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理选择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规则

合理选择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规则

合理选择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规则
合理选择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规则

如何搞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

如何搞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 姚莉顾洪璋 中图分类号:R 44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337(2000)05-0475-02 血气分析在现代医学科学领域中是个相当重要的检验项目,特别是对危重病人诊断、治疗及病程观察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但血气分析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现就有关做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1采集标本的标准化 1.1注射器和针头的标准化 通过实验,2ml注射器比5ml注射器为佳。因为2ml注射器死腔量小,当采血至2ml时,肝素与血之比约为1∶20,且2ml注射器针蕊较轻,当针刺入动脉后,血液进入针筒较快,这时无需抽拉注射器的针蕊造成负压,因此气泡不易混入(见表1)。 表12ml注射器与5ml注射器比较 关于针头的选择我们认为7号针头为最佳,其优点为:①7号针头可直接插入血气分析进样孔,而9号针头直径大于进样孔直径。②7号针头对组织及血管损伤小,而8号、9号针头对组织及血管的损伤较大,6号针头则太细。因此建议用2ml注射器及7号针头为好。 1.2抗凝剂的标准化 肝素是血气分析的最佳抗凝剂,少量即可达到抗凝而不影响动脉血中气体成份及酸碱度。 使用液体肝素,要最大限度地减小标本的稀释。把吸入针筒的抗凝剂尽量排出,肝素的浓度必须足够低,标本的最终浓度要在50~100ul/ml之间。通过实验肝素愈多,使标本中PH值偏低,PO2偏高,而PCO2偏低,实验证明对PCO2影响最大。 1.3血液和肝素混合的标准化 取样后要认真混匀,将注射器放在手心中慢慢滚动1分钟,并上下翻转5次,充分混合,动作要慢不能太剧烈,避免溶血。 1.4确保密闭 由于血气分析是测定血液中气体,因此在采血过程中必须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抽血时必须做到:①抽血针筒不漏气;②抽气时应让血液血动进入注射器,切勿用力拉针蕊,以免空气沿针筒壁进入;③针头拔出时应立刻将针头刺入橡皮塞内,注意针头不要穿通橡皮塞。隔绝空气是极重要的,因为空气中氧分压高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动脉血,根据气体规律高压流向低压,从而使血液中PO2及PCO2都改变,而失去测定意义。 1.5抽血后及时送检 因细胞离体后还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这样就会使PH下降、PCO2上升、PO2下降,从而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流程(转)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为保证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 一致性,科室特制定本程序,各实验室应当认真遵照执行! 室内质控流程如下: 选购质控品→设定质控图的均值→设定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失控判断规则→日常工作前质控测定→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质控数据的管理 1) 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 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 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 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 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 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 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 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 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 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 各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 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 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 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 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Guideline for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Laboratory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Draft 3)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目次 1前言 1.1 范围 1.2 术语 1.3 室内质控的目的 2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 人员培训 2.2 操作文件的建立 2.3 仪器的校准和保养 2.4 质控品的选择 2.5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3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3.1功效函数图法 3.2 简易质控法 3.3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法 3.4 确定质控品浓度水平 4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1设定靶值 4.2设定控制限 4.3 特殊情况的处理 4.4更换质控品 4.5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4.6质控规则的应用 4.7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5 室内质控数据管理 5.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处理 5.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5.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5.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6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附录2. 临床化学质控血清一般技术要求 附录3. 常用质控规则及意义 附录4. 用功效函数图对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实例 附录5. 简易质控法应用实例 附录6. 应用OPSpecs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的原理 附录7.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计算机模拟软件(QCCS) 附录8.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规则设计、评价和应用软件(QC Easy) 1 前言 临床实验室要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控制着自吸取样本至获得测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整个测定过程,是保证高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所有临床实验室的向患者提供报告的所有定量测定项目必须开展室内质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是为帮助临床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而制订的操作规程性文件。 1.1 范围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建立室内质控的目的,开展质控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质控方法的设计,开展室内质控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质控数据的管理等。本指南可做为临床实验室对定量分析项目开展室内质控时的操作指南。 1.2 术语 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GB/T 6583 1994)。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2)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使其结果在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校准物/校准品:准备用于建立一个或多个定量值的任何物质。 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围的上、下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用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 是测定的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限。当质控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显示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线性图。 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偏倚: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变异系数: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通常用CV%表示。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血气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 规范操作GEM Premier 30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并使所有人员能根据和按照该指导书就能正规操作该仪器。 2 范围: 适用于经仪器厂家培训合格,授权可操作该仪器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和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3 权责: 3.1 操作人员负责样本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实施和处理、仪器日常维护和保养。 3.2仪器管理人员负责更换试剂包、仪器运行及标本检测的监督、每月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存档管理。 4 定义: 无 5 工作程序: 5.1 检测原理及方法 5.1.1 仪器的检测原理 GEM Premier 3000分析包的主要组分是一块传感器卡,它有一个体积小且不透气的腔,供传感器接触标本。pH,pCO2,pO2,Na+,K+,Ca++,葡萄糖,乳酸,和压积的传感器,以及参比电极,都在腔内,上面覆有化学敏感薄膜。当分析包插入仪器,这个腔恰被安置在一个37±0.3℃的恒温模块上,以保持标本的温度;同时各传感器被接通电路。 分析包内有A、B两种试剂,用于校正和/或内部的过程控制。A、B试剂供除压积外所有参数的高、低浓度校正,而压积只通过B试剂作单浓度校正。校正前,A和B被作为未知溶液检测,数据记录于数据库。校正时,依据这些数据来调整随时间可能产生的斜率波动和漂移。另有第三种试剂C,既用于低浓度氧校正;又用作葡萄糖和乳酸传感器的保养液;以及用来消除微量凝集、清洁标本通道。每种试剂都存放于一个不透气的密封袋。试剂在生产时经气压计测量达到合适的气体水平后,通过灌注去除剩余的气体空间。没有气泡的试剂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大气压力范围内保存和使用,而溶解其中的气体浓度不变。此外,分析包还组合有一种参比溶液、分配阀、泵管、进样器和废液袋。通向废液袋的管道上安装有单向阀,以阻止废液倒灌。 5.1.2 检测方法 5.1.2.1 电流法检测项目 pO2, Glucose, Lactate

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的质量控制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100029 作者简介:袁慧,硕士,主任技师,主任 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的质量控制 ◆? 袁慧?姚兴荣?马旭 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ABGA)是指对动脉血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物质进行分析的过程。血气分析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对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和抢救,以及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均具有重要意义 [1-4] 。Tom Andrews 等[5]发现患者每日 动脉血气分析频率与患者失血量有关,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贫血,甚至需要进一步进行血液补偿疗法。可见,临床采取正确的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对于患者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血气分析的结果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标本采集成功率及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标本采集、运送、分析等过程中均涉及多个因素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任何一环节均可能发生临床上严重的错误,特别是分析前错误对动脉血气分析影响最大[6] 。吴雅莉等 [7] 对3 组共90份随机血标本进行了质量对比检测,其研究表明,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不同于其他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要求血标本为动脉血,用肝素抗凝,血液不得与空气接触,容器必须密封,且保存时间不宜过长[7]。而不正确的血标本采集可导致结果的不准确,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文就几个重要环节如何进行质量控制进行总结如下。 1 采血部位及采血器材 1.1 采血部位 理论上从全身任何动脉均可采集标本,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 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临床采集动脉血气分析血标本主要从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头皮动脉等穿刺。桡动脉是采集血样首选部位之一,操作比较方便、安全[8]。桡动脉浅表、固定、易暴露,不受体位和操作地点的限制,大致和一般静脉穿刺相仿,穿刺成功率高,且不易造成误入静脉和深层神经[9]。 桡动脉在前臂中远段走行于肱桡肌和桡侧屈腕肌间,在桡骨茎突部远端分为2支。一支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绕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深面,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一支在鱼际肌表面或穿拇短展肌向下至手掌,与尺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浅弓。在桡骨茎突掌面,桡动脉分支行于不同方向,动脉浅显[10]。在进行动脉采血时,应熟悉掌握解剖部位,准确刺入桡骨茎突与第1掌骨间隙处,此处动脉血管易于固定。针头进入动脉后会引起血管收缩,往往不能马上见到回血,需稍待片刻可见血液涌出,因此,穿刺后如未见回血,不可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误[11]。 对于需反复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等危重患者、血肿形成、采血困难者,可采取桡动脉与足背动脉、头皮动脉、股动脉、肱动脉等动脉循环穿刺方式,减少同一部位的反复穿刺,可降低局部血管的损伤及血肿形成的几率,从而减轻患者尤其是新生患儿的痛苦[12]。1.2 采血器材:临床工作中根据具体病例应采取不同的采血器材,如一次性注射器、动脉血气针、一次性采血针、一次性静脉输液针[13]、头皮针、动脉测压管及三通接头的运用[14]。以往一般采用 玻璃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标本。为了避免玻璃注射器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近年来不少医院开始采用塑料一次性2ml 或5ml 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气。临床应用中发现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未能考虑动脉血气标本的特殊性以及采集的危险性,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难以克服的缺陷和误差,这不仅影响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有时还会降低监测数据对临床诊断治疗的参考价值[15]。 如今临床上多使用动脉血气针采集血气标本。相比于一次性血气针,动脉血气针螺旋乳头与针头连接更牢固、安全。动脉血气针穿刺时,当动脉压使血液进入注射器时,空气通过注射器活塞的孔石排出,孔石与血液接触,遇湿封闭,血液无法通过,保证血样分析前的气密性,以此保证血样不混入空气。反过来,动脉血气针高质厚壁聚丙烯塑料针筒使抽出的动脉血中的氧气扩散最小,可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动脉血气针针头锐利,超薄壁,斜面短,容易进针和缩短进血时间,穿刺前拉回针栓,置活塞于欲取血量处,进行动脉穿刺时,无需再拉动针栓,可使针头固定良好,这样病人疼痛率大大下降;也可减轻采血引起的患者紧张情绪,更易被患者接受[16]。 黄琴红等[15]的研究证实,动脉血气针与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其价格相对较贵,对临床进一步广泛应用有一定的限制。而一次性采血针因其价格便宜,目前大多数医院在广泛应用17]。 心血管外科手术尤其是体外循环术中及术后的患者,需频繁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以监测体内血氧饱和度、

血气分析质量控制程序

血气分析质量控制程序 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室内质量控制提高结果的精密度,通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相关术语 1.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保障医疗安全。 2.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3.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 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4.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5.偏差: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6.变异系数: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通常用CV%fe示。 8.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9.在控:质控品测量结果在控制限之内。 10.失控:质控品测定结果结果在控制限之外。 二、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监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

理办法》、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LA 88)、美国病理家学会 (college of pathologists , CAP等对临床实验室血气分析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制订血气分析仪检测项目室内质量控制程序,旨在保证进行该项检测的临床科室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是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必要措施。 (一)开展室内质量控的准备工作 1.人员培训:在开展质控前,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从事血气分析仪操作。 2.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手册,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操作 3.血气分析仪应按照生产公司的要求进行校正。在实验室开始临床标本检测前,应进行检测精密度、可报告范围验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质控品的选择 血气分析所用质控物原则上应由提供仪器的经销商供应配套控制品(高、中、低三个浓度)。如仪器生产公司不能满足要求,可以使用第三方控制品(高、中、低三个浓度)。 5.设定质量目标:PacQ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 88)要求<1/3总 允许误差(8%), 或根据生物变异学设定适当的性能规范允许不精密度<2.4%,允许总误差<5.7%。 6.靶值的设定:每天一次连续完成质控品20次测定,以20个数据计算均值、标准差。以2S做为警告限,3S做为失控限,设定临时质控靶值、结果范围。连续累积3-4 个月,去除失控结果确定最终总靶值及标准差。 (二)室内质量控制操作 1 质控操作 1.1 每天在测定患者标本前先检测高、中、低浓度质控品,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或质控表上。当质控结果在控才能测定患者标本,如果质控结果失控,应该分析

血气分析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 血气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SOP

血气分析血液标本的采集 一、检查项目 血气分析。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1.受试者应保持情绪稳定,禁止剧烈运动、安静状态下采集肝素化动脉血。确保采血的动脉没有输液。 2.吸氧者若病情允许应停止吸氧30 分钟后在采血,否则应标记给氧浓度与流量。 【血气标本的容器】 使用干式、肝素化采样器。 【样本条码粘贴要求】 打印清晰的条码尽量沿着容器的长轴粘贴,病人的姓名端向上,条码区的任何区域不得被覆盖,注意不要在条码上涂写,保持条码的完整和清晰。 【血气标本的采集方法】 采用动脉血进行检测,桡动脉最理想,其次为股动脉。采集时动脉血应随着动脉搏动顺利地流入针筒,否则可能带入静脉血,导致酸碱度参数发生改变,而 氧指标可能变得无临床意义。 【血气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隔绝空气:采血后立即必须迅速赶尽针筒里所有的气泡,封闭针头。 2 采用干式、肝素化采样器,采样后应充分混匀,以免血液凝固。 3 液体肝素采样器:使用注射器肝素浓度必须<50U/ml,液体肝素与血液的体积比不能超过6%。因液体肝素用量不当会稀释标本,直接导致PH、Pco2 和血 红蛋白测量错误,并使钾、钙离子结果偏低,干扰电解质的测定。可导致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假阳性结果, 4.禁止边输液边采血。标本严重溶血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血气标本的送检地点】 急诊楼(3 号楼)2 楼急诊化验室。 【血气标本的保存】 1 血气标本采集后必须严格密封,隔离空气,立即送检。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2351027.html, 2 由于仪器出现故障等原因,标本不能在15min 内完成检测,必须将标本置于0~4℃冰箱中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得超过60 分钟。因为标本放置30 分钟, PO2 下降2%,60 分钟约下降8%,PH 值也同时下降,但Pco2 上升,血细胞高的(白血病)改变更明显。 三、临床意义 1 氧合状况的指标 健康人群生物参考区间:动脉血氧分压(pO2):80~10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O2SAT):90~100%动脉血氧含量(O2CT):18~21ml/dl 【病理性变化】 动脉血氧分压是判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当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O2 低于正常值就已经提示缺氧,但一般只有当pO2<60mmHg 时,才引起组织缺氧, 临床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仅仅表示血液中氧与Hb 结合的比例,虽然多数

24免疫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检验科 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保证检验报告的可靠性,随时了解并控制实验室检测精密度的变化,并监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稳定性。 2. 适用范围 免疫组室内质控标本的检测。 3. 职责 本室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和处理。 4. 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可发出的整个过程。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保证体系中的基本要求之一。 4.1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前的准备工作 4.1.1人员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资质、经历和能力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检验人员要加强专业继续教育,适应专业发展需求 4.1.2项目及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检验项目及方法的选择,应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须符合在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诊疗科目,并应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检验项目及方法开展工作。目前要求选择的方法要符合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和/或经国家批准注册的厂家检验方法及程序。进一步应建立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审等程序,规范相关工作。 4.1.3仪器设备 仪器要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并经常维护和保养,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下运转。对测定临床样本的各类仪器要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对,校准是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品,如有可能, 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 4.1.4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物理性状可有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可分为有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实验室可根据情况选用以上任何一种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作为较理想的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①人血 清基质,分布均匀;②无传染性;③添加剂和调制物数量少;④瓶间变异小;⑤冻干品其复溶后稳定,2—8C时三24小时,-20 C不少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在复溶后前4小时的变异小于 2%⑥到实验室后应有1年以上的原载效期。全血质控品2—8°C储存,开瓶后一般可使用5—10天。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供货商的说明,对质控品的质量进行严密观察,不能使用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质控品。 4.2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般来说,免疫室应将质控品与患者标本同时测定,并将质控结果标在质控图上,然后观察质控结果是否超过质控限,从而判断该批病人的检测结果是否失控。目前,国内最常用的 是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图的优点是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误差,即观察批内误差和批间

疾控中心检验科PCR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疾控中心检验科PCR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随时了解并控制实验室检测的精密度变化。 2.适用范围: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实验室。 3.负责人:操作人: 4.程序: 4.1血清质量控制品制备及操作 4.1.1质控品制备: 收集本室检测的临床样本,HBV DNA定量为106copies/ml 的样本混匀,并分装于0.5ml的离心管中,每支110μl,编号后(如Qb0201-n),-20℃保存。 4.1.2 操作: 每次检测过程中将此分装的室内质控品与样本同时检测,记录此标本的检测结果;计算前10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本批质控品的靶值。 4.1.3如果使用商品化的质控品,按4.1.2要求执行。4.2 室内质控图的使用方法 4.2.1 描点 a)图中X线为靶线,X±2s为警告线,X±3s为失控

线。 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血清不论使用几个月,其空图均不变化。只要将图纸上方“起止日期”项填入每个月的实际起止日期即可。 b)每天将该批号质控血清按有关规定程序复融随同病 人的标本同时检测。将日期、检测结果和操作者如实记 录在图下方的相应位置,并按前面的方法画出图上的对 应点,用直线将该点与前一天的点连接。 c)月底计算当月全部质控血清检测结果的X、s和CV,并进行图形分析和小结,将质量控制图存入质控资料档 案。 4.2.2 图形分析 a)如果在X±3s线以外,则为失控,应立即报告有关 负责人,迅速查找原因。必要时复测标本,然后方可发 出报告,并将失控情况、查找过程及处理结果等详细记 录。 b)如果在X±2s线以外,或出现连续6点以上在一侧 等规律变化,均应即使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积极查找 原因。但当天的检验结果一般可以发出。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 韩骏飞2016.1.21 1、目的 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 2.2、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2.3、仪器的检定与校 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 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 2.4、质控品的选择 选用与与仪器配套的质控物或商品质控物。 2.5、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操作,不使用超过保质 期的质控品; 冻干血浆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 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3、质量目标 不同的项目由于其检测原理、检测方法、仪器以及试剂等因素的不同,

其变异系数的设定也不同,具体可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 )能力比对检验(PT)的评价限(TEa)并结合科室内部实际情 况而定。 4、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1、设定靶值,因全血质控品和凝血质控品稳定性和有效期较短, 采用下述述方法设定靶值。 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 控图的靶值。 4.2、设定控制限 标准差的设定: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以前 的标准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 控制限的设定: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的2倍表示(均值±2s),但 CV ≤1/2TEa。 4.3、更换质控品 拟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与"旧"批号质控品一起测定,重复4.1和4.2的过程,设立新的靶值和控制限。 4.4、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控制限绘制Levey-Jennings控制图(单一浓度水平),或将不同浓度水平绘制在同一图上的Z-分数图,或Youden图。 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4.5、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1-06-01T17:29:47.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于莉[导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内外的各种商检、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样本越来越多 于莉(洪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洪雅620360)【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6-0444-01 【摘要】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来保证。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来实现。【关键词】实验室质量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内外的各种商检、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样本越来越多,对检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实验室检验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计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无论是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均要求实验室建立符合相应准则内容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预防为主、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全方位控制和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其中实验室承担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中以技术手段保证检测结果质量的大部分工作,即质量控制活动,主要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 一、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2] 1.对人员的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而且还必须具备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作风,必须通过各种相应的培训持证上岗。实验室人员在得到及时培训及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室内质量控制活动中,可采取人员比对的方式进行已知样品或未知样品进行检测,用以考核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同时保证实验室出具数据的可靠性。 2.设施和环境条件: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当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以确保这些环境条件持续满足检测方法所规定的范围。 3.设备和标准物质: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校准所需的抽样、测量的检测设备及标准物质,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并定期对其进行检定、校准和维护,其状态标识实行三色标识管理,即“合格”、“准用”和“停用”三种,通常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 4.检测和校准方法: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并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 5.量值溯源:实验室应制定好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确认的总体要求,对于设备标准,应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传递方框图,以确保在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对于频繁使用的仪器、容易漂移的仪器还应进行期间核查。 6.实验耗材的质量控制:实验耗材尤其是重要的实验耗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这些材料应从购买、使用、储存等环节都要按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必须要符合检测的要求。 7.抽样和样本的质量控制:样本的合格与否是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储存、处置等。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实验室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在抽样过程中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盲样检测、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或校准,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从中发现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2] 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来实现。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可由主管机构和上级业务部门组织,也可由各实验室自发协商组织实施。一般用于:确定实验室对待特定试验或检测的能力;识别实验室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定新方法和监控已建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别。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种活动,由主管机构和上级业务部门组织按照能力验证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组织,是对实验室监测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核、监督和确认。主要用于:直接展示实验室的技术能力;识别实验室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定新方法和监控已建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鉴别实验室间的差别;证实实验室对程序、方法和其他运作的有效控制;为量值溯源提供有效的相关性证明。 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内部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的,是质量保证的核心和基础。室间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外部组织或机构对实验室检验能力进行的质量评价。通过以上这些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来保证实验室每个检测环节的质量,从而来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达到一个实验室应达到的标准。参考文献 [1]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 [2]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培训教材.病原生物学检验概论.

血气分析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血气分析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7-05-31T16:22:59.1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1期作者:冯丽 [导读]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危重患者抢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检验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分析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血气分析在临床应用中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与酸碱测定产生误差的原因来自仪器、质控参照物、血标本及操作等。质量控制应包括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报告的全过程。结论:血气分析主要应用于临床危重病人抢救时的判断,结果出现偏差或错误,可能对临床诊断。开展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越来越引起重视。 【关键词】血气分析;应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61-02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危重患者抢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具有高的可信度,能准确及时地分析患者病情发展变化,以便采取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1.血气分析的应用 血气及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在于判断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紊乱状况,用于指导治疗。临床医生不能仅凭实验室测定结果和各种图表作出判断,还要了解病史、临床表现、药物的影响、机械通气情况等。另外,电解质是否紊乱,乳酸、丙酮酸及酮体的检测都有助于对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利用血气分析仪可测定出血液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pH值三个主要项目,并由这三个指标计算出其他酸碱平衡相关的诊断指标,从而对病人体内酸碱平衡、气体交换及氧合作用做出比较全面的判断和认识。 1.1 对临床生理情况评介 临床检验室根据临床需要,对肝素化的全血进行多种参数的血气的检测,并在同一标本中同时检测。常规血气分析通常只测定pH、PCO2、PO2,有时也测定 Hb与SO2,如需要碱指标与氧浓度,通常为计算值。若需要反映全血酸碱状况还包括电解质状况,尤其是 Na+、K+、Cl等离子应尤其注意。 1.2 病理情况判断 血气分析在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根据PO2及P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pH超出参考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 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PCO2超出正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提示有代谢酸失衡。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1.3 检验干扰因素 严格控制肝素的浓度和剂量,同时保证采集的标本为动脉化血样,并充分混匀。样本送检后应在15分钟内完成检测,否则应低温保存以减低氧的消耗。 2.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 2.1 要特别注意标本的采集及保存方法 在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一节已有较详细论述,此处着重强调两点。一是肝素抗凝剂浓度与用量。若肝素浓度过大,除对血气分析结果有影响外,更干扰电解质的测定。对于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的标本更应重视肝素浓度的影响。同时,还要保证肝素与血液体积的比例尽量保持在1:20左右[1]。若肝素用量较大,会导致稀释效应,因为肝素溶液和大气中PO2和PCO2相同,而与血液中PO2和PCO2有较大差异,稀释效应将导致pH升高、PCO2下降和PO2升高。二是避免标本接触空气。除了标本采集后的密封,还应注意及时排除采血时混入的小气泡,特别是采集血标本量较少时,其影响更大。 2.2 电极的性能与工作状态 新电极的线性在安装时测定,PCO2电极的线性可用5%与10%CO2校正后,再测7%CO2气体的PCO2。PO2电极用含0%及20%的O2校正后,再测含10%O2的气体。另外,还可以用仪器本身设置的检查功能,在定标的同时显示电极的毫伏值,每天记录下来,也可以了解电极的稳定性及线性情况。 电极的工作状态好坏接影响测定结果,及时发现电极状态的异常改变并予以排除,是取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当电极膜上的凝块附着时,表现为响应时间延长,测量不稳定且偏低,校正时灵敏度下降。常发生在衰竭患者或新生儿血样测量后,这些标本由于采血困难常有肉眼难以发现的细丝状凝块,随标本进入电极室后附着于电极膜上,不易被冲洗掉。这种情况导致电极工作状态异常改变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可将电极取出在灯光下仔细观察,如发现有凝块附着可用蒸馏水反复浸泡冲洗直至除去[2]。另用湿棉签伸入电极室轻轻拭去内壁上的凝块,电极状态即可恢复正常。电极老化的特点是异常状态逐渐加重,测量值不稳定且偏低。常多见于pH电极和PCO2电极。因为二者是玻璃电极。电极老化可用0.1~0.2mmol/L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浸泡电极敏感膜,pH电极可浸泡过夜,PCO2电极可浸泡4~5j,电极性能可恢复正常。定期浸泡电极可预防老化现象发生。 2.3 质控物 开展室内和室间质量评价的关键是一个好的质控物。目前血气分析质控物主要依赖进口。大致有以下几种:经张力计平衡的全血、人造血(碳氟化合物乳剂)、水性质控物等。如美国IL公司的ABC,即是一种碳氟化合物乳剂,具有与血液性质相近似的优点,较稳定又便于贮存。振摇后开启使用时表面有一层泡沫可与空气隔绝,在数分钟内不致造成质控液内气体的改变。由于以上特点,ABC的气体含量受室温影响较小,比水性缓冲液有较大的优越性。其浓度分为3种:①酸血症+高PCO2+低PO2;②碱血症+低PCO2+高PO2;③全部正常,并标有允许误差范围。 2.4 测定时的温度 准确的温度(37℃)是准确测定血气及pH的基本条件。要保证仪器恒温装置达到37±0.1℃的控温精度。读数的漂移可因电极电子部分出现障碍,也可因温度变动所致[3]。如果测量时温度偏离37℃,则要用温度校正公式对结果进行校正后方可发出。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报批稿) Guideline for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for Measurements s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in Clinical Laboratory 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T20032302-T-36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定义 3质量控制的目的 4质量控制的计划 4.1规定质量要求 4.2确定方法性能 4.3制定质量控制策略 4.4预测质量控制性能

4.5设定质量控制性能 4.6选择合适的质控规则 5规定分析区间 5.1分析批 5.2分析批长度 6质控品 6.1应用 6.2特性 6.3与校准品的关系 6.4质控品中分析物的浓度 7质量控制应用 7.1质量控制策略 7.2质控品检测的频次 7.3质控品的位置 7.4质控规则 7.5控制图 7.6设定质控界限 7.7失控情况 8对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实验室间比对 GB/T20032302-T-361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了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24-A2文件“定量测定统计质量控制:原理和定义;批准指南-第二版”(NCCLS C24-A2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Principles and Definitions;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该指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经多年实践已得到认可。 本标准为第一次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血气分析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血气分析仪 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编写:赵旺胜马建锋周小玉左祥荣张晓军蒋叶审校:潘世扬 批准: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2011年11月

血气分析仪检测项目管理规范 血气分析仪测定的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上对危重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救治,为保证病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血气分析进行质量控制,建立有效质控程序对检测质量进行管理。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LA’88)、美国病理家学会(college of pathologists,CAP)、《2011年上海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和要求》等对临床实验室血气分析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临床科室各类血气分析仪进行临床检测。一.管理要求 1.由医务处质量管理科负责全院血气分析仪测定的管理,医院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小组协助实施。 2.所有使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的医疗单元,将所使用仪器的型号、编号、供应商联系方式上报医务处质量管理科,由其造册管理,包括各种记录的保存。未纳入管理的血气分析仪不得进行检测。新开展该项检测的科室须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检测。 3. 在医务处主导下编制“血气分析作业指导书”、“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程序”、“室内质控记录表”、“血气分析仪使用和维护记录表”。在培训时分发各从事血气分析的临床科室。 4. 由医务处定期培训和考核,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经所在科室主任授权方能在临床上从事血气分析。 二.血气分析

1.测定人员:需培训合格,科室授权。 2.每天先测定质控样本(高、中、低三个浓度),真实填写“室内质控记录表”,质控结果在控方能测定患者样本。更换新批号试纸包、仪器电池等维修需重新检测质控(见“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3.血气分析仪由被授权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血气分析作业指导书”、“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血气分析仪使用和维护记录表”,每月结束将所填各种记录交医务处保存。 三.检查 医务处质量管理科将根据要求对各使用血气分析仪进行临床检测的各临床科室检查规范执行情况,结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要求。 江苏省人民医院 医务处质量管理科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报批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2351027.html, 来源:CLINET作者:检验科日期:2006-10-24 1 前言临床实验室要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控制着自吸取样本至获得测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整个测定过程,是保证高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所有临床实验室的所有向患者提供报告的定量测定项目必须开展室内质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是为帮助临床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而制订的操作规程性文件。 1.1 范围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建立室内质控的目的,开展质控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质控方法的设计,开展室内质控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质控数据的管理等。本指南可做为临床实验室对定量分析项目开展室内质控时的操作指南。 1.2 术语 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GB/T 6583 1994)。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2)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使其结果在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校准物/校准品:准备用于建立一个或多个定量值的任何物质。 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围的上、下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用符号A L(或A-L)表示, 其中A是测定的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限。当质控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OPSpecs图:显示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关系的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