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8章 免疫制剂和疫苗

第18章 免疫制剂和疫苗

第18章 免疫制剂和疫苗
第18章 免疫制剂和疫苗

第18章免疫制剂和疫苗

18.1 疫苗 (2)

18.1.1 主动免疫 (2)

18.1.1.1 减毒活疫苗 (2)

18.1.1.2 灭活疫苗 (2)

18.1.1.3 重组疫苗 (3)

18.1.2 被动免疫 (3)

18.2 免疫接种 (3)

18.2.1 免疫程序 (3)

18.2.1.1 儿童免疫程序 (3)

18.2.1.2 成人免疫程序 (6)

18.2.2 免疫接种的接种时间和间隔 (6)

18.2.2.1 抗体—疫苗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6)

18.2.2.2 不同疫苗的不同时接种 (6)

18.2.2.3 同一种疫苗不同剂次的时间间隔 (7)

18.2.2.4 疫苗的剂次效应关系 (7)

18.2.3 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 (7)

18.2.3.1 免疫接种的禁忌证 (7)

18.2.3.2 免疫接种的慎用证 (8)

18.2.3.3被误认为是免疫接种禁忌证的情况 (10)

18.2.4免疫制剂和疫苗的储藏和使用 (11)

18.2.5 接种前告知 (11)

疫苗 (12)

18.3 免疫制剂 (30)

18.3.1 免疫球蛋白 (30)

18.3.1.1 同源人类抗体/免疫球蛋白 (30)

18.3.2 同源人类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31)

18.3.2 抗血清 (34)

18.4 国际旅行 (39)

18.4.1 免疫防护 (39)

18.4.2 食品卫生 (40)

18.1 疫苗

疫苗和免疫制剂是生物制品的一个类别。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免疫学是应用疫苗和免疫制剂的理论基础。免疫是人体容纳自身物质,消灭外来物质的能力。由于大多数微生物被免疫系统鉴别为外来物质(异物),因而这种识别能力为人体提供了针对传染病的保护作用。对微生物的免疫通常由其相对应的抗体显示出来。免疫一般具有高度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种或一组密切相关的生物体。获得免疫有两种基本机制——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8.1.1 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抗体)和细胞免疫,是由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保护力。

18.1.1.1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来源于“野生”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的致病力通常在实验室通过传代培养而被削弱。目前应用的减毒活疫苗包括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乙脑活疫苗、水痘疫苗等。减毒活疫苗通常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但是没有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持续时间长。

18.1.1.2 灭活疫苗

全细菌和全病毒灭活疫苗

全细菌和全病毒灭活疫苗是细菌、病毒或立克次体等病原体的培养物,经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后制成,已丧失致病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如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百日咳菌苗、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等。

组分疫苗

组分疫苗包括蛋白质疫苗和多糖疫苗。

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类毒素是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工艺制成,这类可溶性抗原通常需要加入佐剂(如氢氧化铝)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原性,

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

多糖疫苗包括纯化疫苗和结合疫苗。纯化疫苗由来自细菌的纯化了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如流脑多糖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结合疫苗是将多聚糖用化学方法与蛋白质连接而得到的疫苗,这种连接使多糖成为更有效的疫苗,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18.1.1.3 重组疫苗

疫苗抗原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这些制品有时被称作重组疫苗。乙肝疫苗是通过将乙肝病毒的基因片断插入到酵母细胞的基因里而生产出来的。改良的酵母细胞在它生长时表达出纯的乙肝表面抗原。活伤寒疫苗(Ty21a)是通过基因改良使沙门氏伤寒细菌不再致病。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减毒流感活疫苗在鼻咽部黏膜有效繁殖,在肺组织中不繁殖。

18.1.2 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是将抗体从人或者动物输入到其他人或动物获得。被动免疫可在短时间内为免疫对象提供足够数量的抗体以得到针对一些感染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持续时间很短,常在数周或者数月内逐渐消失。因此被动免疫通常需要多次重复接种。

18.2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之一,是指利用免疫制剂和疫苗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疾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达到保护机体,预防和控制针对疾病的目的。

18.2.1 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指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疾病需要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次序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免疫起始月(年)龄、接种针次、针次之间的时间间隔,加强免疫及几种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免疫程序包括儿童免疫程序、成人免疫程序、特殊健康人群的免疫程序等。

18.2.1.1 儿童免疫程序

儿童免疫规划程序

注:1. 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g/ml。

2. 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程序说明:

(1)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

①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

②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

③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

(2)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

(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4)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对已知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倡新生儿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自费接种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

(5)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6)麻风腮疫苗(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麻风腮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腮疫苗,麻风腮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当发生局部麻疹流行而且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时,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对象儿童可以提前到6月龄,但该剂次麻疹免疫不计入其常规免疫,在该儿童8月龄以后,再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注射1剂次麻疹疫苗。

(7)如需同时接种≥2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次最多只能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

(8)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儿童应尽早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①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②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③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12岁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

④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

⑤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含强化免疫等)的儿童,应补种完成2剂次。

⑥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PPD试验阴性者补种,≥4岁儿童不予补种。

其他非常规儿童使用疫苗的接种程序详见第三部分“疫苗”。

18.2.1.2 成人免疫程序

目前成人可以接种的疫苗有破伤风-白喉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狂犬病疫苗等10多种。

育龄期妇女慎用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风疹疫苗;生育期妇女应该检测风疹抗体,血液筛查阴性的个体应该接种风疹疫苗。怀孕或者打算在4周内怀孕的妇女不应该接受风疹疫苗接种。

18.2.2 免疫接种的接种时间和间隔

接种疫苗的时间和间隔是正确使用疫苗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18.2.2.1 抗体—疫苗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灭活抗原受循环抗体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它们可在输入抗体之前、之后或同时接种。抗体(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同时接种可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暴露后预防,如乙肝、狂犬病和破伤风。

先接种活疫苗,在使用抗体之前必须至少等待2周(即一个潜伏期)。麻疹疫苗病毒对循环抗体最敏感,脊髓灰质炎和轮状病毒疫苗受影响最小。

如果在接种MMR或水痘疫苗之前使用了抗体,为了降低和减少抗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必须等到抗体消退后再注射疫苗。

18.2.2.2 不同疫苗的不同时接种

两种减毒活疫苗,至少应间隔4周接种,这是为了减少和消除先注射的疫苗对后注射疫苗的干扰。口服活疫苗可以在接种其中一种之前或之后的任何时间接种另一种疫苗。所有其他由两种灭活疫苗组成的联合疫苗或者活疫苗(注射或口服)与灭活疫苗都可相互在接种前后任何的时间

接种。

18.2.2.3 同一种疫苗不同剂次的时间间隔

增加多剂次疫苗不同剂次的间隔不降低疫苗的效果;减少多剂次疫苗不同剂次的间隔可干扰抗体反应和降低保护作用。

18.2.2.4 疫苗的剂次效应关系

减毒活疫苗单剂次一般产生长期持久的免疫;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或多剂次),并需要定期加强保持免疫。

18.2.3 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

免疫接种的目的是针对某些特异性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疫苗不良反应包括发生在免疫接种后的任何不利反应。不良反应可能是真正的疫苗反应,也可能是偶合事件。疫苗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大类: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和过敏反应。局部反应最常见而不严重。过敏反应最严重,发生率最低。

疫苗不良反应的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在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

18.2.3.1 免疫接种的禁忌证

禁忌证是指个体在某种状态下接种疫苗后会极大地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它是以个体的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疫苗本身,如果在有禁忌证的情况下接种,产生的不良反应将严重伤害被接种者。当有禁忌证存在时,不应接种疫苗。大多疫苗都有使用禁忌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和疫苗针对性疾病应该给予详细说明。

1.过敏

接种某种疫苗后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是以后接种该疫苗的禁忌证;曾经有鸡蛋或鸡蛋蛋白过敏史的人不应该接种以鸡蛋为培养基的疫苗;一些疫苗含有微量的抗菌成分,对抗菌剂极度敏感的个体不能接种此类疫苗。

2.免疫抑制

严重免疫抑制的人不应接种活疫苗。单纯B细胞缺陷的人可接种水痘疫苗。

疾病和药物两者都可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先天免疫缺陷、白血病、淋巴病、非特异性恶病

质等不应接种活疫苗。家庭有免疫抑制者的人不能给予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某些药物可以引起免疫抑制,如接受烷基化药物或抗代谢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不应接种活疫苗,在化学药物治疗停止至少3个月后才可接种活疫苗。接受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的人不能接种活疫苗,这包括每天按每公斤体重大于2mg泼尼松或每天接受总量20mg以上泼尼松治疗超过14天者。

18.2.3.2 免疫接种的慎用证

慎用证的意思和禁忌证相近,是指个体在某种状态下接种疫苗后会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或者疫苗可能失去免疫效力(如给通过输血获得麻疹被动免疫的人接种麻疹疫苗)。慎用证虽然可能产生机体损害,但发生几率比禁忌证小。一般情况下,如果存在慎用证,则应建议推迟接种。然而,当接种疫苗的利益超过不良反应风险时,接种者可以决定接种疫苗。

1.怀孕

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免疫接种所关注的是胎儿感染(而且是理论上的)。原则上不应给妊娠期妇女接种活疫苗。但是如果暴露于烈性传染病(如黄热病),则接种疫苗的必要性通常要高过对胎儿的危险性。

接触妊娠期妇女的家庭易感成员应该接种MMR,水痘疫苗,也可以接种减毒流感疫苗。 2.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议

原则上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在接种前不必进行HIV筛查。对于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IV 感染状况分三种:1、HIV感染不详儿童;2、HIV阳性儿童;3、HIV阴性儿童。对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具体要求如下(表2-2: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议):

(1)HIV感染不详儿童

①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当确认儿童HIV阴性后再予以补种;当确认HIV 阳性,不予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②已知母亲HIV阳性的新生儿,如经医疗机构诊断,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予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如无HIV相关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③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④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⑤其他疫苗的接种可参考疫苗说明书的规定。

(2)HIV阳性儿童

①不予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②如经医疗机构诊断,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如无HIV相关症状和无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③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④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④其他疫苗的接种可参考疫苗说明书的规定。

(3)HIV阴性儿童

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

表2-2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议

说明:暂缓接种:当确认儿童HIV阴性后再补种,HIV阳性儿童不予接种;

“√”表示“无特殊禁忌”;“×”表示“禁止接种”;

由医疗机构出具儿童是否有HIV感染症状,或是否有免疫抑制的诊断

3.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常规进行加强接种。而不管什么来源的干细胞移植,加强接种灭活疫苗应在干细胞移植后12个月开始。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者的家人及其他密切接触者,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者的工作人员应适当接种疫苗,特别是流感、麻疹和水痘等疫苗。

4.中度和重度急性疾病

中重度急性疾病,应当延迟至患者好转后接种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免疫。

5.近期使用血液制品

血液制品可以干扰注射活疫苗病毒的复制。最近接受过血液制品者对MMR和水痘疫苗是慎用证。Palivizumals(Synagis)是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单克隆抗体,它仅含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抗体,因此不干扰活疫苗的免疫接种。

水痘和MMR疫苗应该在输入血液制品前14天进行接种,或者延迟至抗体已衰退后接种。如果MMR在输血后很短时间内接种,被接种者应做免疫测试或在适当的间隔时间后补种。

血液制品的循环抗体不影响灭活疫苗,因此不是灭活疫苗禁忌证。

18.2.3.3被误认为是免疫接种禁忌证的情况

一些卫生保健工作人员误认为某些情况是免疫接种的禁忌证和慎用证,结果错过了需要接种疫苗的时机。常被误认为是免疫接种禁忌证的情况有轻微疾病、哺乳和怀孕、非先天性过敏以及患者家族史等。

1.轻微疾病

患有轻微急性疾病如低热、上呼吸道感染、受凉、中耳炎、轻度腹泻的儿童可以并应该进行免疫接种。

低热不是免疫接种的禁忌证,如果儿童没有疾病的表现或者儿童家长没有谈到儿童最近生病,在免疫接种前测量体温是不必要的。

2.抗菌药治疗

抗菌药对免疫接种的免疫反应没有影响,使用抗生素通常不影响活病毒疫苗。

3.疾病暴露或康复

如果一个儿童没有严重疾病,他(她)应该接种疫苗。没有疾病暴露或康复影响疫苗反应或

增加不良反应几率的证据。

4.家庭有怀孕,免疫抑制者或哺乳者

接触妊娠期妇女和免疫抑制的健康家庭成员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因为这样能够降低妊娠期妇女和免疫抑制者的暴露机会。

5.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免疫接种应该根据儿童实际年龄按程序进行,早产儿在婴幼儿时期对疫苗反应充分。

6.非疫苗相关过敏

非特异性过敏、鸭或鸭毛过敏、青霉素过敏,有过敏症的亲属,以及做过过敏皮试的儿童能够而且应该被免疫接种。

7.对疫苗成分非过敏敏感症

对疫苗成分(如鸡蛋或新霉素)过敏是真正的免疫接种的禁忌证。对疫苗成分的非过敏的敏感症不是疫苗的禁忌证。

8.不良反应的家族史

惟一需要确定与儿童免疫接种相关的家族史是免疫抑制反应。

9.结核菌素试验(PPD)

需要做PPD试验的儿童能够而且应该被免疫,所有疫苗包括MMR在做PPD皮试当天或之后能够给予接种,大多数疫苗对PPD皮试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18.2.4免疫制剂和疫苗的储藏和使用

一般活疫苗对温度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冷藏保存,很多疫苗需要在2~8℃保存并且不能被冻结,有些疫苗还需要避光保存。

根据《药典》的要求,疫苗瓶开启或冻干疫苗复溶后,减毒活疫苗应在半小时内用完,灭活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未用完的疫苗要废弃,废弃的疫苗应该专门处理。特别注意按照说明的要求使用疫苗稀释液,液体悬浮疫苗或者重组疫苗在使用之前需要充分混合摇匀。

各种免疫制剂和疫苗储藏和使用的注意事项请参考产品说明书。

18.2.5 接种前告知

接种人员在接种疫苗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对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

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卡(薄)和接种证上记录。

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疫苗

伤寒疫苗

【接种对象】主要用于部队、港口、铁路沿线工作人员,下水道、粪便、垃圾处理人员,饮食行业、医务防疫人员及水上居民或有本病流行地区的人群。

【不良反应】局部可出现红肿,有时有寒战、发热或头痛。一般可自行缓解。

【禁忌证】见18.2.3.1。

【制剂与免疫程序】

伤寒疫苗Typhoid Vaccine

本品系用伤寒沙门菌培养后,取菌苔制成悬液,经甲醛杀菌,以PBS稀释制成。为乳白色混悬液,含苯酚防腐剂。

免疫程序: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初次注射本疫苗后,需注射3针,每针间隔7~10天。注射剂量如下:1~6周岁:第1针0.2ml,第2针0.3ml,第3针0.3ml;7~14周岁:第1针0.3ml,第2针0.5ml,第3针0.5ml;14周岁以上:第1针0.5ml,第2针1.0ml,第3针1.0ml。加强注射剂量与第3针相同。

伤寒副伤寒甲联合疫苗Typhoid and Paratyphoid A Combined Vaccine

本品系用伤寒沙门菌、副伤寒甲型沙门菌分别培养,取菌苔制成悬液,经甲醛杀菌,以PBS 稀释制成。为乳白色混悬液,含苯酚防腐剂。免疫程序同伤寒疫苗。

伤寒副伤寒甲乙联合疫苗Typhoid and Paratyphoid A&B Combined Vaccine 本品系用伤寒沙门菌、副伤寒甲型沙门菌、副伤寒乙型沙门菌分别培养,取菌苔制成悬液,经甲醛杀菌,以PBS稀释制成。为乳白色混悬液,含苯酚防腐剂。免疫程序同伤寒疫苗。

伤寒Vi多糖疫苗【基本】Vi Polysaccharide Typhoid Vaccine

本品系用伤寒沙门菌培养液纯化得Vi多糖,经用PBS稀释制成,为无色澄明液体。

免疫程序: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注射1针,剂量为0.5ml。

脑膜炎球菌疫苗

【接种对象】参见具体疫苗

【不良反应】本疫苗反应轻微,偶有短暂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可自行缓解。

【禁忌证】(1)有癫痫、惊厥及过敏者。

(2)患脑部疾患、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者。

(3)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制剂与免疫程序】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基本】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本品系用A群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经提取获得的荚膜多糖抗原,纯化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为白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澄明液体。接种对象为6个月~15周岁少年儿童。免疫程序见免疫接种总论。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本品系用A群及C群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经提纯获得A群及C群多糖抗原并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的多糖疫苗。成品外观为白色疏松体,加入所附PBS后可迅速溶解,溶液澄明无异物。接种对象为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在流行区的2岁以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免疫程序见免疫接种总论。

钩端螺旋体疫苗

【接种对象】流行地区7~60岁的人群。

【不良反应】全身及局部反应一般轻微,偶有发热及局部疼痛、红肿,一般可自行缓解。

【禁忌证】(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者。

(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3)有过敏史者。

(4)月经期暂缓注射。

【制剂与免疫程序】

钩端螺旋体疫苗【基本】Leptospira Vaccine

本疫苗系用各地区主要的钩端螺旋体流行菌型的菌株,经培养杀菌后制成单价或多价。为微带乳光的液体,含苯酚防腐剂。

免疫程序: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共注射2针,间隔7~10天。第1针注射0.5ml,

第2针注射1.0ml。7~13周岁用量减半。必要时7周岁以下儿童可酌量注射,但不超过成人量的1/4。

鼠疫疫苗

【接种对象】疫区或通过疫区的人员。

【不良反应】接种后反应轻微,少数人划痕处会出现浸润,一般不影响活动,个别人体温可能稍有升高,一般可自行消退。

【禁忌证】(1)患严重疾病、免疫缺陷症及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2)妊娠期或6个月内的哺乳期妇女。

【制剂与免疫程序】

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基本】Plague Vaccine(Live) for Percutaneous Scarification 本品系用鼠疫菌弱毒菌株经培养后收集菌体,加入稳定剂冻干制成。为白色或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均匀悬液。本品仅供皮上划痕用,严禁注射!开启疫苗瓶和接种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免疫程序:按标示量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每瓶20次人用剂量者加入1.0ml,10次人用剂量者加入0.5ml,复溶后的疫苗在3小时内用完。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上部附着处皮上划痕接种。在接种部位上滴加疫苗,每1次人用剂量0.05ml。用消毒针划成“井”字,划痕长度约1~1.5cm,应以划破表皮稍见血迹为宜。划痕处用针涂压10余次,使菌液充分进入划痕内。接种后局部应裸露至少5分钟。14周岁以下儿童,疫苗滴于两处划2个“井”字。“井”字间隔2~3cm。接种人员每年应免疫1次。

炭疽疫苗

【接种对象】炭疽常发地区人群,皮毛加工与制革个人、放牧员以及其他与牲畜密切接触者。【不良反应】接种后局部可出现微红,不需处理;极个别者可出现低热,但能自行消退。如出现持续性体温升高,而局部出现脓肿者,应做对症处理。

【禁忌证】(1)患严重疾病、严重皮肤病者。

(2)有免疫缺陷症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3)有过敏反应史者。

【注意事项】(1)本品仅供皮上划痕用,严禁注射!

(2)开启疫苗瓶和接种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3)疫苗有摇不散得菌块或疫苗瓶有裂纹者,均不得使用。

(4)用前应将疫苗充分摇匀。消毒皮肤只可用乙醇,不可用碘酒。

(5)疫苗瓶开启后,应于3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应废弃。

(6)剩余疫苗、空疫苗瓶及用具,需用3%碱水煮沸消毒30分钟。

(7)严禁冻结。

【制剂与免疫程序】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基本】Anthrax Vaccine(live) for Percutaneous Scarification 本品系用炭疽芽孢杆菌的弱毒株经培养、收集菌体后稀释制成。为灰白色均匀悬液。

免疫程序:(1)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上划痕接种。用消毒注射器吸取疫苗,在接种部位滴2滴,间隔3~4cm,划痕时用手将皮肤绷紧,用消毒划痕针在每滴疫苗处作“井”字划痕,每条痕长约1~1.5cm。划破表皮以出现间断小血点为度。(2)用同一划痕针反复涂压,使疫苗充分进入划痕处,接种后局部至少应裸露5~10分钟,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3)接种后24小时划痕部位无任何反应者应重新接种

布氏菌疫苗

【接种对象】与布氏菌病传染源有密切接触者,每年应免疫一次。布氏菌素反应阳性者可不予接种。

【不良反应】接种后局部反应轻微,少数人划痕处会出现轻度浸润,一般不影响活动。个别人体温稍有增高,一般可自行消退。如因使用途径错误,出现类似急性布氏菌病症状者,要按急性布氏菌病症状者,要按急性布氏菌病进行彻底治疗。

【禁忌证】

(1)患严重疾病、免疫缺陷症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2)妊娠期及6个月内的哺乳期妇女。

【注意事项】

(1)本品仅供皮上划痕用,严禁注射!

(2)开启疫苗瓶和接种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3)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制剂与免疫程序】

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 Brucellosis Vaccine(Live) for Percutaneous Scarification 本品系用布氏菌的弱毒菌株经培养、收集菌体加入稳定剂后冻干制成。为乳白色疏松体,复

溶后为均匀悬液。

免疫程序:(1)每瓶加入0.5ml氯化钠注射液,,复溶后的疫苗应在3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应作废。(2)上臂外侧三角肌上部附着处皮上划痕接种。在接种部位滴加疫苗,每1次人用剂量0.05ml,应以划破表皮微见血迹为宜。划痕处用针涂压10余次,使菌苗充分进入划痕内。接种后局部应裸露至少5分钟。(3)10岁以下儿童及复种者疫苗滴于一处划1个“井”字,10岁以上初种者疫苗滴于两处划2个“井”字,间隔2~3cm。

卡介苗

【接种对象】出生3个月以内得婴儿或用5IU PPD试验阴性的儿童(PPD试验后48~72小时局部硬结在5mm以下者为阴性)。

【不良反应】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后结痂,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禁忌证】(1)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者。

(2)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者。

(3)患免疫缺陷症者。

【注意事项】(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疫苗瓶有裂纹者不得使用。

(3)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疫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接种日期。(4)接种BCG的注射器针头要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以防止发生化脓反应。

(5)使用时BCG应注意避光。

【制剂与免疫程序】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基本】BCG Vaccine for Intradermal Injection

本品系用卡介菌经培养后收集菌体,加入稳定剂冻干制成。为白色疏松体或粉末,复溶后为均匀悬液。免疫程序参考接种总论。

白喉疫苗

【接种对象】参考具体疫苗

【不良反应】注射本品后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消退,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禁忌证】

(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惊厥者。

(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3)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

(1)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之凝块、异物、疫苗曾经冻结、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2)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1~2个月即可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换另侧部位。

(3)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休息片刻。

(4)严禁冻结。

【制剂与免疫程序】

吸附白喉疫苗【基本】Diphtheria Vaccine, Adsorbed

白喉疫苗是用白喉杆菌菌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毒素经甲醛脱毒、精制,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白色均匀悬液,长时间放置后佐剂下沉,溶液上层无色澄明,但经振摇后能均匀分散,含防腐剂。接种对象为6个月~12岁儿童。

免疫程序:(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剂量如下:

吸附白喉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基本】Diphtheria Vaccine for Adults and Adolescents,Adsorbed 本品系由白喉类毒素原液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均匀混悬液,长时间放置佐剂下沉,溶液上层应无色澄明,但经振摇后能均匀分散,含防腐剂。接种对象为12岁以上的人群。免疫程序:注射1次,注射剂量0.5ml。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基本】Diphtheria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

本品系用白喉类毒素原液和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均匀悬液,长时间放置佐剂下沉,溶液上层应无色澄明,但经振摇后能均匀分散,含防腐剂硫柳汞。接种对象为

12岁以下儿童。免疫程序参考预防接种总论。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和青少年用)【基本】Diphtheria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 for adults and adolescent,Adsorbed

本品系用白喉类毒素原液和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应为乳白色均匀悬液,长时间放置佐剂下沉,溶液上层应无色澄明,但经振摇后能均匀分散,含防腐剂硫柳汞。接种对象为12岁以上人群。免疫程序:注射1次,注射剂量0.5ml。

吸附百日咳白喉联合疫苗Diphtheria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 本品系由百日咳疫苗原液和白喉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悬液,放置后佐剂下沉,摇动后即成均匀悬液,含防腐剂。接种对象 3个月~6周岁的儿童。免疫程序:注射剂量0.5ml。

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基本】Diphtheria,Tetanus and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 本品系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悬液,放置后佐剂下沉,摇动后即成均匀悬液,含防腐剂。接种对象为3月龄~6周岁儿童。免疫程序参考预防接种总论。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基本】Diphtheria,Tetanus and Acet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

本品系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悬液,放置后佐剂下沉,摇动后即成均匀悬液,含防腐剂。接种对象为3月龄~6周岁儿童。免疫程序参考预防接种总论。

破伤风疫苗

【接种对象】参考具体疫苗。

【不良反应】注射本品后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处理即自行消退。

【禁忌证】(1)患严重疾病、发热者。

(2)有过敏史者。

(3)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注意事项】(1)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之凝块、异物、疫苗曾经冻结、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2)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1~2个月即可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换另侧部位。

(3)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休息片刻。

(4)严禁冻结。

【制剂与免疫程序】

吸附破伤风疫苗【基本】Tetanus Vaccine,Adsorbed

本品系用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菌种,在适宜得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毒素经甲醛脱毒、精制,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均匀混悬液,长时间放置佐剂下沉,溶液上层应无色澄明,但经振摇后能均匀分散,含防腐剂。接种对象主要是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人群,妊娠期妇女接种本品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

免疫程序:(1)无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史者按下表方法进行全程免疫。(2)经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之人员,自最后1次注射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注射本品。超过3年者,用本品加强注射1次。严重污染的创伤或受伤前未经全程免疫者,除注射本品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3)用含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做过全程免疫者,以后每10年用本品加强注射1针即可。

妊娠期妇女可在妊娠第4个月注射第1针,6~7个月时注射第2针,每1次注射0.5ml。多价疫苗参考白喉疫苗。

百日咳疫苗

无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参考白喉疫苗。

乙型脑炎疫苗

【接种对象】6月龄~10周岁儿童和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不良反应】个别出现头晕和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偶有散在皮疹出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禁忌证】(1)发热,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体质衰弱者。

(2)对药物或食物有过敏史者。

(3)有惊厥史者。

【制剂与免疫程序】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基本】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 Inactivated

本品系用乙脑病毒接种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灭活病毒后制成。为橘红色澄明液体,含硫柳汞防腐剂。免疫程序参考预防接种总论。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基本】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Vero Cell), Inactivated 本品系用乙脑病毒接种Vero细胞,经培养、收获、灭活病毒后,浓缩、纯化、冻干制成。为白色疏松,复溶后为澄明液体,冻干保护剂主要成分为人血白蛋白、明胶和麦芽糖。免疫程序参考预防接种总论。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基本】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Live

本品系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减毒株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粉红色澄明液体。免疫程序参考预防接种总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

【接种对象】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得居民及进入该地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10~60岁的高危人群。

【不良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因疫苗含有氢氧化铝佐剂,少数人在注射后局部可出现硬结、轻度肿胀和疼痛,一般在1~3天内自行消退。

【禁忌证】(1)发热,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

(2)患过敏性疾病、对抗生素或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

(3)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制剂与免疫程序】

Ⅰ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基本】、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Type Ⅰ)Vaccine,Inactivated

本品系用Ⅰ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接种原代沙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橘红色微浑浊液体,含硫柳汞防腐剂。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接种方法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种类及接种程序 年(月)龄接种疫苗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1剂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2剂次) 2月龄脊灰疫苗(第1剂次) 3月龄脊灰疫苗(第2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1剂次)4月龄脊灰疫苗(第3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剂次)5月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3剂次)6月龄乙肝疫苗(第3剂次)流脑疫苗A群(第1剂次) 8月龄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次) 1-1.5岁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A群(第2剂次) 1.5-2岁麻腮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4剂次) 2岁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次) 3岁流脑疫苗A+C群(第1剂次) 4岁脊灰疫苗(第4剂次) 6岁白破疫苗流脑疫苗A+C群(第2剂次) 注:按照河南省统一安排,甲肝疫苗力争到2010年实施免费接种。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考图例)

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 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10.出血热疫苗出血热疫苗 接种3剂次,受种者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 11.炭疽疫苗接种1剂次,在发生炭疽疫情时接种,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和病人不能接种。 12.钩体疫苗钩体疫苗接种2剂次,受种者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疫苗免疫程序见附表。 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 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 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 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无细胞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无细胞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 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疹(Measles)、(Mumps)、(Rubella))

常见免疫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一、抗核抗体谱(ANA谱) 1、ANA定义: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抗体的总称。 2、ANA分类: 抗DNA抗体:抗单链(ds)-DNA抗体抗双链(ds)-DNA抗体抗左旋-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抗总组蛋白抗体(AHA) 抗H1、H2A、H2B、H3、H4 和H2A-H2B抗体 抗非组蛋白抗体: 抗核可溶性成分(ENA):抗PM-1、rRNP、Sm、RNP 、SSA 、SSB、Scl-70、Jo-1、PCNA等 抗着丝点抗体(ACA) 抗核仁抗体 抗其他细胞成分: 指抗细胞浆成分的抗体(ANCA) 3、ANA阳性的定义:一般将超过95%正常人群ANA水平的数值定义为ANA阳性,对大多数实验室而言,通常认为IFANA滴度1:80为阳性。 4、ANA阳性的临床意义:可见于多种临床情况,除了风湿病外,也可见于正常人或非风湿病: (1)健康人: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60岁的阳性率为20%~25%),但为低滴度,均质型或弥漫型; (2)有SLE、SS或SSc 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近50%为阳性; (3)肺疾病:原发肺纤维化、原发肺动脉 高压或石棉所致的肺纤维化;(4)肝病和血液病:活动性肝炎、原发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ITP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等; (5)慢性感染: 寄生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沙门菌或克雷伯杆菌感染等; (6)其他:Ⅰ型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后等。注意在正常人中一般ANA滴度较低。ANA阳性的意义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ANA阳性并不能确立某种临床诊断,反之,ANA阴性也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病。 附正常人% ≧1:40 20-30,≧1:80 10-12 ,≧1:160 5 ,≧1:320 3 临床上如果ANA滴度≥1:1000肯定可以考虑为结缔组织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是哪一种疾病,要结合其他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来下结论。如果对初发患者ANA(+)≤1:320不能肯定,但也能排除结缔组织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也要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来下结论。一般ANA=(+1:100)时,临床意义也不大。因为除对标本稀释处理之外,实验室在对Hep细胞和肝片质控板免疫荧光吸收值是以1:100为定标。如血管炎ANA可阳性,但多为低滴度。借用一句话总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5、ANA阴性的意义,除了上述的阳性、假阳性意义外,也要注意阴性的意义,抗核抗体阴性的原因:正常人或非结缔组织病患者,其体内不存在ANA ;疾病初期,ANA含量不足以被测出或临床治疗有效,病情缓解,ANA确实转阴;其他实验室误差,特别是试剂,有时试剂有问题会让你很郁闷,有的病人出现ANA 谱三阳,而且是一段时间内多个病人,或明显的SLE,但抗体就是阴性,让你很郁闷,这时除排除其他情况外,注意一下实验试剂盒,是否是同一批试剂检测的。 6、抗ds-DNA 抗体:对SLE诊断有高度特异性,目前公认为SLE的特异性抗体,并与疾病活动有关,可用于监测SLE病情变化和观察药物疗效。 7、抗Sm:是SLE标记抗体,帮助前瞻性和回顾性诊断,常与nRNP抗体共存。 8、抗nRNP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存在,高滴度有利于MCTD的诊断。nRNP抗原与rRNP不同,前者是含尿嘧啶的核糖核蛋白,主要在核内,而rRNP是主要在胞浆内的磷酸蛋白,抗rRNP抗体与SLE 有关,尤其有精神神经症状的SLE阳性率较高 9、其他ANA谱,抗SSA和抗SSB与Sjogren?s Syndr ome相关,并可造成新生儿狼疮和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抗ScL-70为SSC的标记抗体,抗组蛋白抗体与多种结缔组织病有关,有助于药物性狼疮的诊断,抗核仁型抗体常与SSC有关;抗Jo-1是PM/DM的标记抗体;PCNA为SLE的特异性抗体,但ANA阳性且呈斑点型,对荧光法判断PCNA有干扰,因此首先注意排除实验室误差,PCNA在LE患者中阳性率约3-5%,且有报道其与狼疮患者发生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其他结缔组织病人中常为阴性。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16年版) 2016年11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一) 1、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2、儿童打预防针都是免费的吗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儿童接种一类疫苗全部免费接种,接种时不收取任何接种费用,而二类疫苗的接种是自费、自愿的。 3、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是如何区分的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4、为什么一类疫苗免费,二类疫苗要收费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的规定,国家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因此国家综合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社会影响程度、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将当前具备纳入条件的部分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由国家提供资金免费为公民接种。而二类疫苗由于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属于公民自愿接种的疫苗,要按物价部门规定标准收费。今后,国家将有计划地逐步增加一类疫苗品种,减少二类疫苗品种,2007年我国就在既往五苗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 5、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6、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因为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7、为什么疫苗有接种1剂和接种多剂之分 根据各种疫苗免疫程序,有的疫苗需要接种1剂,如卡介苗。有的疫苗需要接种2~4剂,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等。这是因为,在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科学地、严格地临床试验,得出接种几剂、多大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结论。因此,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儿童接种疫苗。遇到需要同时接种≥2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需要

(完整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XX6年版)

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即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利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或利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由于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均可通过不同的抗原递呈途径诱导生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生物体内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 细胞的克隆扩增,并分泌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抗体)。由于抗体-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的特点,这种检测可以定性、定位和定量地检测某一特异的蛋白(抗原或抗体)。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用途非常广泛,它们可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最初的免疫检测方法是将抗原或抗体的一方或双方在某种介质中进行扩散,通过观察抗原-抗体相遇时产生的沉淀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最终达到诊断的目的。这种扩散可以是蛋白的自然扩散,例如环状沉淀试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双向免疫扩散实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就是在凝胶中混入抗体,制成含有抗体的凝胶板,而将抗原加入凝胶板预先打好的小孔内,让抗原从小孔向四周的凝胶自然扩散,当一定浓度的抗原和凝胶中的抗体相遇时便能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以小孔为中心的圆形沉淀圈,沉淀圈的直径与加入的抗原浓度成正比。 利用蛋白在不同酸碱度下带不同电荷的特性,可以利用人为的电场将抗原、抗体扩散,例如免疫电泳试验和双向免疫电泳。免疫电泳首先将抗原加入凝胶中电泳,将抗原各成分依次分散开。然后沿电泳方向平行挖一直线形槽,于槽内加入含有针对各种抗原的混合抗体,让各抗原成分与相应抗体进行自然扩散,形成沉淀线。然后利用标准的抗原-抗体沉淀线进行抗原蛋白(或抗体)的鉴别。上述的方法都是利用肉眼观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沉淀,因此灵敏度有很大的局限。比浊法引入沉淀检测产生的免疫比浊法就是利用浊度计测量液体中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浊度,根据标准曲线来计算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且可对抗原、抗体进行定量的检测。

皮肤病免疫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见免疫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一、抗核抗体谱(ANA谱) 1、ANA定义: 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抗体的总称。 2、ANA分类: 抗DNA抗体: 抗单链(ds)-DNA抗体 抗双链(ds)-DNA抗体 抗左旋-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总组蛋白抗体(AHA) 抗H1、H2A、H2B、H3、H4 和H2A-H2B抗体 抗非组蛋白抗体 抗核可溶性成分(ENA):抗PM-1、rRNP、Sm、RNP 、SSA 、SSB、Scl-70、Jo-1、PCNA等 抗着丝点抗体(ACA) 抗核仁抗体 抗其他细胞成分: 指抗细胞浆成分的抗体(ANCA) 3、ANA阳性的定义: 一般将超过95%正常人群ANA水平的数值定义为ANA阳性,对大多数实验室而言,通常认为IFANA滴度1:80为阳性。 4、ANA阳性的临床意义: 可见于多种临床情况,除了风湿病外,也可见于正常人或非风湿病: (1)健康人: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60岁的阳性率为20%~25%),但为低滴度,均质型或弥漫型; (2)有SLE、SS或SSc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近50%为阳性; (3)肺疾病:原发肺纤维化、原发肺动脉高压或石棉所致的肺纤维化;(4)肝病和血液病:活动性肝炎、原发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ITP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5)慢性感染: 寄生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沙门菌或克雷伯杆菌感染等; (6)其他:Ⅰ型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后等。 注意在正常人中一般ANA滴度较低。ANA阳性的意义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ANA阳性并不能确立某种临床诊断,反之,ANA阴性也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病。 附正常人% ≧1:40 20-30 ≧1:80 10-12 ≧1:160 5 ≧1:320 3 如果临床上ANA滴度≥1:1000肯定可以考虑为结缔组织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是哪一种疾病,要结合其他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来下结论。 如果对初发患者ANA(+)≤1:320不能肯定,但也能排除结缔组织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也要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来下结论。 一般ANA=(+1:100)时,临床意义也不大。因为除对标本稀释处理之外,实验室在对Hep细胞和肝片

202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附件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20年版) - 1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20年版) 2. 两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从2020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 3. 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4. 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 2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20年版) 第一部分一般原则 一、接种年龄 (一)起始接种年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龄。 (二)儿童年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腮风疫苗第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第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 3 -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二、接种部位 疫苗接种途径通常为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具体见第二部分“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和大腿前外侧中部。当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三、同时接种原则 (一)不同疫苗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二)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灭活疫苗和口服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三)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如选择不同时接种,应优先保证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四、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8周岁人群,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 4 -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A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A 1. 不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为 化脓性炎症 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肠热症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肠热症 标准答案:肠热症 2. 以下病原体抵抗力最弱的是 钩端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 立克次体 真菌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梅毒螺旋体 标准答案:梅毒螺旋体 3. 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内毒素 外毒素 侵袭性酶 荚膜

菌毛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内毒素 标准答案:内毒素 4. 关于质粒叙述不正确的是 双股环状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 可携带某些遗传信息 细菌素及性菌毛的编码基因均在质粒上 质粒不能进行独立复制,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双股环状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 标准答案:质粒不能进行独立复制,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5. 预防乙脑的基本措施是 接种丙种球蛋白 接种干扰素 防鼠灭鼠 防蚤灭蚤 防蚊灭蚊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防蚊灭蚊 标准答案:防蚊灭蚊 6. 关于肉毒梭菌产生外毒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胃酸和消化酶敏感,肠道不能吸收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元,抑制神经冲动的发放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但毒性非常弱,致病性弱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标准答案: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7. C+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粘肽 脂蛋白 外膜 脂多糖 磷壁酸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磷壁酸 标准答案:磷壁酸 8. 炭疽芽胞杆菌生长的菌落特点是 大而扁平灰白色S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R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沙粒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R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S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沙粒状边缘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 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免疫球蛋白G(IgG)、C3、C4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RA患者(RA组)、130例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非RA组)、60例健康人(对照组)同时进行RF,抗CCP,AKA,IgG,C3、C4检测。结果RA组抗CCP、RF、AK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P<0.05);RA组Ig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A组C3、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紊乱,联合检测免疫学指标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障碍、甚至残废。早期诊断和应用抗类风湿病变的药物有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故各国学者一直以来对该病的早期实验室诊断相当重视[1]。本研究将免疫学指标纳入到RA诊断中,以探讨其对RA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RA患者120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ARA)在1987年重新修订的RA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9例,女性71例,年龄20~50岁,平均35.3岁;非RA组:130例非RA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患者均符合各自疾病的最新国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7例,女性83例,年龄23~54岁,平均37.2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HA)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7例、干燥综合征(SS)18例、系统性硬化病(PSS)11例、强直性脊柱炎(AS)29例、混合型结缔组织病(UCTD)4例、皮肌炎(DM)7例、结节性多动脉炎2例、多肌炎5例;正常对照组:随机抽取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25~52岁,平均(33.6±6.9)岁。 1.2 标本采集 所有入选者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 ml,2 h内进行3000 r/min,离心20 min后,分离出血清,置入-40℃冰箱保存,待检。 1.3 检测方法 1.3.1 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RF测定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范文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1/ 6

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提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新的实验室血清免疫学指标有蛋白类如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正五聚蛋白 3(PTX3)、葡萄糖-6 磷酸异构酶(G6PI)、脑信号蛋白 7A(Sema7A)、免疫球蛋白 G4(IgG4)和各种细胞因子类如白细胞介素(IL)-20、IL-21、IL-33、 IL-34、IL-35 等。 这些指标可能与RA 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也可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为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 RA 疾病的活动期一般有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补体水平升高,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roteinantibodies,ACPA)及抗核抗体阳性等表现。 最新的 2010 年RA 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纳入了新的炎症标志物指标,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 同时,除了经典的免疫学检查外,随着RA 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有更多的免疫学指标被发现及应用,本文对RA 的主要免疫学指标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1 蛋白类

1.1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amyloid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产生,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 HDL 结合发挥其生物活性。 既往许多研究表明 SAA 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升高,尤其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相比时,SSA 在RA 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并且与疾病活动度、CRP、血沉呈正相关[2]。 研究表明,SSA 在RA 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P38 有丝分裂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B 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的生成[3]。 还有研究显示,SAA 比 CRP 更能反映RA 的疾病活动度[4]。 提示 SAA 可能是与RA 疾病活动度相关性更高的生物学指标。 1.2 正五聚蛋白 3 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3, PTX3)在 1992 年被发现,它含 381 个氨基酸,属于正五聚蛋白超家庭。 PTX3 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以外的多种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以备用形式储存在中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中,当出现组织损伤及微生物感染等炎性反应时才释放出来,发挥其组织修复及重构作用[5-6]。 因其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但最近研究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RA、系统性硬化症、小血管的血管炎等疾病中呈高表达[7]。 3/ 6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度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16版) 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以下为通知具体内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委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现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12月6日 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

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

(整理)免疫学理论及疫苗使用基本原则

免疫学理论及疫苗使用基本原则 第一节、疫苗使用的基本原则 预防接种工作中所使用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药品检定部门的严格检定,并在长期的防病实践中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疫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防病灭病作用,在使用中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1)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区计划免疫和实际防病工作需要,选用疫苗品种和剂型。 (2)参与计划免疫管理和具体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疫苗的基本知识,熟悉疫苗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疫苗说明书中要求的内容。 (3)按照计划免疫的免疫程序规定、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和上级的布置,确定疫苗的接种对象;防止盲目接种。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和接种疫苗后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确定疫苗的接种时机。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疫苗等,由于全程接种后抗体维持时间可达5-10年;虽然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流行高峰季节,但因它们的抗体维持时间长,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接种;不会影响免疫效果。面对—些尚未列入计划免疫常规使用的疫苗;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霍乱、伤寒等疫苗,由于免疫后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在该病流行季节前完成全程接种,可以收到更好的免疫效果。 (5)由于疫苗普遍对热敏感,尤其是活疫苗对温度要求更加严格,为此,必须按照各种疫苗要求的温度保存和运输。 (6)疫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标签不清,发霉变质,安瓿破裂或内有异物、摇不散的块状物、沉淀等情况,疫苗应予废弃。 (7)疫苗安瓿启开后,可受到空气中细菌的污染。为此,活疫苗要在半小时用完;灭活疫苗应在1h内用完。如未用完,疫苗应该废弃。 第二节、疫苗使用中的特殊问题 一、应急接种问题在传染病发生流行时,为控制疫情扩大蔓延,在一定范围人群内可进行疫苗的应急接种,但必须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应急接种的疫苗,必须在接种于人体后免疫产生快;所需的时间短于该病的潜伏期,且对潜伏期酌病人注射后投有危险;如麻疹的潜伏期二般为7-12d,最长可达21d,接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16版) 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以下为通知具体内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委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现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12月6日 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免疫学基础整理

1、免疫学绪论 掌握免疫的定义及其三大功能; 掌握免疫系统的概述; 掌握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述。 免疫的传统定义:指机体有抗再感染的能力。 免疫的现代定义:机体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n o n s e l f)的功能,正常情况下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异常情况下发生免疫性疾病。 识别Self和Nonself的标准:Self是属机体胚系基因编码的产物;也是机体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遭遇过的物质。 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稳定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组成;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生理屏障(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DC、NK细胞等)和补体等体液分子。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先天性、可遗传、无特异性、无记忆性、应答快,作用范围广。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记忆性、MHC限制性。 问题: 1、试述机体免疫力如何实现? or试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和消极表现? 参考要点:免疫的概念及免疫功能的双面性。(详见课件) 名词解释:免疫 2、抗原 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 掌握影响抗原作用的因素,尤其是“抗原的剂量和进入途径”; 熟悉抗原的分类; 了解超抗原和佐剂的概念(*考博)。 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产物(A 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基本性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是:大分子性、特异性、异物性。 影响抗原作用的因素是:抗原的性质、宿主的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等、抗原进入机体的途 径。 抗原经不同途径进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依次为:皮内> 皮下> 肌肉> 腹腔> 静脉,口服易引起免疫耐受。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免疫学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免疫学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现代免疫学已成为医学中的前沿科学,免疫学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科学实力及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免疫学在20世纪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消灭传染病及理解人类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方面获得的巨大成效,在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发展生物论和方法上的任何一次突破和进展,均会极大地促进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免疫学,应用 1、 免疫学为人类防治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有更加广阔的需 求和应用 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与有害环境和疾病的抗争和防御。基于最初对免疫学的基本要素“抗原与抗体”的认识和应用,疫苗的预防接种使人类得以消灭及控制流行已久的严重传染病。从18世纪牛痘苗的发明应用,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被消灭”,到鼠疫、霍乱、黄热病等等的有效控制。免疫学在抗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抗体的应用,也从20世纪初最早的马源抗体用作临床治疗,到用抗体进行ABO血型鉴定,使异体间输血成为可能,到如今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小鼠生产出的完全人化抗体,应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免疫学为医学各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突破。 多年来,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使免疫学进入到现代免疫学时期,免疫学研究主要以基因活化及分子作用为基础,理解免疫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功能,理解细胞与细胞间及免疫系统与机体整体间的功能。基于现代免疫学对“免疫应答及免疫效应是免疫学核心”的认识,以及对“抗原特异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深入理解,建立了以免疫学有效防治相关疾病的基础。从而使免疫学家可以利用新型研发的疫苗去征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结核;可以从免疫学角度深入认识并解决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老年疾呆等困扰人类已久的疾病以及新认识的疯牛病;可以发展以干细胞的异体移植为主体的再生医学,免疫学的介入,将提供有力的研究支持,开辟全新的争决途径。目前,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外来的病原体与血管壁的某种抗原成分借分子模拟,发生抗原的交叉递呈,引起自身免疫应答有密切关系。由治疗医学模式向预防医学模式的转变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人们如何保持自己的健康?免疫学可提供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的有效手段,从而能解决日益突出的老年医学问题,精神

三基免疫学基础与预防接种试题及答案

三基免疫学基础与预防接种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共104题) 1. 人类经过长期的努力,利用预防接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哪种疾病?() A. 霍乱 B. 鼠疫 C. 天花 ( 正确答案 ) D. 脊髓灰质炎 2. 免疫球蛋白有几种类型?()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 正确答案 ) D. 6 种 3. 体液免疫主要由哪种淋巴细胞介导的?()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B 细胞 ( 正确答案 ) D. T 细胞 4. 细胞免疫由哪种淋巴细胞介导的?()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B 细胞 D. T 细胞 ( 正确答案 ) 5.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是() A. IgG ( 正确答案 ) B. IgM C. IgE D. IgA 6. 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 正确答案 ) C. IgE D. IgA 7. 参与Ⅰ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C. IgE ( 正确答案 ) D. IgA 8. 在黏膜局部抗感染作用的抗体是() A.IgG B. IgM C.IgE

D.IgA ( 正确答案 ) 9. 超敏反应分为几种类型() A. 3 种 B. 4 种 ( 正确答案 ) C. 5 种 D. 6 种 10. 非特异性免疫特征是() A. 人体固有的天然免疫 ( 正确答案 ) B. 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C. 有针对性和可变性 D. 抗原抗体发挥作用 11. 免疫程序中的免疫起始年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开始接种疫苗的最小年龄,不能提前接种 ( 正确答案 ) B. 是开始接种疫苗的最小年龄,可以提前接种 C. 是开始接种疫苗的最大年龄,不能延后。 D. 是开始接种疫苗的最大年龄,可以延后 12 .免疫程序中规定的疫苗两剂接种间隔描述正确的是() A. 疫苗两剂次之间的间隔是最短间隔,间隔缩短会影响免疫效果。 ( 正确答案 ) B. 疫苗两剂次之间的间隔是最短间隔,间隔缩短不影响免疫效果 C .疫苗两剂次之间的间隔是最长间隔,间隔缩短不影响免疫效

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与难点

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与 难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重点与难点 1.绪论:现代免疫的概念及功能(生理、病理) 2.抗原: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及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首要条件,什 么决定抗原的特异性,表位,TDAg。 3.抗体分子:Ig的分类、基本结构、多肽链的分区和功能、水解片 段及功能、同种型抗原、抗体生物学活性、各类Ig的特点。 4.补体:激活途径有哪些?各自的激活物主要是什么?在机体感染 后各自什么时间段参与溶菌杀菌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作 用 5.细胞因子:种类,生物学活性。 6.MHC:人类MHC是什么?位于哪里?经典MHCⅠ/Ⅱ类基因包括哪些?编码产物的分布和生物学功能。 7.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胸腺和骨髓的功能。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 8.免疫细胞:T细胞膜分子(CD、TCR、HIV受本、E受体), Th1/Th2、Tc的功能。B细胞膜分子(CD、BCR、Fc受体、补体受体等)。NK细胞功能。专职APC的组成,APC的免疫活性。 9.免疫应答:基本过程;T/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活化信号;Th细 胞对B细胞的辅助;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介导体 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应答的细胞及参与细胞。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 意义。 10.抗原抗体结合力的包括哪些?在什么条件下最大?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可溶性抗原抗体结合出现可见反应的条件。 11.McAb的制备原理。 12.凝集反应的概念与分类,各类凝集反应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13.免疫标记技术的分类及基本原理。酶免疫技术常用标记酶;ELISA 的常用载体、HRP常用底物、基本原理、各技术类型的原理及应用;把抗原抗体反应与酶促反应结合起来的是什么?ELISA试验中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的作用。 14.标记物中,可循环应用的是什么? 15.荧光免疫技术:常用荧光素,荧光抗体技术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荧光显微镜观察的注意事项;实验本身可避免自发荧光和激发光干扰的检测方法是什么?TrFIA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标记物。16.各类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ELISA的异同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