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安全技术试题及答案样本

生物安全技术试题及答案样本

生物安全技术试题及答案样本
生物安全技术试题及答案样本

生物安全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共40分)

1、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菌( 毒) 株所需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参见卫生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规定。

2、尽管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存在各种潜在感染的风险, 可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及实验室设备设施条件的改进, 防范感染事件发生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经过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将会减少或避免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3、二级实验室适用于进行中国危害程度分类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活动。

4、二级实验室在一级实验室的基础上, 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安全设备。

5、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三级实验室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整个平面布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液体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时, 液体体积不得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蒸汽能够进入。

7、 BSL-2实验室操作规范:

(1)人员进入二级实验室, 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经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意, 方可进入;

(2) 进入实验室后, 应做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记录;

(3) 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内容, 在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选择并穿戴好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 应穿上鞋套, 穿防护服或反穿式隔离服, 戴好帽子、口罩、手套, 必要时根据操作内容可戴上防护眼镜; 戴帽子时, 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

(4) 二级实验室内, 各种可能产生___________的操作, 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或其它物理保护装置中进行;

(5) 将实验所需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如果是两个人进行操作, 相互应配合, 但不能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实验产生的废物, 应该放在生物安全柜内的废物盒里;

(7) 实验结束后, 首先撤出主要实验材料, 随后再撤出剩余实验用品, 实验废物应放在废物处理桶中并在二级实验室内进行灭菌;

(8) 撤离结束后, 对安全柜内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实验废物放在废物桶中, 还要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消毒处理;

(9) 实验产生的废物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灭菌;

(10) 整个实验结束后, 在实验室出口处脱去个人防护装备, 脱去手套, 脱去防护服, 脱下防护眼镜、口罩, 摘掉帽子, 最后脱去鞋套; 并仔细_______________;

(11) 在离开二级实验室之前, 需要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感染性物质的公路运输, 需要申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送往目的地。注意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运输过程中感染性物质泄漏, 以便紧急处理。

9、消毒和灭菌方法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化学法主要以化学消毒剂为主, 根据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种类和效果, 可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 如次氯酸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戊二醛, 中效消毒剂包括________、 ________, 低效消毒剂有氯己定。

使用消毒剂时, 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配制的期限; 必要时需要定期更换、交替使用, 避免微生物出现_______________ _。

10、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 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以及中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_______________,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 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_______________, 传播风险_________, 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_______________, 而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11、请填写以下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及各种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12、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最高只能进行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操作需要BSL-3实验室的SARS冠状病毒除外) 。

1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区需经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审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5)妊娠期。

14、外部门或外单位人员进入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学习、工作等, 该人员需接受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经过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 ( 其中规定申请进入的人员须已阅读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__________________) , 并遵守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管理制度。

15、实验人员在第一更衣室进行个人防护, 进入实验室前和实验操作完毕后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2) ( 具体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 , 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项需详细记录。

二、问答题( 共60分)

1、二级实验室的基本结构? ( 8分)

2、 BSL-1、 2、 3三类实验室的区别? ( 6分)

3、生物安全柜的作用和防护原理? ( 5分) 答:

4、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原则? 实验室地面被污染如何处理? ( 6分)

5、生物安全柜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 11分)

6、进入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 需要穿戴哪些个人防护装备? 穿戴和解除装备的流程分别是怎样的? ( 10分)

7、皮肤被刺伤如何处理? ( 5分)

8、实验完毕后的清场和操作? ( 4分)

9、离心管破裂应如何处理? ( 5分)

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0.5分, 共40分)

1、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 包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标准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各种菌( 毒) 株所需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参见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有关规定。

2、尽管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存在各种潜在感染的风险, 可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及实验室设备设施条件的改进, 防范感染事件发生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经过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和个人防护装备、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措施, 将会减少或避免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3、二级实验室适用于进行中国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和少量第二类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活动。

4、二级实验室在一级实验室的基础上, 增加了生物安全柜、压力蒸汽灭菌器等安全设备。

5、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三级实验室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三部分组成。整个平面布局为清洁区→缓冲区I→半污染区→缓冲区II→污染区。

6、液体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时, 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3。应该把盖子旋松, 保证蒸汽能够进入。

7、 BSL-2实验室操作规范:

(1)人员进入二级实验室, 需经过相关生物安全培训, 并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方可进入;

(2) 进入实验室后, 应做好进入时间、姓名等记录;

(3) 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内容, 在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选择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一般情况下, 应穿上鞋套, 穿防护服或反穿式隔离服, 戴好帽子、口罩、手套, 必要时根据操作内容可戴上防护眼镜; 戴帽子时, 不应把头发漏在外面;

(4) 二级实验室内, 各种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或其它物理保护装置中进行;

(5) 将实验所需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如果是两个人进行操作, 相互应配合, 但不能影响生物安全柜内气流;

(6) 实验产生的废物, 应该放在生物安全柜内的废物盒里;

(7) 实验结束后, 首先撤出主要实验材料, 随后再撤出剩余实验用品, 实验废物应放在废物处理桶中并在二级实验室内进行灭菌;

(8) 撤离结束后, 对安全柜内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实验废物放在废物桶中, 还要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消毒处理;

(9) 实验产生的废物放在灭菌器中进行灭菌;

(10) 整个实验结束后, 在实验室出口处脱去个人防护装备, 脱去手套, 脱去防护服, 脱下防护眼镜、口罩, 摘掉帽子, 最后脱去鞋套; 并仔细清洗手部;

(11) 在离开二级实验室之前, 需要做好相关实验室使用的记录。

8、感染性物质的公路运输, 需要申请单位两人专人专车直接送往目的地。注意应带上个人防护用品, 防止运输过程中感染性物质泄漏, 以便紧急处理。9、消毒和灭菌方法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压力蒸汽灭菌、高效过滤器( HEPA) 过滤除菌等; 化学法主要以化学消毒剂为主, 根据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种类和效果, 可分为高效、中效和

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 如次氯酸钠) 、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 中效消毒剂包括乙醇、碘氟, 低效消毒剂有氯己定。

使用消毒剂时, 注意在有效期内使用, 注意配制的期限; 必要时需要定期更换、交替使用, 避免微生物出现抗药性。

10、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 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以及中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 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 传播风险有限, 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而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11、请填写以下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及各种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12、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最高只能进行可能含有中国微生物危害程度第二类的微生物的未经培养的样本的检测( 此操作需要BSL-3实验室的SARS 冠状病毒除外) 。

1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区需经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审批: (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2)患发热性疾病; (3)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5)妊娠期。

14、外部门或外单位人员进入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学习、工作等, 该人员需接受相关的生物安全培训, 应经过审批流程( 附件1) ( 其中规定申请进入的人员须已阅读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实验人员个人防护和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操作规范) , 并遵守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管理制度。

15、实验人员在第一更衣室进行个人防护, 进入实验室前和实验操作完毕后需填写《样品制备实验室出入记录》( 附件2) ( 具体包括: 日期、姓名、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及工作内容) , 其中”工作内容”一项需详细记录。

二、问答题( 共60分)

1、二级实验室的基本结构? ( 4分, 第一句0.5分, 后面每条0.5分) 答: 二级实验室除满足一级实验室的设计要求以外, 增加以下内容:

(1) 实验室的门上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 实验室的门带锁, 能自动关闭, 有可视窗;

(3) 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通风设备, 但能够设置有通风系统; 若无, 窗户应

该能够打开, 并安装有纱窗;

(4) 实验室内配备有II级生物安全柜, 安装在离门和空调送风口较远的地

方;

(5) 实验室配备有压力蒸汽灭菌器;

(6) 实验室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 可设有紫外灯;

(7) 在靠近实验室出口的地方设有洗手池。

2、 BSL-1、 2、 3三类实验室的区别? ( 3分, 每条1分)

答: 由于三类实验室操作的微生物危害程度不同, 因此三类实验室在布局和防护屏障、设施、设备要求上不同。

一级实验室不需要特殊的防护屏障;

二级实验室在一级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安全柜和压力蒸汽灭菌器两个重要的设备;

三级实验室自成隔离区或独立建筑物, 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具有独立的送、排风系统, 气流由清洁区向污染区定向流动等。

3、生物安全柜的作用和防护原理? ( 5分)

答:

作用: ( 2分)

生物安全柜是一个负压过滤排风柜, 能迅速把产生的气溶胶过滤除掉, 因此在其中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株、毒株、诊断性标本等感染性物质时, 能够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 避免暴露于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

防护原理: ( 3分)

(1) 从安全柜排出的空气经过HEPA空气过滤器过滤释放, 保护外部环境;

(2) 在安全柜内形成的负压和气幕, 能够防止气溶胶外泄, 保护操作者;

(3) 进入安全柜工作区的空气经过HEPA空气过滤器过滤, 在安全柜内形成百级洁净度的环境, 保护操作对象。

4、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原则? 实验室地面被污染如何处理? ( 6分, 原则2分, 处理4分)

答:

实验室如果发生意外事故, 原则是: 立即停止工作; 在加强个人防护条件下进行消毒处理, 并对当事人进行医学观察; 按照程序向负责人报告发生的事件。

如果感染性材料洒溢到实验室地面上, 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所有可能污染处, 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 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 同时, 及时脱掉防护装备、离开被污染的实验室, 并在实验室门口注明警告标志。消毒有效时间后, 防护人员换上新的防护装备进入实验室, 将消毒后的感染性材料放在废物桶中, 必要时需要对地面进行多次消毒。

5、生物安全柜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 10分, 每少1条扣1分)

(1) 使用前, 检查生物安全柜的正常指标, 确保风速、气流量和负压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2) 工作时, 一定要保证生物安全柜玻璃窗的位置移到安全范围内;

(3) 每次使用前, 都应该准备好本次实验工作所需的物品, 操作前先将物品

放入; 生物安全柜内只摆放本次工作所需要的物品, 尽量少放仪器和物品;

(4) 所有物品应尽量放在工作区两侧或后部靠近工作台后缘的位置, 并给进风隔栅留下距离;

物品摆放时根据操作习惯, 尽量把物品按照洁净区、操作区和污染区做好分区摆放;

注意物品应分类摆放, 不要遮盖安全柜进风隔栅, 以免干扰气流的正常流动;

(5) 工作记录纸不应放在生物安全柜内;

(6) 生物安全柜内不应使用明火装置;

(7) 使用生物安全柜前应先打开风机5-10分钟, 待安全柜内空气得到净化而且气流稳定后, 再开始操作;

(8) 工作时调整好坐椅的高度, 以确保操作者的脸部在工作窗口之上;

(9) 将双臂伸入安全柜内短暂停止, 待安全柜内气流稳定后再开始操作;

在柜内的所有工作都要在工作台中央或后部进行, 操作者在移动双臂进出安全柜时需要小心维持前面窗口处气流的完整性, 双臂应该缓慢地进出安全柜; 操作时, 手或物品不可挡住进风隔栅;

(10) 操作时产生的废弃物应该放置于生物安全柜内的废物处理容器中;

(11) 操作结束后, 应对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过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然后对生物安全柜内表面进行消毒;

继续开启10-20分钟后, 关闭生物安全柜; 带有紫外灯的安全柜, 可用紫外灯消毒半个小时后关闭生物安全柜。

6、进入试剂技术部样品制备实验室, 穿戴和解除个人防护装备的流程分别是怎样的? ( 8分 = 3分+5分, 每条0.5分)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流程:

在第一更衣室内: (1) 换上工作用鞋, 套上一次性普通鞋套; —→(2) 穿上第一层连体隔离衣, 佩戴N95口罩; —→(3) 穿上第二层连体隔离衣, 佩戴乳胶手套( 双层) , 注意用医用胶带固定手套; —→(4) 套上高帮鞋套( 可在外面套上一次性普通鞋套防止踩脏) ; —→(5) 由同伴或对镜检查上述衣物是否穿戴整齐, 佩戴合格; —→(6) 佩戴护目镜。

?解除个人防护装备的流程:

在实验室内: (1) 手部用医用酒精喷洒; —→

在半污染区内: (2) 摘掉护目镜放入泡沫箱中; —→(3) 脱掉高帮鞋套、脱掉外面第一层连体隔离衣放入脏衣物收集桶; —→(4) 摘掉外面第一层乳胶手套放入垃圾桶; —→(5) 手部用医用酒精喷洒; —→

在第二更衣室内: (6) 摘掉N95口罩, 放入垃圾桶; —→(7) 脱掉第二层连体隔离衣放入脏衣物收集桶; —→(8) 脱掉一次性普通鞋套、摘掉第二层乳胶手套放入垃圾桶; —→(9) 用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

在第一更衣室内: (10) 换鞋。

7、皮肤被刺伤如何处理? ( 5分)

生物样本库建设管理规定

生物样本库建设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医院生物样本库建设、运行和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院生物样本库应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信息资源和利益共享机制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建成资料完整、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特色鲜明的综合型生物样本库,为临床转化医学研究提供平台支撑。 第三条医院生物样本库应遵循《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标准(试行)》和伦理规范,为临床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样本、高质量的数据、高质量的服务。 第四条医院生物样本库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依托病理科建设,病理科主任兼任生物样本库主任,负责规范运行、质控、经费管理等。 第二章生物样本库组织构架与任务职责第五条组织构架 图一:组织构架

第六条生物样本库人员编配 生物样本库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采集组2人,加工处理组2人,冻存管理组1人;主任由病理科主任兼任,副主任及成员由医院招聘专职人员。 主任:负责生物样本库全面管理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生物样本库的日常运行与管理工作。 采集组:负责组织样本的取材与运输等工作。 加工处理组:负责接收入库样本,并根据样本种类与研究需求进行分装、处理等。 冻存管理组:负责样本的出入库管理、追踪核实样本的库存情况与质量检测等工作。 具体岗位职责与要求,由生物样本库明确后报医院审定。 待遇:专职人员参照中心实验室招聘人员待遇执行。 第七条任务职责 一、学术委员会 (一)依托医院学术委员会。 (二)职责: 1.指导生物样本库建设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2.对生物样本库的重大学术研究问题提供咨询和把关。 3.对生物样本采集与使用进行科学性审查。 4.检查监督生物样本库运行管理。 5.检查指导生物样本库年度预算拟制和落实情况。

生物样本库发展的现状

生物样本库发展的现状

一、国际生物样本库建设现状概况 1.1 北美地区的生物样本库 生物样本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正在日益受到各国高度的重视。在美洲有影响力的组织有1999年成立的国际生物和环境资源协会(ISBER)和2005年由美国NCI成立的生物存储库和生物标本研究实验室(OBBR)。 1.1.1 ISBER 国际生物和环境样本库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positories, ISBER)是美国研究病理学会下辖的一个分支机构。它试图通过建立规范和标准,利用培训等方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样本库建设,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和标准。目前,ISBER下辖6个不同类型的生物样本库,分别是动物样本库、环境样本库、人体样本库、微生物样本库、博物馆样本库、植物/种子样本库。 除此之外,ISBER设置了若干个专门性的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个人组成,通过白皮书或其他出版物,及时解决生物样本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工作组包括样本库自动化工作组、样本库融资工作组、生物样本科学工作组、临床生物样本工作组、环境生物样本工作组、信息和情报工作组、生物样本库知情同意工作组、制药学术工作组、以及人体组织样本的权利和控制工作组。通过这些工作组的工作,逐步推进ISBER在生物样本库建设过程中各个领域内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1.1.2 OBBR 2005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成立了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生物样本研究办公室(Office of Biorepository and biospecimen Research,OBBR)。OBBR致力于制定一个共同的生物样本库标准,以便于指导,协调和发展机构搜集生物样本资源的能力和提高所搜集生物样本的质量以确保其满足研究需要。 OBBR工作目标: 1.确立生物样本库作为研究的新领域,确定高效保存生物样品使其 适用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各种搜集和处理协议; 2.推广普及第一版的最佳操作规范,以协调各机构政策和程序。并 不断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改进提高生物样本库的最佳做法;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防护措施

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防护措施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相关防护屏障要符合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 生物安全二级水平(BSL-2)实验室: 一、警示标识 1、实验室的建筑物入口、实验室入口、实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列明该实验室内各种潜在危险。 2、生物危害标识:标志底色为黄色,文字为黑色 生物危险二级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3、化学品危险标识 根据实验室现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状态,做以下标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品、腐蚀品、致癌致畸品。 二、物理防护屏障 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配备初级物理防护屏障,它包括各级生物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初级防护屏障)。实验室的设施结构和通风设计构成次级物理防护屏障(次级防护屏障)。 能产生传染物外溢、溅出和气溶胶的操作,包括离心、研磨、搅拌、强力震荡混合、超声波破碎、打开装有传染性材料的容器、动物鼻腔注射、收取感染动物和孵化卵的组织等,都要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和物理防护设备。 三、设施和设备 1、实验室设施(次级防护屏障)在建筑中,实验室与一般区域隔离。 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 建筑物抗震能力八级,防鼠、防虫、防盗。 建筑物内实验室安装有门禁系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门口处设有柜子,将个人服装与实验服分开放置。实验室有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有明显标识。 密闭性和内表面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表面光滑、易清洁、不积尘、不渗水、不凝集蒸汽、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表面平整,防滑。工作台面易于清洁,防水,耐热、有机溶剂、酸、碱和常用消毒剂的损害和腐蚀。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可关闭;实验室出口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空调 每个实验室都安装有空调。 照明适合于室内一切活动。 可靠的电力供应。冰箱配置有备用电源。 2、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 防护服装 防护手套 生物安全柜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如细菌分离、组织培养、鸡胚接种、动物体液的收取等,都应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生物安全柜每12个月由生产厂家负责全面检测一次,每次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应注意观察其运行是否正常,并填写使用记录。 高压灭菌器 高压灭菌是最为常用的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手段,所用的培养物和废弃物在处理前都要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 急救箱 实验室必须配备急救箱。急救箱内至少应包括:消毒剂、消毒药棉、一次性橡胶手套、无菌创伤敷料/纱布、胶布、绷带、镊子、剪刀等。 消防器材 实验室应配置适用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 洗眼装置 实验室工作区配置洗眼装置。 四、个人防护装备的总体要求 实验室所用的任何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在生物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制定有相应程序控制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等。

食品的冷冻保藏

食品的低温保藏
食品的低温保藏 食品的低温保藏 低温
第一节
一、食品低温保藏的分类 1.根据低温保藏中食品物料是否冻结可以把食品的低温保藏分为冷藏和 冻藏两种。冷藏为 为 冻藏为 常用的温度为 二、低温保藏的原理 1.低温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低温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1.1 ℃ 的贮藏方法,一般贮藏温度 库。 ℃ , 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
。供食品物料冷藏用的冷库一般被称为
的贮藏方法,一般冻藏温度范围为
Q10=
Q10 的含义是: 假设某食品的 Q10=2.5,则当温度从 30℃降低到 10℃时,食品中的化学和生 物反应速度可减 倍,即允许保藏期限延长约 倍。
1.2 低温对食品是不是全部为有利的一面,举例说明。
2.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2.1 低温与微生物的关系 (1)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把微生物分为 和 三大类, 在低温贮藏的实际应用中 和 。 、 、 是最主要的。
在冷藏期间繁殖的微生物菌落,大多数属于
(2)任何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温度范围。温度越低,它们的活 动能力也越弱。 (3)长期处于低温中的微生物能产生新的适应性 2.2 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1

食品的低温保藏
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2.3 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1)温度的高低
(2)降温速度
(3)结合状态
(4)介质
(5)贮期
(6)交替冻结和解冻 3.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的活性和温度有密切关系,大多数酶的适宜活动温度为 30~50℃,温度
升高或降低,酶的活性均下降。但并不说明酶完全失活,在长期贮藏中 ,酶的 作用仍可使食品变质。
2

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项编号填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2、对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以下错误的是:( ) A、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B、实验室中的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C、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D、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E、不需要消毒灭菌设备。 3、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为防止利器损伤操作规程错误的是:( ) A、除特殊情况(肠道外注射和静脉切开等)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B、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用过的针头、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防穿透的厚壁容器进行消毒灭菌。 C、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 D、可用戴手套的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 E、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消毒,最好进行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4、在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分类依据是( ) A、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及其危害程度 B、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C、病原微生物的遗传性特性 D、病原微生物的生化反应特性 5、以下哪些属于感染性废物?( ) A、病人血液 B、病原体的培养基 C、实验动物尸体 D、废弃的疫苗 6、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 A、外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镜→防护服→内层手套。 B、防护眼镜→外层手套→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C、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D、口罩帽子→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内层手套。 7、根据生物安全柜的正面气流速度、送风、排风方式,将生物安全柜分为( )。 A、I 级 B、I 级、 II级 C、I 级、 II级、III级 D、I 级、 II级、III级、IV级 8、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四级,哪一级的防护水平最低? ( ) A、I 级 B、II级 C、III级 D、IV级 9、洗手是一种减少有害物质暴露的有效措施,要经常洗手。下列情况需洗手() A、在处理活体病原材料或动物等生物危害物质后。 B、在脱去手套之后和离开实验室之前。 C、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发生手部可见的污染时。 D、在继续脱卸其他个人防护设备之前。 E、以上都是。 10造成职业暴露可能因素( )

食品冷冻技术研究-

食品冷冻保藏技术研究 摘要.冷冻食品的质量与冷冻过程密切相关,食品冷冻时,由于冰晶的大小与分布不同,造成食品组织结构的机械损伤和破坏,是冷冻食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各种不同的冻结方法使食品的冻结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冻结速度的不同使食品中产生的冰晶的大小、存在位置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关键词: 冷冻食品, 冷冻技术, 冷冻理论 1 食品冷冻理论现状 1.1 食品冷冻传递理论 从化工传递理论的角度看, 食品冷冻是食品物料内部固相和液相之间热量和质量传递的过程, 冷冻中食品所丧失的总焓取决于温度变化、比热和样品质量。建立食品冷冻过程的传热和传质数学模型,需要准确性较高的热学物理参数和传热传质系数。但是, 由于各种食品的组成成分不同, 尺寸不一, 含水量各异, 冻结部分和非冻结部分密度、热导、热容之间的显著差异, 而且这些参数在冷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测定, 因此, 利用简单的分析方程与数值显示计算难以准确反应食品冷冻的传递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 由于食品物料往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生物材料, 冷冻过程中食品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是微尺度的介观传递过程,从描述宏观过程的传递理论出发难以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冷冻过程。 1.2 玻璃化转变理论 有关冷冻过程食品物料的玻璃化转变的理论主要基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理论——热力学理论和自由体积理论。主流的热力学理论认为玻璃化转变是一个非平衡的动力学过程, 即玻璃化转变不同于结晶相变, 玻璃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动力学因素。在食品冷冻过程中则取决于冷冻速率, 冷却速率较慢时, 液相中食品物料析出的速率低于或等于晶体的形成和生长速率, 即可形成晶体; 一旦冷却速率足够快, 析出速率可以超过晶核形成和长大的速率, 即可生成玻璃体。但是, 也有理论认为理想玻璃化转变为具有平衡性质的二级相转变。自由体积理论则认为,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分子已经占据的占有体积, 另一部分为未被占据的自由体积,自由体积提供分子运动所需要的空间。温度足够低时, 自由体积冻结,分子运动性低, 即到达所谓的玻璃态。 食品冷冻过程物料的玻璃化转变相关研究认为, 食品材料的分子与人工合成聚合物的分子间有着最基本、最为普遍的相似性。通过对食品冷冻过程玻璃态及玻璃化转变的研究, 可以把冷冻食品的结构特性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用于解释预测冷冻食品加工、储藏中的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 为研究食品冷冻过程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1.3 冰结晶理论 从热力学角度看, 食品冷冻过程其实质是食品物料中水分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冰结晶相变过程。由于在大气压下, 冷冻过程水结晶成冰的过程体积膨胀, 0℃时体积增大 9%, - 20℃时体积增大约 13%。一般认为, 食品在冷冻后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冰晶膨胀压对食品组织结构的破坏造成的。因此, 研究食品冷冻过程中冰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及其粒数衡算有助于获得改善冷冻食品品质。由于食品物料中的冰结晶不仅不同于一般的溶液结晶, 与自由水中的冰结

生物安全与防护

生物安全与防护 谈涛 一,生物安全的定义: 广义: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效应。 与生物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 1、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和我们医护人员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只就这个方面展开讨论。 2、转基因生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 狭义: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比如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西方国家一直认为,1979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炭疽病暴发流行,是由于生物战剂泄漏所导致的突发疫情。据称,前苏联国防部微生物与病毒研究所炭疽芽孢干粉制剂车间的加压系统爆炸,约10公斤芽孢粉剂泄漏,造成1000多人发病,几百人死亡。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管理愈不规范,防护条件愈差,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就愈大。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安全、平安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一种状态——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状态。因此,生物安全与生物危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范和控制了生物危害,也就维护了生物安全。因而,通过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藉以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及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安全是生物安全的根本任务。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一般而言,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也可称为“生物安全技术”),应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而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管理活动则是生物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们医院而言,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加强防范和控制及加强生物安全的管理是保证生物安全的主要内容。 二,生物安全的防护知识 医院感染概念:从广义上讲,医院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又发生地其他感染。 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接触生物因子、职业暴露、医疗锐器损伤、基础设施与设置、个人防护意识、工作强度等。针对这些常见的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如:(1) 针刺伤 (2) 通过

食品工艺学第四章食品的冷冻保藏

第四章食品的冷冻保藏 概论 一、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冷却食品不需要冻结,是将食品的温度降到接近冻结点,并在此温度下保藏的食 品。冻结食品,是冻结后在低于冻结点的温度保藏的食品。 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合称冷冻食品,可按原料及消费形式分为果蔬类、水产类、肉禽蛋类、调理方便食品类这四大类。 二、冷冻食品的特点 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营养、方便、卫生、经济;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三、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就有利用天然冰雪来贮藏食品的记载。冻结食品的产生起源于19 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1877 年,Charles Tellier (法)将氨- 水吸收式冷冻机用于冷冻阿根廷的牛肉和新西兰的羊肉并运输到法国,这是食品冷冻的首次商业应用,也是冷冻食品的首度问世。 20 世纪初,美国建立了冻结食品厂。20世纪30 年代,出现带包装的冷冻食品。二战的军需,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冻结食品业的发展。战后,冷冻技术和配套设备不断改进,冷冻食品业成为方便食品和快餐业的支柱行业。 20 世纪60 年代,发达国家构成完整的冷藏链。冷冻食品进入超市。冷冻食品的品种迅猛增加。 我国在20 世纪70 年代,因外贸需要冷冻蔬菜,冷冻食品开始起步。80 年代,家用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销售用冰柜和冷藏柜的使用,推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发展;90 年代,冷链初步形成;品种增加,产量大幅度增加。 第一节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原料有动物性和植物性之分。 食品的化学成分复杂且易变。 食品因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惊人。 引起食品腐烂变质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对食品的破坏作用。 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的主要条件:液态水分;pH 值;营养物;温度;降温速度。 低温对微生物的作用:低温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但在低温下,其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要缓慢得多。一般认为,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渐恢复。 降温速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的死亡率越高;冻结点以下,缓冻将导致剩余微生物的大量死亡,而速冻对微生物的致死效果较差。 二、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作用的效果因原料而异。 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一般的冷藏和冻藏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三、低温对非酶因素的影响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 第二节食品的冷却 一、冷却的目的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肉类冻结前的预冷;分割肉的冷藏销售;水产品的冷藏保鲜。 二、冷却的方法 1、冷风冷却 用于果蔬类的高温库房肉类的冷风冷却装置隧道式冷却装置 2、冷水冷却 浸入式 喷雾式 淋水式 优缺点

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工作目的及必要性部分

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工作目的及必要性部分

————————————————————————————————作者:————————————————————————————————日期:

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工作目的及必要性 一、工作背景: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顺利完成,开启了人类健康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时代。通过对人类全基因组序列、分类和多态性的解读,使人们得以从微观层面了解疾病的致病机理,为分子诊断、基因治疗等个体化及精准医疗手段提供了依据。然而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病因、单基因研究模式已难以满足对于疑难疾病的研究需要,亟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全局性分子信息数据库以提供疾病各阶段的相关生物大分子变化的整体信息,为寻找不同阶段关键的致病基因和分子提供可靠的依据。由此,生物样本库应运而生。 生物样本库又称生物银行(biobank),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 OECD)将其定义为一种用于支持遗传研究的结构化资源,它既包括来自人体的生物标本实物(如血液、尿液、组织、DNA和细胞等),也包括由标本试验和分析过程产生的试验数据以及与标本有关的大量关联信息(如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诊疗信息、生活方式、环境信息等)。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标准(试行)》则将生物样本库定义为规范化收集、保存和处置离体生物样本的机构,为人类健康、疾病诊断与药物研发等生物医学研究提供资源。这表明生物样本库不仅仅是保存生物样本,同时还担负着样本数据的收集、存储,以及相关流程和政策的负载。依据收集样本的不同,生物样本库大致可以分为人口生物样本库(population-based biobanks)和疾病生物样本库(disease-oriented biobanks)。人口生物样本库主要面向随机选择的志愿人群,收集其生物标本以及家族史、生活方式、环境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数据资料,用于研究常见疾病的自然发病情况和发展状况以及寻找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biomarker)。而疾病生物样本库则主要面向患病人群或健康对照人群,收集其生物标本以及各种临床表型数据资料,用于研究适于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biomarkers,以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此外,根据其设立主体和规模,生物样本库又可分为:①医院或研究机构下单个研究人员或者单个科室因其研究需要将其收集的生物样本单独保存而建立的生物样本库;②医院或研究机构建立的生物样本库,对医院或研究机构内部收集的生物样本资源

食品保藏技术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食品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姓名: 肖超男 学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食科122班 学号: 124031238 指导教师: 朱璇职称: 2013年12月15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食品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指导老师:朱璇作者:肖超男 摘要:介绍了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上的应用和优点,以及电离辐射对食品营养成分和活细胞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对辐照食品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食品;辐照保藏;安全性 Irradi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food storage Teacher:Zhu Xuan Author:Xiao Chaonan Abstract: Application and advantages of irradi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preservation and effects ofirradiation on food nutrient composition and living cells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safety of ir-radiation food was explained from different angles.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al future ofirradiation preservation of food were also studied. Key words: food;irradiation preservation; safety 正文: 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r),又称“食品照射”或“电离辐射”,它是利用射线照射食品(包括原材料),延迟新鲜食物某些生理过程(发芽和成熟)的发展,或对食品进行杀虫、消毒、杀菌、防霉等处理,达到延长保藏时间,稳定、提高食品质量的一种食品保藏技术。目前,食品加工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具有了较大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成为人们选择食品时首要考虑的方而。食品辐照技术具有营养成分损失少、易操作、无污染、残留少、节省能源等优点,因此引起了国内外食品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1 辐照技术的原理 食品辐照技术是对食品进行非热加工的新技术,食品在辐照过程中食品本身的温度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同位素,等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或5 MeV以下的X射线及电子加速器产生的10 MeV以下的高能电子束辐射食品,使食品中生物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抑制或破坏其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甚至使细胞组织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灭菌、延长食品贮藏时间、减少损失的目的。 2 辐照保藏技术的优越性 辐照技术属于冷处理技术,是一种物理保藏法,与许多传统保藏法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节约能源,与热处理、干澡和冷冻保藏食品法相比,能耗降低几倍到几十倍; (2)杀菌效果好,可通过调整辐照剂量满足对各食品杀菌的要求; (3)射线能快速、均匀、较深的穿透物体,与热处理相比,辐照过程交易得到精确的控制; (4)辐照为“冷处理”,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 (5)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6)可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消除了在食品生产和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交叉污染问题; 3 辐照技术的特点 辐照技术作为一种食品保藏方法,不同于化学熏蒸法和腌制法,不需要加入

微生物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微生物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摘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最常见的潜在感染因素有,化学感染、生物感染、物理感染以及检验人员的主观因素等。本文主要对微生物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以控制、预防感染为主要目的。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前言 对微生物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均有可能出现出现意外事故,而出现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相对较差,加上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较为落后,以及实验室的消毒与清洁工作不到位等。出现的意外事故会对检验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并且会对生物安全的防护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对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有一定的保护,并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1.微生物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中,立克次体所占的比例最小,其次到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在细菌感染中衣原体感染的致死率相对较高,在病毒感染中肝炎病毒与委内瑞拉脑炎病毒的致死率相对较高。而哪些因素在实验室感染中有一定的作用? 主观因素:实验室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检验的时间相对紧迫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等,从而导致检验人员的对实验室潜在的安全隐患认识相对浅薄,无菌操作的意识较为薄弱,并且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不按照相关工作流程来进行工作,在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戴口罩、工作帽,不及时对手部进行进行清洗和消毒等情况。除此之外,还会出现部分检验人员戴着污染手套接听电话、饮水、吸烟、进食或者是穿着工作服进入员工休息室等现象。 生物原因:大部分的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并不科学,室内的通风效果相对较差,而在对微生物标本进行离心过程中,出现的标本外溢以及产生的气溶胶会对工作台、室内空气以及实验室地面产生较大的污染。而检验员经常接触的标本均为肝炎、呼吸疾病等,该种标本在离心的过程中会对空气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介绍了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近年来几种食品保藏技术方法作以综述,并阐述了食品保藏技术在其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也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与观点。 关键词:食品腐败变质;食品保藏技术;发展前景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prospect analysis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main factors of food spoilage,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Reviews the recent several methods of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described the limitations of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preservation. Some relative perspectives about its prospect are also mentioned. Key words: food spoilage;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developing prospect 前言 食品种类繁多,组成成分复杂,使其在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的过程中,极易因周围环境因素如微生物、温度、光照等的影响而变质。不仅缩短了食品的货架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时更会危及人们的健康。 长期以来,应用较多的食品保藏技术多为传统的干燥、加热、冷藏、罐藏、腌渍、烟熏和化学处理等[1]来保藏食品。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渐高,以及现代技术如高压、辐射等的发展应用,在传统食品保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些新的食品保藏技术,如冰温保藏技术、辐照技术、冰核细菌和生物冷冻蛋白技术、栅栏因子技术等,以满足其需要。本文就目前的几种保藏技术作以介绍,对食品保藏技术的现状作以分析并展望。 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 各种食品保藏技术都是针对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加以人为的控制,以达到延缓或阻止食品的腐败变质。为此,必须清楚的了解引起食品品质变质的因素及其特性,以便寻求更好的方法去控制这些因素,也能进一步理解相关的保藏技术和发展技术创新。 1.1 理化因素 引起食品变质的理化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及水分活度、光照、pH、金属离子和一些酶类等,如叶绿素的脱镁变色;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水解;脂肪的酸败、维生素的降解、色素褪色,另外还有因组织损伤而导致的水果酶促褐变等。如在食品加工器械方面,由于铜铁等金属离子能缩短油脂氧化的诱导期和提高反应速度,采用不锈钢取代一般铜铁部件,就延缓了脂类的氧化而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储藏。 1.2 生物因素 微生物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如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这些微生物在其代谢的过程中不仅消耗食品的营养成分,造成食品的营养流失及腐败,而且其代谢产物如发霉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等,更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要想更好的保藏食品,必须抑制性这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或致死。 而这些一般都是通过控制理化因素来实现,如冷藏技术就是通过控制温度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进而达到食品保藏的目的,而传统的腌渍技术则是通过改变微生物生长环境中的水分活度等因素来实现。 2. 几种现代食品保藏技术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食品冷冻保藏技术研究模板

食品冷冻保藏技术研究 Research The Technology Of Food Freezing Preservation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30113422 林锴) 摘要:冷冻保藏技术目前已在食品加工行业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速冻食品也已成为人们非常青睐的一种加工食品。本文阐述了食品冷冻保藏的原理,简单介绍了制冷技术的发展史,同时,作者研究了当今食品工业中果蔬、畜产品和常见水产品三类食品的冷冻保藏技术工艺。叙述了现阶段国内外冷冻保藏食品行业的发展状况。最后针对速冻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食品;冷冻;保藏;研究进展 正文 食品的冷冻保藏技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食品保藏工艺学。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品种多样、规模较大的食品制造业。冷冻与保藏的食品已成为人们现代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日益成为主流食品之一。同时,冷冻与保藏食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并对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产、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食品冷冻保藏技术的原理 食品冷冻作为工业规模的食品保藏方法在世界各地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食品冷冻保藏的原理首先是:在0℃以下的低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显著抑制,从而防止食品腐败。其次,在低温下影响食品品质的酶反应和氧化反应等所有反应速度显著下降。另外,在产品中形成冻晶,也是微生物的活动和变质反应的水的活度降低。 所谓速冻,就是将食品中心温度快速冷冻到-1℃到-5℃,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所需时间不超过30分钟。鲜鱼和畜肉等含水率较高的食品,当品温达到-1℃时,食品中的水分开始冻结,温度降至-5℃时,所含水分的80%冻结。这时,整个食品大致成为冻结状态。因此1℃-5℃的温度界限称为最大冰晶生成带冻结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方案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方案 一、目的:为了进一步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以保证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安全和健康,通过规范、标准的安全管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和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成立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李彬彬(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 成员:金莉,李娟娟 2、职责:负责制定各种管理规定、操作程序,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得以落实。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计划和措施 (一)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管理 1、对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均进行职业暴露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科内应有对其工作及实验室全部设施中潜在风险的培训证明。 2、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可能接触到的生物接受免疫以预防感染,科室内保存免疫记录,有个人健康档案。 (二)实验室的安全设计,应符合国家、地方建筑法规和实验室的专用建筑安全标准。 1、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技术区域中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危害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相应风险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临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风险进入周围社区。通向出口的走廊和通道应无障碍。 2、应对实验室的空气流动速度进行监测,以保证足够的通风和防止潜在传染因子和有害气体的扩散。每天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紫外线消毒

并有记录。 3、实验室的每个出入口应可分辨,入口处应有标记,标记应包括国际通用的危险标志(生物危害标志。火险标志和放射标志)以及有关的规定标记。 4、实验室的进入仅限于经授权的人员,特殊实验室有出入记录。 5、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内环境符合工作要求和有关要求,每天有环境温湿度记录及清洁卫生记录。(三)、根据实验室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内容、设施特点和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四)、安全计划的审核及检查 1、安全计划的审查每年应(由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对安全计划至少审核和检查一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 (1)安全和健康规定; (2)日常安全管理 (3)安全教育及培训; (4)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5)常规检查; (6)危险材料和物质; (7)健康监护; (8)急救服务及设备; (9)事故及病情调查; (10)健康和安全委员会评审; (11)记录及统计; 2、确保落实审核中提出需要采取的全部措施的计划。 3、安全检查每年应对工作场所至少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下列: (1)应急装备、警报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正常;

生物样本库 样本运输

样本运输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在样本流动中的程序衔接和质量保证问题,包括设备要求、容器要求、样本运输过程中的记录管理和注意事项以及运输安全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样本库出于下列目的样本转移: 为了在参与单位内部转移组织样本进行DNA/RNA/蛋白质的 提取等样本处理:为了作为证据核查研究结果,在研究结果公布前,将研究中使用的组织样本集中到指定单位存放; 为了降低存储压力: 为了在仪器故障、动力故障或其他危及样本安全紧急情况下将样本转移到安全的单位妥善保存; 为了转移到第三方进行质量检验。 3.定义和术语 3.1DNA/RNA 即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是生物体重要的遗传物质。 3.2干冰 气体二氧化碳的凝固状态,表而温度为-78 ℃。随着干冰的升华,它会吸收热量,并发挥冷冻作用. 3.3液氮 在常压条件下,氮气液化后的产物,其温度为-196 ℃。

3.4低温冰袋 又名胶体冰,用高分子材料制造的胶体聚合物。它们用于保持产品温度在-1℃到16℃。 3.5冷链 是指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 3.6样本容器 在本规范内的容器仅指直接盛放样本的瓶子、管子等小型容器。为了运输需要将这些容器进行再次包装的盛放容器不在本概念范畴内。 4.职责 4.1样本管理员负责样本的运输 5.设备和器材 无 6.正文 6.1样本发送 6.1.1通过样本信息管理系统填写《样本转移中请表》,并提交样本库中心执行委员会批准。 6.1.2 如在参与单位之间转移样本,单位之间需要签订样本转移的协议。 6.1.3 获得批准后,根据需要运输样本的具体情况,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再包装方法和样本运输方式。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新版) 1人员防护 (1)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都必须穿专用工作服,离开时必须更换衣服,不得将工作服带出实验室。 (2)在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工作手套。若手上皮肤有伤或出皮疹,也应戴手套。操作完毕后,手套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3)在实验完成后或处理完感染性材料,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4)在处理危险材料时,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伤害,必须使用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在实验室工作区域饮食、化妆及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6)在实验室更衣室中,应将工作服与日常便装分开放置。

(7)定期接受预防接种和各种疫苗注射,实验室人员接种、注射疫苗的剂量要比一般人高。 2洗手或清除手部污染 在处理生物危险材料时,必须戴上手套,此外,还需经常地、彻底地洗手。在实验完成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必须洗手。通常用普通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洗手时,手部要完全抹上肥皂,搓洗至少lOs,再用清水冲洗后将于烘干。在必须使用手控水龙头时,应使用干净纸巾或毛巾来关上水龙头,以防止再度污染洗净的手。双手的轻度污染也可用酒精来清除。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PCR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检验科PCR室作业书

PCR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1.目的:预防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被感染或污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室所有工作人员。 3.负责人:操作人: 4.细则: 4.1实验人员在实施生物防护措施时,应严格遵守各项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起强烈的生物防护意识。 4.2每天更换废液缸的2%戊二醛溶液,并保证2%戊二醛溶液用量为废液缸内总液量的五分之一左右。配置消毒液时,正确量取足量的消毒剂(用量杯,保证浓度),水的用量也要正确,缸体密封性良好。4.3实验台面日常清洁时使用75%的酒精擦拭。 4.4每区每次实验后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如有需要可延长照射时间。 4.5所有来自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标本均应视作传染源,因此在标本的采集、运输过程中,标本容器应完好无泄漏。 4.6处理标本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以免沾上皮肤。如手或其它部位的皮肤沾上血液或体液标本以及试剂,应立即冲洗干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另外消毒:手接触有传染性的微生物,水龙头、水池肥皂可能被污染,工作服可能被大量细菌污染。消毒剂可用“84”消毒液。 4.7在实验过程中,病人标本(血液、体液)或试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洗。

4.8实验过程中在使用针具等锐器时,尽量小心防止受伤。若被锐器刺破时,应立即脱下手套,尽量挤压伤处,使血流出,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必要时进行预防补救措施。 4.9在实验过程中病人标本(血液、体液)外漏时,应立即用2%戊二醛滴上,滤纸或纱布盖上半小时,然后用酒精擦洗,并用紫外灯消毒。 4.10实验完毕离开时,应脱下所有该实验区个人防护装备。 4.11实验完毕后应对实验室进行紫外消毒。 4.12遇有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当事人应立即注射相关疫苗或进行预防性治疗,并进行医学观察,严重者应报告院技术负责人。 5.本文涉及以下表格 紫外消毒车消毒记录表 实验室清洁消毒记录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