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101020007邓海福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

2011101020007邓海福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

2011101020007邓海福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
2011101020007邓海福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物欲横流的现代

经济体系的消费下。如潮水般涌人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

变得模糊。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由一系列基本

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大学生世界观

目前,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轻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马克思

主义哲学根本没有必要,以后也用不上,只要考试能过就行了。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

大学生都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这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

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

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

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

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

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们开

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

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相结合、真理体系和价值体系相结合的崭新形式来发挥自身的世

界观功能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首先只是对个别的具体事物认识,然而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认识慢慢的丰富而且联系起来,通过人们所形成的认识就形成了对诸如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状况、社会发展有无规律、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总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当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构成对大学生世界观形成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世界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大学生,但同时也给如今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因素。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国内社会经济成分、价值观念、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带给当今大学

生很多的困惑和思想压力,由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不良现象和

不正之风也对当今大学生带来了很大影响和思想转变。计算机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高校

师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知识和有益信息的同时,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充斥其间,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他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科学地阐明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大学生是年轻群体,还没有形

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可塑性大,同时大学生又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消极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形成对社会、对他人的一些错误观念并导致错误的行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其创新素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之上的理论支配。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

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的革命性和批判精神。马克思曾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

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的这一见解对于启发创造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它告诉我们,要进行创造性活动,必须要有否定旧事物的勇气,没有否定,

就没有发展;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马克思还曾指出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

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怀疑和批

判精神是科学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没有怀疑也就无从思考和创新;而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

创新意识,就没有打破旧事物的态度和积极创新的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学习

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基础。通过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自觉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认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而开展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它对于创新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思路,提高思

维独创的水平。矛盾分析法的核心是两分法,即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一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面。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矛盾的比较明显的、主要的

方面,忽视不明显的、次要的方面,而往往就是那不明显的、次要的方面能为我们的创新

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必须时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

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对教条主义和

经验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实质及危害,教育

他们敢于突破自我,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要继承前人的优点,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的同

时敢于创新。由此可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形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科学、进步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科学。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表现都非常突出。科学性不仅表现在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表现

在它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表现在它以实践

作为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表现在它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而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创造精神。革命性表

现在它不仅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行动指南的价值取向上,而且突出表现在它的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一切的革命的批判精神。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可以说

是一种科学的文明,又可以说它体现一种科学的、开放的、民主的、进步的时代精神。大学

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从中体会出其科学的、开放的、民主的、文明的、进步的时代精神,就可以领会没有哲学就不能前进,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终身受益的至理名言。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索质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保证。但是,目前相当部分大

学生心理负担沉重.心理素质不佳.稍受挫折.即出现种种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其原因大抵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越来越大。激烈的竞争、残酷的淘汰、毕业生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人们对自身未来的不可知性,以及它对人才的高标准、严要求带来的人才的激烈竞争,从各个方面冲击着大学生,影响

着大学生的心理稳定和健康发展。二是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骄、娇之气。独立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差;情绪易大起大落,心理承受能力弱。在生活、学习、事

业某一方面稍有挫折,其心理就产生强烈的震荡,要么悲观失望。要么怨天尤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能使大学生认识到人不仅依赖自然、依赖社会,而且人对自然和

社会具有能动作用;认识到人不仅能动地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且还能动地认识、改

造自我,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引导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尊重

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正视矛盾、

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此外,它还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

观能动性,当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拥有才智而没有哲学

思想的人,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会觉得烦恼、困惑,甚至丧失理想、信念,说明不会用

科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身心相互关系的观点,大学生就能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两者平衡。相互促进,维护身心健康。

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灵魂代表着中国未来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灵魂,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灵魂塑造的重任。必须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的内容和

现状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促进大学生思想解放,突破旧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崇尚理性,求真务实,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发展和创造新的思想。大学生如果能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思想武器,就一定会大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21世

纪全面知识的高文化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2.[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摘要】:(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签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能力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基础过学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理论素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认真学习 【正文快照】: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心得体会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一是培养精神境界,“化理论为德性”,二是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即“化理论为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就是“成物”和“成己”。(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能从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吸取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战胜对方、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xx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面向新世纪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只有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姓名:邓威 班级:测控五班 学号:2011079120009 摘要: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只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特别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如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变得模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此时,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英国率先引起了第一场工业革命,随后德国、法国等国家相继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社会生产力有了跨越性的提高。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浮出水面,经济危机爆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增强。 随着大批的工人起义,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这个大舞台。针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弊端,时代发展呼唤一个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也因此而产生。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那时起,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将其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和方法,不断探索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新的建设道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主义特色的发展道路。 今天的世界与15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中国的基本国情与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社会、与诞生列宁主义的俄国的情况也大不相同,现在的中国与50多年前、20多年前的中国也大不相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要敢于直面时代新问题,并在解答和应对新问题的过程中,寻求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契机和基点。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个人的内在作用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一是培养精神境界,“化理论为德性”,二是训练理论思维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4.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是却窒息了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学习过程中,免不 了枯燥与乏味,因此我们就会问,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它有什么 作用和意义吗?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 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可 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统一。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要明确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其次,是矛盾的问题。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 范畴。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而且处理事物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 很多人都曾抱怨过,说自己忙得焦头烂额,根本就空不出来时间。这样的人就是没有分清矛盾的主次。当一大堆事情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把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先给解决掉,剩下其他小问题自然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我们都是血肉之躯,不可能做什么都面面俱到,我们需要的是做好大事,完美主义者固然好,但是把自己忙得团团转,到最后还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好,这岂不更糟糕? 再次,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 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 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现在,好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想找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但是他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自己初出茅庐,一无经验,二无资历,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应该从 实际出发,从基层做起。 最后,理论与实践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 本原理”。即就是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与运用。既然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我们 就要把它运用在我们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知道,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开始,学生大大小小的罢课罢了n多次,可是统治阶级压根儿就没当回事,然而工人只要一罢工,统治阶级立马没辙。这就是说,我们需要理论来充实自己,如学生一般,但我们如果不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些理论就没有用处,只有真正实

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

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 1.什么是宗教 2.马克思主义总好觉观的主要内容 3.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4.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5.为什么不允许强迫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 6.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 7.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 8.什么是合法的宗教活动 9.我国对宗教活动的具体规定 10.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与家庭聚会的区别 11.什么是邪教 12.邪教的危害性 13.如何识别邪教 14.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区别 15.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16.在宗教信仰与名族习俗的关系 二、有关法律法规 17.《宪法》对宗教信仰的规定 18.我国对宗教教育的规定 19.外国人在我国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的规定 20.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的规定 2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进行传教活动 22.国家对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规定 23.《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涉及宗教的规定 24.《教育法》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5.《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6.《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涉及中交的规定 27.《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8.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决不允许利用宗教干预教育教 学工作 29.禁止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 30.如何警惕境内外反动、非法宗教的渗透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 1.什么是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虽然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应,但其反应是颠倒的、扭曲的、虚幻的。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古往今来,不同宗教学学派都对这个问题作出过自己的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科学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争辩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甚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自认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它的消亡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二是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在阶级社会,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麻醉人们精神的工具,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表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并提出了一系列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强调宗教和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是对立的,不能让宗教思想影响和侵蚀党的肌肤,反对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解决宗教问题要服从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总任务,提出了要向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 3.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1)宗教尤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 (2)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要宣传无神论,单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要坚持政治上的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4)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5)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们内部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要严格区分、妥善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6)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宗教对外友好交谈,抵御进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不允许境外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总监事务。 (7)爱国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要支持他们他们加强自身建设,自主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8)爱国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新教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9)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想适应。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树立公民意识,把爱国与爱教结合起来,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10)所以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都必须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名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价值及实现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提出具有理论和时代背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当代性,主要因为它的三个特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性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科学性凸显出当代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背景 苏东剧变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主义实践和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向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的阶层划分、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出来,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场挑战。马克思主义具不具有当代性,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然而,西方国家一些人,在东欧剧变之后,当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纷纷远离马克思主义之后,反而去重读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作辩护,进而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存在主义学者萨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甚至还在童年,似乎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时代的变化和人类实践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提出的深刻社会历史根源。有学者指出,“自马克思哲学创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使马克思哲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境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诉求,而且更是时代本身的迫切需求,即要求我们从时代本质的高度去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著名学者杨耕在《重读马克思》中说,20 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理论的内在价值凸显出来,如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等等,同时又使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和当代意义透显出来了。“为了理解和把握现实,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而为了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又必须接触并深入现实。同时,在联系现实的过程中,哲学不应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不能把自己降低为现实的附庸或仅仅成为现实的解释者。”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却又超越了产生它的时代局限,它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契合了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需求,具有强大的实践功效。马克思主义的精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规律。尤其是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姓名:曹俊艳 专业:英语1402 学号:201407010201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一个看似很深奥很难懂的话题,可是却是一个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那么近那么紧的一个理论。它是理论但绝不仅仅是理论,它的一切都基于现实,它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现实,它的结果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认识现实世界。看似空洞地它又是那么的务实,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对于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它存在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呢?它为什么这么受到欢迎和追捧呢?讨论一个事物的意义时,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列宁在深刻分析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前提下,创立了帝国主义论。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新的理论概括。在总结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 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帮助中国的知识分子重新思考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并导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是艾思奇,他在1938年4月写的《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明确提出,“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过去的哲学只是做了一个通俗化的运动, 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的词句加以解释, 这在打破从来哲学的神秘观点、使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接近, 在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知道注意哲学思想的修养上, 是有极大意义的, 而且这也 就是中国化现实化的基础。然而在事实上, 哲学的通俗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现实化, 因此它也没有适应这激变的抗战形势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 因为整个并没有做 到中国化现实化, 所以也不够充分的通俗化。”这表明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 既是前一段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继续, 也是抗战的需要。此后, 艾思奇还提出了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原则:“第一要能控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熟悉其表现方式;第二要消化今天的抗战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艾思奇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是可取的。 1938 年10 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是这样说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 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 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 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毛泽东看来,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 不仅要把它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 而且需要通过一

联系实际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人的本质是什么,人进行社会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人庸庸碌碌一辈子,无非是名与利,钱与权而已。这种思想的产生,是由于没有抓住人类世界的主要矛盾,把次要矛盾当成了主要矛盾,把人这个万物之灵长降低到了动物的层次,使人象动物一样,被某些具体事物牵着鼻子走,成为了具体事物的奴隶。 对人类而言,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矛盾是意识和物质的矛盾,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通俗的说是“我”和世界的矛盾,在这对矛盾的相互作用及其支配下,才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何理解“我”和世界这对矛盾呢?首先,我是从世界中来的,这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而后我又要到世界中去,这是改造世界的过程。前者是追求真理,后者是创造价值。人只有在一定的认识之后,才能改造世界,这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动物也有对世界的改造,但那种改造是无意识的,本能的。而人则会形成一定的认识,并且在这个认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那种否定人的认识,只提改造世界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奴隶主才会宣扬这种思想,因为奴隶主不需要奴隶有什么认识,只需要他们听命令干活,成为会说话的工具。 “我”和世界这对矛盾中,我与世界是对立的,是非此即彼的,但他们并不孤立,上面说过,我从世界中来,又到世界中去,那么我和世界是靠什么联系起来的呢?那就是实践,人一出生,便在实践,随着人的成长,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在增强,人的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同样,整个人类社会的实践能力也是这样的发展趋势,现代社会与原始社会人的实践能力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现在,我们了解了人类世界最根本的矛盾“我”和世界的矛盾之后,就可以明白。人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在人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学说,是指导实践的工具,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或者真理,才能更好的改造世界,创造价值。请注意,价值是对人而言的,对于世界来讲,并无什么价值不价值,人可以创造价值但不能创造世界,人能改变世界,但无论世界怎么改变,他仍然是世界,改不改变他,都不能影响其存在与否。 名利是什么呢?是价值的一种具体体现,他与我们改造世界活动的关系,类似于GDP 和生产力水平的关系,前者是人用来衡量后者的,两者的关系是一表一里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是一致的。人创造了多少价值,自然会获得相对应的名利。但要注意的是,名利和GDP数据本身一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意义在于他所代表的东西,并且代表并不意味完全一致,某事物的代表并不是该事物本身。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的关系常常会发生异化,GDP被认为是生产力水平本身,这就导致了人们为了GDP而GDP,把名利当做自己的终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虚报数据,涸泽而渔,坑蒙拐骗的手段都出来。这种都是把某事物的标签当作了该事物本身。马克思主义者不是说不要名利,而是要淡薄名利,因为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者就我们要在于正确的认识世界,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改造世界。名利这些东西是次要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顺其自然,他们并不是我们的目标,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东西。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使人之所以成为人,人对世界的认识越准确,越深入,对规律的掌握更彻底,就能更大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很多人忙忙碌碌活了大半辈子,由于没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思想上没有一个根本性的东西支持他,一生如浮萍一般随波逐流。人一旦对世界的认识错了,或者认识不够深入,必然要四处碰壁,在与世界的斗争中不能占据主动,被世界牵着鼻子走。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不是物质的奴隶,而是物质的主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吸取前人正确的实践经验,少数弯路,不走歧路,做一个纯粹的人,真正的人,而不是被歪门邪道

论20世纪初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论20世纪初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于19世纪,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种理论反映,它凝聚了其创始者对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刻批判认识和对人类历史的整体把握。然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体——20世纪的中国,却有着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迥然不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近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民族所接受,并使之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必然选择。 一、中国化的逻辑前提——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理论本性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学说,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目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 显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取得民族形式”,“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取得“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就是说,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二、中国化的现实契机——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正式传入中国一开始面临的并不是单纯的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而是中国“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任务,中国当前实际问题的解决。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反抗民族压迫,进行了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始终没有间断过对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80年间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传统意识、宗法意识根深蒂固,加之没有民众的根基,其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 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相适应,曾经出现过各种反映这些斗争并为之服务的思想理论。其中既有地主阶级开明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改良主义思想,也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提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还有农民阶级提出的空想农业社会主义思想。由于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思想文化的落后,也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十分软弱,因而中国自身不可能产生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可以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近80年当中,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制”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无力,抵挡不住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的勾结而败下阵来。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和教训,使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又渴望、追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理论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正是在中国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大学生宗教学习知识

《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 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 1.什么是宗 教 2.马克思主义总好觉观的主要内 容 3.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 策 4.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方 针 5.为什么不允许强迫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 6.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 教 7.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 8.什么是合法的宗教活 动

9.我国对宗教活动的具体规 定 10.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与家庭聚会的区别 11.什么是邪 教 12.邪教的危害 性 13.如何识别邪 教 14.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区 别 15.宗教与科学的关 系 16.在宗教信仰与名族习俗的关 系 二、有关法律法规

17.《宪法》对宗教信仰的规 定 18.我国对宗教教育的规 定 19.外国人在我国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的规定 20.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的规 定 2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进行传教活 动 22.国家对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规 定 23.《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涉及宗教的规定 24.《教育法》中涉及宗教的规 定 25.《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6.《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涉及中交的规定 27.《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涉及宗教的规定 28.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决不允许利用宗教干预教育教

学工 作 29.禁止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宗教活 动 30.如何警惕境内外反动、非法宗教的渗透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 1.什么是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虽然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应,但其反应是颠倒的、扭曲的、虚幻的。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古往今来,不同宗教学学派都对这个问题作出过自己的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科学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争辩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甚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自认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它的消亡需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原理的必要性 摘要: 信仰是人类精神现象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社会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让大学生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现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科学的、得到中国历史实践检验的行动指南,有必要根植于中国当代大学生中心中,指引他们在全球化大潮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向着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一终极目标迈进。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证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原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中的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大学时代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段黄金岁月里,大学生会有一些关键的变化。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修正以致成为一个人的信仰的阶段;这个时段承载了大学生太多的内容,它这被称为是具有潜力的时光,无论从好坏、真假、善恶等方面来说。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特别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作用自不待言,大学行能否健康成长关系我国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就是关键时期的建设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恩格斯、马克思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其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本身就是构成自我坚实基础的一种约束力和信仰,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样的一种约束力和信仰。 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成人成才 坦率的说,高校普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被为数不少的学生,尤其是理工农医的学生,仅仅看作是党和政府赋予他们的政治使命,而与自己的成人成才无关,甚至当作专业学习的累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大学生只要真正学好了马克思主义,就必定有益于自己的专业建树和全面成才。因此,应该自觉学好。 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世界观指导。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他在自己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就曾企图摆脱哲学世界观,并警告物理学不要陷入这一泥坑。然而,他自己并未遵守这一告诚,却信仰唯心主义哲学。正是在这种哲学世界观的指导下,他虽然发现“万有引力”的经典定律,但他又提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荒谬看法。在自然科学史上象牛顿这样由于不正确世界观的支配而损害了研究成就者是不乏其例的。可见,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世界观犹如高屋建瓴,是科学工作者揭示自然秘密,认清自然规律必须抢占的“制高点”。其次有益于修炼大学生的良好人格魅力。要想将来当专家,不仅要受世界观的支配,而且还要受作为专业人格化的人生观的支配和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以它为思想武装十分有利于专家的德才兼备。大学生只有以这样的人生观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导,并且又努力学

宗教学试题整理

宗教学试题整理(2005-2010) 2005年 宗教理论 一、概念题(40) 宗教情感宗教行为原始(自然)宗教世界宗教 二、简述题(40) 1、简述宗教的本质与特征 2、件数中国宗教的特征 三、论述题(70) 1、宗教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能发挥何种作用? 2、评述下文中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 法。(爱因斯坦如何界定科学、宗教?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你的评述) 科学与宗教 要我们对什么是科学得出一致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困难。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说得大胆点,它是这样一种企图:要通过构思过程,后验地来重建存在。但我要是问自已,宗教是什么,我可就不能那么容易回答了。即使我找到了一个可能在这个特殊时刻使我满意的

答案,可是我仍然相信,我决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使所有对这个问题作过认真考虑的人哪怕在很小程度上表示同意。 因此,我想先不去问宗教是什么,而宁愿问,一个我认为是信仰宗教的人,他的志向有哪些特征:在我看来,一个人受了宗教感化,他就是已经尽他的最大可能从自私欲望的镣铐中解放了出来,而全神贯注在那些因其超越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志向。我认为重要的在于这种超越个人的内涵的力量,在于对它超过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于是否曾经企图把这种内涵同神联系起来,因为要不然,佛陀和斯宾诺莎就不能算是宗教人物了。所以,说一个信仰宗教的人是虔诚的,意思是说,他并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庄严和崇高;而这些目的和目标是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但是它们的存在同他自已的存在是同样必然的,是同样实实在在的。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是人类长期的事业,它要使人类清醒地、全面地意识到这些价值和目标,并且不断地加强和扩大它们的影响。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来理解宗教和科学,那末它们之间就显得不可能朦胧什么冲突了。因为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

试论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试论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摘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倍感压力而茫然失措。大学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P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必要性;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1、当代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想与信仰,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理想信念包含着大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对大学生基本价值观的形成十分重要;而信仰是精神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在迷茫无措时的那一束光亮,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由于当今时代生活条件的提高,许多大学生都是一路从

父母的庇佑中成长过来,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形成了许多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 2、自我意识强烈,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由于大部分当代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的原因,父母长辈从小的宠爱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自信的性格。父母也竭尽全力地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与优越的生活,这使得许多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只想着别人为自己做什么,而不考虑自己应当为他人以及社会付出。如许多大学生寝室关系不和、矛盾突出,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家都不愿意为了对方退让一步,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社会被分裂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缺乏凝聚力和情感纽带,而这样的个体毫无疑问也是不堪一击的。 3、追求个性的发展方式,价值观多元化 我们不能否认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道德滑坡的事件,如大家熟知的老人倒地不敢扶、面对歹徒无人见义勇为等等,这些事件同样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更不能无视社会上的温暖,天灾时期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为受难者祈祷帮助。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如“萨德”事件,大家共同抵制韩货,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群就是大学生。 所以当传统与现代的人生价值观发生撞击时,当代大学

学习宗教学的意义与感悟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神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含义、研究问题、地位)研究宗教的学科便是宗教学。 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现代社会,日渐“信仰真空”的人们,精神上不能没有一个支撑点,不然就成了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而宗教能够发挥这个功能,让人有所寄托,以人类的福祉为己任,把更多的爱带给其他人。 在人类早期社会,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某些宗教分离出来,但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起到其独特的社会作用。 在当代,随着人类理性的渗透、现代科技的进步,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已大大减弱,但是,它仍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 特别是宗教文化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大都是以超然的方式来表达对于现世理想社会的诉求。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道德的信仰化是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它能指导、修正、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比如,宗教的“因果报应论”既有助于提高人对于他人恶行的情感忍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人对于自己丑恶事物的情感节制能力,宗教文化借助宗教道德的信仰化来诉求理想愿景,具有使人减少对现实黑暗社会的仇视,憧憬理想社会的功能。对于个人而言,崇高的、包含有终极指向的道德信仰,可以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对于社会而言,美好的道德信仰,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臻于和谐完美之境。 1、我国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思想作指导是维系我们坚定社会主义路线的最基本的准则。有助于我们坚定自己的唯物观,坚持科学的脚步,相信科学的力量,不断努力充实自己思想,为个人和社会发展做出正确准备,为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才智。 2、同时它能满足大学生宗教文化知识和信仰需求,有利于我们了解宗教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哲学思想、优秀且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这种多样性往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相同的。 使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了解宗教学涉及的教义、民族历史等内容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