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因为“生活”而倍添精彩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因为“生活”而倍添精彩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因为“生活”而倍添精彩

阳山县岭背镇中心小学吴焕波

邮政编码513139 联系电话135********

[内容提要]语言来源于生活,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是语言运用的沃土,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英语的学习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本文,我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教学形式生活化,在学习中体验生活”、“教学方法生活化,在学习中再现生活”、“教学手段生活化,在学习中回归生活”四个方面来阐述,让生活充分融入教学当中去,为教学所用,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应用英语,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英语课堂教学因为“生活”而倍添精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精彩

【正文】语言来源于生活,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是语言运用的沃土,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说:“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浸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的真实感受。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纷呈,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才会

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在学习中感受生活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缺乏生活气息的教学,就会缺乏真实性,英语的学习会变得空洞乏味。我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凡是跟自己生活毫无关联的,我们就会感觉陌生得遥不可及;凡是跟我们的生活熟悉的、息息相关的,我们就会感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生活因素,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经验的沟通,找准每个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把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觉得学习并非是在枯燥地背书,而是像在生活中体验、运用那么亲切自然。如:我在教学“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Guangzhou/ Beijing……? I’m/ We’re going to go by train/ bus/ plane/ ship……”时,由于农村的学生连飞机、火车、轮船都没见过,因此,这些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陌生了。如果靠单纯抽象地说,学生一定会觉得言之无物,空洞乏味。于是,我根据学生好动手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借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一下子就拉近了知识与现实的距离,教学内容顿时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学生学习起来便趣味横生:(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个纸飞机,或画艘轮船,或者做个农村孩子都非常喜欢玩的泥巴模型等等,然后带回来做学习用具。)

T: Boys and girls. Today we’ll have a trip to all over the world. 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S1:I’m going to go to Shanghai.

Ss: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S1: (展示自己亲手做的模型)I’m going to go by plane.(并学着飞机起飞的声音)Ss:Wow!

T: 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S2:I’m going to go to Beijing.

Ss: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S2:(出示泥巴模型)I’m going to go by car.

Ss:Hurray!

……

没想到,原本跟农村学生的生活拉不着半点边的语言点因为巧妙地借用了学生的手工作品来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立刻跃然于纸上,教学内容竟变得如此形象直观,那么真实,感觉那些陌生的交通工具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堂教学也因为充满童真,一下子就变得妙趣横生。学生倍感愉悦,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瞬间就把课堂教学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二、教学形式生活化,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它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是首要的。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的英语教学几乎与生活脱节,学生的学习只是应试的需要。教师牵着学生走,字字句句带读,造成学生会背不会灵活运用的弊端。全国课程改革有关文件指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应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必须要让课堂教学尽量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体验生活,在生活化的语言环境中学英语、用英语,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时,常常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合理地引入学生经常玩的游戏、竞赛、表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的生活真正融入英语学习中,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如:在教学“thirteen-nineteen”时,我把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融入学生非常熟悉且乐此不疲的活动中去,既寓教于乐又可活跃学生身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Students count and do)

Clap your hands thirteen times;

Stamp your feet fourteen times;

Snap your fingers fifteen times;

Skip sixteen times and count;

Ask a student to do “push-up” seventeen times, and all the students count together;

Ask a student to do “Kangaroo Jump” eighteen times, and all the students count together;

……

这些都是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课后经常做的活动,课堂教学因为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习起来倍感亲切。课堂教学不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体验,学生的学习感觉就像在生活中玩一样那么亲切自然,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教学内容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课堂教学马上变得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学生乐在其中,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真正达到了“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的教学境界。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在学习中再现生活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一般都采用单调的“教师拼命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强硬灌溉知识的教学方法,会造成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仅仅只是机械地模仿和枯燥地背书,导致教学缺乏趣味性,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经验中去挖掘英语知识中生活的“味道”,捕捉生活中的

英语现象,把英语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熟知的生活引入英语课堂,再现真实的生活,让学生深切地体现到“英语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英语其实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英语的魅力,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并且有助于学生理解,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历久常新。

如我在教学“Is she/he sweeping the floor? Yes, she/he is. / No, she/he isn’t”及短语“cleaning the windows, dusting the furniture, watering the plants……”时,我把学生的生活搬进课堂,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学习英语,使用英语,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首先请一些学生拿着劳动工具做动作,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生活气息)

T: Today we do the cleaning. Let’s see what they are doing. Look! What is John doing?

Ss: He is sweeping the floor.

T: What about Mary? Is she doing the dishes?

Ss: No, she isn’t. She is cleaning the windows.

T: Look at Jimmy! Is he watering the plants?

Ss: Yes, he is.

这样,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它就象一条纽带,把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整个课堂都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感觉是那么熟悉贴切,学生学习时仿如在讲述自己的生活一样。课堂中再现生活,课堂变成了真实的生活交流场所,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他们语言交际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迅即就被调动起来。

四、教学手段生活化,在学习中回归生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学家克鲁姆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枯燥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形象,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视听立体画面,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中,找到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交际的影子,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学生便会更热衷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如在教学“Whose ……is this? It’s mine/ his/ hers……”时,我先让一些学生假装丢了东西,并让全体学生记住这些东西是谁的,然后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真实的失物招领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情景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S1: Whose bag is this?

S2:(举起手,急促地回答)Oh!It’s my bag. It’s mine.

S1: Ok. Here you are.

S2: Thanks.

S1: Whose book is this?

Ss: It’s Tom’s book. It’s his.

S1: And whose pen is this?

Ss: It’s Amy’s pen. It’s hers.

……

情景是无声的,但是熟悉的情景能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让他们真切地感觉到学习中也能找到熟悉的场景和交际的影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把所学到的语言应用到实际当中,使知识能真正在现实中找到着眼点,把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转化为能力输出,应用到生活情景中去。这样,教学回归了生活,学以致用,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英语原来就是那么简单、快乐,是那么轻松自然,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

总之,教师要随时随地注意生活中的各种教学契机,并及时抓住它们,有的放矢而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让生活充分融入教学当中去,为教学所用,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应用英语,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课堂教学因为有了“生活”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英语课堂教学因为“生活”而倍添精彩!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英语语言教学的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

把握细节突显实效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阳山县第一小学周玫瑛

【内容提要】近年来,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青睐,大家都争相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法。但是,很多老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却因为忽视了游戏教学的细节,而降低了这一教学法对教学的

应有作用,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譬如:在采用游戏教学中,游戏的设计如何突显知识点的操练和巩固;游戏的难易度怎样按内容适当地分层次;游戏前组织做好示范;游戏的过程要注重全员的参与性……等等细节的处理,都是小学英语教师在采用游戏教学法中必须要注意的,是发挥游戏的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英语游戏教学法细节实效

近年来,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青睐,大家都争相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之所以能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广泛应用,是因为游戏教学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全员参与;能最大限度地把原本枯燥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益处多多。但是,在这一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一些老师还存在着以下一些弊端:

1、只为激趣,在游戏的选取上随意性大,淡化了对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

2、只为激活课堂气氛,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组织性缺失,课堂看似生动活泼,其实闹哄哄,课堂失控;

3、游戏的设计跟教学目标脱节,“玩”的跟“学”的风牛马不相及,只是为了“玩”而“玩”;

4、游戏的过程中,只注重个别学生的参与而忽视全体,与“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背道而驰。

5、游戏设计的难易度没有根据学生的水平而定,时而太简单,浪费时间,时而难度太大,学生不能参与其中,不能起积极作用……种种不注意游戏教学法应用细节的运用方法,不仅没有给教学起积极作用,反而起了反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把这一教学方法运用得当,真正地向课堂要质量?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

的细节:

一、游戏的设计要突显知识点的操练和巩固

在备课的过程中,一部分老师总是因为想要调动气氛或课堂时间仍有余,才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插入游戏。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要应用游戏辅助教学,就要先充分地明确:哪个教学的环节适宜运用游戏;哪种游戏才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得以操练和巩固;游戏中,运用怎么样的师生交流或生生交流才能真正让学生把当堂要掌握的知识点操练到位!只有在这样明确的目的下,才能选取相应的游戏辅助教学。如,在《开心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 I like eating.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为:会读八个现在分词词组(playing video games, visiting my friend, listening to music, watching TV, riding my scooter, playing cards, making models和reading comic books.),初步学会,应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 doing?I like riding my scooter.)。该课时由于词汇量相对较大,而且相对来说词组中很大一部分的单词都比较长,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的当中设计两个小游戏以帮助完成教学目标。第一个游戏是在学完四个词组后,穿插一个“只看一点点”的猜词组游戏:如用课件只出示playing video games这张图画的一部分,提问:What do you like doing?让学生猜出图中表达的意思。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把词组喊出来。如有学生猜出了,则点击一下,出示全图,接着师生对话:T:What do you like doing?Ss:I like playing video games.操练初学的四个词组,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把学生难以瞬时记忆住的难点分解了,让学生学习一部分,记住一部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句型操练做好了铺垫。而第二个游戏则安排在学完所有的词组之后,利用单词卡片,开展“Guessing game”,把词组融入到句型中操练。如:游戏前先让全体读一次卡片,检查一下全班对词组的掌握程度。接着,老师从八张卡片中抽取一张,快速地把那张卡片夹在一本比卡片大的书本里(让学生看不见),并发问:What do you like doing? 指名同学回答,允许不同答案,然后让全体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答案:I like…,直到老师把卡片展示出来为止。答对的同学可以在组内积分,最后,用此卡片进行分组或分男女问答。如:Boys:What do you

like doing? Girls: I like …这样一来,通过两个有针对性的游戏,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刚学的词组读音掌握了,还能用新句型进行活练,起到了词不离句,以句练词的效果,真正地做到“玩是为了更好地学”,很好地辅助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游戏的难易度要按内容适当地分层次,适宜递进式推进

在运用游戏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原本很有针对性的游戏,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却遇到“卡壳”的现象——只有少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能参与其中,其他学生都不知所以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说明,选取的游戏难度偏大,要及时地调整,以降低游戏的难度。那么,游戏的难易度该怎么掌握呢?这个问题是英语老师们常讨论的话题之一。笔者认为,游戏的难易度与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的风气息息相关。一个基础相对好、学风相对活泼的班级,对游戏的难度适应性相对要高于基础较薄弱、班风较沉闷的班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只要根据班上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游戏,抓住各种水平层次学生的特点来运用游戏,就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至于如何解决游戏过程中各种水平层次学生的需要这个难题,其实可以应用“递进式”游戏法进行应对:在运用游戏时,如果是新学操练的游戏,可以先让优秀生训练,起示范引领的作用;而在巩固操练的时候,则可以把游戏的难度设计成阶梯式,把要操练的知识点逐级地递增,而游戏中也可让基础一般的先操练,然后把越难的往后放,在难度逐步提高的同时,参与的学生水平也会随着提高,做到“让学困生想玩,让中层生能玩,让优等生玩好”。这就避免了“优秀生”越“优”,后进生越难“进(步)”的两极发展。采用这样的递进式推进的游戏教学法,不仅让优秀生玩出成就,让中等生在玩中提高,而后进生也因为有引领,才会有收获!

三、做好游戏前的示范是成功的一半

我听过这样一节课: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游戏辅助教学,在游戏前把基本做法、要求和规则都清晰地讲解,强调过了。可是,在游戏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学生们对游戏的实际操作还是“满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

头脑,游戏根本无法正常进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这位老师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demo 示范。在小学英语教学技能里面,对有效地组织游戏、活动以辅助教学就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在任何游戏、活动开展之前,除了要解释清楚做法之外,还必须要给学生做示范!当然,这个示范可以由老师来做,也可以由成绩相对较好,且接收能力强、传授能力强的学生来做,或许可以由师生合作完成。尤其是在新游戏、新活动开展之前,“示范(demo)”的环节更是不可忽略的。示范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戏是否能顺畅地开展:示范,起的是引领的作用,对于难度大的游戏,通过老师示范——优等生示范——中层生示范这样一个铺垫,可以说,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到游戏里。以《开心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的第九课里面的“Target”为例,里面有两个长句:1、Your bedroom was messy this morning. 2、My books were on the floor this morning. 这两个句子都是同一句式,同一时态,不仅要求学生能听、说、读、写,还要求初步的运用。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设计了一个“场景描述大比拼”的游戏,以降低这个长句的难度,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个句式。具体做法如下:1、PPT出示一个地点,如:A park. 请同学说出这个地点。2、点击PPT,在这个公园里出现一些杂乱的东西。老师说出句子:The park was dirty.请同学复述,师板书句子。3、再点击,使场景中出现几个晨练者,师补充句子:The park was dirty this morning. 请两个优生复述后,师板书该句子,再请全体大声朗读。

4、运用其他的场景进行延长句子的大比拼游戏。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示范的作用:化繁为简!让学生找到游戏的门道,因有章可循,故能参与其中。可见,做好游戏前的示范,会让游戏的开展更加顺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全员参与的游戏才是有实效的游戏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所有的学生具有基本的英语素质。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英语素质!因此,衡量游戏的实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是否能全员参与!首先,游戏的设计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

可以让各层次学生都参与。其次,游戏开始之前,可以通过老师或优等生的示范,减低难度,让中下层生有章可循。此外,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性格特点、反应速度等因素,进行分组,实行以优带困,以求用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比如对那些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可以在游戏中适当给予一些提示,启发并鼓励他们,通过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做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进步、都得到发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教学法,确实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只要在游戏中处理好教学细节,就能让游戏教学法发挥其巨大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使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小学英语教学法》,1996年2月

2、许瑞芬等《小学英语教学技能》,2004年6月

3、吴也显《小学游戏教学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4、陈仕清“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几点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12期

让每个孩子追求成功

——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阳山县江英镇马坪小学林秀绸

邮政编码:513123 联系电话:136********

[内容提要]:“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本文就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本人的看法:运用期待心理,营造赏识氛围;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自赏能力;讲究艺术性,做到赏之以恒。

关键词:小学英语赏识教育

有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我想这就是“赏识”——欣赏肯定。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学生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首先就要赏识学生。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所以,我们应把赏识教育带入英语课堂,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那么,究竟什么是赏识教育呢?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也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而赏识被教师所运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呢?

一、运用期待心理,营造赏识氛围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是学生努力学习动力的来源,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因为当你对学生满怀期许时,就会毫不吝啬的对他加以鼓励。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我们应具备一双赏识的慧眼,敏锐的发现学生的一技之长,一能之优,不断地赞美鼓励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时我们班上曾转来一位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学校没学过英语,她在学习上一时不适应。第一节英语课上,学生都兴奋不已,每一个人都在表现着自己,而她却一直静静坐在那边,轮到她介绍自己时,她一声不吭。我努力地去引导,并鼓励她:“老师相信你行的!”可是她只是低下了头。我只能无奈地跳过了她,继续我的教学活动。以后的课上,她也总是那么安静地坐着。但我一直寻找着方法,努力让她也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来。每一次的抄写作业让我发现她的字很漂亮,于是我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了:你的字写得很好,相信你一定会把英语学好的。慢慢地,我发觉她在改变,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了。在学习Unit6.What do they want?这一课时,我带着一大堆的玩具走进了教室。学生们一下子兴奋开了,她脸上也有喜悦。学完单词后,我先让学生小组练习朗读单词。这么做是为了给她一点时间,让她做一个充足的准备。我走到她的小组面前,将本课的新单词computer game, doll, puzzle, stuffed animal, toy car...和他们一起复习,重点帮她复习了doll,她复习得很认真。接下来我拿着准备好的玩具,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学生个个把手举得很高,并喊着:“Me.”

她也跃跃欲试。我特地走到她面前,问到:“What do you want?”大家都注视着她,她顿了一下,大声回答到:“doll.I want a doll.”“Very good!”我激动地说道,同学们也为她高兴地鼓起了掌。她脸上露出了羞涩但自信的微笑。以后的课上,她一改往日的沉默,一直积极表现,她的英语成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赏识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基础。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不期盼老师的赏识,没有一个教师激发不了学生的自信。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就能不断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继续尝试和探索的热情,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就。

二、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自赏能力

赏识教育是尊重差异,不怕失败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历来为教育家们所重视。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缺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华西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之内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语水平也必然是不平衡的。这时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敏锐的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使每个学生在英语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1、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直木做梁,曲木做犁。只要认真研究并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获得自己的成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

生为主体,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如从四年级开始,要考学生连词成句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句型。我对句型的设计目标是:对后进生——要求能记住书本上的句子,对中等生——要求能模仿书上的范例写句子,对优等生——要求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这样,尊重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别,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更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势投入学习中去。

2、教学活动和作业多样化,发挥学生的特长

我们必须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承认“天生其人必有其才”、“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无全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作为战斗在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学完六年级Unit 4.Review1时,因为这是一个复习单元,所以我布置学生根据前三个单元学习的知识,并结合Bonus 1,四个同学一组出一份英语手抄报。课后,学生们四人小组先讨论手抄报的内容——这里写什么、那里画什么、、、、、、各小组经过协商、讨论后作出选择,达成一致意见后,都兴致勃勃地设计起来。同学们你画画我写字,互帮互助,合理分配任务, 忙得不亦乐,充分发挥了他们各自的优点。最后我把学生们的手抄报展览在“学习园地栏”里,并通过投票评选出最佳“设计师”、“小画家”、“书法家”,并得到我送的一支铅笔作为奖励。这些称号使学生获得了愉快感和满足感,并且激发他们不断去思考、上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提供机会、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特长,在同学当中提高知名度,树立威望,形成优越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认识自我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感。

三、讲究艺术性,做到赏之以恒

赏识学生要有这样的信念——也许他们不是天才,但他们一定能成才。从而永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要学会期待,给予机会,相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赏识教育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哪怕是老师无意中的一个微笑,微微赞许的一个眼神,俯下身子轻轻的一摸、、、、、、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温馨,产生“我还行”,“我还有希望”的信念。课前多和学生在一起聊天、游戏,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每个学生都有与老师亲近的情感需要,满足了这一需要,学生就会感到快乐,各方面都会有一定的触动。现代教育强调,不能够要求学生适应教育,而是要使教育适应学生。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让学生们无论失败和成功,都能受到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吧!如上课时有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不要严厉地训斥:“昨晚干什么去了,上课不认真!”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想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或者是身体不舒服,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学生说“忘了带家庭作业”,我们不要大声指责:“又在撒谎。”而应该温和地叮嘱他下一次记着带来。当学生说“我不会读”时,我们不妨多说几句:“我相信你行的。”当学生记不住英语单词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你已经能背两个了,我相信你也能背出其他的,试一试吧!”当学生考试考差时,要鼓励学生,“你是个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这次考试这么糟糕?咱们找找原因一定会赶上来的。”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业成绩暂时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并且持之以恒,时刻不忘给予学生希望,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使教学双方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的坎坷,从小到大不知要摔多少跤才能长大。每当孩子摔倒了,我们是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还是心痛地扶他起来怕他摔坏,或者是采取骂他连路都走不稳的态度?让我们尝试赏识教育吧!欣赏赞扬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帮助他,让这些幼芽茁壮成长!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赏识你的学生,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常常竖起你的大拇指吧!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赏识中不断追求“Good——better——B est”!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5

2、《小学生自信心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中心小学,《小学德育》,2002、3 ,Page40-42

3、王泽海《“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小学德育》,1998、7,Page20-21

4、蒋娟梅《发现美,赏识美——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12633753.html,

浅谈任务设计的“四要”

阳山县七拱镇第二小学曾伙英

邮政编码:513132 联系电话:0763—7290979

[内容提要]: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有关任务型教学的文章,经过三年多的任务型教学的课题实验,以任务活动为主要教学途径的英语课堂“活”起来了,学生也积极“动”起来了。在“任务型教学”中,怎样去设计任务以提高课堂效果,是当前许多小学英语教师经常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根据《标准》要求,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与教学内容,本人开展了任务型教学的实验与研究,通过三年多的实验与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的“四要”。

一、任务要贴近生活,以人为本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设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教材都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去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注意将生活元素涌入课堂。在设计任务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贴切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兴趣去学,去完成任务。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天气单词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任务。汇报型:(1)听听画画,先请合作小组的一个学生说出一些天气的名称,然后请同学画出并剪下表示天气的符号,并在小组内就所画的天气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2)要求学生分小组画出我国的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地名,一学生作天气报告,然后另一学生把刚才剪下的天气符号相应贴上;(3)要求各小组按自己的构想设计派出代表扮演天气报告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汇报。(4)要求学生在家里收集本周末的天气预报,看看周末我们适合参加哪一种活动,再作出合适的建议,例如可建议我们到哪个地方

旅游,那里的天气比较好等等。四个任务都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又如:在上三年级复习课时,我针对“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这两个模块的内容,结合学校开展的“报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创设报名的情景,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询问个人信息(姓名、年龄、电话号码等)的对话活动。学生个个争先恐后,主动参与报名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种任务型的教学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贴近生活的任务活动中学习语言,将语言学习融入到自身生活体验中,让他们在使用语言的同时感受生活,表达真实情感,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智慧地生活,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任务要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布卢姆认为,教学既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又要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一个班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任务型”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找到合适不同水平学生的任务,或者创设不同水平层次的活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地发展。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是普及教育。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我们在设计任务的难度时,要兼顾两头,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但同时也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有一定的难度,太容易会麻痹斗志,不思进取;太难会兴味索然,丧失锐气。要让学生既能遭遇挫折,磨练意志,又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热情的持久性。对于同一个材料,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比如,学完每个单元的对话后,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就书上的对话进行复述;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就书上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对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改编和拓展对话。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如学习六年级的第六单元The turtle and Gogo的故事时,对于下层生,我要求他们能就书本内容回答以下的问题就行。(1、Is Gogo fast?2、Is the turtle slow? 3、Which is faster, the turtle or Gogo? 4、Who wins? why ?)对于中层生,我要求他们就书上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并要演绎出turtle and Gogo的神态与语气。对于优生,除能演绎对话之外,还要求能改编与拓展故事内容。有的学生把故事改为The rabbit and Gogo,也有的学生把故事拓展为第二次赛跑,Gogo 吸取上次教训,并赢得了比赛。又如,学生分小组完成一份英语手抄报,动手能力强的,设计手抄报的版面、刊头、文字;口头能力强的,介绍手抄报的内容;其他人就查阅、收集资料。这项任务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可让绝大部分学生感到“我能行!”,“我挺能干的!”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