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体系衰落”的影响

“美国体系衰落”的影响

“美国体系衰落”的影响
“美国体系衰落”的影响

“美国体系衰落”的影响

当地时间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美国国会和政府最近达成的财政巩固方案不足以达到其所认为稳固美国政府中期

的债务状况所需要的程度,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心,决定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

8日,标准普尔再将美国重要的两家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由“AAA”下调至“AA+”。标普的声明说,下调“两房”评级反映了它们与美国政府的依赖关系。标普认为,从2008年被接管以来,其进行融资以维持运营的能力严重依赖于美国联邦政府。

同时被降级的还有多家与贷款有关的公司和交易机构,其中有存款信托公司、国家证券清算公司、固定收益清算公司和期权清算公司等,它们都被由“AAA”下调至“AA+”。

一、三大评级机构影响全球经济

信用评级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信用评级指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债权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广义的信用评级则是对评级对象履行相关合同和经济承诺的能力和意愿的总体评价。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分别是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标准普尔公司由普尔先生于1860年创立,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标准普尔作为金融投资界的公认标准,提供被广泛认可的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标准普尔的评

级实体包括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结构融资和政府。评级共分20级,由高到低依次是AAA、AA+、AA、AA-、A+、A、A-、BBB+、BBB、BBB-、BB+、BB、BB-、B+、B、B-、CCC、DDD、DD和D。AAA为最高安全级别,被视为几乎不可能违约的信用等级;BB+以下被认为是风险很大的非投资性债券;而D级则注定会违约。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数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为AAA,中国为AA-,以上均指长期债券。2008年6月,标普、穆迪和惠誉累计评级数量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7.23%、14.65%和36.5%,三家合计达到98.38%,几乎包揽了整个美国评级市场。三大评级机构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影响说明,市场经济中“信用话语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证券市场的市值已超过日本,每年IPO市场的市值也已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但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却远远滞后。截至2010年底,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上海,包括信用评级机构在内的各类信用服务企业74家,年收入合计约6亿元,而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年收入已超过50亿美元。

二、标准普尔为何敢于下调自己国家的债务评级?

标普为何敢于下调自己国家的债务评级?首先这与美国的国情和政治体制有关,独立分析机构敢于发表意见;另外,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评级体系和标准,标普敢于按照自己的标准和程序行事,更多的还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因为美国国债长期来看确实存在问题,如果标普不下调评级,反而是不客观了。

三、降级,下一个会是谁?

美国主权信用遭降级引发的市场连锁反应在全球肆虐已经数日。现在,这场降级旋风开始威胁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各国,英国、法国首当其冲,被推到“第一降级候选人”的位置上。但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真正岌岌可危的则是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在内的欧元区外围国家。

市场对英法两国告别3A评级的猜测愈演愈烈,事实上,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短期内并不会被降级,经济状况并不像传言那样糟糕。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其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从而避免了欧债危机对于经济的正面冲击。此外,英国目前面临的债务水平远远不及希腊、爱尔兰等国家那样严重,加之英国将继续坚定地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所以,英国并未面临被降级的危险。法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受欧债危机拖累增长乏力,不过,萨科齐已经承诺将减少财政预算,以确保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保持3A的水平。相比法国和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欧元区的外围国家遭降级的风险较大。欧元区的确存在很大的被降级隐患,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借贷成本在上周飙升至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6%,而这很可能将这些国家的利息支出推升至毁灭性的高度。

四、美国评级下调危及中国美元资产安全

普通借贷需要用资产作抵押,当发生债务违约时,债权人就收回债务人的抵押资产。但主权国家政府借债不能用资产抵押,国家不能把国土抵押出去。考虑到经济发展和政治因素,各国政府对清偿债务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经济实力强大、政治稳定的国家清偿债务能力就

强;新兴市场、政局不稳的国家清偿债务的能力就相对弱。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投资者来说,很难获得足够的信息判断各个国家的信用度,这就需要评级机构为政府的信用评级,让投资者知道政府潜在的违约风险会有多大。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被评为AAA的国债是安全的,美国国债常被认为不存在违约风险,因为联邦政府总是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清偿债务。其实,在西方国家,政府增税比发动一场战争还难,增税要经过国会批准,而议员都是选民选出来的,要代表选民说话,几乎没有选民愿意多交税。所以,为了偿付国债,“开源”的渠道很窄,只有通过“节流”来实现,即缩减政府开支,让预算盈余偿付国债。但政府缩减预算也不是件容易事情,美国政府开支中福利支出占58%,减少预算就意味着缩减贫民医疗、失业救助、退伍军人福利等项目,这似乎不太人道,很难获得选民的支持。所以,政府走投无路,只有开动印钞机,印钞还债。美国从1837年至今从未还清过国债,现在的国债已是个天文数字。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报告,2011财年美国国债净额为154760亿美元,是GDP的103%,仅要支付的国债利息就高达2510亿美元,根据估算,到2020年美国国债净利息将达8400亿美元。别说让美国清偿债务,就是支付国债利息也把美国纳税人压得透不过气来,2011年平均每个美国人要支付800多美元的国债利息。以上仅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债,如果加上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家庭、企业的债务,2011年美国全国债务总额为55万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分摊67万美元债务,而美国平均每个家庭的存款仅有6873美元。内债外债加在一起,让美国在一个世纪内还清债务几乎

没有可能性。今后的美国只有靠借新债来还旧债,加上巨额债务利息,美国国债雪球越滚越大。美国评级下调,为规避风险,投资人会抛售减持美国国债,使美国国债价格持续下跌,中国目前持有1.1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部分美元资产必然要发生账面损失。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处境危险,无论是美元贬值或美国信用评级下调,都会导致中国投资美国国债的账面发生20%-30%的损失!再加上美国政府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大量美元进入流通,加快了美元贬值速度,使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价值加剧缩水。由于国际贸易多以美元计价支付,这就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购买力在5年间已经损失了20%。这次美国评级下调,对中国美元储备购买力的损失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将来有一天,美国真的发生债务违约,我们也没什么办法可以挽回损失,因为美国国债是我们自愿购买,也就是周瑜打黄盖,一家愿打,一家愿挨,这完全是金融市场的自由交易,损失当然由我们自己承担。主权债务就凭国家信用担保,美国债务违约,中国也不至于出兵美国,占领美国国土抵债。任何时候债务人都是“大爷”,我们现在上了美国国债的“贼船”,只有由美国摆布。我们出口美国产品,换回一堆美元,美国人玩个小花招,又让我们乖乖地把美元送回美国,这就相当于美国人民免费享受中国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毫无疑问,美国信用降级,会使中国对外金融资产中71%的美元资产严重贬值,中国劳动人民未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政府也没保管好这些劳动果实,这对百姓和国家来说,都是惨痛的损失。

五、中国如何摆脱困境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降级”,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作为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美国债务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偏向于负面,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中国的出口。另外,持续的超发和贬值,也会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损失。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美元的贬值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进口大量原材料的我国来说,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增加。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我国拥有着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在这些资产中,70%以上为美元资产。除了逾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外,中国还持有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虽然外汇局多次表示外汇储备持有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没有出现过投资损失,但市场的担忧依然挥之不去。此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势必给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一定压力。评级下调首先会影响债券价值,并会提升债券的融资成本,而融资成本的上升又增加了之后的偿债负担。降级之后,可能会带来投资者对美债的抛售行为,不排除美元贬值的可能,这可能会让中国外汇储备遭遇一定的损失。在美国已进入由强转衰的长周期过程中,中国持有过多的美元纸币,自然是一种压力。必须提高外储中的非金融资产运用比例,追求国家的战略性利益,必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不过,虽然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但对于美债的持有者来说,却很有可能是“塞翁

失马、焉知非福”。评级的下降会倒逼美国政府采取减赤措施,这对美债持有者来说,是一个福音。长期来看,要应对挑战,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被认为是解决问题之本,而短期来讲,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则迫切而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虽然积累巨额美元,但因缺少投资渠道,被迫回流至美国的资本和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因此得以较低成本融资,对于中国来说,现实的困境是,所持的美元资产正因为美元超发而不断贬值。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通过超发货币,就可以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因此,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便成了自然而然的政策建议。但迄今为止,人民币区域化尚未实现,国际化更需时日,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更为现实和迫切。

在意识到欧美经济出现问题后,业内专家纷纷建议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外汇储备。一是政府仍应继续推行多元化的货币政策,避免“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的风险,甚至可以适量储备澳元和纽元;二逐渐减轻对美元作为国际首要货币的依赖,从而防止欧美“经济故障”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还可以购买一些其他的资源性商品,如贵金属。黄金价格近日已升至1800美元/盎司附近,具有很好的保值功能。欧美经济体增长疲弱,必然将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甚至影响到中国跟出口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该花更多精力来扩大内需。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不可兑换的情况下,减少外汇储备对欧元和美元的依赖很重要。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人民币成为了国际货币,就可以彻底摆脱外汇储备的风险了。

美国政治制度的衰败

美国政治制度的衰败 (作者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美国利益》双月刊1-2月号) 美国有很多政治制度当前都日渐衰败。这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或文明衰落现象并不是一回事儿。这里讲的政治衰败其实是说,一项特定的政治进程——有时是一家政府机构——已出现机能障碍。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思维僵化;地位稳固的政治行为方对改革和再平衡起到了阻碍作用,而他们的实力在不断壮大。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已走上永久性的衰退之路,也不意味着美国相对他国所具备的实力肯定会下降。但制度改革极难实现。在政治秩序不发生重大混乱的情况下,根本不能确保可实现制度改革。因此说,虽然衰败和衰退不是一回事儿,但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并非没有关联。 三大结构特征都有问题 人们对美国当前的困局作出了多种诊断。在我看来,制度衰败——或者说衰落这个范围更广泛的观念——绝非“一蹴而就”。但总体来讲,美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基本上总是会被忽视。 如果我们更仔细地审视美国相对于其他自由民主国家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美国政治文化有三个主要的结构性特征。不论它们如何演进,也不论它们在过去发挥过多大效力,这三个特征当前都出了问题。 第一,相对于其他自由民主国家而言,司法和立法部门(也包括两大政党所发挥的作用)在美国政府中的影响力过大,而受损的是行政部门。美国人一贯信不过政府,由此就催生了立法部门解决行政问题的局面。久而久之,这种处理行政需求的方式变得成本极高、且效率低下。 第二,利益集团和游说团体的影响力在增加,这不仅扭曲了民主进程,也侵蚀了政府有效运作的能力。生物学家们所称的亲缘选择和互利主义是人类社交的两种自然模式。当与个人无关的当代政府失效时,人们就会回归到上述关系中。 第三,由于联邦政府管理结构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两极分化,美国的制衡制度——其设计初衷是防止出现过于强大的行政部门——也就变成了否决制。往好了讲,决策机制变得过于松懈——也就是说太过民主了,有太多的行为方由此得以阻止政府去调整公共政策。我们当前需要更强大的机制,以力促实现集体决策。但由于政府的司法化以及利益集团影响力过大,在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情况下,我们不太可能建成此类机制。 由此说来,这三个结构性特征已呈盘根错节之势。 直接引发代议制度危机 在当代自由民主国家里,政治制度的三个核心范畴——政府、法治和追责能力——具体表现为政府三权分立:即分为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和立法部门。

中国的崛起美国的衰落

中国的崛起/美国的衰落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在《外交政策》1-2 月号预测了2040 年中国经济。按照福格尔的预测,到2040 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123 万亿美元,是2000 年全球经济产出的将近三倍。中国的人均收入估计将达8.5 万美元,比欧盟高出一倍多,远远高于日本和印度的水平。到2040 年,中国占世界GDP 的比 例将达到40%,超过了美国(14%),更是将欧盟(5%)远远抛在后面。 福格尔的乐观预测建立在以下几个观察之上。第一,他认为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 的教育投资。1998 年,中国开始高校扩招,此后四年,高校入学人数增加了165%, 海外留学生增加了大约152%。在2000 至2004 年之间,大学招生继续猛增,增长率 几乎达到50%。福格尔预测,未来20 年左右,中国中学入学率将达到100%,大学入 学率将达到50%,仅此一点就能使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提高六个百分点以上。第二,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将持续提高。从1978 年到2003 年,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 业三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均在6%以上。2009 年,中国仍然有大约55%的 人口生活在农村。中国的经济增长至少有1/3 归功于农业部门,未来30 年,农业部门的发展将继续为中国经济做出贡献。第三,中国的统计数字往往低估其经济实力。比如,服务业内的中小企业往往不向统计部门报告数字,服务业的质量提高也难以在统 计数字中被显示出来。第四,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分权的,地方政府推动了很多成功的 改革,而且中国政府的决策机制已经变得更加民主化,很多学者能够参与决策,中国 的官员也更乐于接受新思想。第五,中国的消费实力正在崛起。尤其是中国的大城市,已经达到了世界银行所称的“中高收入”国家的同等水平。 福格尔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对欧洲的前景却忧心忡忡。他认为,欧洲的 衰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欧洲正面临着人口和文化的双重挑战。首先,欧洲的人口开 始迅速老龄化,到2040 年,欧洲大约有1/3 的人口会在65 岁以上。老龄化导致劳动 人口迅速减少,而且也会影响到年轻人的升迁。如果年长者过了退休年龄之后仍长期 占据最好的岗位,较年轻的工人要等很长时间才能等到自己的机会,但是,年轻人是 新思想的主要源泉,他们升迁的速度慢,技术进步的速度就会放慢。欧洲的另一个问 题是欧洲文化看重的是享受,而非工作。欧洲人更愿意到公园里面休闲,而不是到沃 尔玛买一台纯平电视。这对其GDP 的增长是不利的。这篇文章的娱乐色彩比较重。 福格尔教授对这个问题更学术性的研究是其2006 年在NBER 的一份研究报告《为什 么中国很可能实现其增长目标》。 曾经提出“Chinamerica”概念的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外交》3-4 月号上谈到,美国的衰落来得可能比历史学家们想象的更快更突然。过去, 历史学家大多认为帝国的衰落是渐进的、缓慢的,如同人从壮年到老年,是一个长期 甚至不易察觉的过程。但是,历史的真相是,帝国的衰落常常是突然崩溃的。罗马帝 国的衰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在50 年内,罗马帝国的人口减少了3/4。弗格森指出,帝国是一个复杂体系,其内部有各种力量相互作用。根据研究复杂体系的科学家 的研究,当复杂系统进入混沌时期的时候,微小的变化可能导致巨大的灾变。用一个 比喻来说,帝国更像又高又细的蚂蚁山,而非稳定的金字塔。从历史经验来看,财政 赤字不断扩大和军事过分对外扩张是导致帝国衰落的主要因素,美国也不会例外。2009 年美国的财政赤字为1.4 万亿美元,大约为GDP 的11.2%,是60 多年来的最高 纪录。2008 年公共债务为5.8 万亿美元,到2019 年将达到14.3 万亿美元。利息支出 占联邦收入的比例从8%上涨到17%。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在金融危机之前,公债余额占GDP 的比例只有44%,但是到2080 年,根据不同的情景分析,这一比例

美国衰落的原因——

加媒:中国是阿富汗战争大赢家美国衰退加速 2015-01-07 07:58:00环球网 【环球军事报道】据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2014年12月30日报道,文章讨论了阿富汗战争的赢家和输家,称美国及北约伙伴和阿富汗人民都成为这场战争的输家,而中国和俄罗斯以及毒品组织成为最终赢家。 在战争开始13年后,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于2014年12月28日正式结束了在阿富汗的作战行动,阿富汗平民和军人伤亡增加,塔利班在普遍恶化的局势下取得进展,在秘密交接仪式上,几乎毫无可庆祝之处。 随着联盟成员国争相撤出,很多人试图解释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我看来,几乎各方面都有问题。尽管如此,很少有当权者承认错误。显然,需对此负责的高官(其中通过这场战争加官晋爵的人可不少)并无兴趣进行调查回顾。 在等待通过某种形式给困扰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固执的盲目性找到责任者的同时,找出一些主要的赢家和输家也许是有用的。 输家 1、美国 美国在“9·11”事件发生后不久进入阿富汗,使用空中力量和特种部队帮助北方联盟击败塔利班、赶走“基地”组织。到2003年初,这些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然而,美国没有从军事上抽身、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发展和重建上去。相反,此后数年内,战争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尽管其重要性被错综复杂、带来不幸的伊拉克战争(2004至2011年)所掩盖。

在这一时期,原本可以成为解放者的美军在争夺人心的战争中失败,开始被视为占领军。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巴格拉姆和关塔那摩湾监狱虐囚事件、普遍的附带损失、焚烧古兰经事件以及其他多种侮辱性言行导致人们疏远美国,加速了美国在全球的声誉和影响力的丧失。阿富汗打碎了美国这一品牌,加速了美国单极时代的结束。 2、北约和参加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联盟伙伴 试图给自己找到一个相称的后冷战时代角色的北约,在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进入阿富汗,但事先却没有精心制定总体规划或宏大战略。在10多年时间内,北约浪费了大量资源,然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却在浑噩度日,未能给阿富汗带去安全或繁荣。这种玩忽渎职行为给北约的未来投下阴影。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国家更是付出高昂代价,其在撤军后几乎毫无可炫耀之处,而且没有汲取任何教训。 3、阿富汗人民 2000多年来,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开始,历经成吉思汗时代以及英国和俄罗斯的殖民侵略,直到如今,阿富汗人一再任由外国占领者摆布。大约40年前,这种情况似乎最终将要结束,但苏联于1979年大举入侵。此举令该国又一次陷入暴力活动频发的状态,而且迄今尚未从中脱身。苏联于10年后在名誉扫地的情况下撤出,此后,西方对圣战者的支持最终产生了意料之外的不良结果,即激进伊斯兰主义浪潮的兴起和基地组织不断壮大,这反过来又招致了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干预。尽管无法获得确切数据,但平民伤亡情况一直非常惨重。如今,在喀布尔陷于政治僵局和塔利班卷土重来的情况下,阿富汗的民主和发展都还处于遥不可及的状态。 赢家 1、中国和俄罗斯

美国衰落与中国无关

美国衰落与中国崛起无关 首先让我们谈谈最重要的问题。中国在短期内不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的超级大国。上周有新闻报道称,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规模就要超越美国,这从统计上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但其意义仅限于此。 当前中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雄心承担美国的角色。中国按美元计算的经济规模还需要10年左右才能超越美国。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美国越来越不愿意——而且在某些关键方面也越来越没有能力——继续扮演其在过去70年一直扮演的角色。美国时代之后出现的是多 极化——而非中国独大。问题是哪种形式的多极化?它将基于一套由美国框定的全球规则体系?抑或是“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地缘政治形势已经在发生变化。上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结束了对亚洲四国的访问后回到美国,这些国家都是中国的邻国,它们都担心出 现一个不断扩张的地区霸权。奥巴马其余时间的大部分都用于试图增进邻近俄罗斯的国家(从乌克兰开始向西延伸)之间的团结,这些国家也害怕出现一个愈发具有掠夺性的地区强 权。两代人以前,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框定了美国针对苏联的著名“遏制”战略。如今,美国跌跌撞撞地陷入了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双重遏制。 世界各国仍然非常需要美国继续保持全球领导地位。但美国推行双重遏制战略的能力是带有问号的。 亚洲和欧洲重新回到大国角力状态,也密切反映了全球经济实力的转移。按美元计算(这是唯一真正有意义的衡量标准),美国仍是遥遥领先的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人均收入仍是 中国的五倍。中国或许还需要4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赶上美国的生活水平。但中国奋起直追的速度令人惊叹。本世纪初,中国在按美元计算的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仅为4%,

美国经济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

美国经济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 美国经济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状况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有1荣俱荣、1损俱损之势。但实际上,美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持其自第1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领袖地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惠及别国,这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2711924.html,尚存很大的疑问。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1个霸主能保证其地位永世不变。中国《易经》中就特别提醒注意“盛极而衰”的规律,提示人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善于透过外表抓住事物变化的实质。笔者认为,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极有可能已步入40到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1、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不到30%。由于美国可以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军事等多种手段对全球经济进行综合“调控”,近些年,美国经济增增减减,也许不会大起大落;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经济博弈激烈,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其他大国正确应对,美国潜伏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有可能不能有效地向其他国家转嫁的特定条件下,可能会遇到大麻烦。日本3井物产战略研究所所长寺岛实郎在《展望2002年》1文中表达了他的观点:“大多数日本人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潮流的认识是,美国成了唯1的超级大国,发源于美国的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将在相互影响中向前发展。然而,深层次的历史潮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21世纪的世界将不再是1国称霸的局面,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必须在相互认同各自价值的基础上生存,并向文化的多元主义和‘共生’、‘共创’的方向发展。”(日本《世界周刊》,2002年新年合并号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02年2月2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1次演讲中所说:“面对欧洲和亚洲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美国在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在结束。”(埃菲社悉尼2月23日电)美国知名金融学家索罗斯所说:“美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硬着陆’。” 《1位有哲学头脑的商人》,刊英国《泰晤士报》,2000年12月8日笔者赞成上述这些观点。最近,认为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国内外经济学家越来越多。 认为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基于几方面判断: 1是美国金融垄断规模已经达到峰巅。自1976年以来,美国1直没有出现过经常账户盈余,截至2000年,美国股市共筹资18万亿美元,发行长期国债6万多亿美元;目前世界储蓄总额为8万亿美元,每年大体有10%流入美国。2004年流入美国的外资就达1.1万亿美元。再加上2/3的美元在境外流通等,目前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总额的72%。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的高度垄断,这吮吸穷国、穷人的“双管齐下”,使得在全球化时代里,穷国、穷人愈来愈穷,已没有更多的钱供美国利用。 2是美国金融垄断泡沫的破灭已经显现。美国目前各种金融机构所拥有的金融衍生品总金额已达60万亿美元之多。美国股市总体上不会有大量新的资金注

关于美国霸权衰落的论点

关于美国霸权衰落的论点参加这次大论争的人有学者、国际问题专家、前任和现任政府高官等等。除美国人外,还有欧洲、日本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士。他们所持论点不一,但大体上可分为正反两种看法。 持美国衰落论点的人对问题的提法也不尽相同,有人说的是美国霸权的衰落,有人说是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消逝, 有人认为是美国时代或美国世纪的终结等等。提法虽各不相同, 但其基本涵义是一致的。 (一)、早在2004 年底, 美国著名学者伊曼努尔 沃勒斯坦就曾发表文章, 提出在寻求权力和特权的斗争中,任何一个强国都有四张牌: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和意识形态。他认为:“美国是一个处于衰退之中的的霸权强国。美国的经济牌的份量一直在减弱,布什导致的国家债务令人难以置信地增加;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导致政治实力减弱,美国在伊拉克的挫败大大加剧了人们的失望情绪。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实力,前苏联的解体早已使煽动全世界支持美国的主要理由消失了。因此,美国只能利用仅存的一张牌:军事牌。但是伊拉克战争再次表明, 美国已无能力同民族主义反叛分子战斗, 美国对军事牌的强调有点绝望的味道。” (二)、英国斯特灵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瓦西里斯 福斯卡斯于2005年出版《新美帝国主义》一书, 并于次年为该书中文版撰写《导言》, 从近些年来的西欧、东南亚、欧佩克、俄罗斯和中国的蓬勃发展,谈到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弱化。《导言》写道: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是全球经济体系内部动态的结果。在这个正在兴起的体系里,美国政治和经济的精英面对的是美国实力的衰落和维持世界经济霸权能力的下降。对9*11事件的反应就是美国经济实力下降的产物。纯粹的军事力量成了美国继续保持世界特权地位的唯一工具。 (三)、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 哈斯于2008 年4月发表题为《美国霸权结束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的》文章开头就说: “单极时代——史无前例的美国称霸世界的时代,结束了”这个时代持续大约20年,在历史长河只是一瞬间。文章列举了美国霸权如此转瞬即逝的原因,对继之而来的新时代的特点进行了预测。 (四)日本作者北野幸伯撰文说:“美国一直借助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在世界发挥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然而, 美国的单极世界体制今后能否持续下去尚不可

论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原因

摘要:美国经济在经过短暂的衰退之后出现了复苏迹象,但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是众说纷纭。试从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原因入手,详尽地分析现阶段影响美国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并对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1、引言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结束了自1991年3月以来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期,步入了低速增长时期。2001年的经济增幅逐季下降,突如其来的“9.11事件”更是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加快了美国经济的下滑速度。2001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1.3%的负增长。美国政府为挽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紧急拨款400亿美元用于反恐和经济重建计划,并向航空、保险业提供150亿美元的援助;四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2001年美联储共11次降息);提出了1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等各种方案用以挽救美国经济。经过多方干预,美国经济重现曙光:2001年第四季度gdp止跌略升,经济增长率达到1.4%,各项经济指标也似乎表明美国经济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然而美国经济是否确实复苏,复苏的力度有多大,仍然是众说纷纭。本文以此*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入手,分析影响美国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并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2、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美国此*经济衰退是经济发展周期性调整的结果,是美国经济经过10年的高速增长后进行的一次结构性修复。自1991年走出衰退后,美国经济开始高速扩张并持续了10年之久。但是,经济周期的内在规律客观上要求美国经济必须进行适度的调整,因此在高新技术行业进行产业调整之时美国经济陷入周期性波动也就显得十分必然了。 2.1“新经济”不但无*消除周期波动,而且自身也需要结构性调整“新经济”虽然有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全球化导向和倍速发展等新特征,但由于其脱胎于传统经济并与传统经济长期共存,所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传统经济周期规律仍将发挥作用。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及网络化的发展,使整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调整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传导速度加快,从而导致整体经济的变化速度与增幅较以往的经济变动更为灵敏。“新经济”对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是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信息产业投资热的蔓延,美国在90年代后期吸收了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大量外资,从而造成美国股市的大规模膨胀。1999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不包括美国财政部的国债)为6070亿美元,2000年为7824亿美元。由于信息不对称,争先恐后的群体效应造成了投资需求的过度膨胀,出现了大量重复建设。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技术投资造成的供给过剩就立刻显现出来,其直接后果就是网络公司大批倒闭。据美国网络兼并公司调查,到2000年底约有210家上市的网络公司停止营业,约占上市网络公司总数的60%左右。 2.2股市泡沫破灭后,财富效应变为负效应,使过度消费骤然下挫到谷底据美国税收署估算,1995年-1999年美国股市处于牛市时期,实际资本收益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4%,为居民增加了1.7万亿美元的收入。股市的财富效应刺激了消费的空前高涨,带动经济每年多增长约1个百分点。然而1999年以后,股市暴跌使金融资产大幅缩水,财富效应由此走向了反面。同时,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大批公司纷纷裁员或降低雇员薪金,消费者收入水平明显下降。前几年过度消费使美国储蓄率由1992年的8.9%下降到2000年的—1%,这是美国1933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储蓄率。从1995年到1999年,消费贷款增加了34%,达到6.2万亿美元。如今,为了偿还超前消费欠下的债务,众多消费者开始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于是消费降温造成了美国经济下滑。 2.3油价上涨对美国经济减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美国石油进口比例高达54%,国际油价从1998年底的每桶不到10美元上升到每桶14.9美元(2000年9月),这使相关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消费者在能源方面的开支大幅增加,严重地抑制了经济增长。据美国制造协会估计,1999年—2000年间的油价上涨使美国经济损失了115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一个百分点,油价上涨对美国的经济衰退产生了负面影响。 2.4美国经济还存在着三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对外贸易巨额逆差、美元汇率超值和个人储蓄负增长是当前困扰美国经济的三个主要问题。美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一般情况下对外贸易巨额逆差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大。但是当内需大幅下滑,经济不景

美国底特律市衰败的原因及启示

近来,美国底特律市爆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已由密歇根州政府宣布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被接管的最大城市。总结底特律市衰败的教训,对于健康持续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底特律市深入发展陷阱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底特律市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2008~2012年,政府长期负债从86亿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净资产从12.6亿美元减至-3.7亿美元。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与产业衰退相互交织,使底特律市陷于破产。 20世纪上半叶,底特律聚集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产业巨头,成为举世闻名的“汽车城”。1929年底特律的汽车产量占美国的80%和全世界的70%。汽车产业的兴盛吸引了大量美国南部居民,底特律市的人口迅速增长,并在1950年达到185万的峰值。然而, 目前底特律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底特律市“产业空洞化”严重,徒有“汽车城”虚名,三大汽 车厂商中只有通用汽车的总部还在底特律市。1990年以来,底特律市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10%以上的高水平上,2009年甚至达到24.9%,2012年仍高达18.6%。从收入水平看,2010年底特律市人均收入仅1.5万美元,远低于州3.6万美元和全国4万美元的水平。底特律市总人口从1950年的185万,锐减至2010年的71万。从社会治安情况看,底特律市是美国犯罪 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受这些因素影响,作为地方重要税源的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房屋总价 的中位值仅有8.6万美元,总空置率达22.8%。 二、底特律市衰败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未能实现产业转型 城市的生命和活力源于城市的产业。对于一个大城市来说,要想实现经济的持久繁荣,必须具有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只有生产专业化,城市才有竞争力;只有结构多元化,城市才有持久的竞争力。底特律衰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主导产业单一,在传统的汽车产业夕阳西下时,没有培育出可以替代汽车产业的主导产业。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条: (一)美国独特的政治体制固化了底特律市产业单一化的格局 在美国的“许可性建制法”体系下,地方选民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成为自治法人。一旦成为自治法人,则和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具有同等法人地位。在底特律市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大型工厂为了逃避中心城市的高税收、高地价以及对污染的管制措施,纷纷沿交通线到城市的边 缘或远郊建立卫星工业城。截止到2001年,底特律大都市区地方政府总数达到335个,每10万人就拥有6.2个地方政府。随着郊区自治体不断建立,底特律大都市区呈现出既庞大又 松散的多中心结构特点;底特律市本身的空间规模拓展却因中心城区产业发展缺乏活力而丧失动力。同时,地方政府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的行政管理“碎片化”,不利于中心城市和整个大都市区形成合理分工的格局和共同发展的动力。

高铁发展透露中美国运玄机:美国衰落已成定局

高铁发展透露中美国运玄机:美国衰落已成定局 人类目前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陆运、水运和空运三种。 陆运目前分为: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和公路运输。 水运目前分为:河道运输和海洋运输。 空运目前分为:航空运输和卫星通讯交换。 人类运输方式的发展主要是从陆地运输开始的,从汉朝开始,中国朝代的兴衰和运输的成本息息相关,汉朝武帝时期,因为丝绸之路开通,直接连接到古罗马帝国,造成了汉朝的盛世,陆地贸易运输的开通,决定了汉朝的强盛,而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之后,阻断了丝绸之路,造成了东汉的中央财政的崩溃,最后造成东汉的灭亡。而丝路阻断不久,罗马帝国就进入了后罗马帝国时期。 后罗马帝国时期,因为丝路的阻断,中国经过三国进入南北朝,罗马帝国的分裂,五胡乱华的开始,就是因为罗马帝国希望重新打通丝路造成的。 隋朝时期,由于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的南移,南方河流湖泊比较多,促使政府往河运倾斜投资,人类开始第一次认识到水运的便利,隋朝建立后,因为北方经历了五胡乱华,经济人口都差于南方,为了重新发展北方,隋炀帝修了京杭大运河,给唐朝的内部稳定和经济崛起打好了坚定的基础。 公元六世纪开始,中国盛唐的开始,太宗时期唐朝出征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可以说国内河运的成熟加上对外贸易陆运的开通,带来了唐朝盛世,所以从唐以后中国再也没有一个朝代可以超越他。就是因为唐朝时水陆共进,而其他朝代要么没有陆运,要么没有海运。而同期,因为唐朝对外贸易的开通,直接影响了西方,丝绸之路重开不久,中东地区就成立了强大而稳定的阿拉伯帝国,而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丝绸之路断了之后,也造成阿拉伯帝国进入了拔丝斯王朝。唐朝灭亡不久,阿拉伯进入就进入全面衰退,直到被蒙古所灭。 宋朝成立以后,因为先天性的军事弱势,丝绸之路被封,宋朝开始,因为贸易的需求,人类开始关注航海,同期在东西方宋朝人和阿拉伯人开始发明很多用于航海的东西,宋朝发明了指南针之后,解决了在海洋上辨别方向的问题,但是当时的海洋动力主要是风力,局限性和风险造成成本还是很高,南宋时期,蒙古统一北方、中亚,打通丝绸之路之后,造成蒙古的运输成本下降,国力增强,而南宋的海运因为局限性,风险和成本都很高,所以蒙古灭亡了南宋和阿拉伯帝国。 明朝开始,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后,西方开始重新接触东方,学习到很多文明知识,开始文艺复兴,迅速发展,而明朝因为内部问题造成封海,所以明朝到中期丝路断后,迅速衰落。而到明朝中后期,因为明朝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造成丝绸之路再次封闭,人类只好继续关注航海,因为技术的成熟,海运风险大大降低,欧洲各国利用海运迅速发展,人类进入海运低成本时代,财富开始来源于海洋。 海洋运输的发展,到了19世纪,人类发明了蒸汽机之后,海运的局限性再次下降,使海运成本和风险继续下降,同期陆运成本上升,造成中亚衰落,人类开始都向海洋附近居住英国的崛起:因为控制海运,当时的财富主要是来自于跟东方的贸易和美洲的掠夺,一直到后来美国发展起来后才衰落。而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他到亚洲的海运成本远远高于美国,美国的得天独厚,迅速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美国的崛起:完全是因为海洋的便利,他通过东西两岸直接通往亚洲和欧洲的航线,相比英国成本更低,所以他建国后迅速发展,积累资金后,修建铁路打通东西岸,促使美国中部崛起,使他跟东西方的贸易成本继续下降,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 科技的发展,21世纪开始,因为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基础设施的覆盖率越来越高,人类对陆运投资越来越少,使铁路和管道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而因为石油资源的短缺,造成海

中国没有完成崛起 美国没有开始衰落

中国没有完成崛起美国没有开始衰落 中国的“崛起”有始无终,美国的“衰落”无始无终 作者:刘亚伟 来源日期:2010-3-24 2008 年是 所谓 的“中 国模 式年”。 那一 年发 生的 事情, 包括1 月的 雪灾、 3月的 拉萨动乱和后来的奥运火炬传递、5月的抗震、8月的奥运和9月之后中国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反应和措施,都被国内很多学者用来作为“中国崛起”的证据。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崛起”的合唱更是不绝于耳。到了2010年,“中国崛起”几乎成了铁板钉钉、不容置疑的事: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的房市靠中国的富人拯救,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说一不二的日子已经永去不返了,美国政府不能随心所欲砸“中国的饭碗”(《环球时报》时评),要是美国敢为强迫中国升高人民币价值而提高关税,13亿中国人会跟美国“血拼到底”(商务部长陈德铭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潘文采访),美国的太阳落山了,中国梦将拥抱世界(国防大学刘明福《中国梦》的主题)。 美国真的衰落了吗?尽管有人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形容美国的衰落是一个漫长和缓慢的过程,尽管美国人自己也说接近百分之十的失业率已经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尽管《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近年来屡屡批评美国的领导人在911之后丧失了治国的远见,被拖入反恐泥潭,尽管奥巴马总统进入白宫后共和党断然采取不予合作的态度使得美国的决策和立法进入民主的“蛮荒”时代,美国依然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还不能望其项背的超级大国。 美国是维护世界稳定和繁荣的大国,它的军力、财力和智力(美国学者大卫·兰普顿描述“中国崛起”的书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竞争对手。911之后,为了复仇和捍卫美国人

关于美国经济衰退原因及前景介绍

关于美国经济衰退原因及前景介绍 论文摘要:美国经济在经过短暂的衰退之后出现了复苏迹象,但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是众说纷纭。试从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原因入手,详尽地分析现阶段影响美国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并对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 1、引言 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结束了自1991年3月以来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期,步入了低速增长时期。2001年的经济增幅逐季下降,突如其来的“9.11事件”更是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加快了美国经济的下滑速度。2001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1.3%的负增长。美国政府为挽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紧急拨款400亿美元用于反恐和经济重建计划,并向航空、保险业提供150亿美元的援助;四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2001年美联储共11次降息);提出了1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等各种方案用以挽救美国经济。经过多方干预,美国经济重现曙光:2001年第四季度GDP止跌略升,经济增长率达到1.4%,各项经济指标也似乎表明美国经济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然而美国经济是否确实复苏,复苏的力度有多大,仍然是众说纷纭。 本文以此*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入手,分析影响美国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并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2、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美国此*经济衰退是经济发展周期性调整的

结果,是美国经济经过10年的高速增长后进行的一次结构性修复。自1991年走出衰退后,美国经济开始高速扩张并持续了10年之久。但是,经济周期的内在规律客观上要求美国经济必须进行适度的调整,因此在高新技术行业进行产业调整之时美国经济陷入周期性波动也就显得十分必然了。 2.1“新经济”不但无*消除周期波动,而且自身也需要结构性调整“新经济”虽然有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全球化导向和倍速发展等新特征,但由于其脱胎于传统经济并与传统经济长期共存,所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传统经济周期规律仍将发挥作用。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及网络化的发展,使整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调整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传导速度加快,从而导致整体经济的变化速度与增幅较以往的经济变动更为灵敏。“新经济”对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是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信息产业投资热的蔓延,美国在90年代后期吸收了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大量外资,从而造成美国股市的大规模膨胀。1999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不包括美国财政部的国债)为6070亿美元,2000年为7824亿美元。由于信息不对称,争先恐后的群体效应造成了投资需求的过度膨胀,出现了大量重复建设。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技术投资造成的供给过剩就立刻显现出来,其直接后果就是网络公司大批倒闭。据美国网络兼并公司调查,到2000年底约有210家上市的网络公司停止营业,约占上市网络公司总数的60%左右。 2.2股市泡沫破灭后,财富效应变为负效应,使过度消费骤

美国衰落的为何如此之快

美国衰落的为何如此之快 核心提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奇迹。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民经济各方面不断赶超美国社会水平的同时,也应明确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其独特的政治体制优势。作者通过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理论,从一国的GDP、出口额、制造业产出、人力资源、综合国力等5 项指标,揭示了美国逐渐衰落的过程,并且详细分析了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结论是国家竞争本质上是制度竞争。由于文化根源、军事与金融集团对利益的攫取与瓜分等等制度的缺陷,美国的衰落将成为不具争议的事实,而我国新型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显现出它的优越性与生命力。 一、世界发展不平衡规律 什么是现代世界发展的规律? 早在近100 年前的列宁就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当时世界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 年7 月- 1918 年11 月),而后又爆发了资本主义大萧条危机( 1929 -1933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 年9 月1 日- 1945 年9 月2 日)和冷战( 1945 - 1991 年),为此世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只有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唯一的胜利者,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根据安格斯·麦迪森总结,自1820 年以来,世界现代经济历史具有三大特征: ( 1) 世界经济增长特别迅速。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是,人口增长率比较高,经济增长率又高于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长,贸易增长率又高于经济增长率。( 2)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存在不平衡性,经济增长模式极不相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差距悬殊。( 3) 世界经济增长并不是稳定的,既经历了经济繁荣,也经历了经济衰退,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安格斯·麦迪森更多地描述自1820 年以来的世界不平衡发展,特别是南北国家的“大趋异”。 我们根据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1820 - 2008 年的世界经济数据库,对2030 年世界及主要大国做了长期预测与展望,其主要结论是,未来时期南方国家高增长,北方国家低增长,全球发生前所未有的南北国家大趋同,南北格局大逆转,主要发展指标将由20 - 30 年之前的“( 南) 三( 北) 七开”到目前的“五五开”,再到20 - 30 年之后的“( 南) 七( 北) 三开”。 这表明,在21 世纪,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仍然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但是与19 世纪、20 世纪已经截然不同,出现了全球南北国家大变局,不再可能爆发世界大战,但也处在“天下不太平”的时代。目前全世界不仅有239 个国家和地区,G8 转向G20 大国,代表了全世界大约80%的人口、85%的GDP,成为全球治理一种良好的新机制,从而构

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和启示

2010历史基地班庞江亮 摘要: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不是一次一般的经济危机,而是美国历史上空前严重的、并且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学者为了区别于其他历次危机,称之为大萧条。对美国“大萧条”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认清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并充分认识到政府在稳定经济、金融系统和引导人们共度历史难关的作用,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关键词:美国大萧条危机经济启示 对大多数人来说,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代表了一种繁荣,在这十年中,美国的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美国人享受了空前繁荣所带来的种种惬意。然而正如一些美国学者们所认为的那样,19世纪20年代的这种繁荣只是一场“玫瑰梦靥”,在繁荣背后潜藏着很多旧秩序危机①,1929年股崩以及由此而开始的经济大萧条打破了美国人对永恒繁荣的幻想。这一重大事件要么是经济内在重大不稳定的表现,要么是对经济重大冲击后的反应。一种较老的观点认为经济危机是孤立的历史事件,这种观点在现在已经很难站住脚了。“现在大多学者不得不更多地坚持从国际视角看待大萧条,他们认为即使不是从国际视野出发,那也需要从大西洋两岸的背景出发去看待美国的大萧条。”② 一、真实的原因 1、国家的财政政策。对大萧条原因重新审视,并提出代表性观点的主要有 ① Daniel Snowman 在 America Since 1920(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1978)中曾把美国在1920年代的称为“an age of rose-colored nightmare”(美国梦魇)Arthur M. Schesinger,Jr在其The Crisis of the Old Order 一书中把1919—1933年间的美国定义为旧秩序的危机时期。 ②《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20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五章,《大萧条》218页。

底特律破产:美国汽车城衰落原因分析与启示 组图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破产原因分析与启示组图 底特律走向破产:从“汽车之都”到“悲惨之城” 空关着的残破房屋、路灯久无人修的街道、人烟稀少的马路,

以及频繁发生的凶杀抢劫案……这一派萧条的景象,让人感觉是一座废城,而不是昔日昌盛一时的“汽车之城”底特律。如今,这座苟延残喘的城市,在多年财政赤字的折磨下,已经走到破产的边缘。 破产律师成“救星” 西罗宾伍德大街曾经位于底特律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内。现在,这条大街透着死亡般的寂静。马路两旁的房屋大多空关着,由于长期无人居住,许多房屋的墙壁斑驳,窗户、大门都被损坏;有些房子一整面墙都已坍塌,从门口就可以看到陈旧不堪的房内全貌;有些房屋前的草坪由于无人修理,已经杂草丛生;还有些房屋甚至已被夷为平地。 整条街上不见人影,让人仿佛走进了电影中的“鬼街”。这样的马路在底特律并不少见,甚至在底特律的市中心,也到处可见废弃的宾馆、游泳池、各种商业中心、电影院、教堂和学校。由于市政府没钱把这些废弃的建筑拆除,它们就只能灰头土脸地杵在那里。 今年60岁出头的尼尔·维纳尔(Neil Weiner)出生和成长于底特律,不过后来举家搬到了底特律的近郊。他不怎么进城。 “城里有很多危险的地方,治安在变差,感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谋杀案件。”维纳尔说,“人们没有容身之处、没有食物、没有地方找到工作。”

工作,是维纳尔的一桩心病。他有五个孩子。老大天生残疾,一直在家不工作;老二长期居住在以色列;老三在位于底特律的韦恩州立大学获得商业信息系统学士学位后,由于找不到工作,只能继续攻读硕士,今年就将毕业,目前正在找工作。然而,目前底特律经济萧条,当地商业正在萎缩,找工作谈何容易。 维纳尔对当地的市政府完全失望。他觉得,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密歇根州政府的“空降部队”。 3月中旬,密歇根州政府委派华盛顿著名的破产律师科文·奥尔(Kevyn Orr)为紧急经理,希望能让病入膏肓的底特律起死回生。 “好消息是,我们有了这个人(科文·奥尔),我希望这个人能采取必要措施,把财政挽回到可控情况下。” 根据州政府的声明,奥尔被赋予了许多特殊的权力,相当于破产法官。而最让人注目的就是,他可以在判断无法支付的情况下,撕毁含有公职人员福利的合同;他也可以中断城市的任何公共服务。 奥尔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他必须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和底特律的各个部门或机构协调,从而避免底特律破产。 “所有的东西都摆在台面上了。”奥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不要让我(最后)上破产法院,你不会觉得好过的。” 奥尔曾经参与2009年克莱斯勒集团的破产案。而这次,他

美国衰落中国崛起之必然

美国衰落中国崛起之必然 送交者: -芯年月日于[天下论坛] 美国倚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摄全球,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雄霸天下之势;美国倚 仗强大的金融货币体系和管理体制,建立了掌握世界硬通货、让华尔街财源滚滚的“美元不败体系”;美国倚仗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占据了世界第一流的“高边疆 ”,赢得了大笔专利费和垄断利润;美国倚仗强大的新闻媒体和影视产业,掌握了 全球规模的“话语霸权”,左右着世界各地的舆论导向…。无怪乎不少心力薄弱之辈 已对“抵抗美国”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还不如投降美国算了。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美国是否真的不可战胜,是否真的将会永不衰落? 亲美派必须回答一个严肃的问题:拥有如此强大资金、技术、管理后盾的美国经济为何自从二○○○年股市大跌之后,一直不见起色?换句话说,已经持续三年的经济低谷究竟只是一个短期的调整过程,还是美国经济全盛时期已经过去的标志?经过 认真的思考之后,我认为是后者。 从历史的高度看,二十一世纪初的这次发达国家经济萧条大致相当于一八七三 年的那次经济萧条。一八七三年的那次全球大萧条是大英帝国走向没落的开始;再 过五十年,历史学家会给予二○○一年的全球经济萧条以非常类似的评价。 自从经济萧条发生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局把利率降到了四十年来的最低点,国 会通过了一系列减税法案,联邦政府放弃了长期坚持的强势美元政策,甚至不惜用 战争刺激经济。可是美国经济却依旧低迷乏力,尤其领导九十年代“新经济”浪潮 的硅谷一片有气无力,以至于有人说“鬼谷”都快变成“死谷”了。美国经济到底 是得了什么病? 答案很简单:美国经济得了“市场病”。问题不是出在经济活动的效率上,不 是出在科研开发部门,也不是出在管理经营上,而是出在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在公司的帐本上,生产(Manufacturing)、研发(R&D)、 管理(Management)做得再好,也照样是只赔不赚的OVERHEAD 。除了个别的例外,一家公司能进账的就是销售(Sales)和服务(Serv ice)这两个部门。没有足够的订单,你让搞科研的那一大群PhD和搞管理的 那一大群MBA吃什么?这是不需要高深的经济学就能明白的道理。 九十年代美国股市高涨,给了许多公司“个别的例外”:销售和服务收入不足 也不要紧,只要股票上涨,就可以取得比订单大得多的收益。换句话说,庞大的研 发管理开销是拿投资人的钱顶上了的--反正股票是没有还本问题的。应当说,这 在当时是个极为成功的战略--美国拿全世界投资人投入美国股市的资金搞出了一 个全新的经济领域,收获之巨大自不待言。但是,涨潮的时候当然一切都好,退潮

美国中心城市衰败

详谈美国城市中心之衰败1 宋彦和丁成日 摘要 许多美国城市自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出现城市中心人口和商业活动减 少、商户外迁、大量建筑空置、贫困和犯罪严重的城市衰败现象。本文 从城市形态,城市经济活动和城市中心活动的变化分析城市衰败的社会 和经济原因。城市区域的蔓延扩张,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经济活动的 多样化使城市的形态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变,这造成了城市的非中心 化现象。城市的非中心化进程进而改变了城市中心经济活动的特征。比 如说,制造、批发和零售业向松散空间和低密度布局的转变,科技进步 对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影响,汽车的大量使用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延伸等 都使城市经济活动和中产阶级人口向郊区迁移。其迁移的后果必然是城 市中心的社会经济活力降低,财政入不敷出,公共设施老旧,种族隔离 和犯罪现象严重,等等。这一切使得没落的城市中心更趋衰败。 关键词:城市中心衰败,城市形态,城市郊区化,单中心,多中心。 Declining of American City’s CBDs Abstract Across many U.S. major cities, economic and physical decline of the central city emerged after World War II. This article lists a variety factors in urban spatial pattern and urban economic activitie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cay in many central 1 本文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支持项目中的成果一部分。 该项目由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和马里兰大学共同承担,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和北京首都规划委员会共同资助。 参加该项目的成员为:丁成日(项目总负责人),马里兰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和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总裁特别助理兼中国项主任; Gerrit Knaap,马里兰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 马里兰大学城市理性增长国家中心主任; Armando Carbonell,林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Terry Moore,规划咨询公司副总裁; Robert Cervero,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城市规划系教授; 宋彦,北卡洛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规划系助理教授; 张明,德州大学奥斯叮分校城市规划系助理教授; 张洋,德州A&M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士生和Kellie Bethke,马里兰大学城市规划系研究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