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问题研究_谢春梅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问题研究_谢春梅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24

金融视线

Financial View

商业银行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风险

对其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些风险主

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

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等。其中利率风险又是其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

面临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风险。对于

利率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关系到我国商业

银行生存与发展。由其随着我国金融业改

革和金融创新的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在复

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受到的考验更多更大。因此,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蕴藏的

风险,寻求控制方法,是摆在我国国有商

业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相关文献研究:

利率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比较关注的风险之一,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对其

有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利率风险

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方面。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罗纳

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即提出了“金融

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他们认为发展

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要实现

金融深化就必须消除金融抑制,放开利率

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推崇利率市场化。布赖恩?科伊尔(2004)就利率风险的

成因、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等进行了详细

的理论及数理分析,并探索出一整套利率

风险管理办法。

黄金老(2001)对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

弱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后发现,金融自由化带来的金融创新增强了金融体系脆弱

性,认为利率自由化产生的金融风险包括

利率体制转型产生的阶段性金融风险和利率恒久性风险。

欧阳敏和何晓洁(2006)分析了完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提出应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商业银行的定价机制,建立高效协作的定价体系,以保障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益。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表现及风险管理的迫切和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

《巴塞尔协议》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分为四种类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

的利率风险同样是以下四种:1、重新定价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或重新定价期限所存在的差异。

2、收益曲线风险:在经济扩张阶段或金融恐慌期出现的长短期利率倒挂,会使银行赚取利差的期望落空。3、基准风险:大致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时,存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收益减少的风险;二

是在长期存贷款利差波动与短期贷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时,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4、期权性风险:产生于银行的资产、

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包含的期权。(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必要

性和迫切性:在利率管制情况下,利率水平的变动相对平稳,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利率管理也基本只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附属职能。然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更多地受市场力量的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动更加频繁、幅度更大。从1996年5月1日至今,我国中央银行连续20多次调整银行存贷款利息。

更为重要的是,利息收入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进而导致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收入影响比其他国家的大。经过计算:近三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中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75%)

。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应该不断加强。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计量方法主要有缺口分析法、持续期分析法、VAR风险价值分析法、模拟分析法、OAS法以及压力测试法等。在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将持续期和缺口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银行利率风险进行计量分析。(一)持续期简介:

在商业银行日常管理中,最常用的存续期分析方式为Macaulay存续期,它是以每一笔现金流量的现值占总现金流量现值的比值作为权数,计算出某项金融工具的存续期,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Ct—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t

期的现金流、R—每期到期收益率、N—

到期前的时期数、t—现金流量支付的时

间。

从公式可以看出,对于一次性支付的

金融产品,持续期应该与产品的到期期限

相等,而多次支付的金融产品,其持续期

总是小于其到期期限。举例说明:假设银

行发放一笔10万元的5年期固定利率为

8%、利息每期末偿还的贷款,计算出其

D=4.31年。

(二)存续期缺口:

持续期匹配主要是从资产负债现值的

实现时间来确定,同时,在分析时解决了

考察期划分的问题。用公式表示为:持续

期缺口DGAP=DA-μDL。(其中:DA—

资产持续期、DL—负债持续期、μ—资产

负债比率,即μ=负债/资产(μ<1))

计算银行持续期缺口时,由于要计算

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平均持续期,但考虑到

各项资产和负债在总资产和总负债中所占

比重相同,因此,以各项资产和负债分别

占总资产和负债的比重为权数,计算总资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文章摘要】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的商业银行持有资产损失和对银行收益的净差额产生的风险。在当前形势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频繁变动,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渐增大;加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对其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持续期缺口管理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并提出建议。【关键词】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风险管理

谢春梅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610064

金融视线Financial View

产和总负债的持续期。

持续期缺口管理的目的是试图构造持

续期零缺口,当某一银行的持续期缺口为

0时,则表示利率变动对银行资产价值和

负债价值的影响相互抵消,该银行完全不

存在利率风险,银行净值保持不变。但是

市场利率往往是变动的,银行的利率风险

总是存在的,且资产和负债现值与利率之

间的反方向变动,导致银行价值的变动。

利用持续期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时,要综合分析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动,稳定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净值。

(三)实证分析:

以下将选择我国某国有商业银行2009年第三季度的资产负债表,运用持续期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金融统计年鉴,国研网)。

1、数据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将资产负债表的有关项目进行了调整:将存放中央银行及同业和拆出资金等计入活期贷款,将存放央行和同业款项及活期存款计入活期存款(假设活期为0.5年)。定期时间为一年、三年和五年,以相关资产和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作为权重,对持续期进行加权平均。

2、数据分析: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和上述假设,得到以下数据(见表)由公式持续期缺口DGAP=DA-μ

【参考文献】

1、戴国强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管理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11

2、徐镇南,崔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

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

学报》2002年.11

3、何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比较研究》[J]《武汉金融》2007.4

4、贺书婕《美国银行业的利率风险管

理实践》[J]《中国金融》2007.11

【作者简介】

谢春梅,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

(硕士),公司金融,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及金融机构管理,指导教师:魏灿秋

DL计算得到:DGAP=2.45-6861309÷

7332814×2.37≈0.23(年)

3、结论分析:由分析及计算可知,该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正的持续期缺口。原因

在于较高水平的利率使得该行2009年前三

季度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其

各种期限的贷款和存款占总资产和负债比

重大,从而扩大了其持续期缺口。

这种现象表明该行对利率的变动较为

敏感,将承受一定的利率风险:即当利率

上升时,银行净资产将会下跌;当市场利

率下降时,银行净资产将会上涨。经过几

年金融风暴的洗礼,中国经济总体上开始

回暖,市场上各种现象预示着市场利率即

将上升:如市场上投资机会开始增多,对

可贷资金需求增大;央行可能放宽信贷政

策;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仍然存在等。所以

该行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银行净资产的

下跌。

4、对策建议:那么,应该采取什么对

策来防止由于利率变动而引起的银行净资

产下降的风险呢?首先,银行应该改变经

营方式单一的局面,大力发展银行的表外

业务和中间业务,增加银行非利息收入;

其次,时刻关注央行的利率政策,警惕市场

利率的不断变化,可以采取以利率风险为

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确立利率风险

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第三,

建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和科学合理

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对银行的利率风险

进行实时监控;第四,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有效管理利率风险,增强资金定价能力,加

强存贷款管理能力,改善资产流动性;第

五,从内部控制出发,增加利率风险管理

人员,加强相关专业培训等措施来避免银

行遭受大的利率风险损失。

》接26页

行的风险管理,使银行真正做到“风险先行”。这种工作重心的前移,不但能使内部审计避免出现只重视细枝末节,忽略了主要风险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提升其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2、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审计效率。首先,开发数据接口软件,实现审计系统与经营管理系统的直联,实现全行范围内核心业务系统版本的统一与数据大集中,是各家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管理信息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与实时交互。相应地,

开发运用接口软件,直接从经营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提取信息,便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审计的首要课题。届时,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人工干预环节大为减少,审计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及透明度都将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其次,丰富完善分析模型和建立存量问题库,提高审计效率。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将科学的分析技术和优秀审计人员的宝贵经验固化到系统中,使之在全行范

【参考文献】

1、王爱秋,谭英.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

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金融经济.2008(6)

2、王华,李大红.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

计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08(33).

3、魏登斌.金融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

审计的影响[J].财政监督.2008(7).

4、张武.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内部审

计与舞弊[J].经济理论研究.2008(6)

围内共享,可有效统一作业标准,切实保

证审计质量。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

分析模型,绝非仅仅停留在数据核对、分

类加总以及财务比率、资产质量等指标的

计算上,而是要引入各种分析方法来考察

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变动规律,并注意

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发现那

些隐藏较深的问题。

3、探索科学实用的内部审计方式与

方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商业银行内部

审计方式也应与时俱进,首先,在传统的

保证性服务之外,建立具有风险预警能力

的稽核系统,重视非现场审计工作,使审

计能够覆盖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着

重就如何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向被审

计商业银行提供咨询服务。其次,在内部

审计工作中应加大计算机的应用,引进计

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积极开发和利用风险

评估、内部控制状况评价、业务数据分析

等专门的审计软件,并与现行的业务操作

系统实现对接,使各项业务数据直接为内

部审计所利用。再次,应建立审计项目主

审负责制,并搞好后续审计工作,从而使

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

险的过程,使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由被动

接受转化为主动控制,从而更好地加强商

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努力,改

变内审质量不高、作用不佳的状况,内审

机构作为审计业务,主要发挥监督职能;

作为行政内容,则承担评价、鉴证和服务

等职能,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促进经营管

理、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发挥,

从而提高内审的质量,充分地发挥内部审

计的作用。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2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