的子集,在R(U)中,若x→y,但y→x,若y→z,则x→z,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记作X→TZ。 如果X->Y, Y->Z, 则称Z对X传递函数依赖。 计算X+ (属性的闭包)算法: a.初始化,令X+ = X; b.在F中依次查找每个没有被标记的函数依赖,若“左边属

电场中运动轨迹问题

一、电场中运动轨迹问题 1. 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 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2. 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分别为等势线1、2、3,已知MN=NQ,a、b两带电粒子从等势线2上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U MN|等于N、Q两点间的电势差|U NQ| D.a粒子到达等势线3的动能变化量比b粒子到达等势线1的动能变化量小 3. 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 运动到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必定带正电荷 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点的动能 4. 如图3所示,虚线a、b、c代表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且φa>φb>φc.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5. 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A.带负电 B.在c点受力最大 C.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核心考点讲解第12讲运动路径长度问题解析版

【中考数学二轮核心考点讲解】 第12讲运动路径长度问题 想要对运动路径长度问题掌握得信手拈来,那么建议你对以下知识点进行提前学习会更好: 1.《隐圆模型》 2.《共顶点模型》-也可称“手拉手模型” 3.《主从联动模型》-也可称“瓜豆原理模型” 4.《旋转问题》—本系列的第二讲中所阐述的旋转相似模型 此外,还需要明白的动点类型还有: 5.线段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动点一定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角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动点一定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7.三角形中位线——动点到某条线的距离恒等于某平行线段的一半 8.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动点到某条线的距离与某平行线段成比例 9.两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一、路径为圆弧型 解题策略: ①作出隐圆,找到圆心 ②作出半径,求出定长 解题关键:通过《隐圆模型》中五种确定隐圆的基本条件作出隐圆,即可轻易得出结论. 二、路径为直线型 解题策略: ①利用平行定距法或者角度固定法确定动点运动路径为直线型 ②确定动点的起点与终点,计算出路径长度即可 解题关键: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中位线,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相似证动角恒等于顶角等知识点

三、路径为往返型 解题策略: ①通常为《主从联动模型》的衍生版 ②确定动点的起点与终点,感知运动过程中的变化 ③找出动点运动的最远点 解题关键: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相似转线段长、《主从联动模型》中的滑动模型等 【例题1】如图,等腰Rt△AOB中,∠AOB=90°,OA=,⊙O与AB相切,分别交OA、OB于N、M,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Rt△BPQ,点P在弧MN上由点M运动到点N,则点Q运动的路径长为() A.B.C.D. 【分析】解题标签:《共顶点模型》中的旋转相似、《隐圆模型》中的动点定长模型、《主从联动模型》 【解析】如图,连接OP,AQ, 设⊙O与AB相切于C,连接OC,则OC⊥AB, ∵OA=OB,∠AOB=90°,OB=, ∴AB=2,OP=OC=AB=, ∵△ABO和△QBP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O=∠QBP=45°, ∴=,∠ABQ=∠OBP, ∴△ABQ∽△OBP, ∴∠BAQ=∠BOP,=,即=, ∴AQ=, 又∵点P在弧MN上由点M运动到点N, ∴0°≤∠BOP≤90°, ∴0°≤∠BAQ≤90°, ∴点Q的运动轨迹为以A为圆心,AQ长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扇形的圆弧,

数据库中三个范式的理解

什么是范式 简单的说,范式是为了消除重复数据减少冗余数据,从而让数据库内的数据更好的组织,让磁盘空间得到更有效利用的一种标准化标准,满足高等级的范式的先决条件是满足低等级范式。(比如满足2nf一定满足1nf) DEMO 让我们先从一个未经范式化的表看起,表如下: 先对表做一个简单说明,employeeId是员工id,departmentName是部门名称,job代表岗位,jobDescription是岗位说明,skill是员工技能,departmentDescription是部门说明,address是员工住址 对表进行第一范式(1NF)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则R∈1NF。 简单的说,第一范式就是每一个属性都不可再分。不符合第一范式则不能称为关系数据库。对于上表,不难看出Address是可以再分的,比如”北京市XX路XX小区XX号”,着显然不符合第一范式,对其应用第一范式则需要将此属性分解到另一个表,如下:

对表进行第二范式(2NF) 若关系模式R∈1NF,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码,则R∈2NF 简单的说,是表中的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全部主键,所以只有一个主键的表如果符合第一范式,那一定是第二范式,而不是部分主键。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减少插入异常和更新异常。在上表中,departmentDescription是由DepartmentName所决定,但却不能由EmployeeID 决定,故要departmentDescription对主键是部分依赖,对其应用第二范式如下表: 对表进行第三范式(3NF)

关系模式R 中若不存在这样的码X、属性组Y及非主属性Z(Z Y), 使得X→Y,Y→Z,成立,则称R ∈ 3NF。 简单的说,第三范式是为了消除数据库中关键字之间的依赖关系,在上面经过第二范式化的表中,可以看出jobDescription(岗位职责)是由job(岗位)所决定,则jobDescription依赖于job,可以看出这不符合第三范式,对表进行第三范式后的关系图为: 上表中,已经不存在数据库属性互相依赖的问题,所以符合第三范式

运动轨迹问题

A B C D C ′ B ′ D ′ 【专题】运动轨迹问题 1、如图,等腰梯形MNPQ 的上底长为2,腰长为3,一个底角为60°.等边△ABC 的边长为1,它的一边AC 在MN 上,且顶点A 与M 重合.现将等边△ABC 在梯形的外面沿边MN 、NP 、PQ 进行翻滚,翻滚到有一个顶点与Q 重合即停止滚动. (1)请在所给的图中,画出顶点A 在等边△ABC 整个翻滚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图; (2)求等边△ABC 在整个翻滚过程中顶点A 所经过的路径长; 2、如图:在等边△ABO 中,AB =2cm ,线段AB 绕点O 旋转一周,则线段AB 所扫过区域 的面积为 cm 2. 第2题 第3题 第 4题 3、如图,在Rt △ABC 中,∠BAC=90o ,BC=6,点D 为BC 的中点,将△ABD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20o 得到△AB'D',则点D 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 4、如图,将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AB′C′D′的位置, ∠B′AD=120°, 则C 点运动到C′点的路径长为 cm . 5、已知线段AB=10,C .D 是AB 上两点,且AC=DB=2,P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在AB 同侧分别作等边三角形APE 和等边三角形PBF ,G 为线段EF 的中点,点P 由点C 移动到点D 时,G 点移动的路径长度为 . 第5题 第6题 6、如图,在扇形纸片AOB 中,OA=10,∠AOB=36°,OB 在桌面内的直线l 上.现将此扇形沿l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过程中无滑动),当OA 落在l 上时,停止旋转.则点O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_______________.

运动路径长度问题

1.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 , 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 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结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 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________. 2.如图,将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沿直线l向右翻动(不滑动),当正方形连续翻动 6次后,正方形的中心O经过的路线长是_________。 3.如图,在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任取一点A,过点A作AM⊥y轴于点M,AN ⊥x轴于点N,点P 为MN的中点,当点A沿着圆圈在第一象限内顺时针方向走完 45°弧长时,则点P走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______. 4.在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的AB弧上有一动点P,过P作PH⊥OA于H.设 △OPH的内心为I,当点P在AB弧上从点A 运动到点B时,内心I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_ 5.如图,在Rt△ABC中,∠ACB=90°,BC=AC=10,CP⊥AB于P,顶点C从 O点出 发沿x轴正方向移动,顶点A随之从y轴正半轴上一点移动到点O为 止. (1)若点P的坐标为(m,n),求证:m=n; (2)若OC=6,求点P的坐标; (3)填空:在点C移动的过程中,点P也随之移动,求点P运动的总路径 长. 6.如图,一根木棒(AB)长2a,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 上,与地面的倾斜角(∠ABO)为60°,若木棒A端沿直线O N下滑, 且B端沿直线OM向右滑行(NO⊥OM),于是木棒的中点P也随之运 动,已知A端下滑到A'时,求中点P随之运动到P'时经过的路线长. 7.已知Rt△ABC,∠ACB=90°,AC=BC=4,点O是AB中点,点P、Q 分别从点A、C出发,沿AC、C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达点C、B后停止.连接PQ、点D是PQ中点,连接CD并延长交AB于点E (1)试说明:△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试用含t的代数式来表示△CPQ的面积S,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如图2,点P在运动过程中,连接EP、EQ,问四边形PEQC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4)求点D运动的路径长(直接写出结果).

数据库范式与关系模式示例

第七章补充讲义一、式举例 例1:已知R,请问R为几式? BCNF。(25改成15还是BCNF.如:课程号与学号) 例2:已知R,请问R为几式? 2NF。有部分依赖。

例3:已知R,请问R为几式? BCNF。 例4:R(X,Y,Z),F={XY->Z},R为几式? BCNF。 例5:R(X,Y,Z),F={Y->Z,XZ->Y},R为几式? 3NF。R的候选码为{XZ,XY},(R中所有属性都是主属性,无传递依赖) 二、求闭包 数据库设计人员在对实际应用问题调查中,得到的结论往往是零散的、不规的(直观问题好办,复杂问题难办了),所以,这对分析数据模型,达到规化设计要求,还有差距,为此,从规数据依赖集合的角度入手,找到正确分析数据模型的方法,以确定关系模式的规化程度。 例1.已知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 F={AB→ C, B→ D, EC → B , AC→B} ,

求(AB)+F. 解:设X(0)=AB ○1计算X(1),在F中找出左边为AB子集的FD,其结果是:AB→C,B→D ∴X(1)=X(0)UB=ABUCD=ABCD 显然,X(1)≠X(0) ○2计算X(2),在F中找出左边为ABCD子集的FD,其结果是:C→E,AC→B ∴X(2)=X(1)UB=ABCDUBE=ABCDE 显然,X(2)=U 所以,(AB)+ F=ABCDE.(等于U,所以AB是唯一候选关键字) 例2.设有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I};F={A→D,AB→E,B→E,CD→I,E→C},计算(AE)+ 解:令X={AE},X(0)=AE ○1在F中找出左边是AE子集的FD,其结果是:A→D,E→C ∴X(1)=X(0)UB=X(0)UDC=ACDE 显然,X(1)≠X(0) ○2在F中找出左边是ACDE子集的FD,其结果是:CD→I ∴X(2)=X(1)UI=ACDEI 显然,X(2)≠X(1),但F中未用过的函数依赖的左边属性已含有X(2)的子集,所以不必再计算下去,即(AE)+=ACDEI. 因为,X(3)=X(2),所以,算法结束。 三、求最小依赖集 最小依赖集是对函数依赖集合进行规的结果,这样才能对一般关系模式进行准确分析。 例1.设函数依赖集F={AB→CE,A→C,GP→B,EP→A,CDE→P,HB→P,D→HG,ABC→PG},求与F等价的最小函数依赖集。 解:○1将F中依赖右部属性单一化:

运动路径问题

1、已知Rt△ ABC, Z ACB=90 °,AC=BC=4,点O是AB中点,点P、Q分别从点A、C出发,沿AC、C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达点C、B后停止。连结PQ、点D是PQ中点,连结CD并延长交AB于点E. (1) 试说明:△ 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试用含t的代数式来表示△ CPQ的面积S,并求出S的 最大值; (3) 如图2,点P在运动过程中,连结EP、EQ,问四边形PEQC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 由; (4) 求点D运动的路径长(直接写出结果). (图1) (图2)

RtA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乂C=90° AB = 6 2 AC =3,点A在x轴上由原点0开始向右滑动,同时点B在y轴上也随之向点0滑动,如图2所示;当点B滑动至点0重合时,运动结束。在上述运动过程中,O G始终以AB为直径。 (1) 试判断在运动过程中,原点0与O 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设点C坐标为(x, y),试求出y与x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 根据对问题(1 )、( 2)的探究,请你求出整个过程中点C运动的路径的长。

3、如图①,在Rt △ ABC中,? C =90 , AC =6, BC =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 AC向点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 //BC,交AB于点D,连接PQ,点P、Q分别从点 A、C同时出发,当其上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t -0) 由,并探究如何改变点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 求点Q的速度。 如图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1) (2) 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 (3) 直接用含

数据库范式(123BCNF范式)详解

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所需要满足的规范,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范式说明 1.1 第一范式(1NF)无重复的列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例如,如下的数据库表是符合第一范式的: 字段1 字段2 字段3 字段4 而这样的数据库表是不符合第一范式的: 字段1 字段2 字段3 字段4 字段3.1 字段3.2 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很显然,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1.2 第二范式(2NF)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消除部分子函数依赖] 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为第二范式模式。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例如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惟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惟一区分。 简而言之,第二范式(2NF)就是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 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设有函数依赖W→A,若存在XW,有X→A成立,那么称W→A是局部依赖,否则就称W→A是完全函数依赖)。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假定选课关系表为SelectCourse(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名称, 成绩, 学分),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学号, 课程名称),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学号, 课程名称) →(姓名, 年龄, 成绩, 学分) 这个数据库表不满足第二范式,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课程名称) →(学分) (学号) →(姓名, 年龄) 即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字段决定非关键字的情况。 由于不符合2NF,这个选课关系表会存在如下问题: (1) 数据冗余: 同一门课程由n个学生选修,"学分"就重复n-1次;同一个学生选修了m门课程,姓名和年龄就重复了m-1次。 (2) 更新异常: 若调整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据表中所有行的"学分"值都要更新,否则会出现同一门课程学分不同的情况。

数据库范式与关系模式规范标准示范

第七章补充讲义一、范式举例 例1:已知R,请问R为几范式? BCNF。(25改成15还是BCNF.如:课程号与学号) 例2:已知R,请问R为几范式? 2NF。有部分依赖。

例3:已知R,请问R为几范式? BCNF。 例4:R(X,Y,Z),F={XY->Z},R为几范式? BCNF。 例5:R(X,Y,Z),F={Y->Z,XZ->Y},R为几范式? 3NF。R的候选码为{XZ,XY},(R中所有属性都是主属性,无传递依赖) 二、求闭包 数据库设计人员在对实际应用问题调查中,得到的结论往往是零散的、不规范的(直观问题好办,复杂问题难办了),所以,这对分析数据模型,达到规范化设计要求,还有差距,为此,从规范数据依赖集合的角度入手,找到正确分析数据模型的方法,以确定关系模式的

规范化程度。 例1.已知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 F={AB→ C, B→ D, EC → B , AC→B} ,求(AB)+F. 解:设X(0)=AB ○1计算X(1),在F中找出左边为AB子集的FD,其结果是:AB→C,B→D ∴X(1)=X(0)UB=ABUCD=ABCD 显然,X(1)≠X(0) ○2计算X(2),在F中找出左边为ABCD子集的FD,其结果是:C→E,AC→B ∴X(2)=X(1)UB=ABCDUBE=ABCDE 显然,X(2)=U 所以,(AB)+ F=ABCDE.(等于U,所以AB是唯一候选关键字) 例2.设有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I};F={A→D,AB→E,B→E,CD→I,E→C},计算(AE)+ 解:令X={AE},X(0)=AE ○1在F中找出左边是AE子集的FD,其结果是:A→D,E→C ∴X(1)=X(0)UB=X(0)UDC=ACDE 显然,X(1)≠X(0) ○2在F中找出左边是ACDE子集的FD,其结果是:CD→I ∴X(2)=X(1)UI=ACDEI 显然,X(2)≠X(1),但F中未用过的函数依赖的左边属性已含有X(2)的子集,所以不必再计算下去,即(AE)+=ACDEI. 因为,X(3)=X(2),所以,算法结束。

运动路径

运动路径 1.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M是AD的中点,点E从点A出发,沿AB运动到点B 停止,连接EM并延长交射线CD于点F,过M作EF的垂线交射线BC于点G,连接EG、FG. (1)设AE=x时,△EG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P是MG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的运动路线的长.3.如图,已知线段AB=10,AC=BD=2,点P是CD上一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向上、向下作正方形APEF和PHKB,设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分别为O1、O2,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线段O1O2中点G的运动路径的长是. 4.如图1,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接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PD=.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的速度;(3)如图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5.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

数据库三大范式详解

数据库三大范式详解 设计关系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德斯科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规范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 第一范式(1NF)无重复的列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在关系模型中,对域添加的一个规范要求,所有的域都应该是原子性的,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而不能是集合,数组,记录等非原子数据项。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有多个值时,必须拆分为不同的属性。在符合第一范式(1NF)表中的每个域值只能是实体的一个属性或一个属性的一部分。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域。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设计中都必须满足第一范式(1NF)。不过有些关系模型中突破了1NF的限制,这种称为非1NF的关系模型。换句话说,是否必须满足1NF的最低要求,主要依赖于所使用的关系模型。 第二范式(2NF)属性 在1NF的基础上,非码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在1NF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记录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选取一个能区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作为实体的唯一标识。例如在员工表中的身份证号码即可实现每个一员工的区分,该身份证号码即为候选键,任何一个候选键都可以被选作主键。在找不到候选键时,可额外增加属性以实现区分,如果在员工关系中,没有对其身份证号进行存储,而姓名可能会在数据库运行的某个时间重复,无法区分出实体时,设计辟如ID等不重复的编号以实现区分,被添加的编号或ID选作主键。(该主键的添加时在ER设计时添加,不是建库是随意添加)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

按路径运动的动画制作[原创]

按路径运动的动画制作 【学情分析】: 在本课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Flash中基本动画方式:移动(Motion)变化和形状(Shape)变化,并且理解了层的概念。这使得学生接受新知识、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每位学生必须完成基本任务,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完成提高篇的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设计思路】: 在学习Flash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物体只能按直线运动?最多在移动变化旋转选项中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运动。本节课可以解决这些学生的问题,所以这节课我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演示实例,导入新课。先用实例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观察实例,想想如何在Flash中实现这种动画效果。 第二阶段:任务驱动,学习新知。课堂上,通过完成任务,边讲边练,引入新的知识点:添加引导层。对一些完成较快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任务。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成为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完成。 第三阶段:利用资源,分层教学。给学生提供资源素材,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 第四阶段:点评作品,鼓励创新。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评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按路径运动的动画方法 2、能力目标 (1)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让部分学生完成提高篇的学习。 (2)让学生交流创作心得,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3)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按路径运动的动画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让符号(Symbol)成功吸附在引导线上以此完成按路径运动的动画效果。 【教学方法】: 教法——任务驱动及分层教学法。 学法——以"边讲边练"为导线,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评价。

运动路径问题

1、已知R t △ABC,∠ACB=90°,AC=BC=4,点O 是AB 中点,点P 、Q 分别从点A 、C 出发,沿 AC 、CB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达点C 、B 后停止。连结PQ 、点D 是PQ 中点,连 结CD 并延长交AB 于点E. (1) 试说明:△PO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为t 秒,试用含t 的代数式来表示△CPQ 的面积S ,并求出 S 的最大值; (3) 如图2,点P 在运动过程中,连结EP 、EQ ,问四边形PEQC 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 理由; (4) 求点D 运动的路径长(直接写出结果). 2、ABC Rt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90C ,6=AB ,3=AC , 点A 在x 轴上由原点O 开始向右滑动,同时点B 在y 轴上也随之向点O 滑动,如图2所示;当 点B 滑动至点O 重合时,运动结束。在上述运动过程中,⊙G 始终以AB 为直径。 (1)试判断在运动过程中,原点O 与⊙G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设点C 坐标为(x ,y ),试求出y 与x 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根据对问题(1)、(2)的探究,请你求出整个过程中点C 运动的路径的长。 3、如图①,在Rt △ABC 中,?=∠90C ,6=AC ,8=BC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边AC 向点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边CB 向点B 以每秒2个单 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 作PD ∥BC ,交AB 于点D ,连接PQ ,点P 、Q 分别从点A 、C 同 时出发,当其上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0≥t ) (1)直接用含t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 __________,=PD _____________. (2)是否存在t 的值,使四边形PDBQ 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并探究如何改变点Q 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 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 Q 的速度。 (3)如图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 中点M 所经过的路径长。 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顶点A 、C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M 是 BC 的中点。P (0,m )是线段OC 上一动点(C 点除外),直线PM 交A B 的延长线 于点D 。 ⑴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⑵当△AP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 的值; (图2) (图1) A

关于关系数据库模式分解与范式的总结

1.关系模式设计不规范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数据冗余 更新异常 插入异常 删除异常 因此需要一个标准的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引入模式分解来解决存在问题。 2.无损连接的概念比较好懂,就是要保证模式分解后仍然可以根据分解后的关系回退回分解前。这可以保证分解过程没有丢失信息,不会破坏和更改已经存在的。 而检验无损连接的方法分为两种: ①当R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R1和R2时,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以测试无损连接性 p={R1,R2} p是无损连接的分解当且仅当下面之一满足 (R1 ∩R2)→(R1-R2) (R1 ∩R2)→(R2-R1) 其中R1 ∩R2指模式的交,返回公共属性 R2-R1表示模式的差集,返回属于R2但不属于R1的属性集 也可以理解为R1∩R2的结果是R的超码,即该结果可以推出全部R属性。 ②当R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时,可以使用chase算法:

举个栗子 R(A,B,C,D,E) R1(A,D), R2(A,B), R3(B,E), R4(C,D,E), R5(A,E) F={A→C, B→C, C→D, DE→C, CE→A} 判断R分解为p={R1,R2,R3,R4,R5}是否是无损连接的分解?第一步,构造初始表。

第二步,处理表 A→C:将b23,b53改为b13 B→C:将b33改为b13 C→D:将b24,b34,b54改为a4 DE→C:将第3行和第5行的C改为a3 CE→A:将第3行和第4行的A改为a1 处理后BE行将全变为a,证明为无损连接。 3.函数依赖(FD)的表现形式是x→y,可以根据函数的概念理解,当x属性的值相同时,可以断定y也一定相同。在实际关系模式中,x与y会存在逻辑上的相关性,如一个学号会对应一个姓名。要理解函数依赖是关系模式的内涵,保持函数依赖才能保持关系模式中存在的关系。 举个栗子: R(city, street, zip), F={(city,street)→zip, zip→city} 分解为p={R1(street,zip),R2(city,zip)} 在R1中插入(’a’,’100081’)和(’a’,’10008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