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_2104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_2104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_2104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_2104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篇一: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1、例说使用陕西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的备课程序 (1)

2、亲近社会(一) (5)

3、亲近社会(二) (9)

4、学会选择(一) (18)

5、学会选择(二) (23)

6、学会选择(三) (25)

7、竞争与合作(一) (25)

8、维护权利,适应社会(一) (30)

9、维护权利,适应社会(二) (40)

10、腾飞的中华(一) (53)

11、腾飞的中华(二) (55)

12、永不退色的旗帜(一)……………………………………………………………………

58

13、永不退色的旗帜(二) (66)

14、特色制度(一) (68)

15、特色制度(二)………………………………………………………………………69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

第一课时:《培养亲社会情感》教学设计

桂花中心校柳永兵

一、《课程标准》原文: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与个人紧密相连。

2、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3、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4、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2懂得社会与个人紧密相连。3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2、教学难点: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快速浏览课本一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2、谈一谈我身边的美好生活。

3、如何看待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4、快速浏览课本二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5、如何认识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6、快速浏览课本三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7、为什么要热爱社会,亲近社会?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

用如画的自然风光、整洁有序、爱意浓浓的一组镜头(照片)导入新

课:培养亲社会情感

(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 学生自学作答全班抽查统一答题思路。

(三)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小组作答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四)自学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阅读回答

(五)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5”: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5”,进行自学自导学生收集整理

信息,思考问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六)(四)自学解决“教学用题6”

具体流程:阅读回答

(七)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7”: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7”,进行自学自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篇二: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做自己的主人

第一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克服盲目从众的思想行为,有利于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能力

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自我控制,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

知道从众的含义,了解导致从众的因素,明确从众行为的利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克服盲目从众的思想行为

难点:从众的心理是青少年正常的心理需要,因年龄经验等因素,他们对人对事缺乏评价和鉴别能力,缺乏主见,容易出现盲目从众、。

三.教法及教具

图例、事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资料: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就留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是他错了。“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你有何感想?

坚持自己观点,没有盲从。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有鉴别能力的人。

限时P2什么是从众心理,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以鼓励。

是指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第二环节:选一选

叫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朗读P2关于苏格拉底的材料,学生齐读P3关于引起从众心理的因素,对题目进行选择。

第三环节:演一演

根据文字描述来进行情景表演,并对其中人物的行为或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

⑴小红的好朋友在学弹钢琴,小红知道后,回到家中,吵吵嚷嚷让妈妈也去买钢琴,然而小红对音乐并不感兴趣,况且家里的经济也很拮据。

⑵班上近来有些同学穿了一种新式样的鞋,小红认为那种鞋非常时髦,也让妈妈去买,其实她还有一双新鞋没有穿呢。妈妈批评小红:“不要别人怎样做,你就怎样做,要有自己的主见。”小红不服气,认为自己如果不和大家一样,别

⑶小红是班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倍受班主任的钟爱,由于小红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同学的嫉妒,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她作对,对她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红被这些同学的行为吓怕了,她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班日常工作

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老师批评时,她觉得这样才能被那部份同学接纳。人会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提问:小红的想法、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

说明:小红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鉴别力,能力。就有可能养成不良好习惯,这与培养高雅生活情趣是相违背的。我们要扬“从众”的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从而使判断能够正

第四环节议一议

四人为一小组对P3-P5的3

第五环节小记者采访:

第六环节听CD

、“随大流”;

1983年2。当时香港加上又是公益性的,都不愿意唱。而张明敏因为

喜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夜之间走红。而在此之前,他还是一名电厂

从众是一种思维的惰性,它使人行事喜欢遵循常规,不愿意走出习惯的圈子,不愿意与多数人的想法相左,或迷信权威;从众是一种求安逸、惧危险的心态,像雁阵中的雁儿,担心离队后会迷失方向。

一个人要想发展得好,要善于观察周边环境。在环境良好、机制健全的时候要从善如流,见贤思齐。在机制欠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做到入乡不随俗,克服常人的缺点,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时下,不守诚信已成为国内大学生的一大通病,千篇一律的简历,都是给自己贴金,各种来历不明的获奖证书使得用人单位眼花缭乱,更可笑的是一个班上出现十几个学生会主席,弄得用人单位不知道相信谁。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坚持原则的人,他们如实提供自己的学习

成绩单,并附上学校教务处的电话,供用人单位随时调查。这样的人才也许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但往往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如果短时间改变不了环境,又想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那就得跳出小圈子,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在一些民营企业,有很多30岁左右的英才坐上了集团总裁、副总裁的位子,他们有不少人是从国企跳

出来的。因为他们知道,国有企业论资排辈意识还占据着人们的头脑。如果你才能出众,在现在的环境里又不能施展拳脚,应当考虑跳出现有圈子,寻找自己需要的成才环境。

从众心理很强的人总是担心不从众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实际不然,坎坷与坦途往往只隔一道墙,穿过这道墙,前面就是通途。真正的强者,迟早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并能彻底改变人们的看法。

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误会等。

不仅如此,在客现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下蛋”——这个众人承认的常识,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

课堂小结: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六板书设计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的含义

七作业

12

3

八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正确认识好奇心理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好奇心理, 好奇心是可贵的,既要珍惜,有要注意把握好方向. 能力

把握好奇心理,,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

1懂得好奇心的含义和重要性,全面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知道它们的作用。

2知道不良嗜好的危害性,懂得好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如何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如何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是本框的教学难点。。从众的心理是青少年正常的心理需要,因年龄经验等因素,他们对人对事缺乏评价和鉴别能力,缺乏主见,容易出现盲目从众、“随大流”的现象。。

三.教法及教具

图例、事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1课时

五.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正确人认识从众与好奇心理

课堂导入:出示居里夫人的一段话: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

第一环节课堂记忆力挑战

限时2分钟让学生背诵课本P5

第二环节:思考讨论

请同学看课本P7 代表发言。

第三环节:请列举

只停留在兴趣的层面上,感受美好事物和优秀人物,并从中体会生活的美好与奋斗的乐趣。

第四环节: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并深刻认识到迷恋电子游戏、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产生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并思考该因为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所以总的来讲是要提高判断力,提高独立。

教学小资料:

好奇心

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婆婆用铁棒在磨砺,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走到那位老婆婆跟前问:“老婆婆,这么粗的铁棒能够磨成针吗?”老婆婆笑着说:“不怕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李白从这句话中得到了很深的体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变得很努力,最后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好奇带领他走上成功之路。

当然,人的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唯有健康的好奇心,才能帮你消除无知,让你发现奇迹。而不健康的好奇心则会使你误入歧途。

但我们对生活也不能没有好奇心,那样你

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当你面对世界不再好奇心时,你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老。风华正茂的我们应该抖擞精神,对生活充满兴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若引诱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或许也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悟出了苯分子的结构,也是他的好奇心使得他对蛇的盘绕卷曲能够进行镇定的观察思考,最终解决了化学界的又一难题。试想,如果没有好奇心,他看到蛇后拨腿就跑,苯分子的环状结构他能够发现吗?

我们熟悉的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前夕给他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可是妈妈却说为什么给她买一双樱桃红的袜子,道尔顿并不认为妈妈在和他开玩笑,而是对妈妈的问话产生了极大的疑问,于是跑去问周边的人,发现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外,其余的人都和妈妈一样,说是樱桃红色,道尔顿觉得这件小事真不寻常,他原来弟弟和自己都是色盲。

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但他却是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的色盲患者。经过他的综合分析,又写了篇论文《论色盲》题的人。

这就是奇迹,从简单平凡的小事中产生好奇,深入地研究考虑,一个奇迹便出现在你面前。约翰·曼森·布朗曾说过:小的事情,这样的好奇心有如钟表的发条、发电机、”

六课堂小结:从众,因年龄经验等因素,他们对人“随大流”的现象。如看到别的,从众、(板书)

六板书设计

正确认识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的含义

篇三:八年级思品下册教案

陕教版八年级思品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一案三单设计

《培养亲社会情感》教学设计

《培养亲社会情感》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____姓名_____

新课导读

2010年4月21日,在东航从西宁飞往玉树的航班上,记者遇到了藏族小男孩才仁旦周。才仁旦周是玉树震区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地震发生后,小才仁家的的房子全塌了,但所幸家人没有遇难。地震发生后,学校不能正常上课,才仁旦周就到体育厂内报名当上了志愿者。最开始,这位小志愿者的工作是在体育场当垃圾收集员,早上吃完早饭,他就会认认真真的去“上班”,跑去为大家捡垃圾。后来医生发现这个大眼睛的小男孩汉语说得流利,就要他当翻译。两岁起,小才仁的爸爸教他说汉语。生性活跃的小才仁闲不住,在汉族医生和藏族伤者之间承担翻译任务。因为他特别听话,特别聪明,给医生和受伤的藏族同胞帮上了大忙。

〔思考讨论〕才仁旦周的行为给你有何启示?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

《培养亲社会情感》问题生成评价单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发现社会生活美

同学们,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我们每天的三分之一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你能在忙忙碌碌的学习中去发现她的美好从而让自己更爱她吗?下面请各小组派出代表,将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分别进人教师办公室,实验室,音乐课堂,美术课堂等,留心观察寻找美丽的感受讲一讲,与大家分享。

课堂交流发言:学生甲:我们小组来到一间教师办公室,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得格外美丽。

学生乙:我们小组来到物理实验,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极了!

学生丙:我们小组到了音乐教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听而美丽。

学生丁:我们小组来到美术教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觉得很美。

学生戊:中午放学时我们来到食堂门口,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第一《外国肖像画赏析》的延伸。从对人物肖像画历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人情意。 教材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表现身边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物的内在心理,达到关注人、关爱人的目的。 教材启示为什么要画身边的人,因为画熟悉的人更容易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熟悉人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画家们更是将邻居、家人、朋友像为描绘的对象,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某种爱意。 教材启示多彩人生是我们作画的泉,可以用线造型、电脑绘画、色彩等工具材料去表现身边的人物。同时启示如何关注人物的动态、人物的特征、人物的比例,各种使用工具的处理,还有表现时如何对比协调等,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材还启示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教学,让画笔传达情意。以全班同学肖像画册为切入口,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去反映每个同学的喜、怒、哀、乐。在表现他们外部特征的同时,特别重视内在的性格。其次再将自己个人的情感和对同学的了解,倾注于画笔之中。 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图片,体现了表现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的过程。

1.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人体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②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较写实的去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物。 ③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更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更多的去发规他人的长处(优点)。 2.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人物表现的多种方法、材料工具,了解人体在不同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3,教学难点 对人物神情、动态、比例、色彩的恰当把握。 4.时建议:2时 一、组织教学 微笑问候学生当天感受,简要讲评上节小组作业。 二、导入新 同学们,上节我给大家介绍肖像画的由以及早期肖像画的作用,还欣赏了摄影术发明以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格迥异的肖像画。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人物的五官,以及体会了通过五官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精神世界。那么今天我们再看一些彩色的范图。 看了这些范图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乱涂乱画,怎么把人的脸画成彩色的,怎么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像鼻子呢?好像这些画都是小孩子画的。这里面确实有一部分画是出自小朋友之手,我请

2020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生物教案 嵩县田湖一中生物组 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八单元:生物技术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技术 第一节(20.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章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关于身边的发酵技术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蒸馒头、作泡菜、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等。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还会对制作发酵食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前面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这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尝试制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把准备好的面包、馒头、自制的酸奶、酱油、米酒、米醋、甜面酱拿出来,这些东西你们吃过吗?它们的生产与哪一类生物技术有关?

陕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陕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2014.04 第九课亲近社会 课标要求: 1、关心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美好的社会靠我们维护,要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3、参加公益活动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内容要点: 1、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联。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 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3、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1)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2)社会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3)个人离不开社会 4、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有何作用(好处/重要意义)(1)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2)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可以祛除寂寞孤独,形成健全人格。(3)亲近社会、能使人乐观向上,展现生命之美。(4)亲近社会,才能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奉献社会,才能进入人生的崇高境界。 (5)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有助于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亲近社会的方法: (1)关注社会 A.关注国家大事 B.关注身边的小事。(2)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 A.遵守社会公德 B.遵守秩序和规则,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C. 爱护公共设施 (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 B.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的去 帮助救援。C.参加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6.关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好处? 关注社会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能增长知识,能增 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7、关注社会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报纸、杂志、书籍。(2)与父母、同学、 老师交流。(3)电视、广播、网络。(4)参观、 调查、访问。 8、参加公益活动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 (1)把对他人和社会的爱表现出来。(2)培养了对 社会的责任心和亲社会情感。(3)学会了合作与 分享。(4)拓宽了视野,锻炼了能力。 第十课学会选择 课标要求: 1、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 质。2、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 人正直,学会正确选择。 内容要点: 1、做人是做事的基础,要做好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具有正确的是非善 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2、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社会 力量,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明辨是非,彰 善瘅恶,仍是现代社会的共同取向。 3、在当代中国,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答: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最 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推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 发展,是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它主要难过社 会主义道德规范出来。 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 道德的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以爱祖国、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5、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 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道德的含义:道德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 和社会屿论,确定是非善恶的界限,引导和约束着 人们的行为。 7、在复杂有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明辨是非善恶, 做正直的人。 8、在复杂有社会生活中,怎样做正直的人?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2)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错 误的事情。 (3)敢于对他人做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 (4)如果做了错事要敢于承担责任。 9.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 本品质,分清是非善恶是人生修养中的重要内容. 第十一课竞争与合作 课标要求: 1、认识到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的必然现象。 2、懂得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 3、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和合作,养成积极进 取、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内容要点: 1、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竞争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

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从“一个领域的科学发现”到“另一个领域的科学结论”,请你找出作者的说明思路并简要记录、交流。 1.全班集体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古生物学领域←→地质学领域 ___________恐龙无处不有-→__________________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能漂洋,大陆自己漂移→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2.事实论据: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推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推理:恐龙不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问题: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假设: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参考 3.恐龙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恐龙无处不在,曾经遍布每块大陆→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现存大陆在远古曾是联结在一起的“泛大陆”→“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参考 4.科学发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产生质疑:恐龙来自哪里——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研究价值:证明地壳运动理论。 2.小组合作交流《被压扁的沙子》

九年级政治《公平合作》文字素材陕教版

热点专题三:维护人民利益保障社会公平 1、列举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的惠农政策。①取消农业税;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③ 两免一补政策;④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⑤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实行惠农政策说明了什么?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代表、维护人民的利益(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 3、制定新农保政策的国情依据有哪些? 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②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③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④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⑤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大 4、实行“新农保”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个人:使农民老有所养,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减轻农民的家庭负担;满足农民的愿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国家(社会):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稳定和谐;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国家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有何意义? 个人: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 满足人民的愿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国家:这样做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6、生应该怎样做才能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努力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珍惜受教育权,履行受教育义务; 转变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7、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一种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和谐;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种答案:这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8、怎样改善民生?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途径);④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用制度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民生;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9、新修改的选举法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由4︰1改为1︰1,城乡人 口选举将实现同票同权。修改选举法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2019年精选初中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积极适应社会陕教版习题精选

2019年精选初中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积极适应社会陕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这说明了( )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②社会发展需要个人智慧,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 ③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④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右边漫画“两驴吃草”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竞争会导致两败俱伤,因此要避免竞争②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③加强合作就能达成彼此期待的目标,事业就会成功④良好的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一名诗人,也努力写过一些诗。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诗人的志向,转向研究社会科学。结果,他在这一领域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这对我们青年学生作出职业或学业选择的主要启示是( ) A、要从实际出发,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 B、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C、要考虑客观的社会需要 D、诚信敬业,开拓创新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学习成绩中等的小军在填报中考志愿时打算报考职业中学,可是母亲却说:“读职业中学没出息,将来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如果请你劝导小军的母亲,下列理由不能支持的是( ) A、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都能出人才 B、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C、没有没出息的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 D、只要勤奋学习,就能成为高层次的杰出人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人被志同道合的“驴友”给偷走了钱;有人和朋友一起去给他人“下套”骗钱;曾经一头“狼”装成朋友站在他们面前,他们轻易相信了,出事后追悔莫及……这些案例给我们中学生的警示有( ) ①谨慎交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②要学会辨别是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③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④不要与有缺点的人交朋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____年__月__日总第课时课题9.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分析等数学活动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知道中心对称的性质; 2.类比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关系,认识中心对称图形,知道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重点 认识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道 它们的性质,并掌握作图的技能. 难点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 教法教具自主先学当堂检测交流展示检测反馈小结反思教具:小黑板或多媒体等 教学过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 动 一、情境引入 “双鱼”剪纸作品是由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 图案组成的,这两个图案的位置有怎样的特殊关 系?怎样改变其中一个图案的位置,可以使它与另 一个图案重合? 二、自主先学 1、自学内容:P59-61 2、自学指导: (1)怎样的图形成中心对称? (2)归纳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何性质? (3)类比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性质。 学生观察思 考,并积极作 答

程教 3、自学检测: (1)、如图1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 得到图(E)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C=90°,BC=20 ㎝,如果以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这个三角 形旋转180°,点B落在B′处,那么点B′与点B 原来位置相距____________. (3)质疑问难,提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交流展示 (一)展示一 分组展示自主先学中的问题,归纳所学知识。 讲清: 1、引出概念: 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 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 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 点叫做对称点 2、用一张透明纸覆盖在图3-5上,描出四边形ABCD。 用大头针钉 在点O处, 将四边形 ABCD绕点O 旋转180度 自学教材内 容 完成检测题 交流问难 1、分组展示 板演并讲解 或学生讲解。 D' C' B' D C B o A' A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2019-2020年陕教版初中政治思品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 努力战胜自我第一课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课后辅导练习

2019-2020年陕教版初中政治思品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努力战胜自我第一课不 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课后辅导练习十 第1题【单选题】 小强是个偏远山区的孩子,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上学期他随在铁路工作的爸爸转到城里上学。在英语学习中尽管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为此感到很苦恼。对待这样的挫折,你觉得他应该如何做( ) A、自认不是学英语的料,能学多少是多少 B、干脆放弃,何必苦撑 C、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争取把英语成绩提上去 D、顺其自然,并非只有我一个人英语不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马俊欣曾是一个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现在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检察官,他在和记者谈起自己成长经历时说,每个人都应该感谢苦难。他面对挫折的态度告诉我们( ) A、应该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B、直面苦难就能活得成功 C、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战胜挫折 D、成功者最应该感谢苦难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小王和小李在课堂上因为没有很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受到批评。小王认为“老师真挑剔,存心和我过不去”。小李则认为“老师问得好,正好把我不清楚的地方挑出来了”。两人面对此时的态度反应截然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 A、对所遇到的挫折认知不同; B、人生理想不同; C、面对的挫折情景不同; D、应对挫折的手段不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面对考试失利,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则暗下决心迎头赶上。同学们的不同反应说明( ) ①挫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②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遭遇困难,经历挫折 ③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④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做自己的主人 第一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克服盲目从众的思想行为,有利于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能力 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自我控制,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 知道从众的含义,了解导致从众的因素,明确从众行为的利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克服盲目从众的思想行为 难点:从众的心理是青少年正常的心理需要,因年龄经验等因素,他们对人对事缺乏评价和鉴别能力,缺乏主见,容易出现盲目从众、“随大流”的现象。。 三.教法及教具 图例、事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资料: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留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没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才,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语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的精心设计的“圈套“! 提问:看了“小泽征尔故事”,你有何感想? 小泽征尔没有受评委们的影响,坚持自己观点,没有盲从。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有鉴别能力的人。 第一环节课堂记忆力挑战 限时2分钟让学生背诵课本P2什么是从众心理,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以鼓励。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是指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第二环节:选一选 叫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朗读P2关于苏格拉底的材料,学生齐读P3关于引起从众心理的因素,对题目进行选择。 第三环节:演一演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常州市新闸中学谢娟萍一、单元教学思路: 一般来说阅读“事理说明”类的文章以及我们探索世界万物的奥秘时,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认清是什么,有什么,二是弄懂为什么。本单元课文中第十四课《宇宙里有些什么》主要明确天体是怎样构成,第十五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十一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主要明确客观物质世界的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第十二课《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则主要表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永无止境,应不懈努力。教学时,应强调单元整体联系,每篇课文之间的内在关系。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探索永无止境的顺序来组织教学。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各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语文课程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潜能,逐步养成事实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教师应用多媒体演示或丰富的感性的语言的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情境,开展切实可行的语文小活动,巧妙地转换文本信息呈现形式,重视文本的解读。利用多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调动主体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能自主、合作形成单元探究专题,并从作品中领会到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等。本单元还要求指导学生学写简单说明文,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般方法。还要指导学生了解主办校刊的基本

要求,尝试办一份校刊。 二、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三 w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w理解课文所介绍的有关内容,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w了解课文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并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他们的作用。 w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w掌握说明文写作基本要求,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w了解主办刊物的基本要求,尝试办一份刊物。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总课时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课时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1课时 《活板》2课时 《宇宙里有些什么》1课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课时 山市1课时 写作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可放在课外) 单元学习小结1课时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明确任务。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作家施耐庵及其《水浒》的文学常识。 2.把握《水浒》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能有声有色地讲解2-3个小故事。 3.通过个体阅读、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欣赏其艺术魅力。 4.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与热情。 5.培养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学思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 2.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客观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明确正确的是非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引领阅读,圈点笔记;创设情境,启发思考; 搭建舞台,展示交流;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指导预习 1.课前阅读名著《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了解故事内容,做好复述准备。 2.指导几个学生准备2——3个《水浒》中的故事。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每组分析其中一个经典人物,形成书面材料。 4.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摘抄在笔记本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先介绍,教师补充。(重点内容出示ppt) 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3.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三、走进作品 《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 1. 回顾《水浒传》经典情节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鲁智深;风雪山神庙----林冲;醉打蒋门神、景阳 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武松; 2.人物绰号知多少? ①学生发言,共享所知。 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智多星吴用、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小李广花荣等、菜园子张青等。 ②总结归纳命名绰号的规律 《水浒》中人物绰号有以长相命名的,有以身体的某一特色命名的,有以个人特长命名的,有以所用兵器命名的,有以性格命名的,有以出身身份命名的等。 ③为什么他们的绰号至今还会留传于世? 抓住了人的特征,诙谐,幽默,有创造性,显示人物的特征,不具有侮辱性。 四、分析人物形象 回忆相关情节,比较分析英雄性格的异同,加深理解。

最新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

最新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第1课时) 教学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5、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无性生殖的原理 2、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 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 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 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这 是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 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向我们描述了生物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生物习性及他们的结构特点,但是对各种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却是不甚了解,你们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 3、启发问题:你们说的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生出新一代来。那么,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经过受精作用,同样也能产生出下一代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安排实验:现在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养液、烧杯、显微镜、载玻片、龙胆紫染色液等。请你们先看书,讨论应如何做实验,列出实验步骤,研究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问题。 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观察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长征组歌”这一主题,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少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抒发过对长征的感慨和歌颂。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长征组歌》用10个不同的战斗生活场面,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陆定一的《老山界》一文,以细腻、生动的笔法描述了红军翻越长征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 《草》借一个普通战士的视角塑造了周恩来的光辉形象。 《长征》则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种种经历,展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2、了解不同样式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内容的一般方法,感受红军指战员的高大形象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3、记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4、学习理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学习当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 三、教学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课文《七律长征》(1课时) 课文《长征组歌》两首(1课时) 课文《老山界》(2课时) 课文《草》(2课时) 课文《长征》节选(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一七律??长征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一时ín山难 nán 困难,难能可贵横 h éng 横竖 nàn 苦难,难兄难弟 hèng 蛮横

最新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实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 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无性生殖的原理 2、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 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 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

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这是 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 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向我们描述了生物千 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生物习性及他们的结构特点,但是对各种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却是不甚了解,你们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 3、启发问题:你们说的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生出新一代来。那么, 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经过受精作用,同样也能产生出下一代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安排实验:现在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养液、烧杯、显微镜、载玻 片、龙胆紫染色液等。请你们先看书,讨论应如何做实验,列出实验步骤,研究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问题。 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观察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学习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学习 一、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和体悟作者在咏物中所抒发的情怀,并在品读中陶冶情操。 2、理解课文所写事物外在特点与内在特点的关系,以及物与情的关系。 3、学习课文根据文章立意需要,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养成带着感情观察事物, 并在观 察中把握事物特点的习惯。 4、在诵读中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5、学习在写作中适当地展开联想,通过联想丰富写作的内容。 6、跟别人交流思想时,能够围绕话题,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海燕》2课时 《白杨礼赞》2课时 《石榴》1课时 《马说》2课时 《紫藤箩瀑布》1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鸟》专题2课时 单元总体分析 单元主题定位: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虽然都是写物的散文,但表现的手法又各有特点,教学的设 计既要着眼于这一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又要针对每篇课文的个性特点。《海燕》和 《白杨礼赞》《石榴》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海燕》是一组形象的象征,这些不同的象征物构成一个群体,组合起来表现主题,《白杨礼赞》《石榴》主要通过揭示白杨树、石榴这

一主要形象的象征意义表现主旨,《紫藤萝瀑布》则是写作者由紫藤萝所获得的人生感悟。从语言看,《海燕》是散文诗,语言具有更强烈的抒情性。所以《海燕》的教学要更注重朗读和吟诵,把课文的背诵和文章的欣赏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可以借助其他媒体帮助学生领悟课文,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一组形象之间的关系。《白杨礼赞》《石榴》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阅渎中理解物的 “形”与“神”、物与象征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一致。结构上,《白杨礼赞》又要复杂一些,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把握文章的层次,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石榴》的教学可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利用“探究?练习”或设计一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稍加点拨则可。《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可以由文章对紫藤萝花的描写人手,解读文章所蕴涵的哲理。无疑,作为一组散文,教学中都要 加强学生的朗读,但要注意把朗读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使朗读为学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服务。 单元课文简析: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 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井必将取得胜 利的前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要从作品整体上和主要方面领会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防止牵强附会。 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和腐朽势力的 革命浪潮风暴,而狂风、乌云、闪电、响雷则是暴风雨的前奏,为什么却说它们象征反动势 力呢?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对 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文章主题的理解:本文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来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 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文章抓住白杨外形上的特点一一“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叶子也是 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然后联系白杨生长的环境,揭示它“虽在 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气质,这就远远突破对白杨树外形的描写,而是赋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篇一: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1、例说使用陕西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的备课程序 (1) 2、亲近社会(一) (5) 3、亲近社会(二) (9) 4、学会选择(一) (18) 5、学会选择(二) (23) 6、学会选择(三) (25) 7、竞争与合作(一) (25) 8、维护权利,适应社会(一) (30) 9、维护权利,适应社会(二) (40) 10、腾飞的中华(一) (53) 11、腾飞的中华(二) (55)

12、永不退色的旗帜(一) (58) 13、永不退色的旗帜(二) (66) 14、特色制度(一) (68) 15、特色制度(二)………………………………………………………………………69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 第一课时:《培养亲社会情感》教学设计 桂花中心校柳永兵 一、《课程标准》原文: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与个人紧密相连。 2、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3、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4、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 2懂得社会与个人紧密相连。3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2、教学难点: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快速浏览课本一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2、谈一谈我身边的美好生活。 3、如何看待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4、快速浏览课本二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5、如何认识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6、快速浏览课本三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7、为什么要热爱社会,亲近社会?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用如画的自然风光、整洁有序、爱意浓浓的一组镜头(照片)导入新课:培养亲社会情感 (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 学生自学作答全班抽查统一答题思 路。 (三)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小组作答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四)自学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阅读回答 (五)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5”: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5”,进行自学自导学生收集整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