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研究摘要:职业教育对贵州经济增长起支撑作用,而贵州经济增长对贵州职业教育发展起推动作用。因此,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贵州经济依存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1]。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都产生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开发带动战略,使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幅度基本上保持在10%左右。2010年10月26日,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的历史新起点,贵州召开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果断作出了“工业强省”的战略抉择,明确了依托“十大产业”实现贵州工业经济的腾飞,即通过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等十大特色产业版块的拉动,加快贵州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随着贵州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到来,研究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对促进贵州经济全面增长,发展职业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职业教育对贵州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可以为发展生产提供一支懂生产、能使用现代生产工具、运用先进行生产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从而构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虽然近年来贵州经济增长幅度较大,但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经济增长是比较

慢的,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比较中也处于偏后的位置;尤其是体现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的人均GDP,目前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36.3%,在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工业强省”的战略,要发展“十大产业”,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能服务于生产,促进贵州经济的全面增长。

1.1 职业教育为贵州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人才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尤其是以培养专业化人力资本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很强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因此,职业教育具有直接服务于经济的特点[2]。

贵州经济要健康有序地发展,离不开一定数目的人才供给和储备。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过硬的技术和能力,这既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力资本的投资再造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出一批适合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贵州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对贵州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2 职业教育为贵州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服务职业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生产示范、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职业教育学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加工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场所,一方面它可以把自己的发明创造、科研成果、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贵州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加符合贵州经济的发展需要。

2 贵州经济增长对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2.1 贵州经济增长是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基本保障目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一次性的教育与培训很难终就劳动的一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另外,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人们在职业的选择上提供了很大的

自由度,而且也使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的范围上日趋广泛,这些都促进了人们更加主动地要求接受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

经济实力决定着可用于职业教育的财力,包括办学条件、教师工作与生活条件等,这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3]。没有高速发展的贵州经济所提供的强有力的保障,就不可能有贵州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2.2 贵州经济增长影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贵州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贵州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充。同时,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受贵州经济实力的影响。2006-2011年间,全国GDP由21192

3.8亿元增加到471564亿元,贵州省GDP由2267.4亿元增加到5600亿元。在这六年间,中央财政向我省职业院校投入资金近7亿元,省级财政投入15亿元。截止2011年,贵州省有高职院校23所,中职学校287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万余个。2011年,贵州省高职在校学生近14万人,中职在校学生近50万人(含在省外职业院校就读学生)。

经济水平低下的地区,难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难以对教师进行职前选拔、职中和职后培训,也就无法拥有优秀的、充足的教师,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不能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影响学生的实践课程的质量。总之,贵州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投入就多,职业教育发就快。

3 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

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支持[2]。

选取贵州近三十年的GDP与教育投入的时间数据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先期,贵州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随后二者呈现双向因果关系,在滞后7年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贵州经济的增长[4]。这个实证分析充分证明了贵州经济对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而教育对贵州经济的影响的滞后性是因为任何层次、任何种类的教育都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必须通过人力资本积累这个媒介才能实现。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带来人力资本本身的递增收益,从而带动影响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产生递增收益,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职业教育应与贵州经济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依托“十大产业”实现“工业强省”的战略,才能实现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全面增长,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仲良,双赢.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2.

[2]杜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0(8).

[3]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1).

[4]肖小虹.贵州经济增长与教育投入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8).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设想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设想 安庆市第一职教中心方德生 新中国的职业教育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于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工业基础等因素的影响,除一个市、县办了几所工业、农业学校外,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十年动乱,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学工、学农劳动等运动的形式进行的。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我国的职业教育才开始规范,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们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今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已经实行免费上学。相信职业教育会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的。这将会严重制约我们的产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的。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较严重 由于我国是从封建的农业国快速走上工业化国家行列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普遍认为,读书就是读、写、算、记、思,技能的学习不是学校教案的目标,也不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在中学阶段,学习就是为了考取大学。技能的学习只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会给孩子的前程带来严重影响。学习技能,那是不具备学习能力孩子的事。他们为了未来的谋生,学个一技之长,从事一些简单劳动,从此走上社会可以养活自己。 其次,一些家长认为,我家的经济条件好得很。孩子不去工作我也能养活。也不需要让孩子早早地走进社会,挣几个血汗钱。孩子在学校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将来能考上大学就上大学继续学习;不能考上大学,就回家帮我们料理公司、商店,管理我们的企业。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既然你读书不行,那就不读书了。跟手艺人后面去学门技术。这样学得快,来钱也快。上什么职业学校?不嫌丢人?甚至想当然地认为,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东西,还可能跟一帮小混混后面学坏了。到时候不仅书没有读好,技术没有学到,人还可能变坏了,变油了。不如早早地出去,打工挣钱。 二.职业教育应该溶入普通教育中 一些教育专家早就认识到,目前的普通教育,不是把孩子学聪明了,而是学残了,——中学生体能普遍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学傻了,——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干;学自私了,——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学暴涙了,——残杀父母和师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可是我们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目标却越来越远。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是极不正常的现象。一个环卫工人却有许多大学生去应聘,而一些制造业却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有人说,我国的飞机发动机长期上不去,不是缺乏设计人才,而是制造人才、装配人才素质不高。这就是明证。 我们有必要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弄得那样泾渭分明吗?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两门技能有什么不好? 例如,一名初、高中学生学会了维修电工,他就是上大学了,也有用武之地呀。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建立了家庭,不都是可以派上用场吗?如果学会了机械装配,他对机械结构、机械传动同样了解。今后即使他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这些知识对他未来的科学研究、科学设计也大有益处。如果一名女同学学会了缝纫,学会了伤口包扎,学会了急救,学会了烹调,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预测情况

一、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情况预测 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将持续8%增长率20年。中国的增长速度一直被西方社会称为“奇迹”,但这种8%以上的惊人速度到底还能保持多久呢?对此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倒是非常乐观。在2011年3月23日香港的活动上,他放言:中国还能以8%的年增长率发展20年,直到发展成两倍于美国的经济体。林先生指出,用所谓的“相对购买力指标”计算,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有可能在20年的时间内发展到美国的两倍。考虑上市场汇率,中美也很可能势均力敌,他补充说。中国在过去十年里以超过10%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发展,已经赶超了日本、德国、英国以及法国。林指出,中国的发展速度得益于“起点低的优势”,因而“有可能能在未来20年保持8%的增长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未来一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轨迹将是一条比较平稳的曲线,但是由于2020年左右的基数较大,整体来说,曲线会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他说“根据我的预测分析,中国经济年均8%左右的高增长,应该还能够持续20年,即一直持续到2030年。”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对未来2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大“利好”:劳动力存在长期比较优势、巨大市场规模、制度

改革仍存空间、国际环境趋向优化。这四个有利条件决定中国未来20年仍有希望以平均6%-10%的速度继续增长。他表示,市场规模在当代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日本等东亚经济体在高速增长后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缺乏一个国内大市场。而中国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前30年主要依赖国际市场推动经济起飞之后,未来的二、三十年里,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改革开放30年来,投资、出口和重工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向国内需求拉动。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中国这一比重仅为72.8%,空间和潜力巨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和该院博士生韩蓓2009年通过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方法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测算,1978年至2007年中国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为9.6%,适度增长区间为[9%,10%]。自2000年以来经济在波动的位势上持续多年适度高位运行,经济周期由过去起伏剧烈、峰谷落差极大的波动轨迹,转变为起伏平缓、峰谷落差较小的波动轨迹。2009年由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需要萎缩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较大,实际经济增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制度变迁作用的继续发挥,人力资本不断提高,管理和技术创新的

(完整版)贵州经济发展状况与策略研讨

贵州经济发展状况与策略研讨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1]。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县域经济在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环境保护、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经济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不断壮大,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目前贵州省县域共计78个县,县域面积达万Km2占贵州总面积的%,县域人口355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9%[2]。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资料,2009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18亿元,增长13%,占全省生产总值亿元的%,其中突破100亿的县有4个;县级财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增长%,占全省总量亿元的%,

其中突破5亿元的县有4个;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91亿元,增长%,高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个百分点;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贵州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资料,200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与1999年的::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4个和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增长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为一、二产业提供更多有效的服务,对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资料,2009年贵州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入达到亿元,增长%,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入的%。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突破4400亿元。2009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2562Km,公路里程密度达/100Km2,是1999年的倍,实现县县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高速公路由2000年的258Km增加到1189Km;铁路由1340Km增加到2117Km;通航里程达到3322Km;通讯、网络覆盖全省县域;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

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就其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其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问题机遇对策 一、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信息社会的职业教育发展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教育信息化观念不清晰,应用能力有待强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就是职业教育的师生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推动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过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实质内容很多,职业教育实现信息化涉及范围也很广。例如,信息化教学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础要素上增加了教学媒体,教材也相应扩充,增加了相关的录音录像、电子教案与课件、多媒体及校园网、Internet等资源,虚拟教育、网络与远程教育相继引入教学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当前普遍存在着对信息化理解的肤浅,认为使用多媒体上课就是信息化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认识的表面化造成的,以至于不少职业学校片面追求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中的“硬指标”,结果使教育信息化变成游离于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建设,造成教育投资的低效和浪费。同时,认识的不足、信息化概念的不清晰造成了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仍然处于初级层次,应用能力薄弱。 2.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有待改善。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增加,规模扩大,招生人数急剧攀升,但是,大多数院校都是在中专基础上发展而来,资金投入机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师资、计算机与网络、实验实训条件等远未得到加强,大量资金用于解决校园校舍,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却被有意无意地疏漏了。因此,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装备跟不上,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物理环境和条件保障,缺少培养职业技能的必备设施和设备。学生可以操作使用的计算机数量偏少,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另外,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信息化技术设施建设不平衡,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设施和信息资源匮乏,导致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全国高考历年各省录取分数线比较与分析

全国高考历年各省录取分数线比较与分析 (2012-01-12 18:02:09) 转载▼ 分类:杂谈 标签: 全国高考 各省 分数 比较 分析 山东 河北 北京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甘肃 陕西 主要以时间序列来考察中央部属大学分省招生的公平性问题,本节主要考察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的整体演变趋势,这也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具体来说,依据分省招生的数量、基础教育的水平和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三个因素来揭示其演变的动因。首先,高考分数线的变化与招生名额的投放有很大关系,即在相同的条件下,招生数量越多,录取分数线就越低;其次,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省生源的优劣程度,在同等条件下,基础教育水平越高,分数线也相应越高;最后,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招生数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到分数线的变化,其中,高校的数量,特别是“211工程”院校和“985”工程院校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科一批分数线的高低。本节主要选取这三个因素来反映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变化情况。 一、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的变化趋势 高考建制之初,由于招生数在整体上多于高中毕业生数,所以录取分数线也较低,并且实行以大行政区为主的招生体制,所以当时的分数线没有太多实质的意义。1958 年高考制度暂时中断,次年旋即恢复,并从此确立了分省录取制度,至此才出现了分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但因 20 世纪 60 年代强烈的**因素的干扰,高考制度经历了较大的反复,科目改革频

仍,且相关数据散佚难以获取。 故此,只研究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的变化情况。笔者选取 1980 年、1991 年和 1999 年的三个时间点的分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研究其基本的走势,之所以选取这三个时间点,出于以下考虑: 其一,1977 年到 1979 年考生众多、竞争激烈,属于特殊时期,从 1980 年开始,各项教育事业和高考制度逐步趋于正常; 其二,1999 年除广东实行“3+X”改革和上海单独命题之外,其他省区均采用全国卷,分数易于比较,之后因“3+X”改革方案在全国推广,试卷纷繁多样而难以比较;其三,1991 年大致处于两者之间,且大多数省区采用全国卷,分数易于比较。故此,选取以上三个年份的数据。大体而言,三个时段的分数线基本能够反应各省分数线变化的趋势。 将 1977年至 1999 年的各省录取分数线整理如下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迫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重要。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专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

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政策层面”逐渐好转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 2、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将日趋凸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治理无序竞争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相当激烈,一些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私立学校甚至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研究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研究 我国经济正在面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要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校企合作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差的现状,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那么,对于如何高效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学生则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本文主要从目前大学生职业教育现状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及改革措施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指出职业教育应大力提升职业能力,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适应性,阐明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标签:职业能力素质教育教育理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是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水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及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从几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的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和目标上与国家经济建设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时间短,办学方向不明确,校企合作问题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是“指由大学或国家主管当局批准、为高等院校的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中学后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培训”,是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教育,它包括中等后的所有教育,如高等技术训练、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校内和校外学习的大学生、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大学生和产学合作教育的在职大学生,很明显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概念中的重要内涵,在广义上相当于高等教育。但是,在教育发展领域,在与高等院校相比长期以来被看成非高等教育形式,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生源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高等院校,尤其是基础知识数学、英语成绩较差,因而导致职业院校并没有足够重视自己的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只知与高等院校的差距而并没有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独特教育优势,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毕业学生就业能力相对较低的结果产生,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高职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一)

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一) 一、概述 在我国5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年均7.9%的增长速度,其中,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年)年均增长为6.5%,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GDP年均增长为9.6%,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而这一时期的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3%的速度,而且比新兴国家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要长。“十五”时期是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为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就“十五”及2015年期间而言,在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之后,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还是进入低速增长区?其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多少?与实际增长速度的差距有多大?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机制和成因方面分析,经济的走势是处于高速度波动调整方式增长?还是处于中速增长的循环波动?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认为,未来5~15年中国经济要保持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是比较困难的,其原因:一是经济增长受需求约束越来越明显,而且通常要比资源约束型经济的增长慢;二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向以质量效益型为特征的集约增长转变,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长速度;三是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看,一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速趋势,是一个普遍规律。因此,无论从国内增长潜力看,还是从国际经验看,无论从经济增长的中长周期趋势看,还是

从追求结构优化及增长质量的政策目标看,均难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因此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在“中速”区间内运行。 表1日本、新加坡、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幅度及其时间 国家时期GDP增长率人均GDP(美元)变化 期初期末增长率 日本1956~19739.8268382915.9 新加坡1966~19849.9710643913.0 韩国1963~19899.0146500014.1 中国1978~19989.72237707.8 选择从高速转向具有“较快增长”为特征的中速,可借鉴的先例是同为亚裔并且有着曾与我们差不多高速度增长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以此来看可供我们选择的发展路径。在高速增长之后,减速趋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本的经济减速后进入长期低速增长区;另一种是韩国在高速增长实现经济起飞后出现的调整期,但并未进入长期低增长区。这就说明一个国家由经济起飞到工业化完成,有一个相当长的较高速增长时期。表1列出了日本、新加坡、韩国从经济起步到基本完成工业化、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期间经济发展情况,即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经济长期的较高速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进一步分析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到1999年,我国人均GDP 仅为800美元左右,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均GDP在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在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在10000

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姓名:高佳熠 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 班级:金融二班 指导老师:王莉婷 内容简介:“十二五”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贵州省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克服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下行压力等困难,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5年高于全国、高于西部,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贵州速度,是贵州省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刚刚过去的2015年,贵州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贵州省区域经济,贵州省主要经济产业,投资商业。 1.贵州省经济资产:贵州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主要经济指 标突破万亿元。 2.贵州省不断加强财政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农业产业投入,坚持走突出特色、 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农业生产 稳中向好 3.工业强省战略进展明显,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带动促进作用增强。 4.随着贵州省服务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服务业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趋 势明显,服务业发展态势较好。 2015年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实现胜利收官。引以为豪的业绩坚定着我们再攀高峰的信心,踏上新征程的步伐彰显着我们再闯雄关的壮志。 2016年是开启“十三五”规划、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一年,是打响打赢大扶贫“攻坚战”和大数据“突围战”两大战略行动的第一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大理念,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向着宏伟的目标启航!

浅析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低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笔者就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合理化建议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教育;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社会及企业对于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渴求仍然十分迫切。随着职业教育机构数量及规模上的不断壮大,我们更需要深入了解职业教育的存在现状,进而缩小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促进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填补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 1.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职业教育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近几年国际制造业巨头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中国的迹象表明,未来几年内,中国很可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机械制造业中心,“高级蓝领”将会更加“抢手”。但现在大多数人有“白领情结”,年轻人不愿当工人,当了工人也不去钻研技术。有的人则认为,现在提拔干部靠文凭,有绝活也上不去。为此,专家提醒求职者,“本科起步、硕士达标、博士吃香”的用人格局必将改变,文凭不再是地位的象征,有真本事才能谋生。在未来几年,受过良好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工人比大学生甚至博士还要吃香。 2.现今职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随着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关注,我国近些年职业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壮大,但是依然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所提供的高级技术人才都哪里去了?”面对这样的设问,笔者通过访谈对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总结: (1)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不足。 (2)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现有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导致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3)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普遍不够灵活。 3.职业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合理化建议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做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着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显现。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摘要:贵州省是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省份,其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最低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状况,使当地的经济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困难。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贵州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关键词: 贵州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发展方略 1.贵州经济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2]。 大多数人对贵州的认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贵州的经济面貌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贵州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却更加突出,如: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等[3-5]。 总体来说,贵州一直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结构产业低;区域发展不平衡[6,7]。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型式。

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其思考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08年3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168所,占普通高校的60%,有近880万的在校生,700多种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教育思路普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条主渠道,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促进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 (一)发展的现状 首先,高职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提升并发展职业教育层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近年职业教育被确认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接受和重视,其发展速度加快,迎来了职业学校“火爆热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向就业本位回归,不再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再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而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国际化可用人才。 其次,人才培养特征逐步明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将其人才培养基本特征归纳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的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这便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深大 宏观 习题答案 第3、4章 经济增长 答案

第三、四章经济增长答案 一、判断 √1、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要取得经济增长,则要么要素投入数量有所增长,要么要素使用效率有所增加。() ×2、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使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短期内上升。() √3、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增加了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 ×4、资本自身的不断积累可以长期维持人均产出的增长。() ×5、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该国的总储蓄率。() √6、内生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变。() √7、根据索洛模型,具有相同储蓄率、相同人口增长率并具有相同技术的经济,其增长率最终将相等。() ×8、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储蓄率越高,产出增长率越低。() 二、单项选择 B1、在生产函数中,全要素生产率是指() A.α B.A C.K D.N B2、新古典模型中,产生趋同的原因是() A.规模报酬不变 B.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 C.规模报酬递减 D.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增 B 3、当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时(索洛模型中),储蓄率上升,则增长率() A.先下降,再升高到原来水平 B.先升高,再下降到原来水平 C.保持不变 D.以上都不是 A4、假设不存在技术进步,从长期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B.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不变 C.储蓄率保持不变 D.人均产出保持不变 A5、某国人民突然变得非常节俭,从长期看,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人均生活水平将增加 B.人均资本占有将增加 C.人均产出将增加 D.总资本存量将增加 D6、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久的,主要是因为() A.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行为 B.东亚国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C.东亚国家人民的教育程度不高 D.东亚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中属于技术进步的成分太低 C7、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 A.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够达到新的稳态 B.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仍然保持原状态 C.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是否能达到新的稳态并不能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D8、在索洛模型中,不属于外生变量的是() A.技术进步速率 B.储蓄率 C.人口增长率 D.资本劳动比率 三、计算题 1、假设索洛模型所描述的一个经济处于人口增长n为每年1%。总产出和总资本以每年3%增长。假设资本占收入份额为30%。请计算各要素(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劳动要素:0.7% 资本要素:0.9% 技术进步:1.4%

贵州区域经济概述

第1章绪论 1.1 区域经济学 1.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就是从物流业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从区域经济学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两岸物流业合作态势和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1.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国》(1850),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标志着这门学科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遵循一定规则运行的活动,它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仅受自然规律制约,还受到经济规律及社会、文化、科技等人文规律的影响。纷繁的经济活动、复杂的经济现象总是要落脚在特定的地域空间,这种经济活动和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也构筑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研究领域。 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而且应该有一个准确、规范的表述。中外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理解、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了不同的表述。有的从经济学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域范围的经济学;有的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学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有的从区域内外两个层次加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还有的学者从宏观上和政策实用层面上进行了界定。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391132.html,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者:樊桂虎 来源:《成才之路》2009年第17期 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北、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柱。农业要发展,农民要 致富,农村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职校招生困难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被视为二流学校。许多家长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同时,各级职业学校比普通学校要高出1~2倍的收费标准,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 2.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对着课本讲微机操作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难 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 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务工经商的路子,用非所学。 4. 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试图借助市场的力量搞活职业技术学校,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所有问题,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仍需承担主要责任。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一般是普 通高中的2~3倍,因为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业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有更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没有政府的高投入,职业教育很难实现专业化教育目标。 为改变职业教育的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大职业教育比重

贵州省经济发展研究

贵州省经济发展研究 贵州省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简要阐述了贵州经济的发展现状,然后简要介绍了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因素,最后对如何促进贵州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发展特点制约因素建议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东坡,东接湖南,北连重庆、四川,西与云南毗邻,南与广西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贵州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贵州的发展仅仅依靠政策扶持是不够的,还需要从自身特征出发,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一、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 (一)贵州省经济发展横向比较 从全国来看,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极为落后,而与西部地区12省相比,贵州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为倒数第三位。 (二)贵州省经济发展特点 通过将贵州同全国各省市以及西部各省市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贵州省粗放且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粗放的经济增长和相对封闭的投资环境。 1、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贵州省农业经济基础依然薄弱,而逐步降低的第一产业比重则可表明贵州省已初步摆脱完全依赖农业发展的阶段。而贵州省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略高于第二产业,但从绝对值来讲仍然低于其他地区处于落后水平,因而要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2、粗放的经济增长 贵州省具有丰富的资源,但优越的区位条件,也使贵州省的发展依赖于资源型产业,形成粗放的经济增长性格。贵州省的资源利用并不合理,甚至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

3、相对封闭的外资投资环境 无论从全国范围比,还是仅与西部地区相比,贵州省的外资投资仍然处于相对落后水平,投资环境相对封闭。 二、贵州省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贵州省经济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劣势,再加上教育水平不足,而卫生医疗保障又不完善,人才流失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科技水平较低等,除此以外,贵州省想要开放投资环境以及开发文化资源都需要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你基本保障,因而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以及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成为贵州省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提高 贵州已初步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运输体系,但总量不足、质量较低,总体环境低于周边省区和全国水平,农村交通问题矛盾尤其突出。铁路。贵州铁路密度相对较高但分布不均。 贵州曾经是西南地区的铁路枢纽,但是成都、怀化、昆明和柳州地位近年来逐年提升。而许多铁路提升方案并没有将贵州省规划进去,相反选择路线相对通畅的地区,导致贵州的边缘化。其结果是人流、物流难以流通,生产产品成本相对较高,只能低水平的内部循环,不能实现开发发展。 (二)人力资源相对匮乏 统计年鉴显示,2005-2010年,贵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处于20%的低水平,人力资源不足,教育资源不够,高层次人才流失,人口负担系数大,劳动者素质偏低等问题极为严重。 (三)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贵州省规专利申请受理数为8351件,申请授权数3386件,分别列全国倒数第九和倒数第七。可见贵州科技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水平,而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区域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三、贵州省开发建议 贵州省已有的开发策略为贵州省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政策倾斜,而对贵州省实施的《意见》等开发策略还需进一步挖掘贵州省区域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