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1. 社会学的定义

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安东尼?吉登斯提出) 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系统

研究的科学。

②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A 社会变革的需要。

B 、思想渊源,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C 、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推力。 D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2. 社会学产生的主要阶段

① 初创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

19世纪末): 奥古斯特?孔德:

③ 互动论: 符号是人类沟通

最重要的手段, 是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共享符号与象征的 意涵。

4. 社会学研究的步骤方法

① 定义问题 ② 回顾文献 ③ 建立假设 ④ 选定研究设计

⑤ 收集与分析资料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观察、实验、现存资料 ) ⑥ 形成结论

最初使用“社会物理学”创造社会学。 倡导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学。 提出“三阶段法则” 。 晚年提出“人道教” 。

1) 2) 3) 4) A 、

B 、 哈利亚特?玛蒂诺:

C 、 赫伯特?斯宾塞: ( 1 )翻译家。

( 2)研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 ( 3)提倡女权,主张消灭奴隶制。

1 )提出社会进化论。 2)提出社会有机论。

卡尔?马克思:(1)研究资本主义和阶级斗争。

(2)提出社会变迁、唯物史观。

②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A 埃米尔?涂尔干:(1)将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中。

( 2)提出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 3)提出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B 马克思?韦帕:(1)提出社会行动论。

(2)提出政治社会学。

3.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及观点

① 功能论: 社会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构建起来的。 一个面向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存在并没有贡献——假如它没有特别的功能, 价值观的共识,这个社会面向很快就会被淘汰。

② 冲突论: 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来分析。 征就是竞争团体间永无休止的争斗。

D 、

假如社会生活的某 或是无法促进社会

该理论认为社会的特

⑦ 未来的研究构想

5. 文化的定义

① 广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行 为。

② 狭义: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6. 普世文化的定义 全球各个社会产生的一些共同的习惯与信仰。

7. 文化的特性

① 是人类创造的 ② 是后天习得的 ③ 具有共享性 ④ 具有复合性或整合性 ⑤ 具有象征性 ⑥ 具有传递性 ⑦ 具有变迁性

8. 文化的要素

① 语言和符号 ② 价值观

③ 规范(习俗和道德) ④ 物质产品

9. 文化的结构

① 文化特质。 也称文化元素,它是文化里最小的基本单位。

② 文化丛。 又称文化特质丛或文化集丛,是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

③ 文化模式。 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中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彼此交错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 系统的文化结构。

10. 文化的区分

①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② 主文化、次文化、反文化

11. 文化的功能

①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②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③ 文化具有整合功能。 ④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⑤ 文化的反功能。

⑥ 文化震撼。 (当人们处于一种陌生的文化中时,假如他感到失去方向、不知所措、不 适应、甚至害怕,那他可能就是在经历文化震撼)

12. 文化的差异与共性

① 文化的差异: 一个人只要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 难以适应的生活习惯, 这些存在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 惯和文化现象就是文化差异。

② 文化的共性: 尽管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是世界上各种文化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的 共性。这种文化共性表现为抽象的文化共性,几乎找不到具体的文化共性。

13. 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性的优点

或文化 文化的导向功能)

就会发现许多令人费解的文化现象和 以不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生活习

①文化中心主义的优点:

会之整合与认同。

B A 、可以提高社会或团体的士气、效忠、团结,有助于国家社

②文化相对性的优点:

B C 、可用来反抗社会的变迁,维持政治的稳定。 、减少团体内的冲突,促进文化社会的整合。 D 、避免个人产生脱序感或无根之失落感。 A 有助于获得对他文化的“同情了解”和客观认识。 、通过对其他文化的了解来反思自身的文化、 增进“自知之明” 。

、有助于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与平等相待,促进各文化间的沟 通和理解。 14. 文化交流 ① 文化传播: 是文化的基本特性,指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模仿、传播。 ② 文化冲突: 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影响的过程中, 各种文化特质之间相互矛盾且不 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 ③ 文化融合: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特质相互接触, 其中一种文化吸收或采 纳了另一种文化特质, 并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 最终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称这 个文化变迁过程为文化融合,亦称文化涵化。 15. 社会化的概念 个人通过与他人或群体的互动, 学习社会规范及文化, 内化社会价值观, 从而获得人格 并参与到社会的过程。 16. 社会化的条件 ① 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 ②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③ 人类具有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 ④ 人类文化环境的存在。 17. 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① 社会教化 ② 个体内化: B C

D

18. 社会化的内容 ①基本内容: B A 、 A 、 C

D ②主要内容: B

C

D E 19. 社会化理论 ①库利“镜中我” A 、 模仿学习 主观认同 角色扮演 自我强化 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 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

掌握劳动技能 确立生活目标 性别角色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 民族社会化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应,通 过想象他人是如何评价自我形象和所作所为的产物。 ②米德“角色扮演” :自我发展包含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系列连续交流,主我不断对变

化着的客我做出反应, 个人把别人的态度内化, 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判断自己 行为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包括 模仿阶段、嬉戏阶段 和 群体游戏 三个阶段, 即社会化。 社会 化的实质就是角色扮演。

③ 弗洛伊德 建立起人格学说,

④ 埃里克森

、成人中期( 25-65 岁):繁殖对停滞 、老年期( 65 岁以上):自我完整对失望

: 将儿童思想过程的发展划分为 感觉运动阶段、前思维阶段、具

守门人”的存在。 (守门人里的大众传媒,倾向于传播主导意识形态, 即一套

能够维持优势社团社会、经济及政治利益的文化信仰和惯例)

C 可能创造出错误或者刻板的影响。

22. 再社会化和逆向社会化

再社会化: 指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 个体改变原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以代之的适应过程。 生活因素的显著变化是再社会化的前提。 再社会化可分为 强制社会化 和 非强制社会化 两类。

② 逆向社会化: 也叫反向社会化, 是晚辈对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也称“文 化反哺”。

23. 社会互动理论

① 米德“符号互动论” : 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人们的 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 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 机 制和规律。

② 戈夫曼“拟剧论” : 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 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 :又称常人方法学或俗民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 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

④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 : 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互动过程。

“无意识”:即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 即

人格结构由 认同危机” B C D E F G H

⑤皮亚杰“认知发展”

但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

和 超我 三个部分组成。 0-1.5 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1.5-3 岁):自主对羞愧和疑虑 3-5 岁):主动对内疚

6-12 岁):勤奋对自卑 12-18 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8-25 岁):亲密对孤独

本我、自我 :A 婴儿期( 、童年早期 、学龄初期

、学龄期( 、青春期( 、成人前期

体思维阶段、形式运思 四个 阶段。

20. 同辈群体的特点

① 同辈群体具有非强制性,因此成员在心理上具有较高的认同感。

② 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些特殊的价值标准作为一种亚文化在群体中存在。 ③ 同辈群体可以满足个人的社会需要,主要包括社交、安全和地位。

21. 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① 积极作用: B C

② 消极作用: 息无反应)

A 、

A 、 提供大量信息,推动社会化的发展。 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规范了社会规章。

麻醉负功能。(只的是媒体提供大量的信息,而导致观众的麻木及对信

B 、 重建新的

24.角色扮演与角色失调

①角色扮演:A角色期待

B C ② 角色失调: B C D

25. 社会互动的类型 ①

合作与竞争

A 社会竞争的根源: 资源的稀缺性。

B 社会竞争的基本条件:(1)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 2)双方必须争夺同一个对象。

( 3)双方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方成功的机

会。

② 互助与冲突

A 互助行为的分类:(1 )助人行为

( 2)利他行为

B 、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异同: (1)相同点:它们都是以救助他人为目的而不带

有通过救助他人来获取某种酬赏的有意识的企图,都是自觉自愿做出的。

( 2)不同点:利他行为极有可能带来不利自己的 后果,

使个体自身蒙受损失或伤害, 因此往往要付出较大代价; 助人行为则极少可能带来不 利自己的后果。

C 冲突的结果:

③ 交换与掠夺

26. 越轨行为的定义 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又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27. 越轨行为的特点

① 具有相对性。 ② 必是违反重要的规范。

③ 是多数人不赞同的行为。 ④ 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

⑤ 越轨的程度以及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触犯规范的严重性。

28. 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① 积极功能:

B C D

② 消极功能:

B

29. 越轨行为的理论解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失范理论” (莫顿提出了对社会失范的

困境做出的五大反应:

遵从 革新 仪式主义 隐退主义 反叛 )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失败

A 、 1)妥协

2)和解

3)新的不平等分配格局的形成

A 促进社会的发展创新。

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可以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可以成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预警器。

A 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破坏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 降低群

体和社会的凝聚力。

② 道格拉斯“亚文化理论” ③ 埃德文?雷梅特“标签理论” ④ 萨瑟兰“差异交往理论”

30. 社会控制的定义

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 运用社会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 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31. 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手段

① 类型:

B C D

② 手段:

B

32. 防止越轨行为的有效途径

① 改变社会规范。

② 消除产生越轨行为的社会条件和形成原因。 ③ 加大越轨行为的成本。

33. 社会群体的定义

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类集合体。

34. 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

① 有一定的分工和相互依赖关系。 ② 有共同的归属感。

③ 形成特定的结构,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④ 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35. 社会群体的分类

①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② 内群体和外群体 ③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④ 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⑤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36. 社会惰化的定义及影响

① 定义: ② 影响:

A 、

A 、

制度控制与非制度控制 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 硬

控制与软控制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舆论 道德 法律 纪律 宗教 习俗

B

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

只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A、会使群体活动产生过程损失,降低工作效率。

、在极端的情况下,导致一大批人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37. 群体凝聚力的定义及作用

①定义:指群体吸引其他成员,使成员固守在群体之内的全部力量。

②作用:A、正向社会功能:(1)高凝聚力的群体能使成员获得较大的满足。

(2)高凝聚力的群体对成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3)高凝聚力的群体完成社会任务的效率比较高。

、负向社会功能: ( 1)排斥和否定成员的不同意见。

( 2)高凝聚力的群体常常对其他群体抱有敌意。

( 3)高凝聚力的群体常常会阻碍成员的自由发展。 38. 群体领导 ①定义: 影响的角色。 ②分类: 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 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 A 、 工具性领导 B 、 表意性领导 ③群体领导的作风类型: B C 39. 群体决策转移的原因 ①责任扩散论 ②文化价值论

③ 领导者影响论 ④ 社会比较轮 40. 群体压力产生的原因 ①人天生就有一种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感, 只有与群体保持一致才能消除个体的不安 全感。 ② 群体为人们的个体行为提供了参照,人们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 ③ 群体给予个体的归属感和自我同一性使得个体产生维护群体形象的心理, 行为表现为与心目中的归属群体的标准保持一致。 41. 社会初级群体 ①定义: ②特征: B 任务型领导) 社会情感性领导) A 权威型(独裁型) 、民主型 、放任型 因此个体的 C

D E F

③功能: 指群体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成员交往富有感情 规模小,成员有限 面对面的直接互动 成员交往涉及各自完整的人格特征 成员角色的不可替代性 依靠非正式制度实行控制 正功能: A 、

A 、 社会化功能 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的功能 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作用

负功能 42. 社区的定义及要素 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 人口 地域要素 社区的文化与组织 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意识

①定义: ②要素: B C D

A 、 具有共同关系、 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43. 社区的基本类型 ①按对社会所发挥的功能分类: B

A 、

经济社区 政治社区

C 、文化社区

D 、军事社区 E

、特殊社区

② 按社区内部组织形式的完整性分类:

A 、整体社区

B 、局部社区

③ 按社区成员的互动类型分类: A 、具体社区

B

、抽象社区

④ 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聚集规模多元标准分类:

B C

44. 小城镇社区的作用

①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济网络中的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② 以乡镇工业为支柱的小城镇正有力地促进工业化的全面发展。 ③ 小城镇的发展还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速度。

④ 小城镇的发展, 能为城乡双向提供信息, 对工农业生产起到调节作用, 促进城乡间各 方面的交流。

45. 城市社区的分类

① 特大城市: 人口超过 100 万 ② 大城市: 人口在 50 万 -100 万 ③ 中等城市: 人口在 20 万 -50 万 ④ 小城市: 人口低于 20 万

46. 社会分层的定义

① 客观定义: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因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 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或过程。

② 主观定义: 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 方法。

47. 社会分层的测量

① 不平等指数: 它用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比例之和表示社会的不平等程度。 ② 基尼指数:G=A/A+B (G:基尼系数;A :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

B:

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 ,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反映了财产、收入等 分配不平等程度。

③ 恩格尔系数: 它是指食物支出额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比率。

④ 社会经济地位量表: 它是用来测量社会地位的综合状况的, 它以经济收入地位、 社会 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的综合值为指标,反映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高低。

⑤ 五等分法: 它是把总人口分为五等份,考察每一部分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48. 社会分层的有关理论

① 功能论: 阶层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必然存在, 每一个社会都会因需要整合、 协调和团结 而产生社会阶层。 (涂尔干、戴维斯、摩尔、帕森斯)

② 冲突论: 阶层虽然是普遍存在的, 但并非不可避免的, 竞争、冲突和征服产生社会阶 层,并因此阻碍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马克思、达伦多夫)

③ 交换论。 (布劳、爱默森)

49. 社会流动

①定义: 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

A 、 乡村社区

集镇社区 城市社区

为农村工业的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使小城镇在城市和农村经

从一种职业想另一种职业的转

变。

②特点:

B

A、

C

D ③类

型:B C A、

社会流动是不同社会地位之间的变动。

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的变化。

社会流动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合理的社会流动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非结构性流动和结构性流动

50.集体行为的特征

①集群性

②自发性

③展示性

④非组织性

⑤反常性

51.集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①原因:

B

C

D

E ②条件:

B

C A、

A、

感染理论会聚

理论紧急规范

理论对弈理论

控制转让理论

环境条件结构

性紧张概念化

信念催发因素

行动动员社会

控制机制

D

E

F

52.流行时尚的功能

①积极功能:A从个人层面看,它可以满足人们一定的心理需求。

B 、从社会层面看,流行时尚是一种社会普遍情绪的表达,它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增加了社会的同质程度,传播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控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构等。

②消极功能:

B

的去赶时髦。

C

为被宰割的羔羊。A流行时尚讲究新奇和变化,这往往给社会财富带来很大的浪费。

、流行也会刺激人们的攀比心理,使一些人不顾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盲目、流行时尚还常常被商家所利用,从中牟取暴利,盲目的消费者往往成

53.社会运动的特征和类型

①特征:

B

C

A、

D

②类型:

B A、

社会运动具有全新的观点和目标。参与社会运动的成员一般具有某种相同的信念或一致的意识形态。社会运动的参与者一般都具有强烈的信奉行动主义的倾向。社会运动具有坚强的组织结构。

革命运动

改革运动

抵抗运动

D 、表意运动

54. 社会变迁的类型及原因

①类型: A 、 D

②原因: B A 、 F 、

55. 现代化的内容 ①经济现代化 ②政治现代化

③人的现代化 ④城市化

渐进的社会变迁和突发的社会变迁 整体社会变迁和局部社会变迁 正向社会变迁和负向社会变迁 无计划的社会变迁和有

计划的社会变迁 生产力 科学技术 自然环境 人口 意识形态 文化传播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社会学实包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类、文秘类专业的必修课,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调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本课程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文秘人才的整体过程中,具有增强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45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可参照下表。 序号 课题 讲授 社会实践 绪论 3 3 社会 4 4 社区 4 4 四 人的社会化 4 4 五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4 4 六

社会制度 4 七 社会结构 3 3 八 社会行动 4 4 九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3 3 十 社会问题 3 2 5 社会控制 3 3 十二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4 4 总计 45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_章绪论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学科特点及学科知识结构;了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重点:社会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

难点: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和社会学方法论。 第二章社会 了解社会的内涵、社会的本质特征及社会的类型划分;了解与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人口与社会、义化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重点:社会的概念及本质、自然环境与社会、人口与社会及文化与社会。 难点: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类型及变迁。 第三章社区 了解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构成要素以及社区的类型划分;了解与认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等社区的基本特征。 重点: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构成要素、社区的基本特征。 难点:社区的分类。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了解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内容、条件和方法;了解与认识社会化的过程和社会化的整合。重点: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的内容及条件和方法;社会化的过程及知识化、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难点:社会化整合 第五章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及社会群体的分类;了解认识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一家庭、次级社会群体一社会组织的起源、涵义、特征及其构成、分类、功能和管理。 重点:社会群体的概念、家庭的社会功能、社会组织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和分类。 难点: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过程。 第六章社会制度 了解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化模式以及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与类型;认识社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及社会制度的变迁。 重点: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构成、功能。 难点: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化模式。 第七章社会结构 了解社会结构的含义和类型;初步认识各种社会分层理论;并通过一定的社会调查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制度化安排与变迁。 重点:社会结构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难点:社会分层的理论。 第八章社会行动 了解社会行动的定义、类型及模式;了解和认识社会行动方式、特别是集体行为的原因、过 程、类型和—?般特征。 重点:社会行动的概念、类型、方式;集体行为。 难点:社会行动研究。 第九章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了解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认识社会发展的要素、类型及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模式和演进的基本特征。 重点: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社会发展的要素及类型与理论模式、中国现代化研究。 难点:中国现代化演进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社会问题 了解社会问题的涌义、特征和类型;了解各类社会问题的理论分析;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和认识

西方思想史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它使学生了解当代政治学基本内容的历史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从纵向维度上理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它也是了解西方政治文明本质和特征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观察当代西方政治现象不可或缺的基本视角。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过程,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课程主要学习西方政治思想(或政治学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认识人类政治观念发展的内在规律、政治学知识的积累过程、政治思想与政治史发展的互动关系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优秀成果,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政治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导论(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意义 2、教学难点:西方政治思想史几个主要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脉络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2、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3、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4、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意义。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二)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6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智者的政治思想;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柏拉图哲学家治国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学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点。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政治学原理》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骨干基础课。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政治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深入理解政治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形成和确立基本的政治思维。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骨干基础课,政治学原理是界定政治与行政之界限、明确二者关系的基础,它与管理类课程、政策类课程和政治制度类课程,特别是文官(或公务员)制度类课程具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学生掌握行政学专业知识的第一道门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简明、系统地向学生阐述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规律。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讨论、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宗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宗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历史专业任选课。本课程大纲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原则,结合宗教学前沿科研成果,使本课程讲授能帮助学生了解宗教学的一般原理;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及我国的宗教政策。(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的本质和要素,以及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能够使学生对宗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进而能科学地认识宗教的特性、本质和规律,掌握宗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宗教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的本质要素以及宗教的类型,以及对宗教概念的界定、宗教的起源、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内容。重点阐释宗教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宗教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 (四)教学时数:36课时 (五)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一、二次课堂讨论。 (六)选用教材: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二、本文 第一讲宗教学概述 教学要点: 什么是宗教学;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学的分支学科。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宗教学。(1) 第二节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1) 第三节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1) 第四节宗教学的分支学科。(1) 第二讲宗教的本质、要素及类型 教学要点: 宗教概念的界定;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基本要素;宗教的分类。 教学时数: 7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宗教概念的界定。(1) 第二节宗教的本质。(1) 第三节宗教的基本要素。(4)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填空: 1.奉行事实判断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条基本原则。 2.社会静力学是研究社会的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力学是研究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3.韦伯认为决定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地位和权力因素。 4.功能论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 衡。 5.三大流派:功能论,冲突论,解释论。 6.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7.后工业社会教育履行“社会更新职能”。 8.在现阶段 ,观念转型所致最根本的教育失范是教育者自身利益意识过于膨胀,以自身利 益取向为准则。 9.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力:教师相对学生而言专业权力,其有相对的独立性。 10.教师在学校环境里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教育者和受雇者。 11.学生的重要他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2.课堂控制的实现是:教师教师权威力量与学生自我控制的统一。 13.课堂控制的方式分为显性控制和隐性控制。 14.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行政权力主要通过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来体现,特别体现在 教科书编审制度上。 15.学校文化包括四大类型: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6.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名词解释: 1.社会教育学:即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视角,分析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2.调查法: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通的定量研究方法,它是对部分人群系统地询问他们的 意见、态度和行为,力图发现人们是怎样思考、感觉和行动的。 3.现场法: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 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 4.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 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 5.后喻文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提出的概念,指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其特点 是对变化缺乏认识,对现存生活方式所有方面的普遍正确性给予持久的,无可置疑的认同。 6.前喻文化:指与“后喻文化”相对的概念指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特征。米德认为, 前喻文化是现代交通,通讯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产物其特征是追求不断创新。 7.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既包 括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 8.前排中间效应:即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相比,往往具 有更高的学习动机,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更高。 9.教师的自我概念:是指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稳定的 观点、对社会的看法、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大纲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A015027] 课程中文名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Trends of Thought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 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 二、课程性质、目标、要求及特色 本门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程。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学概论》的拓展和延伸,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进而增进学生对西方社会政治生活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它主要研究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思潮的观点冲突和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以及各种政治思潮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联系。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采取研究型教学法,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方法。在讲授时,在讲清各种思潮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各种知识、各种思潮的理论观点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上,以深化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学习与研究。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内容上注意了立足中国,放眼西方,既介绍又评论,在教学过程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重在使学生能够对精华和糟粕进行辨析,能够对疑难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错误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同时紧扣现实作对比研究,以求正确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共3学时) (一)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思潮,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演变,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主要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什么是政治思潮,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几个主要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 教学难点: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研究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政治、政治思潮、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潮的区别联系,掌握当代西方政治中的主要思潮和特点,了解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演变,理解学习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意义。 第二章自由主义政治思潮(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自由主义 知识要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17---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中国政治制度史》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中国政治制度史》以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学科。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以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在全面了解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和分析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从而更好地对中国现代政治制度所面临的问题症结及出路进行历史的理论性探讨,也为他们将来从事政治学相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绪论;元首制度;中央、地方行政制度;宦官制度;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等。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36个课时(一学期,周2课时) (五)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演示(PPT演示、音像资料等)。 二、本文 第一章导论 教学要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史;国体;政体;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分期。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在界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史等概念的基础上,讲述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科特征、研究对象、任务,分期,研究现状等问题,以便更好的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节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科特征、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 一、学科特征 二、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学时) 一、历代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著作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第三节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分期问题及传统政治制度的特征(1学时)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分期问题 二、传统政治制度的特征 第二章元首制度 教学要点:元首;先秦时代代王权的特征;皇帝制度。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先秦时期王权的确立,发展、变化,秦汉时期皇帝制度的形成、秦汉至明清皇帝制度的发展变化、皇权的强弱变化。 第一节先秦时代的王与王权(2学时) 第二节皇帝制度的形成与演变(1学时) 第三节隋唐五代皇帝制度的发展(2学时)

《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

《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课程性质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而《中外民俗概论》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社会关系民俗、社会交往礼仪、岁时节日民俗、象征民俗、信仰民俗、民间语言文学、民间科技工艺、民间游娱竞技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外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课程设置目的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外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国家间、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国际、国内文化旅游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

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外各国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外众多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要从学习方法、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考核和有关民俗实例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对民俗学全面加以把握。在本科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民俗学,强调其中基本知识点是主体,学习与考核的目标是对其的阐述与说明。 (一)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是对知识点所应掌握的深度的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付逸飞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英文) 社会学概论Sociology 课程类别A公共基础课B专业基础课C专业限选课D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共48 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课内实验教学0 学时 适用学科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考核方式考试 责任审核人签字院长:教学院长: 二、课程简介 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一百六十多年来,社会学伴随着社会变化并作为其反映逐渐发展、壮大、成熟起来。 社会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综合运用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手段。学习这门课程,会了解到社会的构成、社会的发展规律、人们之间的互动方式、社会制度和社会设置等等。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像生物有机体那样的联系。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不能独立的存在。要研究社会,必须把它放入复杂的关系中,分析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社会学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学者们企图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产生的。研究社会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三、知识点 (一)基本知识点 (1)社会学的含义 (2)社会的构成要素 (3)社会学的历史沿革 (4)人的社会化 (5)社会互动 (6)初级社会群体 (7)社会组织 (8)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 (9)社区 (10)社会制度 (11)社会问题 (12)社会控制 (13)社会变迁 (14)社会的现代化 (15)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二)重要知识点 (1)社会的构成要素 (2)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 (3)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 四、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学的历史沿革。 2、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3、了解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 第二章社会及社会结构 一、什么是社会 二、社会结构 三、社会类型 四、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论视角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的概念。 2、掌握社会结构。 第三章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三、多元文化 教学要求: 1、了解文化的概念。 2、掌握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多元文化 第四章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 二、社会化的条件与过程 三、社会角色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化的含义。 2、掌握社会化的内容。 3、了解社会化的机构。 4、张吾社会化的过程。 第五章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三、集体行为

2013思政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 一、课程说明 【课程ID】【课程修习类型】必修 【学分数】 3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开课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建议修读学期】三春 【学时数】48 【先修课程】无 1.课程介绍: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是以比较研究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制度为内容,分析当代不同国家各类政治制度包括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行政体制等共性和特性。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行政学和国际政治研究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通过学习和讨论,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了解各种各类政治制度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学会鉴别和善于吸收各种各类政治制度中一切于我有用的治理和管理经验,并以此提高理论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Course code: Total hours: 48 Credits:3 Courses: optional course. Apply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ofession. 2.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时安排: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加深对当代西方国家现行政治制度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进而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和现代政治信念,培育政治文化。通过对各国政治制度以及具体方面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并增强学生对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及要求: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是一门研究各国政治制度与体制的课程,与《政治学概论》或《政治学导论》等课程有密切关系,同时,与《世界通史》或《西方文明史》等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政治学理论、世界历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储备。 5.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外阅读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课本内容,必须阅读教师推荐书目与材料,并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要以文稿的形式上交授课教师。1.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分析具体问题、设置讨论议题); 2.课后阅读(阅读相关书目和材料); 3. 课堂讨论(每小组设置发言人,由发言人阐释观点,小组同学提供补充意见,其他同学评议或提问质疑,最后发言资料与文稿上交教师。)6课程政策: 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如下:1. 学生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按时到课;2.学生要认真听讲,围绕课堂主题, 踊跃发言;3. 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探究

《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教学大纲201010

《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教学大纲 导论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的基本概念 15世纪法国的政治哲学家布丹从主权着眼,把政治视为与主权相关的国家制度与国家组织。意大利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弗利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纯粹的经验主义方法,把政治从其它社会现象中剥离出来,将其与权力等同。17、18世纪西方的政治概念更正式、更严格。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是立法、执法、守法的过程,法国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是这种政治观的集中表达者。孙中山先生提出:“政治两个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政治是指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为现实的目标,通过支配、影响、获取和运用公共权力,而做出公共决策以及分配社会价值或利益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的论述 1、政治的本质特征——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揭示了政治的本质特征,即“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政治,其本质、其内容以及政治关系、政治方式等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集中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各种社会经济利益。 2、政治的属性——阶级性 其一,政治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固定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和更新。阶级斗争只是政治一个阶段、一个方面的任务,而不是它唯一的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其二,政治不仅表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也表现了人民内部各个阶层、各个集团之间的关系,因而,调节、整合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同样是政治的功能。 3、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治权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机构”;“政治就是参与国事,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的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现象,其形成与发展均受客观规律支配 三、政治的特征 1、至上性。政治的至上性表现为它居于整个社会之上,权威性地控制与调节着社会全局的功能。政如党可以领导整个社会,政治权力能够超越一切社会权力;政治领袖可以影响千百万人的命运……。 2、渗透性。政治渗透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由昨天的非政治问题演变为今天的政治问题。 3、全局性。政治所涉及和处理的问题是事关社会全局的大问题,它要以社会整体的最高利益来评价和限定个人的需求,政治所关心的是那些整合了个人需求的社会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公共目标及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 4、综合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调节机制,仅靠自身单一的规范与手段是不够的。它必须集理性、情感、信仰的力量于一身,综合运用法律、道德、宗教等规范与手段才能履行自己的功能。 四、政治与经济、道德的关系 1、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经济是基础,是政治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具体体现为:(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着社

《城市社会学》-理论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各章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包括主要知识点和难点): 第1章绪论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是: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2章城市社会结构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城市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认识城市社会,建设和谐的城市社会服务。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个人的基本属性、个人的社会化、家庭的概念、家庭的起源及其演变、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发展趋势、初级群体的概念、初级群体的形成、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初级群体的作用、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类型、社会群体成员互动、城市人、邻里、工作群体、单位制、城市弱势群体、社会组织的含义及要素、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社区与城市、城市社区。 难点是: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 第3章城市社会问题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征的认识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社会问题的含义、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城市化问题、城市化及其趋势、中国城市化内涵、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与贫民窟城市化、大城市病、城市蔓延、城市就业问题、城市就业问题的成因、失业的社会效应、城市农民工与非正规就业、城市贫困问题、反贫困斗争、城市住房问题、城市住房短缺的成因、住房问题的社会影响、低成本住房供给。 难点是:失业的社会效应、城市住房短缺的成因。 第4章城市社会学流派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了解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分析城市社会现象的必要性。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交换论、社会互动理论、本土方法论、人类生态学派、帕克的人类生态学、牟健时的生态过程论、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现代人类生态学派、当代人类生态学派、人类生态学派的发展演进、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城市制度价值、韦伯学派、韦伯学派的基本概念、城市经理学说、住房阶级研究、消费社会学学派、消费社会学的兴起、消费的概念和属性、消费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当代消费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消费的城市空间、城市性理论、城市性的概念、关于城市性的早期研究、作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城市性、关于城市性的不同解释、新城市主义、社会网络研究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观点、社会网络研究的主要理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城市社区社会网络研究、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研究、女性主义及其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女性主义理论的分化、女性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的特点、后福特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后福特主义城市及其特征。 难点是:帕克的人类生态学、牟健时的生态过程论、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 第5章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城市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认识城市社会,建设和谐的城市社会服务。

宗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宗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宗教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三、适用专业:历史学 四、开课班级:16级历史教育班, 五、学分:3分 六、总学时:45学时 七、基本教材:赖永海著:《宗教学概论》,人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八、课程简介: 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宗教无论就时间的绵延或空间的广袤来看,都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特征。宗教在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人类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变化和美好前景,但人类在认识自我及协调人际关系上并没有真正成熟,宗教在这些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学习一些宗教学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介绍宗教学基本理论和宗教基本知识,包括宗

教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宗教的本质与特征、宗教的要素与类型、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与文化已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等内容。 九、教学目的: 宗教学概论这门课程旨在对世界诸宗教的起源、发展过程、普遍本质、发展规律作出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阐述,对宗教世俗化和宗教对话这些当代宗教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出必要的介绍,使学生通过学习对宗教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对复杂的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该课程选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由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师负责向学生讲授主要概念、理论和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中一些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可采取学生讨论。讨论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各组最后选择一个专题发言,其余同学可在每次发言后点评。最后教师就学生的讨论做概括和总结。采用多媒体教学,旨在将大量信息以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这样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民族社会学课教学大纲(正式版)

研究生“民族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云南大学马雪峰 秋季学期 一、课程基本信息 授课教师:马雪峰(云南大学公告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总学时:18周,2学时/周,总共36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二、课程要求与考试 1、本课程为研究生讨论课,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应文献,课堂上做阅读汇报并 参与讨论。 2、考试与成绩评定: (1)平时课堂讨论:30% (1)课堂阅读汇报:30% (2)期末报告:40% 三、授课方式 教学: 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每一堂课之教学,均包括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两部分。 阅读: 教师所要讲授的每一部分内容都附有相应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完

成对指定材料的阅读。每位选课的同学皆须完成一份读书报告,并在课堂上做一次阅读汇报(20分钟) 讨论: 课堂讨论时,所有听课的学生会被分成几个小组,就本次内容分别进行讨论,然后由一个同学代表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问题。然后就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四、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介绍和讨论晚近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包括晚近占主导地位的“民族范式”(Minzu paradigm)、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于西方学界的“同化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权力—冲突理论、近些年兴起的“构建论”、以及学者们对构建论的反思。本课程对西方理论的介绍,将结合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进行。通过对各种研究范式和具体研究的介绍和文本阅读,本课程力图为学生勾勒一幅民族社会学有关中国研究的大概脉络,以利于其进一步的研究。 五、课程主要内容 一、几个关键概念:民族(Nation)、民族主义(nationalism)、族群(ethnic group)、族群性(ethnicity)、国家(nation, state, country)等。 二、种族主义族群关系理论 三、同化范式 四、权力-冲突范式 五、构建论 六、对构建论的反思 七、当代中国的人群划分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开课的意义 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3)目的与任务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课程教学大纲33852

课程教学大纲 (硕士研究生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佛教研究 英文:Buddhism Studies 开课单位: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开课学期:1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坚教授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试方式:学期论文 适合专业:宗教学、中国哲学、文学 总学时和学分:72学时,3学分 课程作用与任务:讲授佛教的发展历史和佛教思想,侧重于中国佛教的讲授,并兼顾印度佛教和藏传佛教。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佛教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先修课程要求:先修《佛经导读》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印度佛教16学时,中国佛教48学时,藏传佛教8学时 参考文献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册,方立天著),《中国佛性论》(赖永海著),《印度佛教源流略讲》(吕澂著)、《中国密教史》(吕建福著) 编制人:陈坚 审核人: 课程教学大纲 (硕士研究生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日本宗教研究 中文日本宗教研究 英文 Japanese Religion Studies 开课单位: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开课学期:2 任课教师及职称:牛建科教授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考试方式:论文 适合专业:宗教学、历史学 总学时和学分:54、3 课程作用与任务:讲授日本神道教以及传入日本的佛教、基督教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梳理神佛基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宗教交流的特点与意义;加深研究生对东方宗教文化之间以及东西方宗教文化之间碰撞、融合的历史和范式的理解。 先修课程要求:儒学、佛教、基督教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6课时 第二章:日本的古代信仰3课时

第三章:佛教及其传入3课时 第四章:山岳佛教与乡间佛教3课时 第五章:新佛教的首倡6课时 第六章: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6课时 第七章:儒教与“家”的宗教3课时 第八章:神道教概说18课时 第九章:新时代的宗教6课时 参考文献 1、牛建科著《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7月 2、铃木范久著、牛建科译《宗教与日本社会》,中华书局,2005年3月 3、黄心川主编《世界十大宗教》东方出版社,1988年9月 4、黄心川主编《当代亚太地区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5月 5、王守华、卞崇道著《日本哲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 6、杨曾文著《日本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7、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8、范景武著《神道文化与思想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9、郑彭年著《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 10、张大柘著《当代神道教》,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 编制人:牛建科 审核人: 课程教学大纲 [博士研究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基督教神学研究 英文 Christian Theological Studies 开课单位: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宗教系 开课学期: 2 任课教师及职称:谢文郁教授 教学方式:授课和讨论 考试方式:研究论文 适合专业:宗教学,西方哲学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课程编号:12600023Z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容简介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调查方法等多学科),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内容主要有: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社会、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学研究方法等。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是:掌握社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社会并认识自我,进而改造社会并完善自我。 教学大纲 一、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学时) 一、什么是社会学 二、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三、社会学与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物质基础(4学时) 一、人口 二、环境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6学时) 一、什么是社会和社会系统 二、社会运行 三、对社会研究的几个社会学基本视角 第四章社会文化(6学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