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与启示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与启示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与启示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与启示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及对我镇休

闲产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旅游度假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配套的设施与服务,并具有丰富的休闲度假内容,环境良好的旅游地。纵观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产业发展态势,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和确立我镇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发展及其趋势特征

(一)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从国际看,19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便捷交通的出现,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使大众休闲度假在欧美等国家日益活跃,具有医疗性质和保健性质的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域成为人们在闲暇时间竞相追逐的地区,随之出现了海滨度假、湖滨度假、山地度假和温泉度假等不同资源类型的度假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旅游度假风行全球,据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后期,大多数欧共体国家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年离家休假至少1次,如1994年,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英

国占59%,德国占75%,法国占57%,西班牙占55%;亚洲除韩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中休闲度假的比例至少占外出旅游的2/3。伴随着度假旅游的大发展,旅游度假区也呈现全面大发展趋势,如在加勒比沿岸、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国家的海滨地区、夏威夷、澳大利亚的海滨地区形成了以夏季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在欧洲的阿尔卑斯、韩国汉城附近的山地,出现了以冬季山地运动、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山地度假旅游区。目前世界比较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有6个,即西班牙的加那利蓝岛、土尔其的南安塔利亚、多米尼加的波多普拉、墨西哥的坎昆、韩国庆州的波门湖和印尼的巴厘杜阿岛等。

从国内看,真正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特别是1995年“五一”双休日假期的启动,以及1996 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度假旅游主题年”活动,旅游度假区获得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明确将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区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在国务院批准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将一批条件比较成熟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外资建设的度假区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增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数量,扩大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规模”;“把集中力量抓好海南热带海岛海滨度假地的建设作为全国开发旅游度假产品的重点”;“把青海、甘肃、新疆、黑龙江建成暑季度假旅游的新的热点地区,分流东部海

滨压力,促进西北大开发”;“其他地区要在‘十五’期间,规划建设一批借助山间、湖畔、林地、温泉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旅游度假地,以形成度假产品的多样化”。许多地方也将旅游度假区建设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最为典型。如长江三角洲,浙江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杭州西湖、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我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及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阳澄湖旅游度假区、苏州金鸡湖旅游休闲区、连云港海滨浴场、常熟尚湖旅游度假区、东海温泉等6个省级度假区。

(二)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共性特征

纵观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其内涵与功能上呈现出以下共性特点。

1.突出主题。所谓主题,即是度假地发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度假区特色,增强竞争优势。随着度假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度假区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除了综合性的度假区继续发展外,具有特定主题和专门内容的度假区得到了较快发展。如“海南博鳌”会议型度假地,作为以官方为鲜明特色的高层次论坛的会议型度假地,其“自由”、“合作”与“互信”的主题与政治形象非常鲜明。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档次商务会议型度假地,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突出了“生态、文化、科技”三个主题。

2.承载文化。文化是度假区的灵魂,是度假区能够存在与发展的源泉,是度假区形成特色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文化既体现在度假区

的特色之中,又成为度假区旅游吸引物的主要内容。如印尼巴厘岛的特色文化主要是巴厘传统习俗和社会习俗。韩国庆州波门湖度假区则以地方古老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兼容为特色。墨西哥坎昆大型海滨度假区以玛雅文化为中心。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则形成并集中展示了传统地域文化(吴地的地域文化)和现代休闲文化的有机结合。

3.保护生态。印尼巴厘岛等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区之所以成功,据世界旅游组织委托的有关专家的考察,是因为这些度假区都采取了一种“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平衡发展,严谨规划,认真实施”的综合开发模式。对度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体现在提高度假区的绿化率,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进行生态保育,注意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尽量减少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并重视环保规划以及生态产品的生产。

4.凸显景观。强调度假区的景观性,一是因为景观本身是度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因为它是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内容。如印尼巴厘的杜阿岛、西班牙加那利蓝岛等国际著名旅游度假区,以及我国的武夷山、苏州太湖和昆明滇池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无不设置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对度假区的景观设计,通常是通过度假区原有景观系统,结合度假区的绿化、园林化设计,山水景区景点划分与策划,人工景点与小品及建筑等的布局与设计,营造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构筑度假区的观光游览系统,使度假区成为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优美景观的场所。

5.注重休闲。将休闲性充实为度假区的一大特征,是由于消磨闲暇时间已成为度假旅游的一项主要内容,而度假区所具有的良好的环境、丰富的旅游内容为游客休闲提供了一项特殊的经历与体验。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度假区成为人们消磨闲暇的重要场所。因此,许多旅游度假区增加了休闲设施和内容,丰富度假区内容。

二、国内外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

旅游度假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而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尤其是在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建设的初期,区内产业的发展与布局至关重要。分析当前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准确把握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产业发展定位与产业发展战略。旅游产业,从广义上看,属于新兴三产的范畴,是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而从微观来透析,则是由旅游服务业为核心,兼顾旅游农业、旅游工业的混业状态。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呈现以下态势。

(一)国内外旅游度假区服务业发展态势

1.观光微利化。旅游度假区大多在风景优美之地,在旅游消费启动期,门票收入是很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旅游度假区主要是针对休闲度假的游客,因此,在旅游消费步入休闲度假时期,景区门票收费开始弱化,甚至取消,而主要是通过景区吸引游客在度假区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拉动度假区的经济发展。杭州西湖的免费开放就是很好的例证。

2.旅游精细化。度假区不再仅仅满足游客保健康疗,出现了消磨闲暇、亲情回归、社会交往、(旅游者)素质提高、会议商务等复杂的消费需求。旅游服务业发展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服务内容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旅游产品不再是传统旅游的单一观光型,出现了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保健疗养、娱乐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以及扶贫旅游等复合型旅游系列产品。

3.泛旅游产业化。所谓泛旅游产业,是指为人们提供具备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刺激性等特性的体验消费的一系列产业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会展、运动、康体、娱乐等等,产业链连接到餐饮、运输、酒店、商业、农业等等。泛旅游产业具有极大的区域聚集和经济带动作用,被广泛用作为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经营的有效手段。从当前国内情况看,各旅游度假区在努力打造观光景区,发展旅行社、宾馆饭店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引进外来资源着力发展会展产业、运动康体产业、参与型娱乐产业、休闲商业、博彩业、创意产业等旅游型服务业,形成强大的旅游服务产业体系。

4.功能城市化。很多旅游度假区都建立在城市郊区,如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这样的度假区大多是作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块或作为未来的城区,其服务业实际上承担着部分城市功能。许多度假区都按照城市化要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体育、社区服务等服务业。

(二)国内外旅游度假区旅游农业发展趋势

旅游度假区富有景观性、休闲性和生态性,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因此旅游农业的发展是度假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旅游农业快速升温,旅游农业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化、特色化、功能化、产业化等趋势。当前,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鉴于旅游度假区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交叉性与重合性,各地旅游度假区把发展旅游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呈现以下态势。

1.环境原真化。休假期间,人们更愿意其乐融融地在大自然中享受既无喧嚣又无污染的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这就要求乡村旅游必须适应游客的需求,保持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2.需求多样化。早期的乡村旅游品种相对单一,一般限于乡村度假和体验农村生活为主。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高。

3.市场国际化。乡村旅游在起步阶段,客源主要为附近城市的居民。随着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客源构成趋向多元,一些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中远程的国内游客以及境外旅游客源,乡村旅游的国际化也随之加快。

4.产品特色化。山水环境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田园环境资源、村落环境资源和经济产出资源是村庄最大的特色优势。突出特色优势,是发展农村旅游事业的基本做法。近些年来,许多农村挖掘本村的特色资源,建设“山水型旅游新农村”、“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田园型旅游新农村”、“村落型旅游新农村”和“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等等。

(三)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工业发展态势

一般而言,规划面积较小的旅游度假区通常禁止发展工业,这是因为,一般工业对水体、空气等产生污染,且难以从根本上得到净化。从国际经验看,开发建设程度较高的旅游度假区的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也有一些旅游度假区面积较大,在开发建设的初步阶段,区域内常住居民较多,基于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需要,对工业经济发展并不采取绝对排斥的态度,而是从开发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发展生态型、环保型工业。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工业经济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1.发展科技型工业和旅游工艺品工业。如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十一五”期间坚持“基础先行、项目带动、辐射周边”三大战略,打响“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生态人居、和谐创业”四大区域品牌,着力引进和培育“旅游休闲、文化创意、高端商务、度假房产”四大标志性产业,扶持发展科技型工业、都市型农业、旅游型配套型加工制造业,带动度假区“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配套产业的联动发展。

2.建立环保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如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建立了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该园为无锡市20个重点工业小区之一,园区面积18

3.2万平方米,年末入园企业23个,已投产及在建制药企业4家,其中生产“脑白金”的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超

3亿元。园区投资1000余万元,加强基础没施配套建设,新建了1000千伏安变压器,完善了污水排放设施。

3.发展工业旅游。工业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的全过程,使其获取科学知识,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法国是工业旅游的发祥地。20世纪五十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组织客人们参观他们的生产流水线,引起许多厂家的效仿,形成一个“时尚”。工业旅游在一些发达国家方兴未艾,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目前国内工业旅游在上海等地开始流行起来。

三、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及其产业发展对我镇开发建设的若干启示

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发展趋势特征及其产业发展态势,对于当前我镇休闲产业的发展战略定位有以下几点思考:

1.以打造毗邻城市的湖荡型旅游度假区作为我镇旅游发展的主题。顺应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共同趋势特征,我镇旅游度假区建设应站在国际化高度,发挥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条件,确立自身的鲜明主题,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进一步保护和营造好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构筑优美的景观系统,不断丰富休闲的内容与形式,形成对江苏、长三角乃至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力与吸引力的湖荡型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2.以产业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镇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与成熟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从当前我镇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实际现状看,虽然前几年在规划制订、基础设施投入

上有了一些进展,但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通过依靠引进国际大型旅游开发公司进行“毕其功于一役”的整体性开发,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积累,换言之,依靠产业发展,为我镇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设置更好的铺垫。

3.以发展旅游服务业为核心,兼顾发展旅游农业、旅游工业,作为我镇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从当前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看,泛产业化已成为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即使如此,旅游服务业依然是旅游度假区包括我镇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结合实际,我镇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首先应立足旅游精细化和功能城市化,做足、做深旅游服务业这篇大文章;其次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需求多样化与资源特色,形成各类特色新农村与特色观光农业;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工业经济是我镇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收入来源,因此,近期发展工业经济仍是必须,但是从长远看,必须高度树立旅游工业的发展理念,在科学规划与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发展科技型、环保型的工业园区以及旅游工艺品生产特色街区,并使之与工业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调研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业从形成到发展,现在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就整个国际旅游业来看,将出现下列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底,国际旅游人次可望达到6.6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旅游收入将增至5000 亿美元,旅游业将取代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1992年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根据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及纳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证明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产业的态势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指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共产生 1.27亿个工作岗位,约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6.7%;旅游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增值额已达到14490亿美元;旅游是各国财政中主要的纳税产业之一,全世界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纳税总额高达3030亿美元。旅游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是产生的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的贡献,它同时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将向东转移 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在80年代以前,它们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收入都占世界总数的90%左右。8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近些年来,国际旅游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预计到2010年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9亿。在迈向21世纪的发展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将呈进一步缩小之势,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去邻国度假者必定会增加,区域性国际旅游将大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也相应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热点”区域。从中国的情况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长。1998年旅游入境人数达6347.84万人,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 长期以来,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在地区结构上一直以西欧、北欧和北美为主。这两个地区作为现代国际旅游的发源地,其出国旅游人数几乎占国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中,除亚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论是经济实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都走在了中国开发区的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国务院副总理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中方主席王岐山 苏州是一座古城,2500年的历史幻化成小桥流水的旖旎;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座新城,15年的传奇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演绎。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协议。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实现了堪称奇迹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农田水乡,如今以占苏州市%的土地,%的人口,创造了15%的经济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GDP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开发区建设以来,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内投资了125个项目。滚滚而来的中外投资,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截止到2009年底,园区实现了4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2006年,实施科技跨越计划至今,苏州工业园区R&D投入占GDP 比重达%,已经建成科技载体300多万平方米,形成国家级创新基地

10个,设立公共服务平台20多个,集聚各类研发机构160多家,创投机构85家,100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创新型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经济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从建设初期就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园区高标准建设了9通1平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板块。园区管委会和各相关机构,时时处处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了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亲商服务理念,亲商、富商、安商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之一。如果说园区人的借鉴是对人类文明成果全方位地大胆借鉴吸收,那园区人的创新,则是世界先进理念与中国国情结合地勇敢探索,是支撑园区居安思危、超前谋划、借鉴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动力。创新需要政策的支持,中国国务院先后授予苏州工业园区多个先行先试的政策,为园区创造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全国首条空陆联程航线、全国首个保税物流中心、全国首个政府部门充分授权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国唯一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园区人创造了许多个国内第一,也就是这一个个第一、唯一铸就了园区创新发展之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创新的国际理念和本土实现,给地区发展奉献了一种崭新的智慧,它涵盖东西方价值观的努力,孕育了一个人融共赢新的模式。 新一轮全球经济变革已经开始,面对国际产业重新划分的迅猛浪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目录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1)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1中国应抓住日本产业升级带来的机会(财经 2011-11-18) (3) 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及经验(海南金融 2011年5期) (4) 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之日本经验借鉴(南方都市报 2010-05-12) (5) 中日产业经济结构对比(现代商业 2010年27期) (8)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中立信永税务师事务所 2008-05-02) (9) 日本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瞭望 2008年3期) (12) 日本社会管理创新情况 (13) 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及比较(干部学习网 2012-01-13) (13) 日本的公民社会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1-18) (15) 日本严格人口登记制度助力社会治安(世界博览 2011-01-19) (17)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中国危机治理网 2010-07-20) (19) 日本经验:优良的社会治理与相对的平等(东北亚论坛 2010年19期) (20) 日本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3期) (22) 认识日本的“中流社会”(瞭望 2007年14期) (25) 日本产学研合作情况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小松公司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举行(山东大学 2011-12-01)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熊本大学互设办公室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国广播网 2011-02-05) (28) 日本Universe株式会社考察杨凌合作项目(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 2010-05-31) (28) 早稻田大学与省环保技校合作以日本产学研模式助日企落地(南方日报 2010-03-12) (29) 立法与政府推动:日本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和启示(科学时报 2009-11-12) (30) 日本产学研环境访问团考察龙泉市(龙泉市招商引资办公室 2009-06-17) (34)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参加中日产学研合作论坛(日本新华侨报 2008-10-24) (34)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 从经济高速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出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与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特征,这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为适应现实条件变化和未来发展环境,日本提出要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具有变企业之间的单向关系为双向互动关系、变“制造中心”为“制造+服务”等一系列特征。这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常 杪1,杨 亮1,王世汶2,松原乔1 (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管理与政策教研所,北京 100084; 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积极改善环境质量,目前在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日本环保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扩张期、稳步发展期、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文章分析了近年来日本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变化及特点,并结合其产业发展的经验及教训,为快速发展的我国环保产业提供了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环保产业;日本;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6)01-0060-06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日本目前定义的环境产业所包括的范围广泛,相当于我国的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具体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对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四大领域。日本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自于政府投入,虽然国内没有大型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公司,但环保装备制造业非常发达。本文以环保产业中的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重点,解析了日本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旨在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日本的环保产业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分水岭为2000年前后。1 2000年前的日本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末的工业源污染集中治理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生活源污染集中治理与提标改造阶段;2000年以来大规模集中建设期结束后的综合环境质量改善阶段。日本环保产业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为推动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1.1 工业污染集中治理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是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要需求的“公害对策阶段”。此期间日本迎来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期,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经历了以“四大公害病”为代表的环境问题。为应对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政府加速环境立法,加大了环保投入,推进产业 注:本文由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及效益评估”(2014ZX07510) 资助。 感谢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基金(No.GCZX20150004)对本文的支持。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早期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局限在理论的角度,该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鲍迪奥 针对当时的旅游胜地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后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移动及消费的金钱》。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许多学者如鲍尔曼、汉泽克尔等对旅游业展开了研究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越发的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 旅游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向前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其消 费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于是乘数理论被学者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乘数一度成为旅游发达地区的重点研究对象。Mathieson 和Wall 从收入角度来理解旅游乘数,其内涵是“旅游乘数是这样一个数值,最初旅游消费和它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该表述虽能体现乘数理念,但是是比较片面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 英国的阿切尔(Archer)做了深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报告:“Tourism in Gwynedd:An Economic Study”。他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初消费支出通过直 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性效应会产生数倍于最初消费支出的收入。由此阿切尔总结归 纳了营业收入乘数、营业收入乘数、旅游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旅游企业收入乘数、政 府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七种旅游乘数。阿切尔的旅游乘数研究的既全面有深入,为 后人的旅游经济效益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伦伯格、墨菲和H.金德尔等人在阿切尔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乘数做了进一步研究。 二战以后美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研究基地,美国人W.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 在20 世纪初提出了一种极具价值的分析方法即投入产出法(I/O,Input-output)。该方 法可以明确的分析出经济系统的不同部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依存关系。旅游产业既涉 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部门,还涉及了医疗、通讯、建筑等部门,由此可得出旅游业 与其它产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把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旅游业可以 很详细的得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弄清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最早 利用投入产出法来具体分析旅游经济效益的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F.K.哈姆斯顿(Hamston,1962)。他使用24 部门的模型来分析和计算美国怀俄明州地区的旅游乘数, 矩阵中的内生变量设定为家庭和当地政府。后来,为了明确间接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差异,以美国密苏里州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旅游乘数。他使用了22 部门的模型,把家庭和地方 政府分别作为内生部门和外生部门进行两次独立的计算,最后得出旅游诱导效应 3 倍于间接效应。此后,W.A.斯特朗(Strang)和H.甘伯尔(Gamble)分别计算出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以及威斯康星州的旅游乘数。在思考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B.H.阿彻尔发表 了著作《The Impact of Domestic Tourism》。在该书中提出了能够更好反应出某一旅游区 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入产出模型。阿彻尔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英国的Angledey 和Gwynedd 等地区进行旅游乘数的测算。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投入产出法计算过程比较 繁琐,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各部门之间彼此的制约因素难以分析并且各部门投入与 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非固定。基于以上种种的客观原因,使得投入产出法的应用产生 一定局限性。 世界旅游组织于1999 年6 月在“旅游影响经济的度量方法”世界级大会上提出可 以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旅游业各类的产出。该旅游卫星账户是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 的核算体系来设计的。卫星账户体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旅游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收 入,能够准确把握旅游业对GDP、就业以及国家收支平衡等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提出克服了以往旅游统计不能全面反应旅游业总产出的困扰。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已把旅游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在线旅游格局鲜明,巨头之下无完卵 2018年是中国在线旅游二十年的收局之年,风云变幻,群雄割据,在2018年末迎来了同程艺龙的上市,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在这个格局鼎定的一年中,携程依然是在线旅游的龙头老大,但是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在互联网的国度中,“消灭你、但与你无关”的跨界威胁从未停止,即使是携程这样的老大,也面临着跨界巨头来势汹汹的威胁,在在线旅游的格局中,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阿里飞猪将会在2019年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市场格局,场景迁移成为重要手段,在巨头之下,资本寒冬带来的是在线旅游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真正艰难时刻。之所以说场景迁移非常关键就在于随着手机里app越来越多,很多非常用场景的app就会被弃置甚至删除,常用场景的app才得以保留。携程因为是是行业龙头,且在酒店、航空、景区、游记攻略等方面都有联动效应,且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折扣力度大,才得以在手机中保留。携程2017年年度销售总额(GMV)达到6000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其他的在线旅游企业,诸如马蜂窝、同程艺龙、途牛、驴妈妈、众信

等无论是在资讯还是在SKU方面远远不及携程,跨界巨头进入旅游业后,首先承压的就是这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成员,面临app被删除的可能性巨大。 如果把餐饮娱乐等泛休闲旅游进行合并的话,美团点评这一巨头就进入了视野,从2015年开始,美团点评在酒店、景区等领域陆续发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美团点评在餐饮端的良好应用场景,成功的绑架了一大批都市人群,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必备app,在场景迁移中,由餐饮向泛旅游的酒店、景区的迁移较为平滑,而且积分通用、激励券互动等都能够带来良好的转化效果,这种场景的迁移极易被使用,配合专业化团队,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带来客户,这也是华南区美团点评在长隆门票销售代理逆袭携程的重要原因。 因此,美团点评虽然在目前的在线旅游中份额并不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力不可小视,2019年这种资本寒冬中,这样润物无声的巨头介入,更添行业压力。 阿里飞猪的成长则是依托于阿里集团,能够充分享受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融、阿里白条、借呗、花呗……等整个阿里系的资源,2016年阿里飞猪的年销售总额达到1000亿,2018年双11,购买旅行商品的用户同比增长了30%;机票公务舱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据阿里飞猪负责人介绍,阿里飞猪预计到2020年GMV将达到万亿。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与启示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及对我镇休 闲产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旅游度假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配套的设施与服务,并具有丰富的休闲度假内容,环境良好的旅游地。纵观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产业发展态势,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和确立我镇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发展及其趋势特征 (一)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从国际看,19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便捷交通的出现,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使大众休闲度假在欧美等国家日益活跃,具有医疗性质和保健性质的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域成为人们在闲暇时间竞相追逐的地区,随之出现了海滨度假、湖滨度假、山地度假和温泉度假等不同资源类型的度假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旅游度假风行全球,据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后期,大多数欧共体国家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年离家休假至少1次,如1994年,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英

国占59%,德国占75%,法国占57%,西班牙占55%;亚洲除韩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中休闲度假的比例至少占外出旅游的2/3。伴随着度假旅游的大发展,旅游度假区也呈现全面大发展趋势,如在加勒比沿岸、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国家的海滨地区、夏威夷、澳大利亚的海滨地区形成了以夏季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在欧洲的阿尔卑斯、韩国汉城附近的山地,出现了以冬季山地运动、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山地度假旅游区。目前世界比较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有6个,即西班牙的加那利蓝岛、土尔其的南安塔利亚、多米尼加的波多普拉、墨西哥的坎昆、韩国庆州的波门湖和印尼的巴厘杜阿岛等。 从国内看,真正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特别是1995年“五一”双休日假期的启动,以及1996 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度假旅游主题年”活动,旅游度假区获得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明确将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区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在国务院批准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将一批条件比较成熟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外资建设的度假区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增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数量,扩大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规模”;“把集中力量抓好海南热带海岛海滨度假地的建设作为全国开发旅游度假产品的重点”;“把青海、甘肃、新疆、黑龙江建成暑季度假旅游的新的热点地区,分流东部海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深圳在勘察设计领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开放的市场、公平的竞争、人才的聚集与行业的监管。深圳市住建局在勘察设计行业监管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深圳;勘察设计行业;监管;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深圳市目前从事勘察、设计及图审业务的企业共有249家,本地企业130家,外地企业119家。主营勘察业务的企业占15%,主营设计业务的企业占82%,专职施工图审查业务的企业占3%。2012年全市勘察设计行业年产值136亿, 9家建筑设计院挤身广东省百强企业,7家建筑设计院进入中国百强建筑设计院行列,4名建筑师载入中国百名建筑大师名录。深圳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在国内的知名度较高,代表作品有奥运场馆水立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2008年深圳市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美誉,获此殊荣的城市全球目前只有8座。2013年深圳在建筑行业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住宅工业化在国内率先试点。 一是简政放权。深圳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模式主要借鉴新加坡与香港的经验,政府的任务主要是制定并修订城市建设方面的政策与规划,出台地方性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实施行政审批、许可与执法检查等,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进行,社会管理与协调依靠中介机构进行。简单地讲,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赛场上,政府的作用是制定游戏规则,担当裁判员;企业的作用自主选择游戏的战术,担当运动员;市场的作用是通过优胜劣汰,让强者更强。深圳市建筑行业的资质初审、企业的备案、勘察设计文件质量的核查、勘察设计市场的整顿规范、工程评优、课题的编制、行业职称评定、建设信息统计管理等职能全部交给社会化专业组织进行管理。放权的结果加快了政府机构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的缩减,同时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的结构与素质,行政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深圳市住建局通过简政放权,将许多职

中国当前与日本80年代对外投资的比较及启示

未经允许请勿引用 经济预测分析 第 17 期 国家信息中心2015年5月25日中国当前与日本80年代对外投资 的比较及启示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 版图中不断升级的过程。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外 部环境与当时的日本具有一定相似性,比较这两个时期中 日经济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对外投资步伐、推动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正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由资本净输入国变为资本净输出国。 1、对外贸易难以继续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世界份额快速提升,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外向性提高,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13年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当前,我国外贸已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进出口规模占GDP比重在2006年达到63%的高点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参见图1)从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看,外贸将难以继续发挥以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巨额的贸易顺差既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额的迅猛增长,也引发了不少贸易摩擦,更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开始实施,活跃的海外投资日渐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并形成新的增长潜力。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 中国出口占GDP比重中国进口占GDP比重中国进出口占GDP比重 图1 中国进出口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2、对外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大规模净资本流入,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借鉴成果制度化.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 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 先后编制实施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建“公

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 1.酝酿启动阶段(—) 2.基础开发阶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正式建 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年初至年月) 4.转型升级阶段(年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总额为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 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白雪洁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摘要:从高速经济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虽然其通常意义上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早就实现。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呈现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独特性,这些特征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未来适应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日本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要重塑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启示 产业结构调整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力量既有来自于产业自身的内部力量,也有政府产业政策等外部推动力量。合理化与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化又贯穿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整个过程,简言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实现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产业竞争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从其战后的经济发展开始,就以顺畅地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多个产业发展的“奇迹”,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也持续了数十年。但到20世纪80年代,在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日本却没能继续以往的成功而一度陷入泡沫经济的漩涡之中。9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一方面承受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阵痛,一方面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1997年5月,日本政府抛出了《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重点培育的十余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及物流、环境、经营活动支援、海洋、城市环境整治、宇航、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培养等。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KZXB10063)。 作者简介:白雪洁(1971-),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

瑞士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瑞士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瑞士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有其自身特定的优势及政策,对此,本篇文章从区域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三个方面来对瑞士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并对其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瑞士区域经济分析 瑞士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机械、化工、纺织、钟表和食品5大工业部门是瑞士的工业支柱。瑞士出口的速溶咖啡和浓缩食品盛誉世界;瑞士钟表业有500多年的历史,享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共有600余家银行,分支机构5070家,银行总资本达5000多亿美元,纳税额占国家税收的20%,有“金融帝国”之称;瑞士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冶金、化工、医药、钟表、纺织品、服装及部分食品。但是瑞士只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瑞士名表、瑞士银行已经成为了瑞士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代名词。那么,瑞士何以从一个地域小国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呢?以下从三个方面对瑞士这个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分析。 一、区域资源环境 自然环境:1、位置: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南北长220.1公里,东西长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如果再加上农业、绿地面积,则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绿地所覆盖。瑞士是欧洲大陆三大河流发源地,有“欧洲水塔”之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阿尔河、罗讷河。2、气候: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很大。阿尔卑斯山由东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气候的分界线。阿尔卑斯山以北受温和潮湿的西欧海洋性气候和冬冷夏热的东欧大陆性气候的交替影响,变化较大;阿尔卑斯山以南则属地中海气候,全年气候宜人。瑞士夏季不热,冬天很冷。但是地理位置与多变的地形又造成当地气候的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自然资源:1、瑞士居中于欧洲大陆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为瑞士的对外贸易等诸多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虽然瑞士的各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当贫瘠,但是温和的气候、明丽的山水、纯净的空气,以及处于欧洲心脏的地理位置,都为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提供了绝佳条件。境内阿尔卑斯山脉雪峰连绵,不仅造就了如画的风景,也是滑雪和登山运动的发源地。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来自欧洲各国的游客猛增,给瑞士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

瑞士旅游业发展及启示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结课论文 中文题目:瑞士旅游业发展以及启示论文课程: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国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零一四年十月

瑞士旅游业发展以及启示 摘要: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愈来愈高,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更多的人去其他旅游,甚至出国进行旅游,而瑞士就是人们出境旅游地的首选。位于欧洲腹地的瑞士,虽然只有4.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760万人口,资源匮乏,但瑞士旅游业十分发达,早已成为与机械、化工并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瑞士旅游业更是世界的楷模,在不少方面能给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瑞士、旅游、发展启示 瑞士是令人向往已久的花园式国家,阿尔卑斯山多座令人心动的雪峰、1484个蔚蓝的湖泊,还有瀑布与溪谷、葡萄园与村屋、中世纪的小城建筑、枚不胜数的独特景点及长久中立国地位所酿造的和平安详与悠然恬静的环境,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一向被誉为“世界公园”。而瑞士旅游业发展更是有其独到的发展模式,给我们不少发展启示。 第一,瑞士拥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瑞士用尽了其湖光山色的优势,旅游产品遍及水上水下、山上山下、地面空中,还设计了许多文化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旅游项目,全年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旅游者。沿湖风光游和阿尔卑斯山多个峰顶的冰雪游全年火爆。 以铁力士山冰雪游为例,他们设计了世界第一个360度旋转缆车,可以直接把游客送上峰顶;游客可在山顶欣赏壮观的冰雪全景,也可以再乘冰川飞渡吊椅直达冰川公园。抵达冰川公园的游客,既可乘坐轮胎滑雪器在专用滑雪道上滑雪,也可尝试平衡滑雪车、冲雪摩托车和急速雪橇尽情地享受冰雪乐趣,还可跟着导游去冰川探险或冰川徒步游,获得一份难得的裂缝探险与穿越冰川的体验。在1800米高度还设有山地自行车、直立自行车与魔鬼自行车租借处,游客可在山路上骑自行车或徒步运动,沿途欣赏高山湖泊与高山花卉。瑞士的冰雪游安全、有趣、刺激,全年不停,无论在什么季节都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冰雪爱好者,仅此一项就收入不菲。 第二,瑞士把环保融入到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瑞士有完善的环保法规。我们在洛桑、苏黎世等多个城市都没有看见公共汽车,只有有轨或无轨电车在市内穿梭。许多景区都不准旅游巴士靠近,停车场设在离景区较远的地方,游客只能步行一段进入景区。 瑞士也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定。如日内瓦发展旅游业并没有去建高层酒店。城市建设法规严格规定,日内瓦城市中心限高37.5米,这是皮埃尔教堂的高度,100年前这里就是日内瓦城市的最高点,至今没有改变,任何新建筑都不能超过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摘要】主导产业的衰退往往会导致地区经济陷入发展困境,长远来看,培育新兴产业是振兴衰退地区经济的根本途径。战后,日本九州地区结合区位优势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经济重新崛起。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给我国衰退地区的产业转型,尤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产业衰退产业转型启示 战后的日本为了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了不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都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例如需求萎缩、资源枯竭、替代产品的出现和比较优势发生转移等,原有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消失,成为衰退产业。曾经对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产业,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学、造船等,由于发展环境的变化先后步入衰退产业之列。主导产业的衰退不仅会导致失业问题,而且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产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陷入发展困境。 本文以战后日本九州地区主导产业的衰退及其转型为案例,分析其替代产业的培育政策及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对我国衰退地区产业转型,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借鉴意义。 一、战后日本九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 本文以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变化为主要依据来概括九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九州地区就发展成为以钢铁、煤炭、化工、造船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基地。战后,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实行“倾斜生产方式”,集中发展煤炭、电力和钢铁等几个基础工业。50年代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日本经济恢复的需要,促使日本的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不断上升,九州地区的经济因此得到迅速恢复,到1960年九州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已占4%。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重心由“经济恢复”转向“经济振兴”,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转为扶持资本密集型产业,基础产业、原材料产业逐步让位于新兴的加工业。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逐渐弱化对九州钢铁工业的支持;同时,日本的能源结构由“煤主油辅”变为“油主煤辅”,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池田内阁于1961年7月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

瑞士各州产业及旅游介绍

瑞士各州产业构成及旅游业概况 资料来源:互动百科、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其他网站资料整理编辑 州 首府 主要产业 旅游 阿尔高州 阿劳 制造业发达,产业门类齐全,包括:机械和电子工业、电子和精准仪器制造、塑料和金属制造、医药和生物、化学工业等,拥有ABB 、阿尔斯通、罗氏集团、洛克威尔自动化公司等知名企业,是瑞士最大的工业州。 1.主要景区有巴登,是从罗马时代就已闻名的温泉地区。 2.阿尔高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城堡和收藏品丰富的博物院比比皆是。 外阿彭策尔州 黑里绍 资料暂无 资料暂无 内阿彭 阿彭策尔 瑞士最人口最少的一个州,面积排名倒数第二,是一个以农牧业,如放牧牛只与乳制品生产为主的地区。 旅游: 内阿彭策尔的乡村风光美丽怡人:河谷中的卵石、看似棋盘的田野、伯尔尼的秋天 1.位于没有汽车喧嚣的中心街道,具有独特的宗教风格且粉刷了亮丽色彩的房屋。 2.您可以完全融入到充满

策尔州传统的乡间风俗的氛围中, 尽情享受快乐的时光。 3.Alpstein 和Alpstein Massif令人叹为观止的景 色 4.Mostbrockli(稍有辣味 的肉干),阿彭策尔奶酪 Appenzell Alpenbitter(香 草茶)、Sparking Cool和阿 彭策尔啤酒均是不能错过 的该地区特产。 ◆ Folkloric博物馆和各 种手工艺、金属工艺制作家 们,将给您提供现场观赏制 做过程的机会。 巴塞尔乡村州利斯塔尔 州界形成于1833年,城乡 战争而分裂为北部的巴塞 尔(市)和南部的巴塞尔 (乡)两个半州。巴塞尔 乡村州是瑞士唯一通向海 洋的河运港口,年货物吞 吐量占瑞士全部外贸货运 量的一半。 巴塞尔乡村州首府利斯塔 尔(Liestal)海拔327米, 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背靠侏 罗山,老城区保存完好。郊 外有罗马自来水管的遗迹, 它是给上面提到的奥古斯 塔劳里卡供水的。从这里到 保罗山山脚下的瓦尔德堡 (Waldenburg)的铁路WB 的宽度,只有750毫米,是 瑞士最窄的,不过比较现代 化。在夏天,还有老式的SL 火车运行,铁路沿线有许多 钟表零件工厂。如果你要去 利斯塔尔,最好乘坐从巴塞 尔开往奥尔藤(Olten)方 向的火车,快车需要 10分 钟,普通列车需要15分钟, 每小时2-3趟。 巴塞尔城市州巴塞尔 巴塞尔城市半州的支柱产 业是医药工业、化学工业 和贸易业,由于巴塞尔以 北的莱茵河不再适合于大 型船只通行,巴塞尔莱茵 河港口成为了欧盟和瑞士 贸易中的一个重要换乘港 口。巴塞尔城市半州的金 巴塞尔是瑞士最古老的大 学的所在地,从中世纪开始 就作为学术和文化的中心 发展起来。除了欧洲最早的 美术馆之外,还有漫画博物 馆,纸艺博物馆等30多个 独具个性的博物馆。巴塞尔 有美丽的旧街区,同时也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