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典力学、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关系

经典力学、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关系

经典力学、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关系

经典力学、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关系

1、牛顿力学的创立改变了自古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相对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量子论则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包含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量子力学与狭义相对论之间的不协调

量子力学与狭义相对论之间的不协调 物理规律中,物质的变换总是根据当前状态的各种参数决定的,没有对历史的记忆,而且由于光速最大原理,能影响一个质点运动的信息只能是这个点邻近无穷小范围内的信息,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微分方程适用于大多数的物理规律描述.用微分来描述瞬时的变化率,实际上是一个极限的过程,能对瞬时变化给出很好的描述.就目前来看,用微分来描述变化率是最好的方法.物理上的“定域性”原则现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基本可以认为真实的物理至少在一定程度和能级条件下是不满足定域性原则的,这是一系列物理实验的论证结果.从物理上来说,能用微分方程描述的另一个潜在依据就是不存在稳定的时间与空间最小单元.如果存在最小单元,在这个单元中的一切不可取分,状态不可分辨,那么最后我们要用的就可能是差分函数与差分方程,而不是微分方程. 大量实验证实,非定域性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属性,但是非定域性将意味着超光速传播,这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矛盾.当前,量子引力理论中的超弦理论的时空背景相关性,与圈量子引力理论中的时空背景无关性同时存在,是物理学中潜在的对于时空本质不同态度的一次大碰撞,这种困难预示着物理学需要一次概念的变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时空.时空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不同的时空观念将导致不同的理论研究方向,任何对于时空概念的更新和深化,势必对整个物理学产生巨大的革命性的影响. 作为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的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场论更是如此.一方面,量子电动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功,可以给出与实验精确符合的微扰论计算结果,例如关于电子反常磁矩的微扰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可以符合到十几位有效数字;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Glashow-Weinberg-Salam)的弱电模型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微观尺度上的电磁作用和弱作用,在相当于1000倍质子质量的能量尺度下与几乎所有实验符合;包括量子色动力学在内的标准模型对于强作用的一些性质也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等.另一方面,与实验精确符合的微扰论计算在理论上却并不成立,微扰级数本身一定会发散.标准模型中有20几个自由参数需要实验输入,其中包括一些极重要的无量纲参数,如精细结构常数、μ介子与电子质量之比等.为了减少参数的大统一理论或超对称大统一理论,往往会导致质子衰变.可是,实验上一直没有观测到质子衰变现象,也没有观测到超对称粒子,这是为什么?超对称如何破缺?为什么有夸克禁闭和色禁闭?为什么夸克质量谱中存在极大的质量间隙?为什么会有三代夸克-轻子及其质谱?理论上作用极大的“真空”到底是什么?理论上计算的“真空”能量,与宇宙学常数观测值相应的“真空能”相比,高出几十到一百多个数量级,这又是为什

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学案

第七章第5节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 1.感受牛顿力学在高速世界与事实的矛盾,知道牛顿力学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知道相对论、量子论有助于人类认识高速、微观领域。 2.知道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知道长度相对性和时间间隔相对性的表达式。 3.了解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知道科学真理是相对的,未知世界必将在人类不懈的探索中被揭开更多的谜底。 【课前预习】 一、相对论时空观 1.爱因斯坦两个假设: (1)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都是_________的; (2)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大小都是_________的。 2.时间延缓效应:如果相当于地面以v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上的人观察到与其一起运动的物体完成某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τ,地面上的人观察到该物体在同一地点完成这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t, 则Δt=____________。由于1?(v c )2<1,所以总有Δt>Δτ,此种情况称为时间延缓效应。 3.长度收缩效应:如果与杆相对静止的人测得杆长是l0,沿着杆的方向,以v相对杆运动的人 测得杆长是l,则l=_________。由于1?(v c )2<1,所以总有l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引言 (1) 2 对称性 (1) 2.1镜像对称 (2) 2.2 转动对称 (2) 2.3平移对称 (2) 2.4置换对称性 (2) 3 物理定律的对称性 (3) 3.1物理定律的空间平移对称性 (3) 3.2物理定律的转动对称性 (3) 3.3物理定律对时间的平移对称性 (3) 3.4物理定律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对称性 (3) 4 对称性与物理定律的关系 (3) 5 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4) 6结论 (5) 参考文献 (5)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 摘要:从自然界中的对称性开始,讲解了物理学中转动对对称性开始称,平移对称,置换对称;还讲解了物理定律中的空间平移对称性,转动对称性,时间平移对称性,匀速直线运动的对称性;进而说明了物理定律与对称性的关系和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对称性导致物理问题发生和解决。 关键词:对称性;物理定律;守恒 Discuss the Symmetry Secondary Physics Abstract:From the nature of the symmetry of the begining, explain the physics rotation on symmetry started to call, translational symmetry, permutation symmetry; also explained the laws of physics in the spatial translational symmetry, rotational symmetry, time translation symmetry, the symmetry uniform motion in a straight line; then describes the physical laws and symmetry and symmet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s, as well as symmetry leads to physic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symmetrical; the laws of physicsl; conservation 1引言 对称性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特性[1]。近代科学表明,自然界的所有重要的规律均与某种对称性有关,甚至所有自然界中的相互作用,都具有某种特殊的对称性——所谓“规范对称性”。实际上,对称性的研究日趋深入,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物理学的各个分支:量子论、高能物理、相对论、原子分子物理、晶体物理、原子核物理,以及化学(分子轨道理论、配位场理论等)、生物和工程技术。 2对称性 什么是对称性?对称性首先来源于生活,对称式自然界中十分普片的现象,从总星系到星系团,从银河系到太阳系,地球,从原生物到各种动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

爱因斯坦相对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文版)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大家知道,麦克斯韦电动力学——象现在通常为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应用到运动的物体上时,就要引起一些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似乎不是现象所固有的。比如设想一个磁体同一个导体之间的电动力的相互作用。在这里,可观察到的现象只同导休和磁体的相对运动有关,可是按照通常的看法,这两个物体之中,究竟是这个在运动,还是那个在运动,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如果是磁体在运动,导体静止着,那么在磁体附近就会出现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场,它在导体各部分所在的地方产生一股电流。但是如果磁体是静止的,而导体在运动,那么磁体附近就没有电场,可是在导体中却有一电动势,这种电动势本身虽然并不相当于能量,但是它——假定这里所考虑的两种情况中的相对运动是相等的——却会引起电流,这种电流的大小和路线都同前一情况中由电力所产生的一样。 堵如此类的例子,以及企图证实地球相对于“光煤质”运动的实验的失败,引起了这样一种猜想:绝对静止这概念,不仅在力学中,而且在电动力学中也不符合现象的特性,倒是应当认为,凡是对力学方程适用的一切坐标系,对于上述电动力学和光学的定律也一样适用,对于第一级微量来说,这是已经证明了的。我们要把这个猜想(它的内容以后就称之为“相对性原理”)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另一条在表面上看来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确定的速度C 传播着,这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由这两条公设,根据静体的麦克斯韦理论,就足以得到一个简单而又不自相矛盾的动

体电动力学。“光以太”的引用将被证明是多余的,因为按照这里所要阐明的见解,既不需要引进一个共有特殊性质的“绝对静止的空间”,也不需要给发生电磁过程的空虚实间中的每个点规定一个速度矢量。 这里所要闸明的理论——象其他各种电动力学一样——是以刚体的运动学为根据的,因为任何这种理论所讲的,都是关于刚体(坐标系)、时钟和电磁过程之间的关系。对这种情况考虑不足,就是动体电动力学目前所必须克服的那些困难的根源。 一运动学部分 §1、同时性的定义 设有一个牛顿力学方程在其中有效的坐标系。为了使我们的陈述比较严谨,并且便于将这坐标系同以后要引进来的别的坐标系在字面上加以区别,我们叫它“静系”。 如果一个质点相对于这个坐标系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于后者的位置就能够用刚性的量杆按照欧儿里得几何的方法来定出,并且能用笛卡儿坐标来表示。 如果我们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我们就以时间的函数来给出它的坐标值。现在我们必须记住,这样的数学描述,只有在我们十分清楚地懂得“时间”在这里指的是什么之后才有物理意义。我们应当考虑到:凡是时间在里面起作用的我们的一切判断,总是关于同时的事件的判断。比如我说,“那列火车7点钟到达这里”,这大概是说:“我的表的短针指到7 同火车的到达是同时的事件。”

经典力学和相对论

牛顿经典力学 牛顿经典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围。牛顿 力学较多采用直观的几何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时,比分析力学方便简单。 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是爱因斯坦于1915年以几何语言建立而成的引力理论,统合了狭义相对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将引力改描述成因时空中的物质与能量而弯曲的时空,以取代传统对于引力是一种力的看法。 广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所有非惯性系和有引力场存在的惯性系对于描述物理现象都是等价的。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它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狭义相对论颠复了从牛顿以来形成的时空概念,提示了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和相对性,建立了新的时空观。广义相对论把相对原理推广到非惯性参照系和弯曲空间,从而建立了新的引力理论。在相对论的建立过程中,爱因斯坦起了主要的作用。 物理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什么区别物理经典力学是牛顿时期的力学那时候的坐标系是忽略时间的,只有空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期是考虑了时间的是时间和空间都考虑的 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区别与联系。 可以这样高度总结地来看: 经典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v<

相对论和量子论

相对论和量子论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两个改变世界的理论,于今他们仍然深深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世界。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所以我们就不难确定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亚原子,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共同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适用于惯性系,广义相对论适用于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四维时空观上的一个理论 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原理,一是相对性原理:物理规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有相同的表达形式,二是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常量,于光源或者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狭义相对论的结论有:①长度收缩;②时间延续;③相对质量;④相对论多普勒效应。狭义相对论的重要性;①建立了是用于高速运动的更加精确的时空观;②促进了原子能的利用;③导致了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在天体观测中有重要应用。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继狭义相对论之后,深入研究引力理论,于1913年提出的引力场的相对论理论。这一理论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它把引力场归结为物体周围的时空弯曲,把物体受引力作用而运动,归结为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短程线的自由运动。因此,广义相对论亦称时空几何动力学,即把引力归结为时空的几何特性。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一,等效原理:引力与惯性力等效;二,广义相对性原理:等效原理,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取相同的形式。 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 量子论: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长、波粒二象性。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假说,将波粒二象性运用于电子之类的粒子束,把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1925年-1926年薛定谔率先沿着物质波概念成功地确立了电子的波动方程,为量子理论找到了一个基本公式,并由此创建了波动力学。 几乎与薛定谔同时,海森伯写出了以“关于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论的重新解释”为题的论文,创立了解决量子波动理论的矩阵方法。

经典电动力学对于电子电磁质量的计算

经典电动力学对于电子电磁质量的计算在经典电动力学中,认为带电粒子携带了电磁自场,由于自场有内聚能(电磁自能),也会构成电磁质量μ,实验所测量的带电粒子的质量(称为粒子的物理质量),是粒子原有质量m0(通常称为裸质量)与μ之和.因为带电粒子总是同它的自场联系在一起,所以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经典电动力学计算一个半径为R,带电量为Q的均匀球体的静电自能为W自=0.5ρudv=3Q2/(20πε0R). 一个电子的库仑场的能量为w=(ε0/2)∫∞re(e/4πε0r2)24πr2dr,量子电动力学根据电磁场的能量计算电子的电磁质量,然后设电子的质量全部来源于电磁质量,计算出电子的半径a=2.8×10-15米(1).同样设电子的电荷在半径a的球中有一定的分布也可得电磁质量,结果类似.但要维持这种平衡,需要未知的非电磁力平衡,实验还无法验证.在相对论发现后有理由认为电子的电磁质量是电子引力质量的3/4,其余的与某种非电磁力有关.H.Poincare.Rend.Pol.21(1906)129.他作了一些尝试,但也未具体地说明用什么别的力可以使电子不分裂. 已知电子在真空中单位体积内的电场能为: (1) 又知道,点电荷的场强为: (2) 我们将电场强度E带入式(1)之中,就可以得出: (3). 于是,我们可以求出电子在整个空间范围上的电场能

就可以对于上式求定积分,并得出: (5) 在1881年的一篇论文中,汤姆生首次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分析了带电体的运动.他假设带电体是一个半径为a 的导体球,球上带的总电荷为e ,导体球以速度v 运动,得到由于带电而具有的动能为,其中为磁导率.这就相当于在力学质量m 0之外,还有一电磁质量 . 1889年亥维赛改进了汤姆生的计算,得.他推导出运动带电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总电能和总磁能都随速度增加.还得出一条重要结论,当运动速度等于光速时,能量值将为无穷大,条件是电荷集中在球体的赤道线上.1897年,舍耳(G.F.C .Searle )假设电子相当于一无限薄的带电球壳,计算出快速运动的电子电磁质量为: ,其中. 经典电子论最著名的人物是 H. A. Lorentz (1853-1928), 他是一位经典物理学的大师.洛仑兹与阿伯拉罕等物理学家曾提出这种假设:电子质量可能完全是电磁的,即电子裸质量m 0=0,电子的惯性就是它电磁自场的惯性.这样,在电荷按体积均匀分布的假设下,由经典理论算出的电子半径值为r o =2.82×10-13cm ,电子半径实验值小于10 -18cm ,显然用经典理论算出的电子半径并不合符实际. 1903年,阿伯拉罕(M.Abraham )把电子看成完全刚性的球体,根据经典电磁理论,推出如下关系: ,其中m 0为电子的静止质量.现代物理学已经证明电子没有体积,因此经典电动力学关于电磁质量的计算是错误的.

(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7.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学案

7.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学案 1.了解牛顿力学时空观,初步了解相对论时空观。 2.了解时间延缓效应和长度收缩效应。 3.认识牛顿力学的成就和局限性。 1.相对论时空观 (1)绝对时空观:时间与空间都是□01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也叫□ 02牛顿力学时空观。 (2)爱因斯坦的两个假设: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都是□ 03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大小都是□ 04相同的。 (3)同时的相对性:根据爱因斯坦的假设,如果两个事件在一个参考系中是同时的,但在另一个参考系中□ 05不一定是同时的。 (4)爱因斯坦假设的结果 ①时间延缓效应 如果相对于地面以v 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上的人观察到与其一起运动的物体完成某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τ,地面上的人观察到该物体在同一地点完成这个动作 的时间间隔为Δt ,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Δt =□06Δτ 1-? ????v c 2,由于1-? ????v c 2<1,所以总有Δt □ 07>Δτ。 ②长度收缩效应 如果与杆相对静止的人测得杆长是l 0,沿着杆的方向,以v 相对杆运动的人测 得杆长是l ,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l =□ 08l 0 1-? ????v c 2,由于1-? ?? ??v c 2<1,所以总有l □ 09

2.牛顿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牛顿力学的成就 牛顿力学的基础是□1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力学在□12宏观、□13低速的广阔领域里与实际相符,显示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和牛顿力学的魅力。 (2)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①物体在以接近□14光速运动时所遵从的规律,有些是与牛顿力学的结论并不相同的。 ②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15波动性,它 们的运动规律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牛顿力学来说明,而□16量子力学能够很好地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③基于实验检验的牛顿力学不会被新的科学成就所否定,而是作为某些条件 下的□17特殊情形,被包括在新的科学成就之中。当物体的运动速度□18远小于光速c时,□19相对论物理学与牛顿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当另一个重要常数即普朗克常量h可以忽略不计时,□20量子力学和牛顿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相对论与量 子力学都没有否定过去的科学,而只认为过去的科学是自己在□21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 判一判 (1)原子的运动能用牛顿力学描述。() (2)长度收缩效应是指物体的实际长度变短了。() 提示:(1)×原子是微观粒子,不能用牛顿力学描述,要用量子力学描述。 (2)×长度收缩效应是因为相对运动引起的观测效应,实际长度不变。 想一想 洲际导弹的飞行速度可达6000 m/s,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3×104 m/s,这两个速度在相对论中属于高速还是低速? 提示:相对论中的高速是可以与光速相比拟的速度,6000 m/s、3×104 m/s的速度都远远小于光速,都属于相对论中的低速。 课堂任务相对论时空观

相对论简介物理力学答案

第十 相对论简介 12.1迈克尔孙—莫雷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题为“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及电磁波的理论,并将各种电磁现象的本质概括为一组方程——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该理论提出后,由于经典物理理论在人们头脑中的根深蒂固,因此人们坚定不移地认为:传播电磁波(包括光波)的介质,即以太必然存在,由于参照系的运动必然导致“以太风”的产生,麦克斯韦方程只有在绝对静止以太参照系中成立。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的负结果,否认了以太相对于太阳的绝对静止。并进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真空中光速是一个不变值,伽俐略速度合成公式,即伽俐略变换在电磁现象中失败了,这就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时空观念,即新的坐标变换。 12.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为什么在光速不变原理中强调真空中的光速?洛仑磁变换与伽利略变换有什么不同? 答:狭义相对论中的两个基本假设: 1>.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C 是对任何惯性参照系都适用的普适常数。 2>.狭义相对性原理——对于描述一切物理过程的规律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在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方程中要涉及真空中的介电常数0ε,真空中的磁导率0μ而 01 με与真空中的光速完全一样为C ,只有C 在任何参照系中为普适常数,麦克斯韦才具 有普遍意义,故在光速不变原理中必然强调的是在真空中的光速。 伽利略变换与洛仑兹变换的本质不同点体现在时空观,伽利略变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是独立的,而洛沦兹变换体现了相对时空观,它们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12.3 在o '系中o x y '''-坐标面内置一圆盘,在另一惯性参照系O 系中的观察者是否也测到一个圆盘? 答:若O 系相对于o '系有一定的速度,且速度的方向沿o-x 轴,或o-y 轴,则在o 系中测得的是一个椭圆,这是由于洛沦磁收缩的原因。 若O相对于o '系的速度垂直于o x y '''-平面。则在o 系中也测到一个圆盘。 12.4有两个静长度相等的杆分别置于o 系和o '系中且处于静止,从o 系观察,哪根棒较长?从o '系观察的结果又如何?它们的观测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究竟谁正确? 答:设两个棒沿x 轴和x`轴放置,o '系相对于o 系沿x 轴运动,则两系中的观察者观测的棒的静长0L 观测的动长为2 01β -=L L 根据此公式可得o 系的观测者认为置于o 系中的棒比置于o '系中的棒要长一些。 o ' 系的观测者认为置于o '系的棒比置于o 系中的棒要长一些。两个观测者观测的结果均正确。 12.5在相对论中对于两事件同时的理解和在经典力学中有什么不同。 答:在经典力学中,在某一个参照中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那么观察者无论在任何一个其它的参照系上观测,这两个事件也是同时发生。 在相对论中,若在某一个参照系中,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即21t t =在另一个相对于此参照系以速度V 运动的另一个参照系中,根据洛仑兹变化可得 : 2 2 1 12v t t x )''-=- 若此二事间发生在不同地点,则不足同时发生的,若发生在同一地点,则同时是绝对的。 12.6相对论的质量——速率关系为2 1β-=m m 是否违背质量守恒? 答:在经典力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定律,但是在相对论中,它们是统一的,可称为质——能守恒“质能”可以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物理量。例如:

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区别与联系(完整版)

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区别与联系 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在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的出现使物理学发生了巨大变革,一方面使人们对物质的运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使人们认识到物理理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一定局限性。经典力学描述宏观物质形态的运动规律,而量子力学则描述微观物质形态的运动规律,他们之间有质的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本文试图通过解释、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进一步深入了解量子力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经过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量子世界真正的基本特性:如果系统真的从状态A跳跃到B的话,那么我们对着其中的过程一无所知。当我们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结果是有限的,而当我们没有观察的时候系统正在做什么,我们都不知道。量子理论可以说是一门反映微观运动客观规律的学说。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的最根本区别就是:在经典物理中,运动状态描述的特点为状态量都是一些实验可以测量得的,即在理论上这些量是描述运动状态的工具,实际上它们又是实验直接可测量的量,并可以通过测量这些状态量来直接验证理论。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由波函数描述,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当微观粒子积累到一定量是,它们又显现出经典力学的规律。 关键字:量子力学及经典力学基本内容及理论量子力学及经典力学的区别与联系 三、目录 摘要............................................................ ............ ... ... ...... (1) 关键字.................................................................. ...... ... ... ...... (1) 正文..................................................................... ...... ... ... ...... (3) 一、量子力学及经典力学基本内容及理论...... ............ ... ............ ...... ... (3) 经典力学基本内容及理论........................... ...... ......... ...... (3) 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及相关理论.................................... ...... (3) 二、量子力学及经典力学在表述上的区别与联系.................. ...... ... ...... (4)

研究性学习——爱因斯坦与相对论(原创)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引言:“政治是暂时的,方程是永恒的”——爱因斯坦仰观星空,觉宇宙之浩瀚;俯视大地,察生命之神奇;透过显微镜,是量子的奇迹。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穿梭,游走在神秘的物理世界。 一.漫长的探索 纵观人类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已经开始探索那浩如烟海的物理世界了——力学。 早期的物理学家们都是从实验的角度来阐述物理(准确说是物理理论)的,亚里士多德从显而易见的现象中便得出重物比轻物下降的快的结论(虽说是错误的),阿基米德也从简单的实验中得出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建立了动力学的基础,传出了相对性原理的先声,笛卡尔发明了坐标系,使之能更好的表述,物理开普勒透过第谷的测量用数学知识成功导出了开普勒三大定律。 这一切的积累,终于在一个人身上有了叠加与爆发,1687年,艾萨克·牛顿出版了他的新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此“经典力学”建立了,也翻开了数学研究物理的辉煌一页。书中详细的讲解的力学与运动学,阐述了牛顿三大定律,流体阻力原理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经典力学前所未有的进步。 二.相对论的横空出世

19世纪后期,随着经典力学和电磁学的进一步发展(电磁学的主要贡献者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一直想把电磁学建立在经典力学上,然而失败了),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对宇宙的描述达到了尾声,然而,与“以太”思想相悖的理论出现了, 1887年实验证实光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间接否定了“以太”论和经典力学),整个物理学界陷入了巨大恐慌。 这时,1905年,爱因斯坦(生平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大学,犹太裔物理学家,享年76岁。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的一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永久地解决了这一棘人的问题,狭义相对论便由此创生了。 1.经典力学的时间和空间 牛顿所谓的时间与空间都是绝对的,与外界无关永远相同和

物理学前沿知识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物理》试用修订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协作组编2002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参考资料P346 1、物理学——前沿科学的支柱 自然界是无限广阔庭丰富多彩的。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科学,它研究物质运动的形式和规律,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界。因此,物理学又是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理论基础。 从本世纪开始,物理学经历了极其深刻的革命,从对宏观现象的研究发展到对微观现象的研究,从研究低速运动发展到研究高速运动,由此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在许多科技领域中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物理学在认识、改造物质世界方面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不断揭示物质世界内部的秘密;而社会的发展又对物理学提出无穷无尽的研究课题。例如,原子能的利用,使人类掌握了武器和新能源;激光技术的出现,焕发了经典光学物理的青春,使许多以往光学技术办不到的事情,现还能办到了;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计算技术、无线电通信和自动控制的革命;超导电性、纳米固体材料和非晶态材料的出现,如金属物理、半导体物理、电介质物理、非晶态物理、表面与界面物理、高压物理、低温物理等。此外,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又产生了许多边缘交叉学科,如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生物物理、地球物理、化学物理和最近发展起来的考古物理等。 我们可以说,物理现象存在于人类生活和每个角落,发生在宇宙的每一地方,物理学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柱,它是自然科学中应用广泛、影响深刻、发展迅速的一门基础科学和带头科学。 2、“无限大”和“无限小”系统物理学 “无限大”和“无限小”系统物理学是当今物理学发展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之一。天体物理学和宇宙物理学就属于“无限大”系统物理学的范畴,它从早期对太阳系的研究,逐步发展到银河系,直至对整个宇宙的研究。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作为20世纪后半叶自然科学中四大成就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利用该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宇宙观测的最新结果,如宇宙膨胀、宇宙年龄下限、宇宙物质的层次结构、宇宙在大尺度范围内是各向同性的等重要结果。可以说,具有暴胀机制的热大爆炸宇宙模型已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的起源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有待于科学工作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 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等属于“无限小”系统物理学的范畴。它从早期对原子和原子核的研究,逐步发展到对基本粒子的研究。 基本粒子是在物质结构层次中属于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物质单元,如光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迄今已确认有400余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通过宇宙射线和加速器实验发现的。基本粒子的性质可用一系列描述其内禀性质的物理量,如质量、电荷、自旋、宇称、同位旋、轻子数、重子数、奇异数、超荷等表征。基本粒子之间存在着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见下面介绍的“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基本粒子可发生创生、湮没以及相互转化等现象。 按照参与相互作用的类型,通常将基本粒子区分为三大类:轻子、强子、和规范玻色子。轻子如电子、μ子和中微子等;它们仅参与弱作用和电磁作用。强子如质了、中子、π介子等,它们参与上述全部三种作用。规范玻色子如光子、中间玻色子(W±,Z0)、胶子等,它们是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光子传递电磁作用,中间玻色子传递弱作用,胶子传递强作用,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强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至今已经发现了多种夸克。

2量子力学与热力学中的随机性

2、量子力学与热力学中的随机性 戴维斯指出,在宇宙学情况下,初始奇点的随机性(即“分子混沌”)导致宇宙的时间不可逆性,混沌粒子运动是大爆炸过程中光滑宇宙流体的一个特点。如果宇宙重新收缩,终极奇点态是混沌的或随机的而不是高度有序的(块状的),这与安置在一个假想的霍金盒子中的黑洞的情形相反,在那里奇点的随机形成和随即消失带来的是时间的对称性,这种黑洞奇点的随机性是内在随机的。在宇宙学的情况下,终极奇点被赋予由宇宙动力学支配的奇点,所以塌缩到视界内的宇宙不是黑洞。但是,宇宙终极奇点如何不同于黑洞奇点,以及宇宙是否真的象戴维斯所期望的那样振荡不息,这是一个没有澄清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搞清各种势在决定量子波函数演化过程中如何影响从过去向未来演化的提供波ψ(t)和从未来像过去倒转演化的确认波ψ*(-t)的几率幅;特别是在各种奇点附近,由魏尔曲率决定的引力势如何影响量子波在时间两个方向上的演化几率,才能解决宇宙演化的最后结局。 引力论与量子论相统一的理论还遥遥无期,宇宙论和量子论的时间之矢已然浮现,但远未被澄清。但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却在进一步深化,这特别归功于以普里高津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的工作。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论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了新的理解:(1)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是在经典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宏观近似,而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从它开始建立动力学的更一般的形式体系;(2)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意味着热力学系统的单向退化,它也是进化的原动力,熵最大状态只是演化的终态,而在演化过程中,不可逆性导致自组织的出现。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体系中,通过耗散机制可以导致类似生命现象的复杂结构出现。走向复杂化的进化过程在一定范围内与热力学不可逆过程一致。 普里高津指出,不可逆理论的构建方式有:(1)存在着不可逆理论,它们出于描述观察到的宏观不可逆性的明显目的而被构建出来,如热力学,扩散理论等等。(2)通过引入隐含不可逆性的几率假定,从可逆的动力学方程中推导出不可逆性的理论。例如,在处理具有大数目的系统时,人们抛弃了动力学观点,而把碰撞事件或一系统状态的改变看作是马尔代夫类型的随机过程,即在某种瞬间发生的事件只依赖于那个瞬间的状态而根本不依赖于过去的历史。于是,粒子碰撞造成的不稳定性动力学关联在微观状态被打破,抹去了粒子过去运动的信息。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就是这样构建出来的。(3)还有一些理论,它们基于时间反演不变的理论,但通过引入初始条件或通过t的拉普拉斯变换,从而成为不可逆理论,宇宙学的时间箭头就是这样引入的。 普里高津认为,几率分布允许我们在动力学描述的框架内把相空间复杂的微观结构包括进去。因此,它包含附加的信息,此种信息在个体轨道的层次上不存在。因为对于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不稳定系统,个体轨道变得不可计算,只能给出多种运动形式的几率分布。于是,在分布函数ρ的层次上,我们得到一个新的动力学描述,它允许我们预言包含特征时间尺度的系统的未来演化,这在个体轨道层次上是不可能的。个体层次与统计层次间的等价性被打存了。而对于稳定体系,“个体”层次(对应于单个轨道)和“统计”层次(对应于系统)是等价的。在不可积动力学体系中,个体的某一轨道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系统分布ρ,而同一系统分布ρ可以对应不同的个体轨道,过去和未来的不对称性在系统层面上涌现出来,它意味着时间反演的初始系统分布是低几率的。普里高津认为宏观的时间方向是一种突现现象,同时又主张寻求微观不可逆过程的理论描述。 概率随机性被引入物理学,第一次是热力学,第二次是量子力学。然而,这两次引入却被认为具有非常不同的含义。在热力学中,随机性被认为是主观引入的,而在量子力学中,随机性被认为是客观的,具有不可还原的终极意义。将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基本的事实,意味着微观层次的随机性也应该是客观而非主观的,终极的非表面的。普里高津坚决反对熵和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矛盾问题

论多维空间中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问题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生发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提出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的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代表了现代物理学中引力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天体物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还提出了引力和引力波的存在,是现代宇宙学膨胀宇宙论的理论基础。并且它是能够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最简洁的理论。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和次原子等“量子领域”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典型的即是如何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定律统一起来,或者说怎样理解这两大理论的统一? 这个矛盾问题在科学家们提出的多维空间里有了解释。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多维空间。"维"是一种度量,在三维空间坐标上,加上时间,时空互相联系,就构成四维时空。现在科学家的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是十一维的,只是人类的理解只能理解到三维。零维是点,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静态空间,四维是动态空间(因为有了时间)。在这个四维时间线上任何一点都有无限种发展趋势,从四维上的某一点分出无限多的时间线,构成了五维空间。五维空间上两条时间线如同二维空间(如报纸上的两个对角点)不能直接到达,而把报纸对折就可以直接到达报纸上的对角点。五维空间也可以弯曲,产生了六维空间,在六维空间中可以直接到达五维时间线上的任意一点。七维空间包括了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宇宙结束,所有空间维,所有时间维上的所有可能性,以及在任意两点直接到达的可行性。五维空间是某一点产生无限个发展趋势,七维是所有点即无限点上产生无限个时间线。,八维空间中包括了从大爆炸处产生的无限多个宇宙,这些宇宙中有不同的物理定律,不同的引力常数,或许有没有万有引力也说不定,不同的光速。九维空间则是八维空间的弯曲,在八维空间中,不到直接在各个宇宙中到达不同的两点,而九维空间中则可以在八维空间中的两点间直接到达。根据超弦理论,最小粒子不是实体的物质,而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超弦形成的物质,不同的频率产生了不同外在表现。在十维空间中,物质已经没有差别,或是已经没有物质。只存在不同振动频率的弦。在十维空间中一切皆有可能。在超弦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十维空间还有理论漏洞,新的膜理论就在超弦的线上展拓成超膜,以十一维空间来解释宇宙。 理解了宇宙的空间有更多维存在,再回过来看相对论与量子理论是如何产生矛盾的,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两个理论在日常的三维空间里是不可能统一的,它们的矛盾是必然的,只有在高维空间里才能得到统一。

牛顿力学、相对论和时间空间

牛顿力学、相对论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志勰 对牛顿力学和相对论进行的比较分析,可以说本文是我在探索相对论时间和空间观念结束的一篇总结性的文章。对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观念进行了确定性比较判断。 关于相对论和时间、空间的关系,在前面的文章中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又涉及的概念和说明的方法很杂乱,这里进行系统的整理一下,并对前面一些文章中的看法进行修正一下。为了便于总览整体的轮廓,这里只进行关键性的问题说明,您可以查阅前面的文章。 时间和空间的两种定义方法 牛顿力学中的时间概念来源于人们对物质运动变化的经验感觉,并选定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去对物质运动变化进行定量,实际上这是采用一种物质运动变化的度量流程标准去对另一种物质运动变化进行度量。并且对这一度量流程绝对的均匀化,理想化。以至于是可以采用数学化的绝对均匀描述。比如两个时刻之间可以采用任意均匀的间隔进行描述。从物质事件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向前或者向后无限的延伸。即通常所说的延绵。并且,这样的时间定义于我们所采用的任何参照系是无关的。关于这一问题,您可参见时间的经验感觉。牛顿力学对空间的处理也同样是这样,采用标准距离去定义物体的长度。实际上,牛顿力学已经将时间和空间纯粹的理想化,并采用数学化的方式进行描述。牛顿力学中时间和空间概念是脱离于物质运动的定义的。因此,时间与空间在牛顿力学中是最基本的物理单位。 举个例子来说,热胀冷缩:一个物体发生热胀冷缩,我们不能判断物体所在的空间发生膨胀,而仅将物体这种膨胀属性归因于物体的结构在不同温度下所发生的常规现象,我们知道,实际上,温度的不同,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同的。我们不是将这种作用加到空间上,而判断物体发生了空间膨胀,实际上,如果我们将空间的属性判断为物质的属性,那么这样的说法也未尝不可。因此,牛顿力学中的时间和空间是一种绝对理想化的物理量,它不依赖于物质的作用属性。 相对论中的时间观念却不是这样了,它是在处理参照系的问题时而引入的新的概念。

对称性原理在物理学中的表现形式

对称性原理在物理学中的表现形式 在近代科学的开端,哥白尼对日心说的数学结构做了美学说明和论证,他从中看到令人惊异的“对称性”与“和谐联系”——这可以说是科学美学的宣言书.开普勒醉心于宇宙的和谐,他在第谷的庞杂数据中清理出具有美感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并由衷地感到难以置信的狂喜和美的愉悦.伽利略对落体定律的揭示,在纷繁的事实多样性中求得统一的定律.牛顿的严整而简单的力学体系把天地间的万物运动统摄在一起,他推崇和倡导节约原理,并认为上帝最感兴趣的事情是欣赏宇宙的美与和谐.这一切,谱写了近代科学的美的协奏曲.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更是把科学审美发挥到了极致.撇开这些理论的抽象的理性美和雅致的结构美不谈,令人叫绝的是,数学实在和物理实在之间的(神秘的)一致是由群的关系保证的,科学理论中审美要素的存在是由群的真正本性决定的——对称性或不变性(协变性,invariance)之美跃然纸上! (1)经典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原理 在原始的意义上,对称是指组成某一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物理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最基本规律的一美科学,而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对等性,例如: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的负极与正极、光速的可逆性、空间与时间、正功与负功、质子与中子、电子与正电子等均具有对称性.万有引力公式F=GMm/r2与静电力公式F=KQ1Q2/r2,弹性势能公式E=0.5kx2与动能公式E=0.5mv2,凸透镜成象公式1/u+1/v=1/f与并联电阻公式1/R1+1/R2=1/R、弹簧串联公式1/k1+1/k2=1/k,欧姆定律公式I=U/R与压强公式P=F/S、密度公式ρ=m/V 、电场强度E=F/Q、电压U=W/Q与电容C=Q/U,安培力F=BIL与电功W=Uit,重量G=ρgV与热量Q=cm Δt等均具有相似性根据这些相似性.开普勒用行星轨道的椭圆对称性代替了古希腊人所坚持的圆形对称性, 开普勒第一定律:每个行星都沿椭圆轨道运行,太阳就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物理学中有一些规律属于基本定律,它们具有支配全局的性质,掌握它们显然是极端重要的.例如力学中的牛顿定律是质点、质点组机械运动(非相对论)的基本定律,电磁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场分布、变化的基本定律,物理学中还有另外一种基本定律的表述形式,这就是最小作用原理(变分原理),它可表述为系统的各种相邻的经历中,真实经历使作用量取极值.可以看出最小作用原理的表述形式与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表述形式极不相同.牛顿定律告诉我们,质点此时此刻的加速度由它此时此刻所受的力和它的质量的比值决定;麦克斯韦方程组告诉我们,此时此刻的电场分布由此时此刻的电荷分布以及此时此刻的磁场的变化决定,此时此刻的磁场分布由此时此刻的电流分布以及此时此刻的电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