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关系研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5, 5(11), 657-666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460954.html,/journal/a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460954.html,/10.12677/ap.2015.511085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fectionism,

Anxiety and Internet Ad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ing Ha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Oct. 25th, 2015; accepted: Nov. 8th, 2015; published: Nov. 1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46095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mediation effect of anxiet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internet addi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584 undergraduates in Wuhan, Xuzhou and Beihai were selected to be investigated by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and Stat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Form 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perfectionism. Boy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on CM, PS, PE, PC and DA, but girl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on OR. 2)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aren’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internet addition.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professio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internet addition. Boy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on internet addition; students of science are higher than arts students. 3)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or professions aren’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state anxiety and trait anxiety. 4) CM, PE, PC and DA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internet addition. CM and PE can predict internet addition. 5) Dimension of perfectionism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tate anxiety and trait anxiety. We can make conclusions that college students’ perfectionism can posi-tively predict internet addition, and mediation effect of anxiet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internet addi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significant.

Keywords

Anxiety, Internet Addition, Perfectionism,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关系研究

郝萍

郝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重庆

收稿日期:2015年10月25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8日;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9日

摘要

本研究选取武汉、徐州、北海三个城市的三类高校的大学生5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Frost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orm Y)来探讨大学生焦虑在完美主义与网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其结果显示:1) 大学生完美主义各个维度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担心错误、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父母批评、行动的疑虑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条理性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2) 大学生网瘾在年级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和专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网瘾程度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网瘾程度显著高于文科和工科。3) 大学生焦虑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4) 大学生非适应完美主义担心出错、父母期望、父母批评、行动迟疑维度与网瘾显著相关,担心出错、父母批评对网瘾的贡献显著。5) 非适应完美主义的担心出错、父母期望、父母批评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显著相关。结论:1) 大学生完美主义对网瘾有正向预测作用。2) 大学生焦虑在完美主义与网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焦虑,网瘾,完美主义,大学生

1. 引言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人格特质。最早研究完美主义的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Alfred Adler认为追求完美是人类最为纯净和最为本质的动机,但如果个体追求完美不是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就可能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后来的学者都比较关注它的负面影响。Horney认为,完美主义者都有比较强的优越感,当发现生活和自己心中固化的标准不一样时,很容易心理失衡(訾非,2004)。以上各位完美主义观点都是单维的,并且局限于临床病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Frost、Hewitt为代表的完美主义研究者分别提出了两个不同维度的完美主义结构,并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完美主义量表。二者对完美主义的看法的共同点是都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消极的人格特质,都从之前的局限于临床病人扩展到了正常人。

Frost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为成就设置过高的标准,同时伴随严格自我评价的人格倾向。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是最为常用的完美主义测量工具,侧重于完美主义心理的产生原因,Frost等认为完美主义有六个维度,分别是担心错误、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父母批评、行动的疑虑、条理性(Frost, Marten, Lahart, & Rosenblate, 1990)。研究表明完美主义能引起一些正面的情绪体验,如期望、高兴、有目标、认真投入等,但也表明完美主义与抑郁、焦虑、强迫症、进食障碍等心理疾病或人格障碍的形成有正相关(张秀阁,杨丽,臧丽荣,王锃,2008),杨宏飞等的研究显示高水平完美主义明显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杨宏飞,张小燕,2004)。陶琼霞的研究直接表明完美主义与交往焦虑相关显著(陶琼霞,2009),另外,王圆圆对七年制医学生的研究也表明七年制医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于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父母期望是影响学生焦虑的主要因素(王圆圆,2009),最近,研究者指出完美主义中的担心出错成分、行为迟疑对个体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Chang et al., 2011)。

郝萍

网络成瘾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网络成瘾的成因还不清楚,不能用单一的因素进行解释,但是归纳起来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者的个性、使用网络动机、精神病理性因素以及家庭环境有高相关。其中,有研究指出完美主义人格是大学生网瘾的重要预测因子,完美主义中担心出错与父母期望对网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个人标准对大学生网瘾并无实质性影响(纪凌开,2014)。而网络成瘾与焦虑同样关系紧密(彭双,2014;王立皓,童辉杰,2003;陈铎,张继明,沈丽莉等,2009;张海涛,苏苓,王美芳,2009),并且高职生特质焦虑能显著的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倾向(张海涛,苏苓,王美芳,2009)。

综上所述,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倾向属于个体内部因素,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完美主义同样对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焦虑更是网络成瘾形成的重要因素,虽然已有文献对完美主义、焦虑、网络成瘾三个变量两两之间都进行了研究,但并未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本研究想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是如何预测网络成瘾的,焦虑是否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

这样可以揭示完美主义作用于网络成瘾的机制,进一步为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徐州、北海三地高校中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706份,回收问卷655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629份,有效率为96.0%。选取问卷数据的92.8%作为分析数据。其中男生332人,女生252人,大一到大四人数分别为109、85、235、155人。

2.2. 研究工具

2.2.1. 网络成瘾量表(IAT)

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由美国皮兹堡大学Kinberly Young编制(Young, 1998),共20题,每个题目采用1(几乎没有)~5(总是)的5级计分,题目如:“你觉得你上网的时间比你预计的要长吗?”。总分20~100分,20~49分为正常的网络使用者,总分在50~79分为轻度成瘾者,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80分及以上为重成瘾者。Laura Widyanto等(Widyanto & McMurran, 2004)的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2.2. Frost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

Frost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由Frost编制(Frost, 1990),国内杨宏飞翻译(杨宏飞,2007),共35个题目,包含6个分量表,分别是担心错误、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父母批评、行动的疑虑、条理性量表。每个题目采用1(完全不符合)~5(非常符合)的5级计分,题目如“我的父母曾给我定下很高的标准”。量表总分的a系数为0.91,分量表的a系数为0.83~0.93。

2.2.

3.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orm Y)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由Spielberger等人编制(汪向东,王希林,马弘,2000),共40题组成,题目如“我感到心情平静”。每题采用1(完全没有)~4(非常明显)的4级计分方式。前20题为状态焦虑量表,主要用于评定即刻或最近一段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可用于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后20题为特质焦虑量表,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T-AI的重测信度为0.73~0.86,S-AI的重测信度为0.16~0.62。

2.3. 研究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和个别施测的方式。由研究者和清楚实验目的、步骤的同学担任主试,到各学校班级教室、自习室和寝室发放问卷,测试时间为40分钟左右,问卷答完后当场回收。

郝萍

2.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输入和分析。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 积差相关分析及多重回归分析。以P <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研究结果

3.1.1. 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差异

对完美主义在性别和年级上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表2、表3。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完美主义的6个维度都有显著差异,在担心错误、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父母批评、行动的疑虑这5个维度是Table 1.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perfectio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表1.不同性别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差异分析(M ± SD)

男女t值担心错误24.18 ± 6.52 22.96 ± 5.87 2.34*

个人标准21.36 ± 4.83 20.58 ± 4.66 1.97*

父母期望16.13 ± 3.89 15.29 ± 3.79 2.62**

父母批评10.24 ± 3.33 8.84 ± 2.99 5.26**

行动的疑虑12.16 ± 4.04 11.33 ± 3.91 2.50* 条理性21.77 ± 4.79 22.72 ± 4.08 ?2.53*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Table 2.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perfectio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表2.不同年级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差异分析(M ± SD)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F值担心错误22.27 ± 5.84 24.16 ± 6.18 23.91 ± 6.61 23.95 ± 6.02 2.22

个人标准20.77 ± 4.73 21.20 ± 4.68 20.92 ± 4.72 21.25 ± 4.94 0.30

父母期望15.19 ± 3.62 16.31 ± 3.98 15.52 ± 3.87 16.24 ± 3.93 2.45

父母批评8.95 ± 2.77 10.27 ± 3.26 9.56 ± 3.33 9.89 ± 3.40 3.10*

行动的疑虑11.62 ± 4.57 11.85 ± 2.82 11.79 ± 3.24 11.92 ± 5.06 0.12 条理性22.06 ± 4.14 22.26 ± 4.86 31.92 ± 4.88 22.62 ± 3.98 0.78 Table 3.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perfectio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jors

表3.不同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差异分析(M ± SD)

文科理科工科F值担心错误22.79 ± 6.11 24.93 ± 6.84 23.51 ± 5.96 2.62*

个人标准21.00 ± 4.78 21.01 ± 4.70 21.03 ± 4.87 0.15

父母期望15.73 ± 3.81 16.23 ± 3.63 15.46 ± 4.07 1.08

父母批评9.39 ± 3.29 10.40 ± 3.25 9.35 ± 3.20 3.04*

行动的疑虑11.68 ± 4.09 11.74 ± 3.48 11.87 ± 4.30 0.38

条理性22.71 ± 4.39 21.70 ± 4.49 21.92 ± 4.62 2.05

郝萍

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条理性方面是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只在父母批评维度有显著差异,经LED多重比较发现:四年级及以上显著高于一年级,二年级又显著高于一年级。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在年级上均不显著。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担心错误和父母批评维度有显著差异,经LED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大学生在担心错误、父母批评维度显著高于文科、工科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在专业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2. 大学生网瘾的研究结果

3.2.1. 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大学生网瘾的差异

对网瘾在性别和年级和专业上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表5、表6。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瘾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网瘾程度结果不显著。不同专业大学生网瘾程度有显著差异,经LED多重比较发现理科专业学生网瘾程度显著高于文科、工科,但文科和工科专业学生网瘾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3.3. 大学生状态焦虑的研究结果

3.3.1. 大学生状态焦虑的基本现状

大学生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统计量如表7,结果显示大学生状态焦虑与常模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特质焦虑显著高于常模。

3.3.2. 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焦虑的差异

对焦虑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8、表9、表10。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大学生焦虑状况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Table 4.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enders

表4.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瘾得分差异分析

男女t值IAD (M ± SD) 44.91 ± 14.06 39.53 ± 11.65 4.93**

Table 5.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表5.不同年级大学生网瘾得分差异分析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F值IAD (M ± SD) 41.45 ± 13.62 42.28 ± 12.67 42.71 ± 13.58 43.39 ± 3.17 0.47

Table 6.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jors

表6.不同专业大学生网瘾得分差异分析

文科理科工科F值IAD (M ± SD) 40.74 ± 12.79 45.94 ± 14.24 42.19 ± 12.78 3.60**

Table 7.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 anxiety

表7.大学生焦虑情况分析

平均分最大值最小值常模均分t 状态焦虑41.07 71.00 20.00 44.25 ?8.10

特质焦虑44.50 64.00 28.00 43.97 16414.10**

注:表中所用大学生焦虑常模为2009年测得的常模。

郝萍

3.4. 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关系研究

3.4.1. 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相关研究

对完美主义各维度、焦虑与网瘾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1。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四个维度与网瘾的相关是显著的。担心出错、父母期望、父母批评和行动的迟疑与网瘾都成显著的正相关。担心出错和父母批评与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成显著正相关。父母期望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网瘾的相关均不显著。

3.4.2. 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回归分析

从表11可知,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各维度与网瘾存在不同程度相关,现通过多重回归分析具体判断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各维度对网瘾的影响。

对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各维度、焦虑与网瘾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2、表13所示,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担心出错和父母批评对网瘾的影响显著,其余维度均不显著。担心出错和父

Table 8.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表8.不同性别大学生焦虑状况得分差异分析

男女t值

状态焦虑41.44 ± 9.81 40.57 ± 8.85 1.11

特质焦虑44.53 ± 6.59 44.47 ± 6.17 0.11 Table 9.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表9.不同年级大学生焦虑状况差异分析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F值状态焦虑41.24 ± 9.02 42.02 ± 8.98 40.70 ± 9.66 40.97 ± 9.57 0.43

特质焦虑44.51 ± 5.79 44.38 ± 6.16 44.78 ± 6.71 44.14 ± 6.53 0.32 Table 10.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表10.不同专业大学生焦虑状况差异分析

文科理科工科F值状态焦虑41.11 ± 9.47 41.79 ± 10.19 40.54 ± 9.06 0.49

特质焦虑44.33 ± 6.56 44.39 ± 6.70 44.57 ± 6.15 0.52 Table 1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variables

表11.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担心出错父母期望父母批评行动迟疑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网瘾担心出错 1.00

父母期望0.40** 1.00

父母批评0.63** 0.53** 1.00

行动迟疑0.46** 0.37** 0.41** 1.00

状态焦虑0.17** ?0.08* 0.15** 0.07

特质焦虑0.18** ?0.10* 0.13** 0.12** 0.78** 1.00

网瘾0.42** 0.22** 0.47** 0.28** 0.07 0.056 1.00

郝萍Table 12.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to perfectionism and anxiety

表12.网络成瘾对完美主义与焦虑的回归分析

预测变量β

担心出错0.21**

父母期望?0.08

父母批评0.35**

行动迟疑0.07

状态焦虑0.01

特质焦虑?0.05

R20.25**

Table 13.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nxiety to perfectionism

表13.焦虑对完美主义的回归分析

预测变量状态焦虑特质焦虑

担心出错0.13* 0.16**

父母期望?0.24** ?0.27**

父母批评0.19** 0.14*

行动迟疑0.023 0.08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R20.07** 0.08**

母批评对网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担心出错、父母期望和父母批评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影响显著,担心出错和父母批评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显著正向的预测作用,父母期望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对网瘾的影响不显著,焦虑在完美主义与网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4. 讨论

4.1. 关于大学生完美主义研究结果的讨论

4.1.1. 大学生完美主义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的讨论

从表1可知,本研究中大学生完美主义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在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父母批评、行动迟疑维度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完美主义的条理性维度则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与已有研究(徐君,佟月华,2008)结果一致,他们认为性别差异存在于完美主义的多个维度上,并且认为这可能与中国社会中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以及社会、家庭对男女个体的学业成就水平期待存在较大差异有关。而同另一项研究结论(谢玉兰,2004)不一致,不过关于大学生完美主义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一直争议不断。从表2、表3可知,大学生完美主义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不显著,这与大部分研究结论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年龄差别不大,故生活阅历基本相似,且受外界影响较之中小学时期更小的缘故。

4.2. 关于大学生网瘾研究结果的讨论

从表4可知,本研究中大学生网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显著高于女大学

郝萍

生,这方面与前人研究(梅松丽,2007;刘思浚,徐济达,2008;赵晓蓉,2009)结果基本一致。我们认为,男性在实际中比女性更具有探索精神,而网络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技术产物有其吸引人的方面,此外,网上有许多新出的游戏对男性的吸引力也大于女性,另外当男性遇到挫折、焦虑或者其他应激事件时不会像女生那样会倾向与像家人、朋友倾诉,更可能在网络中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大多数学者调查结果均为男大学生网络成瘾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从表5可知,大学生网瘾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赵晓蓉等(2009)研究表明,大一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吴玉霞等(2009)研究表明,大四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显著高于大一学生。魏萍等(2007)研究表明,大二大四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虽然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不完全相同,但是在大四学生网络成瘾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这一观点上保持一致。这可能与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学习任务重有关。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各年级的网络成瘾倾向没有显著差异,由于以上的研究结果大多是在2009年以前得出的,这可能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网络,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网络成瘾倾向,导致网络成瘾在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也可能是在进行调查的时候研究者所用的网络成瘾量表不同所致,因为不同的网络成瘾量表所关注的网络成瘾方面有所不同。

从表6可知,大学生网瘾在专业上差异显著,经LED多重比较发现理科专业学生网瘾程度显著高于文科、工科,但文科和工科专业学生网瘾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对于网络成瘾在不同专业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研究结论不同。有研究表明,文科生网络成瘾水平显著低于理科生和体育、艺术等特殊专业大学生,理科生与体育、艺术等特殊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水平无显著差异(魏萍,杨爽,于海滨,2007)。

顾海根(2007)研究表明,文、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杨伊生、侯友等(2007)、梅松丽等(2009)研究表明,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这些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我们认为,理科生中男生较多,而文科生中女生较多,由于前面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不同,可以得出理科生在网络成瘾方面显著高于文科生。

4.3. 关于大学生焦虑研究结果的讨论

从表7可知,大学生的状态焦虑与常模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显著高于常模。与以往的研究(张建人,胡启先,易法建,1998)结论一致。

从表8可知,本研究中大学生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这跟辛自强等(辛自强,辛素飞,张梅,2011)的研究结果一致。Spielberger等在成年工作人员、大学生、高中生、新兵的大样本人群中进行现场施测,结果显示焦虑(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张兰君(1998)对邮电大学生的焦虑状况的研究也表明焦虑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从表9、表10可知,大学生焦虑在年级和专业上均不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都要面临各种不同的环境(学业、就业等)与处理各种关系(人际关系、恋爱关系、寝室关系等)有关。

4.4. 关于大学生完美主义、焦虑和网瘾的关系的讨论

从表11可知,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4个维度与网瘾均显著相关。这与我们的预期一致,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者更容易倾向于向网络求助,而产生网瘾。而担心出错和父母批评与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成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父母在子女心中属于权威型人物,子女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要在权威型人物面前留下好印象的心理,而自己越担心自己出错和过多的受到父母的批评就不太可能留下好印象,这与自己的期望不同就会产生焦虑(不管是状态焦虑还是特质焦虑)。父母期望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子女想通过自己的表现来赢得父母的表扬或赞许有关,当个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特别低的时候,个体无论做出什么值得骄傲的成绩父母都不会过多的表扬,这使得个体容易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焦虑于如何获得父母的赞许)。

郝萍

从表12可知,通过多重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中的担心出错、父母批评对网瘾的贡献显著,所以对网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中的父母期望和行动迟疑对网瘾的贡献不显著,对网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网瘾的相关均不显著。这可能是本身焦虑与网瘾相关不大,也可能是本次调查中由于所用问卷中除了本研究所用的问卷外还有其他研究者的问卷,关于焦虑的问卷放在5个量表的最后,被试在做问卷的时候有厌烦心理,并没有按照实际情况来答题,导致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5. 结论

1) 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网瘾显著相关,其中担心出错、父母期望、父母批评和行动的迟疑与网瘾显著相关。

2) 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焦虑有显著相关,其中担心出错、父母期望、父母批评与状态焦虑显著相关,担心出错、父母期望、父母批评和行动的迟疑与特质焦虑显著相关。

3) 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网瘾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担心出错、父母批评对网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父母期望与行动的迟疑对网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4) 大学生焦虑在完美主义与网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铎, 张继明, 沈丽莉, 等(2009).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7(2), 151-152.

顾海根(2007). 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心理科学, 30(6), 1482-1483.

纪凌开(2014).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网瘾.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3(4), 106-111.

刘思浚, 徐济达, 李洪兵, 沃红梅, 何源(2008).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5(4), 55-57.

梅松丽, 寇长贵, 于雅琴, 杨慧, 徐志国, 李兆良(2007).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感觉寻求关系研究. 医学与社会, 20(11), 57-59.

梅松丽, 杨慧, 寇长贵, 于雅琴(2009).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人群特征调查. 医学与社会, 22(5), 53-55.

彭双(2014).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硕士论文, 长江大学, 荆州.

陶琼霞(2009). 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4), 410-411.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2000).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页318-319).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汪向东, 主编(1993). 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增刊, 191-224.

王立皓, 童辉杰(2003).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1(2), 94-96.

王圆圆(2009). 七年制医学生完美主义倾向与焦虑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

魏萍, 杨爽, 于海滨(2007).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6), 650-651.

吴玉霞, 安玉兰, 侯淑晶(2009). 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3), 329-332.

谢玉兰(2004). 大学生自我完美主义倾向及其与心理异常的相关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1(4), 186-188.

辛自强, 辛素飞, 张梅(2011). 1993-2009年大学生焦虑的变迁: 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6), 648-653. 徐君, 佟月华(2008).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A型人格的关系. 济南大学学报, 22(4), 102-105.

杨宏飞(2007). 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在740名本科生中的试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2), 97-100.

杨宏飞, 张小燕(2004).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8(9), 647-648.

杨伊生, 侯友, 张秋颖(2007).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焦虑形态的关系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6(6), 73-77.

郝萍

张海涛, 苏苓, 王美芳(2009). 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自尊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7(5), 619-621.

张建人, 胡启先(1998). 775名大学生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 110-111.

张兰君(1998). 大学生焦虑状况与个性特征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6(3), 256-257.

张秀阁, 杨丽, 臧丽荣, 王锃(2008). 完美主义的适应性研究(综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2(1), 73-76.

赵晓蓉, 戴文涛, 周卫平(2009).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7(8), 657-659.

訾非(2004).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心理科学, 27(4), 943-945.

Chang, E. C., Hirsch, J. K., Sanna, L. J., Jeglic, E. L., & Fabian, C. G. (2011). A Preliminary Study of Perfectionism and Loneliness as Predictors of Depr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in Latinas: A Top-Down Test of a Model.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8, 441-448.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460954.html,/10.1037/a0023255

Frost, R. O., Marten, P., Lahart, C., & Rosenblate, R. (1990).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4, 449-468.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460954.html,/10.1007/BF01172967

Widyanto, L., & McMurran, M. (2004).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7, 443-45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460954.html,/10.1089/cpb.2004.7.443

Young, K. S. (1998).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形成原因应对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心理越来越增加,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焦虑的形成原因

(一)适应困难。因生活和学习适应困难而产生焦虑,这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大学生远离家乡和亲朋好友,异地求学读书,失去了父母亲友的直接呵护和疼爱,原来的依赖心理一下子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大学生还面临着一种对当地文化适应的问题,尤其是来自异地的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也是促使焦虑产生的又一原因。学习内容上,老师课堂上讲的不多,课下自己要自学的内容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时间支配上,学校除了一天安排的几节课,其余时间有学生支配,而一直习惯与被老师安排的大学生,不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习方法上,习惯于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尤其会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 (二)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事件,广州数千名大学生争抢卖猪肉工作事件等,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农村普遍出现了关于大学生卖猪肉的各种负面舆论,造成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如“读大学没用”等舆论。严重伤害了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无用、无能、对不起父母。这种焦虑普遍存在大学生的心里。而舆论导向过多、过频的转向,甚至前后矛盾,则更使得大学生不知所措,增加其焦虑心理的发生。 (三)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失调是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中,

完美主义的14个倾向

完美主义的14个倾向 1、你总是非常渴望让别人满意。 完美主义常常始于童年时期。在年幼的时候,我们被教导要有摘星之志——家长和老师鼓励他们的孩子去努力成为成功人士,并对他们的成就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惩罚他们未能达标)。完美主义者很早就学会以“我成就,故我在”的信念去生活,而且没有任何事情能像因自己出色的成就而让别人(或他们自己)印象深刻而让他们感到兴奋的了。不幸的是,在学校、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去追求“优秀”,会带来一生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想要达到完美会是充满痛苦的,因为它通常是受到两方面需要的驱动:一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渴望,一方面是害怕做不好的恐惧”心理学家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说到:“这是完美主义的双刃剑”。 2、你知道你的完美情结正在伤害你,但是你却认为它是你为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是那种竭尽全力(通常是病态的)去避免碌碌无为或平庸的人,且奉行一种“不劳无获”的崇高信念。虽然完美主义者并不一定都是成功人士,但是完美主义常常与工作狂紧密相关。 “…完美主义者?坦承他们无情的标准的确是有压力且有点过分的,但他们坚信这能驱使他们实现其他方法从未达到过的卓越和高效的水平”伯恩斯写到。 3、你有拖延症。 对于完美主义来说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它的特点体现在一种强烈的成功欲,但同时也可能会成为妨碍成功的东西。完美主义与恐惧失败(通常不是最好的动力)和自我挫败的行为高度相关,比如:过分拖延。

来自约克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表明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一种出于渴望得到社会认可的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拖延工作的倾向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些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者中,拖延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他人反对意见的预感。适应性完美主义者从另一方面来讲,反而不易造成拖延。 4、你对其他人极其不满。 对他人进行批判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排斥其他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人。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有太多排斥的东西。完美主义者具有高度的鉴别能力,几乎没人能入得了他们的法眼。 当不再那么强硬的对待他人时,一些完美主义者可能才会发现他们自己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别盯着别人的缺点,也别紧抓别人的疏忽和过失不放。”佛陀启示我们“而是要看自己的行为,你做了什么而又有什么是还没做的。” 5、你要么就做大,要么就回家。 许多完美主义者内心都挣扎在非黑即白的想法里——在某个时刻你是个成功者,在下一瞬间你又变成了失败者,这取决你的最新成就或是失败经历——而且他们总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如果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当你知道有一个能让你成功的好机会摆在眼前,可能你就会将自己投身于这样一个新的项目或是工作——而当察觉到有失败的风险时,你可能又会去完全避开它。研究表明完美主义者总在规避风险,这样会抑制创新性和创造力。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人生就是一场要么功成名就,要么一事无成的游戏。当一个完美主义者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她的强大动力和野心会让她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目标。这并不奇怪,因此完美主义者是罹患饮食失调症的高危人群。 6、你很难向别人敞开心扉。

大学生网瘾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也在日益加大。它在给大学生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到所需信息的同时,也使不少缺乏自控力的大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很容易就形成“网瘾”。高校如何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1]本文从大学生网瘾问题入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思想教育 一、大学生网瘾的原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尽管上网成瘾者在大学生网民中的比例不一定很高,但一些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确实令人忧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80%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 的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边缘。具体分析网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沟通的机会少。当他们想与家长沟通时,而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使他们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很少。这样,子女会寻求一种好的方式来沟通,而又好又方便的方式就是在家里上网,通过上网可以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也会将这种习惯带到大学的寝室中,形成上网成瘾的恶性循环。[2]而有的同学寝室没有电脑,出于和别的同学步调一致的想法,也会去网吧上网。 2、大学生需要得到的信息量大,传统媒体满足不了我们的要求。本来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只想着去看一些自己适合的东西,比如刚开始时只是去找找论文资料,想有一些朋友们的消息而去上网看看。渐渐地,熟练地使用了电脑,知道了电脑不只是只能查资料这么简单,而是里面有好多可以利用的东西。网络上的确有值得看的东西,无论是时事新闻,还是八卦娱乐,无论是古典艺术还是流行元素,网络游戏,总有你喜欢的,比传统媒体强多了。 3、大学生自制力还不强,容易被诱惑。首先,同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大学生普遍认为课程松、管理松,也即“没事做、没人管”,这是迷恋网络大学生的比例高于中小学生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说,家长不在身边,课程少,老师又不管,上网很自由,后来自己控制不了就成瘾了。 二、大学生网瘾的危害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聊天成瘾、网络影音成瘾等。这些情况已经严重地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巨大障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具体危害为: 1、影响了一些同学的人生追求 在我们上网的同时可以看出,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我们如果不能正确地利用网络获取好的知识,而出于好奇的心理去登陆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已的人生价值造成严重的危害。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 2、影响了学业[3] 我们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上网时间多了,反而用于学习的时间就少了,精力就不够了。有的学生往往一夜上网后,第二天就逃课,有不逃课的学生到了课堂上也是去睡觉。这样下去,成绩肯定会倒退。据了解,在大学里,因为学习成绩不合格导致退学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和上网有直接的关系的。

网络安全教育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症

网络安全教育――预防青少年“网络 成瘾症” 背景: 随着电脑家庭化的日益盛行和互联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诚然,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但对于好奇心、模仿力极强的青少年来说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学生造成伤害。主要表现在:许多青少年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上聊天和络游戏,有的学生甚至把“家”搬进吧,有的学生陷入恋的阴影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模仿上行为,搞犯罪

活动,结果沦落为少年犯。大量的青少年遭遇络危害的案例表明,青少年的络安全问题绝不能忽视,加强青少年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来为青少年的络安全保驾护航,从而让青少年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呢? 教学目的: 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络上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学会在虚拟的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理智地对待各种诱惑,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尤其注意不能沉迷络游戏。促使中职学生自觉树立络安全与道德意识,提高利用络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创建文明健康的络风气。 教学重点: 使青少年正确认识络,预防患上“络成瘾症”。 教学内容: 1,分析“络成瘾症”成因。 2,怎样预防青少年患上“络成瘾症”。教学过程: 一,“络成瘾症”成因

是什么让青少年在络中迷失自己,患上“络成瘾症”而发生悲剧,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自身原因:络因其开放性满足了青少年宣泄、释放紧张的需求。青少年还可以通过络释放生活中被压抑的一面,摆脱现实中的约束、孤独,在轻松、安全中实现自己的“欲望”,满足了自己的成就感。同时,络也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与虚荣心,实现对困难、失控现实的逃避。 家庭原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需求,从而造成对孩子上的“失控”。 学校原因: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放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但现实中很多学校还是把教育的重点都放在学习成绩这一头,而忽略了道德训诫、性格养

大学生焦虑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段琳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得到完善,但部 分学生的适应能力减弱,大学生焦虑成为了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影响因素需要探究,以找 出合适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焦虑状况给与适当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焦虑影响因素;焦虑应对策略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一、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焦虑和焦虑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上学费用的增高,学业竞争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困难等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压力,大学生已经作为焦虑症表现者的主要群体而备受社会关注。在籍大学生中,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在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经济困境与生活环境 一方面目前有3.1%的学生表示“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是其目前焦虑的最大原因。进入大学以后,学费、生活费对于生活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中的学生无疑是一笔高昂的费用,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不容忽视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心情抑郁、内心焦虑。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部分学生会选择勤工俭学,但勤工俭学会使许多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害怕同学知道,而且勤工俭学会占用学生很多时间,耽误学业。安心的学习和打工之间的矛盾是贫困学生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大学生之中也不乏有很多攀比现象,而有些贫困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便向家里索要,但看到自己父母辛勤操劳又内心不安,一系列的矛盾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父母对自己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事事考虑周到,而大学生需要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遇事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但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远离父母后,生活、学习难以协调,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二)人生目标及价值观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较自由,初入大学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以前大部分事不需要自己规划,只需要按部就班,而现在学习很自由,没有人会干预,会使部分大学生一时迷失了方向,生活和学习目标变的不明确。当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时,问题又会连续出现,应该确立怎样的目标、确立目标后如何进行实践和发展、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合理解决,一系列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会导致大学生内心深层焦虑。上大学以前,由于生活圈子的狭窄,对社会的理解和涉及面受限,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很狭隘。而进入大学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_訾非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27(4):943-945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訾 非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 m)心理是《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 SM-III)的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被认为参与多种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完美主义心理缺少精确的定义和量化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的心理咨询和资质优异教育领域,这种心理愈来愈被看作是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息息相关的人格特质,并且已普遍承认这种特质是多维度、多侧面的。本文追溯了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介绍了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 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 1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之渊源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推源其始,可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1]。他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她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striving for perfection)。在人类的众多动机中,Adler认为,追求完美是最为纯净和最为本质的动机。但是他也认为[2],个体追求完美必须是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Adler提出[2],追求完美的动机的不同取向,可以导致四种生活方式: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除了社会型代表着一种将追求完美的动机妥善地导向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之外,其他三种生活方式则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调。 Adler是唯一一位将“追求完美”看作人类天生动机的主要心理学家。其后的心理学家大多用“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一词描述一类负面的心理现象。Horney用“完美主义”指陈神经症者的一个亚型[3]。在她看来,完美主义者是一类力求完成“应该”做的事,尽职尽责,礼貌客套,表面诚实的人。荷妮指出,完美主义者对他人有很强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的标准高于别人。这类个体相信,人类生活是按照绝对可靠的公正和正义的机制运行的。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中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是完美无缺时,完美主义者将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 Hollender[4]则描述了另一种完美主义者类型,这种完美主义者虽然缺乏创造力,却是一类辛苦工作,务求做事尽善尽美的人,他们的工作对人类的生存是重要的。他们与Horney 指出的那类以努力创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以体验自恋式的满足的完美主义者是不同的,通常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心理问题,因而不应当被看作神经质类型的完美主义者。由此,Hollen-der[4]认为有两类完美主义者,一类是Horney提出的那些追求外在的评价,追求完美的“形象”的完美主义者,另一类是辛苦工作,务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的人。Hollender还提出,个体早年在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其中父母的批评和期望对完美主义心理的形成是至为关键的。 2 测试完美主义心理的量表 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以美国心理学家为主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心理现象开始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Burns[5]设计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完美主义量表》,并把完美主义定义为:“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设立过高的标准或期望。”Burns的这个由十个问题组成的采用莱科标度(Likert Scale)的量表开创了对完美主义进行实验研究的先河。但是他把完美主义看成单一维度的心理机制,此假设后来受到广泛质疑。 Hewitt等人[6]经过研究发现,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完美主义心理可以看成一个三维度的结构,即:自我导向的(self -oriented)完美主义,指向他人(other-oriented)的完美主义,和社会决定的(socially prescribed)完美主义。Hewitt等人所设计的《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Multidi mensional Perfectionis m Scale;简称MPS)[6]即用来测量这三个维度。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是指个体努力将所有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则是对他人有很高的期望,期望他人完美无缺,对他人的错误和不尽力完美之处感到不安;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指的是个体尽力去满足别人对他的期望,生怕别人对他失望[6]。Hewitt等人[7]的研究还发现,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和很多种类的神经症相关,而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仅与一些神经症有微弱的相关[7]。似乎比较明确的是,完美主义者的神经症主要是由个体能力与他们所认定的外在标准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者受外在强加的标准左右,把它们看成非此不可的“必须,”因而在标准不能达到时缺乏灵活性,难接受较底一点的标准,从而容易导致神经症。而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者虽然也给自己设立较高的标准和期望,但当标准和期望不够现实不能实现时,能够及时调整,因而较少发生神经症。 Frost[8]等人则从完美主义心理的产生原因方面归纳出了完美主义心理的六个特征,包括“对错误的在意度”(concern over mistakes)、“行为的迟疑度”(doubt about actions)、“个人标准”(personal standards)、“条理组织度”(organization)、“父母期望度”(parental expectations)、“父母责难度”(parental criticism),并设计出了反应这六个特征的《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rost's Multidiment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简称FMPS)[8]。 “对错误的在意度”较高的人过于担心出错,甚至一点小错也会使其认为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这种心态使个体对失败的恐惧压倒了对成就的追求。“行为的迟疑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一件事时,常感到不能满意,犹豫不决,不能真正结束已完成的工作。极高的和不现实的“个人标准”是神经质完美主义者的又一个特征。这种个体遇到不利的环境和条件时,不能根据现实需要调整自己的标准,始终期望完全胜任每一件工作并且超过别人。Frost等人在设计量表时曾认为,个体 943 作者简介:訾非,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博士。E-mail:zi fei@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460954.html, DOI:10.16719/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460954.html, ki.1671-6981.2004.04.046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和预防教学提纲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 策和预防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得快感会一直有心里上与生理上的依赖。 大学生网络成因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性与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我认为造成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的原因有一下三个;第一,网络的可获得性,很多学校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条件,而且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上网。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发展性问题。有些具有社交倾向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便向网络寻求网上友谊。第三,另一相关的发展性问题是同一性的建立;即大学生更加注中自己的价值,人生目标,生活方式,需要及其他相关方面。有些大学生可能利用网络来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感,在虚拟的现实中,他们把自己定位的更加积极,甚至相信这种新的特征会变为现实。 所以,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他们喜欢上网,慢慢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容易沉溺于某一新鲜事物不能自拔的身心特点有关,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不强。二是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完善,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交往能力,经常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进而封闭自己。三是目前的游戏软件产品大多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这种电子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 二、防治措施 1心理干预 首先要了解成人网络成瘾者的早期经验,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推究其不良性格和负性情绪的根源;其次,由于成人网络成瘾者都具有比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因此,可以与去其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技术、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同时对比他们的过去与现状,转变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依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第三,协助网络成瘾者恢复自身生活的规律化,恢复生物钟,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第四,对于部分严重的成人网络成瘾者,要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技术,如强化法、森田疗法等进行治疗。 2 自我效能 由于在成瘾行为方面,自我效能是一个关键变量,因而能对成瘾行为的预防、戒除和改变做出合理性的说明和解释。(1)抵抗性自我效能。它是对于还未成瘾的个体来说,能够抵制网络的能力的信念。这就要求成瘾者训练抵抗来自网络对自己内心的诱惑的能力的决心。(2)减少伤害型自我效能。它是指个体已经卷入到网络成瘾行为之中,并对此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摘要 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 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当前影响我国大学生焦虑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主要从焦虑的理论、性质、分类、成因、应对方式等方面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并就大学生的焦虑成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解决大学生焦虑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 焦虑心理; 形成原因; 应对方式 1. 引言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在高度工业化都市化的社会中,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anxiety)的心理越来越增加,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 焦虑对个人的人格发展至为重要,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

负性的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 [3]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界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极为重要,尤以临床心理学为然。最早研究焦虑问题的当推心理分析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心理分析的理论即受到心理学界尤其是精神医学的注意,使这个心理分析论的中心概念“焦虑”成为大家研究的主题,如“焦虑的意思与潜意识意义”、“焦虑的标准”、“焦虑发展的因素”、“焦虑的表面与内在的表现”等,而这些研究的结果,也直接影响了心理分析的理论。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前期,由于其生理的发展接近或达到成熟,这为其心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是伴随着生理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的发展滞后于其生理的发展,处于趋向成熟但又不成熟的阶段[3]。刘贤臣报 [4][5]道16%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范瑞泉、陈维清调查的检出率为16.6%,申小莹等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18.2%[6]。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关于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调查报告 1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绥化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绥化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2调查工具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一周之内的情绪)

评定项目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有绝 大多数有 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神经过敏和焦虑 1 2 3 4 2、我无缘无故感到担心 1 2 3 4 3、我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 1 2 3 4 4、我感到我的身体好象被分成几快,支离破碎 1 2 3 4 5、我感到事事都很顺利,不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 4 3 2 1 6、我的四肢抖动和震颤 1 2 3 4 7、我因头痛、颈痛和背痛而烦恼 1 2 3 4 8、我感到无力而且容易疲劳 1 2 3 4

9、我感到很平静,能安静地坐下来 4 3 2 1 10、我感到我的心跳较快 1 2 3 4 11、我因阵阵的晕旋而不舒服 1 2 3 4 12、我有阵阵要昏到的感觉 1 2 3 4 13、我呼吸时进气和出气都不费力 4 3 2 1 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刺痛 1 2 3 4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 2 3 4 16、我必须时常排尿 1 2 3 4 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4 3 2 1 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 2

3 4 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很好 4 3 2 1 20、我做噩梦 1 2 3 4 标准分=粗分×1。25 临界值T=50 超过50有明显的焦虑倾向。 3调查对象 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09和10级全体学生人数238人 4调查结论 绥化学院学生焦虑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绥化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 有正常的焦虑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664名大学生其总焦虑倾向标准平均分 为38.40,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即8种焦虑倾向标

完美主义者苛刻的处事原则

完美主义者苛刻的处事原则 FBI在案件调查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对事情有着严重的苛责心理。不仅是被调查对象,在FBI探员当中,也有着喜多以追求完美为人生目标的人。他们总司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一点点的瑕疵在他们看来都是致命的。对此,FBI经常请心理专家对这种完美主义心理进行分析。 有着完美主义心里的人被称为完美主义者,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完美,而这种追求完美的欲望,本身就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有下次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完美主义者们总是很容易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完美主义者是在强迫自己做到更完美的过程中长大的,当他们成长、蜕变之时,完美主义者会很注意培养自己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他们事业心比较强,元一位工作付出精力等。在评价事物时,他们的价值体系是较好的,因为他们强调公正,对别人和自己要求坦率、诚实。他们对别人大公无私,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但是在别人眼中就会显得有些苛责。 尽管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完美主义者却带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冲动——他们总是会耗费所有的精力去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甚至更好。他们不能对不完美的事物置之不理,所以往往会很轻率地定下计划,并且义无返顾的去执行。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们的计划就要完成时,他们又会疲倦和事不关己的感觉,因为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太多完美,却没有办法去改变。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日积月累,是他们整天生活在挫折、失败、碌碌无为和愤慨的心情中而无法自拔。 不过,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性格也会使他们魅力四射,因为在决策时,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提供信息,研究所有的相关细节,以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还会认真的衡量投入产出比。基于对效率的考虑,他们还会把每一个人、每一件材料都用的恰到好处,绝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无用功。他们收集信息到了事物巨细的地步,有些耗时,但是磨刀不误砍材工,这种态度对于一个正确的决策来说,确实是必不可少的。 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完美主义者对配偶的要求很高,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也是让人惊叹的,他们的付出更是全心全意,让人感动。或许正是由于用情“过专”,

大学生网络成瘾案例分析

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网络 成瘾案例分析 个案分析 基本资料 王某,男,1993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一)背景资料 家庭背景:案主家庭条件优越,父亲为局级干部。案主的父母工作较忙,他自幼长期跟姐姐一起玩耍,因此姐姐对他影响比较大。案主姐姐从小比较喜欢上网,每次上网的时候都喜欢带着案主一起去网吧,久而久之案主逐渐养成了上网的习惯并形成了网瘾。 个人情况:案主从小学到高中因为父母在自己身边,因此对其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力,所以案主的网瘾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后案主进入安徽省一所高等学校就读,从此父母对其管教变得越来越少。由于案主性格比较内向,进入陌生环境后平常与同学交流比较少,因而更加比较喜欢进入网络世界宣泄自己的情绪。 (三)主要问题 案主进入大学学习后迷上了一款某著名网络公司开发的网络游戏,因此沉迷于网游,经常出入网吧,彻夜不归。由于案主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对于案主在大学的生活费并没有做出严格限制,所以案主的上网成本不成问题。案主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欲望基本消失,长

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当被问及大学学业完成以后案主有什么规划或者目标时,他却无法给出什么具体答案,表现十分茫然。(四)问题分析 案主的主要问题是由不肯面对现实引起的。首先案主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在网络游戏世界中案主有着卓越的成就,案主从网络世界中获得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赞许与认可。其次,案主通过网络游戏得到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无法给予他的东西(如友情、成就等),网络对他的回报在他看来是非常大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案主沉溺于网络世界,并与现实世界脱离得越来越远,甚至对大学及其以后的人生连一个简单的规划都没有,这也是案主不肯面对现实的一种表现。 (五)服务模式:交流治疗法 基本步骤: 与案主加强感情联络,巩固朋友关系,引导案主积极融入现实生活,使案主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对案主进行心理干预,使案主明白自身目前的状况,并了解网络成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积极劝导案主主动配合,接受治疗。 案主答应接受治疗以后,对案主进行行为评估,使案主对自己目前的行为有比较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 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针对案主自身情况量身定制治疗计划,并积极协助案主严格落实计划。 (六)服务计划

健康上网,远离网瘾

健康上网远离网 健康上网,远离网瘾 教学目的: 1、认识网络的利弊,特别是网瘾的危害。 2、检视自己上网的时间和内容,了解网瘾的基本症状 3、建立上网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网络上瘾。 教学重点:认识网络的利弊,以及如何“用其所利,避其所弊”。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上网习惯,预防网络成瘾。 教学形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表演式、分享体验式。 教学时间:90 分钟 教学班级:07 计算机(1)班 课前准备:课前请学生搜索了解有关网瘾危害的示例。并准备每人三颗“粘贴小点纸”和每组一张海报纸。教学过程:(一)材料启发,导入主题(10 分钟) 显示材料:小故事:“第二陈天桥”的悲剧

2.讲述“砰然心动”小故事“第‘二陈天桥 '的悲剧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业的事例。(通过分享他们了解的相关示例,结合 心点灯”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和网瘾症状的认识。同时提醒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15 分钟) 心心点灯: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带给现代人在工作、求学及生活上的种种便利,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上聊天等正改变着一代人的生活。 ?众所周之,网络也有弊端。网络成瘾的初始迹象是: (1)沉迷于网络色情,如在网络上浏览、下载或交换色情图文信息,或从事色情交易; (2)沉迷于网络交友,如在网络上的聊天室跟网友聊天; (3)沉迷于网络赌博,如上赌博性的网站; (4)沉迷于游戏软件,如上交互式电玩网站。这些迹象如不加控制,很可能一步一步陷入网瘾而不能自拔。 ?“网瘾”是一种现代的心理疾病。北京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天津更有位沉 迷于网络游戏的13 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叉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 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医学界已正式将这种病态定义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网瘾”其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日常 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成瘾行为不单是药物成瘾,还包括烟酒成瘾、赌博成瘾、网络成瘾、性行为成瘾、异食成瘾等。烟酒成瘾虽不似吸毒,但滥用者众多,获得容易,同样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另外,烟酒成瘾还是吸毒的“入门药”, 许多人由吸烟、酗酒开始,逐步走上吸毒成瘾之路,故对此应特别重视。 ?如果已经因为网络成瘾而出现一些问题,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甚至行为冲动、情绪抑郁等严重情况,你需要尽快找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心理评估、治疗。 ?在网络上玩游戏,是因为我们输得起;真实生活里玩游戏,我们绝对输不起。选择虚幻还是真实,在于自己的自制力。很多网游瘾者都明白这个问题,但是一开电脑就情不自禁地陷入虚拟游戏而不能自控。避免网瘾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发展新的爱好:如果你没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与父母沟通又不良,缺少朋友,背负着沉重的课业压力,则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发展新兴趣,比如练书法、画画、登山、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等等,是一种避免网瘾的积极方式。 (2)自我限制法:给自己规定,如每天作业完成后玩一个半小时,周六、周日 3 个小时。如果你不能控制自 己,可邀请父母、家人帮助自己控制上网时间。 (3)还可以将电脑放在客厅或者父母的房间。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限制自己的上网时间。

论文开题报告大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分析

教 育 研 究 方 法 院系:政治与公共管理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0907114023 姓名:牛晶晶

大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分析 一、课题来源及设计(研究)意义 1、课题来源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与核心期刊中有关研究课题的结合,首先当代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心理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在校园生活中,由于各种新观念的迅速更新,认知能力变差,竞争激烈,缺乏理性,危机感不断增加,以及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的原因,使处于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高校应加强教育和领导,认真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服务,这是我们学校乃至社会、家庭、个人和其他集体应该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关注和认识了解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上,现在也已经有很多先进工作者和相关学者对此做过一些研究,但都是比较零散的片面的论述,为了我们能够更好更具体全面的对其进行了解和分析,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来作为我的论文题目。本课题就大学生中存在的焦虑心理问题、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2、课题研究意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高校规模不断扩张,大学生人数迅猛发展,但他们仍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他们是否能够成为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教育者广泛关注与重视,每年在一些高校里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

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总结了大学生常见的五种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激动易怒、压抑苦闷、抑郁消沉、虚荣嫉妒等。并针对不同的情绪问题给出相应的调适策略,以帮助部分大学生及时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问题;对策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由于个人成长、环境改变、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面对自己情绪的变化更是经常感到不知所措。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健康。本文总结了大学生常见的五种情绪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部分大学生及时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 一、焦虑 焦虑是当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产生的一种由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焦虑是人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人的警觉、集中注意力、激发斗志,是有利的。而过高焦虑使大学生内心感到紧张害怕、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减弱,同时常常伴有头痛、心律不齐、失眠、食欲不振及胃肠不适等身体反应。 要减轻或避免焦虑困扰,大学生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 一是放下包袱、轻松上路。易为焦虑感困扰的大学生,常常在头脑中固守着许多不恰当的观念和想法,而且深信不疑,结果使自己像负重行路一样,疲惫不堪。比如认为自己决不能失败或认为一旦发生了某件事(退学、失恋)就全完了等。类似的观念和想法使得他们过分注重事件的成败结果,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无限夸大,心理压力太重。因此要先丢开或改变这些观念,放下包袱,才能放松心情、轻松上路。 二是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对于正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来说,解除焦虑感的最好办法是衡量利弊得失后当断则断,不再犹豫。大学生在面临选择和困难时,应勇敢正视、积极行动,并认识到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在行动中体会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快乐和自信。 三是动静结合、身心放松。身心放松可以使人心境安宁、平静,排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焦虑感。身心放松有多种方式,大学生可以采用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的办法,即把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想像法、音乐法等静态调节方式结合起来,既在运动中释放出紧张的情绪,使人身心舒畅、精神焕发,又通过想像放松、音乐调节平静心情,排除杂念,从而达到解除焦虑、有益身心的目的。 二、激动易怒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一再受阻、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激烈情绪反应,程度可以从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暴怒,特别是当人们认为他所遭受的挫折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或是被恶意造成时,最易产生愤怒情绪。愤怒对人的身心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愤怒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或丧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做出不理智的冲动行为,如打架斗殴、毁损物品等。 要克服激动易怒的不良情绪,大学生应该做到: 第一,加强修养。大学生应认识到发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和招来别人的敌意和厌恶,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开阔的胸襟宽容体谅他人,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并建立真诚的友谊。 第二,冷静克制。在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即将动怒时,要用理智和意志控制冲动的情绪,

心理科学论文

且谈完美主义 摘要:完美主义的自我展示是完美主义者在人际交往中为向他人展示自己非现实的、固定化的完美形象而进行的印象整饰过程。在澄清完美主义自我展示概念基础上,本文重点梳理与剖析完美主义的优劣方面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最后,就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完美主义自我展示影响机制心理现象 正文: 完美主义者是指那些事事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Alfred Adler提出的追求卓越的概念,追求完美的动机取向不同,可以导致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四种生活方式。其中,只有社会型代表着追求完美的动机取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余三种生活方式则代表着个体心理的失调。Karen Honey描述完美主义为“苛刻的要求”,将完美主义视为一种神经质性格。完美主义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并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完美时,完美主义者就会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 综上所述,完美主义的定义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目前对完美主义的定义仍是负面意义多于正面意义,其核心特征为: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恐惧失败。 这类人群的共同性格特征是:拘谨,犹豫不决,想问题办事情要求十全十美,过分追求完善标准,按部就班,非常仔细认真,循规蹈矩,讲信用,遵守时间,但是缺乏灵活性。他们过分自我克制,过度自我关心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生怕办错事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损失和不利。因此平时小心翼翼,自我怀疑,精神高度紧张,难以松弛。这类人群显然在工作上高度负责,一丝不苟,但是效率不高,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导致社会适应性不良,人际交流困难。

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调查与研究分析

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调查与分析

————————————————————————————————作者:————————————————————————————————日期: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调查与分析 组别: 指导老师:王新爱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网络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毋庸置疑,网络教育也是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对于大学生上网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值得引起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深思。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上网已不再是为获取更多的知识或信息,而是像酗酒、赌博等传统不良嗜好一样成瘾,具有一定的生理、心理依耐性,这将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特别是身体和心理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关键词:上网成瘾,大学生,网络 一、大学生上网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在改变。据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业余都去上网,30%以上的同学上网成瘾,想去就去。其中有59.9%的同学每周1~2次,18.2%的每周3次以上;45.6%的同学每次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57%的同学都上过通宵,且有8%的同学几乎每周上一回通宵;学生上网费用占生活费用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用为303元,平均上网费用为48元,约占生活总费用的16%。62.4%的学生上网主要在玩游戏或聊天,只有27%的学生上网偶尔查资料。学生上网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危害健康。学生上网的动机及其在网上的活动反映了他们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二、过度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过度上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一)学业方面 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迫切需要体力性的活动来调节大脑神经,维护其身心平衡。然而大多的时间沉迷网吧,甚至到了逃课的地步,加上休息不好,平时上课也注意力分散,体力、精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业成绩。而且有部分同学是因为不喜欢学习才走向网吧的。在调查中有58%经常上网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学业上是失败的。且有38%的同学有过1~2门专业课程不及格现象。有很多因旷课被学校处理的同学中,大部分都是在逃课上网或上完通宵后在宿舍睡觉。 (二)身体健康方面 大多数同学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网上度过,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在网吧用去更多的时间上网,从而减少了休息时间和体育锻炼或其他业余活动时间,这必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据调查,很多经常上网的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感或存在某些疾病。由于过度上网,生活不规律,大多数同学感觉上网后头晕眼花,疲惫不堪。原有的近视更加严重,原本好的视力却近视了。没有食欲,没有运动欲望,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能集中。大多数学生没有额外的收入,就靠家里每月有限的生活费用,他们将很大一部分钱用于上网,就易造成不断地压缩生活费用,使其正常生活都没保障,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甚至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