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析译者主体性在《到灯塔去》两个汉译本中的体现

试析译者主体性在《到灯塔去》两个汉译本中的体现

试析译者主体性在《到灯塔去》两个汉译本中的体现
试析译者主体性在《到灯塔去》两个汉译本中的体现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Self-Discovery:An Analysis of Celie in The Color Purple

2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3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4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5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6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7 《老人与海》中的和谐关系

8 A Probe into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eologisms

9 论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义

1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 在目的论运用中的标示英汉翻译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3 (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14 从会话含义分析鲍西娅人物形象

15 浅析中西情人节短信中的文化差异

16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17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18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19 《飘》中斯佳丽的人物形象浅析

20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2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2 英语旅游广告的文体分析

23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24 《十日谈》中的乡村意象

2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

26 浅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

27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蕴

28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文菜单翻译中的应用

29 浅析跨映射视角下的歇后语意义构建

30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31 谈英汉文学作品中数字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32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33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

34 出人意料的结局和夸张-基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

3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6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

37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

38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39 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

40 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41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

42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

43 从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看大萧条时期美国妇女的婚姻生活

44 小议约翰多恩的奇思妙喻

45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46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47 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48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寓言意义

49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50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etation and Roles of Interpreters

51 英文商业广告中的常用修辞格--以《商业周刊》为例

52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53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54 On House’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Li Mi’s Chen Qing Biao

55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56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57 英汉天气词汇的隐喻用法

58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59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浅析有关“狗”的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及方法

60

61 从目的论看汽车广告的翻译策略

62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

63 The Otherization of China in The Woman Warrior

64 O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65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66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

67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68 浅谈中国古词的色彩美在英语中的重现

69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70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71 对《觉醒》的女权主义解读

72 目的论在广告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73 浅析哈代主要小说作品中鸟的意象

74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

75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

76 The Darkness in Oscar Wilde’s Fairy Tales

77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

78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以海尔集团为例浅析售后服务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

79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

80 女性的赞歌—《愤怒的葡萄》中乔德妈和罗撒香两位女性的坚强性格分析

81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Class

82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

83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内涵

84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85 论夏绿蒂勃朗特与简爱在意识形态上的相似之处

86 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

87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88 Listening in Interpretation

89 试论美国第二代女权主义

90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91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活动研究

92 谭恩美《喜福会》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93 The Influence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94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

95 美国主流文化形成探析

9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97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98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99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

100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 arning

101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

102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103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

104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05 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106 The Strategies in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ly-loaded Words

107 论《牧师的黑面纱》中的宗教讽刺

108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

109 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爱情观

110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11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

1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113 探索在小说《道雷格林画像》中奥斯卡王尔德的自我画像

114 从异化与归化看网络上美剧的字幕翻译

115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沉默之语用分析

116 浅析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中人物的异化

117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

118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

119 论摇滚音乐在西方文化之中的地位

120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片对比

121 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122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123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124 英语习语学习策略的探究

125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婚姻观的剖析

126 浅析美国嘻哈文化影响下的美国俚语

127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128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

129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13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

131 法语给英语带来的影响

132 伦敦英语在英语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

133 论双性同体思想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体现

134 商务会谈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135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36 素质教育下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初探--以某县为例

137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38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139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140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41 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

142 An Analysis of Characterization of O-lan in The Good Earth

143 《智血》中主要人物生命历程解读(开题报告+论)

144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

145 哥特式风格特征在《远大前程》中的诠释

146 从文化角度看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

147 中英习语文化异同及其翻译

148 浅析莎士比亚《辛白林》中的女性形象

149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50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151 Awakening of the Black Women’s Self-consciousness—A Study of Four Major Female Images in Beloved

152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

153 别样的美丽——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中无处不在的哥特式风格

154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155 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国动画电影的翻译

156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157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58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

159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

160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童话

161 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谈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

162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权主义

163 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

164 Gothic Romanc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Romance--A Case Study of The Castle of Otranto

165 中西方寒暄语简要对比研究

166 从心理学角度看哈克贝利.费恩的性格

167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爱情观

168 论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在美国》

169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

170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内战爆发的影响

171 《红楼梦》委婉语翻译探究

172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

173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174 论《红字》中的自助

175 残酷的战争和脆弱的爱情----再读《永别了,武器》

176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177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

178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179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误译

180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81 顺应论视野下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182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183 英汉基本颜色文化内涵对比

184 基于质量准则的英语修辞分析

185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

186 Scarlett: A Feminist Preacher in the Old Time

187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188 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189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90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191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

192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

193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194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195 《我的安东妮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196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研究——从《傅雷家书》和《致儿家书》的对比

197 对约瑟夫.康拉德小说《进步前哨》中人物关系的分析

198 Current Statu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China

199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体制化对个人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翻译中译者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译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 一.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综合体。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 践活动。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这一的话题越发受到翻译学家的极大关注。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始终处于原著,原作者,译著,读者之间。译者不再是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大家称作“透明人”的角色。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是刻意忽略乃至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越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译者主体性 针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究竟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翻译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许均(2003:10)凭借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多年的翻译经验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归纳出来,他说:

“从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看,何为翻译主体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主体。针对这些说法各异的阵营,笔者同意第一个观点:赞同译者在翻译中是具有主体性地位这一说法。简言之: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常把文学翻译家比作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又要舞姿优美,又难免时时受到羁绊。因为文学翻译被归结为一种艺术再创造。但译者的创造必须在原著设定的界限里进行,必须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意和形。再则译者还要受到译文读者的制约,顾羁他们不同的接受能力,所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大体划分为“语言学前”和“语言学”两阶段。无论是“语言学前”阶段中译者所处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两难境地还是语言学阶段中作为翻译机器译者的状况,其哲学根源都在于二元对立认识论。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 译者主体性的理论分析:哲学解释学、权力话语和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三元素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哲学解释学与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因素:哲学解释学是西方哲学中语言论转向后深刻影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它改变了人文学中的科学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时间和历史的视角。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如果说解释学给翻译的启发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那么权力话语理论将我们带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权力话语在社会文化视角中阐释译者主动性。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社会中任何行为都受到权力和话语的操控。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操控。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就主要表现为受动性。 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目的论充分论证了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这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准则就是目的解释手段。这种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以译者的各种目的为指导。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译者会调动他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 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本身就包括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方面。换句话说,积极和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是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偏重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主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字: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的创造性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研究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之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学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和繁荣,最终导致了翻译文化的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还将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也随之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此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译者中心论范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通过译者独特的创造性实现的一种艺术再造、审美交际、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过程。 讨论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首先应该弄清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根据查明建先生观点:“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主体性的发

挥有自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译者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不承认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更是不应该的。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翻译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和欧美国家的相差甚大,当时苏俄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处于中心地位,当时的译者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文学作品,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其次,译者的审美偏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林语堂先生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家”的译者,他(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必然受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傅雷曾说过“拿个文学的类别来说,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

译者主体性研究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申请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培养单位:外国语学院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 究 生:谢 佑 芬 指导老师:魏万德 教授 2004年4月 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谢佑芬 武 汉理 工 大学

分类号 密 级 UDC学校代码 10497 学位论文 题目译者主体性研究 英文 题目 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研究生姓名谢佑芬 姓名魏万德职称教授 指导教师 单位名称外国语学院邮编430070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位专业名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04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 2004年4月

中文摘要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边缘化的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译者的特殊文化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逐渐突显了出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语境下译者边缘化文化地位的根源,并对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进行了回顾,结合目前译者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问题。 本文澄清了关于翻译主体的两种不同理解,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指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三个特征:译者的目的性、译者的受动性以及译者的创造性,从而深入了对于译者主体性内涵的理解。此外,本文还结合阐释学、文化翻译理论、读者反应论、互文理论以及主体间性理论,从翻译的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以及译作与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译者与原作者和读者的主体间性关系四个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以期深化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通过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特征及表现的探讨,本文最后提出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要有创造意识又要有自我克制意识,同时指出要进一步理解翻译批评的标准和原则,以促使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更加深入发展。 关键词:译者, 翻译主体, 译者主体性, 创造性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翻译一直热衷于对忠实标准及由此衍生出的类似概念的讨论,而对于译者的主体性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文化转向”后,译者才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有关其主体性研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本文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译者主体性的表现等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这一命题,并通过英语的文学翻译,说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作用以及影响。说明翻译不是复制,译者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译者的主观介入和创造性不可避免,译作不可能是透明的。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边缘化;翻译 翻译史可以说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但译者却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把对译者的研究从翻译研究领域中排挤出去,直到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后。 一、译者身份的转变 (一)译者主体性遮蔽的原因 中国译者的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的。其次就是传统翻译观对翻译主体的遮蔽。中国历史悠久,大部分时间处于强势地位。便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都是在中国主体意识下进行的,与译者相关的译论很少。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无不以“忠实”为核心。传统翻译观中还有诸多翻译的理想标准.这些通常是难以企及的。再者就是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 在西方也同样如此,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普通译者,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的决策没有话语权。第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文化上“自恋”情节,从选材上和翻译决策上实行归化的翻译策略,导致译者的“隐形”。 (二)主体地位的显现 令人高兴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这期间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以埃文左哈尔,图里为代表的多元系统理论和以安得烈.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理论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及其可见性。接下来在解构主义者如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以及韦努蒂的对传统翻译观的抵制等的理论研究中译者地位都得到了大大的提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摘要: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译本的忠实,强调与原作对等,而译者本人则被看做是翻译机器、仆人。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以张爱玲译作《老人与海》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从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几个方面着手,探究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老人与海》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一、引言 文学翻译,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是翻译的重要形式。不同于非文学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多是作家,其本身的创作意识决定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主观意识的发挥。杨武能对文学翻译的译者曾作如下分析:“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的创作的客体。而在这整个创作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基于此,本文以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为例,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影响,探究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的一种内在能动性,它作用于主体的对象性客体,是主体意识的外化。在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长河中,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否以原作为中心,忠实地再现原文是评判译作好坏的主要标准。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被提出,人们对翻译有了重新的认识,翻译研究者开始把译者放在主要的地位研究。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定义主体性呢?学者查明建和田雨将其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译者的主体性受其主体意识的操纵,中国翻译学者许钧认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3]。可见,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进行的整个过程中。 三、张爱玲译本《老人与海》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关于《老人与海》及其译本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讲述了老渔人山蒂亚戈与大鱼的抗争经历。主人公山蒂亚戈连着84天都没有捕到鱼,在第85天,他将船驶往大海深处,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山蒂亚戈与大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直到第三天才将大鱼杀死。在返程的途中,大群鲨鱼前来袭击,最后老人拖着仅剩的鱼骨架回到了岸上。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用凝结简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在困难面前敢于抗争、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 张爱玲的译本是《老人与海》的第一个中译本。海明威因其简洁凝练的文笔,被冠以“文坛硬汉”之称。作为中国杰出的女性作家,张爱玲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在翻译这部作品时,译者张爱玲发挥怎样的主体性?本文将从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其主体性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在文本选择上的体现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优秀的作品很多,译者站在其特定的立场,有目的地选择翻译文本,这本身就带有主观能动性。张爱玲选择翻译《老人与海》这部作品,首先就体现了她的个人意愿。张爱玲在序言中写到:“捕鲸、猎狮,各种危险性的活动,我对于这一切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诧异,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4]1。张爱玲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原作的喜爱。而且,海明威电报似得

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过程始终。但在译者主体性不能无限度地发挥,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译作。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发挥;制约;异化;归化 1译者主体性理论的确立 在传统译论中,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如“译者, 舌人也”,“译者是职业媒婆”,“译者是文化搬运工”等。这体现了作为主体的译者在翻译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西方翻译界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尤以苏珊·巴斯内特( Susan Bassinet ) 的《翻译、历史与文化》( Translation , History and Culture) 为代表。之后,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角度进入到语境、历史、文化的宏观大环境中。查明建和田雨把译者主体性界定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 2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1选材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首先体现在译者选材的主体性上。选材是创作的第一步。译者选材时必须既了解自己又了解作品,不善说理的人不必译理论书,不会作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分析“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译者选材的主体性:郭沫若之钟情于雪莱,徐志摩迷恋于拜伦,闻一多醉心于勃郎宁的十四行诗,梁实秋则竭尽心机把莎士比亚推荐给中国读者(陈福康,2000:285)[2]。 2.2翻译创作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根据现代阐释学的观点, 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一个文本完成之后, 其意义取决于读者对它的理解。这与传统翻译研究中追求作者原意的思想大相径庭。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作品内容传达给读者, 原作者的原意根本无处可寻, 那么译者努力忠实的便是作品本身, 而并不是原作者。这就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大的再创作空间, 会有意无意地受自己的审美情趣、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政治态度等影响。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译者首先要理解原作, 也就是解读原文。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同文本进行对话, 调动自己的情感、意志、审美、想象力和期待视野等能力, 以达到与原作者视界的融合; 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当时的情景, 达到身临其境的过程。但是, 由于所处的时代、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甚至个人观点的不同, 译者的视界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融合,对原作的理解也就有偏颇之处。以下是我国翻译界几位名家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一句著名台词的不同翻译。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1)活下去还是不活, 这是问题(卞之琳译))。 (2)生或死, 这就是问题所在(王佐良译)。 (3)死还是不死, 这是个问题(许渊冲译))。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 口吻颇具哲学家的思考,卞之琳的翻译侧重于活, 许渊冲则侧重于死。于是有“一千个人翻译《哈姆雷特》,就会出现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说法。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雎》英译本的比较 摘要:《关雎》是《诗经》三百篇中为人熟知的诗篇,几乎人人能够出口诵读。本文主要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关雎》几个不同的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译文的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的体现。 关键字:《关雎》;译者主体性;内容;风格 Abstract: Guanju is known to everyone in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poems. And almost everyone can read it without other people’s help.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several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Guanju in the term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which reflects in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contents and style. Key words: Guanju;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ontents; style 引言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是是连接两个国家、两种不同文化的友谊使者,然而长期以来,译者经常处于边缘地带,依附于原文作者;译者的翻译活动被视为是再生产,译文被看作是原文的附属品。因此,学者们开始重新考虑翻译这一问题,认为一切译文绝不仅仅是对原文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一种再创造,是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这一主要因素。 一.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就是译者主体性。那么我们在探讨译者主体性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翻译的主体:有些研究者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有些却认为译者和读者才是,还有人认为译者、读者和作者都是翻译的主体。从

论译者的主体性

论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译者作为个体在某些时候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译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整体历史进程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翻译理论中有关于译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深厚的体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是翻译评论中较为关注的话题,而较深入的探讨则停留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建构和颠覆文化的作用这一层面。关于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态度、动机、文化价值观念、偏见、目的和其本身的历史性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还没有全面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较为深入地描述译者及其主体性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进一步理解。本文以译者为核心,从选材,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翻译方法,对文本的处理,和对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探讨译者的翻译行为,从而证明本研究的两个核心命题:其一,翻译是一个由人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占主导地位。其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阐释;其次,译文是译者就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等进行选择而产生的结果。其二:翻译过程是译者在文化、社

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论文分为五章,外加导言和结束语。在导言中,笔者从中西翻译史的角度,指出译者地位长期边缘化的历史事实,分析了边缘化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译者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和外族文化的交流很多时候并不受重视,翻译长期被视为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译者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有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导致对译者的认识要么过于简单化,把翻译的得失归为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要么过于神秘化,认为译者的能力完全是天生的才能,是无法解释和描述的。这两种认识阻碍了对译者的深入研究。第三,在历史上,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而在西方,译者地位的边缘化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与中国较为相似的,在西方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对与普通译者来说,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决策没有话【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社会文化制约因素翻译目的翻译人际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论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活动与跨文化交际

论译者、翻译活动与跨文化交际 ——以电影《鬼子来了》内的翻译活动为例 摘要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从语言学研究角度看,翻译的过程就是由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的的转换过程。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根据给定的定义译成信号,然后发给目标语听者或读者,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意思对等。在这样一个A-B-C的过程中,中间环节B,即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可想而知。若没有B,A 与C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碍,甚至完全无法交流。几乎在所有的翻译活动中,我们都设想B 本着“忠实”的态度来从事翻译活动。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随着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出现的文化差异、误解,甚至是文化敌对,反对“忠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忠实”受到了质疑乃至否定。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活动,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从语言学研究角度看,翻译的过程就是由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的的转换过程。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根据给定的定义译成信号,然后发给目标语听者或读者,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意思对等。在这样一个A-B-C的过程中,中间环节B,即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可想而知。若没有B,A 与C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碍,甚至完全无法交流。几乎在所有的翻译活动中,我们都设想B 本着“忠实”的态度来从事翻译活动。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随着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出现的文化差异、误解,甚至是文化敌对,反对“忠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忠实”受到了质疑乃至否定。 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在文化敌对的前提下,译者在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取舍方面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主体性包含两个特征:一方面,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如态度、动机、目的、偏见、文化价值观念等对翻译过程、原语和目的语会产生影响。体现在译者对翻译过程的总体把握和对原语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上,包括译者对原语关键信息的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魏瑾① , 魏书艳② 摘要: 译者既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又是其创造性的再现者。原语和译语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文学艺术语言的形象、生动性, 为译者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 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 阐释; 再现; 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研究往往过分强调译文与原作之间的对等,普遍忽视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及对作为翻译主体的译家的研究。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主体研究逐步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并不断走向深入。杨武能先生早在20 世纪80 、90 年代就对翻译家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并强调对翻译主体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家; 只有把翻译家作为人的精神和心智的方方面面也纳入观察的视野, 才可能解答种种触及文学翻译本质的微妙问题。”[ 1 ]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这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翻译分为两个过程, 即理解原文过程和再现原文的过程, 也就是译者首先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析原文的语言材料, 追寻作者的思路, 然后综合译语的语言表达手段再现原文。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在表达阶段, 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所谓“主体性”, 具体地说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2 ] 。那么译者的主体性则是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即体现在译作中的自觉人格及审美创造力。文学翻译大概是所有翻译中最无定性、最变幻莫测、最难把握和最需要创造性的一种翻译。文学文本与普通文本相比, 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潜在的更为广阔的审美与解读空间, 另一方面更受制于语言形式。因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1. 译者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继承阐释学和现象学的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文本具有两极, 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文本, 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 3 ]这两极彼此交融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 就成为审美对象, 成为读者感悟、阐释、融化、再生的艺术情感或形象, 两者已经水乳交融地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换言之, 任何文学文本都是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 其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 而意义的实现则凭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感觉和知觉经验加以具体化, 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处, 最终达到文本的实现。因此, 接受是一种再创造。“读者通过接受活动, 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 通过释放作品中蕴藏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但是, 读者在改造作品的同时, 也在改造他自己, 当他将作品中潜藏的可能性现实化时, 也在扩大自己作为主体的可能性, 这就是作品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 接受活动是使这两种对立的规定性统一起来的过程。”[ 4 ]阅读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 一方面, 原文为读者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读者在原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 在这种双向交流中, 读者对文本不是简单的“复原”, 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 读者在使文本的潜能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 不仅唤发了审美潜能, 而且为自己的审美潜能增添了新的能量。接受提高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翻译而言, 译者首先是作为文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摘要:翻译是一项久远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交 流作用,译者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 译实践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原作者的仆人,其职责在于“忠实”地传达原文,“服务好”读者。而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译者仆人说主体性 著名翻译家杨绛在其《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中曾谈到:“翻译至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 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1]因为译者面对自己的主人,即作者,必须惟命是从,“忠实”地传达以话者或作者所写的话语的意思,不能掺入自 己的主观色彩,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必须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不能有 任何违背。 但著名文学翻译家杨武能也指出:“作为译者,对‘主人’的服从是有一定的前 提的,一是作者作为主人,要确实贤明可敬;二是面对可敬的和真正心爱的作品,译者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自然而然地谦卑忘我。”[2]因此,译者应该心中装着 读者,尊重读者,对他们负责。通过此二人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处 于中介的位置,既要对作者负责,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但译者也不必完全死 扣原文,对原文的作者的服从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作者的可敬佩性及译文的可 接受性。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家渐渐认识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由于要把翻译 从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译文很难做到对作者及译文的绝对服从,也正是因为如此,译者主体性才能彰显 出来。每种语言因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实践过程 中相应地也会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会有了翻译过 程中的种种障碍。 翻译家叶君剑就曾发出过“如何忠实于原文”的疑问,他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理 想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他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原作要表达的思想 传达给读者,包括原作的思想、感情、意境,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差不多。但是,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况且每个人的理解又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无 法去问原作者当时的感受,只能靠字面的意义去推测,这就需要译者的主体性的 发挥了。翻译家范存忠先生认为:“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本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但这种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 于两种语言(任何两种)之间都存在着差异。”[3]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两种 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就得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以诠释,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是 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众所周知,文学翻译被认 为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者和原文文本为信息的来源,为译者提供文本,译者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宏观翻译理论,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技巧对 文本进行翻译,尽可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缩小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达 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但我们也该清楚地认识到,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不照 顾源语文本,译者的翻译也不是对原文的“改写”,主体性的发挥要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称之为翻译了。

论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

[摘要]译者主体性是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文章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并进一步探讨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翻译操作过程的影响,并指出译者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翻译;译者主体性;能动;制约 20世纪70年代之前,在翻译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学派。这个学派的理论家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言学的任务,认为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根据给定的定义译成信号,然后发给目标语读者。因此翻译研究就局限于文本对比和语言转换的范围内,而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即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研究便被忽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国际译学研究经历了从语言研究到文化视角的巨大转变。在文化视角下,翻译绝非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其过程包含了对原作意义、信息、思想和文化的传递,而译者则是这种传递信息、思想、文化的使者。由此,众多翻译理论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一直默默无闻的译者,承认其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其从“隐形”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由幕后推至台前,确立了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 近年来,随着对翻译过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我国近年来大量涌现的翻译理论研究成果中,有关译者主体性,特别是有关翻译再创造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即译者的创作个性和主观能动作用问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多数国内学者在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中,常常把主体性等同于主观能动性,却忽略了任何主体性都有制约性的一面,忽略了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从而使译者主体性研究走向片面。本文旨在挖掘并探讨这些制约因素,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作有益且必要的补充,为译者适度发挥主体性提供借鉴意义。 一、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现状 探讨译者主体性发挥所受到的制约因素,我们有必要先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现状加以了解。虽然翻译活动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开始了,但人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翻译主体性的。纵观近百年来乃至更加久远的中西翻译史,人们在研究翻译理论时,几乎都只翻来覆去地、不厌其烦地探讨翻译的性质、原理、功用、标准、方法、技巧等等,在涉及到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家时,充其量只谈他必须具备的学养及所谓译才译德的一些方面,而绝少考虑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绝少讨论他的人格问题和心理问题,绝少顾及他的个性、气质和心理禀赋等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学界开始真正自觉而且明确地探讨“译者主体性”这一理论问题,很多西方翻译学派都不同程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接受美学将作品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应和读者的阅读活动收进了文学及文学史研究的视野,认为读者作为文学现象的又一主体,同时积极地参与了作品价值的创造。译者首先是读者,而且是最积极、最主动、最富有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读者。此外,作为读者和阐释者,译者的阅读和阐释不可避免地受到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个人阅历、修养、性格的影响…。可见,译者的翻译无疑会或多或少偏离原著,打上自己时代、历史、民族乃至译者个人风格的烙印。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所说,“译本总是由某个人的第一次阅读开始的,这种阅读和创作一样富于个性,故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抹不去译者的痕迹”[2](P206)。而“译者的痕迹”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之一。20世纪后半叶,西方译坛涌现出来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为我们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学派当中的“操纵学派”(manipulation school)代表人物之一西奥·赫曼斯认为,等值和透明的翻译思想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他提出,在特定语境下出现的翻译总是特殊的翻译,“记住这一点很重要。译者从来就不会…公正翻译?。翻译才能不是与生俱有的,它必须进行认知和规范方面的学习和磋商才能掌握。所以,译者是在一定的翻译概念和翻译期待的语境中进行翻译的”[3](P178)。如前所述,译本无可避免地会烙上译者的印痕,故而在原著与译本之间划等号是不可能的。 现代阐释学代表人物之一伽德默尔认为,没有偏见,没有理解的前结构,理解就不可能发生。同样译者对原文或原作者的理解,必然带有自己的理解或偏见,必然带有自己的历史性,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意识,这将直接影响他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而译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译者的知识水平和范围,也

论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如同女性,应当是隐身的,无声的,亦步亦趋地服从于原作者的。在规范性翻译及描述性翻译中翻译的主体性逐渐显露出来,女性主义翻译更是强化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让译者的身影在文本中显现。 标签:规范性翻译;描述性翻译;女性主义翻译;译者主体性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翻译者的声音一直是被忽略的。而在之后的理论发展中,译者主体性开始慢慢显现并被注重。特别是女性主义译者做了许多的尝试来对抗被翻译家奉为“圣经”的传统的翻译理论。 1.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在历来规定性翻译研究过程中,忠实性是最重要的翻译标准之一,而译者的主体性未被体现。而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充实,传统翻译理论也开始发展显现出译者的主体性。特别是女性主义翻译,作为女性运动与翻译研究的结合,高度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从而译者主体性逐渐在传统翻译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中闪现光彩。 2.规范性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传统翻译理论的特点是对源文本的关注。原文及其作者的主要位置从来没有被挑战过,而翻译者总是被视为“中介”,自动将文本的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化到另一种。忠实性和对等性是评估翻译最重要的准则。如此,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具有规范性的,规定什么是翻译,并设置译者遵循的标准。 规定性翻译研究以极端的源文本倾向性为标记,而译者的主体性是被完全忽视的,更不用说翻译的文化背景和译者的性别。译者必须是无形的以及翻译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静态的语言转换的过程,这样翻译版本才可以与原始文本一致。 忠实和精确,一直是规范性翻译理论的核心关注点。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原则:译作应该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与手法应和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而严复先生总结他的翻译经验时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准则,其中“信”就意味着译文及译者应忠实于原著及其作者。这些理论的重心都还停留在原文上。 3.描述性翻译理论中的译者的主体性 规范性的翻译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及评判翻译实践,也并不认为译者能够脱离环境去进行翻译实践。译者,作为一个人,他或她有其自己的思维模式、文化、教育和种族背景。所有这些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会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译者有时必须考虑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会不会由于文化差异而不能理解。至此,翻译研究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摘要:近年来译者的身份逐步从原有的“仆人说”的传统翻译观,进一步阐释为“隐身说”的论点,而对于译者新的隐身身份人们仍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以往的讨论多集中于翻译主体是谁本身的探讨,而很少有谈到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隐身身份的关系,分别知道译者的隐身身份和译者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却不知二者其实是有机的结合体。该研究为从译者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从如何隐身及隐身的深层原因探讨译者的主体作用,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阐释,以帮助译者更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 关键词:翻译的主体译者身份“隐身说”“透明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228-01 1 译者在翻译主体中的重要作用 1.1 翻译的主体 提到谁在翻译就是在问翻译的主体是谁。目前有两种观点:翻译的单一主体,翻译的多主体论。无论是哪一种都在论述它或它们是决定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单一主体体现了译者的绝对地位,诸如读者、原作者、原文、历史背景都成为了译者这一唯一主体的迎合者。而在翻译的多主体论中,尽管提升了,读者和原作者的翻译地位,但没有译者这

一核心桥梁,将很难体现出他们的主体性,因此虽然我们要考虑到读者,作者的主体作用,但译者的核心主体地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1.2 译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单一的主体论还是多主体的翻译观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的译者的主体性。对于译者主体性界定:它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2003)对此,贝尔曼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许均,2010,7)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而译者自身的水平,也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因此无论从翻译译者主体的地位上,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与

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

第3期(总第70期) 2009年5月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xi Radi o&T V University No.3 May.2009 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 □赵 侠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摘要: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50(2009)03—0070—02 译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整个翻译过程中都体现出来,同时又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到翻译策略,无论选择异化译法还是归化译法,都是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结果。下面就从翻译策略的角度来探讨译者在择取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时其主体性的呈现。 一、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在十七世纪提出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主体的作用在于主体是作为综合并形成知识的“本原的、先验的条件”;在此,人的知性、理性作为人的主体性之主要构成得到了无限的提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作为主体及人的主体性作了高度总结,强调了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主体性内涵。事实上,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受制于一定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这就意味着人的主体性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受动性。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必须忠实、客观地再现原文,译者成了仆人、奴隶,隐身于翻译作品当中。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从而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译者主体性也得以彰显。在当前的翻译研究中,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翻泽主体的研究,特别是对在翻译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的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 收稿日期:2009—02—22 作者简介:赵 侠(1977—),女,山西平遥人,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硕士。面。由此看来,译者需要表现出三种文学身份的能力,即读者、阐释者和再创造者。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意识、审美、想象等文学能力,与作品达致“视界融合”,从而实现文本意义的完整构建。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能力,发掘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作为再创造者,译者需要用另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书写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译者主体性有其深层的哲学根源,哲学中定义的主体性既包括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又包括受动性。因此,译者在承担读者、阐释者和再创造者的职责时,译者主体性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译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文本操纵与个人选择中呈现出主观能动性,从而反映出译者的审美取向、价值观、个体风格以及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受到原文、文化惯例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的制约。 二、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 归化和异化的概念最初由美籍意大利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在他的专著《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 nvisibility:A Hist 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韦努蒂认为异化译法就是不打扰作者,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而归化译法正好相反,是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显然,作为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指译者从文化层面上考虑如何把原文语言转换成译文语言。更具体一些,所谓“异化”,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接受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向源语文本作者靠拢,选用与源语表达方式对应的译文,力求保留源语语言和文化特色,使读者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等;“归化”则指译者以目的语语言文化为归宿,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选用符合目的语语言文化规范的译文传达源语文本的内容,消解源语文化因素,彰显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使读者阅读翻译作品时感觉是 ? 7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