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与影》摄影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光与影》摄影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光与影》摄影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光与影》摄影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基础班:《光与影》摄影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光与影》教案

《光与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教材分析: 光与影是什么?是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是挚爱伉俪的如影随形,是明眸与心灵的互呈表里,是绿叶对根的深情相依。光与影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或显现眩目的色彩,或呈现冷静的优雅,或表现和谐高古的沉静. 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五年级学生能做较好的理解,本课教材编写时没有加入太多的专业术语,目的在于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关注自然现象的习惯。 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发现光与影、表现光与影。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透过音乐般律动的光与影,将认知的体验反映于表现光影给人的强烈效果上,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创意上给观者强烈心灵体验的光与影才会美丽,完成后共同欣赏,分享。 教学重点:

认识光与影的黑白灰;欣赏光影效果的作品。 教学难点: 选择使用各种工具大胆的表现光与影。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自选画笔。 (教师)各种形式的画笔、色彩卡纸、图片、范画。(教师可采用的游戏参考:皮影、手影、剪纸、踩影子等加强对光与影的认识。) 教学过程 1.有趣的引导及互动。 (1)做游戏:光在哪里?我的影子在哪里?游戏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光影、发现光影。 方法:在拉上窗帘的教室里,教师请五六位同学上来,表演光与影的游戏。一位学生拿着手电筒分别从前后左右向其余几位同学照去,下面的同学分辨光源,体会光与影变化。同时配音乐:可将阿牛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一束光线照过来》,“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种光影都不一样……”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影子随着光在变化了吗?我们应该怎么称这些光源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逆光、顶光、正面光源等等。 教师鼓励:我们也来表现在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好吗?

浙美版小学美术 10 光与影 教学设计 (1)

10 光与影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创作能力。 3、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上都不错。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铅笔的掌握比较自如,线条运用流畅。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尝试、自由创新。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表现光与影。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们能做较好的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光与影 1、情境导入,情感升华 (1)布置较暗的空间环境。(将教室窗帘拉上) (2)播放图片, 问:“你看见了什么?” 感悟:物与影在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生动演绎! 问:“生活中,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教师小结:光与影是什么?似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她们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神奇,或冷静的优雅;或和谐的沉静。 (3)揭示课题(板书:《光与影》)。 2、初步感知,体验光影

(1)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当模特,教师用手电筒演示不同光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光与影。 问:“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影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该怎么称呼这些光源?” 教师补充式小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正面光源、逆光、顶光等。(板书) (2)感受光影①展示图片 2 问:“这是什么?” ②展示图片 3,强光下的球体石膏像 问:“同样的物体,效果有何不同?” “如此的强光,你看见什么样的对比光线?” 教师补充式小结:只有黑与白,只有黑与亮两种光影。 板书:明、暗。 ③将教室的窗帘打开,感受光影给予的情境感受。展示图片 4、在弱光环境下,强光照射的物体、正方体石膏像; 问:“你看见了什么?” “这时的光影有了什么变化?” (板书:黑、白、灰) 教师小结:有了微弱的环境亮光,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光、影效果,形成了黑白灰的关系,物体有了更明显的立体感。 ④展示表现光影步骤图教师边讲解步骤,边在8 开素描纸上示范表现球体光影。 ⑤观察比较:没有光影,空间感不明显。教师范作,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出现了亮部、暗部和阴影,光影的出现让物体变得更有立体感与空间感。 ⑥学生试着在32 开素描纸上快速表现球体或正方体黑、白、灰光影。 5、深入探究,解读光影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艺术表现形式下的光影作品。(1)欣赏《衣纹习作》 问:“画家为什么能把衣服的皱褶画得如此有立体感、如此有美感?” 小结:恰到好处地运用黑、白、灰,运用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表现丰富的光影效果,把衣纹的质感、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用黑、白、灰表现光影,还有其他其他方法吗?让我们继续来探究。 (2)展示《草垛》,感受黑、白、灰光影。 (3)展示作品《草垛》,体会画面中炫目的色彩光影。 问:“画面中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草垛?你从哪里发现的?草垛和它的影子分别是什么颜色?” 剖析光影下的色彩关系(互补色) 小结:莫奈一生中画了很多很多的草垛,画出了草垛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别样的美。有的灿烂无比、有的冷清孤傲、有的生动活泼?与其说莫奈是在画草垛,不如说是在画自己,

《绘画中的光与影》教学设计

《绘画中的光与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光和影的现象并运用于简单的绘画作业。 2、发展学生立体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难点:光源方向的区分和立体感的表现。 课前准备 教师:照明器、苹果实物、示范用纸,铅笔、范图等。 学生:铅笔、橡皮、素描纸等。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 1、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 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 (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 (2)建筑物要有稳定性; (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 3.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 二、看一看 1、教师出示一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三、画一画 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个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

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四、说一说 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 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 五、想一想 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用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察其明暗变化。

《光与影》教学设计

《光与影》教学设计 《光与影》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胡丹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第二部第二部分是什么是光源; 第三部第三部分是影子的特点。 本课的探究活动有三个: 第一个是探究影子的长短、位置和什么有关。 第二个活动室探究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第三个是样子的形状和什么有关。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从观察影子开始认识光传播的特点,并且与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内容相呼应。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会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但对于影子产生的条件还需要屏,还是不太说得出。影子的其它特点的认识也比较模糊,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光源和影子的关系。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发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 2.能够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 3.知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光源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的形状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影子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 2.通过对哪些物体是光源的判断知道光源的定义。 3.通过做光和影的实验,得到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发现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2.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光源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的形状有关。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光与影的课件、手电筒、长方体木块 学生(每组):手电筒一个,KT板屏幕一个、长方体木块一个、尺子一把。【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3分钟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户外做操时,我忽然发现站在第二排的张煜程小朋友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双手在胸前来回摆动,根本就不是在做操。我刚要提醒他,只见他又停了下来,一会儿看看地面,一会儿看看小手,原来他在玩影子。我没有制止他,他一直专注地玩到做操结束。做完操,我把原来制定的十米往返跑,改为踩影子游戏。孩子们发现了许多有关影子的秘密,由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影子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了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了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下面这个案例只是其中之一,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件、影子变大变小、日晷等经验),通过猜测、记录上午9点下午3点之问,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索太阳、人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2、能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难点: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时光源。 3.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形木块、A4纸、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室里所有的窗帘全部拉下,灯都熄灭)教师以手影游戏引入,利用投影

机的灯光,教师现场做手影,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影子判断是什么小动物。让也有些会手影的学生上台来表演。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影子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说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知识构建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最首要的是要有光,那有光就要有光源。哪位同学尝试地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光源。 同学1:要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同学2: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比如:现在我们教室的日光灯,现在熄灭了,没有发光,所以说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很不错,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的光源。实际上就是光源就是这两个同学说的。哪个学生再来总结一下光源的概念。 同学3:能自己发光并且在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知道了光源的概念,你能判断下面的物体哪些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呢? 全班同学一起判断。 三、实验探究 师:将一本书放在投影机和白板(屏)之间,学生能看到影子,书本向投影机方向移动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大。 书本远离投影机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小了。 师:通过刚刚小小的实验,我们发现影子是可以变化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下发学习单(即课本上25页) 1、实验器材的准备:手电筒、A4纸、木块 2、说明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光和影》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

《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影子的动画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出示影子游戏的动画)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2.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得不太成功,原因是我对教材理解的不透彻,以至于学生在最后没有得出影子的特点来。五年级要求学生可以按照课本独立做实验,可是我这三组实验中却疏于指导,没能给足学生充分看书独立思考的时间,忽略了我面对的是学生,而是让学生一味顺着我的思路来,结果却没达到预期目标。从这看出,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学,就要给他们时间,指导他们怎样注意实验中的问题,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教学效果才好,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对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给与肯定与否定。说明我对教材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弱,这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训练。 《祖国在我心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1.绘画中的光与影教案

11.《绘画中的光与影》教案 1、教材分析 (1)、本课《光与影》。首先,让学生了解光与影是什么?其次,通过光与影,物体会出现怎样的效果?最后,如何运用光与影,表现不同的物体。 (2)、光与影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或显现眩目的色彩,或呈现冷静的优雅,或表现和谐高古的沉静. (3)、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能做较好的理解,本课教材编写时没有加入太多的专业术语,目的在于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关注自然现象的习惯。 2、学情分析: (1)理解能力比较强 (2)观察能力也不错 (3)、相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铅笔的掌握,比较自如,线条运用流畅 (4)会尝试、会创新 3、教学思路: (1)、游戏,引出课题 (2)、图片欣赏(有影子的图片与无影子的图片;光照射下的桔子图片),了解光与影的相关知识 (3)、试一试,从中了解不足之处 (4)、继续欣赏图片(大师的素描作品及油画作品) (5)、画一画 (6)、评一评 六、教学准备: 1、学生:绘画工具(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2、教师:PPT课件、铅画纸、道具(画圆的步骤)等 七、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

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4、重点:认识光与影,并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 5、难点:如何用单色或彩色表现出光与影的效果 八、教学流程: (一)、导入(2 分钟) 1、设计情境: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现在站在国际舞台上,而周围是一片漆黑。突然,“啪“地一声,你的头顶上,一盏灯亮了。这时,你感觉到一道什么打在你的身上,而你的脚边又出现了一道什么呢? 2、教师提问——感觉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回答——光;影子 3、揭示课题《光与影》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想象,引出课题) (二)、正课( 18 分钟) 1、欣赏图片(有影子和无影子物体) 提问:①、发现了什么? ②、有影子的给你什么感觉? ③、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2、欣赏图片(在光照射下的桔子) 提问:桔子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亮部、暗部、阴影以及明暗交界线 3、欣赏图片(在光照射下的球体) 提问:亮部、暗部、阴影以及明暗交界线分别是? 4、试一试(学生画一画,教师指导) 5、排一排 (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排一排教师的绘画步骤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排序和指导中发现的不足,一并说明绘画的正确方法及步骤

光和影公开课教案

《光和影》教学设计 水径小学江妙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遮挡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体的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2分钟) 展示小狗图片,观看视频《狗狗的一天》。让学生由视频中的手影表演激发对“光和影”的兴趣。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光和影。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讨论影子产生的条件(5分钟) 1.展示手影及皮影图片,提出问题: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2.根据学生回答,整理主要问题: ⑴需不需要光?光从哪里来? ⑵影子是谁的影子?

⑶需不需要有东西承接影子? 由此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光屏 三、认识和判断光源(5分钟) 那么,什么是光源呢?先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判断一下这些是不是光源?(图片展示烛光、日出、萤火虫、荧光棒、月亮、灯泡)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提炼重要词语:能发光、在发光。 给出光源概念:像电灯一样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过渡】学习了光源这个影子产生的前提,那影子和光源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学学影子的特点。 四、探究影子的特点(20-25分钟) 1确定小组任务,完成三个小实验。由组长上台领取实验器材。 2实验探究:影子的特点与光源的关系 实验一:影子的长短与光源角度的关系 实验员由小木块的左右和上方分别照射小木块,记录员在实验记录单背面画下影子,观察员负责核对检查是否属实,组长总结。 实验一记录单

绘画中的光与影(教案);冀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11、绘画中的光与影(详案) 冀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目标】1、知道光与影在绘画艺术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光与影在造型中的基本表现规律; 3、能够尝试运用光与影进行绘画练习和创作。 【重难点】1、光与影在造型中的基本规律; 2、运用光影规律进行绘画练习和创作。 【教具】《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图册;《手的习作》图册;写生灯;石膏几何体:立方体、球体、圆锥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猜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 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我走它也走,我 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强它显形。 生:影子。 师:是的,谜底是“影子”,什么时候会出现影子呢? 生:光照射物体的时候。 师:光影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我们都很熟悉,光与影也 是绘画中表现物象的重要语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11课绘画中的光与影。

(板书:11、绘画中的光与影) 二、讲授新课 (一)光与影在绘画中的作用 师:欣赏戈雅的油画《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和达·芬奇的《手的习作》两幅艺术作品, 小组讨论,两幅画中都运用了光与影,它们的作 用一样吗?有什么区别?讨论结束后小组派代表 发言。 (教师深入小组,引导讨论。) 生:两幅画中光影的作用不一样。《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侧重在光与影对画面气氛的塑 造上;《手的习作》侧重在光与影对形体的塑造 上。 师:光与影在绘画中的作用有渲染氛围,塑造形体等。 (二)光影造型的一般规律 (分组观察写生灯照射下的几何体) 师:观察几何体受光情况,分辨几何体在稳定光源下所呈现的明暗变化。 师:尝试把你观察到的明暗变化归纳成三大面。 生:亮面、灰面、暗面。 师:观察球体受光情况,进一步归纳,区分出五种不一样的明暗变化。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光与影》教案

第二单元 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光与影_浙美版

光与影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4、重点:认识光与影,并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 5、难点:如何用单色或彩色表现出光与影的效果二、教学准备 1、学生:绘画工具(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2、教师:PPT课件、铅画纸、道具(画圆的步骤)等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设计情境: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现在站在国际舞台上,而周围是一片漆黑。突然,“啪“地一声,你的头顶上,一盏灯亮了。这时,你感觉到一道什么打在你的身上,而你的脚边又出现了一道什么呢? 2、教师提问——感觉到什么?看到什么?学生回答——光;影子 3、揭示课题《光与影》(二)、正课 1、欣赏图片(有影子和无影子物体)提问:①、发现了什么?②、有影子的给你什么感觉?③、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2、欣赏图片(在光照射下的桔子)提问:桔子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亮部、暗部、阴影以及明暗交界线 3、欣赏图片(在光照射下的球体)提问:亮部、暗部、阴影以及明暗交界线分别是? 4、试一试(学生画一画,教师指导) 5、排一排(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排一排教师的绘画步骤(2)、教师根据学生的排序和指导中发现的不足,一并说明绘画的正确方法及步骤 6、欣赏作品(达芬奇《衣纹习作》)(1)、教师介绍:这幅作品《衣纹习作》出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之手。(2)、提问:你对这幅作品有何感受?(3)、总结:大师恰到好处地运用黑、白、灰,把衣纹的质感、空间感表现的淋漓尽致。(4)、这幅素描作品,还给你什么感觉呢?(提示:从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光与影》教学设计

《光与影》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影子游戏”、“寻找光的传播路线”、“制作小孔成像盒”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训练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 研究光时,学生一开始便会质疑:光从何而来?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动机,以认识光源作为本课的导入,提出光源发出的光照在物体上时会产生什么现象?让学生从“影子游戏”开始,观察影子产生过程,设计实验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物体的影子产生的秘密是什么?将探究引向深入,教材用插图启发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寻找光的传播路线”,解释影子产生的现象。最后用《墨经》里小孔成像科技史引领学生完成一个“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本课教材按“观察提问→猜想与假设→实验→结论→交流→应用”的结构来组织教材,能力训练重点是实验和实验描述的能力,重点活动是“影子游戏”。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生活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但他们对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的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 2.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3.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探究: 1.引导学生用对比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3.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图文说明制作小孔成像盒。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介绍有关皮影戏和我国《墨经》记载的“小孔成像”科技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影子游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子秘密的兴趣。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学设计

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八、教学后记

三年级科学湘教版《光与影》教学设计.doc

《光与影》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史晓习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光和影》第一课吋(P52—53)。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形似的手影游戏,启发儿童的联想思维。引导学生用对比的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影子游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子秘密的兴趣。 通过介绍有关皮影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科学矢口识: 知道什么是光源。 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影子的产生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手电筒、橡皮擦、魔方、瓶子 教师演示材料:教学课件、手影戏视频、透明胶片、 教学过程: 观赏导入——认识光源——实验验证——生活屮的影子——拓展总结 一、教学引入 1、手影戏观赏、介绍 师: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想看吗?学生说:想。 请大家欣赏节H《逗趣》 播放视频《逗趣》 师:好看吗?剧小生动的动物和头像是什么? 如果学生说是手,我会问那手为什么是黑色的?对,那是手的影子。 师板书:影 师:大胆猜想一下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与什么有关? 生:光和物体 师:到底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真的和光和物体有关吗?你们的猜测对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光与影的世界吧! 出示并板书课题:光与影(学生齐读课题) (二)认识光源,奠定基础

1、师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物体图片(电灯、月亮、太阳、镜子、火柴、萤火虫),它们会发光 吗? 师:那些会自己发光?(电灯、太阳、萤火虫) 2、师总结梳理,揭示并课件出示“光源”概念: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师:我们生活屮有很多物体可以成为光源,比如“手电筒打开后可以成为光源”,你能像 老师这样举儿个例子吗?——什么在什么吋候可以成为光源? (三)影子游戏,探究影子产生条件 过渡:有光源就能产生影子吗?(不能)还需要什么的条件?(物体 .................. 等)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科学是讲究事实的,就要用实验来验证。 1、下面我们來做一个影子实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手电 筒、魔方、白纸、橡皮擦、杯子(师逐一展示) 在各小组领取材料之前请同学们先小组交流:①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②怎样做这个实验?(让生交流2分钟左右) 师:大家讨论完了吗?现在请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和试验单,请各小组长将实验材料先放在你们小组的桌子小间。 2、师: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我有点提示,请同学们先一起读读: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注意轻拿轻放实验材料 %1、边想边做。 %1、仔细观察,认真填写实验单。 %1、音乐停止活动结束。 始实验之前老师要关掉教室灯光。 3、师:现在开始实验。(学生实验吋老师巡视指导,基本上每组都有收获吋教师打开教室灯光。) 4、现在请每小组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请生说) 课件出示记录表 影子产生的条件实验记录单 我的发现 实验材料实验现象 (有无影子) 有、 、 才能产生影子 ①、学生说到自己小组有看到影子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做的实验,用什么照到什么上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光和影》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光和影》篇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时光源。 3.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形木块、A4纸、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室里所有的窗帘全部拉下,灯都熄灭)教师以手影游戏引入,利用投影机的灯光,教师现场做手影,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影子判断是什么小动物。让也有些会手影的学生上台来表演。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影子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说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知识构建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最首要的是要有光,那有光就要有光源。哪位同学尝试地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光源。 同学1:要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同学2: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比如:现在我们教室的日光灯,现在熄灭了,没有发光,所以说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很不错,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的光源。实际上就是光源就是这两个同学说的。哪个学生再来总结一下光源的概念。 同学3:能自己发光并且在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知道了光源的概念,你能判断下面的物体哪些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呢? 全班同学一起判断。 三、实验探究 师:将一本书放在投影机和白板(屏)之间,学生能看到影子,书本向投影机方向移动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大。 书本远离投影机时,会发现什么?

《光和影》教学设计

《光和影》教学设计 。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许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等现象,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本课教学思路: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这个活动是第一个活动且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第二个活动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已经有了前一个活动的基础,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验证猜想。第三个活动影子的形状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只做简单的探究。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实际地去观察、整理数据、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在完善概念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准备教师演示:课件、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体的小木块。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体的小木块。板书设计光和影光挡光物屏影子斜射长直射短离光源近大离光源远小光照面的形状形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想不想看?一边看一边思考: 1、这是什么表演? 2、表演时需要准备什么?(《动物世界》是一个手影表演的视频,在此处运用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直观的展现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和屏,为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的教学铺平了道路。)播放手影表演《动物世界》。哪位同学来回答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有了光就能产生影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光和影。板书:光和影 二、组织活动开展探究 (一)、认识光源教室里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光?学生会说电灯、手电筒,引导必须是打开的。(目的在于揭示光源的概念中“正在发光”这个要点。)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投影机里的光源。

五下美术《光与影》教案

光与影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 创作能力。 3、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16开素描纸一张,铅笔(或彩铅、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素描灯),16开素描(学生用),8开素描纸一张,铅笔、彩铅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情感升华 (1)布置较暗的空间环境。(将教室窗帘拉上) (2)播放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黑暗中强光照射的物体,给予学生光的震撼,带来的影的细腻。 问:“你看见了什么?” 感悟:物与影在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生动演绎…… 问:“生活中,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教师小结:光与影是什么?似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是明眸与心灵的互呈 表里。她们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神奇,或冷静的优雅;或和谐高亢的沉 静。 (3)揭示课题(板书:《光与影》)。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计,观看视频,主观感受熟悉而陌生的光,带来光影的 震撼与细腻,为后面光影教学、光影创作作情感升华与铺垫。 2、初步感知,体验光影 (1)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当模特,教师用手电筒(或素描灯)演示不同光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光与影。 问:“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影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该怎么称呼这些光源?” 教师补充式小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正面光源、逆光、顶光等。(板书)(2)感受光影 ①展示图片2 问:“这是什么?” ②展示图片3,强光下的球体石膏像 问:“同样的物体,效果有何不同?” “如此的强光,你看见什么样的对比光线?” 教师补充式小结:只有黑与白,只有黑与亮两种光影。 板书:明、暗。

2019-2020年六年级美术上册 光与影 教案 浙美版

2019-2020年六年级美术上册光与影教案浙美版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教材分析: 光与影是什么?是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是挚爱伉俪的如影随形,是明眸与心灵的互呈表里,是绿叶对根的深情相依。光与影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或显现眩目的色彩,或呈现冷静的优雅,或表现和谐高古的沉静。 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六年级学生能做较好的理解,本课教材编写时没有加入太多的专业术语,目的在于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关注自然现象的习惯。 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发现光与影、表现光与影。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透过音乐般律动的光与影,将认知的体验反映于表现光影给人的强烈效果上,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创意上给观者强烈心灵体验的光与影才会美丽,完成后共同欣赏,分享。 教学重点: 认识光与影的黑白灰;欣赏光影效果的作品。 教学难点: 选择使用各种工具大胆的表现光与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选画笔。 (教师)各种形式的画笔、色彩卡纸、图片、范画。(教师可采用的游戏参考:皮影、手影、剪纸、踩影子等加强对光与影的认识。) 教学过程 1.有趣的引导及互动。 (1)做游戏:光在哪里?我的影子在哪里?游戏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光影、发现光影。方法:在拉上窗帘的教室里,教师请五六位同学上来,表演光与影的游戏。一位学生拿着手电筒分别从前后左右向其余几位同学照去,下面的同学分辨光源,体会光与影变化。同时配音乐:可将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