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数下册数学概念

五数下册数学概念

五数下册数学概念
五数下册数学概念

五数下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图形变换

1、轴对称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作图:(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2)数出或量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4)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

4、旋转的定义:物体绕点或轴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旋转的特征性质: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起了变化。

5、图形旋转90度的画法:(1)找出图形的几个关键点,借助三角板作关键点与旋转点所在线段的垂线。(2)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出的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3)顺次连接所画出的对应点。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如果a×b﹦c(a b 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就a b 是c的因数,c就是a b的倍数。

2、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3、奇偶数的含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是

奇数。

4、奇偶数的运算性质;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5、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3的倍数特征:各数位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7、同时是2和5的倍数,个位为0,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为0,且这个数为30的倍数

8、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乖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10、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

11、100以内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一、概念

1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2、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排水法求它们的体积。

4、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5.、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6、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 ?a

二、计算公式:

1、棱长和公式⑴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⑵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2、面积公式⑴长方体:底面积(占地面积、上面积)=长×宽

侧面积(左右面)=宽×高

前(后)面积=长×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字母表示为:s=2(ab+ah+bh)

⑵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任意一个面积×6)

字母表示为:s=6a2

3、体积公式⑴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

字母表示为:v=abh

长=体积÷宽÷高宽=体积÷长÷高高=体积÷长÷宽

⑵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字母表示为:v=a3

⑶统一公式:体积(容积)=底面积×高

底面积=体积÷高

高=体积÷底面积

三、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一、认识分数

1、分数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

几分之一。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

2、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0)

4、分数的分类

①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

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③分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

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就可以看作是(就是1)和合成的数,写作1 ,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④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⑤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

5、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看小数的位数,小数位数有几位,分母就是1后加几个0,分子就

是原小数乘分母

7、一些特殊分数的值:= 0.5 = 0.25 =0.75 =0.2 =0.4 =0.6

=0.8 =0.125 =0.375 =0.625 =0.875 =0.1 =0.0625

=0.1875 =0.3125 =0.05 =0.04 =0.02 =0.01

二、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例如:

3、通分: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

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

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4、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分数值小。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分数值大。

比较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减

1、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

最简分数;计算后要验算。

2、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

分母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差。

3、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分子分母越接近,

分数就越接近1。

4、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

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5、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可以在分数加、减法中运用,使计算简便。

第六单元:统计

1、

2、

3

4、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

数据进行比较。

5、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①标题图例②画好横纵轴③根据数量等分横纵轴④描点标

数连线⑤检查

打电话与数学广角

1、打电话方案:一个接到通知,立刻通知另一个。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2、找次品的策略:分成三份,能平均分的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与少的只差1

3、课本找次品次数表

5

6:分数混和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和运算的顺序一样。整数的运算率在分数中同样适用。7: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放进容器中物体的体积。

8: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 a×a×a 或a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10:容器内盛放液体的量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写容积时都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12: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3:长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有12条棱,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 ×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1

2

3

4:把最大的面叠放在一起最省包装纸。

5

五年级下册熟记内容

沿中心线对折,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对称图形。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连接对应点的连接线是互相垂直的。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任意一个面积×6)

正方体没盖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 ,m3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V=sh

1dm3=1000 cm3 1 m3 =1000 dm3

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a÷b=b≠0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4 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减。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最多,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复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别。

第一单元:方程

1、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数量

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作答。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8、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9、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

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10、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1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

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12、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13、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15、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小数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

16、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第一、二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

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17、身份证编码规则:1-6位数字为行政区划代码,其中1、2位数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3、4

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 7-14位为您的出生日期,其中7-10位为出生年份(4位),11-12位为出生月份,13-14位为出生日期,15-17位为顺序码,是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18位为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照统一的公式计算得出来的,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χ表示。

第五单元:找规律

34、平移的次数+每次框出的个数=方格的总个数

35、平移的次数+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

36、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

37、中间的数×框出的个数=框出的每个数的和

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3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例如:

40、通分: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41、比较异分母分数的方法:1.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2.化成小数后再比较。

42、球的反弹高度实验的结论:

(1)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

(2)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第七单元:统计

43、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

关数据进行比较。

44、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①描点;②标数;③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④

统计时间。

45、上海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所以上海的夏季和冬季与悉尼正好相反。

46、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能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叫做密铺。密铺的条件:几个图形的内角拼接在一起时,其内角和等于 360度。

第八单元:分数的加减

47、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

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验算。

48、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

分母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差。

49、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分子分母越接近,

分数就越接近1。

50、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

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51、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可以在分数加、减法中运用,使计算简便。

第十单元:圆

52、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圆是曲线图形。

53、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在同

一个圆内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d=2r, r=d÷2)

54、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先两脚叉开,再固定针尖,最后旋转成圆。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

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55、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5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所以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

圆的半径或直径。

57、因为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的位置上,无论车轮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使行驶中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58、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读pài)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59、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半径的长度。

60、一个圆,半径扩大a倍,直径也扩大a倍,周长扩大a倍,面积扩大a2(a×a)倍。

61、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62、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63、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转数

64、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 2πr

65、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方法:d = C÷π r= C÷π÷2

66、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C

半圆= πr+2r C

半圆

= πd÷2+d

67、常用的3.14的倍数: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2=37.68

3.14×14=43.96 3.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3.14×36=113.04 3.14×64=200.96

68、圆的面积公式:S

=πr2。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π倍。

69、圆的面积推导:圆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即S

长方形

=S 圆

);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即b=r);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πr)。即:

S

长方形

= a × b

↓ ↓

S圆=πr × r

=πr2

S

=π r2

注意:切拼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C

长方形=2πr+2r=C

+d

70、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

半圆

=πr2÷2

71、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面积的倍数=半径的倍数2

72、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73、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74、常用的平方数: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1

2

3

4:把最大的面叠放在一起最省包装纸。

5

6:分数混和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和运算的顺序一样。整数的运算率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7: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放进容器中物体的体积。

8: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 a×a×a 或a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10:容器内盛放液体的量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写容积时都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12: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3:长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有12条棱,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 ×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1

2

3

4:把最大的面叠放在一起最省包装纸。

5

6:分数混和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和运算的顺序一样。整数的运算率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7: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放进容器中物体的体积。

8: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 a×a×a 或a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10:容器内盛放液体的量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写容积时都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12: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3:长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有12条棱,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 ×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概念: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自然数中,是2有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都是质数。

6.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

7.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9.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0.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2.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13.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14.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排水法求它们的体积。

15.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里常用分数来表示。

16.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7.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18.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19.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除数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20.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22.像211,431,……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3.分数的分子的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4.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5.43

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6.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7.6,12,18,……是3和2的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8.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9.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0.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1.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32.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3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34.某数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应掌握的概念

4

推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应掌握的概念

1、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

位“1”。

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

1份。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4米的和1米的同样长。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

可以写成a÷b=(b≠0)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5、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就可以看作是(就是1)和合成的数,写作1,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8、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如:=(

9、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

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如:()=()

10、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2=()。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5=

11、分数小数互化: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再约成最简分数。

12、因数和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1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14、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15、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6、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17、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小数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

1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20、通分: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21、比较异分母分数的方法:1.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2.化成小数后再比较

23、一些特殊分数的值:

= 0.5 = 0.25 =0.75 =0.2 =0.4 =0.6 =0.8 =0.125 =0.375 =0.625 =0.875 =0.1 =0.0 625 =0.1875

=0.3125 =0.05 =0.04 =0.02 =0.01

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数量

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作答。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8、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9、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

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10、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1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

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12、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13、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15、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小数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

16、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第一、二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

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17、身份证编码规则:1-6位数字为行政区划代码,其中1、2位数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3、4

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 7-14位为您的出生日期,其中7-10位为出生年份(4位),11-12位为出生月份,13-14位为出生日期,15-17位为顺序码,是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18位为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照统一的公式计算得出来的,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χ表示。

第四单元:认识分数

18、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9、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

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

20、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2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a/b(b≠0)

22、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

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23、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2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25、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

都能化成整数。

26、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7、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

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28、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

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29、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30、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31、大于3/7而小于5/7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1/7只有4/7一个。

32、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33、一些特殊分数的值: 1/2= 0.5 1/4= 0.25 3/4 =0.75 1/5=0.2 2/5=0.4 3/5=0.6

4/5=0.8 1/8=0.125 3/8 =0.375 5/8=0.625 7/8=0.875 1/10=0.1 1/16=0.062 5

3/16=0.1875 5/16 =0.3125 1/20=0.05 1/25 =0.04 1/50=0.02 1/100 =0.01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 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 南。 第二单元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时要注 意: ( 1) 0(2除以任何数( )0乘 0 除外)都等于 以任何 0; 数都得 0; (3)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 0 都得任何数本身。

※2 、 3、 5 倍数的特点 ※2 的倍数:个位上是 2、 4、6、8、0 的数是 2 的倍数。 ※5 的倍数: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 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 3 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2、验算除法 : ( 1)被除数÷除数 =商( 2)被除数÷除数 =商余数 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被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 0 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 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 .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 数 =总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 1 个,2 个, 5 个, 10 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1 月 1 日元旦节。 3 月 12 日植树节, 5 月 1 日劳动节, 6 月 1 日儿童节, 7 月 1 日建党节, 8 月 1 日建军节, 9 月 10 日教师节, 10 月 1 日国庆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重叠后,图形两边可以完全重合。 2、平形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对称轴的条数)=度,可以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长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2=180(度) 正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4=90(度) 等腰三角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1=360(度) 等边(正)三角形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3=120(度),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360=1(度) 半圆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1=360(度)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4、我们学过的图形的变换有轴对称、平移、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也不能说小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说因数和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最小倍数=它本身。 4、a÷b=c(a、b、c都是整数),我们就可以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例10÷2=5,可以说10能被2整除,2能整除10) 5、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 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判断奇数和偶数的依据是:是否是2的倍数。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最新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

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 一、判断题. 1、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 2、因为0前面没有负号,所以0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习…() 3、从银行里取出3000元,我身上多出了3000元,所以存折上记作+3000.……() 4、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 5、因为3.60=3.6,所以3.60和3.6的计数单位也一样.……………………………() 6、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0.01,四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万分之一.…………() 7、把3.9964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4.…………………………………………………() 8、不管三角形是什么形状,只要等底等高面积就一定相等.………………………() 9、一条蓝鲸先下潜到海平面以下80米,再上升30米,现在的位置是+110米. () 10、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与乙数相等,那么甲数就是乙数的100倍.……() 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 12、2.35858……的小数点后面第80位是3.…………………………………………() 13、300公顷大于3平方千米.………………………………………………………() 14、8.43□≈8.43,□里最大填4.……………………………………………………() 15、今天早晨温度是零下80C,中午温度上升了60C,中午温度是+60C.………() 16、18×2.5=45,因为1.8×2.5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1.8×2.5=0.45. () 17、因为10.08÷3.6=2.8,所以1.008÷3.6=0.28、10.08÷0.36=0.28.…………() 18、-2与+1的距离比+3的距离近.………………………………………………() 19、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整数都比0大.…………………………………………() 20、2.5454……、8.56456、0.359和5858……都是循环小数.……………………() 21、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就也成了10.…………………………………………() 22、一个因数乘100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就除以了100.…………………() 23、把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高不变,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24、把平行四边形的高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底缩小4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00倍. 25、用16根长都是10厘米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周长都是160厘米,面积最大是1600平方厘米. 26、△△□□□△△□□□……,如果△一共有40个,那么□就一定是60个. () 27、把300.005000化简是3.005.……………………………………………………() 28、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百分之一.……………………………………………() 二、选择题. 1、把3.995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3.99 B、4.0 C、4.00 D、4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合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合集 一.旋转.平移.轴对称 1.平移.旋转.轴对称都是一种图形的全等变换.也就是说,经过这三种变换的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都没有改变. 2.平移是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沿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平移的基本要素就是方向和距离.方向就是 直线的方向.也就是移动路径的方向.一般我们常见的题目平移方向是向左,向右,或向上,向下.在平移问题中 确定距离是学生们易错的地方.学生总是把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之间的距离就当做了平移的距离.也就是说 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距离当做平移的距离了.其实应该在原图形上找一个关键点,这个点与平移后图形的对 应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原图形上的每一个点与其平移后的图形上的对应点的距离处处相等. 3.旋转是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让学生明确“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多少度”这几点就可以了.“绕一个点旋转”这一点也就是旋转中心了.在 小学阶段旋转中心一般都在图形自身的一个点上.也就是一直没动的那一点就是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就是 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角度对应点与中心点所连线段的夹角. 4.轴对称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成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我们一般 用虚线或点画线来表示.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还有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如圆. 5.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 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1、生活中的示意图(如:地图)一般是按:上 2、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4、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或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7、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到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8、典型例题 (1)我们学校的东面有(餐厅),南面有(厕所),西面有(大路),北面有(大门)。(2)今天刮西北风,红旗向(东南)方向飘。燕子到秋天都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3)在商场东面60米的地方有一个游乐场,请你用标出游乐场的位置。 北 10米商场

(4)看图完成: 1)、从小明家出发,向(北)走100米,再向(东)走50米到超市。超市在小明家的(东北)方向;小明家在超市的(西南)方向。 2)、从小明家出发,向(西)走(100)米,再向(北)走(150)米到医院。医院在小明家的(西北)方向。邮局在小明家的(东南)的方向,两处相距(120)米。 3)、小红家在医院向东150米处,请用“□”标出小红家的位置,小红家的位置正好处于超市向(北)的(50)米处。 4)、从邮局到医院可以怎么走?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100+150=370(米) 答:邮局向西北走120米小明家向西走100米,再向北走150米医院。两地相距370米。 5)、小明从家到医院近,还是到超市近?近多少米? 小明从家到医院:100+150=250(米)小明从家到超市:100+50=150(米) 相差距离:250-150=100(米)答:小明从家到超市近,近100米。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的方法: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或(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记着在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和公式

总复习;基本概念和公式 1、 因数和倍数:如:5×6=30,我们就可以说5和6是30的因数,30是5和6 的倍数。 ①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②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 公因数:两个或几个数的共同有的因数叫公因数,最大的那个叫最大公因数。 公倍数;两个或几个数的共同有的倍数叫公倍数,最小的那个叫最小公倍数。 3、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 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5、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或叫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00以内的质数表: 6、7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其中的( )份就是它的73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这样的分数单位。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7、1米的5 3等于3米的( )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B A =( )÷( ) 9、真分数:分子( )分母的数叫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 )或者( )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或( )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12、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先通分变同分母,再分子相加减。 13、总棱长:长方体总棱长=(长+宽+高)×4 正方体总棱长=棱长×12 14、总面积:6个面的:长方体=(长×宽+长×高+宽×高)×2 (或长×宽×2+长×高×2+宽×高×2) 正方体=棱长×棱长×6 5个面的:长方体=长×宽+长×高×2+宽×高×2 正方体=棱长×棱长×5 4个面的:长方体=长×高×2+宽×高×2 正方体=棱长×棱长×4

五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练习题

㈠平面图形计算公式 一、周长.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2(a+b)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二、面积.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㈡立体图形计算公式 一、棱长和 1、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2、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二、表面积 1、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三、体积 1、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2、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4、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 =底面积×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㈢.常用计量单位和进率 (一) 长度单位及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二)质量单位及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 (四)面积单位及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 个面,( ) 条棱,( ) 个顶点。 2、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洗衣机的体积约是300( ) 一节集装箱所占空间约是60( );汽车的油箱大约能盛汽油50( ) 3、 3.05立方米= ( ) 立方分米 7200立方厘米= ( ) 立方分米 4.6升 = ( ) 毫升 9.8立方米=( )升 4.8升=( )立方厘米 520毫升=( )立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纸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它的所有棱长的和是( )分米, 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做这样的一个纸箱需要纸板( )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 立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 )厘米,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36厘米,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和是( )厘米。 7、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3分米,6个面中最小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最大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8、同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用硬纸板做它的面,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5.1平方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一个长方体蓄水池,占地15平方米,池深1.6米,池内最多能蓄水( ) 立方米。 11、一个长方体水桶高是6分米,底面是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水桶的容积是( )升。 12、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 ) 瓶。 1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96立方米,底面积是16平方米,它的高是( )米。 14、有一种无盖的玻璃鱼缸,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做这样一个鱼缸需要( )平方厘米的玻璃,能装水( )升。 15、楼房外壁用于流水的水管是长方体。如果每节长15分米,横截面是一个长方形,长1分米,宽0.6分米。做一节水管,至少要用铁皮( )平方分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班别: 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就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与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指南针就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7、会瞧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就是东,后面就是西,左面就是北,右面就是南。;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就是西,后面就是东,左面就是南,右面就是北。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就是北,后面就是南,左面就是西,右面就是东。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春天来了, 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就是风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瞧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余数的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就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概念整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 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 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1)乘法分配律:c ? + ?) ( + = b a? a a c b (2)乘法结合律:) ? = ? a? ? b (c b a c (3)乘法交换律:a = a? ? b b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 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 都相等。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分数的意义 (2 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2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 是()。 (3)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4)女职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男职工占全厂人数的() 二、判断。 (1)分数单位是的分数有7个。() (3)一堆苹果的一定比另一堆苹果的多。() 三、选择。 (2)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完成这项工作所用时间的() A、B、C、D、 (4)1kg糖溶化在水中,糖是糖水的() A 、 B 、C、 四、思考。 1、将分数这样循环排列下去,第50个分数是哪能个数。 2、把红花、黄花、紫花按红、红、黄、黄、黄、紫、紫的顺序排列。 (1)第101朵是什么颜色? (2)101朵花中有多少朵黄花? (3)黄花占101朵花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二) 一、填空 1、=()÷()()÷27= 5÷()= 23÷49= 二、判断。 1、把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块占正方形的。() 三、选择

1、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第段是全长的(),每段长()m。 3、7分是1时的(),7kg是1吨的(),7个月是一年的()。 四、应用题。 五(1)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27名。 (1)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四、思考题。 1、在100 m的道路两侧,每隔2m栽一棵树,按一棵柳树,两棵杨树的规律栽树。柳树、 杨树各占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2、6kg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kg 糖果?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袋糖果? 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假分数 一、填空。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4、分母是7的最小假分数是()。 5、在中,a是自然数,当a小于()时,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是假分数;当a是()的倍数是,能化成整数。 二、判断。 2、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m>n时,是真分数。()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0、单产量×面积=总产量 总产量÷面积=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面积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基本概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基本概念 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统计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 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另外的因数叫做合数。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4、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5、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一、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者S=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三角形的周长 =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四边形内角和=360度 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二、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 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公里=1千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666.667平方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 = 1方 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时间单位: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天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四、定义、定理、性质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 ×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a +b)×c=a×c+b×c 或者a×(b+c)=a×b+a×c 计算减法也可用 (a-b)×c=a×c -b×c 或者a×(b-c)=a×b -a×c 6、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a-b-c=a-(b+c) 7、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a÷b÷c=a÷(b×c) 8、除法的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一点通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旋转、平移 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 2、 3、 5、 7、 11、 13、17、19 23、29、31、 37、 41、 43、47、53 59、61、67、71、 73、 79、83、89、97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 8. 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9.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66a a a S =??= 10.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1.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2. 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大化小除于进率,小化大乘于进率) 13. 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14.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 b h h b a =??=V 15.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 16.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 17.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 ×a 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进率 ×进率

五年级上数学概念填空练习题

五年级上数学概念填空练习题 填空题 1、3.248×1.26的积里有()位小数。 2、把3.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3、8÷1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4、当梯形的上底逐渐缩小到一点时,梯形就转化成();当梯形的上底增大到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就转化成()。 5、比x的5倍多8的数是();6除以x的商减去8的差是()。 6、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三角形的高 是()。 7、比a的4倍少5的数是()。 8、0.8分=()秒 4.26公顷=()公顷()平方米 36000平方米=( )公顷 5.402千克=( )千克( )克 2千米7米=( )千米 ( )小时=2小时45分 9在(24-3x)÷6中,x等于()时,结果是0;等于()时,结果是1。10.0.9×4表示(). 11.0.25时=()分()时=2时45分 3.2公顷=()平方米1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1÷0.08=()÷8 13.160平方千米=()公顷 =()平方米 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1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它的高是9米,它的底是()米. 16.甲乙两数和是18,乙数是x,甲数是(). 17.求方程的()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8.a除以b再乘以c的3倍列式为(). 19.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6平方米,下底是12米,上底是8米,梯形的高是()米.20.在3.5+7=10.5,10y+7,71-3x=4中等式有(),方程有(),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有().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数学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 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周长=直径×∏=2×∏×半径C=∏d=2∏r 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三、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验算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