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意版大学体育课程.doc

创意版大学体育课程.doc

创意版大学体育课程.doc
创意版大学体育课程.doc

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况、场地器材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

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了解运动竞赛规则、裁判法,提高欣赏能力。

主要内容:

1、体育概论:体育的功能

2、终身体育:终身体育原则、内容与方法

3、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教学重点:终身体育、各项目竞赛规则。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和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竞赛规则。

4、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

(二)田径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短跑、中长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锻炼方法;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主要内容:

1、短距离跑

2、中长跑

3、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中长跑

教学难点:掌握中长跑正确的呼吸方法。

(三)篮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篮球项目的一般技术、一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移动

2、传、接球

3、投篮

4、运球

5、持球突破

6、个人防守

7、抢篮板球

8、基本战术

9、比赛方法和规则介绍

10、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的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

教学难点:篮球战术的运用。

(四)足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足球项目的一般技术、一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发展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颠球

2、踢球

3、停球

4、头顶球

5、运球

6、抢截球

7、掷界外球

8、基础战术

9、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介绍

10、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踢球、运球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基础战术的运用。

(五)排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排球项目的传、垫等技术和基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发展弹跳、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准备姿势和脚步移动

2、垫球

3、传球

4、发球

5、扣球

6、拦网

7、基本战术

8、比赛和规则简介

9、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排球垫球、传球技术。

教学难点:基本战术的学习和运用。

(六)网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球运动主要技术,基本战术及练习方法;提高学生速度、爆发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了解网球运动比赛基本规则与裁判方法,提高欣赏水平。

主要内容:

1、握拍法

2、正手击球

3、反手击球

4、发球

5、截击球

6、挑高球

7、高压球

8、步伐

9、基本战术

10、场地、器材和规则介绍

11、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正手、反手击球、发球。

教学难点:控制球的能力培养。

(七)乒乓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基本掌握乒乓球技术;提高灵敏、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发展判断、注意、反应等心理素质;了解乒乓球运动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并能进行一般的裁判工作。

主要内容:

1、握拍法

2、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

3、基本步伐

4、发球

5、接发球

6、推挡球

7、攻球

8、撮球

9、基本战术

10、规则介绍

11、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接、发球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接、发球质量。

(八)羽毛球

教学目的: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了解羽毛球的竞赛规则、裁判工作;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的品质。

教学内容:

1、发球法

2、接球法

3、击球法

4、球路

5、战术运用

6、力量素质

教学重点:掌握发球、接发球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接、发球质量。

(九)健美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成套动作;知道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发展灵敏、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

1、健美操的基本姿态

2、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及基本技术

3、大众健美操(一、二、三级)

4、有氧耐力练习

教学重点: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教学难点:动作力度、节奏感。

(十)武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防身自卫能力;懂得武

术的锻炼价值;发展力量、灵敏、协调素质;培养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

1、手型:拳、掌、勾

2、手法:冲拳、架拳、推掌、亮掌

3、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4、步法:击步、垫步、弧型步

5、步型与步法组合练习

6、武术套路:三路长拳

7、24式简化太极拳

8、散打

9、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教学难点: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组合。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七、学时分配

(二)选修课学时分配(第三学期)1、篮球

2、足球

3、排球

4、网球

总学时 32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28 学时。

5、乒乓球

6、羽毛球

7、健美操

8、武术

(三)、保健课学时分配

八、成绩评定

1、体育课成绩每学期评定一次,实践课考试按教学计划规定的项目,均在每项教学内容结束后随堂进行,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体育理论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在第二学期末进行,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2、记分比例

第一、三学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20%;实践部分80%。

第二学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20%;实践部分60% ;理论成绩20%

大学体育理论教程

体育理论复习资料 一、运动损伤 1、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身体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 2、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思想麻痹大意)、(准备活动不当)、(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运动量过大或过于剧烈)、(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低下)、(教学组织不当)。 3、肌肉拉伤通常是由于(肌肉猛烈收缩)或(用力牵伸时超过肌肉本身承受的能力)所引起的。主要与准备活动不足,(动作不协调)有关,或者由于肌肉的(韧性)和(弹性)较差更易被拉伤。 4、肌肉拉伤表现:(压痛)、(肌肉痉挛)、严重的出现(肌肉撕裂),产生剧烈疼痛。 5、韧带有较强的抗伤能力,以保护关节的正常活动,防止关节出现异常。但如果(外力使关节活动超越韧带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发生韧带损伤。 6、韧带损伤表现:轻度的只产生(轻微的疼痛)和(局部的水肿);严重的(韧带撕裂丧失功能),(疼痛、水肿、淤血)。 7、韧带受伤后,应(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24)小时后对伤部(热敷或按摩),重度损伤乃致韧带撕裂时,可(用绷带固定伤肢)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8、韧带扭伤易发部位是(踝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所以平时要加强这些易伤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练习,对曾经发生扭伤的部位,锻炼时可采用(护踝、护膝、护腕)等保护措施。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防止(运动量过大和过度疲劳),注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技巧),切勿操之过急。 9、(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表现:(局部肌肉坚硬或隆起,疼痛难忍且一时不宜缓解)。处置方法:(牵引、使之伸长和松弛);预防:做好准备活动,冬季室外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夏季锻炼时(要适当补充淡盐水及维生素B1),疲劳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等)。 10、造成骨折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受直接暴力撞击所致),第二种是(间接暴力)。骨折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断裂)。表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丧失、肌肉发生痉挛,受伤部位畸形,严重时拌有出血神经损伤、发烧、口渴直至休克)。骨折后应立刻停止运动(止血包扎、切记不要移动伤肢,用夹板及代用品固定伤肢送医院,休克要点按人中穴和急救)。 11、运动损伤的急救的原则1(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急救)。2 (准确判断)。3 (分工明确,临危不惧)。4 (快抢、快救、快运送)。 12、急救方法(1)止血法:①(冷敷法): ②(抬高伤肢法): ③(压迫法): (2)搬运法:(扶持法、托抱法、椅抬法和3人托抱法)等。 13、运动中腹痛的处置:一般采用(减慢运动速度,进行腹式呼吸,按压疼痛部位)等方法,短时间内即可减轻疼痛,直至消失。如果疼痛仍不减轻,甚至加重,就应(停止运动)。必要时可(服十滴水或揉按内关、大肠俞等穴位)。如仍不见效,应送医院诊治。预防运动中腹痛应在运动前(避免饮食或饮水过多),并做

创意版大学体育课程.doc

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况、场地器材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 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基础理论

体育类课程标准模板

体育健康教学大纲( 本科专业) 课程编码: B100101 课程类别: 必修 实践课适用专业: 本科班专业授课单位: 体艺部 总学时: 96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 4学分审定负责人: 张建军 1、总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经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达到增强体质、增强健康和提高体育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的任务是: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在课程教学中, 经过学生的身体练习, 来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 为完善学生人格发展、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心理, 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 采用多种途径体验参与, 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学习渠道, 增强学生体质, 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树立”注重健康、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服务专业”的课程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是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内外体育锻炼、校内外( 社会、野外) 活动、运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积极围绕学生专业培养目标,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提升体能与素养, 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服务。 2、课程目标 2.1体育健康运动技能养成目标: 经过体育健康课程, 使学生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 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方法,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良好的人格特征, 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 2.1.1应知目标: 了解体育健康运动的基本知识; 运动特点; 锻炼价值;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了解体育健康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竞赛组织方法。 理解体育健康运动技术、战术; 实际运用的方法; 发展身体素质的手段。 了解与运动有关的损伤产生原因及保健知识。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考试试卷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健康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躯体、精神和社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 2. 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3. 运动性昏厥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脑部一过性血供不足或血液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引起突发性、短暂性意识丧失(LOC)、肌张力消失并伴跌倒的现象。 原因:运动中脑部突然供血不足导致暂时知觉丧失。 征象:全身无力、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 处置:平卧、脚略高于头部,增加头部血液供应。 预防:久蹲后不要突然站立;经常锻炼,增强体质 4. 运动处方 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锻炼的一种方法。 5. 心理健康 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二、填空题(30分):每个空格1分 1.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 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___________ ”。 2.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_____ 个性化原则,动态性原则, 体质的基础性原则,安全和有效性原则。 3.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为了保持有价值的负荷量而不间断地在连续进行运动的 方法叫____ 持续锻炼法_。 4. 处置运动中挫伤的“ RICE'步骤是指:—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 5. 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层面的健康。 6. 我国第一位奥运金牌获得者是—许海峰 _。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马术 _________ 比赛项目在香港举行。

体育课程改革

《大学体育》是基础教育学院开设的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设置 的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及发展的必备课程。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增进学生的健康 1.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由于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影响,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户外活动时间过少,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学生心肺功能的下降,意志力、忍耐力的减退,不能不令人忧虑。 2.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忽视 90后的少年儿童双休日、寒暑假都参加培训班、家教班,限制了少年儿童的自由,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导致他们的性格孤僻,自私、固执、抑郁,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下降,意志品质薄弱等心理障碍越来越突出。 3.健康第一要讲求实效 体育运动正是解放青少年身心压迫的最佳方式。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尤其高中对学生升学指标的实现,给学生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他们渴望运动,期盼自由。但是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占用学生体育课的时间,因此刚刚升入大学的学生大部分人高中基本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 二、课程改革依据 1、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把课改新理念融

入到教学中,贯彻教改方针,改变师生关系,加强趣味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主动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条件锻炼学生的体质。 2、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共识。 3、体育课程管理体系较为完善,教学内容多样化。体育教学不再单调,而是越来越多样化。 4、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快乐的学习。现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就要关注学生是否愿学,是否学得愉快;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学习”;就要努力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和活动产生兴趣。所以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自觉、愉快的学习,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必然会产生更大的成效。让学生学习、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 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各种技巧。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强调要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大学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理论课试题 C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C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C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B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A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B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A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B、提高运动水平C、提高身体机能 C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A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B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A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C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C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总学时:108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一)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

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学校体育以体育教学、课外锻炼、业余训练、运动竞赛等主要形式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手段。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的深化,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调整,使体育课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体育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和勇于拼搏,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二、课程设置内容及要求 1. 为1、2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专科学生必须修满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四个 学期共8个学分。任何学生不得免修。 体育学院公共课指导性计划(四年标准学程) ( 2007级开始执行,文/ 理本科适用)

2. 第1、2两个学期里,为体育素质课,以自然班形式授课。 3. 第3、4两个学期里,以学生自主选课形式授课,开设的课程有: 男女生: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和保健。 4. 对部分身体特型和病、残、弱和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为 主的适应性体育课程。 三、课程结构 1.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体质学生的需要。 2. 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每学期理论教学内容,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布置课外练习。 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3、4学期实行学生自主选课方式教学。 四、考核与评分标准 1.一年级设体育素质课,以速度、灵敏、柔韧、力量和综合练习项目为主,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素质训练。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50米和立定跳远。

(完整版)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c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 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 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55170.html,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作者:赵慧彪原军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8期 摘要:文章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山西工商学院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建 设和开展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表明: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健身为目标。在办学理念、师生体育观、体育活动质量、调动师生积极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山西工商学院体育课程俱乐部模式的建设对我校校园体育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俱乐部课程化管理 一、研究目的 山西工商学院作为一所民办大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山西省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各界对该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校在硬件不断发展的同时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2016年全校进行大规模教学改革, 使我校大学课程在原有固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生动,主要特点是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一门课程。怕累、没意思是学生在上体育课前经常提到的词语,随着全校课程大改革的趋势,体育课也进行了大胆改革,成立俱乐部课程。新学期学生所上体育课不再枯燥单调,而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喜欢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的课,这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积极性,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目前所拥有的俱乐部课程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柔力球。山西工商学院篮球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在中学已经掌握了如“三步上篮”等基础技术。进入大学后他们所需要的是运用这些技术以及在原有基本技术基础上学习更专业的技能,,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但是由于同一班级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技术难度较高的课堂中基础差的学生又跟不上进度,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使得教师只能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教学,部分技能强、喜欢篮球的同学,长期练习相对简易的技术,心理产生抑制作用,反而不在像以前喜欢篮球课。大学体育课堂中应该在学生已有的基本技术基础上,进行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仅仅得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让学生养成长期锻炼身体的习惯,终身体育的观念,让他们从热爱体育出发,拥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是培养学生长期锻炼的前提。[1]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1000104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总学时:108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一)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 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大学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况、场地器材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 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基础理论

南昌大学体育课理论试卷及答案

南昌大学公共体育课16-17-1学期2016级体育基础课理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0分 南昌大学公共体育课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十六式太极拳、男子两分钟女子一分半钟跳绳、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立定跳远、 校园长跑、理论考试、平时考勤。校园长跑占课程总成绩的20分,评分依据为该学期完成长跑的有效次数,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规定距离(男2000米、女1600米)视为一次有效锻炼。本学期校园长跑满分次数为20次,低于10次本学期体育课成绩最高记59分。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学生必须在学校规定的3个场地——前湖校区北田径场(3号门旁)、前湖校区天健园田径场、前湖校区医学院田径场才能有效记录校园长跑成绩,在其他区域无法记录。(√) 2、校园长跑需在30分钟内完成男子一千米(女子八百米),超过时间则计入无效成绩。(×) 3、校园长跑在一天内最多只能计入一次有效成绩。(√) 4、通过手机下载的阳光体育服务平台APP可以查询到自己的校园长跑成绩。(√) 5、校园长跑只需在大一新生第一个学期完成即可,大一下学期之后不需再进行校园长跑。(×)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运动损伤的RICE原则 RICE原则是运动损伤后要尽快遵守的康复原则的英文首字缩写的组合,它可以把疼痛、肿胀、和发炎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缩短恢复的时间。 休息(R):不要总是去触动受伤部位,看看是否有好转,休息几天,让受伤部位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 冰敷(I):用毛巾包住碎冰(不要用冰块),在受伤部位不断的压揉,让受伤的部位形成保护膜。 压迫(C):用绷带捆绑受伤部位,将冰袋固定在受伤的部位。 抬高(E):将受伤的部位抬高于心脏部位,降低血循环速度。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同大学体育学院目录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4) (一)教学内容改革(4) (二)教学方法改革(4) (三)考核方式改革(4) (四)师资队伍建设(5) (五)教材建设(5) (六)教学大纲(5) 四、实施计划(5) 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8) 附件1: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9) 附件2: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19)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健身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形成、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组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 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 1.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身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2.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 课程类别:公共课 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徐盛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同大学体育学院目录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4) (一)教学内容改革(4) (二)教学方法改革(4) (三)考核方式改革(4) (四)师资队伍建设(5) (五)教材建设(5) (六)教学大纲(5) 四、实施计划(5) 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8) 附件1: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9) 附件2: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大同 (19)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健身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形成、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组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 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 1.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身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2.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办法,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

体育舞蹈课程标准.

体育舞蹈课程标准 一、体育舞蹈课程概述 体育舞蹈是公共体育课的其中一个项目,通过体育舞蹈课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树立良好的体育观念,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介绍科学锻炼方法及各种保健常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大学良好的审美观念,学会自我欣赏及体育舞蹈给我们的乐趣,掌握一技之长,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中找到立足之点。 二、课程目标 1.知道《教学理论》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尤其是准备、实施、评价策略。 3.初步学会运用一些具体的策略与技术,如目标的叙写、教案的格式、声像策略、问答技术、活动指导策略、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等。 4.养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学现象的关注兴趣,并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5.养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有效教学的意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言论与行动。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大学体育理论课

《大学体育》理论作业 (2019-2020学年第2学期) 姓名:学号:1803090124 班级:车辆工程18-1班成绩: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任选网课内容,写出五种居家常用身体素质动作的名称。得分:答:1.平板支撑 2.俯卧撑 3.深蹲 4.仰卧起坐 5.高抬腿 2、二十四式太极拳技术动作名称(按动作顺序答题)。得分: 答: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 二、论述题(20分) 谈谈疫情期间居家锻炼的感受。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写出需加强哪方面的身体素质及练习计划。(400字以上)得分: 答:本次疫情期间,由于疫情的原因禁止出行,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居家锻炼。我认为只有好的体质,才能更好地增强免疫力,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身体面对未来。通过学校体育部公众号推送的有关信息,我知道了许多不同体育项目的规则与技巧要领,其介绍的体育项目内容在运动理论和科学锻炼等方面拓宽了我的视野,加强了我的认知。但是在家锻炼因为没有老师面对面精确的指导,明显不如在学校效率高,但依旧需要积极锻炼,因为强健的身体才是我们锻炼最主要的目的。另外我认为在我们日常的锻炼中,不能盲目的锻炼,要有意识的进行有规律的锻炼,保证规律性锻炼的同时搭配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让身体达到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身体素质一定会提高。 在疫情期间,我每天主要的练习计划有:早晨起床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在学习之余做几组简单的练习动作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晚上饭后在家附近进行散步,以及利用公共器材进行低强度锻炼。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和体育运动。 2、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完成六项指标的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测试,50米跑或立定跳远,握力或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二十指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4、现代体育的发展正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促进了与运动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至于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体育产业系统。 5、今年我国广州举办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 二、是非题 1、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以强化训练为基本手段,既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教育,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T) 2、社会体育开展的广泛性和社会化程度,取决于全民体育意识和群众体育组的提 高。 (F) 3、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造就骨干,指导普及。(T) 4、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从以下四个方面明显地呈现出来:(一)自我意识方面;(二)情感方面;(三)意志方面;(四)性格方面。(F) 5、糖是运动时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一克糖完全氧化可以释放千卡的能 量。 (T) 6、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唯一组织形式。(F) 7、1000米跑过程中能量代谢完全是有氧代谢。(F) 8、我国高校体育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 (T) 9、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F) 10、最大吸氧量是反映人体极量强度是的摄氧和耗氧能力,是心血管功能的最主要评价指 标。 (F)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体育课程的概念和基本目标是什么? 以锻炼身体为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还包括以竞争为目的的活动。大学体育就是适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1、基本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局域目标。 ①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观赏能力。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1 课程基本信息(表4-1) 表4-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开课部门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编号9787563538454 课程总学时/学期总学时144/36 课程总学分/学期总学分8/2 田径、篮球、羽毛球、 先修课程太极拳、其它(体育后续课程无 理论、体质测定) 修订人审定人 修订日期审定日期 4.2 课程性质与任务 4.2.1课程性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 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 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 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 途径。其任务是:

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生理) 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监测方法) 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方法) 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心理) 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品德)5.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4.3知识目标 A1: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 习惯。 A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4.4能力目标 B1: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B2: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 的优良品质。 4.5素质目标 C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6.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4-2) 表4-2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内容(编号)理论实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