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答案

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答案

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答案
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答案

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2.5

1、中华民族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著称于世。(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中国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方向。(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5

3、时代的变化为中国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新的使命。(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0.0 4、全球化是以时代性为核心价值诉求的现代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过程。(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0.0

5、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5 6、“中国精神”的建构乃中华民族复兴内在的、自觉的要求。(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5

7、“中道”源于道家。(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2.5

8、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5

9、中国精神秉持变化与流动的生命观。(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5

10、中国精神只包含阳刚层面。(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第2部分:单选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2.5

1、在当代中国,(),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2.5分) 得分:

A 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坚持大力发展经济

C 坚持文化大繁荣

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确答

案:D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中写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

2.5

灭。”(2.5分) 得分:

A 《哲学的贫困》

B 《共产党宣言》

C 《政治经济学批判》

D 《剩余价值理论》

正确答

案:B

2.5

3、“中国精神”是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5分) 得分:

A 时代进步

B 经济发展

C 爱国主义

D 改革创新

正确答

案:D

2.5

4、“中国精神”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5分) 得分:

A 时代进步

B 经济发展

C 爱国主义

D 改革创新

正确答

案:C

2.5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语出()。(2.5分) 得分: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孟子》

正确答

案:A

2.5

6、“中国精神”的追求与实现,首先需要有()的自觉和自信。(2.5分) 得分:

A 文化

B 政治

C 经济

D 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正确答

案:A

2.5

7、中国精神推崇()。(2.5分) 得分:

A 创新

B 发展

C 和谐

D 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正确答

案:C

2.5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紧密结合的。(2.5分) 得分:

A 制度

B 法律

C 政策

D 法规

正确答

案:A

2.5 9、()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5分) 得分:

A 党的十八大

中国民族报--介绍金炳镐20150213

中国民族报2015年2月13日第8版 金炳镐:相伴中国民族理论40年 □ 本报记者李翠 金炳镐给学生们授课。 2003年,金炳镐被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成为全国民族院校首位获此殊荣的教师。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伴随着诸多“第一”:见证并参与全国第一个民族理论本科专业的诞生,牵头申报并获得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点,成为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博士生导师。 在中央民族大学从教40年,他著作等身:在国内外出版学术著作83部,发表学术论文550多篇,编写全国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材20多部。 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研究领域,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的观点和概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开拓了民族理论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 他就是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的代表性人物—— 熟读经典著书立说 1974年夏天,24岁的朝鲜族大学生金炳镐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政治系毕业,被分配留在母校工作。考虑到他学习的是政治理论专业,学校将他安排在政治系民族理论教研组做助教。 留校的头3年,金炳镐受到了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族学家施正一的悉心教导。3年后,学院干训部民族理论政策教研室和政治系民族理论教研组共同组建了研究部民族理论政策教研室,金炳镐转入该教研室,又得到了教研室主任白静沅和刘锷、何润等教授的指导。这一时期在协助编纂《民族问题语录》、《民族问题著作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毛主席关于民族问题的部分论述》、《民族问题文献汇编》的过程中,金炳镐埋头苦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经典著作,做了大量的积累。 1980年至1981年、1985年至1987年,金炳镐先后在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教师进修班、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理论助教进修班在职学习,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老一辈民族理论工作者的当面教授。 这段时间,金炳镐在认真教学的同时,还刻苦钻研、勤奋写作,试图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领域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在前人的基础上,金炳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得到了我国著名民族理论家牙含章等专家学者的肯定,并被推荐至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兼职。 担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副会长等职务的30多年间,金炳镐参与组织了近40次全国性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和青年民族理论工作者学术座谈会,连续16年编辑学会季刊《民族理论研究》。1989年,此刊物被评为全国17种民族研究核心期刊之一。 “做编辑的16年使我收获颇丰。我从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大量文章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在金炳镐看来,如饥似渴地阅读理论大家的著作和文章为他奠定了理论的根基,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擦出他思想的火花,点燃他研究的激情。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2014修订)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科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代码204005 课程类型 A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16 学分1学分 实践学时实践学时比例 适用专业所有在校各专业专科学生 备注信息 二、课程定位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最近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从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出发,不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不断加强现实民族问题和党的民族政策研究,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有着极端重要性。我校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必须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充分发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优势,继续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与研究。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使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地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在我们这样的一所民族地区的高职高校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就是出于这一教学目的而专门开列的。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理论性、政策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导向性很强。 本课程内容大体按照“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逻辑顺序展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关于中国和世界民族及民族关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2.学时学分:40学时 3.开课对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 4.课程类别: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少数民族预科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纲领原则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 三、课程各章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总体要求】 本课程教学,总体上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的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民族政策的教育;进行全面的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进行良好的运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观察和分析以及解决实际民族问题能力的教育和训练。 [各章具体要求及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内容】 一、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 四、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要了解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掌握新中国历代领 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中国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民族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民族与宗教 第三节中国的民族识别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民族概念的定义和民族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要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六个特征的理论;掌握民族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深 入领会中央提出的“有些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的论

民族理论08试卷A

注意事项: 1.考生将姓名、学号等信息写在试卷相应位置; 2.必须使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位置答题; 3.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A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 A.1979年B.1952年C.1984年D.1956年 9.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有 A.44个B.45个C.46个D.47个 10.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A.1947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 11.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建立了民族自治区 A.3个B.4个C.5个D.6个 1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A.80%左右B.64%左右C.45%左右D.27%左右 13.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A.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B.正确执行民族团结政策 C.大力举办民族教育D.各民族一律平等 14.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实施范围是我国135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这项工程的名称是 A.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B.兴边富民 C.国防建设工程D.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工程15.克拉玛依油田位于 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 16.旗袍是中国以下民族的传统服饰 A.汉族B.满族C.蒙古族D.瑶族 17.《阿诗玛》是中国以下民族的民间长诗 A.傣族B.苗族C.白族D.彝族 18.好来宝是中国以下民族的民间曲艺

A、哈萨克族 B、朝鲜族 C、撒拉族 D、蒙古族19.泼水节是中国以下民族的传统节日 A.京族B.壮族C.傣族D.苗族20.“那达慕大会”是中国以下民族的节庆活动 A.柯尔克孜族B.俄罗斯族C.塔塔尔族D.蒙古族21.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之一,他的民族成分是 A.汉族 B.蒙古族 C.满族 D.水族 22.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有 A.8个B.9 个C.10 个D.12个23.“芦笙会”是中国以下民族的重要节庆 A.苗族B.瑶族C.畲族D.布依族 24.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情节严重的,其处罚为A.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5.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自治州 A.30个B.35个C.25个D.20个 26.、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军事家、战略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粟裕的民族成分是 A.蒙古族 B.苗族C.侗族 D.土家族 27.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 A.在逐渐增多B.在逐渐减少C.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D.正在消失28.除特殊情况外,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是 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 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 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 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 29.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A.中央民族工作会议(1992年1月)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第一章).doc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充题 Pl)l.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民族)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尺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尺族利尺族问题发展的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乂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最一般规律)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D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P4)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來,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P2)4.尺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5.尺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利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 P3)l. (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重视政策的运用 C.理论和政策兼纳 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 P7)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A)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 D.政治性 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尺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 )的问题。 A.尺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C尺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尺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P2)l.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A.研究尺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尺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P5)2.尺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D )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总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 P6)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 )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B.认真、全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E.对尺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P3)4.尺族理论(ABCD)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门实践科学。 D.是一门交叉学科 E.是一门新兴学科 四、辨析题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常考点

1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民族经济不同的发展形态,(1)汉族地区生产发展水平较高资本主义产业活动也比较活跃(2)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杂居,或同汉族聚居的地区相互连接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或接近当地汉族水平,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侧相对落后。 3民族的概念: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4构成民族的六大特征:(1)共同的历史渊源(2)共同的生产方式(3)共同的语言(4)共同的文化(5)共同的枫树习惯(6)共同的心理认识 5民族识别的必要性:第一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是个少数民族真正成为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第二:民族识别时确定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第三:是试试民族区域自治的需要。第四:是增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6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内部条件,(2)战争,暴力冲突等是民族发展的外部条件, 7民族是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出现。 8民族的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9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在民族形成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也称作此生形态民族,他表现为“同源异流,同源同流”。 10民族的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的发展和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11民族同化的类型有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 12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13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14全世界各民族将经过一定的发展,最终走向融合消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15民族问题的内涵:(1)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2)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4)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16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 17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18民族问题的特征:(1)民族问题的普遍性(2)民族问题的长期性(3)民族问题的复杂性(4)民族问题的国际性。(5)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19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1)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2)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4)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20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1)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有任何的特权。(2)主张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更对少数民族的权力上给予更多的保护。(3)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产出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4)主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应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5)主张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有机的统一。 21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发》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2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本事务的权利。 23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1}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形势和一般原

2019智慧树知到[民族理论与政策]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民族理论与政策]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1.【单选题】斯大林在()中提出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 2.【单选题】一般来说,最初民族形成于 答案:原始社会崩溃,氏族、部落瓦解时期 3.【单选题】清代的《嘉庆会典》中曾经把全国的民族构成以"户" 的形式分类为 答案:15种 4.【单选题】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国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多达()多个,其中仅云南省就达200 多个。 答案:400 5.【单选题】1979 年,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经识别后得到确认。至此,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陆续确认了55 个少数民族。 答案:基诺族 6.【多选题】侧重于从民族的社会属性上划分,可以将民族划分为 答案: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7.【多选题】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 答案:民族特征民族源流民族意愿 8.【判断题】族体渊源也就是共同族源,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共同性或同源性。 答案:对 9.【判断题】古尔邦节既是伊斯兰教的节日,也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民族节日。 答案:对 10.【判断题】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答案:对 [第二章测试] 1.【单选题】人类远祖最初的群体是()。 答案:原始群 2.【单选题】部落联盟最初都是因()而结成的暂时的军事性组织。 答案:防御与掠夺 3.【单选题】民族同化的类型可分为()。 答案: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 4.【单选题】民族的物质产品生产、精神产品生产和自身生产及其有关方面的有机的排列和组合被称为()。 答案:民族结构 5.【单选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族内部的()一旦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答案:阶级对立 6.【多选题】民族发展一般经历哪些基本发展阶段()。 答案:封建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奴隶制民族资本主义民族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复习

一.选择题。 1、民族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等多为属性。 特征:共同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音、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 2、民族识别的标准,如何识别: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源流是民族识别的重要历史依据,民族意愿是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 3、民族问题产生的因素:民族差异、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阶级性及与之联系的民族政策。 4、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时间:2005年5月18日 二、名词解释。 1、民族同化:指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的类型有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 2、民族平等: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3、民族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习尚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 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按其行政区划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5、民族文化: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中和,是各民族的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是该民主智慧的结晶。 6、民族的概念: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7、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三、.简答题。 1、民族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一)、民族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二)、民族与宗教有各自产生发展的规律。 联系:(一)、有些民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宗教 (二)、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三)、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长期存在? 答:(一)、民族的存在是长期的。人类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存在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旧社会反动统治阶级所造成的民族隔阂、民族猜疑、民族歧视等心理和影响还将长期存在,它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三)、历史上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使少数民族获得了与大民族在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但由于历史上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统治民族中剥削阶级的压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一般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四)、根本改变这种状需要很长时间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同国际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它必然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 (五)、社会主义时期,在农牧关系、农林关系、农商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与上级政府、民族自治区与一般行政区之间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民族矛盾,出现民族问题。 3、有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答: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民族的民族关系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为本质特征,它是由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4、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答:政策:“中国共产党尊重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为什么:(一)、是由各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产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1、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民族的要素之一。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二)、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问题的关系。 (三)、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 1、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表现。 2、各民族语言文字存在长期性和稳定性是马克思关于在语言文字原则的重要科学依据。 3、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5、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内部条件。 (2)、战争、暴力冲突等是民族发展的外部条件。 6、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1)、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2)、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4)、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7、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 (1)、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有任何的特权。(2)、主张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更对少数民族的权力上给予更多的保护。(3)、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产出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4)、主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应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5)、主张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有机的统一。 四.论述题 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和意义 答:一、表现:1、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团结奋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也成为和平发展的世界大国,受到世界瞩目,在这种创造和贡献中,各民族民运联系在了一起,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这是民族的共性之一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绪论: 1.中国民族理论:即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 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在长期的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P1 2.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民族和民族问题内容:中央十二条P1 3.中国民族的特点:P2-4 (1)民族人口特点: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P3 (3)民族经济发展的特点:①一般说来,汉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并建立起较先进的工业体系,资本主义产业活动也比较活跃。 ②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杂居,伙同汉族聚居地区相联接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当地汉族水平 P3 (4).不同的社会形态:①封建制度②封建农奴制③奴隶制④原始公社制 P4 4.民族观: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P23 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一、民族的基本特征(填空或名解):①共同历史渊源②共同生产方式③共同语言 ④共同文化⑤共同风俗习惯⑥共同心理认同(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相同的心理特质)心理认同—精神纽带 P31-32 二、民族类型的划分: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依据 P35 ①从自然属性的角度(民族特征发展成熟程度)分为:形成中的民族或形成初期的民族、发展中的民族; ②从民族社会属性(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也是民族划分的基本历史类型 三、民族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P36-37 区别:①民族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是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 ②民族与宗教有各自产生发展的规律 民族的产生与发展基于社会的物质力量,而与宗教的产生发展直接联系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 联系:①有些民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宗教 ②有些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最后识别的一个民族是:基诺族 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P50-51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暴力冲突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 (二)民族形成的一般时间和过程(结合课本P51) 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是形成的。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11.6)--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参考书目: 1.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M](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金炳镐.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发展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金炳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 [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5.彭英明.民族新论 [M].广西民族出版社,198 6. 6.彭英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 [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7.彭英明,王奎正.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8.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9.龚永辉著.民族意识调控说 [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10.王希恩主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1.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12.陈国新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3.金炳镐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 [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4.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15.彭谦著.中国民族政策法律化研究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6.图道多吉.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 [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17.金炳镐,王铁志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 [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8.金炳镐,青觉著.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复习资料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答案参考,不要盲信) 名词解释: 1.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2.民族同化: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3.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礼节和生产诸方面,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4.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5.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 6.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7.心理认同: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8.民族融合: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9.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简答题 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共同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2.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具有哪些特征? 答: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其本质特征是民族平等(基石)、民族团结(主线)、民族互助(条件)、民族和谐(本质)。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相互联系与交往中,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权利、利益的平等。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民族互助是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民族和谐是指在各民族间存在着特点的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上,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各民族特点和文化受到尊重,各民族相处和睦,关系融洽。 4.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 答: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一方面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另一方面其他民族要尊重这种自由和国家保障这种自由。

民族学专业课程设置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课程设置、阅读书目与考核要求 课程一:民族学通论 任课教师:龚志祥(E-mail: enshilg@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368169.html,) 一、阅读书目 1、《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3、《民族与民族主义》,厄内斯特.盖尔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5、《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风俗习惯的特点、分类及其变迁的因素分析。 2、关于《民族学通论》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读书报告。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二:中国民族志 任课教师:哈正利(E-mail: hazhengli@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368169.html,) 一、阅读书目 1、马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2、杨圣敏:《中国民族志》,中央民大出版社,2003。 3、郝时远:《中国民族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 5、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试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经济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2、任一阅读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三:文化人类学 任课教师:哈正利(E-mail: hazhengli@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368169.html,) 一、阅读书目 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00。 2、黄淑娉:《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教出版社,2004。

2020年新编领导党课教案——反民族分裂、反非法宗教活动学习资料名师精品资料.

反民族分裂、反非法宗教活动学习资料 一、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大旗,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1、是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新疆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大讲特讲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从来就是情同手足的同胞兄弟;大讲特讲新疆的历史就是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共同创造文明的历史;大讲特讲四十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并肩、团结奋斗,不断走向繁荣和富裕的光辉历程。要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形成正确舆论氛围,打下坚实的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 2、是要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要在以大量的事实为教材,在全体人民中大摆民族分裂主义现实和历史的种种罪恶行径,揭穿他们的反动本质,揭露他们欺骗群众的真面目,教育和启发群众积极主动地同民族分裂主义作斗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因素,建立最广泛的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统一战线,充分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一小撮坏人,形成一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社会局面,使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无处藏身。 3、是要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穿非法宗教活动的欺骗性和反动性,使群众看清非法宗教活动是对伊斯兰教的背叛和反动,是伤害宗教感情的

一股祸水,是民族分裂主义进行破坏活动的载体,只有铲除非法宗教活动才能更好地依法保护信教群众,否则家不宁、教不兴、民不安、国不盛。通过这种揭露和批判,使广大爱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明辨是非,擦亮眼睛,自觉地抵制非法宗教活动。 4、是要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宣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观念,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各族人民增进民族团结的思想觉悟。要大力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顺应新的形势,研究新的措施办法,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努力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民族团结工作真正做到不是形式上的好,而是事实上的好,不单是现在好,将来还要更好,铸造发展地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钢铁长城。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取缔非法宗教活动 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宗教对我区社会文化和群众生活的影响非常大、非常深,宗教活动的健康和正常与否对稳定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境外敌对势力的操纵,泛伊斯兰主义、政教合一的反动宗教观点的渗透,境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十分猖獗,已成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既要看到宗教的历史性、民族性、

2018年博士招生参考书目

2018年博士招生参考书目 民族学概论《民族学通论》(修订本)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杨建新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美]威廉.A.哈维兰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年版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民族志《民族志方法要义:观察、访谈与调查问卷》斯蒂芬L.申苏尔等编、康敏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民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覃俐俐译,商务印书馆, 2006年版 《江村经济》费孝通,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第3版)吴仕民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费孝通著,中央民大出版社2008年版 《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周传斌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民族史》王钟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修订本),杨建新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达力扎布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藏学通论《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西藏通史——松石宝串》恰白.次旦平措、陈庆英、格桑益西著,西藏古籍出版 社1996年版 《藏学概论》王尧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学》马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民族社会学》赵利生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第3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1)

吴仕民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1、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 看法;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2、封建民族的四种制度:封建制度、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原始公社制。 3、构成民族的六大特征:○1共同的历史渊源○2共同的生产方式○3共同的语言○4共同 的文化○5共同的风俗习惯○6共同的心理认同 4、民族与宗教的联系:○1有些民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宗教○2有的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 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3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5、民族识别的依据:○1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2民族源流是民族识别的重要历 史依据○3民族意愿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4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 6、民族形成的时间:民族是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的产物。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7、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8、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②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9、民族同化及其特点: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 特征,接收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根据其变化原因、手段、过程、性质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分界点在于是否使用强制手段,是否使用暴力和特权来实现同化过程。 10、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 11、民族关系的本质:平等、互助、团结、和谐 12、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各项事业都不断得到 发展,自身素质都得到提高,并且各民族的特点和优点都得到充分的展现,共同走向民主、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共同享受国家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13、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 的关系。这个阐述,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内涵,其内容至少包括四个方面: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14、民族问题的特性(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①民族问题的普遍性②民族问题的长 期性③民族问题的复杂性④民族问题的国际性⑤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15、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 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在实践中,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显示问题与历史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织。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16、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一,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 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第二,主张各民族在一切权力上平等,并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与更多的保护。第三,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第四,主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应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第五,主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 17、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包括:第一,民族区域自

民族理论实践报告

民族理论实践报告 课题名称:我观云南摩梭人走婚习俗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0届电气(3)班李继忠学号10071093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在进入中南民族大学学习之前,我对民族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在我的家乡基本上也看不到少数民族的影子,我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仅仅来源于课本以及一些参考书,那时总是认为少数民族的人时生活在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地方!我们眼中的少数民族人应该是穿着奇怪的衣服,有一些奇怪的信仰和习俗,对少数民族感到无比的好奇,正是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中南民族大学。 作为中南民族大学2010届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幸运,因为2010届学生的加入,中南民族大学首次齐聚了来自56个民族的学子。而我在这个集体中也认识了许多的少数民族的同学,同时也了解了部分少数民族的礼仪和文化,这让我对少数民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然而学习了《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这门课程之后,让我对少数民族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各民族文化内涵深厚,个民族居住分布较广。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摘选自百度百科)。 正是由于各民族在地理分布和民族信仰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个民族均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l/3.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云南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等。这些文化和习俗源于自然,顺乎人性,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资料——爱问知识人)。而摩挲人便是居住在云南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走婚习俗这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 美丽的泸沽湖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