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评价与更新程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识别、更新公司经营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危险源及评价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的方法、标准。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与更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dt ISO14001:2004)

GB/T2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dt OHSAS18001:2007)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GB/T 24001-2004(idt ISO14001:2004)和GB/T28001-2007(idt OHSAS18001:2007)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重要环境因素: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重大危险源:违反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要求或潜在发生可能导致较大事故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及这些情况的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4 职责

4.1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

4.2 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全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表、危险源识别表进行汇总、收集及登记,技术中心负责识别新工艺产生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各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识别新设备、新设施产生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

4.3 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全公司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评价,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源。

4.5 总经理负责批准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源。

5 管理内容和方法

5.1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评价要求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应覆盖公司所有的活动、产品、服务和人员、

设备,同时要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应包括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社区影响及资源、能源消耗等环境问题和机械、电能、化学、热放射、人机工程、生物等方面的危害。

5.1.1 每年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各部门内审员对全公司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表》、《危险源识别表》。

5.1.2 由安全环保部负责汇总识别表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并进行评价,识别出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

5.2 环境因素的评价

5.2.1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评价采用是非判断法和三因子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

5.2.1.1是非判断法

当出现以下现象即为重要环境因素:

D:资源能源消耗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E:不符合法规及标准要求;

F:相关方多次合理抱怨;

G:潜在的环境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后果严重;

H:产品未达到企业标准中要求的环境指标的因素;

I:对相关方可能施加影响的。

5.2.1.2三因子评价法

不属于是非判断原则判定范围内的环境因素,采取三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评价从排放频率(a),排放数量(b)相关方关注程度(c)三方面考虑,评价参数为X=a×b×c,见表1。

表1

排放频率 a 排放数量 b 相关方关注程度 c 一年不到一次 1 排放数量少 1 不甚关注 1 每年~每月一次 2 排放数量较少 2 一般关注 2 每月~每周一次 3 排放数量中等 3 极度关注 3 每周~每天一次 4 排放数量较大 4 区域性极度关注 4

5 排放数量大 5 社会极度关注 5 每天一次~持续排

评价结果:当X≥30时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5.2.2 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由安全环保部汇总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5.2.3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返回有关单位,涉及单位按照清单要求进行管理方案、程序运行和相应的应急措施控制。

5.3 危险源评价

5.3.1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危险源评价采用是非判断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相结合的方法。

5.3.1.1是非判断法

当出现以下现象即直接判为重大危险源:

A:不符合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B:直接观察到存在重大潜在风险(火灾、爆炸、严重泄露等);

C:曾发生过重大事故,尚无合理措施;

D:相关方合理反复抱怨或迫切要求的。

5.3.1.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LEC法即根据D=L.E.C值的大小半定量的判断作业环境的危险性大小,从而确定其危险等级,对超过界限(企业根据实际制定)值的风险进行重点控制。事故或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见表2)

表2

事故或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

完全可能,可被预料到10

相当可能 6

可能但不经常 3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

极不可能0.2

实际不可能0.1

5.3.1.2.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见表3)

表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10

每日一次或数次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6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3

每月暴露一次 2

每年一次或数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1

非常罕见的暴露0.5

5.3.1.2.3 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C)

表4

后果的严重程度分数值

灾难性的:可能导致许多人死亡100

40

非常严重:可能导致数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

严重:可能导致1人死亡或较大财产损失15

一般:可能导致暂时性重伤或伤残7

轻微:可恢复的伤害 3

引人注意:不利安全健康 1

5.3.1.2.4 危险程度大小(D)

某一危害程度大小,由上述3个方面评价得分的乘积来表示,即D=L ×E×C,得分越高,说明其危险性越大,反之亦然,危险性D得分超过(含)70分的危害视为重大危害。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由安全环保部汇总成《重大危险源清单》,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5.3.1.2.5 重大危险源控制

重大危险源清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反馈相关单位,涉及单位须按照清单要求进行管理方案、程序运行和相应的应急措施控制。

5.4 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更新原则

5.4.1 一般情况每年更新一次,具体办法见5.1、5.2、5.3。

5.4.2 当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更或修改时,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更新。

5.4.3 当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和重大危害事故后及时进行更新。

5.4.4 新、扩、改项目或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生产工艺、设备发生改变时进行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更新。

5.4.5 其它原因引起环境因素及危害变化时也需要进行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更新。

6 记录保管

6.1 由安全环保部负责保存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记录的各种表单。

6.2 由各单位负责保存本单位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识别评价记录的各种表单。

7 记录

《环境因素汇总表》 RE-4.3.1-01 《危险源汇总表》 RE-4.3.1-02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RE-4.3.1-03 《重大危险源清单》 RE-4.3.1-04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全面识别和辨识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汇总并评价,以便判定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 2.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的审批。 3.2 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评审、确认、评价以及制定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的措施计划。 3.3 各部门负责按要求对本部门所属范围、人员、设备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汇总并进行控制。 3.4各二级单位负责各单位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4.1.1 每年第一季度,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工作。 4.1.2 各部门负责按照要求从产品生产组织投入和产出过程中识别出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从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的污染、噪声的影响、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相关方的影响、当地其它环境问题及社区问题等若干方面识别出所有环境因素。识别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4.1.3 各部门负责按作业区域、工艺流程对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作业环境不良等关注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过程要特别关注“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辨识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应考虑: a)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d)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1.1 最大限度地识别出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 1.2 最大限度地识别出供方/承包方在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 1.3 评价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确保其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并为体系建立和运行提供依据。 2范围 对公司XX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全过程活动存在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辨识及更新,环境因素识别及危险源辨识必须覆盖所有的活动、区域、人员和设施。 3 定义或术语 3.1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它的一般表述形式:名词+动词,如污水排放、化学品泄漏、煤气爆炸等。 3.3重大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的因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给外界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变化。它与环境因素为因果关系,环境因素为因,环境影响为果。 3.4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5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6 供方/承包方:提供产品、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4 职责

4.1 EHS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各部门辨识及评价结果的审批以及公司重要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最终确认。 4.2 XX部负责组织、策划全公司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工作,汇总、核实各部门辨识、评价结果,查看是否遗漏,并组织评价确定公司重要环境因素、重大的风险因素。 4.3 各部门经理组织成立本部门的因素辨识评价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本部门范围内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并将辨识与评价结果报XX部。 5 程序内容 5.1 辨识和评价的范围、类别 5.1.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 所有工序和岗位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 (包括供方/承包方和参观访问者、实习人员) 的 活动; c) 作业场所内的所有物料、装置和设施(本公司的以及由外部所提供的); d) 供方/承包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5.1.2 危险源的类别 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危险源: a) 物理性危险源; b)化学性危险源; c)生物性危险源; d)心理/生理性危险源; e)行为性危险源; f)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5.1.3环境因素辨识的范围 公司范围内所有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包括生产工艺、基础设施、检验测试、原料采购、设备更新、维修保养、包装、运输、产品使用、服务等全过程的信息。 5.1.4 环境因素的类别 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考虑环境因素:

关于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关于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目的 为了使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并持续改进,对所有活动及服务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与评价,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因素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1.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及服务所产生的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有关的危险源、环境因素的二次辨识、评价活动。 2. 不适用于本公司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初始辨识、评价。 第三条职责 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审核与批准。 2. 全公司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分为二级管理。公司负责对本单位辨识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本项目辨识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3. 公司安保科是本办法的主控部门,负责指导公司各业务部门、项目经理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调查评价,并汇总调查评价结果,编制并发放《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指南)》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指南)》;负责组织评价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经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到各业务部门与各项目经理部。 4. 公司安保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针对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 公司安保科每三年定期组织机关各相关部门和所属各单位,更新识别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并对出现本规定(第五条、㈡、2.⑴)情况时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更新评价。 6. 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对本单位办公楼或办公场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7. 公司技术质量科负责对推广“四新”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和环境破坏进行评估。 8. 公司机关各业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分管业务工作范围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并分别报安保科汇总。 9. 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指南)》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指南)》负责对本项目施工生产、办公、生活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二次识别、评价。项目工程部门负责编制健康安全和环保的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项目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第四条识别和评价方法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DOC)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

1.0目的 为全面有效指导核电事业部下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项目部)对所在施工作业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制定,最终达到降低HSE风险,持续改进HSE管理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事业部本部及各项目部在工程建造期间的危险源和环境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 3.0参考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核电工程事业部《HSE管理手册》(HXNPD-GM-HSE-999,B版) 4.0责任 4.1本部安全部 ◆负责对本程序编制、修订和解释,并指导各项目部开展风险和环境因素识别、 评价及控制管理; ◆负责建立事业部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辨识清单; ◆负责对各项目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控制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4.2本部其他部门 ◆负责组织对本职能部门工作中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 4.3各项目部 ◆负责对本项目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 落实控制措施;特别是针对重大风险的分项工程/活动制定高风险专项安全控 制措施,并进行监督; ◆提供必要的人员、设施和其它资源以有效执行该程序。

5.0程序 5.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5.1.1危险源识别 (1)危险源识别评价单元及辨识小组 ◆项目部应根据组织规模划分危险评价单元。划分危险评价单元时,如有固定工 作场所的按工作场所划分,无固定工作场所的按施工工序划分; ◆项目在施工阶段,项目部成立“三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小组:项目部级危险 /危害因素辨识小组、施工队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小组以及工段级危险/危害因 素辨识小组。各级危险源辨识小组由工程、技术、安全等专业人员组成,根据 所管辖区域和施工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 ◆对危险/危害辨识小组成员要进行系统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原理及专业知识的 培训,使其具备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的能力; ◆对危险性高、辨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评价区域,要对辨识小组成员进行具有针 对性的专项培训。 (2)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项目部各级危险辨识小组在识别作业风险和危害因素时要求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质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雇员、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生产作业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含单位所有或租赁使用的); ◆存在重大风险的分项工程/活动; ◆从事高风险作业活动的人员;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符合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有关规定。 (3)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方法可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事件树、故障树等方法。 5.1.2危险源评价方法 项目部各级风险辨识小组对辨识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价要联系生产实际,参照已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进行,既要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发生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现场施工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控制,以实现环境保护,减少环境影响,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生产过程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3、职责 3.1 质量部是本程序的主控部门 负责对全公司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汇总、评价,应编制《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确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 3.2 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销售部、人事部、工艺维护部 负责公司办公、生产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准备 4.1.1 开工前,各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工作小组。项目经理组织领导工作小组,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平面布臵、施工工艺、供方及相关方等的要求,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范围应覆盖所有作业场所、施工、生活区域,识别结果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 a、界定施工现场或作业活动、产品和服务; b、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c、确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 4.1.2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接受过专业培训。 4.2 界定活动、产品和服务应考虑 4.2.1 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 4.2.2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4.2.3 设备设施的安装、维护、拆除、运行。

4.2.4 有毒有害材料、物质的贮存、保管、使用。 4.3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分类 4.3.1 运用现场观察法和查阅资料或记录的方法识别生产、作业活动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 4.3.2 工程开工前,质量部结合生产特点,充分识别环境因素,建立《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 4.3.3 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个方面 a、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指固定、例行性且计划中的作业与程序,如生产连续运行。 异常状态:指在计划中,然而不是例行性的作业,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 紧急状态:指可能或已发生的紧急事件,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b、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现在:现在正在发生的、并持续到未来的环境问题。 将来:不可预见什么时候发生且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如:新材料的使用、工艺变化、产品服务、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变化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c、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废物与副产品;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4.4 危险源的辩识与分类 4.4.1 危险源辩识的方法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制度与流程文件 Rules And Process Document —————————————————★———————————————— 工厂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语控制 程序 FM(CX).257B404.01-0-2017 发布时间:2017年 3月6日实施日期:2017年 3月6日 *******有限公司 *************Co.,Ltd

1目的 为最大限度地辨识出产品设计、生产、服务等相关活动中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有效控制,预防以保障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环境/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员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拓陆者工厂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3术语及定义 3.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3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4引用文件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5. 职能职责 6.管理内容及规定 6.1环境因素、危险源辩识实施

6.1.1工厂各单位均应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将辩识结果填入《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危险源辩识评价登记表》(具体模板见附件2、附件3)。 6.1.2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活动要覆盖所有人员、所有设备设施和所有活动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过程(含相关方危险源的辩识)。 6.1.3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应充分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辩识出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正常状态指正常作业过程;异常状态指设备检修、设备停机,日常运行中较少发生但一定存在或可能发生的状态等;紧急状态指压力容器减压阀失灵可能导致爆炸的发生、动用明火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等意外发生的状态。 6.1.4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参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结合车辆、坠落、触电、高热、卷入、重物、中毒、缺氧等八大类别进行辩识,辩识过程关注四个方面,包括人、物、环境和管理因素。 6.1.5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同时还应考虑:所属地域、地质水文、地形、周围环境、道路交通、社区环境、气象条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所属地域内所有建筑物、道路、运输线、装卸区、消防通道、生活区域以及运动场所;事故应急的设备设施,抢救措施及辅助设备设施。考虑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6.1.6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时应从产品工艺设计(选材、确定零部件状态、工序设定)、作业活动及范围、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辩识,开展危险源辩识应有工艺主管、设备设施主管、安全主管参与辩识,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人员应熟练掌握辨识方法。 6.2环境因素、危险源风险评价实施 6.2.1各单位对本单位辩识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评价,初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高度风险危险源清单》(具体模板见附件4)。 6.2.2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6.2.2.1是非判断法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确认为高中度风险危险源。 1)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界定的重大危险源。 2)违反安全生产法律的。 3)有相关方合理抱怨的。 4)潜在的可能产生重大安全影响的。 5)曾发生过事故,相同事故类别重复发生(含职业病或职业中毒)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6.2.2.2 LEC法 L:事故发生可能性按下表判定 L按下表判定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 一、环境因素辨识方法 准备和保存有关的信息(如: 环评报告,厂区平面图,工艺物料流程图和/或工艺流程图,水流管线图等),使用这些信息(用图解法或其它方法)把组织细分成若干部分的活动、工艺、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也包括历次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和评审的反馈。 ⅰ、识别工厂的常规活动和服务(例如:废水处理,绿化服务和垃圾清运等)。 ⅱ、根据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使用专业的评判,识别出在每个区域与重要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并识别出其潜在的环境影响。 A、系统地分析每个区域,根据每个常规环境因素类别(罗列如下),排列出识别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如:稀释剂挥发是属于大气排放一类的特定的环境因素)。 常规环境因素类别: 区域输入: 水的使用 能源的使用 原材料的使用 区域输出: 水体排放 大气排放 固体或液体废物和副产品 气味或噪音 能量释放 B、考虑在正常作业情况,异常情况和潜在紧急情况下及新的开发、新的或更改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C、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 ⅲ、评估这些因素以决定那些对环境具能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A、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环境影响将根据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的情况予以评估。 注: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的情况将根据附录1 - 影响评分表和附录2-影响评分明细表予以评分。 B、使用专业的评判对每个识别出的环境因素,根据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给予1-10范围内的评分。 C、每个环境因素的各影响评分值相乘得到风险值(1-1000)。 D、风险值大于或等于180的环境因素被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如果环境因素的严重度分值大于或等于9,其也同样被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复习课程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本程序依据GB/T19001-2000、GB/T28001-2001、GB/T24001-2004的要求,结合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实际制定。本程序为 Q/GDLR.SC—2007质量安健环一体化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企业标准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 本程序由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程序由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归口管理并负责宣贯解释。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职责 (4) 5工作程序与要求 (4) 6报告和记录 (9) 7相关/支持性文件 (9) 8附录 (9)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生产活动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的管理(包括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实施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范文

锡张高速锡桑公路土建第五合同段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工作安排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高速公路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和路桥建设《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项目实施策划程序》等有关要求,以及业主、监理对项目风险管理的要求,特成立项目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组和制定项目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的目的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是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的开端、基础、主线和核心,它的目的是为项目经理部建立并有效运行施工现场安全环保体系提供各种决策的信息,并为改进安全业绩提供衡量标准。 二、成立项目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组 根据划分作业活动设施区域的有关要求,成立一个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小组,项目经理马鸿为组长,内设四个专项小组,为别为:桥梁策划小组、路面策划小组、项目部及生活区小组等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头一位成员位负责人,各小组人员具体安排如下:

路桥梁策划小组:张国雄张新华杨睿厅张雄飞 路面策划小组: 张江苗得雨王平高晓亮丁建平项目部及工区小组:杨宏李晓芳吴杰陈国魏 三、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有关时间要求 1、组织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工作首次会议,时间2013年5月5日,主持人薛马鸿; 2、由各小组完成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识别和评价工作,并确定项目重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时间2013年5月5日~2013 年5月10日,主持人各策划小组负责人; 3、由安全部汇总各小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清单,列出重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清单,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核; 4、后续工作,完成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保证计划。 四、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的具体程序 详细见附件1《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和附件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五、项目安全环保实施策划有关要求 1、要求对施工过程、部位、场所,按不同施工工序或部位(如打桩、模板支设、吊装、摊铺沥青等工序),按不同场所(如预制厂、仓库、便道、办公区、生活区等场所),逐项寻找和识别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对每个过施工过程和场所内成员、物料、设备、设施、施工方法、作业活动,包括供应商、作业队及其他外来单位的人员、物料、设备、设施、施工方法、作业活动,从正常、异常、紧急三种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文件名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识、评 价和控制程序生效日期 2015年1月6 日 文件编号SEB23G/0/04-04A 页数共13页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识、评价和控制程序 (依据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标准) (依据GB/T28001-2001标准) 受控文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受控号持有人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修改记录 版本号修改页修改内容概要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文件名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识、 评价和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2015年1月6 日 文件编号SEB23G/0/04-04A 页数共7页第1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识、评价和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项目部综合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并持续改进,对所有活动、产品及服务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与评价,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部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项目部办公区域内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有关的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及更新与管理活动。 3 术语和定义 引用集团公司《管理手册》中术语和定义。 4 相关文件或引用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5 职责 5.1 安全质量部 是本程序中有关安全方面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各施工单位上报的有关安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收集备案;确定和编制项目部有关施工安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且实施动态控制。 5.2 工程部 5.2.1是本程序中有关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各施工单位上报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收集备案,确定和编制项目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且实施动态控制。 5.2.2 负责施工中环境因素的辨识及评价工作,对一般环境因素应编制控制措施/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等,并组织实施;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实施控制。 文件名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 识、评价和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2015年1月6 日 文件编号SEB23G/0/04-04A 页数共7页第2页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 度(新编版)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0目的 为全面有效指导核电事业部下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项目部)对所在施工作业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制定,最终达到降低HSE风险,持续改进HSE管理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事业部本部及各项目部在工程建造期间的危险源和环境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 3.0参考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充分辨识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评价其风险程度和环境影响,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以降低风险级别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国电山西平鲁风电项目一期工程范围内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所有场所及活动过程。 3.依据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idt ISO14001:200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与监理业务有关的国家、地方法规。 4.职责 4.1 安全工程师负责组织项目各管理人员辨识、主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汇总业主项目部辨识、评价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资料。 4.2各部门部负责辨识、主要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4.3项目监理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外,同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也要辨识,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危险源要实施监控。 5.工作程序 5.1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方法 项目监理部主要通过现场调进的方法来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时,应包括活动、产品、服务的全过程并应考虑同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环境影响和风险特征。 5.1.1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项目监理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个方面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批计划中的例行性的作业条件下产生的环境因素。 异常状态:批计划中的非例行性的作业条件下产生的环境因素。 紧急状态:批可能预见或已发生的紧急事件。 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现在:现在正在发生的并持续到未来的环境问题。 将来:不可预见的对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环境问题,如:新材料的使用、工艺的变化、产品服务、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可能带来得环境问题。 七个方面: a.向大气的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 固体废弃物 土地污染 火灾性和爆炸性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其它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密级:□秘密□机密□绝密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文件会签表 说明: (1)本程序文件知识产权属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部所有,未经授权许 可或批准,不得对项目部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任何外部组织或个人擅自获取、使用、转让本程序文件的行为均属侵权。 (2)本程序文件执行解释权在安质部。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在房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防腐保温工程、公路路桥、公用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得到及时识别、评价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策划和更新管理。 3 术语 3.1 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重要环境因素 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 健康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的身体、精神、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的条件和因素。 3.6 危害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3.7 危害因素辨识 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8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9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

一、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关注点 1.生产活动:按照生产工序流程对每个步骤进行识别(含库房) 2.办公区域 3.相关方的活动:原材料供应(原材料中的危害物质)、保洁、食堂、运输、 员工宿舍、外来人员(参观者、咨询服务人员、送货、电梯维修、中央空调维修及保养的人员及活动等)进入工作场所等(此部分识别的方法:建立相关方名录后根据相关方活动的特点进行识别) 4.工作场所外的活动,如:销售人员上门售后服务、出差人员的交通风险 5.工作场所附近,由公司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如:在我 们厂区内的其他公司的生产活动对我们的环境、安全的影响(如生产化工产品、塑胶制品) 6.公司厂区外附近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我们的环境、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的 危险源 7.人的行为与能力,如设备的操作台高,与部分员工的身高不匹配、设备 操作是外文模式、长期站立工作或弯腰工作 8.公司及其他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如:公司将要建一条新的 生产线、生产新的产品、现有的产品生产需要更换材料、设备(这些活动已经发生,或还没有发生,但已经有计划了,就应该提前识别) 二、区域 1.公司的所有工作场所(包含试验室、库房、生产车间、办公区域) 2.员工宿舍、食堂(健康证、污水排放) 3.出差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旅游不算)的危险源识别

4.厂区内的其他公司的 5.厂区外附近的企业 6.如果在厂区内有建筑施工,其活动 三、公共因素(既是环境的,也是安全的) 火灾、爆炸、原材料采购时有害物质 四、容易忽视的方面 1.中央空调维修时拂里昂的收集与处置、中央空调的电能消耗(排风机、热交换)这是属于环境因素方面的,做时可参考中央空调的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 2.原材料采购时有害物质对员工的伤害 3.配电房、消防池(没水或少水、水泵损坏) 4.大型公共场所如:公司俱乐部 5.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主要是危险源) 6.能源、资源的消耗如:纸张、水、电、气、材料 7.报警装置、应急灯异常或没有安装 8.家属、小孩误闯工作区域或危险场所的造成的伤害(因为我们厂区内住宿有家属、小孩) 9.环境因素的描述是名词+动词如:噪声排放、粉尘排放、油抹布废弃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 目的 通过建立和保持此程序,对本项目在建筑施工活动、过程和服务中的危害和危险进行辨识并评价,确定出重大危险因素,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定期识别并评价重大危险因素,实现对重大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有效控制。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建立并达到有效运行。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项目在建筑施工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必须施加影响的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2.引用标准和文件 2.1.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2.2.《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质量标准》 2.3.天津项目管理公司《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汇编》 2.4.天津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手册》 4 . 目标、指标

达到市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5. 职责 5.1项目执行经理: -------审批重大危险因素,经理部负责组织本项目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与 风险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5.2 现场经理: -------领导工程部负责对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确认、汇总、 核定,编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组织有关人员对危害和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重大 危险因素。 5.3 行政部: -------负责识别公司总部的危险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 识评价表》,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5.4 业务相对独立的专业部门(材设部:;机电部:)负责与部门责任相关的危害辨识与 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6. 工作程序 6.1工程部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 6.2行政人事部对生活区、办公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 6.3经理部组成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并开展本项目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 6.4参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主要人员提前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