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1、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教,如何学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其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三种活动交织组成。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3、意义:

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一)与教育学的关系:都涉及教育领域,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不同

1、教育学研究的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服务于教育实践

2、教育心理学则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

(二)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

3、1868年,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1877年,俄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5、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理论.学习理论为主要研究领域。但尚未成为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1、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教育过程、学生心理等的探讨,以及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2、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加涅则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这两种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由廖世承1924年编写。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

1994年,布鲁纳总结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此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

一、研究方法

①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常用方法有问卷法和访谈法)

④个案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产品分析法

⑦测验法

其中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前提)

②教育性原则(基本伦理道德)

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由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科学性决定的)

④系统性原则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及人生发展全程

1、心理发展含义: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

2、人生发展全程:

①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

②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

③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

③不平衡性:奥地利劳伦兹提出“关键期”概念,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其最大作用的时期

④差异性

(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四年级儿童(10~11岁)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2、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他们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3、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教育

4、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基本观点:

①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时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②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示。

③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2、皮亚杰把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②前运算阶段(2~7岁),特征包括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和思维的片面性。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

④形式运思阶段(11岁~成人)

3、评价

局限:大量临床发,开创性研究,但他认为发展先于学习,不主张通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忽视了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

启示:

①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②教学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基本观点: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这一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4岁),培养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⑥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⑦繁殖敢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意义:

指明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1、基本观点:

①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②支架式教学:认为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支架,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2、意义:

①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指导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第二节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学生的智力差异

1、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2、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a、智力类型差异;b、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c、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d、智力的性别差异。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

1、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c、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d、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把人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三、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1、类型: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类型:

①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②冲动型和沉思型。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问题速度虽然快,但是错误率高,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速度虽然慢,但是错误率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占有优势。

③具体型与抽象型。

④发散型与辐合型。

2、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①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应该选择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第三章学习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内涵

1、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生学习:主要特点表现为:

①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②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

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二、学习的分类

①按学习主体来说,学习可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系、机器学习

②按学习结果来说,心理学家加涅讲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③按学习意识水平来说,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④按学习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讲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⑤按学习的内容,我国学者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观点: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二)分类:

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代表人物:

①巴普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的原理。(无条件刺激、经典性条件作用)

②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习得—消退—泛化—分化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联结论、试误论: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过程、规律的认识上。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试误,联结公式是S—R,联结是直接的,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过程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靠的联接。教育心理学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2)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练习律、准备率、效果律。准备率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解状态。练习律(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观点: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

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可以利用教学机器进行,这位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持。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点: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分为:直接抢货、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观点: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格式塔的完成—顿悟学习理论

顿悟:指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景,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观点:期望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他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

过程。

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态度。

学习法。他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学习理论

学习的分类:①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②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分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本质就是以符号位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客观条件: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②主观条件: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观点: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又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代表人罗杰斯。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四个要素:

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

②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其主要作用

③学习是渗透性的

④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改的其实

课程目标层面。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

课程结构层面。人本主义要求学校设立并行课程和整合课程,着眼于整体人格的发展。

课程内容层面。罗杰斯提出适切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与体验发生联系,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

课程实施层面。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并把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课程评价层面。主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新课改提倡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知识观

观点:①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②只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③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四、建构主义学习观

观点: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学生观

观点: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②强调学术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告诉我们,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世界,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

第四章学习心理

第一节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1、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分类:①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

②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③根据学习动机起动作时间的长短,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④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⑤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学习本身提供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外部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①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②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③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

二、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基本看法,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了其中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前提);归属与爱的需要(交往动力);尊重的需要和求知的需要(学习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启示:给学生的任务既不应太难,也不应太易

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这六种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启示: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机。

5、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

a、活动的选择;

b、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

c、活动时的情绪;

d、能否完成学习任务。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第二节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1、含义: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调控方式的综合。

2、特点:

①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②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

③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3、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1)自我调节学习含义: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强调学生能够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2)自我调节学习的四个条件:①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②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它对自己学习的价值;③确信自己能够成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④具有为自己学习的意识、愿望与动机,并把学业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却探究、追求与享受。

(3)自我调节中教师的作用:①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②通过演示自

我雕节和策略选择的方法程序,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③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监控,以达到改进自我调节策略的目的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认知策略

1、含义: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基本功能包括: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2、分类:

①复述策略: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②精加工策略:新信息与旧信息联系起来,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产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世纪、

③组织策略:形成知识结构,包括归类策略,纲要策略(主体纲要法,符号纲要法)。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人的认识、任务的认识、策略的认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分为:

①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设置思考题、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②监控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

③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1、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

②内化性原则、

③特定性原则、

④生成性原则、

⑤有效监控原则、

⑥个人效能感原则2、教学:

①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

②有效运用教学反馈;

③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第三节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1、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类型

①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②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③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④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⑤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分为自迁移、近迁移、远迁移

⑥根据迁移的路径,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3、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

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等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

3、概括化理论。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4、关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苛勒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

(二)当代的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

背景下进行研究,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2、产生式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认为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3.情境性理论。格林诺等认为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注意教学材料的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程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第四节知识与技能

一、知识学习

(一)知识学习的概述:

1、知识的含义及分类:知识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要表征。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另外有一种是策略性知识。

2、知识的表征,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有命题和命题网络,表象和图式。不同知识类型在头脑中具有不同的表征方式。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命题、命题网络、表象、图式;程序性知识: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二者相互交织,图式描述。

3、知识学习的类型

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②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4、知识学习的作用

①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陈述性知识的一般过程:获得、保持、提取

2、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②有效运用注意规律

③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

④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

⑤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程序性知识的一般过程:陈述性阶段(前提)、程序化阶段(需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自动化阶段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①注意课题的选择与设计

②注意示范与讲解

③运用变式与比较

④大量练习与适时反馈

⑤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

⑥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

二、技能学习

(一)技能概述

1、含义: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与习惯的区别: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的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3、分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含义:也称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形成阶段:

①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就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②操作模仿。

③操作整合,这一阶段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

④操作熟练,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

3、形成途径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1)练习与技能的关系。练习对技能有促进作用、某一时期停滞,如“高原现象”,指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

(2)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

②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③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及时进行反馈;

④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

1、含义:也称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如阅读、写作、观察等。

特征: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2、心智技能形成阶段

①原型定向(准备阶段)

②原型操作

③原型内化

3、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①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并且积极、正确的加以示范

②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第五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的含义: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三个基本成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分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

2、问题解决的含义: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分类: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①发现问题;

②理解问题;

③提出假设(关键阶段);

④检验假设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1、主要可以分为算法和启发法。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启发法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2、常用的启发法:

①手段—目标分析法,是指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②爬山法;

③逆推法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①问题情境

②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成为功能固着。

③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④已有知识经验。

⑤情绪与动机

⑥其他,如个体的认知结构、个体特征、问题的特点

(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供思维水平

二、创造性

1、创造性的含义: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2)、智力;

(3)、个性

3、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头脑风暴法、

②直觉思维训练

③发散思维训练

④推测与假设训练

⑤自我设计训练)

具体措施: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④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第六节态度与品德

一、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核心)、道德情感(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简称:知、情、意、行

二、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10岁时儿童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分水岭。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的是“汉斯偷药”的故事。他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到的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出现于小学,一直到青年、成年。两个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三、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经历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内化

(二)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四、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

1、道德信念初步形成

2、道德理想逐渐建立

3、世界观的萌芽期

五、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

(一)品德不良行为

(二)学生的过错行为

六、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原因分析:

1、客观方面:家庭教育事务、学校教育不当、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2、主观方面: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性格上的缺陷

(二)矫正的基本过程: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矫正的心理学策略: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心理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

4、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简答题: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五章教学心理

第一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含义: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一教学目标为导向,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教学。

作用: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体现在三个方面:

a、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b、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c、教学目标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

2、分类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分为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三个领域。(2)、加涅的分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3、陈述:

教学目标的前提是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是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需要做到可观察、可操作性,以及能够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具体的方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三要素: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二、教学策略设计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1、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 直接教学。直接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策略。适用于用于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

息或技能。

(2)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所倡导的。在他提出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提的讲授式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更适用于教授程序性的知识与技能,如算数、体育等,接受学习更合适陈述性知识,如历史,文学等。

接受学习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先行组织者。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个环节:呈现先行组织者;提供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增强认知结构。

2、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个别化学习等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

(1)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首倡者:布鲁纳。

作用:

①能提高智慧的潜力;

②有助于外在动机向内动动机的转化

③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

④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

(2)个别化学习。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包括:

①程序教学(斯金纳首创);

②掌握学习(布卢姆提出);

③计算机辅助教学

3、学习共同取向的教学策略

强调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帮助者与合作者,可以成为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学习、情境性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和支架式教学。

三、教学媒体设计

(一)教学媒体的含义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按感官来分主要包括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型媒体、交互式媒体。按媒体的表达手段可分为口语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

(二)教学媒体的选择

应遵循的顺序是从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到经验的符号表征。(三)教学多媒体的呈现

遵循原则:

1、文字以语言叙述的方式呈现;

2、课程以学生可控的片段呈现,在信息组块之间留出时间;

3、预先训练学生对内容的命名和特征;

4、清除有趣但无关的材料;

5、提供线索引导学生怎样处理材料以减少对无关材料的处理;

6、当文字以语言叙述的方式呈现后,避免以完全一致的书面文字重复呈现

7、在播放动画的同时呈现相应的叙述,以便学生易于在记忆中保持表象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

1、计算机辅助教学:

简称CAI,是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优势:交互性,即人机对话;即时反馈;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自定步调;还能用于管理

2、专门的学习系统、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

四、教学评价设计

(一)教学评价类型

1、按对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常模参照评价(用于选拔、编组)和标准参照评价(学校教育评价)

2、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分为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二)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1、教师自编测验(使用最多)

2、观察评价

3、档案评价:实施过程分为组织计划(最重要)、资料收集、成果展示

注意事项:a、档案评价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原则;b、档案评价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c、档案评价是随着学习的进行逐步展开的;d、档案评价的意义不仅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结果,还要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e、教师在给学生以指导的同时,又不能过分参与指导与评价

(三)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

1、评分:有相对评分和绝对评分两种。

2、报告

第二节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

1、概念: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2、主要功能:

①维持功能(基本);

②促进功能;

③发展功能

3、课堂管理的目标

①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

②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③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功能

④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课堂自由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监督式领导待人冷漠,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学生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二、课堂群体管理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

(1)概念: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

(2)特点:目标与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和工作计划,这对增强集体凝聚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经历阶段: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

(4)教师在管理正式群体应注意

a、选好班级正式群体中的领导;

b、注意引导和支持;

c、适当授权,鼓励学生的资助管理

2、非正式群体

(1)概念:是指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是同伴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

(2)特点:

a、成员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

b、成员间具有强烈的情感联系和较强的凝聚力;

c、受共同的行为规范和行动目标的支配,行动上具有一致性;

d、成员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3)教师管理非正式群体应注意:

①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

②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

③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课堂管理要协调两者的关系:

①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

②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二)群体动力

1、概念: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所有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2、内容

(1)、群体凝聚力:群体对乘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2)、群体规范: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课程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有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③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

④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三、课堂纪律管理

(一)课堂纪律概述

1、概念: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

2、分类:根据形成途径:

(1)、教师促成的纪律,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2)、集体促成的纪律,即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3)、自我促成的纪律,即自律,就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4)、任务促成的纪律,即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1、课堂情境结构:

①班级规模的控制

②课堂常规的建立

③学生座位的分配

2、课堂教学结构:

①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②课程表编制、

③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四)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1、概念:品性、人格

2、导致学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a、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

b、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

c、校内外的环境

3、应对措施:a、运用积极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调控;

b、合理运用惩罚;

c、进行心理辅导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

1、含义: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二、心理评估

1、含义:心理评估,指依据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2、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疾病模式和健康模式

3、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

(1)、心理测验(认知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

(2)、评估性会谈,这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3).其他,如观察法、自述法

第二节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一、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途径

1、总目标:提高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培养学生雷管、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渐趋发展

2、具体目标:

(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3)、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3、主要任务: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3)、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四有”人才

4、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2)、学科渗透;(3)、班主任工作;(4)、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5)、家庭教育;(6)、环境教育;(7)、社会磨砺;(8)、其他途径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心理辅导课程;

2、教育教学渗透;

3、心理咨询

二、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1、概念:

2、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二)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

1、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

2、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1)松弛训练(紧张—松弛对照训练时最常见的一种)、

(2)系统脱敏疗法、

(3)肯定性训练、

(4)合理情绪疗法

三、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2、家庭因素;

3、社会因素;

4、学校因素;

5心理因素

四、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一)儿童多动综合症(8~10岁)

特征: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原因:先天体质原因、社会因素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行为疗法(重点培养自制力、注意力,可用强化奖励法、代币法等)、自我指导训练

(二)焦虑症和考试焦虑

特征:情绪方面,紧张不安;注意和行为方面,注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以作出决定;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原因:1、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缺乏内在自尊

2、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3、个性过于争强好胜,缺乏对失败的耐受力

治疗方法:1、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

2、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

3、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三)抑郁症

特征:情绪消极、悲观,失去满足感和对生活的乐趣;消极的认知倾向;动机缺乏、被动、无热情;肢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呢

治疗方法:1、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与鼓励

2、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当事人消极的认知状态

3、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4、药物抗抑郁

(四)恐怖症

分类:单纯恐怖、广场恐怖、社会恐怖

原因:直接经验刺激、观察学习、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危险做出了不切实际的评估

治疗方法:1、系统脱敏法;2、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适当减轻当事人的压力

(五)强迫症

特征: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洗手、强迫性自我检查、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原因:社会心理原因、个人原因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建立支持性环境、森田疗法

(六)儿童厌学症

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治疗方法:1、教师通过灵活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的第二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家长采用民主是教养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3、纠正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

(七)人格障碍

18岁以下的儿童类型的人格障碍表现通常为:人格缺陷、品行障碍、社会偏差行为

表现:依赖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治疗方法:1、采用观察学习的方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行为范例

2、奖励当事人的积极行为,惩罚他的消极行为

3、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五、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方法: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态度改变、归因训练、加强身体锻炼)

(二)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三)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第三节教师职业心理

一、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1、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2、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教育机智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1、重要特征: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2、内容:

(1)职业信念:是指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他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

①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②教学归因

(2)职业性格,即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帮助,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理解学生

②与学生相处

③了解自己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1、六方面衡量:教师行为的明确性、教师方法的多样性、任务取向、学生参与性、启发性和及时评估教学效果的能力

2、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二、教师的职业成长

(一)新手性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1、课前计划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差异;

3、课后评价差异

4、其他差异

(二)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1、成长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2、成长的途径:

一是通过示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

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训练单元小。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布鲁巴奇提出四中反思方法:

①反思日记;

②详细描述;

③交流讨论;

④行动研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和谐的教育人家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二)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主观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其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自身因素制约。

2、客观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四)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1、职业压力。伍尔若和梅将教师职业压力按性质不同分为五类:

①中心压力—较小的压力及日常麻烦

②外围的压力——教师经历的汇总大生活事件或压力情节

③预期性压力——教师预先考虑到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件

④情境压力——教师现在的心境

⑤回顾压力——教师对自己过去的压力事件及相关经历进行的评价

2、职业怠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表现的三方面:①情绪耗竭;②去人性化;③个人成就感低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方法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态度改变、归因训练、加强锻炼。

2、组织有效的干预:思路就是通过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具体逻辑推理。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二、维果斯基论认知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在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两类心理机能:低级的心理机能和高级的心理机能。他提出强调学习社会文化性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所以,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一、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婴儿期: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1岁); 2.幼儿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岁~3岁);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 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 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 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 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3. 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教 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与教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4. 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 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 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1)初创时期(20C20 以前)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1868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13~1914 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 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 2)发展时期(20C20~50 末) 3)成熟时期(20C60~70 末)布鲁纳罗杰斯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完善时期(20C80 以后)布鲁纳 8. 1924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调查法(问卷访谈)、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 11. 20C 初,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2.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3.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 —1 );婴儿期(1 —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 、7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 、15 —25 );成年期(25 —65 );老年期(65—)。 14.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5.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心理断乳期/ 危险期);青年初期(学龄晚期)。 16.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四年级。 17.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 18. 心理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 展分为四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b.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自我中心” 特征:思维不可逆性、思维缺乏同一性、思维缺乏互补性。思维 特征表现: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 c.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守恒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是信息的表征。 按照所表征的信息类型与表征方式的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类。 陈述性知识: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事件、观念等,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故而得名。 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知觉; 表象是表征物体物理特征与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 命题是表征观念及概念间有意义联系的信息组块,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图式或陈述性知识网络一一 图式:是个体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的有组织和内在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的记忆结构; 陈述性知识网络:是陈述性知识的组块被表征为相互联系的节点,从而形成由时间序列、表 象及命题形成的网络;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所表征的技能有 一个重要特点一一自动化。 条件部分储存了能够激发行为的环境条件和心理条件的相关信息; 行动部分储存了指导心智和身体行动的信息; 程序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产生式系统一一 产生式系统包含一系列产生式,它们逐个被激活从而完成一个复杂的行为。也就是说,产生 式系统的激活会使一系列离散的行为形成一个连锁,并且以顺畅且相对自动化的方式运行,知道达到主要目标。 知识分类的教学含义? 区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非常重要,如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事 实可以被学生表征为陈述性知识,而一些实验所需的技能则可被学生表征为程序性知识,教师需要理解两种知识的性质、表征方式及它们是如何被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教 学。 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奥苏伯尔称之为“表征学习”。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 特征和本质属性。 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奥苏伯尔指出,概念学习一般说来要经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名称学习,但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 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 化。一般说来,概念学习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但概念同化是学 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命题学习:命题是由句子来表述的,句子是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命题学习就是学习若干概念 之间的关系,掌握句子表述的意义。 下位学习:就是把新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下位观念之下,并使之联系起来,从而获 得新观念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观念总是带有总体性上位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它的下位类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整理

1.简述教育心理学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 3.简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5.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该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6.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识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知识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地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7.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前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大纲中没有此知识点) 8.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2)从简单到复杂3)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4)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5)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思维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的思维。 9.简述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5) 10.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表现 11.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大纲中没有此知识点)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归纳

学教育心理学 一章绪论 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节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育心理学的史前思想 育心理学的形成 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西方: 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代: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代克(Thorndike)(美): 903年着成《教育心理学》 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 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二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学习的任务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涵: 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有效的教育。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质: 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何揭密专长? 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 新教师 教师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学≠传授知识 象:新教师授课往往“口干舌燥、面红而赤”,但收效甚微,学生不愿听讲,没有学习兴趣。 因: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当顾及教授的对象,即“学生”。尤其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早先形成的错误概念。“学习心理”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上述内容。 科知识≠教师所需的全部知识 科知识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知识,其它许多知识,如:如何呈现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评价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等也是师必备的知识。 其是“教学法-内容知识”在有效教学中非常重要,涉及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如何为不同年阶段的学生安排授课难度、如何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 科内容知识不会自动生成教学法-内容知识,获得此类知识需要相当长的教学经验,并且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方可

教育心理学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教学育心理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教科书。 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 (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 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青年期指14、15岁至l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内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小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2003) 2.教育中的互动系统 3.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4.观察法 5.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实验法 6.问卷调查 7.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8学习(2006)/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2008)/机械学 习 9.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0.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反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005) 11.试误/顿悟 12.强化/正强化/负强化/直接强化/间接强化/潜在强化 13.潜伏学习 14.身心发展 15.心理发展动力 16.最近发展区 /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2005) 17.发展性教学 18.动机(200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2009)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强化理论(2006) 19.归因/内归因/外归因 20.耶基斯-多德森定律(2005) 21.概念(2009)/规则/规则 22.技能/认知技能/动作技能 23.概念学习/概念同化/过度学习/过度学习(2006) 24.迁移/学习迁移/正迁移/负迁移/横向迁移/纵向迁移/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2005) 25.顿悟/关系转换说(2005)/相同要素说(2006) 26.知识的应用 27.认知结构 28.学习迁移的测量 29 30.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2005)/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阅读理解策略 31.元认知(2006)/元认知 32.形象联想 33.问题解决/问题解决(2005)/问题教学/问题教学 34.表征 35.系列搜索策略/选择性搜索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 36.功能固着/ 37.创造性(2005) 38.认知风格 39.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40.脑力激励法(2009)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及重点(精心整理)

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P2 2、加涅(美国)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式(信息加工模式)p5 (1)动机阶段——预期(2)选择阶段——注意、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编码及存入(4)保持阶段——记忆存储(5)回忆阶段——检索(6)概括阶段——迁移(7)作业阶段——反应(8)反馈阶段——强化 3、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P6图 4、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西方p7 (1)初创时期(20世纪二十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初创时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 5、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东方p9 (1)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2)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3)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4)初创时期: 第一阶段: 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11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从学科性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学科。7、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p12 (1)增强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p14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避免对被 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5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10、观察法: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的变化,并按时间顺序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11、实验法: 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从而

☆2010年下半年湖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料-《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老师没具体划范围,故整理了知识点)考试题型: 1、选择题 2、名词解释 3、简答题 4、论述题(或应用分析题) 一、名词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 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控制无关变量, 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 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三类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 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实 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儿 童经过自己努力和他人帮助,可以从 现有水平达到较高水平,两种水平之 间的空间叫“最近发展区”。 4.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身 体相貌、智力性格、自己以往状况和 现实状况、环境条件、对未来职业期 望等等方面统合起来的认识,从而作 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 为怎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 人”的整合判断。 5.学习:学习是由经验或练习而导致 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 化。三个方面:①学习是以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的;②学习引起 的行为变化时能够持久保持的;③经 验或练习时学习发生的基本途径。 6.学习的分类: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 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②奥苏贝尔学习分 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意义学 习和机械学习)7.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指学生通过教 师的讲授接受现成的结论。接受学习 的特征是,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或多或 少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 不需要他们任何形式的独立发现。 8.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地 探索得出结论。发现学习的特征是, 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只呈现 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 个发现的过程,独立地得出结论,找 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根据学习进行方 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9.有意义学习:是指利用原有知识经 验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即当前的 学习任务在一定意义上与学生认知结 构的有关观念适当地联系起来了。包 括三种形式:表征学习、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10.机械学习:是指学习者没有理解新 学习材料的意义,新知识不能与原有 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起来,只 能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根据学 习材料和原有知识的关系分机械械学 习和有意义学习) 11.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反射的基 本原理是:个体在某种环境中作出某 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 刺激,如果之后伴随着强化物,那么 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 会增加。所以,在这种条件反射中, 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跟 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他坚持了客观、科学的行为主义传统, 继承了桑代克的连接说,提出了对心 理学影响巨大的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 射学说基础上的学习理论,为教育心 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动物实 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原理)。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 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积极强 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消极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 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强化 还可以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物马祖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 需要,能直接起强化作用,如食物、 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物 事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以及强化 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 质,如考试分数、好的评语、社会接 纳、微笑、奖品等。 12.观察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 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 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类似 的行为方式。 (四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 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13.动机:是指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活 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 力。①动机是一种内在心理历程;② 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③动机 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 14.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人们在完 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 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获得成功的 一种内在推动力量。它是在人的成就 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大学生的学 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 习动机。 15.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耶克斯和多 得森的研究表明,动机不足或动机过 分强烈,都会使作业成绩下降;最佳 的动机强度与作业难度有关。对于简 单的作业,要取得最佳的成绩就要求 有较强的动机;对于难度适中的作业, 取得最佳成绩要求有中等强度的动 机;而对于很难的作业,要取得最佳 的成绩则要求有较低强度的动机。这 一研究结果被称为“耶克斯—多得森 定律”。 16.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 早提出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 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 断。 17.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或称迁移指一 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普遍 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出现 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中。 (根据迁移影响的性质和效果分为正 迁移和负迁移;根据作用范围不同一 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18.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 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它包括 一种学习为另一种学习提供了良好的 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提高了另一 种学习的活动效率等。负迁移指的是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抑制 作用。多指一种学习降低了另一种学 习的效率和准确性,或一种学习阻碍 了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 19.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一般迁移也 叫非特殊的迁移,指的是一般概念、 原理或态度的迁移。一种学习中获得 的一般概念、原理和态度会对相关的 许多具体知识的学习都产生重要影 响,使后续学习效率更高。特殊迁移 也叫特殊成分的迁移,指的是具体知 识与技能的迁移。这种迁移发生时, 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 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 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 种学习之中,是习惯或联想的延伸。 20.相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又叫共同 成分说,它是在以实证研究检验形式 训练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相同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