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风力作用
下图为我国长江干流三个水文站2010年、2011年和多年平均的水沙特征值对比,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三个水文站按从上游向下游排列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4.与乙、丙两站相比,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差异很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
B.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
C.三峡水库的建设
D.挖沙船作业
右图为“某地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丁风力相当,风向一致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大于乙地
C.影响丙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因素是地形
D.图示季节为当地夏季
6.该图像制作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读图回答7~8题。
7.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8.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21
m m m
??)、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9~10题。
9.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读“中国政策与棉花生产的关系图”(图1),回答第11~12题。
11.影响我国1998年~2000年棉花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灾害 B.政策 C.农民的个人喜好 D.地价
12.我国棉花种植范围广阔,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河中下游棉区和新疆棉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棉区棉花生产都是以家庭分散型为主
B.黄河流域棉区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
C.长江流域棉区技术水平高,劳动力充足,棉花质量优于黄河流域棉区D.新疆棉区降水少,光照条件优越,但病虫害多
13.“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14.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