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60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福鼎地区台风的统计

近60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福鼎地区台风的统计

近60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福鼎地区台风的统计
近60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福鼎地区台风的统计

福建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

福建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简本)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做好暴雨、洪水、台风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防汛抗灾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福建省水法实施办法》、《福建省防洪条例》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发生暴雨、洪水、台风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根据本预案启动的应急响应主要用于规范省级的防汛抗灾行动,市、县、乡各级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的时间和等级。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组织机构 福建省人民政府设立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指),负责领导全省防汛抗灾工作,其办事机构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防办),设在省水利厅;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灾工作;

有关部门、行业根据需要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部门、本行业的防汛抗灾工作。 2.2 省防指组成 有防汛防台风任务的有关部门为省防指的成员单位。 2.3 组织机构职责 2.3.1 省防指职责 (1)统一指挥全省防汛抗灾工作,宣布启动或者调整省防指防暴雨、洪水、台风应急响应。 (2)在省人民政府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领导下,贯彻执行相关决定、指令。 (3)组织召开省防指成员单位和相关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参加的防汛抗灾工作会议,分析评估暴雨、洪水、台风灾害,安排部署防灾救灾工作,制定防灾救灾应急措施。 (4)下达抗灾抢险、大型水库泄洪等调度命令,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5)组织协调应急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必要时动员社会参与,指导灾区恢复重建。 (6)组织气象、水利、水文、海洋、国土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分析会商暴雨、洪水、台风发展趋势,提出防御部署意见。 2.3.2 省防办职责 (1)及时掌握汛情、工情、险情和灾情,向省政府、省防指有关领导报告并对外发布汛情、灾情。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链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 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链 一、影响福建的台风路径 1.直接登陆型 直接登陆型路径包括来自西太平洋经巴士海峡直接登陆福建,或登录台湾岛南端(台风主体未收到台湾中央山脉阻挡)后再次登陆福建,也包括登陆菲律宾群岛后北上再次直接登陆福建的台风。这一路径登陆台风灾害的特点是,风特别大,来势突然、凶猛,降雨急,雨量大。若遇天文大潮,则风助潮势,海潮顶托,江水暴涨,洪水泛滥,易造成严重的风灾和水灾。 2.登台入闽型 登台入闽型路径就是先登陆台湾岛,受到台湾地形摩擦作用影响后,再次登陆福建的台风。登台入闽型是登陆及影响福建频数最高的路径。研究表明,1949-2005年,登陆福建的台风中约有60%先登陆台湾。从福建省中部地区登陆,影响范围大,时间长,受灾人口多,往往导致山洪暴发,洪灾严重。 3.登粤型 登粤型路径是指在广东饶平及以西登陆,对福建造成影响的台风。尤其是从广东境内移入福建的路径,闽南和闽西地区受灾严重,常出现大范围的风、雨灾害。 4.北部登陆型 北部登陆型是指从台湾岛以北-东海南部海域登陆福建省中北部地区,或从台湾东部沿海绕经台湾岛以北海域进入台湾海峡并登陆福建省中南部地区,也包括登陆浙南地区并严重影响福建的台风。 图1. 影响福建的4 种类型台风路径 二、影响福建台风灾害的因素

1.地理位置 福建地处115°50′~120°43′E,28°19′~23°33′N之间,位于亚热带海陆过渡带,靠近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地,是全国台风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2.地形作用 地形的作用极易在迎风坡形成台风暴雨中心。因为台风环流受山脉阻挡而被迫抬升,通过加强湿空气的上升运动而加大雨势。山脉坡度越大,以及风速越强、风向与山脉的交角越大,则地形抬升作用所产生的上升速度加强越大。此类地形机制,使福建出现三个地形所致台风暴雨中心,即:鹫峰山脉东侧的柘荣和宁德、戴云山脉东南侧的南安、安溪以及博平岭东南侧的云霄,尤以闽东北的台风暴雨更为多见。闽东北地区由于太姥山(鹫峰山)的地形抬升作用,柘荣、福鼎和霞浦的台风暴雨平均雨量分别比台山(海岛站) 大出4. 16 ,2. 13 和1. 96倍。 3.风雨持续时间 当一个减弱的热带气旋高空环流在某一个地区停滞的时间越长,则形成大暴雨的可能性越大。据统计,当一个热带气旋在某一个地区移动缓慢或维持不消长达66 h 以上,则有100 %会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4.环境的脆弱性 台风是一个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并可能引发水文、地质、海洋、交通、环境、农业等等多种灾害链。20世纪50~70 年代,海洋和农业灾害是台风引发的主要灾害,如受到气象监测能力和通信水平的限制导致海上作业人员的伤亡等;而80 年代以后,地质灾害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尤其是泥石流、山体滑坡、道路坍塌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明显增加。专家们认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中国50 %以上的地质灾害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地质灾害的损失与人口密

近海渔业应对台风海啸等影响的措施和技术

近海渔业应对台风海啸等影响的措施和技术 一、台风对鱼群的影响 台风与渔业关系非常密切,尤其在捕鱼生产中,台风与鱼群的分散、集群、鱼发息息相关。大风大浪强烈地扰动着海水,把密集的鱼群打散而四处逃窜,纷纷游向较平静的深水区域,如果这时把船开到附近岛屿或礁石的背风一侧,那里风浪较小,正是下网捕鱼的好地方。海水在台风的强烈搅动下,还会使近岸或岛屿附近造成上升水流,把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水表层,吸引一些鱼群来觅食,使之成为捕鱼的良好场所。在生产实践中,渔民们掌握了一些台风与捕鱼的规律,他们常利用许多鱼类在台风前和台风后比较集中的这一规律,抢风头、赶风尾,从而夺高产。 大风大浪会使海水温跃层减弱甚至消失,造成鱼群分散不易捕捞;台风引起的海水激烈搅动会使鱼卵和仔鱼大批死亡,从而影响来年的渔业产量。 二、台风对渔业带来的损失 1、人员伤亡。每年到台风季节都有渔民因遭遇风浪而失踪或死亡的现象。例如:2004年的台风"云娜"就造成死亡164人,失踪24人。而在2006年台风"桑美"登陆之前,渔民群众以及管理部门对即将到来的台风强度预见不够,没有要求在避风港内压船的渔民上岸,导致台风过境时,强大的风浪使避风港内船舶互相碰撞,造成大批船只沉没,一些木船更是被海浪打碎,造成船内渔民死亡,许多跳水逃生的渔民被碎木板击伤溺水而死。据官方报道:受"桑美"袭击,仅福建省福鼎三沙镇和沙埕镇两个地方就造成当地渔民死亡失踪人数达200人以上。 2、直接财产损失。气象灾害对海洋渔业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捕捞业生产的渔船在灾害中损毁。另一类直接财产损失是海洋渔业中的养殖业生产由于气象灾害造成养殖设施破坏、水产品流失而形成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海水网箱养殖和滩涂养殖上。一旦发生台风,伴随着暴雨洪灾,摧毁堤坝,冲垮鱼塘,损坏网箱。一次台风袭击,往往使经营者前几年内的辛苦毁于一旦。 3、后续污染损失。渔业生产具有自然再生产属性,同种植业和畜牧业相比,生产对象个体小而分散,更加难以管理和控制。因此在气象灾害事故发生以后,常常伴随着后续的损失及污染事故。比如灾害造成的水质破坏,造成养殖鱼类、贝类死亡,无法打捞,腐烂后将会造成进一步的水底污染,很难恢复再生产,对周围人民的健康生活也形成一定的威胁。 三、应对措施 1.平日应对措施——主要针对海港防台风建设、渔具抗风设计 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容易冲毁海塘、涵闸、码头、护岸等设施,甚至可能直接冲走附近的人。风暴潮还会冲毁渔具,鱼群死的死、逃的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a.渔港防台风建设内容——防波堤设计(还在整理) b.渔具抗风设计(丹妮那部分已经做了不再重复) 2.台风来临时的应对措施 (1).台风来临之前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链

福建台风灾害及其灾害链 一、影响福建的台风路径 1.直接登陆型 直接登陆型路径包括来自西太平洋经巴士海峡直接登陆福建,或登录台湾岛南端(台风主体未收到台湾中央山脉阻挡)后再次登陆福建,也包括登陆菲律宾群岛后北上再次直接登陆福建的台风。这一路径登陆台风灾害的特点是,风特别大,来势突然、凶猛,降雨急,雨量大。若遇天文大潮,则风助潮势,海潮顶托,江水暴涨,洪水泛滥,易造成严重的风灾和水灾。 2.登台入闽型 登台入闽型路径就是先登陆台湾岛,受到台湾地形摩擦作用影响后,再次登陆福建的台风。登台入闽型是登陆及影响福建频数最高的路径。研究表明,1949-2005年,登陆福建的台风中约有60%先登陆台湾。从福建省中部地区登陆,影响范围大,时间长,受灾人口多,往往导致山洪暴发,洪灾严重。 3.登粤型 登粤型路径是指在广东饶平及以西登陆,对福建造成影响的台风。尤其是从广东境内移入福建的路径,闽南和闽西地区受灾严重,常出现大范围的风、雨灾害。 4.北部登陆型 北部登陆型是指从台湾岛以北-东海南部海域登陆福建省中北部地区,或从台湾东部沿海绕经台湾岛以北海域进入台湾海峡并登陆福建省中南部地区,也包括登陆浙南地区并严重影响福建的台风。 图1. 影响福建的4 种类型台风路径 二、影响福建台风灾害的因素 1.地理位置 福建地处115°50′~120°43′E,28°19′~23°33′N之间,位于亚热带海陆过渡带,靠近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地,是全国台风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2.地形作用 地形的作用极易在迎风坡形成台风暴雨中心。因为台风环流受山脉阻挡而被迫抬升,通过加强湿空气的上升运动而加大雨势。山脉坡度越大,以及风速越强、风向与山脉的交角越大,则地形抬升作用所产生的上升速度加强越大。此类地形机制,使福建出现三个地形所致台风暴雨中心,即:鹫峰山脉东侧的柘荣和宁德、戴云山脉东南侧的南安、安溪以及博平岭东南侧的云霄,尤以闽东北的台风暴雨更为多见。闽东北地区由于太姥山(鹫峰山)的地形抬升作用,柘荣、福鼎和霞浦的台风暴雨平均雨量分别比台山(海岛站) 大出4. 16 ,2. 13 和1. 96倍。 3.风雨持续时间 当一个减弱的热带气旋高空环流在某一个地区停滞的时间越长,则形成大暴雨的可能性越大。据统计,当一个热带气旋在某一个地区移动缓慢或维持不消长达66 h 以上,则有100 %会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4.环境的脆弱性 台风是一个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并可能引发水文、地质、海洋、交通、环境、农业等等多种灾害链。20世纪50~70 年代,海洋和农业灾害是台风引发的主要灾害,如受到气象监测能力和通信水平的限制导致海上作业人员的伤亡等;而80 年代以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台风预警信号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标准: 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福建各地基本风压

《福建省建筑结构风压规程》编制介绍 0 前言 福建省建设厅于1978年发布的《福建省基本风压分布图》至今已超过三十年未曾修订,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及风速观测环境的不断变化,其数据已不适用于现行工程建设。此外,所提供的三十年一遇基本风压值也不符合现行建筑结构设计中十年一遇(用于舒适度验算)、五十年一遇(用于一般建筑)和一百年一遇(用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建筑)基本风压值的要求。另外,2002年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的风压值中我省只有20个县市,缺少宁德、莆田、泉州、石狮、漳州、三明等52个县市的基本风压具体数据。且2001年以前所依据的风速资料为通过风压板的人为观测,误差较大、时次时距换算中的误差、结果不太可靠。为满足福建省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2008年成立了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福建省建筑结构风荷载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对福建省各地区建筑工程基本风压取值进行全面研究,同时利用课题成果编制形成《福建省建筑结构风压规程(送审稿)》,该课题已于2010年12月30日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验收,风压规程已于2011年6月3日通过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评审。 1 气象台站情况和风速资料 风荷载取值的主要依据是各地区气象台站的基本情况和历年来的风速观测资料、各气象台站年平均空气密度等,规程编制组联合福建省专业气象台从大量的数据中归纳取得以下资料:1)现有气象台站基本情况 福建省现有国家正规气象台站69个,其中国家基准站5个,国家基本站15个,一般气候站49个。5个国家基准站分别是:建瓯、福州、上杭、永安、崇武;15个国家基本站分别是:邵武、浦城、福鼎、清流、泰宁、南平、宁德、长汀、漳平、九仙山、屏南、平潭、漳州、厦门、东山;49个一般气候站分别是:武夷山、松溪、政和、光泽、顺昌、建阳、寿宁、周宁、福安、柘荣、霞浦、古田、三明、建宁、将乐、宁化、明溪、沙县、尤溪、大田、福郊、闽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永泰、福清、莆田、仙游、秀屿、龙岩、连城、武平、永定、晋江、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同安、华安、长泰、南靖、平和、龙海、漳浦、云霄、诏安。在69个现有国家正规气象台站中,除秀屿和福郊两站始建于80年代以外,其余台站大部分始建于50年代或60年代初。国家基准站和国家基本站的EL电接风仪观测始于70年代初,一般气候站始于80年代中期,因此前者的风自记记录开始于70年代初期,后者的风自记记录开始于80年代中期。 福建省各市县气象台站地理位置详见规程条文说明附录表。 2)1980年-2008年登陆福建的台风概况 1961~2005年45年间,共有340个台风登陆或影响福建,平均每年个。其中登陆台风77个,占台风总数的%,年均个;影响台风为263个,占台风总数的%,年均个。登陆影响福建热带气旋强度见表1,热带气旋强度分类标准见表2,风力风速对照表见表3。 表1 登陆影响福建热带气旋强度 表2 热带气旋强度分类标准

福建沿海台风及风暴增水特性统计分析

福建沿海台风及风暴增水特性统计分析 王莹辉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江苏南京 ( 210098) 摘要:据1990~2006年的台风资料,对这17年登陆及影响福建沿海的台风特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年际分布,年内月际分布,台风登陆点统计分析,台风强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台风的频率是下降的,登陆的台风集中发生在6~8月,提前了1个月,登陆台风的气压和风速成反比。对福建沿海崇武、东山、厦门、沙埕及梅花5个站点的实测潮位进行了调和分析和潮位预报,得出6个台风在各个站点引起的风暴增水,对增水分析表明,大风区范围越大则台风引起的增水越大,大风区覆盖台湾海峡的南部比覆盖北部更有利于增水,台风强度越大或台风与站点距离越近则台风引起的增水越大,位于台风右侧的站点比左侧的站点增水要大。 关键词:台风特性;风暴增水;福建沿海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面临西北太平洋,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是个海洋大省,海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台风活动频繁。在1961~1997年中,影响和登陆福建的台风数达259个,平均每年有7个[1]。台风引起的增水若在天文低潮时,一般不会构成大的成灾威胁,当台风登陆时又遇到天文大、中潮时威胁最大。如9608号台风登陆时遭遇6月天文大潮,使福建沿海一线遭遇特大风暴潮袭击。台风造成的重大灾害严重影响了福建省沿海经济的发展。本文对1990~2006年影响和登陆福建沿海的台风及其风暴增水进行统计分析,并定性的分析了其规律及特性。 1. 台风特性分析 1.1 台风多年变化规律 许金镜等[2]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台风活动有多台风活动期(1900~1914年、1922~1931年、1956~1971年、1990~1998年)和少台风活动期(1915~1921年、1932~1955年、1972~1989年),且多台风期(大多数年份台风个数大于5个)和少台风期(大多数年份台风个数小于5个)有明显的阶段性。 洪金木[3]则认为台风活动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准2~3年和准19年活动周期,并具有间隔11年的反相关趋势。当年为多登陆台风年(≥2个)和当年为少登陆台风年(≤1个)隔19年后台风活动仍为多登陆台风年和少登陆台风年,概率达78.6%。当年为多登陆台风年(≥2个)和当年为少登陆台风年(≤1个)隔11年后台风活动反而出现少登陆台风年和多登陆台风年的反相关关系,概率达76.5% [3]。 1.2 台风年际分布 1),这17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的台风共有51个,平均 每年3个。其中登陆台风有23个,平均每年1.35个, 占台风总数的45%。台风登陆最多的年份是1990年, 有4个台风登陆,无台风登陆年份有5年;影响台风 共28个,平均每年1.65个,占台风总数的55%。这 17年中,除了1996年没有影响台风,其他年份都有。 总体上看,影响和登陆台风集中在7~9月的有37个,

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_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

第22卷第2期2007年6月 灾害学 JOURNAL OF CAT AST ROPHOLOGY Vol 122No 12 Jun 12007 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3 ———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分析为例 陈香 1,2 ,沈金瑞1,陈静 2 (11莆田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福建莆田351100;21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北京100875 摘要:采用灾损度DLD 和环境不稳定度EI 两个要素,构建了灾害经济损失指数D EL I (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应用它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灾损度指数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可取,它不受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比性强,资料信息源多,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指数呈波动上升,反映福建台风灾情加重与灾害本身损失加大和福建省环境不稳定度加大有关,与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词:灾损度指数;经济损失评价;台风灾害;福建 中图分类号:O241;P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 (200702-0031-05 0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前,自然灾害研究主要限于 灾害机理及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7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机理的同时,开始进行灾害评估工作。美国首先对加州的地震、滑坡等10种自然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该项工作于1969年由土地保护部(Conservati on de 2 part m ent 提出,由该部的矿山地质处执行[1] 。在进行专业灾害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同时,不少专家对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史培军、潘耀忠等利用自然界记录的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分析[2-5] ;梁必骐、樊琦等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灾害评估模型对灾害经济损 失进行评价[6-9] ;部分学者利用层次分析法(AHP 对评价指标判断、计算和比较,选择其权重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评估[10-11] ;随着RS 和GI S 技术发展,一些学者利用RS 和GI S 方法对自然灾害经济 损失进行评价[10,12,13]

台风预警信号说明(新编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台风预警信号说明(新编版)

台风预警信号说明(新编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强烈气流,会围绕中心风眼急速旋转且同时又能不断向前移动的空气漩涡。别名“空气陀螺”,因行进中的形态类似于高速旋转的陀螺,故而得名。 台风预警信号说明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风力达6级或阵风8及以上并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风力达8级或阵风10及以上并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风力达10级或阵风12及以上并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5、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6、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台风灾害及其对福建的影响

台风灾害及其对福建的影响 资环1112 2011543040 纪敏敏 摘要:台风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本论文将介绍什么是台风、台风的结构、台风是怎么形成的、台风带来的灾害、如何预防台风采取防范措施、台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台风对福建的社会、经济、林业、农业的影响。 关键词:自然灾害、台风、热带气旋、防灾措施、福建、社会经济影响 引言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数十千米范围内形成气旋风暴,有极强的破坏力。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低而气温最高。 1、台风的概念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是指亚洲太平洋海域的旋风,热带、亚热带海区发生的热带气旋。 台风(或飓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只

是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印度洋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1.1 台风分级 台风按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大小进行分级。1989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统一分级方法: 1、近中心最大风力在8级~9级时称为热带风暴 2、近中心最大风力在l0级~11级时称为强热带风暴 3、近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时称为台风。 为了叙述简单,以下仍统称为台风。 2、台风的结构 台风结构: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成熟、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气旋半径一般为500km~1000km,高度可达15km~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台风结构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19km,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0km~70km不等,平均约45km。台风眼区的风速、气压均为最低,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随着台风的加强,台风眼会逐渐缩小、变圆。而弱台风、以及发展初期的台风,在卫星云图上常无台风眼(但是有时会出现低空台风眼)。

中国气象局_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

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实施细则(试行) 为规范公众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科学发布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依照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则 1.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预警信号是警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只有热带气旋和大风降温预报可以发布“消息”。 2.无论是预报、警报还是预警信号,都应明确预报名称、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天气过程或系统影响区域、出现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防御提示等。 3.本规定给出了热带气旋、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结冰、霜冻、灰霾、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高火险、城市高火险等十六类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文中规定的预报时效一般是指最长预报时效,各级气象台可根据对每次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确定预报发布的时间和等级用语。 4.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是根据目前的预报能力确定的。随着预报能力的提高,需要滚动修正。 二、热带气旋预报等级用语 分消息、预报、警报、紧急警报和预警信号五级。 1.消息:编号热带气旋远离或尚未影响到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道编号热带气旋的情况,解除警报时也可以用消息方式发布。 2.预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72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发布预报。 3.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警报。 4.紧急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紧急警报。 5.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关于预警信号的规定,详见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附件2),下同。 —1 —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防台风应急预案

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 ⒈总则 ⒈1 编制目的 做好渔业台风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生产恢复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台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渔业防台风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1.2 编制依据 《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等。 ⒈3 工作原则 ⒈3.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和启动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落实渔业防台风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任务。 ⒈3.2 以人为本,减少损失。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对人民负责,最大限度地减少渔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处置台风灾害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保障渔民生命安全且对财产损害较小的措施。 ⒈3.3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在当地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加强与本级气象、通讯、广播、水利、海事等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加强系统上下和内部的协调与联系,建立条块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⒈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预防、应急处置台风灾害和灾后渔业生产恢复。 ⒉组织机构与职责 ⒉1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防台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成与主要职责: 2.1.1 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局长 副组长:分管渔业安全工作副局长 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总队长 成员:局办公室主任、发展计划处处长、财务处处长、资源环保处处长、渔业处处长、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分管副总队长、省渔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主任、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省海洋预报台台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渔业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省渔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兼任。 2.1.2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在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本系统渔业防台风工作,研究和报告本系统防台风的重大事项,督促和检查渔业防台风各项工作。 (2)指导和协调灾后渔业生产恢复工作,组织海洋与渔业系统力量对受灾地区进行支持。负责抗灾救灾、恢复生产补助项目、

各类预警信号颜色及级别

各类预警信号颜色及级别 二、暴雨预警信号 (一)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各部门领导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各部门领导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3、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4、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5、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部门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4、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5、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6、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三、高温预警信号 (一)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员工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二)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70年披荆斩棘福建省防汛防台风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

Oct.2019NO.10VOL.29 2019年10月第10期第29卷 中国防汛抗旱 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辉煌70年·我是“防汛”人 GLORIOUS 70YEARS·FLOOD CONTROL CAREER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福建是一个台风、暴雨、洪水、干旱等灾害多发易发的省份。1949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防汛保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战风斗雨、治水兴闽。特别是近年来,福建始终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期确立的防汛抗灾总原则、总机制、总要求,不断完善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的防御机制,不断夯实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御基础,在实践中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有福建特色的防灾抗灾体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防抗台风暴雨洪水灾害的胜利。近年来,先后有效防御了2012年“苏拉”台风、2015年“苏迪罗”台风、2016年“尼伯特”“莫兰蒂”“鲶鱼”台风和2018年“玛利亚”台风,以及2005年、2010年闽江流域大洪水,最大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八闽大地江 河安澜。 作为一名福建防汛人,作为福建防汛事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我深切地感受到福建70年来防汛防台风工作的巨大变化,成就显著。 防汛防台风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福建省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防御目标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御方针。面对复杂 多变的防汛形势,福建省在工作实践中,每发现一类问题,就研究一套解决办法、出台一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防汛防台风工作机制。 (1)率先在国内推行“预警到乡预警到乡、、预案到村预案到村、、责任到人责任到人””的乡村防汛机制的乡村防汛机制。。长期以来,乡村灾害预警能力不强、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防汛物资保障不足等情形是防汛“最后一公里”的老大难问题。在总结经验和深入调研基础上,从2007年起,福建在全省推行“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加强乡级防汛能力建设,构建村级预案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做到乡乡有预警、村村有预案,有效增强了基层的洪涝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预警到乡预警到乡””。核心是建立乡(镇、街道)指挥机构。福建全省各个乡(镇、街道)都落实了应急预案、防汛值班、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了防汛信息收、发平台,特别是延伸到基层乡村的视频会商系统,实现“组织保障到乡、预警信息到乡、视频会商到乡”。 “预案到村预案到村””。核心是在村级建立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从2007年起,福建全省1.5万多个村(居)都编制了村级防灾预案,做到防御重点、预警途径、联络方式、转移方案、抢险人员、宣传演练等“六个明确”,并逐年对村级预案进行动态修订和宣传演练。 “责任到人责任到人””。核心是落实防洪减灾各个环节的责任人。每年汛前,福建都逐级、逐部门把防汛责任落实到具体 70年披荆斩棘 福建省防汛防台风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业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1980年水电学校毕业后,我就被分配到省级水利管理部门上班,上班第一天就开始接触防汛工作直到退休,38年的水利防汛生涯,目睹了福建防汛事业的重要发展历程,深切地感受到福建70年来防汛防台风工作变化巨大,成就显著。 董国华 111

清代福建主要荒灾及赈灾措施

清代福建主要荒灾及赈灾措施 李晓珊 摘要:清代时,福建经常发生荒灾,且许多年份多灾并发,其中尤以水、风灾居多。此种情况与福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某些社会因素直接相关。荒灾的频发危及福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赈灾措施。 关键词:清代;福建;荒灾;赈灾 一、清代福建主要荒灾情况。 水灾。福建洪涝灾害大多发生在6~9月,因福建5~6月为梅雨季节,这是土壤已为雨水所饱和,如果树木毁坏,就很容易造成梅雨季节后期即6月引发大洪水,在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造成山崩地裂,泥沙俱下。7~9洪涝灾害则主要由暴雨所致。植被破坏的群山无法保持突然地雨水,造成山洪暴发。流失的水土汇入溪流江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据黄文《福建旱涝灾害》统计,仅从顺治到光绪的200多年中特涝记录就有11起,分别是顺治四年(1647年)、十八年(1661年)、二十年(1663年),康熙七年(1668年)、五十七年(1718年),乾隆二年(1737年)、十五年(1750年)、十七年(1752年)、五十九年(1794年),嘉庆五年(1800年),咸丰三年(1853年),其中间隔时间短的只有2年。顺治四年(1647年)福建三、四、五月积雨成灾五月十七日洪水涌进省城,平地丈余,毁坏民居城屋数百处,“田园绝粒,八郡皆然”[1]。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闰七月初五夜,漳浦海水暴涨,飓风大作,漂没民居一千八百五十余间,涨死男妇四十一人”。[2]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初二日,福州及长门、马江一带飓风大作,计长乐、连门、闽清、福安各县倒塌民房2800余间,桥梁100余座,坍塌堤岸1400余丈,溺毙大小人口1000余,沉坏船只500余艘,淹没田园5000余亩,衙署公所营房城池均多坍塌。[3]从大量的文献档案记载来看,清代对福建造成大规模破坏的首先应是洪水灾害。 旱灾。干旱灾害在福建气象灾害中占有重要地位。严重的干旱可以使井泉干涸,溪间断流,田地龟裂,民无饮水,作物枯萎。由于福建的土质、地形及水利欠缺等因素,使得暴雨径流高达93%,每年有60%的雨水约1300亿立方白白流入大海。所以历史上福建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比山区的旱期更长,受旱面更广。清代福建特旱记录共有8次,分别在顺治五年(1648年)、康熙四年(1665年)、二十年(1681年)、三十五年(1696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五年(1825年)、十六年(1836年)、光绪九年(1883年)。而且多紧接特涝年份之后。以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为例,据有关府、县志称,松溪大旱,水泉竭;邵武、建瓯、顺昌四至七月不雨;南平二月不雨至五月。闽西北建宁、永安七月大旱;沙县大饥,黄竹生米。龙岩州连城春夏旱,田栽一半;长汀大旱。福宁州连江大旱,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冬季不雨直至次年六月始雨。同年,兴化府莆田春旱,五月初三微雨,是岁旱,禾无播,南北二洋沟渠干涸;福州府闽侯、长乐旱,无秋;泉州府德化大饥[4]。 瘟疫。福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是瘟疫常发之地。清代福建的瘟疫四季都有,且呈夏、秋特多,春次之,冬最少的特点。瘟疫多与旱、涝灾害直接有关系。福建的5—6月份多梅雨,雨区广,雨量大,雨期长,降雨的强度大。7—9月间又多台风和暴雨,洪涝灾害都发生于此时,常漂没田舍,造成大量人畜的伤亡,往往浮尸遍地。旱灾大半也都同在春夏或夏秋的季节,尤以沿海最为常见,常致井泉干涸、种不入土、禾稼无收、赤地弥望、饿殍载道。所以瘟疫的流行,便多出现在这个时候;且因沿海各地的旱情较多较重,而使沿海的疫疠多于内陆山区。据有关府志、县志称,清代最严重发生于顺治九年(1652年)海寇围龙溪,城内人相食,围解,收颅骨,“疫大作,死者无数”;康熙十五年(1676年)邵武兵燹,“已而大疫”;同治四年(1865年)上杭、永定遭乱,尸骸遍地,“继以大疫”。而到清后期,厦门、福州五口通商,国内外商人接踵而至,传及霍乱和鼠疫,更使福建的疫疠日益频繁和严重。 海潮。海潮是福建特有的自然灾害。海潮的最高水位大多在农历八月出现。由于这一季节台风较多,因而常常形成更高的潮水位或是大洪水并和大潮两面夹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海潮肆虐时,一旦冲毁海堤,海水将浸漫堤内良田,不仅当年粮食产量严重受损,而且盐卤侵蚀的大片田地要养淡1年

台风预警信号知识

台风预警信号知识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蓝色预警信号灯,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防御指南: 黄色预警信号: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中小学生及幼儿园托儿所停课;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橙色预警信号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防御指南:红色预警信号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白色预警信号

福建省建国来最严重的风灾回顾

福建省建国来最严重的风灾回顾 由于台湾的阻挡,福建所受的台风灾害大有减轻;但台湾同时也增加了台风的不确定性,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使海峡里的风速减弱不多,大风范围也相当大。五十六年以来,福建也遭受过多次惨烈的风灾,现在就简要地作一回顾,其实福建的风灾并不轻于直接面对大洋的广东海南和浙江。凡提及台风登陆时的强度,如无特别说明,均指NMC所认定的强度。 以下编号均为NMC编号,括号里为命名(JTWC),后附有JMA、JTWC和CWB(90年代开始有HKO)的ANALYSIS ARCHIVE,标出颠峰时刻的强度。早期NMC数据常缺失,没有强度数据。JTWC在2000年前只有风速数据,日本气象厅在1977年前只有气压数据,起编时间依照JTWC(因为早期JMA无风速,且JTWC是命名机构),但时间是协调世界时 1、忽从天降的悲剧5903号台风(IRIS,艾瑞丝)登陆厦门965HPA(JMA)90KT(2级,JTWC)45M/S(中度,CWB) 自从海南新闻网刊出了7314号台风夜袭琼海的长篇通讯后,许多人才知道小风圈热带气旋在科技落后,信息不通的年代会带来多大的灾难。但是可能很少人记得,在7314号台风侵袭十四年以前,福建省也曾经遭遇过一场十分相似的台风的凶猛袭击。5903号台风躲过了气象人的法眼,狂风暴潮半夜齐发,让实际并未发生风暴潮的中国第一台风也黯然失色。从记载来看,它同时也很可能是50年代仅次于5612号台风的特大风灾,是福建气象史,甚至是中国气象史上都具有历史意义的台风 8月19日,IRIS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形成,初期向偏西方向移动,一天以后加强为台风并且转向西北方向移动,掠过吕宋北部进入巴士海峡并于8月22日在海峡里达到最强,此后维持路径,直到8月23日凌晨在厦门登陆。50年代,我国预报天气主要靠天气图,而天气图的资料来源于各地气象台站的天气报告,要预报从海上来的台风动向,有相当大的难度,原本预计在广东汕头附近登陆,但台风却突然夜袭闽南。厦门站出现解放后最高潮位,气象站测得十分钟平均风速42M/S,一分钟平均风速45M/S,阵风60M/S,被认为是建国以来登陆福建的最强台风,而阵风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仍是全省的最高纪录。在风速计质量和数量都十分低下的50年代,能够测到这样的风速也可见台风强度之强。 5903号台风环流细小,能量集中,台风进入台湾海峡时,闽南沿海的风力也只有6-7级,当风力突然加强已经是半夜,措手不及。厦门市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风灾,三人合抱的大榕树连根拔起,集美海堤被风、潮卷毁,市区进水平均1米深。受淹农田41万公顷,沉船2610艘,冲毁海堤1713处,倒塌房屋17874间,全省728人死亡,毁渔船3800艘,经济损失3亿多元。国家海洋局评价为较大潮灾(二级潮灾)。由于无法确知在海上究竟有多少人失踪,台风的遇难中的人数已经永远是一个谜。 在福建省的官方记录中,5903号台风至今仍是登陆强度最强,大风破坏最严重的台风。由于台风灾害严重,虽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极端困难时期,又遭到5903号台风的毁灭性打击,福建省仍终于下定决心,拿出1960年的全部外汇向英国购买两部气象雷达,福建省也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气象雷达的省份。从此福建省拥有了对近海台风的实时监测能力,这也开始了福建省天气预报现代化的进程。5903号台风影响之深远是难以估量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