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行传导通路试题

上行传导通路试题

上行传导通路试题
上行传导通路试题

神经系统试题

1、关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叙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是特异性投射系统的重要部位

B.感觉上行传导束通过脑干时,有侧支进入这里

C.具有多突触接替的特征

D.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传导途径

E.其中神经元的电活动可由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引起

2、震颤麻痹病变主要位于()

A.黑质B.红核C.苍白球D.小脑E.丘脑底核

3、关于状态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

A.属于比较复杂的姿态反射B.状态反射在去大脑动物表现最为明显

C.包括迷路紧张反射D.颈紧张反射中枢在颈髓部位

E.人体在正常状态,颈紧张反射明显

4、下列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中,哪个不是()

A.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区B.小脑绒球小结叶

C.大脑皮质运动区D.尾状核E.壳核

5、黑质-纹状体束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A.NE B.DA C.5-HT D.甘氨酸E.P物质

6、γ-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

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B.直接发动牵张反射

C.直接支配α-运动神经元D.引起腱器官兴奋

E.使肌梭反射敏感状态

7、右手学会一种技术运动,左手不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完成此运动。这是通过下列组织中的哪种完成的()

A.大脑皮质B.胼胝体联合纤维 C. 大丘脑

D.小脑E.脑干网状结构

8、肝、胆囊疾患发生牵涉痛的部位可位于()

A.心前区、左上臂尺侧B.右肩胛部C.腹股沟区

D.左上腹,肩胛间E.上腹部或脐周

9、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时()

A.兴奋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B.抑制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C.抑制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

D.对其它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抑制闰绍细胞的作用

10、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E.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

11、肌梭感应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 -纤维传出冲动减少D.梭外肌受到牵拉

E.梭外肌松弛

12、腱器官感受器()

A.位于梭内肌的中间部

B.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C.梭外肌等张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D.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不变

E.是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13、脊髓突然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

A.暂时性增强B.不变C.暂时性减弱甚至消失D.永久性消失E.永久性增强

14、下列哪一种生理活动的基本中枢不在延髓()

A.心脏活动B.血管活动C.呼吸活动

D.消化道运动E.水平衡调节

15、腱反射属于()

A.紧张性牵张反射B.行为性牵张反射

C.腱器官引起的反射D.单突触反射

E.外感受性反射

16、皮肤痛与内脏痛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痛有快痛慢痛之分,内脏痛没有

B.皮肤痛发生快,内脏痛发生慢

C.皮肤痛产生后很快消失,而内脏痛消失缓慢

D.皮肤痛定位明确,而内脏痛定位不明确

E.切割,烧灼等刺激对皮肤痛和内脏痛都敏感

17、一侧枕叶皮质接受视网膜哪侧传入纤维的投射()

A.同侧眼B.对侧眼C..双眼全部

D.同侧眼颞侧和对侧眼鼻侧E.对侧眼颞侧和同侧眼鼻侧

18、对第二体表感觉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面积比第一体表感觉区小

B.该区在人脑位于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C.投射呈正立分布

D.刺激该区可引起双侧性感受

E.人类切除该区可产生明显感觉障碍

19、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B.经过后天学习训练而成的

C.数量无限D.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E.一旦建立就会终身保留

20、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Ach B.NE C.E D.5-HT E.DA

21、注射阿托品后,不会出现()

A.汗腺分泌减少B.胃酸分泌减少

C.心率减慢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胆囊舒张

22、脊休克时,反射消失的原因是()

A.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

B.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C.切断损伤的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D.缺血导致脊髓功能衰退

E.失去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23、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对刺激性质的分辨能力强B.对电刺激敏感

C.对牵拉刺激不敏感D.定位不精确

E.必有牵涉痛

24、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Aα类B.C类C.Aδ类D.B类E.Aγ类

25、右侧枕叶皮质损伤,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A.右眼全盲B.左眼全盲

C.双眼全盲D.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

E.左眼颞侧,右眼鼻侧偏盲

26、躯体感觉的皮质代表区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岛叶皮质

D.颞叶皮质E.边缘系统皮质

27、关于丘脑第二类核群论述,错误的是()

A.总称为联络核

B.参与许多感觉的联系功能

C.与大脑皮质无特定的投射关系

D.包括丘脑前核,丘脑外侧腹核等

E.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

28、关于丘脑髓板内核群,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从进化上看,是丘脑的古老部分

B.弥散地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

C.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等

D.当受刺激时,可诱发大脑皮质感觉区神经元放电

E.丘脑束旁核可能与痛觉有关

29、第一体表感觉区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D.枕叶距状裂E.颞叶颞横回与颞上回

30、关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通过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来完成

B.该系统活动增强使动物或人处于觉醒状态,如损伤则发生昏睡

C.为多突触结构

D.巴比妥类催眠药物作用,可能阻断这一传导系统而发挥作用

E.易受药物影响

31、右侧有髓干离断,离断面以下可出现()

A.仅左侧痛温觉障碍B.仅右侧痛温觉障碍

C.仅左侧深压觉障碍D.右侧痛温觉和右侧深压觉障碍

E.右侧痛温觉和左侧深压觉障碍

32、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比较,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发生于突触后膜,后者发生于突触前膜

B.前者中间神经元是抑制性的,后者中间神经元是兴奋性的

C.前者为超极化抑制,后者为去极化抑制

D.两者抑制都与IPSP有关

E.最终都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33、下列关于非突触化学传递的论述中,那一项是错误的()

A.缺乏突触前后膜的特化结构

B.递质的释放只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有关

C.目前认为只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关

D.传递时间较长

E.该方式在外周与中枢都存在

34、突触前抑制的轴-体突触处,其突触后电位变化特征为()

A.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绝对值增大B.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绝对值减少C.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绝对值减少D.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绝对值增大E.突触后电位变化不大

35、回返抑制中,错误的是()

A.一种典型正反馈活动

B.结构基础为神经元之间环式联系

C.在脊髓回返抑制中,关键细胞为闰绍细胞

D.闰绍细胞为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E.闰绍细胞释放的递质可能是甘氨酸

36、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神经元侧支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神经元侧支释放抑制性递质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D.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

37、对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传递的实现,必须有递质的参与

B.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C.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比外周神经递质的多

D.已有的中枢神经递质中谷氨酸为抑制性递质,甘氨酸为兴奋性递质

E.肽类递质与感觉兴奋的传递,镇痛等生理过程有关

38、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所释放的递质是()

A.E B.NE C.DA D.Ach E.GABA 39、N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A.筒箭毒B.阿托品C.心得安D.酚妥拉明E.甲氰咪呱40、关于M型受体的叙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属于胆碱能受体

B.能与毒蕈碱发生特异性结合

C.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D.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终板膜上

E.阻断剂为阿托品

41、关于N型受体的叙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属于胆碱能受体B.能与毒蕈碱发生特异性结合C.存在于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

D.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

E.阻断剂为筒箭毒

42、下列哪异类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

A.副交感的节前纤维B.副交感的节后纤维

C.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D.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E.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43、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释放的递质为()

A.EB.NEC.CA D.DAE.ACh

44、副交感神经的表现是()

A.心跳加快加强B.支气管平滑肌扩张

C.胃肠运动加强D.瞳孔扩大

E.胰岛素分泌减少

45、皮质运动区的部位是()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额叶D.枕叶E.颞叶46、摄食中枢位于()

A.延髓B.中脑C.丘脑D.下丘脑E.大脑皮质47、关于丘脑的感觉接替核的叙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一般经典感觉的第三级神经元

B.后外侧腹核为脊丘束与内侧丘系换元站,同躯干感觉有关

C.后内外腹核为三叉丘系的换元站与传导内脏感觉有关

D.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站的换元站

E.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站的换元站

48、下列哪点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共同特征()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B.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性质一样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49、下列关于丘脑感觉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感觉的最高中枢B.与大脑皮质的联系称为丘脑皮质投射C.所以感觉传入纤维的换元站D.感觉接替核属于非特异投射系统E.特异投射系统可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

50、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延髓B.脑桥C.下丘脑D.丘脑E.大脑皮质51、人出现去大脑僵直时意味着病损发生在()

A.脊髓B.延髓C.脑干D.小脑E.大脑皮质52、下列哪项为条件反射()

A.吸吮反射B.眨眼反射

C.屈肌反射D.见到美味佳肴引起唾液分泌反射E.窦弓反射

53、下列关于屈肌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

A单突触反射B感受器为皮肤

C.受刺激侧肢体出现屈肌反应D.刺激增强时可出现对侧肢体伸肌反射E.具有保护意义

54、下列关于肌紧张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缓慢持久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B.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C.感受器为肌梭

D.效应器主要为慢肌纤维成分

E.主要表现为屈肌反应

55、去甲肾上腺素()

A.是所有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

B.与多巴胺合成过程相同

C.对突触前后膜都可发挥调节作用

D.作为递质其灭活途径主要经血液带走,在肝肾等被COMT和MAO破坏E.作为递质发挥作用后主要在突触间隙被COMT灭活

56、小脑与感觉功能联系中错误的论述是()

A.小脑可接受本体感觉的投射B.小脑可接受触视听的投射

C.感觉传入可纠正小脑的活动D.大脑皮质与小脑在感觉功能上有密切联系E.人类小脑损伤后会产生感觉障碍

57、slow wave sleep的特征是()

A.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B.GH分泌减少

C.多梦D.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E.对促进生长,体力恢复有利

58、与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是()

A.NE和DA B.NE和5-HT

C.ACh和DA D.ACh,DA和5-HT

E.NE,DA,5-HT

59、与慢波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是()

A.NEB.5-HTC.DA

D.5-HT与NEE.DA与5-HT

60、下列哪一项不发生在异相睡眠期间()

A.眼球快速运动B.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

C.生长素分泌明显升高D.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E.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61、自主神经对下列哪种器官的作用是非拮抗的()

A.心肌B.唾液腺

C.支气管平滑肌D.小肠平滑肌

E.虹膜平滑肌

62、下列神经中哪种从中枢发出后不需换元便直接支配效应器()

A.心脏交感神经B.胰腺迷走神经

C.骨骼肌 -运动神经D.骨骼肌血管交感神经

E.汗腺交感神经

63、处于肌紧张的肌肉不易疲劳主要是由于()

A.牵拉肌肉力量较弱且缓慢

B.伸肌和屈肌交替收缩

C.肌肉中的快慢肌纤维轮流收缩

D.肌肉中的慢肌纤维轮流收缩

E.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不断传导神经冲动

64、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NEB.AChC.5-HT

D.DAE.E

65、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EB.NEC.ACh

D.ACh和NEE.E和NE

66、大脑皮质颞上回后部受损后造成了感觉性失语症,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讲话B.可以书写

C.看懂文字D.听不懂别人讲话

E.听不见别人讲话

67、别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自己会讲话,看懂文字,手的功能正常但不会书写,其受损部位在()

A.额中回后部B.中央前回底部之前

C.中央后回3-1-2区D.额上回后部

E.角回

68、谈论酸梅时引起的唾液分泌是()

A.第一信号系统活动B.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C.非条件反射D.自身调节活动

E.应激反应

69、防御区主要位于()

A.延髓B.脊髓C.脑桥

D.下丘脑E.低位脑干

70、引起心肌兴奋的受体为()

A.α1型B.α2型C.β1型D.β2型E.M型

71、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A.脊髓B.延髓C.中脑D.脑桥E.下丘脑

72、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的器官是()

A.甲状腺B.性腺C.肾上腺皮质

D.肾上腺髓质E.汗腺

73、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ACh B.NE C.NE和Ach D.5-HTE.DA

74、就肾上腺素能受体而言,仅有β受体的器官是()

A.脑血管B.皮肤黏膜血管

C.胃肠道括约肌D.竖毛肌

E.支气管平滑肌

75、下列效应器上β受体作用表现为兴奋性的是()

A.心肌B.支气管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D.未孕子宫

E.骨骼肌血管

76、下列效应器上α受体作用表现为抑制的是()

A.皮肤黏膜,内脏血管平滑肌B.胃肠括约肌

C.小肠平滑肌D.膀胱括约肌

E.瞳孔开大肌

77、在人体内下列哪种神经纤维不完全属于胆碱能纤维()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78、治疗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绞痛患者应选择下列药物中的哪种为宜()A.心得安B.普萘洛尔

C.普拉洛尔D.酚妥拉明

E.阿托品

79、损伤动物下丘脑外侧区可引致()

A.动物拒食B.动物多食

C.动物饮水增多D.动物饮水减少

E.动物拒食和饮水减少

80、条件反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形成基本条件是强化

B.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数量有限

D.建立后可以发生消退

E.使机体具有更大适应性

81、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B.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大适应性

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D.具有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

E.具有对具体信号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

82、人类与动物区别的特征之一是()

A.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B.具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C.能形成条件反射

D.具有对条件反向的分化能力

E.以上都不对

83、睡眠中脑电图电波形高幅慢波转为低幅状态时()

A.表示皮层抑制过程增强

B.表示为同步化过程

C.表示机体由兴奋转为安静状态

D.表示机体由睡眠向觉醒的转化

E.以上都不对

84、正常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的脑电图主要是()

A.α波B.β波C.δ波D.θ波E.α和β波

85、皮层躯体诱发电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其波形由主反应和后发放两部分组成

B.主反应一般为先负后正的双向变化

C.是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引导的电变化

D.由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引起

E.在自发脑电的背景上发生

86、兴奋通过一个化学性突触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为()

A.0.01-0.03ms B.0.01-0.03s C.0.3-0.5ms

D.0.3-0.5s E.以上都不是

87、突触结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与神经元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B.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C.突触小体为神经元树突末梢形成膨大球状的结构

D.突触小体的轴浆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和囊泡

E.囊泡中含有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

88、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约含有140亿个神经元

B.在传入、传出和中间神经元中,以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

C.基本调节方式为反射

D.各神经元在结构上有原生质相连

E.各神经元最重要、最基本的联系方式是形成突触

89、人的小脑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

A.增强B.降低C.不变D.先增强、后降低E.先降低后增强

90、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是机梭B.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C.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D.脊髓横断后,牵张反射减弱E.反射引起受牵拉的同块肌肉收缩

91、叩击跟腱引起与该肌腱相连的肌肉收缩是由于刺激了()

A.腱器官B.痛觉感受器

C.肌梭D.皮肤感受器E.触压觉感受器

92、叩击跟腱引起相连的同块肌肉收缩属于()

A.肌紧张B.腱反射C.屈肌反射D.姿势反射E.多突触反射9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脊休克的表现()

A.大小便失禁B.血压下降

C.断面以下脊髓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降低D.发汗反射消失

E.断面以下脊髓反射活动消失

94、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B.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C.横断脊髓时大量出血D.断面以下脊髓丧失高位中枢调节E.失去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95、下列哪一项是内脏痛的特点()

A.刺痛B.定位不精确

C.必有牵涉痛D.对电刺激敏感

E.牵涉痛部位是内脏在体表投射部位

96、突触前抑制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D.潜伏期短

E.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97、闰绍细胞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可能是()A.Ach B.甘氨酸C. -氨基丁酸D.5-HT E.NE 98、IPSP是()

A.去极化局部电位B.全或无特征

C.超极化局部电位D.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E.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

99、IPSP由于突触后膜对哪些离子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

A.K+,Na+,尤其是K+B.K+,Na+,尤其是Na+

C.Ca++,K+,Cl-,尤其是K+D.K+,Cl-,尤其是Cl-

E.Ca++, Cl-,尤其是Ca++

100、按电生理特征分类皮肤痛温觉传入纤维主要是()

A.Aα类B.Aβ类C.Aγ类D.Aδ类E.δC 101、对神经的营养性效应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能改变其所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作用B.正常情况下神经常表现出对骨骼肌的营养性效应

C.当神经损伤后可发现被它支配的骨骼肌出现萎缩

D.神经损伤出现的肌肉萎缩与神经冲动传导无关

E.发生障碍时,表现为肌肉内糖元合成减慢,蛋白质分解加速,发生肌萎缩102、对神经纤维轴浆运输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中的浆液处于流动状态

B.轴浆流动呈双向性

C.顺向运输指从胞体至轴突末梢运输,而逆向运输则相反

D.轴浆运输的速度有快有慢

E.一般顺向运输为快速运输,而逆向运输为慢速运输

103、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104、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由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B.引起特定感觉

C.维持大脑清醒状态

D.是所有感觉的上行传导通道

E.维持睡眠状态

105、牵涉痛指()

A.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痛觉感受器

B.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痛觉感受器

C.内脏痛引起体表特定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D.肌肉和肌腱受牵拉时所产生痛觉

E.内脏及腹膜受牵拉时产生的感觉

106、关于感觉皮质代表区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体表感觉区在中央后回B.本体感觉区在中央前回C.视觉代表区在枕叶D.听觉代表区在颞叶

E.内脏感觉的投射区在额叶

107、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钙离子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以102个分子为单位

D.突触后膜K+,Na+,尤其是Na+通透性增高

E.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108、神经递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

B.一般在神经末梢突触小泡中合成

C.曲张体是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释放递质的部位

D.受体阻断剂可阻断递质的传递作用

E.递质释放后很快被降解或回收而失去作用

109、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110、突触后抑制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B.突触后膜Cl-内流

C.突触后膜超极化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111、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正确叙述的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对钙离子和钾离子通透性增大

C.突触后膜去极化

D.突触后膜超极化

E.突触后膜复极化

112、反射活动后放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会聚式联系B.辐散式联系

C.环状联系D.链锁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113、关于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具有快速的顺向运输方式B.具有慢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C.具有逆向运输方式D.缺氧对轴浆运输无影响

E.狂犬病病毒可以轴浆运输方式从外周运至中枢

114、关于神经纤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传导信息的功能B.神经纤维主要指轴突而已

C.传导速度最慢的是B类纤维D.传导速度最快的是I类或A 类纤维E.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分为I, II, III, IV类

115、C类神经纤维包括()

A.有髓鞘躯体传入纤维B.有髓鞘的躯体传出纤维

C.有髓鞘的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D.无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及自主神经的节后纤维

E.支配骨骼肌的传出纤维

11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极化B.超极化C.后电位D.复极化E.去极化117、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双向传递B.不易疲劳

C.突触延搁D.不能总和

E.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也立即停止

118、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依赖于哪种离子的参与()A.氯离子B.钙离子C.镁离子D.钠离子E.钾离子119、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结构完整性B.功能完整性

C.单向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

E.绝缘性

120、丘脑是所有感觉上行纤维进入大脑的总门户,但不包括哪一种感觉()A.味觉B.触觉C.嗅觉D.痛温觉E.平衡觉121、下列致痛刺激中,哪项通常不会引起内脏痛()

A.牵拉B.缺血C.痉挛D.炎症E.切割122、γ-运动神经元兴奋增强时,哪一类现象不会出现()

A.同一肌肉梭外肌纤维收缩B.同一肌肉腱器官兴奋

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舒张D.Ib类纤维放电增加

E.Ia类纤维放电减少

123、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具有许多突起B.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

C.具有支持作用D.没有轴突

E.没有细胞分裂能力

124、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受损,引起身体感觉障碍的主要部位是()A.右侧头面部B.左侧头面部

C.双侧头面部D.右半身E.左半身

125、边缘系统不包括()

A.边缘叶B.隔区C.苍白球D.丘脑前核E.丘脑下部126、反射弧中哪一个环节最易疲劳()

A.感受器B.传入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效应器E.突触127、下列哪一类神经纤维属于无髓纤维()

A.AβB.AγC.AδD.B类E.C类128、破坏下列哪一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发胖()

A.延脑背侧区B.中脑网状结构

C.下丘脑外侧区D.下丘脑腹内侧核

E.边缘叶

129、谈虎色变是由于()

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B.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非条件反射

130、空间总和的结构基础是()

A.单线联系B.辐散联系

C.聚合联系D.环状联系E.链锁状联系131、浅感觉是指()

A.痛觉和轻触觉B.痛觉和温度觉

C.痛,温和轻触觉D.压觉和温度觉E.触觉和温度觉132、深感觉是指()

A.腹内脏器的感觉B.心脏感觉

C.皮肤深感觉D.肌肉本体感觉和深部压觉E.黏膜的感觉

133、腱器官引起的反射的效应表现为()

A.被牵拉的快肌纤维收缩B.被牵拉的慢肌纤维收缩C.被牵拉的肌肉收缩D.收缩的梭外肌松弛

E.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134、传导内脏痛的主要纤维是()

A.AαB.AβC.AγD.AδE.C类135、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为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向大脑皮层投射的纤维束

B.在大脑皮层投射的区域较狭窄

C.其主要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

D.受破坏时,将出现去皮层僵直

E.受破坏时,脑电呈同步化慢波

136、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

A.侧支抑制B.交互抑制

C.突触前抑制D.突触后抑制E.前馈抑制

137、健康成人在清醒,安静,闭目时枕叶记录到的脑电图波为()

A.δ波B.θ波C.α波D.β波E.δ和θ波138、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相同点是()

A.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B.递质使后膜对离子通透性改变所致C.后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D.为全或无式电位变化

E.可总和,在轴突始段形成外向电流

139、可阻断突触前抑制的物质是()

A.阿托品B.士的宁

C.利血平D.荷包牡丹碱E.肉桂硫胺

140、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A.轴-树型突触B.轴-胞型突触

C.轴-轴型突触D.胞-树型突触E.胞-胞型突触141、突触前膜受体的作用是()

A.促进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B.引起前膜外钙离子内流C.促进递质的储存D.促进前膜对递质的重摄取E.调节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

142、对有哮喘发作史的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应选用()

A.心得乐B.酚妥拉明

C.普萘洛尔D.阿替洛尔E.氟哌啶醇

143、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的是()

A.皮肤血管B.多数汗腺

C.皮肤竖毛肌D.膀胱逼尿肌E.肾上腺髓质144、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B.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D.兴奋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减弱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了抑制

145、呕吐中枢位于()

A.下丘脑B.中脑C.脑桥D.延脑E.脊髓

146、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该突触前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降低,其原因是该末梢()A.释放抑制性递质B.处于有效不应期

C.处于相对不应期D.先有了去极化E.先有了超极化

147、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末梢(突触前膜)的α2受体阻断剂()

A.哌唑嗪B.心得宁C.心得乐D.育亨宾E.普萘洛尔

148、反射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的()

A.具有整合作用的神经元

B.局部神经元回路

C.具有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D.具有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通路

E.具有某一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

149、新皮质处于紧张活动时,脑电主要表现为()

A.α波B.β波C.θ波D.棘波E.K-复合波

150、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

A.皮层下主要的运动中枢B.交感神经较高级中枢

C.副交感神经较高级中枢D.较高级的调节内脏中枢

E.内脏和躯体的整合中枢

151、关于EEGα波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闭目时消失B.额区最明显

C.睡眠时出现D.正常人不出现E.为感觉刺激所阻断

152、副交感神经对代谢的影响是()

A.促进糖元分解B.促进肾上腺素分泌

C.促进胰岛素分泌D.促进甲状腺激素释放E.促进醛固酮释放

153、副交感神经来源于中枢的部位是()

A.脊髓胸段B.脊髓颈段

C.脊髓腰段D.脑干和脊髓骶段E.脑干和脊髓腰段

154、基底神经节的功能主要与下列哪项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A.特异感觉B.内脏活动的调节

C.躯体运动D.内分泌的调节E.睡眠产生

155、下列哪项属于α型和β型受体的激动剂()

A.多巴胺B.Ach C.E D.5-HT E.甘氨酸

156、下列哪项是脊髓小脑的后叶中间带受损所特有症状()

A.肌张力降低B.偏瘫

C.静止性震颤D.意向性震颤E.位置性眼震颤

157、下列小脑皮质中的神经元,其中哪些为兴奋性神经元()

A.星状细胞B.颗粒细胞

C.蓝状细胞D.高尔基细胞E.浦氏细胞

158、绒球小结叶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肌紧张B.躯体平衡

C.随意运动的协调D.调节眼球运动E.信息储备

159、去大脑动物仰卧时,伸肌紧张性最高,俯卧时,则伸肌紧张性最高,这一现象称()A.翻正反射B.探究反射

C.颈紧张反射D.迷路紧张反射E.肌紧张性牵张反射

160、人类去皮质僵直后,当仰卧和头部姿势正常时,上肢的姿势是()

A.上臂内旋,手指屈曲B.右上肢伸直,左上肢屈曲

C.左上肢伸直,右上肢屈曲D.左,右上肢均半屈

E.左,右上肢均伸直

161、下列哪种结构与躯体运动功能有关()

A.丘脑下部B.苍白球

C.丘脑后腹核D.中央后回E.脊髓后角

162、颈紧张反射的中枢位于()

A.中脑B.脑桥C.延脑D.颈段脊髓E.胸段脊髓

163、当伸肌受到过度拉长时,张力突然增大,其直接原因是()

A.屈肌肌梭过度兴奋B.伸肌肌梭过度兴奋

C.伸肌腱器官兴奋D.伸肌腱器官完全失负荷

E.屈肌肌梭完全失负荷

164、肌梭的适宜刺激是()

A.γ-纤维传出活动减少B.梭内肌纤维放松

C.梭外肌受到被动拉长D.梭外肌松弛

E.梭外肌收缩增强

165、肌梭传入冲动增加时,主要对()

A.协同肌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B.协同肌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拮抗肌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166、巴彬斯基征阳性表现为()

A.小趾背屈,其它四趾屈曲

B.小趾无变化,其它四趾背屈呈扇形向内展开

C.各趾无变化,踝关节伸直

D.大趾背屈,其它四趾呈扇形向外展开

E.下肢所有屈肌收缩

167、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B.对侧伸肌反射

C.肌紧张性牵张反射D.睫反射

E.Golgi腱器官反射

168、第二体表感觉区位于()

A.中央后回B.中央前回

C.额叶皮层D.皮层表面39-40区E.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169、听觉皮层代表区位于()

A.枕叶皮层距状裂上缘B.枕叶距状裂下缘

C.额中回后部D.颞横回和颞上回

E.颞横回和颞下回

170、味觉投射区是()

A.对侧额叶皮层B.双侧枕叶皮层

C.双侧颞叶皮层D.边缘叶

E.中央后回头面部投射区下侧

171、视觉皮层代表区位于()

A.颞叶的颞横回B.颞叶的颞上回

C.中央后回D.扣带回

E.枕叶皮层距状裂上,下缘

172、内侧膝状体接受下列哪种感觉纤维投射()

A.内侧丘系B.三叉丘系

C.视觉传导路D.听觉传导路E.脊丘前束

173、丘脑中发出特异性投射纤维的最大核团是()

A.内侧膝状体B.外侧膝状体

C.后腹核D.外侧腹核E.丘脑前核

174、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A.为皮肤的不同感觉的上传途径B.体内增强感觉的上传途径C.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D.引起特定感觉和激发传出冲动E.视觉和听觉的上行通路

175、脊髓丘脑束的功能是传导身体()

A.对侧的痛觉B.同侧的痛觉

C.同侧的痛,温觉D.对侧的痛,温觉E.同侧的深部压觉176、脊髓何种性质的损伤可导致痛温觉与轻触觉障碍分离()

A.完全横断B.脊髓空洞症

C.脊髓半离断D.后角受损E.前根病变

177、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所形成的抑制称为()

A.侧抑制B.前馈抑制

C.去极化抑制D.回返性抑制E.交互抑制

178、神经末梢兴奋与神经递质释放之间的偶联因子()

A.Na+B.K+C.Ca++ D.Mg++E.Cl-179、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M,N,αB.M,N,βC.M,N1,N2 D.M, α,βE.M, β1 ,β2 180、脑内多巴胺主要由哪一部分合成()

A.尾核B.壳核C.苍白球D.黑质E.丘脑底核181、异相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

A.促进细胞增殖和成熟B.促进记忆和体力恢复

C.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D.促进食欲和消化

E.促进脑电波的同步化

182、引起睡眠的主要中枢核团可能是()

A.丘脑中线核群B.小脑齿状核

C.黑质和中缝核D.中缝核和蓝斑核E.尾核和壳核183、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睡眠时间为()

A.3-4小时B.5-6小时

C.7-9小时D.10-12小时E.12小时

184、与睡眠产生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是()

A.5-HT和Ach B.5-HT和DA

C.5-HT和NE D.NE和Ach E.NE和DA

185、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机体的平衡B调节肌紧张

C协调随意运动D与运动设计有关 E 形成感觉

186、下列哪项属于副经过神经的作用:()

A瞳孔扩大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D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E 消化道活动抑制187、支配肾上腺素髓质的经过神经,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

C乙酰胆碱D5-羟色胺E谷氨酸

188、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释放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

C多巴胺D肾上腺素 E 谷氨酸

189、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缩小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D妊娠子宫收缩 E 消化道活动加强190、下列哪项不是交感神经兴奋时产生的效应:()

A心输出量增加B瞳孔散大

C肺通气量增加D膀胱逼尿肌收缩E胃肠活动抑制191、既是轴突前抑制又是轴突后抑制的递质是:()

A5-羟色胺 B γ-氨基丁酸

C乙酰胆碱 D 甘氨酸E谷氨酸

192、丘脑后复核的特异感觉投身神经元的递质是:()

A5-羟色胺B甘氨酸

C乙酰胆碱D谷氨酸E去甲肾上腺素193、中脑黑质第多巴胺神经元退行性改变可引起:()

A去大脑僵直 B 静止性震颤

C意向性震颤 D 舞蹈病 E 老年性痴呆19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后膜对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开启所引起的:()ANa+、K+尤其是Na+ B Ca2+、Na+、K+尤其是Ca2+

CCl-、K+尤其是Cl- D Cl-、Na+、K+尤其是K2+ E 所有离子195、有机磷农药引起中毒的原因是:()

A抑制了乙酰胆碱的作用B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

C与乙酰胆碱争夺M型受体D与乙酰胆碱争夺N2受体

E类似箭毒的作用

196、脊髓闰绍细胞释放的递质是:()

A甘氨酸B谷氨酸

C乙酰胆碱 D γ-氨基丁酸E门冬氨酸

197、生物节律的控制中枢位于:()

A下丘脑腹内侧核 B 下丘脑的外侧核

C视上核和室旁核D视交叉上核E皮层

198、防御反应(假想)区位于:()

A下丘脑腹内侧核B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

C视上核和室旁核D视交叉上核E皮层199、箭毒碱用作肌松剂的作用原理是:()

A抑制了胆碱酯酶的作用B与ACH争夺M受体

C与ACH争夺N2受体D与ACH争夺N1受体E减少了递质释放200、关于突触前抑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轴-树突触为结构基础B需要兴奋一个抑制性中枢神经元

C突触前膜首先发生超级化D突触后神经元产生EPSP幅度减小

E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增多

201、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是:()

A内分泌系统B血液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D泌尿生殖系统E局部体液因素202、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与髓鞘的后度无关B不受温度的影响

C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D与直径成正比 E 与无髓纤维相同203、关于第IV类神经纤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传导速度比其它纤维快B传导触压觉和快痛觉

C是直径最大的一类神经纤维D为无髓的神经纤维

E为有髓鞘纤维

204、下列反射活动中,存在着正反馈的是:()

A肺牵张反射B对侧伸肌反射

C减压反射D排尿反射E体温调节

205、人类第二级记忆的机理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海马环路的活动B脑内蛋白质的合成

C新的突触的建立D神经元作用的后作用E脂肪酸的合成206、慢波睡眠主要与脑内哪种递质有关:()

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

C5-羟色胺D多巴胺E谷氨酸

207、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树突B胞体

C轴突D轴突始段E轴突末端

208、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哪项有关:()

A Ca2+外流

B K+外流

C Na+内流

D Ca2+内流

E Cl-内流209、5-羟色胺递质系统主要集中是脑内部位是:()

A低位脑干的中缝核B纹状体

C丘脑中线核群D脑桥的蓝斑E皮层

210、下列关于突触化学传递系统的论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缺乏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特征结构

B递质的释放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有关

C目前认为是有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关

D传导时间较长

E也需要递质受体发挥作用

211、关于局部神经元回路,不正确的论述是:()

A越是低等动物,此回路越多B既有化学性传递,又有电传递方式C回路中神经元的活动固定极性D主要指短突触和无突触的神经元E数目多少与功能复杂程度有关

212、化学性突触的特征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双向性传递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D总和E中枢延搁213、关于,突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化学性突触比较,突触间隙狭窄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小

C突触延搁较短D通常为单向传递

E与神经元的同步活动有关

214、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长传导速度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

C中枢突触的多少D感受器的敏感性

E效应器的反应时间

21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B正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D反射E前反馈调节216、震颤麻痹的主要部位在:()

A红核B黑质C尾状核D壳核E皮层

217、肌梭传入冲动增加时,主要对:()

A协同肌的a-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B协同肌的a-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同一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同一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对所有肌肉起兴奋作用

218、腱反射的感受器是:()

A肌腱B腱器官C梭外肌D肌梭E关节、韧带219、腱反射或骨骼肌牵张反射:()

A是由于刺激了肌腱内的感受器引起的反射活动

B传出神经是前脚小运动神经元

C效应器是被牵拉的肌肉

D此反射在屈肌教明显

E均为单突触反射

220、脊髓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

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脊髓中反射中枢被破坏

C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各级中枢的调节作用

D失去了网状结构抑制区的始动作用

E失去了传入冲动的作用

221、发生脊休克时,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躯体会出现:()

A随意运动暂时消失B感觉暂时消失

C反射活动永久消失D反射活动暂时消失

E反射活动不受影响

222、脑内的多巴胺神经元主要集中在:()

A蓝斑B黑质

C中缝核群D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E皮层

223、关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经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发挥作用B维持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为多突触接触的上行系统D广泛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E不产生特异感觉

224、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A只是将外周伤害信号传至中枢B将各种感觉信息传至特定的中枢C产生特异感觉D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E产生非特异感觉

225、正常或成年人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一般不会出现:()

A、α波

B、β波

C、α波和β波

D、θ波和δ波

E、γ波226、健康成人在清醒、安静和闭目时,在枕叶记录的EEG波为:()

A、δ波

B、θ波

C、α波

D、β波

E、γ波227、第二体表感觉区位于:()

A中央后区B中央前区

C额叶皮层D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E聂叶皮层

228、解释牵涉痛的形成机制,除了异化作用外可能还有:()

A、适应

B、体液调节

C、会聚

D、延搁 E 、LTP 229、心绞痛发生时,牵涉痛的部位心前区外还包括:()

A左上腹B右臂桡侧

C右肩胛部D左臂尺侧E右侧肩胛骨230、脊髓半离断所致断面以下的感觉障碍:()

A同侧的深浅感觉B对侧的深浅感觉

C同侧深感觉,对侧浅感觉D对侧深感觉,同侧浅感觉

E所有感觉

231、GABA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B士的宁C荷包牡丹碱D肉桂硫胺E箭毒232、实现轴突前易化需要的特殊结构是:()

A轴突-树突型突触B轴突-胞体型突触

C兴奋性中间神经元D轴突-轴突型突触E树突-树突型突触233、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级化,递质释放减少、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递质释放减少

C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后膜产生超级化

E突触前递质释放增加

234、突触前抑制产生的结构基础是:()

A轴突-树突型突触B轴突-胞体型突触

C轴突-轴突型突触D胞体-树突型突触E树突-树突型突触235、骨骼肌运动时发生交互抑制的生理意义是:()

A保证反射活动的协调和顺利进行B及时中断反射活动

C使反射活动局限化D使反射动作持续进行

E使反射活动不断加强

神经传导通路

4. 神经传导通路 头面部(不明确) 意识性深感觉 躯干、四肢部—1 深感觉 头面部(不明确) 非意识性深感觉 躯干、四肢部—2 头面部——————————————3感觉传导路浅感觉 躯干、四肢部———————————4 视觉————————————————————5 听觉————————————————————6 头面部———————————————————7运动传导路 躯干、四肢部————————————————8

Nervous Pathway 意识性深感觉 conscious deep sensation 深感觉(本体感觉) deep sensation (proprioceptive sense) 非意识性深感觉 subconscious deep sensation 感觉传导路浅感觉(superficial sensation) sensory pathway (ascending) 视觉(visual sense) 听觉(auditory sense) 运动传导路 motor pathway(descending)

1、深感觉(又称本体感觉) 由来自身体内部的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包括位置觉、运动觉(kinaesthetic sense)和震动觉。按其传导路的行程与功能不同,可分为意识性深感觉和非意识性深感觉。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意识性深感觉传导通路)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fine touch,如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 (1)意识性深感觉 即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为传入大脑皮质的深部感觉,传导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组成脊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肌肉、肌腱、骨膜及关节等处的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肌梭、腱内感受器);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经脊髓后索上行至延髓和丘脑外侧核;最后投射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中央后回的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和中央前回)。 (2)非意识性深感觉 又称反射性深感觉,为传入小脑的深部感觉,传导路由2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至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深部感受器,中枢突自后根进入脊髓后角;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末梢传入至脊髓,经上行传导束上行至小脑;小脑接受冲动后,经椎体外系反射性地调节肌张力、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2、浅感觉 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皮肤和黏膜的痛觉(pain sensation)、温度觉(thermic sense)、粗略触觉(crude/rough tactile sensation)和压觉(pressure sensation),由3级神经元组成。

神经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1、三级神经元胞体位置:脊神经节(I级)、脊髓后角固有核(II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III级)。 2、交叉部位:脊髓白质前连合; 3、功能: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压觉。 4、传导束:在脊髓为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略触觉、压觉);在脑干为脊髓丘系。 5、经内囊的位置:内囊后肢丘脑中央辐射 6、中枢投射:上肢——中央后回中部;下肢——中央后回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7、传导途径:皮肤痛温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I级)——后根——脊髓后角固有核(II)——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脑干脊髓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III级)——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8、损伤分析 (1)白质前连合交叉平面以上损伤,对侧功能障碍。颈膨大平面以上损伤出现对侧上下肢感觉障碍;颈膨大平面以下损伤出现对侧下肢感觉障碍。 (2)白质前连合交叉平面以下损伤,同侧功能障碍。 二、躯干和四肢浅深觉传导通路 1、三级神经元胞体位置:脊神经节(I级)、薄、楔束核(II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III 级)。 2、交叉部位:延髓内侧丘系交叉; 3、功能: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4、传导束:在脊髓为薄、楔束;在脑干为内侧丘系。 5、经内囊的位置:内囊后肢丘脑中央辐射 6、中枢投射:上肢——中央后回中部;下肢——中央后回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7、传导途径:皮肤本体觉、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I级)——后根——脊髓后索:薄、楔束——延髓的薄、楔束核(II)——内侧丘系交叉——对侧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III级)——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8、损伤分析 (1)交叉平面以上损伤,对侧功能障碍。 (2)交叉平面以下损伤,同侧功能障碍。 三、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1、三级神经元胞体位置:三叉神经节(I级)、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II级)、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III级)。 2、交叉部位:脑桥和延髓内二级纤维交叉到对侧; 3、功能:传导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 4、传导束:在脑干为三叉丘系。 5、经内囊的位置:内囊后肢丘脑中央辐射 6、中枢投射:中央后回下部。 7、传导途径:皮肤痛温觉感受器——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I级)——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II)——交叉——对侧三叉丘系——脑干——背侧丘脑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教学内容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各级中枢→大脑皮质→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感觉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肌 肌腱 关节 2°神经元丘系交叉3°三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 〈○〈○ 薄、楔束核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的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2. 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肌C8~L3)脊髓小脑后束 肌腱〈○ 关节~Ⅶ外侧部)同侧或对侧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旧皮质 小脑上脚

(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四肢〈○ 皮肤,Ⅳ~Ⅶ层上升1~2个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压觉) 3°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中、上部 〈○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经内囊后肢中央旁小叶后部 2.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2°神经元 〈○ 2°neuron 三叉丘系3°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下部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囊后肢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 视觉传导通路 1°神经元2°神经元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节细胞 视交叉→视束3°神经元视辐射 〈○距状沟两侧的视区 鼻侧半纤维交叉,颞侧半不交叉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 视觉传导通路损伤后的表现 损伤部位临床表现左右t 一侧视神经该眼视野全盲 视交叉中央部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桶状视野) 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侧视野鼻侧半偏盲 一侧视束(视辐射、视区)双眼病灶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系解笔记(传导通路)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目的要求: 1.掌握躯体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头面部浅感觉、视觉和瞳孔对光反射的传导通路,锥体系的组成,锥体束的组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的起止、行径特点、功能及受损后的症状。 2.熟悉躯体和四肢浅感觉,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所引起的视野缺损,上、下运动神经元的位置。 3.了解听觉传导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不同部位受损时的瞳孔变化,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比较,锥体外系的概念。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Conductive pathway of nervous system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Sensory (ascending) pathways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Motor (descending) pathways 感觉传导通路Sensory pathways 感觉传导通路Sensory pathways 感觉类别感觉器 浅感觉皮肤、粘膜 (痛、温、触、压觉) 深感觉肌肉、肌腱、关节 (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 视觉视网膜上感光细胞 听觉螺旋器 平衡觉壶腹嵴、橢圆囊斑、球囊斑 嗅觉嗅粘膜 味觉味蕾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1.本体感觉的含义 2.躯体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传导至大脑, 引起意识性感觉. 3.躯体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至小脑, 不产生意识性感觉, 只是反射性调节躯干、四肢的肌张力和协调运动, 以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 (一)躯体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丘脑腹后外侧核Central radiation of thalamus 薄束核 楔束核 脊神经节 薄束楔束 (二)躯体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略)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Ⅷ层②中央后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中央辐射Central radiation of thalamus 丘脑腹后外侧核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前、侧束 脊神经节 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和浅感觉传导通路的异同: ●传导路的交叉: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 ●传导路由三级神经元完成,经过两次换元,从第二次换元起路径同. 中枢突 丘脑腹后内侧核③ 中央后 三叉丘系 丘脑中央辐射Central radiation of thalamus 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第十九章 神经传导通路

第十九章神经传导通路第一节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肢深部感觉传导路的交叉部位在 A.脊髓前连合 B.脑桥臂 C.延髓丘系交叉 D.中脑结合臂 E.间脑视交叉 2.本体感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A.薄束核和楔束核 B.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C.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D.丘脑前核 E.丘脑底核 3.四肢的精细触觉的传导 A.起始细胞位于后角的背核 B.由薄束,楔束来完成 C.在脊髓交叉到对侧 D.在中脑结合臂交叉

E.起始细胞位于胶状质 4.头面部的痛温觉传导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A.脊神经节 B.三叉神经节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三叉神经脑桥核 E.三叉神经中脑核 5.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中的第二级纤维 A.经脊髓白质后连合 B.经脊髓白质前连合 C.经延髓的腹侧 D.经脑桥的腹侧 E.以上都不是 6.内侧丘系 A.发自脊髓胸核 B.发自薄束核和楔束核 C.是非意识性传导纤维 D.发自脊髓固有核 E.传递xx、痛觉 7.内侧丘系终止于丘脑的 A.腹后内侧核

B.腹前核 C.背内侧核 D.腹外侧核 E.腹后外侧核 8.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 A.脊神经节 B.胸核 C.丘脑腹外侧核 D.下橄榄核 E.以上都不是 9.意识性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A.薄束核和楔束核 B.后角固有核 C.胸核 D.丘脑腹后外侧核 E.以上均不是: 10.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 A.脊神经节 B.脊髓后角固有核 C.胸核 D.下橄榄核

E.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 11.头面部的触觉传导至 A.三叉神经脊束核 B.三叉神经中脑核 C.三叉神经脑桥核 D.脊神经节 E.三叉神经运动核 12.颈以下浅感觉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A.背侧丘脑背内侧核 B.背侧丘脑腹前核 C.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D.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E.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13.头面部浅感觉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A.腹前核 D.底丘脑核 C.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D.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E.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14.下列关于皮质脊髓束的说法,哪项错误A.经内囊后脚的前部

关于视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视觉传导通路的实验

关于视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视觉传导通路的实验 实验题目:关于视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视觉传导通路的实验 实验目的:1、复习视觉器官的基本结构; 2、掌握视觉形成的基本通路。 实验内容:观看视觉器官及视觉传导通路的挂图、模型。 实验结果:掌握了视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视觉传导通路。现报告如下: 1、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视网膜的厚度只有0.1-0.5mm,但结构十分复杂。它的主要部分在个体发生上来自前脑泡,故属于神经性结构,其中细胞通过突触相互联系。主要分成两层:外层为色素细胞层,内层主要为位于后2/3部分、具有感光功能的视部,视网膜视部有外向内主要分成感光细胞层(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 从靠近脉络膜的一侧算起,视网膜最外层是色素细胞层;这一层的来源不属神经组织,血液供应也来自脉络膜一侧,与视网膜其他层接受来自视网膜内表面的血液供应有所不同。色素细胞层对视觉的引起并非无关重要,它含在黑色素颗粒和维生素A,对同它相邻接的感光细胞起着营养和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是除了色素层可以遮继来自巩膜侧的散射光线外,色素细胞在强光照射视网膜时可以伸出伪足样突起,包被视杆细胞外段,使其相互隔离,少受其他来源的光刺激;只有在暗光条件下,视杆外段才被

暴露;色素上皮的这种活动受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控制。 此层内侧为感光细胞层。在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作动物,感光细胞分视杆和视锥细胞两种,它们都含有特殊的感光色素,是真正的光感受器细胞。视杆和视锥细胞在形态上都可分为四部分,由外向内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作用。视杆和视锥细胞在形成上的区别,也主要在外段它们外形不同,所含感光色素也不同。视杆细胞外段呈长杆状,视锥细胞外段呈圆锥状。视杆细胞中的感光物质主要是视紫红质,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红醛,在亮处分解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这是可逆反应,平衡点取决于光强,所以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不能区分颜色,对细小结构分辨率差;视锥细胞则分别含有视红、视蓝、视绿三种视锥色素,对物体的细小结构和颜色有高度的分辨率。现将它们的比较呈现如下: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 分布视网膜周边区视网膜中部,尤其黄斑 光敏感度高低 光分辨率低高 辨色无有 视色素视紫红质红、绿、蓝三种视色素 功能暗视觉明视觉 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层内的双极细胞发生

人体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 本体感觉:肌、腱、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因位较深,又称深部感觉。此外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 非识性本体感觉(反射性本体感觉):传至小脑,不产生本体感觉的意识,反射性调节骨骼肌的张力和协调运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 意识本体感觉:传至大脑皮质,产生意识性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皮肤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纹理粗细等感觉。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脊神经节 由三级神经元构成,细胞体位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丘脑腹后外侧核 骨骼肌 肌腱 关节 皮肤 二、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传导通路 脊神经节 由三级神经元构成,细胞体位于脊髓Ⅰ、Ⅳ~Ⅶ层 丘脑腹后外侧核 躯干和 四肢的 皮肤 (后角固有核) (二)头面部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传导通路

三叉神经节 由三级神经元构成,细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脑桥核 丘脑腹后内侧核 头面部 皮肤和 粘膜 三叉神脑桥核 中央后回 的下部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一)视觉传导通路 双极细胞 由三级神经元构成节细胞 外侧膝状体 1、视野visual field:眼球固定不动向前平视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视野。鼻侧半视野的光线投射到颞侧半视网膜,颞侧半视野的光线投射至鼻侧半视网膜,上半视野的光线投射到下半视网膜,下半视野的光线投射至上半视网膜。 2、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所引起的视野症状 ①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眼视野全盲 ②视交叉中央部(交叉纤维)损伤:双侧眼颞侧视野偏盲 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侧眼鼻侧视野偏盲 ④一侧视束、视辐射或视觉中枢损伤: 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同侧眼鼻侧视野偏盲和对侧眼颞侧视野偏盲) (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眼的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光照侧眼的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知识分享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传 导通路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教学内容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各级中枢→大脑皮质→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感觉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肌 2°神经元丘系交叉3°三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 〈○〈○ 薄、楔束核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经内囊后肢 2. 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肌脊髓小脑后束 肌腱 ~Ⅶ外侧部)同侧或对侧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旧皮质小脑上脚

(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躯干、1°神经元中枢经后根突入脊髓2°神经元 〈○ 皮肤脊神经节脊髓第Ⅰ,Ⅳ~Ⅶ层上升1~2个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压觉) 3°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中、上部 〈○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经内囊后肢中央旁小叶后部

2.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2°神经元 头面部皮肤1°神经元中枢突进入脑桥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 〈○ 口鼻腔粘膜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2°neuron 三叉丘系3°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下部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囊后肢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 视觉传导通路 1°神经元2°神经元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节细胞 视交叉→视束3°神经元视辐射 〈○ 距状沟两侧的视区 鼻侧半纤维交叉,颞侧半不交叉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 视觉传导通路损伤后的表现 损伤部位临床表现左右t 一侧视神经该眼视野全盲 视交叉中央部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桶状视 野)

神经传导通路(借鉴参照)

人体解剖学教案 第19 次课授课时间:2012年12月18日教案完成时间:2012.11.18 课程名称人体系统解剖学年级2012 专业层次临床医学五年制 教员杨向群专业技术职 务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大班课 授课题目(章、节) 神经传导通路Neuropathways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基本教材:张传森,等主编. 《模块法教学-人体系统解剖学》2012.6,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的概念,掌握主要感觉传导路、运动传导路的途径。注意纤维的交叉部位。重点: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视觉和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锥体系的概念,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 1. 感觉传导路:本体感觉、浅感觉、视觉、听觉传导路,50分钟; 2. 运动传导路35分钟。 3.小结5分钟。 4. 病例讨论:30分钟。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学组长(主讲教员)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 配

神经系统内存在着两大类传导通路,即感觉(上行)传导通路和运动(下行)传导通路。一方面,经过周围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传来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最后传至大脑皮质,产生感觉。另一方面,由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纤维,经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支配周围躯体和内脏效应器。总的来说,它们分别是反射弧组成中的传入部和传出部。 上行(感觉)传导路: 感受器→周围神经→中枢(数次中继后)→大脑皮质 下行(运动)传导路: 大脑皮质→脑干或脊髓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效应器 复习大脑皮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定位。 复习脑干和脊髓内重要的传导束。 学习传导路过程中需掌握: 1.传导路的性质和作用; 2.传导路的名称; 3.传导路交换神经元的次数、部位; 4.传导路交叉的次数、部位; 5.起始与终止部位,感受器或效应器; 6.损伤后出现的症状表现。 一、感觉传导路 (一)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传导路proprioceptive sensory pathway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因其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本体感觉传导通路除传导深部感觉外,还传导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间距离和物体的性状及纹理粗细等。 1. 感受器 躯干四肢肌、腱、骨膜、关节等处的深部感觉感受器,如游离神经末梢、肌梭、腱梭、精细触觉感受器。 2. 神经元:三极神经元 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内大型假单极细胞 第2级神经元:薄束核、楔束核 第3级神经元: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5’ 从感觉的种类引引出传导路 55’

视觉传导通路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眼球视网膜视神经部最外层的视椎细胞核视杆细胞为光感受器细胞, 中层的双极细胞为第1级神经元, 最内层的节细胞为第2级神经元,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汇集成视神经。视神经由视神经管入颅,形成视交叉后,延为视束。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鼻侧半的纤维交叉,加入对侧视束,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布交叉,进入同侧视束。因此,左侧视束内含有来自两眼左侧半的纤维,右侧视束内含有来自两眼右侧半的纤维。视束绕过大脑脚向后,主要终止于外侧膝状体。 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外侧膝状体内,由外侧膝状体核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端脑矩状沟上下的视区皮质(纹区),产生视觉 视束中尚有少数纤维经上丘臂终止于上丘核顶盖前区。上丘发出的纤维组成顶盖脊髓束,下行至脊髓,完成视觉反射。顶盖前区发出纤维到中脑动眼神经副核,构成瞳孔对光反射的一部分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光照一侧眼的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侧的反应成为直接对光反射,光未照射一侧成为间接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入下: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听觉传导通路 听觉传道通路的第1级神经元为蜗神经节内的双极神经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起,在延髓和脑桥交接处入脑,止于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 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发出纤维大部分在脑桥内形成斜方体并交叉到对侧至于橄榄核外侧折向上行,形成外侧丘系外侧丘系的纤维经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大多数止于下丘,其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止于大脑皮质颞横回的听觉中枢。 少数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的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外侧丘系;还有一些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在上橄榄核交换神经元,然后加入同侧的外侧丘系。也有少数外侧丘系的纤维直接止于内侧膝状体。因此听觉冲动是双向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明显症状,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致听觉障碍。 听觉的反射中枢在下丘。下丘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上丘,再由上丘内神经元发出纤维,经顶盖脊髓束下行至脊髓的前角细胞,完成听觉反射 大脑皮质听觉区还可以发出下行纤维,经听觉通路上的各级神经元中继,影响内耳螺旋器的感受功能

各种传导通路汇总

传导路 传导通路分上行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和下行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 、上行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 1、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的肌腱关节等处的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周围突-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节)-中枢突-后根的内侧部-薄束和楔束-第二级神经元(薄束和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第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回。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下部和下肢的肌腱关节等处的深部感受器-周围突-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节)-中枢突-脊髓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后角的胸核-同侧外侧索-脊髓小脑后束-小脑下脚-旧小脑皮质 腰骶膨节段第V-VII层外侧部-部分交叉-脊髓小脑前束-小脑上脚-旧小脑皮质。

上肢和颈部的本体感觉的第二级神经元在颈膨大第VI-VII层和延髓的楔束副核-楔小脑束(相当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吻侧束(相当脊髓小脑前束)-小脑下脚-旧小脑皮质。 2.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的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皮肤内的感受器-中枢突-后根外侧部(痛、温觉)-第二级神经元(脊髓第IIVV层后角固有核)-斜越1-2脊髓节段或交叉前上升1-2节段-交叉-脊髓丘脑侧束-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内囊枕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后根内侧部(粗略触觉)-交叉到对侧脊髓丘脑前束-在延髓中部与侧束相融合形成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侧束的纤维排列由外向内:骶、腰、胸、颈。

头面部的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口鼻腔粘膜的浅部感受器-周围突三叉神经的感觉支-第一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中枢突-三叉神经感觉根-升支(触压觉)和降支(痛温触觉) -第二级神经元(脑桥三叉神经脊束感觉主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交叉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