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圆柱的体积练习题

圆柱的体积练习题

圆柱的体积练习题
圆柱的体积练习题

课题:圆柱的体积练习题

班级:组别:姓名:

一、判断正误:

1.圆柱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大。()

2.如果两个圆柱体积相等,它们一定是等地等高。()

3.圆柱的高不变,底面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

的8倍。()

4.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积相等。()

5.圆柱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1

2,它的体积不变。()

6.如果两个圆柱体积相等,它们不一定是等地等高。()

7.两个等高的圆柱,底面积大的那个圆柱体积一定大。()

二、基础训练:

1.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2.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积是6m2 高是0.5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3.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是?

4.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50.24分米,高是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

米?

6.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这

个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三.拓展提升:

1.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是底面直径是直径的2

5,这个圆柱

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形木桩,沿直径切开,截面是一个正方形,圆柱底面周长是6.28分米,求圆柱的体积。

3.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的周长是25.12米,深2.4米,池内水面距底面0.8米。蓄水池内现有水多少吨?(1立方米的水重1吨)

六年级数学训练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比例的在括号里写出成何种比例。

1. 班级的总人数一定,平均每组人数和组数。

( )

2. 每袋化肥的质量一定,化肥的袋数和总质量。

( )

3. 绳子的长度一定,剪去的绳子和剩下的绳子的长度。

( )

4. 每筐水果的质量一定,总质量与筐数。

( )

5.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

( )

6. 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 )

7. 人的年龄和他(她)的体重。

( )

8. 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 )

9. 汽车总辆数一定,每排停放的辆数和停放排数。

( )

10. 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圆柱的底面周长与圆柱的高。

( )

二、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一辆汽车的( )一定,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①行驶时间②路程③载重量④次数

2. 修路的天数一定,( )成正比例。

①修路的天数与修路的总米数②每天修路的米数与修路的天数

③每天修路的米数与修路的总米数④修好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

3. 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一定,它的面积与( )成正比例。

①周长②另一底边长③该底边上的高④角度

4. 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 )。

①成反比例②成正比例③不成比例

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案及反思

《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八里营中心小学焦利杰 学习目标: 经历探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转化、测量和计算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学习重点: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瓶子的容积是由装水的圆柱的体积和倒置后无水的圆柱的体积两部分组成的。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桌子上有一个没有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原本这是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已经喝了一部分,你能根据它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1:瓶子还有多少水(剩下多少水) 2:喝了多少水(也就是瓶子的空气部分。) 3:这个瓶子一共能装多少水(也就是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二、小组交流、探究新知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怎么求这个矿泉水瓶的容积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来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探讨瓶子的容积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活动一:要求:小组内拿出课前准备的矿泉水,先请一位同学倒出一部分,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交流:哪位同学上来把你们的想法给大家交流分享一下(生上台演示讲解。) 3.总结板书:水的体积+空气部分体积=瓶子的容积。 三、同样的方法完成课本例题及做一做。 1.完成例7。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2.数学书P27做一做。 四、总结板书 水的体积+空气部分体积=瓶子的容积 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五、作业:课本29页练习第10题、13题。 《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八里营中心小学焦利杰 本节课是利用所学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备课时尽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但是实际上课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首先,小组合作的时候分组比较大:即有的学生真的参与进去了,有的学生却无事可干,因为计算量比较大,得到数据的同学忙着计算,没有接触到瓶子的同学没有计算的数据,也反映出我们平时小组合作时互相配合的良好习惯还没养成。如果我把小组设定为4人一组或2人一组的话,学生实际的参与程度会更高。 其次,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瓶子的容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中,渗透了简便计算的方法,如果在理解底面积x(水的高+空气部分的高)这一步时,如果配上教具展示(把教具中圆柱形的水和倒置后圆柱形的空气部分剪下来,再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圆柱。)学生更能理解空气部分体积+水的体积=底面积x(水的高+空气部分的高)表示的具体意义了。 最后,我感觉这节课注重了容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练习时间较少,还有更多不规则体积的计算,期待在以后的练习中,学生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库伦旗三道洼中心校——杜秀文 概述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第二单元中的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利用旧知识的迁移,充分利用资源、学具等有效手段来进行教与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提高探究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推导的兴趣,掌握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资源、学具等去探究推导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充分利用资源、学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采用与课情、班情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习者特征分析 1、这是乡村六年级学生,是布局调整时,从各村小、初小、教学点汇集到一起后,进行分班,从而产生的班集体。 2、乡村学生的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积累也少。 3、学生在五年级时学习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得出:“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的结论,学生知道了只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就可以求体积。 4、学生的学具准备充分,便于动手操作。 5、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观察、汇报的习惯已经养成。 6、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师经过长期的作业评价、课堂情况反馈以及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等来分析学生的总体特征。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以“三维”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原有学习状况为基础,主要是利用旧知识的迁移,充分利用资源、学具等有效手段来进行教与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提高探究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推导的兴趣,掌握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基于本节课的具体情况,我采用“支架式”、“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示范-模仿法”、“操练-反馈法”等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自制课件)、圆柱体教具。 2、学具:圆柱体模型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教师提问(课件出示)

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例5。 教材分析: 圆柱的体积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特别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对探索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有正迁移的作用。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感悟到直圆柱体体积的一般计算方法。由于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直拄体,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因而可类比猜想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 教材先创设了两个简单的情境,第一幅是圆柱形柱子的体积,第二幅是圆柱形杯子的容积。教学时,我把第二幅图用实物杯子代替,让学生结合情境来体会圆柱的体积和容积。教学圆柱体积计算方法时,教材安排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内容,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教材先呈现了“类比猜想”的过程,接着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教材呈现了两种“验证说明”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六年的新教材学习,熟悉了学习几何图形体积和面积的基本方法——“类比猜想(或估计)—验证说明”。新教材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已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初步理解了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特别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对探索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有正迁移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 2.知道并能记住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在自主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规律的来龙去脉,知道长方体与圆柱体底面和高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渗透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显示图片 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2.复习铺垫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例7》教学设计

《圆柱的体积例7》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淑桢╱登封市书院河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让学生结合实物探索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通过快速旋转长方形硬纸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材分析 例7呈现了一个装了小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下部是圆柱形,而上半部是一个不规则立体图形。教材给出了瓶子平置时的水的高度和倒置时无水部分的高度,要求这个瓶子的容积。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常见的常规问题,看似无处下手,也促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水瓶倒置前后,水的体积不变,无水部分(即空气)的体 积也不变。而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与空气的体积之和。倒置前,水的形状是一个圆柱, 而倒置后,空气的形状是一个圆柱,这两个圆柱之和就是瓶子的容积。通过把不规则的体积转化成规则形状,把未知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发现转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探索已经得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且会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求圆柱的体积,同时,学生还会计算杯子等相关圆柱的容积,已经具备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本节课只要引导到位,同学们利用自己熟悉的“转化”思想,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

规则图形来计算,本节课的内容不仅能顺利解决,学生对转化的数学策略有更为深刻和更为 一般性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灵活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求出瓶子的容积。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能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运用转化策略,把未知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方法的重视总结,会提炼数学思想,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瓶子的容积。 教学难点:利用转化思想,把不规则形状的体积转化为规则形状,发现转化过程中的“变” 与“不变” 评价任务 1.会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会利用转化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3分钟) 1.要计算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2.计算下面圆柱形水桶的体积。准确分类,以及分类 的方法 复习旧知,尝试引导。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7年级听课记录【1】 听课课题《圆柱的体积》听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一个长方体的钢锭通过锻造形成一个与长方体高相等的圆柱体模具。) 师: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个物体的体积是一样的。 师:比较这两个物体,它们还有什么是相同的? 生:这两容器的高也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初步感知圆柱的体积计算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有关。] 师:这个圆柱的体积我们怎样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新课学习

1.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怎样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高得到,我想圆柱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底面积×高得到呢?) 师:对啊!我们是不是也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沿着圆柱底面扇形把圆柱切开,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体的演示过程。) 师:如果我们把这相等的16块分成32块,64块,或更多,,那么拼成的立体图形就…… (学生回答: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更接近于长方体的演示过程。)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再点击出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例题。 (1)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师:为什么杯子的数据要从里面测量? (2)学生尝试完成例题。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答:502.4大于498,所以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圆柱体积公式教学反思.doc

圆柱体积公式教学反思 圆柱体积公式教学反思(一) 学案..■回忆: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计算 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重点研究区域: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上课时,学案部分学生回答的很好,长方体的体积=长 x宽x高,当我指着长方体的底面时,学生就说,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学生对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的推导记忆犹新,这是很值得我高兴的。面对本课的重点解决问题,我满怀信心(两个复习问题的铺垫,学生会首先想起来把圆柱体按照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一样,来等分圆柱体),开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正当大家苦思冥想的时候,高迈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想出来一种。又是他,每次回答问题总是第一个举手,把别人的〃风头〃都给抢去了,他是一个爱表现的学生,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思考,每次我总是"压一压"他的积极性。“给大家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等一会再说你的方法",谁知道这个"积极分子” 不容我把话说完,已经拿着自己的圆柱体跑到讲台上了, (哎,让我怎么评价他呢,耐不住性子啊,再稳重一些多好 啊?),:我是这样想的,这是一个柱体的生日蛋糕,我想把它横着切成一个个圆片,分给你们吃。霎时间,下面的同学都笑了,过了一会,一个学生提问:切蛋糕,和圆柱体的

体积有什么关系啊?"有啊,这个圆柱体蛋糕的体积就是每一个圆片的面积乘上圆片的个数。"这样解释完,下面的学生有的在笑,有的在议论,还有的再思考。这个时候我用课件利用动画让学生又重温了以上过程。 整个课堂生动、活泼,学生思维活跃,在动、论、看等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圆柱体积公式。 圆柱体积公式教学反思(二)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 的面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柱的认识"等相关的形 体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又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知识做好充分准备的一堂课。 课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了“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展开部分,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索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几何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的三维世界,逐步发展其空间观念。 练习安排注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自己刚推导的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引入环节中的两个问题,使其认识数学的价值,切实体验到数学存在于自己的身边,数学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作用的。 教师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新课部分都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转化”这一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专项练习题

习 题 汇 编姓名: 仅供参考,内容可修改

第5课时练习课 1.有一块正方体的木料,它的棱长是4分米,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如下图)。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2.把一根长1.5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三段后,如图,表面积比原来增加9.6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7.68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后恰好是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保留整数) 4.一个圆柱体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32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水桶大约能盛水多少千克?(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 5.一个圆柱量桶,底面半径是5厘米,把一块铁块从这个量桶里取出后,水面下降3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1.分析:由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知:圆柱体的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底面半径和高。因此,要想使加工成的圆柱体的体积最大,则必须满足圆柱底面的直径等于正方体的棱长,高也等于正方体的棱长。 解:3.14×(4÷2)×(4÷2)×4=50.24(立方分米) 答: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50.24立方分米。

2.分析:从图中观察,可将这段钢材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四个与圆柱底面完全相等的圆面积,因此就可以求出圆柱形钢材的底面积,长1.5米就是圆柱的高,于是问题得到解决。 解:9.6÷4×15←注意统一单位 =2.4×15 =36(立方分米) 答:这根钢材原来体积是36立方分米。 3.分析:“它的侧面展开后恰好是正方形,”通过这个条件可以想象出圆柱的高就是正方形的边长,也是圆柱的底面周长,这样转化后,问题也就得到解决。解:半径:37.68÷3.14÷2=6(厘米) 体积:3.14×6×6×37.68=4259.3472≈4259(立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体的体积约是4259立方厘米。 4.分析: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圆柱形水桶的容积是 803.84×50=40192(立方厘米), 折合成立方分米数是 40192÷1000=40.192(立方分米), 大约能盛水的重量是 1×40.192≈40(千克) 答:这个水桶大约能盛水40千克。 5.分析:认真读题后,找出题中关键句或词进行分析思考,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把一块铁块从这个量桶里取出后,水面下降3厘米”通过这个变化可以想象出,原来铁块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3厘米这个高度的体积,这是铁块原来占的空间,于是问题得到解决。 解:5×5×3.14×3=235.5(立方厘米) 答:这块铁块的体积是235.5立方厘米。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积解决问题

《用圆柱体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不完整的圆柱体容器的容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结合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体验数学思想和数学研究的方法; 3、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矿泉水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个空瓶子。 提问:关于这个瓶子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瓶子的容积能直接去解决吗? 2.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探索实践,体验转化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如果现在没有规则形体的容器我们如何来求瓶子的溶剂?如果把满瓶的水倒出一部分,你觉得可以求吗? 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方法。 课件给出探究提示。 3.小组代表上台汇报探究结果,演示转化过程。 4.教师演示并小结。 倒置前水的体积+倒置后空气的体积=瓶子容积。 三、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例7 2.再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求喝掉了多少水,怎么去解决? 3.学生根据转化思想给出方案并完成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都要把瓶子倒转过来呢?转化的思想在我们以前那些知识的学习中有过应用?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求不规则的立体图形的体积可以将它转化成为规则的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将不规则的立体图形转化成为圆柱,用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主要要弄清楚转化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 教材29页练习五第7、8题 六、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与体积 听课记录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听课记录 撰写者:莫海燕 学校大圩中心 校 年级六班级 3 节数第 二 节 时间2月22日 学 科 数学课题圆锥的认识与体积授课老师韦明会教学过程分析意见 一、课程检查: 预习和前置作业情况。 此时6(3)班的学生的座位是小组4人围坐的方式。 提醒:小组长在课前要准备好组员的前置作业,摆放在书桌上。预备讨论,奠定整堂课的基础。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检查结束,用诗句提醒学生回到课堂正常的上课座位形式。 1,上次课圆柱的体积公式复习:V圆柱=SH=πR2h。圆柱体积公式的回顾,为V圆锥作铺垫。 三、新授:圆锥的认识与体积。 1,小组讨论:圆锥的特征和体积。向组员说明清楚。讨论时,教师检查讨论交流的情况,板书: 1.圆锥的认识。 四、小组展示汇报。 1,“要想学会游泳,你必须下水。要想学好数学,你必须做练习。”提醒学生讨论结束。 2,小组展示: 组代表展示,下面的同学补充。 3,教师重复提问:圆锥的特征有哪些?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教师拿出圆锥模型说明。 4,小组讨论:圆锥的体积。(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水槽,一个单底圆柱,一个开口圆锥。) 讨论时有的小组进行了倒水实验:三个圆锥的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刚好倒满。 有的小组是先讨论,后实验。有的小组先实验后讨论。 4,小组展示: 实验(先说明了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与它等地等高的圆柱的1/3) 其他同学补充完整:A,V圆锥=1/3Sh。B,圆锥的体积是怎么来的(其他同学帮助他们,说明圆锥的体积是怎么来的。) 5,板书: 圆锥的体积 圆柱等底等高补充环节进行得比较好,同学们积极大胆地补充。说明倾听得比较认识,知识点也掌握得比较好。 让进行了实验的小组上台展示,直观、形象地说出了圆锥的体积是怎么得到的。 有学生提出疑问,别的同学认真的说明、补充。 教师引导要等地等高的条件 五、当堂练习。

(完整版)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 教师:杜克辉

圆柱体积的综合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师: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遇到过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 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 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3、二、探究新知,引导归纳 1、教学例7 出示例7, (1)读题,理解题意:

条件: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问题: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质疑。这个瓶子是圆柱吗?怎样求出它的容积? (3)实物演示。用两个相同的酒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4)尝试解决。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1256(ml) 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2、引导归纳。 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可以利用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再求容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习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10题、11题、12题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例7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圆柱的体积.doc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圆柱的体积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圆柱的体积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 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 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 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 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 (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 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2)通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 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提问:那么我们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小学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

小学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圆柱形物体的容积。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比较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 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课件显示) 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 本文来自[来学习网]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新课教学: 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C、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

圆柱的体积(2)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柱体积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理念:圆柱的体积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在学生已了解了圆柱体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圆锥体积的基础。因此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把教学设计定位在通过对圆柱体积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我尽量使其体现达到最大化,因此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出以下的几个特点: 1、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2、直观教学,先利用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3、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具准备: 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水槽水体积不同的圆柱体直尺细绳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了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 2、提问:“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设计观察活动,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得出圆柱体积的定义,进一步加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并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提供研究方法。) 二、自主探究、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下《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用已学的圆柱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渗透转化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转化、测量和计算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转化前后的沟通。 三、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矿泉水瓶(课前统一搜集农夫山泉矿泉水瓶,装有适量清水,水高度分别为6、7、8、9厘米),直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板书:圆柱的体积。 问:圆柱的体积怎么计算?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 2.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根据这些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整板书: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 (二)探索实践,体验转化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桌子上有一个没有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教师:原本这是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已经喝了一部分,你能根据它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随机板书) 预设1:瓶子还有多少水?(剩下多少水?) 预设2:喝了多少水?(也就是瓶子的空气部分。) 预设3:这个瓶子一共能装多少水?(也就是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2.你觉得你能轻松解决什么问题? (1)预设1:瓶子有多少水?(怎么解决?) 学生:瓶子里剩下的水呈圆柱状,只要量出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就能算出它的体积。 教师: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直尺)你想利用直尺得到哪些数据?(底面直径、水的高度) 小结:知道了底面直径和水的高度,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轻而易举。请你准备好直尺,或许等会儿有用哦! (2)预设2:喝了多少水? 学生:喝掉部分的形状是不规则,没有办法计算。 教师:当物体形状不规则时,我们想求出它的体积可以怎么办? 教师相机引导:能否将空气部分变成一个规则的立体图形呢? 学生能说出方法更好,不能说出则引导:我们不妨把瓶子倒过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

《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 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 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 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 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 (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 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2)通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 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柱的体积》同步练习2

《圆柱的体积》同步练习 一、填空 1.圆柱体的体积等于()乘(),用字母表示它的计算公式是()。 2.把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2分米的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底面的长约是()分米,宽约是()分米,底面积约是()平方分米,体积约是()立方分米。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105平方分米,高是40厘米,体积是()。 二、判断题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2.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体积成正比例。() 3.圆柱的体积和容积实际是一样的。() 三、求下列圆柱的体积 四、解下列应用题

1.一个圆柱形的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周长是9.42米,高2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545千克,这个粮囤约装稻谷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50.72立方厘米,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把一根长4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5.7平方厘米.这根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用字母表示它的计算公式 是() 2.把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2分米的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底面的长约是( 3.14 )分米,宽约是( 1 )分米,底面积约是( 3.14 )平方分米,体积约是( 6.28 )立方分米。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105平方分米,高是40厘米,体积是( 420立方分米)。 二、判断题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2.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体积成正比例。(×) 3.圆柱的体积和容积实际是一样的。(×) 三、求下列圆柱的体积 1.底面半径:8÷2=4(厘米)底面面积:3.14×4×4=50.24(平方厘米) 圆柱体积:50.24×12=602.88(立方厘米) 答:圆柱的体积是602.88立方厘米。 2.底面半径:1.2÷2=0.6(厘米)底面面积:3.14×0.6×0.6=1.1304(平方厘米) 圆柱体积:1.1304×0.8=0.90432(立方厘米) 答:圆柱的体积是0.90432立方厘米。 四、解下列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案

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7 和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瓶体是圆柱形的矿泉水瓶和有颜色的水,土豆,水果,量杯,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块。 (一) 激活学生经验,引出问题 1.出示土豆,水果,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块和空瓶子。 师:想要计算这些物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各种方案。 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特别指出把不规则物体完全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等于它完全浸人水里后所排开水的体积。(排水法)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空瓶子漂浮在水面上,无法完全浸人水中,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或容积呢? 出示例7。 (二) 利用转化的方法。计算瓶子的容积

1.阅读与理解. 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 学生汇报,说出信息和问题:一个内直径是8 cm 的瓶子里,水的 高度是7cm,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水部分的高度是18cm。这个 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师:根据问题再次梳理信息,找出解决这个问题可能用到的信息,并加以整理。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说自己对题意的理解,教师结合实物加以解释:瓶子的内直 径是8cm.水的高度是7cm,倒置后无水部分高18 cm.求的是整个瓶子的容积。 2.分析与解答。 师: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可以直接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容积吗?(不能)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可能提出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圆柱。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转化? 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设想和操作方法,并填写好小组学习单。 师:接下来,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你们小组的学习结果。 学生各抒已见,分享自己的设想和操作方法。教师提供准备好的教具让学生在解释的时候同步演示。 师: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在倒置前后有没有变? 师:倒置前后,不仅瓶子里的水的体积没变,瓶子里的空气的体积也没有变,水的体积加上空气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倒置前,水

圆柱的体积实习听课记录表5

***学院教育见习、实习记录表 学校时间2012年 3 月7日第 1 节指导教师学科小学数学班级六(4)班课题圆柱的体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补充例题:一根圆柱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V=πr^2h)

4.教学例6 (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 (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③ 502.4 ml >498 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4、5题。 评价1.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来计算体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转化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学具,他们没有亲身参与操作,缺乏情感空间感觉的体 验。 3.练习太少,学生不能熟练的掌握好圆柱体积的计算,他们掌握的计算还很单一,题 目变了下,学生就不会做了。

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

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 圆柱的体积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圆柱形物体的容积,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比较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 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

么形状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课件显示) 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新课教学: 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

《用圆柱体体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用已学的圆柱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渗透转化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转化、测量和计算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转化前后的沟通。 三、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矿泉水瓶(课前统一搜集农夫山泉矿泉水瓶,装有适量清水,水高度分别为6、 7、8、9厘米),直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板书:圆柱的体积。 问:圆柱的体积怎么计算?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 2.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根据这些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整板书: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二)探索实践,体验转化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桌子上有一个没有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教师:原本这是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已经喝了一部分,你能根据它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随机板书) 预设1:瓶子还有多少水?(剩下多少水?)

预设2:喝了多少水?(也就是瓶子的空气部分。) 预设3:这个瓶子一共能装多少水?(也就是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你觉得你能轻松解决什么问题? (1)预设1:瓶子有多少水?(怎么解决?) 学生:瓶子里剩下的水呈圆柱状,只要量出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就能算出它的体积。 教师: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直尺)你想利用直尺得到哪些数据?(底面直径、水的高度) 小结:知道了底面直径和水的高度,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轻而易举。请你准备好直尺,或许等会儿有用哦! (2)预设2:喝了多少水? 学生:喝掉部分的形状是不规则,没有办法计算。 教师:当物体形状不规则时,我们想求出它的体积可以怎么办? 教师相机引导:能否将空气部分变成一个规则的立体图形呢? 学生能说出方法更好,不能说出则引导:我们不妨把瓶子倒过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在瓶子倒置前后,水的体积不变,空气的体积不变,因此,喝了多少水=倒置后空气部分的体积,倒置后空气部分是一个圆柱,要求出它的体积需要哪些数据?(倒置后空气的高度) 小结: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利用水的流动性成功地将不规则的空气部分转化成了一个圆柱体,得到所需数据后能求出它的体积。这样一来,第3个问题还难得到你吗? (3)怎么求这个矿泉水瓶的容积?引导学生得出:倒置前水的体积+倒置后空气的体积=瓶子容积。 【设计意图】课本中的例题呈现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