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3、《张衡传》导学案(课时1)

13、《张衡传》导学案(课时1)

13、《张衡传》导学案(课时1)
13、《张衡传》导学案(课时1)

13、《张衡传》导学案(课时1)

一、学习目标: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作者及传主。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学习张衡的优秀品格,了解文学方面的成就。

二、学习重点:1、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2、整体感知、梳理课文结构。

三、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2、关于传主: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

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

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

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

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3、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逾侈.()邓骘.()璇玑

..()()篆.文()

..()蟾蜍

阉竖

..()()..()()乞骸

..骨()()帷幄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加以概括?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二部分(第2—4段),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高中历史,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同时也暗示了张衡晚年的悲剧结局。

3、研读第一段完成下列任务:

(1)解释加点的词语: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

..,贯六艺

..,遂通五经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

..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

..讽谏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指出下面句式的特点并翻译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四、合作探究:

五、拓展延伸:

1、课文中官职专用名词: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2、官职变动用词: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任缺职。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行:迁左丞,行徐州事。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勃,人名)

六、课堂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

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

C.都柱(dōu )合契(qì)陇西(lǒng)

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七、学习反思(收获、疑惑)

《张衡传》导学案(课时2)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及相关文化知识。

2、学习2~6自然段,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

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不慕名利的精神品质。

二、学习学重点: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三、自主学习:阅读2~6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

..为太史令。

.....郎中,再迁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饰以

..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振声激扬

..,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而出

....,衡乃诡对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

..吉凶倚仗

幽微

..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又多豪右

..,共为不轨

衡下车

...,治威严,整法度,

视事

...,征.拜尚书

..三年,上书乞骸骨

2、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3、纵观全文,传记从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张衡传写了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能三个方面,却又并非彼此独立。

全文三部分,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

比如第一部分的“从容淡静”与第二部分的“不慕当世”;第一部分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三部分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一部分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二部分“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四、合作探究:

1、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地动仪的?

明确:候风地动仪: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

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

2、本文在选材的详略处理上又是有什么特点?

五、拓展延伸:

1、学习这篇人物传记,我们从张衡那里得到了什么启发?写作上有什么借鉴?

2、开阔视野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南朝刘宋时的历史学家。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

生平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曾祖范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范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著述。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范晔十七岁,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当时,范晔同其父范泰一样,在政治上是支持刘裕的,故不肯应辟就职。六年后即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这一年,二十三岁的范晔应召到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又随府转为右军参军。此后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尚书外兵郎、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监、新蔡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多种职务。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范晔也到场了。刘义康的母亲死了,范晔实在悲伤不起来。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范晔兄弟俩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这件事传出后,刘义康非常恼怒。几句谗言上去,宋文帝就把范晔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去了。

这次贬官对范晔是一次很大的刺激。仕途上的坎坷勾起了他幼年生活的某些隐痛。范晔虽然生在名门士族,但他本人却是个妾生的庶子。晋代自“永嘉以来,嫡待庶如奴,妻遇妾若婢”,(王楙《野客丛

书》卷十五),嫡庶之别是官僚之家不可逾越的大分,因而也决定了子女们的社会身份。范晔的母亲把他生在厕所里,并且碰伤了他的前额,因而落下个小字为“砖”。嫡母所生的哥哥范晏嫉妒他的才学,骂他“进利”,认为他是终家破族的祸害。父亲范泰也不喜欢范晔,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屈伸荣辱与宦海浮沉,使得范晔心情十分苦闷。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这种痛苦。史事的研究,打开了他的眼界。范晔后来讲:“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这就是说,原来现实中的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在同历史的经验相对照后,他逐渐整理出了一些头绪。范晔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这一年,他三十五岁。

六、课堂检测:

1、本文选自作者是南朝宋历史学家、文学家。张衡是(朝代)科学家、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衡少善属文(属:)

⑵而无骄尚之情(骄尚:)

⑶公车特征拜郎中(拜:)

⑷衡不慕当世(当世:)

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无征:)

⑹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宪:)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4、翻译句子:

⑴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⑵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⑶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⑷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去结交庸俗之人,也无意出世为官。

B、张衡精于机械方面的巧思,致力于天文、气象的研算,因此被皇帝征召,于是他更精心于钻研这方面的学问。

C、张衡研制成浑天仪后,又研制成了候风地动仪,根据里面设置的机关,可以测定地震的发生及方位。

D、永和初年,张衡出京做河间相前,预先打听到河间的奸邪豪右,上任前将他们一举

收擒,河间从此安宁了。

6、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区别下列字的不同含义。

之: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乃知震之所在()

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自此以后()

而: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2)、选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地动仪,请分别加以概括。

(3)、通过对地动仪的解说,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

七、小结课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