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项目决策分析》考点归纳汇总.doc

《项目决策分析》考点归纳汇总.doc

《项目决策分析》考点归纳汇总.doc
《项目决策分析》考点归纳汇总.doc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一、项目决策:

(一)项目决策的含义:指投资者按照自己的意图目的,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分配以及投资项目的选择和布局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决断投资项目是否必要和可行的一种选择。

(二)项目决策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的四个阶段:⑴项目策划和决策;⑵项目实施前准备;⑶项目实施;⑷项目建成和总结。

▼投资项目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方面是: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的工作。对投资项目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起着关键作用。

▼(三)项目决策遵循的原则:①科学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进行认真的决策分析与评价;②**化

二、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一)、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目的: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

▼1、产品方案、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力。

▼2、项目建成后,投入品的供应和有关配套条件是否满足持续生产的需要。

▼3、资金投入和各项建设条件是否满足项目实施的要求。

▼(二)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工作程序(5个阶段)——一般采取分阶段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地进行。

1、投资机会研究阶段——①投资设想:概略的投资建议; ②重点:是投资环境分析;③作用是:鉴别投资方向,选定建设项目,为下一步研究打基础。

2、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也称初步可研性研究阶段——围绕项目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

①项目建议书:项目总体轮廓设想

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国家产业政策。

③重点:从客观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作出分析,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能性。

3、可行性研究阶段——围绕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做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选择并推荐优化的建设方案,为项目决策单位或业主提供决策依据。可行性研究是围绕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还需对项目的必要性进一步论证。

4、项目评估阶段——由具有一定资质的咨询评估单位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评价论证

由具有一定资质的咨询评估单位对拟建项目本身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评价论证。决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科学、客观、公正地提出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价意见,为决策部门、单位或业主对项目审批决策提供依据。重要的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写出来以后也要进行一次评估。

5、项目决策审批阶段——项目主管单位或业主审定

项目主管单位或业主,根据咨询评估单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价结论,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条件,对项目是否建设、何时建设进行审定。

第二节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3条)

一、资料数据准确可靠

信息是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决策分析与评价有关资料数据是决策分析与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由于决策分析与评价是个动态过程,在实施中要注意新情况的出现,必要时做出追踪决策分析。

二、方法要科学、合理并多方法验证

常用方法:1)经验判断法;2)数学分析;3)实验法。

(一)经验判断法:经验之所以可作为决策选择的依据,在于历史发展存在规律性和继承性。

最大缺点是容易受个人主观认识的限制。

(二)数学分析法:包括系统分析;线性分析;统筹分析等建立在数学手段基础上的定量化分析技术。

(三)实验法:选取少数典型单位或部分环节作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作为最后评定的依据。

三、分析要逻辑化、有说服力(▼4个方面)

(一)选择合适目标并掌握约束条件:进行科学决策必须首先选择目标。

▼目标选择的条件:

1、选择有价值的目标;

2、分析确定实现目标的顺序;

3、对目标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具体化;

4、确定目标的方向和涉及的幅度;

5、确定实现目标的时限。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定性分析上一种在占有一定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咨询工程师的经验、直觉、学识、洞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行的决策分析。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本质: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各种经济因素给出明确综合的数量概念,通过效益与费用的分析、比较确定取舍。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决策分析与评价原则。

(四)多方案比较与优化:▼1)综合评分法;2)目标排序法;3)逐步淘汰法;4)两两对比法。

多方案比较与优化是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关键

第三节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同阶段,工作内容何深度有所不同。

一、机会研究

▼机会研究的目的是对政治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寻找投资机会、鉴别投资方向,选定项目,确定初步可行性研究范围,确定辅助研究的关键方面。

投资机会的识别一般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对投资环境的客观分析,特别是要对市场供需态势进行分析。

2、对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分析,不同的企业战略,投资机会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3、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条件分析。

二、初步可行性研究 (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在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方案的技术、经济条件进一步论证。

目的是判断项目的构想是否有生命力,评价是否应当开始进行详细可行性研究和辅助研究。

三、可行性研究(与初步可行性研究内容基本相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项目有关的资料、数据的调查研究,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工程、环境等进行最终论证和分析预测。从而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可行性意见,为项目决策和审定提供全面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必须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可靠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5条)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要求

1、选用主要设备的规格、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引进技术设备的资料应满足合同谈判的要求。

2、重大的技术、经济方案,应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

3、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满足初步设计依据的要求

4、构造的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需要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项目(企业)投资战略

▼市场分析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的产出品的市场容量、价格、竞争力、营销策略以及市场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研究,一方面为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项目建成后的市场开拓打下基础。

第一节市场调查与预测(掌握)

一、市场调查

对产出品市场现状和一段历史时期内的情况进行的调查,也可包括主要投入品。

(一)市场调查内容

▼包括市场容量、价格及市场竞争力的现状。

1、市场容量调查:⑴供应状况;⑵需求状况。两者同时要包括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调查的时间跨度应能满足市场预测的要求。

2、价格状况调查:包括国内价格及变化情况、国际价格及变化情况和进出口价格及变化情况。

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形成价格还是政府调控价格。

3、竞争力状况:项目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竞争主要对手的生产、营销、市场份额及其竞争力状况。

(二)市场调查方法

1、市场调查体系:▼依调查资料来源和资料收集方法分:

1)文案调查(第二手调查);

2)实地调查(第一手资料调查):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问卷法(最广)

2、问卷设计的步骤:①确定收集的资料、②问卷调查方式、③内容、④形式、⑤用语、⑥顺序、⑦检验可靠性问题、

⑧版面布局、⑨试调查、⑩修改定稿。

3、抽样调查及其程序:▼抽样调查是实地调查中最重要的科学的调查方法。抽样方法:随机和非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便利、配额、判断、雪球抽样。

▼随机抽样:简单随机、双重、逐次、分段(单一阶段、多阶段)、分层、群集、系统、复合抽样。

▼步骤:①识别总体;②选择抽样方法;③决定样本数。样本数计算公式:式中:zc——在正态分布下置信水平上所对应的值;et——误差的允许范围; ——总体标准差。

▼分层抽样:当层间差异愈大。层内差异愈小时,抽样统计精度愈高。

▼群体抽样:当群体间差异愈小群体内差异愈大时,抽样统计精度愈高。

无论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或问卷法的方式进行市场调查,都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4、统计分析及解释——▼步骤:①编辑;②汇总及分类;③制表;④解释统计资料。

★★★二、市场预测

(一)预测过程(预测程序)

输入、处理、输出的动态反馈过程。全过程可分为7个主要步骤和一个反馈过程。

▼预测程序7个主要步骤:①确定预测目标;②收集、分析历史资料和当前信息;③选择预测方法;④进行预测⑤;预测结果、方法分析评价;(如果不合理重新选择预测方法,合理则进行下一步);⑥修正预测结果;⑦输出预测结果。

▼市场预测是根据市场调查得到的一系列数据包括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采用适当方法预测一定期限的产品供需状况。(一般预测5~10年)

(二)供需预测

1、市场预测的内容:市场预测的内容是市场调查内容在时间上的延伸。

国内市场的需求预测主要是预测需求潜量和销售潜量:

▼销售潜量=需求潜量×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预测难度较大,一般多进行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分析。一般通过项目产出物与有代表性的国外同类产品相对比进行。对比的内容包括:产品价格、成本、生产效率、产品设计、质量、花色、包装装潢及服务等。

▼供需预测步骤:通过供应预测和需求预测以及供需平衡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市场容量、分析项目产品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

(1)供应预测;

(2)需求预测:预测期限尽可能包括项目计算期年份,一般最低要求预测期为今后5~10年;

(3)供需平衡分析:不仅分析全社会的,还要分析项目初步拟定的目标市场的供需平衡状况,分析项目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

2、预测方法——定量预测、定性预测、组合预测

(1)定性预测:是指利用直观资料,依靠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及分析判断能力,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也称直观预测。

▼定性预测常用方法: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类推预测法。

(2)定量预测:是根据历史数据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等方法预测未来,或利用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等预测未来。

▼延伸预测:①移动平均;②指数平滑;③趋势外推。

▼因果预测:①回归分析;②消费系数;③弹性系数。

(3)组合预测:采用2种以上不同预测方法的预测。①几种定量方法的组合;②几种定性方法的组合;③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组合。(容易出题)

(三)价格预测:

▼产品价格是计算项目收入的基础,也是影响项目效益的关键因素。价格的预测和确定对项目效益估算的准确性和评价结论的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价格预测的要求:

①稳妥原则:避免因人为高估产出品价格或低估投入品价格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

②市场定价产品价格一般是以均衡价格为基础,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④首先预测的是市场价格,特别是目标市场价格,进而换算成出厂价格。出厂价可以直接为财务分析所用。

▼出厂价格=目标市场价格—运杂费

出口产品应先按国际目标市场价格扣除海外运杂费并考虑其它因素后,确定离岸价,然后换算为出厂价。

▼出口产品出厂价=离岸价—国内运杂费

2、价格预测方法:

①回归分析法:采用因果分析方法,建立实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②比价法:根据利益均衡原则,利用产成品价格与原材料价格、半成品价格之间,以及不同产品之间往往存在的一定比价关系进行预测。

③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价格不完全取决于市场,也有的直接由政府定价,应根据政府的价格政策,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承受能力进行预测。

三、主要投入品的供应分析——分析内容、要求和预测方法可以比照产出品。

第二节竞争力分析

项目竞争力分析是研究拟建项目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和获胜能力,竞争力分析是确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一、竞争力优势、劣势分析

依据波特提出的五种竞争力模型或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

具体项目优势、劣势内容:包括:1、自然资源占有2、工艺技术和装备3、规模效益4、新产品开发能力5、产品质量性能6、价格7、商标品牌商誉8、项目区位9、人力资源的优势、劣势。

二、竞争力对比分析

项目角度:选择项目目标市场范围内,占市场份额较大、实力较强的几家竞争对手,将项目自身条件与对手条件的优势、劣势对比并排序。

▼企业角度:销售网络、财务资源、相对成本地位、管理水平等。采用竞争走势矩阵等分析工具进行评价。

第三节营销策略研究

一、营销策略研究的前提——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1、孕育阶段(导入期);2、发展阶段(成长期);3、成熟阶段(成熟期);4、衰退阶段(衰退期)。

▼应根据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和竞争力分析结果研究确定营销策略。

二、营销策略研究

(——▼市场销售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研究消费者行为)。

研究项目产品进入市场和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在营销方面应该采取的策略。

营销策略分析包括:1、销售方式;2、销售渠道;3、销售网点;4、价格定位;5、宣传手段;6、结算方式;7、售后服务等。

▼4p营销战略:1、场探查2、市场细分3、目标市场选择4、企业市场形象定位

▼6p营销策略:1、品策略组合;2、渠道策略组合;3、价格策略组合;4、促销策略组合;5、公共关系组合;6、政治力量组合。

▼消费者行为的五个阶段:

1、生成消费需求:了解需求涉及需求层次理论、深层心理学等;

2、购买动机:如求美、求新、求廉等;

3、收集商品信息:如经验、相关团体、传媒广告等;

4、评价待购商品:如产品价格、效用、商标知名度等;

5、购买决策:受自身因素、他人态度、意外情况等影响。

第四节市场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分析是在产品供需、价格变动趋势和竞争能力等常规分析已达到一定深度的情况下,对未来国内外市场某些重大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对项目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分析。考试大小编收集市场风险分析步骤:1、识别风险因素;2、估计风险程度;3、评价风险等级;4、提出风险对策。

(一)产生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1、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和新替代品的出现;2、竞争对手的加入;3、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产出品市场预测买方垄断;4、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出现突发性变化。

(二)市场风险估计:市场风险因素的识别要与风险程度估计相结合,以确定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估计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三)风险评价:找出影响项目风险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

(四)风险对策:通过信息反馈改进方案设计、完善营销策略、促使项目成功。

第五节项目(企业)投资战略

一、企业投资战略及其影响因素(5个因素)

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获取最大的效益,是摆在每个企业家面前的首要问题,选择恰当的企业投资战略以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企业家们的首要任务。

二、三元投资决策系统

▼任何一个层次的投资主体,都有三类决策:战略决策、结构决策和项目决策(项目及其组合的优化决策) 战略决策:是全面性的,核心内容是依据投资主体的发展方向及行动方针确定投资总规模;

结构决策:是根据投资总规模确定如何组织人力、物力、资金、时序,才能有效地将这些资源分配到各投资方向并确定相应的规模,以期最优地实现投资主体的发展战略目标;

项目决策:是确定在选定结构下最有效地实现战略目标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方案组合。

就企业投资决策系统而言,战略决策确定在既定的切发展目标之下整个企业的投资规模。它决定着投资结构决策(投资方向及其相应的比例)

三、企业投资战略的基本类型及其选择(共4大选择):

▼企业选择创新发展还是稳定发展,取决于市场前景和企业态势;而选择投资战略方向(产品——市场选择)与确定投资战略态势(竞争分析)的具体内容恰恰是经营战略的核心(产品——市场——竞争战略选择),他们构成经营投资战略选择的前提。

企业投资有三大基本选择:即投资战略类型选择、投资时机选择、投资规模选择,以及最后的综合选择,即投资项目的优化组合才是投资战略选择本体。

(一)战略方向:产品和市场的综合选择。共5种选择:

稳定发展:1、维持原有产品的市场;2、利用原有产品发展某些细分市场;3、改善现有产品,维持原有市场;

创新发展:1、发展新的细分市场;2、发展新产品。

(二)战略态势:▼取决于产品性能和价格的协调选择。

共7种战略态势:1、领导者2、声望竞争者3、性能竞争者4、价值竞争者5、跟随者6、价格竞争者7、经济竞争者

(三)投资战略类型选择:

企业投资战略类型(投资策略)依赖于企业在竞争中的弱强、市场时机和市场占有率三个因素选择投资战略。

(战略类型选择表)共12种类型。

序号企业地位收益与成长

高中低

1、主导型

▼维持竞争地位现状,或增加占有率。——积极投资维持现有地位,与同行业共同成长。——为维持增长率投资▼保持现有地位。——根据需要增加投资

2、强

改善竞争地位,提高占有率。——积极投资维持现有地位,与同行业共同成长。——根据需要增加投资维持现状和收缩。——最低限度地增加投资

3、尚可

改善竞争地位,有选择地试验。——有选择地投资达到适当地位并维持,或收缩。——最低限度地增加投资收缩或分阶段撤退.——最低限度地维持投资,或停止投资

4、弱

▼请求改善竞争地位或放弃。——有选择地投资或停止投资转变方向、或分阶段撤退.——停止投资或稍稍投资▼分阶段撤退或放弃——停止投资或抽回投资

(四)投资时机的选择: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

(五)投资规模选择:包括单个投资项目的规模选择和企业总体投资规模的确定

影响投资项目规模的因素:

1、物质技术条件(决定可以达到的规模):资源、资金、人力、运输、管理和信息、产品特点;

2、社会需要(决定需要达到的规模):需求量、需求特点、需求的时间紧迫性;

3、经济效益(决定实际达到的规模):投资成本、投资风险、预期收益

第三章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条件评价

第一节资源优化配置

一、资源分类与特点

▼(一)资源分类:

1、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大自然的作用不断地繁衍的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等生物资源(有机体)和水;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可观测的时间限度内不能自生恢复的矿产资源,如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其它非金属矿。

2、可枯竭资源和不可枯竭资源:

不可枯竭资源包括水、太阳能、风能和土地等;

可枯竭资源包括全部不可再生资源和部分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

3、物质资源与生态资源:

物质资源是指人们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的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生态资源是指能保持生物圈生态平衡,一般将能容纳人类活动所产生废物的资源,如空气、水、土壤等。

▼(二)资源特点:有限性、分布不均衡性

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建设方案设计阶段还是在项目评估过程中,都必须考虑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把资源优化配置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三、资源利用的一般原则(记5条)

(一)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要求。(近期与远期、局部利益和国家完整利益);

(二)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从全球化角度出发;

(三)资源的利用开发必须注意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三结合、三统一)

▼在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中,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利用、多种途径、讲求实效、重点突破、逐步推广”的方针,遵循(三结合)资源综合利用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与污染防治相结合,(三统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四)资源利用要与环境(生态)相协调。

(五)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的节约并举。

四、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性分析

(一)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分析(6条):1、科学性;2、有效性;3、有偿性;4、综合性;5、经济性;6、可靠性分析。

第二节资源开发项目的资源条件评价

一、资源开发项目的资源条件评价的目的

▼资源开发项目:指煤矿、石油、天然气、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等矿产资源,水利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的开发项目。

▼资源开发项目的决策分析与评价阶段,对资源条件预以评价,为项目建设规模、开发方案的设计和效益评价奠定基础。满足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二、资源开发项目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

(一)符合资源总体开发规划的要求:体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地方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二)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关规定:▼森林采伐项目的设计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起到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五)符合对资源储量和品质的勘探深度的要求:▼资源开发项目的可研报告,应附有具有资格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的评审意见和国土资源部或省(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认定书。

三、资源开发项目的资源条件评价的内容(▼5个方面)

(一)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主要分析:

1、是否符合资源总体开发规划的要求、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是否处理好地方与国家整体利益关系、远期与近期开发关系、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和储备、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是否制定合理的资源综合开采利用方案。

(二)资源可利用量:主要针对拟建项目性质,提出合理的开发(开采)规模和开发(开采)年限。

(三)资源自然品质:根据项目特点分析研究资源品质,为制定项目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四)资源赋存条件:主要分析研究资源的地址构造和开采难易程度,以便确定开采方式和设备方案。

(五)资源开发价值:主要分析资源是否值得开发利用,为预测项目效益奠定基础。

第四章建设方案设计

第一节建设方案设计的作用、内容和要求

一、建设方案设计的含义和作用

(一)在对拟建项目取得市场、资源等研究的阶段成果,并初步研究项目战略和投资控制意见后,就应开展项目的建设方案设计。

(二)设计方案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5条)

1、在市场、资源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实现项目目标和战略的工程和技术方案。

2、为估算、融资、成本分析和财务评价等后续分析工作提供条件。

3、反复开展技术经济比较,完善方案的同时,实现项目优化。

4、为初步设计提供全面的基础方案和依据。

5、有利于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资金筹措、技术贸易、设计、设备和材料定货、施工和安装等)的酝酿和准备。

二、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

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随行业和项目复杂程度而异;大型或复杂工业项目的建设方案设计一般包括13部分:

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3、主要生产设备方案;

4、(场)厂址;

5、原材料原料供应;

6、总图运输;

7、土建工程方案;

8、公用、辅助、场外配套工程;

9、节能节水;10、环保;11、劳动、安全、卫生消防;12、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3、项目进度计划。

三、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一)工业建设方案的要求(9点)

3、采用先进、适用和前瞻性技术,提高项目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5、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8、多方案比选以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满足投资和成本控制的要求。

(二)投资前期研究建设方案的深度要求

1、初步设计阶段方案设计,满足国家对项目建议书内容和深度要求。

2、可研阶段满足:1、各主要条件和数据应有文件或意向书作为依据;2、各层次建设方案设计经比选后提出倾向意见;

3、满足投资误差不超过10%的要求;

4、最终使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结论满足投资决策的要求。

第二节建设方案设计的依据

一、建设方案设计的依据

▼可研阶段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①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②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③业主单位委托书及其设想说明。

▼建设方案设计应收集的基础资料:建设方案设计应收集的资料包括地区资料和工程规范资料。

第三节建设方案比选

▼一、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

参与比选的各建设方案设计都应首先满足国家政策法规和地方法规的要求;

第四节建设方案总体设计的内容

大型或复杂的工业投资项目在进行建设方案设计时,应先进行总体设计。

一、建设方案总体设计的主要工作——一般要抓七项工作

1、产品方案、建设规模方案;

2、编制主要工程一览表,对表中各分项目或单项工程提出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3、主要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项目选址;

5、原材料与投入物的供应、运输与储存方案;

6、总图运输方案;

7、对公用专业提出方案设计的统一技术措施。

二、建设方案分项设计的要求

应明确项目研究范围,列出工程项目一览表,作为研究和分工的基础。

(一)生产装置分项目建设方案设计要求:工艺流程方案设计与主要设备计算及选型一般同时进行;

(二)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分项目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建设方案总体设计在确定配套装置和工程名单,编制工程项目一览表时,尽量不要漏项,应该逐一对他们分别提出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确定项目配套装置与工程的基本原则:(1)满足生产需要;(2)适应选定的厂址;(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4) 经济合理(满足使用、降低造价,节约资金)

(三)主要厂房和生产装置建设方案

主要研究:建筑特征(面积、层数、高度、跨度),结构形式(含基础和抗震)、特殊要求(防火、防爆、隔音、隔热、安装、构件运输等)以及水、电、气、照明、通讯、空调、电梯、消防等的配套。这部分工作需与总图和土建专业设计相结合而得以最终完成。

涉及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主要有:

1、选择厂房的层数和层高:

单层厂房对于需要大跨度和高空间的、生产时震动大和散发大量热气,以及有重型设备、起重设备的车间是经济合理的,如铸、锻、轧钢等;

多层厂房适用于工艺过程比较紧凑,需要组织垂直工艺流程,可利用重力输送物料等,设备和产品重量比较小的各种轻型车间,如化工厂、食品厂、仪器仪表厂的车间等;

厂房高度综合考虑生产工艺、设备及安装维修高度要求,采光、通风、经济等各方面因素进行选择。

2、生产装置、厂房(车间)的平面布置和柱网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之后,应本着物料流向最经济合理、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经济实用的平面布置方案。

跨度根据设备尺寸大小、布置情况、产品运输及生产操作所需的空间来确定。

3、充分的利用厂房的体积和面积

为了提高单位厂房面积的产品产量,可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能的大型化生产设备;可向空间发展、节省用地面积;可采用大跨度大柱距的厂房,以提高平面利用系数;可改进厂区和车间内部的运输方式,以增加厂房的有效使用面积。

4、计算厂房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有:建筑面积、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的比重;每个生产工人所占的生产面积;单位设备所占的生产面积;单位产品产量的占地面积等。

第五节产品方案和建筑规模(掌握)

一、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产品大纲):即拟建项目的主导产品、辅助产品或副产品及其生产能力的组合方案。

▼产品方案需要在产品组合研究的基础上形成。

产品组合的深度,即产品品种的数量。产品组合的广度,即产品线(产品种类)的数量。

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及项目的资源、设备、资金、技术力量等内部条件,选择项目的产品组合策略。

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可以分散项目投资的风险,挖掘产品组合的深度可以占有更多的细分市场,加强产品组合的关联性,则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一)产品组合的类型(5类)

1)全线全面型:向所有的用户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

2)市场专业性:专向某市场提供各种产品。

3)产品线专业性:只生产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4)有限产品线专业性:只生产某一产品线中一个或少数几个品种来满足市场需求。

5)特殊产品专业型:根据用户及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而专门生产特殊产品。

▼(二)产品组合的一般原则(8条:材、产、保、存、专、设、综、场)

1)符合产业政策;2)针对市场需求;3)专业化协作;4)资源综合利用;5)环保;6)考虑原材料燃料供应;7)适合技术设备条件;8)满足生产储存条件。

二、建设规模

也称生产规模,是指项目设定的正常生产运营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或服务能力。

(一)确定建设规模应当考虑的因素和内容

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规格多,采用中、小型规模;市场需求量大,产品适应性强,品种规格变化小,采用大、中型规模;

2、自然资源、原材料能源供应、外部建设条件;

3、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来源;

4、资金的可供应量;

5、环境容量;

6、国家或行业制定的生产经济规模标准;

7、社会因素和政策法规;

8、行业因素:

(1)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该考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和资源可采储量、赋存条件等。

(2)水利水电项目,应考虑水资源量、可开发利用量、地质条件、建设条件、库区生态影响、占用土地以及移民安置条件等。

(3)铁路、公路项目,应根据拟建项目影响区域内一定时期运输量的需求预测,以及该项目在综合运输系统和本运输系统中的作用确定线路等级、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

9、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

(二)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5方面)

1、产业政策和行业特点的符合性:项目建设规模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产业政策,是考虑其合理性的首要因素。

2、收益的合理性:在确定建设规模时,理论上应追求最优经济规模,一般寻求的是合理的经济规模。

3、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主要考虑资源利用的可靠性、有效性、经济性。

4、外部条件的适应性与匹配性:外部条件泛指项目之外的所有方面,包括市场、原材料供应和其他外部建设条件(物资条件、交通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等)。

5、技术改造项目的特殊问题: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受老装置的影响,建设规模的确定是否能与现装置有效结合和匹配,可以辅以生产能力平衡法来确定合理生产规模。包括:最大工序生产能力平衡法;最小公倍数法。

第六节生产工艺技术建设方案设计

在拟建项目的市场与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在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基本确定后,应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取符合国情和厂情的,同时又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

一、生产工艺技术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7点)

(一)、研究各种生产工艺

首先对各种可能采用的工艺进行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相关资料:可靠性和精确性;

2、分析工艺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和预测拟用工艺的寿命期。注重采用处于发展期、成熟期的工艺。

3、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资源条件的适应性(成分、规格、稳定性);

4、生产工艺的可得性:对比多家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和费用;

5、拟采用的工艺是否符合节能、清洁的生产要求。

(二)研究生产流程:生产流程反映由原料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量的流向、变化以及所经历的设备、仪器和工艺过程。生产流程是工艺技术设计的核心。与设备选型、工艺计算、设备布置等工作有直接的关系。

对各种生产流程的研究如下:(5个方面)

1、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2、各工序间是否合理衔接,是否流畅、简捷;

3、物料消耗定额;

4、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真空度、收率、速度、纯度等;

5、是否合理安排。

(三)选择主要生产装置和设备

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是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

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应与选择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的要求,可获得最大出力。

2、进行设备选型时注意约束条件:

①基础设施条件的约束;

②投资和外汇的约束;

③人才的限制;

④设备维修条件和设施的限制;

⑤引进设备和国内配套设备的适应和衔接;

⑥有关的政策约束。

3、可研阶段设备选择工作的深度:

①提出只要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

②对制造商调查和初步询价,提出设备来源和设备费方案;

③引进国外设备时,提出设备供应方式(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合作设计国内制造,以及引进单机或成套引进;

④选用超大、超重、超高设备,提出相应的运输和安装技术措施方案;

⑤利用和改造原有设备的,应提出改造方案,并分析改造效果;

⑥经设备比选后,提出推荐方案并编制主要设备表。

(四)研究工艺参数和进行物料衡算

▼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基本确定之后,应确定生产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应具有先进性,同时必须是切实可行。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可研阶段要求对每个生产过程的物料量进行初步平衡计算,详细计算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质量守衡定律:∑g1=∑g2+∑g3物料衡算:总输入物料=总输出物料+总损失物料

(五)开展能量平衡计算,提出公用工程用量:公用工程计算是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水、蒸汽、电功率、冷冻、加热剂、冷却剂、压缩空气、氮气、真空等的用量

▼通过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方法计算出来。

▼能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能量守衡定律。

1、生产用水:对于加入生产工艺流程的水,如脱盐水,其水质和水量应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而定,进行物料衡算,计算出具体的用量。其它生产用水,如冲冼地面、清洗设备、泵和风机的轴封和冷却水、洗手池用水、化验室用水等,可以按照经验公式或指标用量进行计算。

2、设备的电加热功率的计算依据也是能量守恒定律,首先进行热量平衡计算,然后根据热功当量换算成电热功率。

(七)提出推荐的工艺技术方案及理由

▼应绘制主要工艺流程图,编制主要物料平衡表,车间(或者装置)组成表,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及水、电、汽等公用工程的消耗定额表。

二、生产工艺技术的选择原则(▼7点)

(一)先进性和前瞻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决定项目的市场竞争力。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性能、工艺水平、装备水平。

衡量工艺技术先进性的具体指标主要有:产品质量性能、单位产品物耗能耗、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水平、装备水平、工厂占地面积、建厂速度、投资、产品成本等。

(二)适用性:▼采用的工艺技术应与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相适应,与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相适应。

1、应同项目的生产能力相匹配,不同的建设规模需要选用不同的工艺技术;

2、应与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相适应;

3、应与设备(包括国内和国外供应设备,主要和辅助设备)相适应;

4、应与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相适应;

5、应与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尽可能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三)可靠性:▼是指生产工艺技术的成熟度。

(四)经济合理。

(五)确认知识产权:对专利技术,应研究工业产权问题。

对于专有技术交易必备两个条件:

1、必须具备实际应用经验,是成熟和完整的技术;

2、必须能够鉴定与辨别,能用技术资料和文件转让的。

(六)适应市场变化;

(七)安全和环保。

三、选择高新技术的要求(4条)

1.先进性;

2.创新性:创新是否有独特性、技术密集程度是否高;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如何;,产品是束有独一无二性能,是否有垄断性竞争优势,竞争对手是否能对这些优势进行简单的模仿;

创新程度表现为:是否属于全新产品,或在技术原理、设计构思、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比其它同类产品有重大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产品功能。

3.成熟性;

4.实用性。

四、工艺技术转上的形式和方法(3种形式)

1.工艺许可证交易;

2.工艺购买;

3.许可证交易持有者参与合资经营分享所有权。

▼许可证贸易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引进,它可以是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三项工业产权(有时可能为使用权)中的一至三项的多种组合的技术贸易。

五、生产工艺技术方案比选

比选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安全环保、配套、操作的稳定性、费用效益。

▼一般首先进行技术和工艺流程的比选,有些行业同时还要进行原料路线的比选。然后比选主要设备和自控方案。

▼对拟选的主要设备作多方案比选时,往往重点进行引进和国产设备的比选。

六、自控方案设计

▼自控方案设计决定于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并为工艺生产过程服务。

▼1、设计原则: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方便。

▼必须保证控制的可靠性,这是对自动控制要求的核心。

2、系统选择:▼生产车间控制系统根据工艺生产的特点和控制要求来确定,一般分为:常规仪表控制系统、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

▼一般连续化生产、工艺流程较长、产品质量要求高的宜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

第七节项目选址

新建项目在已进行的建设规模、生产工艺及投入物料等基本研究之后,就应为项目选择合适的建厂地区和场(厂)址。

一、项目选址应考虑的因素(▼4个方面)

1、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2、经济技术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协作条件、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市场潜力、人口素质与数量。

3、运输和地理位置因素;

4、社会政治因素和管理机构的素质。

二、项目选址的原则和要求

(一)项目选址的基本原则

1)符合国家地区城市规划要求;

2)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

3) 节约和效力原则(降成本,提利润);

4)安全的原则(防洪、震、战、);

5)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分析比选);

6)节约用地(不占少占农田);

7)注意环保(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

(二)项目选址的基本要求(14条)

1、区域位置:

1)尽量接近原材料、燃烧产地及产品销售地区;

有机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有机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有机化学是理学化学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有机化学是揭示构成物质世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相互键合的本质以及有机化合物分子转化的规律学科;它为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有机化学是包括化学、农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和环境科学等在内的诸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原理性、概念性、结构性和实验性较强的课程。 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波谱学及现代测试手段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揭示有机化学的微观历程,从而大大地促进了有机立体化学及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除了在本学科纵深发展,有机化学还与各学科广泛渗透交叉,如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交叉产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21世纪,随着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有机化学日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人们能更多、更主动地合成出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以及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为了跟踪学科的发展,各高等院校都把有机化学列为重点学科之一。 学科建设是事关该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该学科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关键。高等学校的竞争在本质上是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综合性的战略任务。为此,有机化学作为现代学科的基石,应当在我院作为一门重点学科来建设。我们希望把有机化学建设成为学科方向明确;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学科建设成果显著的重点学科,力争把有机化学建设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省级重点学科。 二、学科概况 有机化学学科现有5名教师,其中副教授2名,高级实验师1名,讲师2名;博士2名,硕士1名。骨干教师大多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现在已基本形

静电场经典题型

库仑定律 如图,a 、b 、c 、d 为四个带电小球,仅两球之间的作用为:a 吸d 、b 斥c 、c 斥a 、d 吸b ,则( BD ) A . 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B . 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C . C ,d 小球带同种电荷; D . C ,d 小球带异种电荷; 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小球A 和B ,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为F ,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小球C 先和A 接触,再与B 接触,然后移去C ,则A 、B 球间的静电力应为多大?若再使A 、B 球距离增大一倍,则它们的静电力又为多大? 场强叠加 1.如图,用金属丝AB 弯成半径1r m =的圆弧,但在A 、B 之间留出宽度为2d cm =、相对来说很小的间隙将电量93.1310Q c -=?的正电荷均匀分布金属丝上,求圆心O 处的电场强 度。 2910/,N C -?指向缺口 2.两个固定的异号点电荷,电量给定但大小不等。用1E 和2E 分别表示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则在通过两点电荷的直线上,12E E =的点( C ) A .有三个,其中两处合场强为零。 B .有三个,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 C .只有两个,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 D .只有一个,该处合场强不为零。 3.如图,P 、Q 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 ,A 、B 是中垂线上的两点, OA AB =,则( B ) A .A E 一定大于 B E ,A U 一定大于B U 。 B .A E 不一定大于B E ,A U 一定大于B U 。 C .A E 一定大于B E ,A U 不一定大于B U 。

高二化学有机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化学有机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有机化学在化学考试中是占很多的分数,如果没有掌握好有机物知识点化学就危险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归纳,希望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 (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 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 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

静电场总结、题型归纳

高二物理选修3-1《静电场》总结 一、夯实基础知识 (一)电荷及守恒定律 1. 电荷守恒定律 (1)两种电荷:______和_____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是基元电荷的_______倍。 (2)基元电荷e 19 106.11-?=______________,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等于一个基本电荷的电量。 (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无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_____________守恒。 2. 库仑定律 (1)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21r Q Q K F =_________________,F 叫库仑力或静电力,也叫电场力。它可以是引 力,也可以是斥力,K 叫静电力常量,29/109C m N 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带电体的线度远小于电荷间的距离r 时,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看作是点电荷)(这一点与万有引力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无论两球相距多近,r 都等于球心距;而对带电导体球,距离近了以后,电荷会重新分布,不能再用球心间距代替r )。 (二)电场强度 1. 电场 ___________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电场是__________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电荷存在,在其周围空间就存在电场,电场具有___的性质和______的性质。 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电场强度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必记知识点 目录 一、必记重要的物理性质 二、必记重要的反应 三、必记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四、必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五、必记有机物的鉴别 六、必记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除杂) 七、必记有机物的结构 八、必记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九、必记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十、必记一些典型有机反应的比较 十一、必记常见反应的反应条件 十二、必记几个难记的化学式 十三、必记烃的来源--石油的加工 十四、必记有机物的衍生转化——转化网络图一(写方程) 十五、煤的加工 十六、必记有机实验问题 十七、必记高分子化合物知识 16必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必记重要的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苯酚在冷水中溶解度小(浑浊),热水中溶解度大(澄清);某些淀粉、蛋白质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 1、含碳不是有机物的为: CO、CO2、 CO32-、HCO3-、H2CO3、CN-、HCN、SCN-、HSCN、SiC、C单质、金属碳化物等。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常见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氟里昂(CCl2F2)、氯乙烯、甲醛、氯乙烷、一溴甲烷、四氟乙烯、甲醚、甲乙醚、环氧乙烷。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三硝基甲苯(俗称梯恩梯TNT)为淡黄色晶体;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2,4,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溶液与Fe3+(aq)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5)6]溶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甲烷:无味;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乙炔:无味 ☆苯及其同系物:特殊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动液体;乙醇:特殊香味 ☆乙二醇、丙三醇(甘油):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苯酚:特殊气味;乙醛:刺激性气味;乙酸: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 ☆低级酯:芳香气味;丙酮:令人愉快的气味 6、研究有机物的方法 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量;红外光谱确定化学键和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确定H的种类及其个数比。 二、必记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要点总结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 ①烃:分子中碳原子数n≤4(特例:),一般:n≤16为液态,n>16为固态。 ②烃的衍生物:甲醛、一氯甲烷。 2、烃的同系物中,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_ _____,密度增大。同分异构 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____________。 3、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香味—----乙醇、低级酯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苦杏仁味—硝基苯 4、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5、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苯及苯的同系物、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6、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苯酚:常温时水溶性不大,但高于65℃时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可溶于水的物质: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等于3的低级醇、醛、酮、羧酸等 7、特殊的用途:甲苯、苯酚、甘油、纤维素能制备炸药;乙二醇可用作防冻液;甲醛的水溶 液可用来消毒、杀菌、浸制生物标本;葡萄糖或醛类物质可用于制镜业。 8、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有:醇、酚、羧酸、葡萄糖、氨基酸、苯磺酸等含羟基的 化合物。 9、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0、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1、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NaOH水溶液:水解;NaOH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12、遇石蕊试液显红色或与Na2C03、NaHC0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类。 13、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 14、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 15、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6、羧酸酸性强弱: 17、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物质有:醛、甲酸、 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凡含醛基的物质。 18、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物理电场经典常考题型

电场难题——经典题 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细圆管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形,固定在竖直面内、管口B、C的连线是水平直径,现有一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B点正上方的A点自由下落,A、B两点间距离为4R,从小球进入管口开始,整个空间中突然加上一个匀强电场,电场力在竖直向上的分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结果小球从管口C处脱离圆管后,其运动轨迹最后经过A点,设小球运动过程中带电量没有改变,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2)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3)小球经过管口C处时对圆管壁的压力。 3、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半圆形轨道ABC,其半径为R=0.4m. 轨道在C处与水平绝缘板相切.在绝缘板上距C点2m的D点静置一质量m=20g的 小物块(可看作质点),小物块带负电,电量为q=1C,今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左 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导轨共面,发现小物块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A. 取g= 10m/s2,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2)小物块的落点到C点的距离x. (自认为第二问答案有误,不应水平方向匀速运动,请勿看答案。)

向右水平拉直后从静止释放,细线碰到钉子后要使小球刚好饶钉子O′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求OO′长度。 5、两块平行金属板A、B彼此平行放置,板间距离为d,两板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且A 板带正电,两板中间有一带负电的油滴P,当两板水平放置时,油滴恰好平衡,若把两板 倾斜60°,把油滴从P静止释放,油滴可以打在金属板上,问: (1)油滴将打在哪块金属板上?(2)油滴打在金属板上的速率是多少? 6、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表面光滑、与水平面成45°角的绝缘直杆 AC,其下端(C端)距地面高度h=0.8m。有一质量500g的带电小环套在直杆上,正以某 一速度,沿杆匀速下滑,小环离杆后正好通过C端的正下方P点处。(g取l0m/s2)求: (1)小环离开直杆后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 (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

(2020年7月整理)高等有机化学模拟考试题二.doc

《高等有机化学》模拟考试题(二) 一.填空 1、几种重要的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有------、 ----------、---------、--------、--------和---------。 2、萘磺化时,得到α-萘磺酸是-------控制产物,得到β-萘磺酸是------控制产物。 3、写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式: (1) HOCH 2CH 2F 用Newman 投影式表示为:------------; (2)反式十氢化萘 用构象式表示为:--------; (3)(S)-2-丁醇 用Fischer 投影式表示为:-----------; 4、α-蒎烯1H 3C CH 32 中1和2两个甲基上的亲核化学位移δ值较小者为 --------;这是由于----------所致。 5、 下列烷氧基负离子:(a ) C 6H 5O -,(b )CH 3CH 2CH 2CH 2O -,(c )(CH 3)3CO -,其中碱性最强的是---------,亲核性最强的是---------。 6、有机光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激发态常有-------和----------两种。但大多数光化学反应是按-----------进行的。在二苯甲酮与异丙醇的光化学反应中,当加入萘时,该反应中止,反应中的二苯甲酮是---------剂,而萘是二苯甲酮激发态的一种-------剂。 二.写出写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C C Ph H 3C CH 3 Ph H + 1 N(CH 2 )OH CH 3 2. C N CH 3OH H 2SO 4 3. OH H 3CO 2SO C O H 3C 4. 3 5. COCHN 2 1)Ag 2O 2) H 2O 6. CH 3 H 3C OCH 2CH=CHCH 3 7. C C 3 OTs H 3C CH 3CH 2ONa 328.

精选高中物理静电场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分析.doc

静电场 一、静电场公式汇总 1、公式计算中的 q、φ的要求 电场中矢量(电场力 F、电场 E)的运算:q 代绝对值 电场中标量(功 W 、电势能 E p、电势差 U AB、电势φ)的运算:q 、φ 代正、负 2、公式: (1)点电荷间的作用力: F=kQ1Q2/r 2 (2) 电荷共线平衡:Q 外1 Q 外 2 Q 内 Q 外 1 Q 内 Q 外2 ... ( 3)电势φA: φA=Ep A /q (φA电势 =Ep A电势能 / q 检验电荷量;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跟试探电荷无关) (4)电势能 Ep A:Ep A=φA q (5)电场力做的功 W AB W=F d =F S COSθ=Eqd W AB=E pA-E pB W AB= U AB q(电场力做功由移动电荷和电势差决定,与路径无关)( 6)电势差 U AB: U AB=φA-φB(电场中,两点电势之差叫电势差) U AB=W AB / q(W AB电场力的功) U= E d(E数值等于沿场强方向单位距离的电势差) ( 7)电场强度 E E=F/q(任何电场); E kQ / r 2(点电荷电场);E U /d (匀强电场) ( 8)电场力: F=E q (9)电容:C Q (10)平行板电容器: C S U 4 kd 3、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 1)、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 公式: F 合 t = mv 2一 mv1(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 , 如果不受外力 , 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 , 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 m1v1 + m 2 v2 = m 1 v 1' + m2 v2'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 COOH OH 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C 2H 5 3) 纽曼投影式: H H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C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 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 C H C 2H 5CH 3C C H 2H 5Cl (Z)-3-氯-2-戊烯 (E)-3-氯-2-戊烯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 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603145.html,)/工作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篇《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是由工作总结为大家提供的,还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年终总结、年度总结、个人总结,包括班主任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及试用期工作总结等多种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高等有机化学汇总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有机化学的研究进展姓名: 陶月红 学院: 理学院 专业: 化学 学号: 2014111004 2015 年1 月12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浅谈有机化学的研究进展 理学院2014111004 陶月红 摘要:本文综述了中国大陆地区有机化学研究人员2011至2012年两年内在合成方法学领域获得的重要成果。文章中共引用参考文献50篇,其中30多篇手性金属配合物和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反应、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等合成方法学论文。本文汇集了中国有机化学家两年中合成的30多个不同物质。 关键词: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学有机合成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二级学科,也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化学分支,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和科研经费的支持下,我国有机化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有机化学相关领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如,全国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的参会人员数已由十年前500多人发展到超过2000人),研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数迅猛增加(几乎每期国际一流化学期刊上都有中国有机化学家的论文刊登)。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有机化学家被邀请担任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的地区主编和编委,国内的有机化学期刊也开始得到重视。从近期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看,我国有机化学的各分支学科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工作主要集中于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的研究。我国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始终保持强盛的发展势头,但原创性、实用性工作仍旧有限。有机合成化学得到了发展,但主流观念和思路还停留在首次合成上。在元素有机化学中我国有机氟化学一支独秀,其他元素有机化学需要加强。中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突飞猛进,成为发现新化合物分子的主力。通过对我国有机化学学科2011~2012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检索,本文对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有机合成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等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进展做一个简要总结。 1 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 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历来受到有机化学家的重视。有机化学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许多以发现者名字命名的人名反应,使这些化学家名垂青史。在我国除黄鸣龙外,尚未有其他有机化学家获此荣誉,故在近30 年来,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在我国有机化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有机化学界,从事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的化学家人数和各种资源占有半壁江山,导致我国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多为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内容,为此本文也仅能收录刊登在《J.Am.Chem.Soc.》和德国《Angew.Chem.Int.Ed.》上的成果。国际上流行的热点研究领域,如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交叉偶联反应、碳氢键活化反应、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等,我国有机化学家不仅几乎全部涉足,而且人数比例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占有重要地位。只要美国化学家能开辟一个新领域,我们就会使这一领域成为论文发表的热点领域。我国有机化学家在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日新月异,如2012年10月,北京大学施章杰承办了第一届碳氢键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大会主席。无论如何,与西方国家的有机化学家,特别是美国化学家相比,我国的研究工作思路和成果还是属于跟踪的多,自己独创的少。《J.Am.Chem.Soc.》创刊125周年列举的125篇有影响的文章中,来自我国的仅为黄鸣龙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论文,足以说明我国还是缺乏真正有影响的独创性研究成果。我国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领域的特点是人数众多,仅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人员就已超过千人;另一特点是发展均衡,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既有我国著名科研院所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O 3 + 6NH 3 + 2H 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 2O 4 + 6NH 3 + 2H 2O 甲酸: HCOOH + 2 Ag(NH 3)2OH 2 A g ↓+ (NH 4)2CO 3 + 2NH 3 + H 2O 葡萄糖:(过量)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2A g ↓+CH 2OH(CHOH)4COONH 4+3NH 3 + H 2O (6)定量关系:—CHO ~2Ag(NH)2OH ~2 Ag HCHO ~4Ag(NH)2OH ~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 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 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4)实验现象: ① 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 ),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 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 4 == Cu(OH)2↓+ Na 2SO 4 RCHO + 2Cu(OH)2RCOOH + Cu 2O↓+ 2H 2O HCHO + 4Cu(OH)2CO 2 + 2Cu 2O↓+ 5H 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 2O↓+ 4H 2O HCOOH + 2Cu(OH)2 CO 2 + Cu 2O↓+ 3H 2O CH 2OH(CHOH)4CHO + 2Cu(OH)2CH 2OH(CHOH)4COOH + Cu 2O↓+ 2H 2O (6)定量关系:—COOH ~? Cu(OH)2~? Cu 2+ (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 ~2Cu(OH)2~Cu 2O HCHO ~4Cu(OH)2~2Cu 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 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 2O

有机化学归纳总结

1.烷烃 备注: 卤代反应烷烃的取代 1.甲烷的氯代:不会停在一卤取代上,会有四卤取代生成。 顺序 烷烃的取代顺序: 叔氢>仲氢>伯氢>甲烷 烷生成酸和酮 CH 4+Cl 2 hv 或加热 CH 3Cl +HCl Cl 2 hv 或加热 CH 2Cl 2CCl 4 烷到酸到醚 CH 3CH 2CH 3+O 2 金属氧化物 350度,170MPa HCOOH+CH 3COOH +CH3OCH 3

2.烯烃的加成 1

H 2CH 2+Cl C 2CH 2-CH 2 区域性选择 烯烃 CH 3--CH=CH 2 HCl -Cl -Cl - CH 3--CH---CH 3 -Cl 碳正离子加成顺序? o 3>2>1 马氏规则 碳正离子顺 2- C 2-+H 2 SO 4---C------C--- C - HSO 4H 用浓硫酸去除烷种? 的烯 序 H 2CH 2 C H 2SO 4 170度HO 2 - H 3CCH 2 OH - CH 3. 也能和水直接合成 醇 烯到醇 - CH 3 H 3CH 2 C H 2SO 4 170度 H 3CH C - HO 3 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 烯烃与酸的加成顺序 与酸的反应 H 3CH 2 C CH 3 H 3C > H 3C CH 3 CH 2 H 3C > CH 2 H 2CCH 2 顺序 2.与卤素的加成 Cl 2 OH - H 2O Cl - 卤素加在氢多的碳上 与卤素反应 H 3CH 3 C C a(OH)2 O+ H 2 O Cl OH 环氧乙烷 生成环氧烷 硼氢化--氧化 硼氢 CH 3(CH 2)3CH=CH 2 1)BH 26 2)H 2O 2/OH CH 3(CH 2)3CH 2CH 2OH 反马氏加成 反马氏

高等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高等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等有机化学 学时/学分:54/4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 开课教研室:有机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化学专业师范方向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基本任务是在学习四大基础化学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为有关后继课程《精细化学品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学习以及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反应历程的分类和测试方法。熟悉各类基本有机反应的历程、立体化学关系、影响因素和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理解一些基本的有机反应理论,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有机化学问题和指导专业有机实验。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习题,答疑,质疑,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同学们能用现代化学的理论知识,认识有机化学中化学键的本质,深刻认识有机化学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掌握高等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动态学原理及其有机化学的五大反应原理。掌握研究反应机理和设计合成方法。从微观电子结构层次上认识有机化学动态反应过程。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推测其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质。学会并领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为继续学习相关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为从事相应专业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本课程课堂讲授(包括自学、讨论)54学时,以便于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化学键. (一)主要内容 1.偶极矩、氢键、氢键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共振论与分子轨道,共振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二)基本要求 掌握偶极矩、氢键、氢键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共振论与分子轨道,共振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简介。解决难点:共振论与分子轨道,共振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第二章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一)主要内容 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与超共轭效应、场效应、烷基的电子效应 2.有机化合物的空间效应、空间效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空间效应对酸碱性的影响 3.利用堵位基团的空间效应进行选择性反应 (二)基本要求 掌握诱导效应、共轭效应与超共轭效应、场效应、烷基的电子效应、有机化合物的空间效应、空间效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空间效应对酸碱性的影响。解决难点:空间效应对酸碱性的影响。 第三章反应机理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1.有机反应的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协同反应 2.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 (二)基本要求 掌握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解决难点: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 第四章氧化与还原反应 (一)主要内容 1.催化氧化、催化脱氢、二甲基亚砜氧化 2.氨氧化、过氧化物氧化、锰化合物氧化、四氧化锇氧化、铬酸及其衍生物氧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