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学习资料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学习资料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学习资料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学习资料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

定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英语组潘文姬

首先,教师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这个我们老师都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还重要。一位教师的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教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看,后者显然比前者好。然而,管理学生并不简单,它是一门学问。认为管理学生就是紧盯不放,就是让学生怕老师,或是哄得学生听话,都是不正确的。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善于管理学生,不是看他是否管住了孩子,而是看他“管”中有多少的教育因素。瞪眼、怒喝也能管住学生,但这样的管理并没有多少教育因素。说到底,学生只是惧怕你才“听”你,并不是他真正受到了教育。长此下去,学生就会成为一个看脸色行事的人,哪个老师凶一点,他就多听点;一旦遇到一个好说话的老师,他就很可能会发泄出来。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从一个单纯的管理者变成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真正以人为本、真正替学生的成长发展着想,而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

其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聊学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难教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么多毛病?说着说着,我们会感叹:哎!我们以前哪会这样呀!以前的我们是多么

听老师的话啊!是呀,现在教书的确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化,因为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了。在过去,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老师的脑子里有所有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因此,学生崇拜老师,尊敬老师,视老师的话为权威。而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学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学生知道而我们老师却不知道。这些大众媒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夺走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讲的课再生动,也不不上赵本山、小沈阳的幽默;你的内容再丰富,也比不上电视的专题记录片;材料再新鲜,也比不上声音色彩俱佳的电视画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维持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维持威信,就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能再简单地当“知识传播者”和“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创设各种情境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让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然,我们老师的课只会是越来越难教的。

第三,教师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一职业最大的毛病是让教师习惯于教训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断强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学习者”的身份,最后使“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句空话。但是,教师的成长,他必定要经历学习与反思的阶段。每一位教师,要学会理性反思,对自己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自我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自我反思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一个反思型的教师首先先应

该是学习型的教师。他不仅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而且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这些理论和素养能丰富我们看问题的视角,能提高我们对问题的敏感性,能使我们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实践证明,自学与反思想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专业素养。

第四,教师应是家庭教育指导者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的最家途径是帮助父母。”我国教育家王晓春老师说,我国中小学教育现在遇到的很多困难都与家庭教育的低水平有关。以前的教育,家长只需要“管孩子”这一简单策略就差不多了;当年的教师,用不着指导家庭教育也能教下去;过去的学生,绝对没有这么多厌学的,没有这么多逆反的……而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很容易带来孩子自私、难以与同龄孩子交往等问题;家庭的日益富裕很容易腐蚀孩子,造成他们不合理的消费欲和价值观;知识爆炸的社会使孩子接收的知识多但杂,使他们注意力分散,无法认真学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家长会把更多的“不合格产品”送到学校来,这时候,如果教师仍没有对家庭教育指导者这一角色有所认识的话,那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会让自己极其狼狈。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家长往往采取的是“告状”或者“下任务”,家长一来学校,就告知他的孩子在校的种种不良状况,临走时就是下任务,你要好好教育孩子,平时要监督孩子写作业,要检查孩子作业等等,而这些这并非指导。我们要告知家长的,应该是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哪些原因促使孩子有这样的毛病,我们给家长下任务,也不是单纯地告知家长要教育好孩子,而是告诉他具体操作的方法。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形势下,教师的角色以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如果我们连教师充当什么角色都不知道,那又如何去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呢?当然认清自己的角色、地位只是红军长征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完善自己。新的形势下,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最终成就自我。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 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英语组潘文姬 首先,教师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这个我们老师都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还重要。一位教师的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教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看,后者显然比前者好。然而,管理学生并不简单,它是一门学问。认为管理学生就是紧盯不放,就是让学生怕老师,或是哄得学生听话,都是不正确的。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善于管理学生,不是看他是否管住了孩子,而是看他“管”中有多少的教育因素。瞪眼、怒喝也能管住学生,但这样的管理并没有多少教育因素。说到底,学生只是惧怕你才“听”你,并不是他真正受到了教育。长此下去,学生就会成为一个看脸色行事的人,哪个老师凶一点,他就多听点;一旦遇到一个好说话的老师,他就很可能会发泄出来。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从一个单纯的管理者变成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真正以人为本、真正替学生的成长发展着想,而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 其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聊学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难教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么多毛病?说着说着,我们会感叹:哎!我们以前哪会这样呀!以前的我们是多么

听老师的话啊!是呀,现在教书的确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化,因为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了。在过去,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老师的脑子里有所有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因此,学生崇拜老师,尊敬老师,视老师的话为权威。而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学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学生知道而我们老师却不知道。这些大众媒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夺走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讲的课再生动,也不不上赵本山、小沈阳的幽默;你的内容再丰富,也比不上电视的专题记录片;材料再新鲜,也比不上声音色彩俱佳的电视画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维持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维持威信,就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能再简单地当“知识传播者”和“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创设各种情境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让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然,我们老师的课只会是越来越难教的。 第三,教师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一职业最大的毛病是让教师习惯于教训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断强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学习者”的身份,最后使“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句空话。但是,教师的成长,他必定要经历学习与反思的阶段。每一位教师,要学会理性反思,对自己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自我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自我反思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一个反思型的教师首先先应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中,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控制者与管理者。新课程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有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出版业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铺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因循守旧,陷入僵化。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的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参考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放飞梦想,让心灵去旅行”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谭夏瑜 以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诸如春蚕、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这些美名逐渐褪色。新课程在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同时,也期待着教师尽快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以适应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放飞梦想,回归本位,重新反思教师的角色将成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当好新时期新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凸现其主体地位。而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纪律的维护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者、朋友和学习的伙伴。新课程还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建设者、研究者,故而,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是引导型、方法型、创新型、人格魅力型以及研究型的教师。 1、回归主权,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成为引导型的教师。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是知识的拥有者,是权威。而在新课程下,教师要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的角色转变为给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候给予引导和支持的导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2、因势利导,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成为方法型的教师。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 在当今这个时代里,新知识以爆炸的速度更新和递增,人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得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因此,教师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把浩如烟海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何况这些知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可能很快就过时。这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学习,而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主人翁的过程中,新课程要求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学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解决问

浅谈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浅谈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教师上岗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上岗后能否很快适应幼儿园忙碌、紧凑的教学生活。一个幼儿园新教师要完成其角色适应,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工作: 一、一个转变 从幼师生转变为新教师,这不仅是一个简单身份与认识水平上的转变,亦是心理发展层面上的转变。首先要在现实观念已经成为教师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方面的暗示。一名教师该有怎样的素质,自己是否已经达到这样的素质,是否已经在这个名词的转变上有了适应,是上岗准备工作的第一部分。 二、两个认识 身为一名新教师,在认识层面上,我们需要有两个认识,一是正确认识自己,二是正确认识孩子们。 1.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每一名幼儿园新教师在适应职业角色前,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幼儿园教师不比其他学校的教师,它需要的是一种比较全面、全才的教师。在这样的岗位上,艺术、语言、数学、科学、体育、健康……都只有一个教师来上。如何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就要看新教师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是否已经对幼儿教育这个职业有一定的认同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是否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因此,新教师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时,才能有的放矢的适应自己的岗位,进而得到发展。 2.正确认识孩子们的水平。新教师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通常都不是分在一个地区、一个年龄段,有的在市区,有的在农村,有的在小班,有的则在中、大班。面对各个地方和各个年龄段的幼儿,不能粗浅的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必须要根据《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三、三项近期准备 1.心理准备。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对幼儿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和期待也因此开始多了起来。幼儿园教师开始渐渐走向更加高尚的角色地位,他们的言行也受到方方面面人士的关注。 身为一名幼儿园新教师,要想很快地成长,首先自己要主动积极,认清自己

浅谈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教师的角色定位 【摘要】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成长机制。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教育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要求。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成长机制。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源自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无疑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决定作用的资源。所以,要把教育纳入科学的现代发展体系,教师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很少能够从其它渠道获得知识,教师是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师生关系单一,教师角色也单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书匠和讲解员,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只要熟悉教材,教案得当,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达通达,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如果再能讲得诙谐风趣和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就是一个好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双向交流可有可无,简言之,教师可以无视学生的存在。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它渠道获取知识,甚至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得多,教师已有的教学思想、习惯了的工作方式,甚至权威地位受到威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角色定位: 一、明确教师的双重身份 1.教师自身是传播科学发展观的受众 科学的发展观这样一种理念,既是自下而上的归纳,又是自上而下的演绎。作为受众,教师在接受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时是要面对一些传统理念的挑战的,这些传统的东西通过各种形式灌输到教师的思想意识里,根基是比较牢固的,这也正是禁锢教师的思想、吸纳新事物的主要原因。作为受众,教师要结合教育实践,将科学

新教师的角色适应与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新教师的角色适应与专业发展心得体 会 迈出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不断的问自己:“你做好准备换一个身份去面对社会了吗?”但这不是一个很好解答的问题因为在未来我们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荆棘与坎坷。当我踏上讲坛,开始教师工作时,我依然在问自己「'我能做好这份工作吗?我又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面对新的人生阶段我的内心充满了未知与惶恐, 听了姚书记关于《新教师角色适应与专业发展》的报告,照亮了我前进的路,对于新教师的成长我又多了些体会与了解。 在报告中姚书记提到的给我们这些新教师20 条建议,使我受益良多,具体有: 1.课前三分钟进教室。 2?要想京剧演员一样,精气十足。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3.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4?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 5 ?倾听学生讲话。 6?维持纪律,可以适当小奖励。 7?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8?课间和学生一起玩。 9?上好第一节课,走好第一步路。 10.肚子里要有几个小故事,找机会讲给学生听。 11 ?组织好课堂教学。 12?做读书笔记。 13?如果犯错,向学生道歉。 14?讲重难点时,进行组织教学。 15 ?不可让学生看出你的偏爱。 16?最好当班主任,可以锻炼自己。 17 ?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不要太厉害。 18?对所有学生、家长以礼相待。 19?多听别人的课,“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

自己的课”。 20?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读厚。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正学着去成长,相信只 要我们抱定奉献教育事业的理想,我想我们会走到成功的彼岸。 迈出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不断的问自己「你 做好准备换一个身份去面对社会了吗?”但这不是一个很好解答的问题因为在未来我们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荆棘与坎坷。当我踏上讲坛,开始教师工作时,我依然在问自己:“我能做好这份工作吗?我又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面对新的人生阶段我的内心充满了未知与惶恐, 听了姚书记关于《新教师角色适应与专业发展》的报告,照亮了我前进的路,对于新教师的成长我又多了些体会与了解。 在报告中姚书记提到的给我们这些新教师20 条建议,使我受益良多,具体有: 1.课前三分钟进教室。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学习资料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 定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英语组潘文姬 首先,教师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这个我们老师都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还重要。一位教师的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教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看,后者显然比前者好。然而,管理学生并不简单,它是一门学问。认为管理学生就是紧盯不放,就是让学生怕老师,或是哄得学生听话,都是不正确的。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善于管理学生,不是看他是否管住了孩子,而是看他“管”中有多少的教育因素。瞪眼、怒喝也能管住学生,但这样的管理并没有多少教育因素。说到底,学生只是惧怕你才“听”你,并不是他真正受到了教育。长此下去,学生就会成为一个看脸色行事的人,哪个老师凶一点,他就多听点;一旦遇到一个好说话的老师,他就很可能会发泄出来。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从一个单纯的管理者变成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真正以人为本、真正替学生的成长发展着想,而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 其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聊学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难教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么多毛病?说着说着,我们会感叹:哎!我们以前哪会这样呀!以前的我们是多么

听老师的话啊!是呀,现在教书的确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化,因为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了。在过去,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老师的脑子里有所有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因此,学生崇拜老师,尊敬老师,视老师的话为权威。而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学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学生知道而我们老师却不知道。这些大众媒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夺走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讲的课再生动,也不不上赵本山、小沈阳的幽默;你的内容再丰富,也比不上电视的专题记录片;材料再新鲜,也比不上声音色彩俱佳的电视画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维持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维持威信,就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能再简单地当“知识传播者”和“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创设各种情境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让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然,我们老师的课只会是越来越难教的。 第三,教师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一职业最大的毛病是让教师习惯于教训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断强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学习者”的身份,最后使“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句空话。但是,教师的成长,他必定要经历学习与反思的阶段。每一位教师,要学会理性反思,对自己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自我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自我反思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一个反思型的教师首先先应

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教师角色的定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角色也相对应的重新定位。它要求教师要成为学习型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炼。在学习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科学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根据教育的社会职能来看,教师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一)社会义务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学习中,教师更大程度上是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各种问题,交流想法和启发学生。其次,优化知识结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教师不能前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的变化形式,并且有所创新。再次,要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重视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在以往灌输为主的教学中,学生被认为是不成熟的个体,不具备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而在新课程标准下,则是主张信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去主动探究世界;主张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内容,确立学习方法,安排并实施学习计划,评价学习结果。最后,从课程复制者向课程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转化。新课程要求作为课程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的教师应具备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开发校本资源的能力。由此,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假设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必然引发教师职业角色的一系列转变,促成其从原来的课程复制者向建构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变;从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包括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新角色定位。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素养,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我们教师应该认清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积极作好角色转变。这将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当然也有利于未来将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最终站稳讲台,扮演好新时期新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方式标准、知识观,成才观等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之相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一位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并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教书育人。 新课程目标向我们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地

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角色定位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随着新技术的推广而诞生的,它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教师必须主动调整自己,适应时代对教育改革和教师角色定位的要求,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师角色 一、引言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传统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电脑教育家Bork曾于1978年预测:“到21世纪初,学校里各门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将是通过电脑的互动学习来进行。”今天,这一预言已成现实。2000年12月,美国教育部向国会递交“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用“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作为提高年青一代“21世纪能力素质”的根本措施。200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强调: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理论的进步创造了条件。近十几年来,把学生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逐步让位于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生作为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学习环境。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也译作建构论或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奥苏贝尔、维果茨基、布鲁纳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予以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为其应用于教学创造了条件。 1. “同化”与“顺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组成 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主要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世界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逐步建构起来,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与发展。 2. “情景”、“协作”、“监控”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景: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它既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也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教师、学生、社会之间的协作。监控:学生对现有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进行监控和整合,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学习计划,交流彼此的意见与学习成果,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智

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读后感

读《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文章提到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几种素质: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精通业务、注重形象、兴趣广泛这对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也就是文章中所说的“高尚品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修养的核心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些教师他年复一年的教了一辈子书,却从未在教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未涌起爱的激情,因此,他也没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谛,也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你爱教育事业,你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做一名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还应做有较端正的工作态度。 无论做什么事情态度是首要的,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想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其前提取决于教

师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激情。我认为,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最重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 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学校的要求办事。我们教书,不仅仅只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考试得高分就行了。还应该教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如何与家长、同学、教师相处。如何有礼貌。如何尊老爱幼,如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生活小事等。教师的穿着打扮要符合我们本地习俗,打扮得要得体,凡是要求学生不违背的自己先做到。 二是社会责任。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需要教育来承担,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2、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这是教师忠于党和

新时期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新时期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我们应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 由“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 我们曾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具有取之不尽的“长流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实施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

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 新学期即将来临,新教师即将走上讲坛,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角色,不仅事关新教师个人的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作为新教师,该教授学生什么,留给学生什么,也是应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必须明了的。为此,我们对参加工作不久的135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了帮助新教师适应角色相关策略。 转换角色的心理状态 心态之一:欣喜与忧虑并存 调查表明,新教师走出师范校门时心情是愉快的,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被社会所承认,所学知识和技能将有用武之地,自己也由纯消费者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大多数新教师也存在忧虑和不安:工作单位的条件如何?如何迈好这人生的第一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发挥特长干好本职工作?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他们。 心态之二:自信与自负相伴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数充满信心,对事业有钻劲和闯劲,但也存在自负心理。调查中70%以上的新教师曾认为自己学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的教育理论,教育中小学生绰绰有余。他们初上课时,广泛搜集资料,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都传给学生,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座谈时,他们表现出的自信中还带有些自负,比如,总习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 心态之三:失落与怀旧交替 调查中发现,新教师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但大约一学期过后,便会产生一种无名的失落心理。因为他们所作的努力,在时效性较长的教育工作中难以立竿见影;与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相比,工作成绩显得不突出;他们认真执教,但学生的成绩和评价跟自己的预期却相差甚远。为此,他们情绪一落千丈。加之现在的中小学条件往往比他们刚刚离开的师范学校差很多,教师严谨的行为规范同过去松散的学生生活又有一定距离,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怀旧心理,在一段时间里总是回忆学生时代丰富、浪漫的生活,导致情绪消沉。 心态之四:进取与无为并存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开展,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忠实推进者,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说是“让我 欢喜让我忧”。喜的是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发现新课程改革不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彻底革命。这场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 为核心,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 目标的全面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新 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教师的角色已变成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课程的教学变 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可以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具等待点燃的火把; 教师的责任是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成功;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好的教学不是在教知识,而是在激励学生学知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将教师定位于“塑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的蜡烛”“甘为人梯的 导师”“桶水滴注的巨匠”。这种定位,无疑是对教师崇高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和肯定。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在人们的阵阵称赞声中,很好地扮演着这种角色,有效地推动着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伴随着全球教育的改革,我国也颁布了新课程标准,如果再用 传统的方式给教师定位,那将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所以,笔者认为应当给教师的角色重 新定位。 一、变“塑魂的工程师”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定位,是对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充分肯定,但却忽视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不能像工程师那样,将学生用一种固有的模式进行塑造,打磨成形,而应当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学生的品格、智力、非智力因素等都是教师开发的资源,必须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培养良好的思维、智力品质,为将来 的成长、学习、工作、做人打下良好的智力、品格、精神基础。 二、变“辛勤的园丁”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种定位,形象地肯定了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功能,但它忽视了学 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园丁对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必要的培土、浇水,更主要的是修剪工程。 园丁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对花草树木进行人为的修剪、整理、压制等,创造出一种园林艺术, 很大程度上使花木呈病态的美。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维、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 能像花木一样任人宰割,而毫不旁溢斜出。他们有自己的做人标准和奋斗目标,教师只能对 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绽放出万紫千红的千姿百态 的人生之花,为人类、为社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三、变“无私的蜡烛”为师生互补的发展者 “教师是无私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种评价,是对教师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爱 岗敬业精神的高度赞扬,但它忽视了教师的自身发展。蜡烛有固有的质和量,它们在照亮别 人时,燃烧着自己,当身尽光亦尽。但教师不应该是这样,他们是人,也应该在照亮别人的 同时,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永不熄灭的星辰,像太 阳一样,永恒地为人类带来光和热。并且,教师只有不断地与学生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照 亮别人。 四、变“桶水滴注的巨匠”为学生探究的促进者 传统的说法是“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观点是对教师具备渊博的知 识的要求和肯定,也说明了一种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那就是教师主动地灌输,学生被动地 接受,教师灌输多少,学生接受多少。这样就把学生置身于被动地位。其实,在教学过程中,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武安市上团城乡马腾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因此急需对新型的教师角色作以认真的思考,加以重新定位。 一、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当“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担当“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的量的关心。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也是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传统的社会中,赋予教师以知识的至高权威的角色,这样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会有很高要求,似乎教师的储备一定要多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给教师背负了太多的“应该”,包揽了太多的“必须”,逼迫教师去扮演“超人”的角色。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不是教师个人所能解决的,有许多新兴的领域是教师未必熟悉的,有不少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是难以回答

浅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浅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摘要: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新手教师向专业专家教师转变的过程。此过程新教师将完成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实践并内化幼儿教师的角色规范,逐步提高专业能力,本文称之为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本文试图通过对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问题的剖析,为寻找实现幼儿园新教师角色适应的有力途径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新教师角色适应 教育质量的优劣关系至关重要。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个体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师面对的是身心机能尚在发展之中的幼儿,其责任之中作用之大不言而喻。幼儿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教育作用的完美发挥,因而对幼儿教师的关注与研究成为时下幼儿教育研究的要点。 一、幼儿园新教师角色身份 (一)什么是幼儿园的新教师 幼儿园的新教师是指:刚参加工作,没有相应的教学经验,和在新的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具备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创新意识去担当新时期的教育使命。 (二) 什么是角色 角色是对拥有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所期待的一系列活动的关系.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因为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处于一定的位置,承担一定的责任,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去规定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责任或行为规范去行动的时候,他(她)便充当着该角色,并担负起这个角色所赋予的责任。 (三)角色身份的认识 1.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

每一位幼儿园新教师在适应职业角色前,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幼儿园教师不比其他学校的教师,它需要的是一种比较全面、全才的教师。在这样的岗位上,艺术、语言、数学、科学、体育、健康……都只有一个教师来上。如何才能尽快进入角色,就要看新教师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是否已经对幼儿教育这个职业有一定的认同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是否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进而得到发展。 2.正确认识孩子们的水平 新教师在刚刚步人工作岗位的时候,通常都不是分在一个地区、一个年龄段,有的在市区,有的在农村,有的在小班,有的则在中、大班。面对各个地方和各个年龄段的幼儿,不能笼统地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必须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四) 角色类型的划分 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之际,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正确理解教师的角色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基本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因此,将其分为六种类型。 二、角色适应分类 刚走入社会岗位的幼儿园教师们,都希望自己能在幼儿园大显身手,但面对成为新角色的他们,经常感到尴尬和无所适从。但是又必须尽快适应新的角色,那么如何进入并适应幼儿教师角色,在幼儿园新教师面前是难题,更是严峻的挑战。角色适应即为个体调整自己适应新角色的要求、或者是已有的角色发展变化了的新要求。幼儿园新教师是否能实现良好的角色适应,将影响她们未来的发展。当然一个良性的开始是有利于幼儿园新教师个体的发展及角色的转换的,更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有关教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借用社会学理论中的角色概念。 三、幼儿园新教师角色适应面临的问题 (一) 幼儿园应该关注幼儿教师初入职时的心理需求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所关注的问题也较为集中。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内容既包括常规性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还包括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和保育的任务。面对幼儿各种“即景式”的需求,初任幼儿教师往往对各种问题缺乏预见性,因此,他们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现实冲击”时,时常会伴随着诸如激动、兴奋、焦虑和恐惧等情

新形势下教师具备的素质

新形势下教师具备的素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抓好我们教师的师德已成为重要工作之一。 1.1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师德教育的初级阶段。学校师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师德建设考核评定方案》、《师德奖励条例》,建立了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并建有专人管理。 1.2 细划师德建设内容,加强群众监督力度。我校领导根据《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平时的具体教学实际,将《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细化。制定了“师德建设一月常规”师德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活动,逐渐培养教师的自觉习惯,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当前有的教师出现违反师德的现状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教师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现象,出现了一些有悖于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 2.教学业务素质。 2.1 提高教师素质,要建立高素质的领导机构。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由此可见,领导机构在提高教师素质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2.2 以身作则,树立公仆意识,提高教师素质。有人说老师是园丁,浇灌着祖国的未来;也有人赞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多么的高尚!那么,怎样才能将教师的素质提高到这一层次呢? 2.2.1 树立双主体理念,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管理者是策划的主体。学校领导必须了解每个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生活经历及心理素质,使每一位教师了解学校现状,了解面临的问题,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把学校目标转化成个人的努力方向,从而形成发展合力。 2.2.2 树立互动的理念,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①领导与教师的互动。领导要带领学校教职工学习新课程教育活动的新理念,了解教学动态,研讨学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敞开心扉和大家交流,听取意见。以谦恭、诚心去赢得大家的依赖和热情,从而在领导与教师之间架起一座心的桥梁。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